台灣是棋子還是棄子(下):台灣會像南越那樣被美國背叛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986年3月25日,參議員甘迺迪(Edward Kennedy)及培爾(Claiborne Pell)提出了共同決議案,要求台灣當局推行民主制度,其中包括了實質意義的反對黨成立 ... 集團資訊關於我們集團介紹我們的團隊旗下媒體關鍵評論網everylittled.INSIDE運動視界Cool3c電影神搜未來大人物歐搜哇旗下節目多元服務Ad2Taketla拿票趣關鍵議題研究中心Cr.EDShareParty與我們合作內容行銷與廣告業務異業合作加入我們新聞中心2018/07/02,國際Photocredit:Reuters/達志影像 楊光舜獨立評論人(台美中關係、美國國會、國際政治) 看更多此作者文章...訂閱作者收藏本文►台灣是棋子還是棄子(上):美國在兩岸的核心利益是什麼?美國持續守護台灣的關鍵:民主除了台灣自身的戰略地位,台灣的民主政治與人權狀況也是決定美國支持台灣力度的重要關鍵。

若是台灣的國際形象低落,美國對台灣的守護承諾也可能打折。

像是決定與中華民國斷交的卡特(JimmyCarter)總統對於中華民國的國民黨政權印象是相當差。

首先,卡特奉行所謂「人權外交」,對於人權紀錄惡劣的中華民國並沒有多大好感。

卡特在競選總統的第一次辯論時,就曾經為了國民黨糟糕的人權紀錄有放棄台灣的暗示。

是到了第二次辯論時,才改口說要「維護台灣人民的獨立及自由。

」再者,國民黨除了在國會有著強大的中國遊說團支持,甚至在美國政府內部乃至校園都安插人馬乃至職業學生。

根據唐耐心(NancyBernkopfTucker)的《StraitTalk:UnitedStates-TaiwanRelationsandtheCrisiswithChina》一書,卡特在1977年上台之後就秘密安排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的事宜,但是卻很驚訝地發現政府裡面到處都是台灣方面國民黨的眼線。

原來蔣經國會利用限制入境、恐嚇甚至暗殺的方式對付支持中美建交的美國人士或學者。

在1974年9月,蔣經國甚至派了後來擔任東海大學校長,有著警界及情報背景,又有美國大學博士學位的梅可望建立在美國的情報網,將關鍵資訊及時送給蔣經國參考。

前國務院東亞事務助卿恆安石(ArthurHummel)曾經感嘆地說:「國民黨的人都可以直接從五角大廈正門走進去找朋友聊天了!」 此外,蔣介石從1967年開始就秘密進行發展核武的「新竹計劃」。

對韓國的朴正熙及南非的白人政府等獨裁政權而言,掌握核武幾乎是自身統治最佳的保障。

是以美國中情局在1972年開始懷疑台灣有發展核武能力後就積極監控。

1976年,時任行政院長的蔣經國公開聲明:台灣有能力卻沒意願發展核武。

結果隔年國際原子能總署(InternationalAtomicEnergyAgency,IAEA)就打臉蔣經國,發現台灣可疑的核子發展活動。

新上任的卡特政府就立刻要求蔣經國拆解核子設施,並退還美國提供的鈽原料。

斷交之後,美國保衛台灣的國家利益仍然不變。

只是在這個階段,美國必須推動台灣的民主化,來給予防衛台灣的正當性。

儘管卡特對國民黨的印象極差,但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之後,國會仍然以《台灣關係法》的立法確立美國對台灣的安全承諾。

然而《台灣關係法》畢竟只是框架性立法,而在台灣掌權的仍然是國民黨政權。

眾所周知,美國為了防堵共產勢力擴張,在全世界到處與反共的獨裁政權合作。

光是在東南亞就有菲律賓的馬可仕(FerdinandMarcos)及印尼的蘇哈托(Suharto)。

1979年1月17日,伊朗末代國王穆罕默德・禮薩・巴勒維(MohammadRezaPahlavi)為躲避國內的伊斯蘭革命而出逃美國,這給了美國極大的震撼。

持續與獨裁者合作反共,除了成為美國外交的污點,最後甚至可能適得其反,讓盟國內部產生反美聲浪。

是以在與中華民國斷交之後,美國開始積極介入國民黨的人權問題及台灣的民主發展。

從1979年12月10日的美麗島事件、1981年7月3日的陳文成事件、1984年10月15日的江南案等,美國國會議員透過提案或發言來積極關注台灣民主化進程。

許多台灣人將台灣民主化的起點,歸功於蔣經國在1987年7月15日解除戒嚴。

而馬英九前總統更常提到蔣經國在1986年10月7日接受華盛頓郵報創辦人葛蘭姆夫人(KatharineMeyerGraham)專訪時,聽到蔣經國透露即將解嚴時,作為翻譯的他心中受到的震撼。

事實是美國由於與中國的同盟,防衛台灣的壓力變輕。

但為了持續與台灣的邦誼,便必須透過台灣民主化給予此政策的正當性。

如果我們看當時世界的重要大事,1985年3月11日,54歲的戈巴契夫(MikhailGorbachev)繼位蘇聯總書記,積極推動經濟改革開放政策。

同年6月4日,中共中央軍委會主席鄧小平宣布解放軍裁軍百萬。

冷戰的緊張情勢頓時減輕不少。

同時第三波民主化風潮也吹到了亞洲。

1986年2月25日,菲律賓的馬可仕總統被人民趕下台並逃亡美國。

1986年3月25日,參議員甘迺迪(EdwardKennedy)及培爾(ClaibornePell)提出了共同決議案,要求台灣當局推行民主制度,其中包括了實質意義的反對黨成立、終止媒體審查及開放言論、集會自由,並推動國會及總統選舉。

結果就是民進黨在1986年9月28日成立時,國民黨政府不敢加以掃蕩。

直到今天,美國每每提到美台關係,都將台灣譽為是亞洲民主的典範、享有共同價值的盟友。

台灣的民主政治是美國守護台灣最大的正當性來源。

台灣會像南越那樣被美國背叛嗎?或許有人會問,民主價值真的有那麼重要嗎?美國難道會因為台灣民主了就不會背叛台灣嗎?一個經常被提到的,被美國背叛的例子是南越。

然而這個例子恰好可以突顯戰略價值及民主價值的重要性。

台灣雖然號稱是第一島鏈上「不沉的航空母艦」,卻也是防禦上最薄弱的一環。

一旦台灣被佔領,第一島鏈的防線就被突破。

然而南越只是東南亞諸國其中一員,失去南越,美國在東南亞的戰略佈局尚有迴旋空間。

從1950年代以降,美國在中南半島的戰略就是避免去殖民化後各國赤化的「骨牌效應」。

然而對美國而言,在中南半島的戰略縱深遠比在第一島鏈的縱深還深。

1955年,美國為了防止共產主義赤化東南亞,便在泰國曼谷建立了「東南亞的北約」——東南亞條約組織(SoutheastAsiaTreatyOrganization,SEATO)。

後來東南亞國家同樣為了防止共產主義擴張,就在1967年成立了東南亞國家協會(AssociationofSoutheastAsianNations,ASEAN)。

雖然兩個國際組織都無法像北約那樣建立一支共同軍隊,但知道冷戰結束,共產主義的發展的確被限制在中南半島上,而沒有擴散到東南亞其他島嶼國家。

而由於美國的扶植,東南亞最外圍的菲律賓及印尼早就由親美的馬可仕及蘇哈托所統治。

是以雖然在1975年南越淪陷,但一方面由於美中開始結盟,一方面東南亞還沒被完全赤化,美軍撤離南越在戰略上並不像台灣被突破後,第一島鏈隨即出現破口那樣危險。

此外,美國在南越的失敗不只在戰場上,也在政治上。

如同在韓國及台灣,美國在南越同樣支持的是吳廷琰(NgoDinhDiem)的威權政府。

然而由於篤信天主教的吳廷琰對越南主流的佛教教徒採取鎮壓態度,使得美國支持軍人政變推翻吳廷琰政府。

但此舉反而使得南越政治動亂,迫使美國不得不直接介入越戰戰場,最後就是美國在十年越戰內付出將近六萬將士的性命。

越戰經常被美國人視為是一場「錯誤的戰爭」,不只是因為美國為了介入萬里之外的外國事務而犧牲無數美國子弟性命,也因為在這場戰爭中,美國用了許多不正當的手段(使用燃燒彈、噴灑脫葉劑、製造美萊村屠殺等),來捍衛一個缺乏正當性的政權。

綜上所述,台灣的戰略地位是與美國的國家利益緊緊連結的。

而台灣的民主化,就是美國持續守護台灣的正當性來源。

南越總統吳廷琰(右)|PhotoCredit:AP/達志影像維持台灣的獨立,就是美國的國家利益從上面的討論可以看得出來,美國的國家利益是捍衛台灣的「事實獨立」。

那麼美國有沒有可能支持台灣的「法理獨立」呢?那麼就要看「法理獨立」是否有利或至少無礙「事實獨立」的延續。

那麼決定法理獨立對事實獨立的效應為何呢?那就是美國與中國的關係。

如上所述,過去美國反對法理台獨的理由是「不要激怒中國」。

換句話說,當美國不在乎是否有任何舉動會激怒中國時,就有可能是法理台獨的最佳時機。

歷史上這樣的時機出現不止一次。

第一次就是在1979年與美國斷交之前,當時中國在剛脫離毛澤東統治後百廢待舉,客觀上並沒有侵略台灣,或者對美國施壓使其不支持台獨的能力。

1972年尼克森訪問中國,毛澤東就曾經對尼克森說,解決台灣問題「我們可以等100年。

」第二次是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中國對學生的鎮壓引來全球,包括美國的制裁。

當時中共面對的形勢是冷戰即將結束,東歐集團即將垮台的局勢。

然而如上所述,第一次時間點的錯失便是因為「漢賊不兩立」的原則。

第二次非但沒有台獨的機會,連許多國民黨人士都躍躍欲試,想要一舉統一中國。

據當時擔任總統的李登輝表示,他提出《國家統一綱領》,就是一方面回應國民黨內的統一論調,一方面又為統一定出許多前提藉以提高統一難度。

那麼現在是不是第三次法理台獨的時機呢?不好說。

但可以看得見的是,美國已經愈來愈不在意是否會在政策上激怒中國。

然而和過去不同的是,過去是因為中國實力不足才不用在意,現在則是因為中國實力強大才必須強硬。

軍事上,中國已經建成了第二艘航空母艦及新一代戰鬥機。

在南海上的軍機繞台,在東海上繞台及硬闖台日防空識別區,都使得美國不得以與友邦軍事演習、技術移轉,以及透過軍機軍艦巡弋以圍堵中國。

經濟上,中國不斷以龐大資金收購西方國家企業,試圖掌握高科技技術。

在美國眼中,中國掌握西方技術不僅有利於拉近與美國的科技差距,完成「中國製造2025」的夢想,更可能將其轉手給伊朗及北韓等美國敵國。

更別說龐大的對中國的貿易逆差,使得美國的資金不斷流失。

是以美國必須採取諸如抵制中興及徵收關稅方式減緩中國「超英趕美」的步伐。

在外交上,有硬實力的亞投行、一帶一路等跨國合作計劃,將沿線諸國納入其勢力範圍。

有軟實力的孔子學院,試圖對各國形塑博大精深又友善的中國形象。

更有「銳實力」,以資金及消費力為籌碼迫使西方企業就香港及台灣議題復合中國官方主旋律。

面對這些攻勢,美國及其盟友都開始以限制中國投資、關閉孔子學院、以及拒絕配合中國要求將台灣改名的要求等措施回應。

我們不確定美國今天對中國的強硬態度,是否能轉變為對台灣法理獨立的支持。

然而從過去將近70年的時間裡,從第一個30年的敵對,到第二個30年的友好,到近年來的競爭,美中關係是起起伏伏。

但無論是什麼時候,美國對台灣守護承諾都是不變的。

這顯示對美國而言,守護台灣的獨立狀態就是美國的核心戰略利益。

當中國對美國霸權的挑戰日益增長時,保障台灣獨立地位的重要性對美國而言只會與日俱增。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責任編輯:羅元祺核稿編輯:翁世航 最新發展:台灣是棋子還是棄子(上):美國在兩岸的核心利益是什麼?3年前南海中美軍艦衝撞,台灣海峽將成第二戰場?3年前Tags:美國台灣中華民國外交中美斷交民主南越More...成為會員,在關鍵評論網暢所欲言成為會員成為會員保護動物還是寵物?鼓吹修法將虐待動物加重刑責之前,必須考量這三個面向1則觀點科學的藝術家:從未忽略一點,現代繪畫的天才秀拉1則觀點台積電日本設廠:西進、南向接著北伐,台灣黑熊、熊本熊「一家親」是否真能接回斷鏈?1則觀點顏寬恒輿論戰法想複製「韓國瑜套路」,很明顯低估了輿論的監督力量1則觀點【TNL沙龍本週議題】來看看「公投」觀點調查的結果,分享你的想法!2則觀點零距離科學:曾生存2000萬年,超級掠食者「巨齒鯊」為何滅絕?1則觀點歐盟淨零轉型下「碳關稅」將登場,台灣汽機車零組件外銷首當其衝1則觀點蔡英文宣示「2050淨零碳排」的同時,台灣的運具電動化政策是什麼?1則觀點目標「2030年新售新能源機車占35%」,從廣設充換電站到車行轉型都是必要配套1則觀點燃油機車大廠「髮夾彎」追捧電動車,來得及彌補「油電平權」下的失落兩年嗎?1則觀點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