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字,講完中國古代女性的地位變遷史! - 人人焦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什麼?一個字爲您講完中國女性的地位變遷史! 對的,不騙你,就只用一個字,這個字就是:. 甲骨文「女」字的字形大概是根據一個女人跪著的樣子造的, ... 人人焦點 影視 健康 歷史 數碼 遊戲 美食 時尚 旅遊 運動 星座 情感 動漫 科學 寵物 家居 文化 教育 故事 一個字,講完中國古代女性的地位變遷史! 2021-02-13建投書局客 什麼?一個字爲您講完中國女性的地位變遷史! 對的,不騙你,就只用一個字,這個字就是:甲骨文「女」字的字形大概是根據一個女人跪著的樣子造的,有人可能會認爲這是中國古代重男輕女觀念的體現,女性一開始即是以跪著的姿態進入文字符號系統的。

但事實上似乎並非如此,讓我們比較一下女和男兩個字就可以知道,女是個獨體字,男是個合體字(田間勞力的意思)。

一般說來,獨體字的出現應該是早於合體字的,也就是說古人先造了女字,後造了男字,這大概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按著古人造字時重要字優先的原則,不可能先給他們認爲地位卑賤的女人先造個字,再給他們認爲重要的男人造字,更不會造了個「女」字只是爲了表示女人跪下的姿態以滿足男性自尊自大的心理需求。

男字表示田間勞力的含義,表示的是男性在社會分工中所承擔的主要功能。

據此更合理的推測是,「女」字也應該表示女人在當時社會中所承擔的最爲重要的某項社會功能,即生產繁衍。

在原始社會中,對於一個羣族或一個部落而言,沒有什麼比繁衍生息,留傳後代更爲重要的事情了。

這裡就不得不提到一點點婦產科的知識,現在的女性躺在牀上進行分娩,是在現代婦產科醫生護士配合接生下而形成的一種分娩姿勢,在古代相對應的是傳統接生婆幫助婦女進行分娩。

但即便是接生婆,也是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大致是殷商時期出現)。

在更早的歷史年代中,在人類與動物還沒有明顯區分的漫長歲月里,人類女性的分娩往往是獨立完成的,在這種情況下,婦女就不能是躺在牀上,而應該是蹲在或跪在地上進行分娩,因爲這樣比較容易發力與用力。

沿著這個思路走下去,我們可以得出初步結論:古人造女字,早於造男字(獨體字的出現一般早於合體字),並且造女字時不僅沒有絲毫的對女性的歧視與侮辱,反而是形象地表達了女性所承擔的一項極爲重要的社會功能——生產分娩。

因而從造字時間與造字含義上,都可以看出當時社會中女性地位之高。

我們大概可以想見,那是一個生存艱難、死亡率高、嬰兒死亡率尤其高的年代,女性生育孩子是一個關乎部族是否能夠長久存在下去的頭等大事。

那大概是處於母系氏族時期或者更早些時候吧,那時的女性的社會地位應該是遠高於男性的。

在基督教的造人傳說中,耶和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用地上的塵土造出了一個男人叫亞當,後來又取下他的一根肋骨,又把肉合起來,造了一個女人叫夏娃。

而在中國的上古傳說中,根據《太平御覽》記載,女媧用黃土和水,仿照自己的樣子造出了一個個小泥人。

我們姑且先不去分別塵土和泥土是否和古希伯來人和古代中國人的人種膚色相對應。

單看耶和華、女媧都是按著自己的形象造人這一點,就可以發現一件有趣的事——西方先造的是男人,中國先造的是女人!(從傳說中女媧是伏羲的妹妹,以及女媧的名字來看,都不難判斷出女媧的性別)。

所以說,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不僅造人的神的性別是女性,她還先按著自己的樣子先造了女人。

所以從一個「媧」字及其背後所包含的傳說故事來看,當時中國古代社會的女性地位之高不言自明,對應著歷史來考察,這也應該是在那個「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會背景下,才會產生的神話傳說。

造出了人總要有個姓名,中國人的姓氏最早可以追溯到所謂「上古八姓」,現在一般的看法是「姬、姜、姚、嬴、姒、妘、嬀、妊」這八個姓(另有別的說法,其中個別姓氏存在爭議,但大體與此相近),也就是中國人最古老的八個姓氏,大家所熟知的周武王姬發、太公姜子牙、秦始皇嬴政的姓氏都在這八姓之中。

而其他姓氏多半晚於這八個姓才出現,或者很多可以在這八個姓氏中找到產生的源頭。

如果你看過錢文忠老師講《百家姓》,那麼你一定會記得,什麼趙啊、吳啊、鄭啊、周啊等很多姓氏,都有很大一支是來自於姬姓,別的姓氏也多有源自於嬀、妘、嬴等姓,至於姚和姜,現在依舊是兩個大姓。

這八個姓可以說是百家姓之祖,它們都可以追溯至母系氏族時期,且無一例外是女字旁或女字底。

其實不必說這最古老的八個姓氏,就連姓氏的「姓」字本身也是女字旁。

從神造人類到人有姓名,女性在人類文明發展初期的地位,僅僅從一個女字或女字旁就可見一斑。

隨著人類社會發展從以人口生產爲主導轉移到以物質資料生產爲主導,母系氏族社會漸漸過渡到父系氏族社會,女性的的社會地位逐漸下降,男性逐漸成爲社會生產的主導力量。

關於這一變化,最好的文字證明還在於一個「女」字身上。

 這裡有很多女字旁的字,有的含有褒義如:好、妙等;有的中性地表示女性的特殊家庭身份稱謂,如:媽、娘、姑、嫂、婆、媳、婦、姐、妹等;有的則是形容女性特有動作或姿態的一些詞語,如:嫁、娶、媒、妝、娑、婀、娜、妖、嬈、嬌、姣等。

都或顯或隱地說明了女性在這一時期已經被視爲具有某些身份、特點或標籤的一類人,與男性相區隔。

直到後來五四運動時期,劉半農在第三人稱代詞「他」的基礎上,又造了女字邊旁的「她」來專指女性。

並以一首《叫我如何不想她》將其推廣傳播開去,這裡劉半農雖然是想追求男女平等,但女性的第三人稱代詞還是在男性第三人稱代詞基礎上進行變化(劉半農當時參考的是英語中he和she的關係),並且指代男性是單人旁,指代女性是女字旁,這裡並沒有歧視意味,但女性終究還是被當作一類特殊的羣體來看待(畢竟單人旁的他專指男性,提到女性則需要用女字旁)。

在漢字中,也的確有一批帶有女字旁的漢字帶有明顯的歧視性或侮辱性含義,而這些漢字的出現,在某種程度上說明了古代中國女性社會地位的下降,即我們通常所說的「男尊女卑」的社會結構的形成,這兩種變化從歷史上來看,基本是同步的。

比如:奸、媾、妄、婪、嫉、妒、姘、奴、娼、妓等都是女字旁。

這些漢字至今仍帶有不好的含義,但是前兩年有代表提案要去掉這些漢字的女字旁以表示對婦女尊重的做法卻也並不妥帖。

我們應該更理性的、歷史的去看待這些文字及其背後所包含的歷史信息,在思考中尊重歷史的真實,然後在生活里尊重我們偉大的女性同胞們。

《漢字史話》作者李孝定 出版社海豚出版社出版年2011-3-1頁數115定價15.80元叢書海豚書館ISBN9787511004284本書是作者對漢字發生與演變過程加以全面觀察後進行系統描述的標本,其中多有獨到之見,有些觀點曾經引起並值得繼續討論,但不論對專業研究者還是一般愛好者,無疑都是開卷有益的讀物。

長按識別二維碼即刻擁有此書更多優質圖書請前往「建投書局」或「建投書局微商城」購買,您也可以致電400-8202985進行預訂。

—Morethanbooks—建投書局上海·浦江店虹口區公平路18號8棟嘉昱大廈一層營業時間:周一~周五:8:00AM-9:00PM周六~周日:10:00AM-9:00PM聯繫電話:400-8202985北京 · 50+店東城區廣渠門內大街16號環境大廈一層營業時間:9:00AM-9:00PM杭州·歐美中心店西湖區教工路18號歐美中心A座一層營業時間:8:30AM-9:00PM無錫 · 太湖嘉昱珺唐店馬山環山東路20號嘉昱珺唐酒店一層營業時間:10:00AM-9:00PM聯繫電話:0510-85085831南京·金陵店鼓樓區漢中路金陵飯店一層5號商鋪營業時間:10:00AM-10:00PM聯繫電話:025-52227199同里·隱廬別院晴瀾堂店蘇州市吳江區同里鎮東溪街113號營業時間:9:00AM-7:00PM成都·隱廬店高新區盛興街57號天府國際社會7號樓營業時間:9:00AM-9:30PM聯繫電話:028-86768181流動書店·金融街(4月23日-5月22日)北京市西城區金融大街甲9號營業時間:周一~周五:8:30AM-7:00PM周六~周日:10:00AM-7:00PM本文由JIC書局客原創發布,作者求鯉,就職於建投書店投資有限公司,由JIC書局客綜合整理編輯,圖片來自網絡,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

-回復關鍵詞閱讀往期精選-張五常丨查理芒格丨馬化騰丨木心丨吳曉波丨張充和丨劉震雲丨余華丨嚴歌苓丨莫言丨陳忠實丨肖全丨毛姆丨米蘭昆德拉丨舊制度與大革命丨人類簡史丨網際網路+ 相關焦點 中國女性地位變遷史 說到中國古代女性的地位,我們腦海便不自覺浮現出一些詞句:重男輕女、男尊女卑、女子無才便是德……但回顧歷史,中國曆朝歷代都有著各自獨特的文化烙印 古代女性都穿什麼鞋?看完慶幸封建時代過去,女性地位提高…… 從遠古時期用獸皮或者樹皮樹葉當鞋,到現在各種款式和材質應有盡有,女性腳上的鞋經歷了太多的變遷。

腳上小小鞋履的變遷史,也體現著女性的社會地位的變化……無論是壓迫女性的「三寸金蓮」,還是「形同高蹺」的花盆底,女性腳上的鞋一直都是一個時代的象徵。

接下來大開眼界的時間到,中國女性穿鞋史來了哦! 中國古代女子髮型變遷史,日本女子原來仿的這個朝代? 溫庭筠的這首《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鮮明的描寫了古代女子精心化妝的過程。

在中國古代,人們十分看重毛髮,所謂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孝之始也。

除非極特殊的情況,一般人是不會去剪自己的頭髮的。

而女子對於頭髮更爲看重,髮型以及髮飾對她們來說,都是極其重要的妝容。

中國古代婚姻變遷史 隨著時代的變遷,這種婚姻「慣制」又無不打上所屬時代的烙印和風貌,逐漸演變成形式各異的婚姻制度。

中國古代的婚姻制度源於上古三代,西周時期基本形成,後世雖有變通,但其基本形式則貫穿中國古代數千年之久。

不聘不媒原始社會,人類沒有婚姻,或者說是「雜婚而居」,即:普天之下,皆可爲夫妻。

行動範圍之內能看見的女人,都可以是你的妻子。

蒙曼《中國古代婦女史》全集 那麼,中國古代婦女到底生活在怎樣的社會規範之下?在現實生活中,她們又是如何突破與塑造著規範?本課程在概說之外,從規範開始講起,分爲:婦女的身體、婦女的經濟活動、文化活動等六個專題探討中國古代婦女的生存狀態,最後以中國古代婦女的規範與現實作結。

中國古代女性地位高的朝代:夏商隋唐領銜,明清地位最低 到現在爲止,在中國還有一個很敏感的話題,那就是「重男輕女」,雖然現在已經好了非常多,但是還有一些人依然有著這樣的思想,也都是受了老一輩文化的影響 中國古代女性醫護者的被邊緣化 然而在中國古代,婦女在產育子嗣和罹患疾病時,必然涉及到身體。

如此,在中國古代婦女的醫護過程中,如何貫徹男女有別思想?社會性別制度又對中國古代的兩性醫者產生了怎樣的影響?這些都是需要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本文將從中國古代醫者體制的角度,以社會性別理論來考察女性醫護者被邊緣化這一問題。

社會性別(Gender)是美國學者瓊·斯科特提出的理論。

從《說文解字》「女」部字看中國古代女性審美文化 根據語義,對238個「女」部字可進行分門別類,本文選取「女」部字中表示女子容貌、品性的71字,結合相關文獻典籍,試探討中國古代傳統女性審美情趣。

小篆 「女」有人從中看到了貶義色彩,認爲它說明了中國女性至遲在殷商時代就處於被統治的地位,表現了對女姓的歧視。

這種解說或有其道理,但遺漏了「女」字中所包含的審美信息。

中國古代同性戀史簡述 我們常說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但我們所熟知的仍然是由政治史、思想史,重大事件、重要思潮構成的歷史框架既然人民羣衆是歷史的創造者那麼以大衆的日常生活與其反應的社會現象才會使歷史變得豐滿與有意社會史的研究正是專注於這一方面而同性戀史則是社會史的一個很小的領域 中國古代,女性地位真是唐朝最高嗎? 如果我問中國哪個朝代的女性地位最高,大家可能會條件反射式的說出「唐朝女性地位最高」。

這個認知不能說不對,唐朝女性確實整體上地位很高,但不是每個方面都是最高的,比如在參政的合法性上就不及漢代。

這一點很重要,因爲中國自古就是政治決定社會,政治上的合法權力意義重大。

從字源看中國古代法律思維的演變 從字源看中國古代法律思維的演變作者:讀裁者黃遠輝,專注人文歷史,質量標準,智慧財產權推薦閱讀書單:《刑法學講義》《法律與宗教》《想點大事——法律是種思維方式》《超越法律》《所羅門之結》。

可見,儒家講的是家族倫理,差序格局。

費孝通先生在《鄉土中國》提到「差序格局」:以「己」爲中心,象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別人所聯繫成的社會關係,不像團體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個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紋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

中國女性服飾變遷史:你的時尚,都是媽媽玩剩的 那些承載著歷史的老照片,不僅記錄了人們的生活習慣,也記載著女性服飾的花樣變遷,呈現出一個時代的光彩風貌。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從老照片中,見證中國女性服飾變遷的幾十年,不知道其中有沒有你媽媽或者奶奶的身影呢? 「女」字的字形演變史,就是一部女性獨立史啊! 在這個神聖的節日裡,我們來說說「女」字吧,歡迎走進本期的《說文解字之「女」字》。

先來看看,「女」字的甲骨文字形:像不像一個雙臂在胸前交叉、屈膝跪坐的人的側面?其實這是古代婦女在室內居處常見的姿態。

就像下圖女子的姿態,很嫻靜文雅的樣子。

中國古代菸袋文化:透過菸袋演變史看各地風俗 在我們的固有印象里,一壺純釀的濁酒,一桿眼袋好像是古代文人騷客的標準形象。

萬種才情、百般才思仿佛必須寄托在某種實物中——宦海浮浮沉沉,總讓人難以平靜,深陷名利競爭的泥沼。

所以自從明朝時期,菸草經俄羅斯及菲律賓傳入中國,便引發了一場長達數百年的「菸草熱。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菸民數量,大約爲3.16億。

但你知道中國古代菸袋的演變嗎? 中國古代女子地位低,誰來負責? 孔子對待女性,相當溫和;對女性的評價,相當理性。

首先,我們來看《論語》中涉及到孔子對女性評價的記載。

《論語》中,「女」字而作女性講的,除「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一句之外,只有《微子》篇的「齊人歸女樂」一則,但不涉及孔子對女性的評價。

對「女樂」的態度與對女人的態度不是一個邏輯層面,正如對「小白臉」的態度與對男人的態度不是同一邏輯層面一樣。

中國女性穿搭變遷史,現在的時尚都是你爸媽玩剩下的 點擊播放GIF0.0M那些承載著歷史的老照片不僅記錄了人們的生活習慣也記載著女性服飾的花樣變遷呈現出不同時代的光彩風貌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從老照片中見證中國女性服飾變遷的幾十年不知道其中有沒有你媽媽或者奶奶的身影呢? 近代中國女性地位的變化及原因分析 歷史地看: 1.原始社會——女性地位在世界歷史意義上的失敗。

在生產力極度低下的原始社會初期,中國女性的社會地位與其他國家的女性一樣經歷了一個漫長而坎坷的歷史過程。

在母系氏族時期,一方面,由於自然形成的性別分工,女性主要從事種植、採集等生產活動,成爲當時較穩定的生活資料的主要來源;另一方面,由於女性本身的生理特性,在繁衍後代的過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中國校服的百年變遷史 校服是一代人的共同記憶,而且已經開啓走向世界的節奏,下面就讓小編帶領大家一起探究下校服的百年變遷史吧!1916年,林徽因(右一)與表姐妹們的合影。

她們身上穿的是北京培華女子中學的校服。

校服在當時是社會進步的一個象徵,尤其是女性校服的出現。

中國的校服是文化、教育、歷史的縮影。

顏色樣式的變遷既緊隨時代浪潮,又順從慣性統一。

《中國鑄造發展史》:以史為鑑鑄造的力量薪火相承 中國五千年的文明史,鑄造一直相伴而行,對推動社會進步、提升社會生產力起到了獨特作用。

鑄造,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中的一個重要支柱。

國家開放大學出版社聯合中國鑄造協會,發起編撰了《中國鑄造發展史》系列叢書之一——《中國鑄造發展史》(第一卷)(第二卷)。

五四街29號中國女性的「審美」史 編者按:何爲女性的「黃金時代」?小夥伴們我們都被古裝片騙了!)和田清在《中國史概說》說:「唐代漢民族的發展並不像外表上顯示得那樣強大,相反地,宋代漢民族的發達,其健全的程度卻超出一般人想像以上。

」信哉斯言。

元朝南方漢人地位之低也是醉了。

而蒙古女人就不同了。

正妻在家中地位之高,連漢人都不得不汗顏。

蒙古族婦女也喜歡用黃粉塗在額部,有的還在額間點一顆美人痣,這也與佛教有相當密切的關係。

推薦焦點 《紫羅蘭永恆花園》個人評價 《蠟筆小新》的結局——小新死了 申請長期簽證需提前煥發新護照 經銷商如何破解即期品難題? 黃曉明參加法國夏納電影,虛心學法文禮貌用語 深夜食堂:淳百味沙縣食記種草榜單 《美國大學的人文之光》新杏壇中美教育論壇系列節目收官之作重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