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臺灣化石 - 臺灣雅石文史工作室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化石英文叫做Fossil,是從拉丁語Fossilis而來,意思是地下古生物被挖出。
· 根據地質資料記載:地球大約於四十六億年前誕生,臺灣最古老的地層大約兩億八千 ...
臺灣雅石文史工作室
跳到主文
歡迎光臨在痞客邦臺灣雅石文史工作室的小天地
部落格全站分類:收藏嗜好
相簿
部落格
留言
名片
Jul19Wed200614:57
認識臺灣化石
上圖螃蟹化石 下圖鯨魚化石一、前言:化石簡單地說,就是古生物遺留在地層的生命遺跡或遺體,埋藏在沉積物中,經過一段很長的時間,岩化作用後,於是蛻變為成化石了。
化石英文叫做Fossil,是從拉丁語Fossilis而來,意思是地下古生物被挖出。
雖然古生物的種類很多,但是能夠保存下來,變成化石的卻不多,化石也不是每個地方都有,有些地層很豐富,有些地層找不到化石,化石的功用,除了可充分做為全人類之自然文化遺產,提供地景欣賞、教育功能外,於科學研究上,化石可做為地層對比的證據;化石可告訴我們古生命的多樣與奇異;藉化石本身的地球化學性質,瞭解古代環境的溫度或鹽度;化石可做為探索古代環境的指標;化石可做為生物演化的證據;化石也可做為經濟開發的工具。
對化石的喜好或利用,實在是見仁見智,或許就只是單純的收藏,也是一大樂趣。
利用在戶外教學、體驗自然之旅或透過攝影技術表現自然造物之美…等等活動,不勝枚舉,全賴個人喜好而定。
因此化石的價值是無價的,用途更是十分廣泛。
古生物化石研究是一門較專業的學科,由化石可以推論含化石地層的地質時代,在當時的自然環境、氣候和溫度,尤其已經形成密集化石層的地區更加珍貴,更有學術研究價值,是屬於珍貴的自然文化資產。
或許還有人不知道臺灣蘊藏豐富的化石,其實臺灣地區地質特殊,北部、中部、中南部、南部等山區、河床都有寶貴的化石資源,需要保護和搶救。
這些化石可以配合當地觀光活動和學校戶外教學,寓教於樂,讓民眾和學生瞭解化石的價值,進而帶動學術研究風氣和觀光產業的進展。
因此本部落格由臺灣地質、產地介紹開始序幕。
二、臺灣島的誕生:大約一千萬年前至五百萬年前,菲律賓板塊不斷地往西北方推擠歐亞大陸板塊,臺灣才被推露出海水面而形成的寶島。
在距今約一萬兩千年至四萬年最後一次冰河期,﹝地質年代屬於更新世晚期﹞全球氣溫起了變化,海水結凍或融化,促成全球海水上升或下降,造成所謂『海進海退』的現象,海水結凍臺灣海峽消失了,臺灣和大陸相連在一起,出現一大片寬廣的陸地,原先生長在亞洲大陸的許多脊椎動物,紛紛遷徙到臺灣來。
後來氣候逐漸回暖,使得海水面又上升,臺灣海峽又出現了,臺灣和大陸又分隔形成島嶼。
三、臺灣本土化石的種類與分佈:根據地質資料記載:地球大約於四十六億年前誕生,臺灣最古老的地層大約兩億八千萬年的歷史,雖然沒有恐龍、三葉蟲等蹤跡,但是臺灣已經歷了造山運動、地槽沉積、冰河期等滄桑歷程。
可說是沉沉浮浮、升升降降、滄海變桑田,產生了許多特殊的地層和化石。
大約是上新世至更新世之間,距今大約五百萬年至兩百萬年前,是無數動、植物的樂園,如今三千多公尺的玉山,都可找到珍貴的海相貝類化石,證明了造山運動,造成了海進、海退現象,使得現今許多臺灣的陸地,在遠古是一片汪洋大海。
臺灣就是因為地形、地質環境特殊,在不同的地層裡,分佈著各式各樣的珍貴化石,例如貝類、海膽、螃蟹、藤壺、脊椎動物、哺乳類動物、樹葉、珊瑚、有孔蟲、苔蘚蟲、介形蟲、生痕、矽化木、炭化漂木等化石。
其中以軟體動物貝殼化石種類和數量最多,臺灣本土常見軟體動物門的貝殼化石可分為:﹝1﹞、頭足綱:例如鸚鵡螺等,﹝2﹞、腹足綱:例如翁戎螺、車輪螺、竽螺、骨螺、香螺、馬蹄螺等,﹝3﹞、掘足綱:例如象牙貝,等﹝4﹞斧足綱又稱(雙殼綱):例如牡蠣、扇貝、蜆、滿月蛤、簾蛤、硨磲蛤等,﹝5﹞多板綱:例如石鱉等;其中台灣已發現稀有的翁戎螺化石和鸚鵡螺化石,聞名全國,欲知臺灣軟體動物貝類化石詳細資料,可以參閱國立師範大學教授胡忠恆教授所篇著的《臺灣貝類化石誌》,其次最特別的是臺灣哺乳類動物化石的發現,例如虎、熊、大象、水牛、野豬、馬、犀牛、鹿、四不像、鯨魚、鬣狗等化石,分別發現於左鎮菜寮溪和澎湖水溝,數量估計有幾萬件之多,可惜大部份由私人收藏。
民國六十年,在菜寮溪發現二、三萬年的左鎮人的頭蓋骨化石,經專家監定為臺灣最早的人類化石,可證明臺灣是早期亞洲先民向西太平洋遷徙的據點,同年九月又在菜寮溪出土一隻幾近完整的犀牛化石,為紀念早阪一郎博士發現菜寮溪化石的貢獻,命名為「中國犀牛早阪氏」,種簡稱「早阪犀牛」,由此學者認為早期臺灣海峽陸化時期,曾經與大陸接壤犀牛來往其間,臺灣海峽形成後,因而葬身此地的證據。
菜寮溪也出土臺灣猛馬象和副猛馬象,這兩種冰天雪地的長毛怪獸,早期臺灣曾經有冰河期,提供最有力的證據,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已組合成澎湖諾氏古菱齒象化石和德氏水牛復原骨架;澎湖諾氏古菱齒象化石成為『鎮館之寶』,堪稱國內最大古象,所以台灣可說是一處研究化石的天堂。
因此,想看化石不必到外國,在臺灣就有很多化石產地和化石館,值得大家去參觀細細品味化石。
四、臺灣化石的產地:臺灣化石產地比較聞名者,例如東北角海岸、苗栗縣通霄鎮、白沙屯、過港、頭窩、半天寮、臺中縣大甲溪、大安溪、南投縣中寮鄉、國姓鄉、雲林縣古坑鄉、樟湖、草嶺、嘉義縣阿里山、觸口村、八掌溪、臺南縣六甲鄉、水流東、玉井鄉、左鎮鄉菜寮溪、高雄縣甲仙、大、小崗山、半屏山、屏東縣恆春、四溝、墾丁、澎湖縣等化石產區。
臺灣化石幾乎遍佈全省,各地區地層與化石均有獨特的性質,但是有些臺灣化石產區分佈於自然生態保護區內,政府規定禁止採集,化石僅供學校或學術單位研究,民眾不可任意採集以免觸法。
五、結論:近年來臺灣經濟富足,民眾玩賞石頭已成為風氣,不少民眾趁假期邀約同好,一面遊山玩水;一面觀賞、蒐集石頭,逐漸形成知性之旅。
因此,有的人喜好玩雅石、奇石;有的人喜愛探討化石,採集雅石、奇石能強身怡情;研究化石既能怡情養性又能益智。
政府實施每月兩次週休二日,民眾更有時間到郊外踏青旅遊,旅遊時不要忘了臺灣有許多化石館可以參觀,藉著參觀化石館之際,讓民眾一睹臺灣本土化石之美貌和地史變遷的知識,進而認知保護自然生態的重要性,因而更加懂得疼惜這塊美麗的寶島。
因此,筆者藉著臺灣各地歷年來所發現的化石標本,正在著手編寫《臺灣化石》,將臺灣各地層分佈的珍貴化石分為:﹝一﹞、臺灣東北角化石之旅﹝二﹞、臺灣北部化石之旅﹝三﹞、臺灣中部化石之旅﹝四﹞、臺灣中南部化石之旅﹝五﹞、臺灣南部化石之旅﹝六﹞、澎湖群島化石之旅。
並於各篇中附圖穿插介紹《臺灣化石小檔案》,能使讀者認識臺灣化石的真面目;並詳細介紹臺灣各地著名的化石館,讓民眾利用旅遊機會,能參觀化石館的珍貴化石,進一步瞭解臺灣化石的重要性。
※在此提供臺灣幾家公、私立化石館地址、電話以供讀者參考:(1)臺灣省立博物館:館址:台北市徐州路四十八號電話:(02)3822699(2)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臺中市館前路一號。
電話:(04)3226940(3)嘉義市仁德石頭資料館:嘉義市湖子內十七之四十三號。
電話:(05)2355333(4)台南市文物館:台南市開山路152號。
﹝延平郡王祠內﹞(5)臺南縣永康大地化石館:臺南縣永康市中山北路499巷24弄38號。
電話:(06)2328026(6)台南縣左鎮菜寮化石館:臺南縣左鎮鄉榮和村六十一號之一。
電話:(06)5731174(7)高雄縣甲仙化石館:高雄縣甲仙鄉東安村和安街十二號。
電話:(07)6751218 參考資料CallyHall(1994)。
貓頭鷹出版社編譯小組譯(1996)。
寶石圖鑑。
臺北:貓頭鷹出版社。
ChrisPellant(1992)。
朱靜江譯(1996)。
岩石與礦物圖鑑。
臺北:貓頭鷹出版社。
CyrilWalker&DavidWard(1992)。
陳星譯(1996)。
化石圖鑑。
臺北:貓頭鷹出版社。
何春蓀(1982)。
臺灣地質概論。
臺北: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何春蓀(1982)。
臺灣地體構造的演變。
臺北:經濟部。
何春蓀(1986)。
臺灣地質概論。
臺北: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林朝棨、周瑞燉(1974)。
臺灣地質。
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胡忠恆(1995)。
臺灣貝類化石誌。
臺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胡忠恆、陶錫珍(1996)。
臺灣甲殼動物化石誌。
臺北:大進印刷有限公司。
茅榮吉、黃永忠、茅秀娟編著(2000)。
菜寮溪的化石。
台南縣自然教育館。
張志純(1992)。
彩虹寶石及礦物便覽。
臺北:徐氏基金會。
戚啟勳(1989)。
化石與古生物。
臺北:臺灣省立博物館。
陶錫珍、胡忠恆(2003)。
雲林縣十坑鄉草嶺及樟湖地區貝類化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子究報告。
曾德明(1997)。
甲仙化石誌初編。
高雄縣甲仙鄉公所編印雲林縣志稿,卷一土地志勝蹟篇雲林縣政府(2002.12)。
國民小學教師自編鄉土教材系列(6),起飛的鳳凰:古坑鄉。
ISBN:957-01-2695-7。
雲林縣政府。
樟湖化石誌(一):樟湖化石館館藏化石圖鑑。
雲林縣樟湖國小(2002.03)。
樟湖地區生態規劃與生態教育導覽。
ISBN:957-01-1028-7。
雲林縣樟湖國小(2003.01)。
樟湖地區化石解說入門。
ISBN:957-01-3053-9。
楊明耀、賴耀裕(1994)。
化石之旅。
臺園:桃園縣自然史教育館。
楊訓庭(1979)。
化石的研究。
臺北:正中書局。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1998.04)。
台灣地質圖第三十八圖幅雲林。
謝米亮(2001)。
臺南縣地理、地質與化石。
臺南縣新營市:臺南縣文化局。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陳南榮folkmit
臺灣雅石文史工作室
陳南榮folkmit發表在痞客邦留言(0)人氣()
E-mail轉寄
全站分類:不設分類個人分類:化石.雅石此分類上一篇:臺灣雅石文史工作室概況
此分類下一篇:臺灣也發現琥珀化石
上一篇:認識化石
下一篇:認識臺灣化石
歷史上的今天
2022:台灣陶瓷發展史概說。
2022:註生娘娘神像欣賞。
2022:台灣早期醬油碟欣賞。
2022:龍鳳紋盤子欣賞
2022:斗六門是文化古城也是政治必爭之地
2021:斗六門古早的砲台
2021:斗六門古早的砲台
2021:斗六門傳統手工麵線師父
2021:斗六門傳統手工麵線師父
2020:豆油碟的由來
2020:豆油碟的由來
2020:富士山紋的大盤欣賞
2020:富士山紋的大盤欣賞
2020:富士山紋杯子欣賞
2020:富士山紋杯子欣賞
2020:註生娘娘神像欣賞
2020:註生娘娘神像欣賞
2020:雙喜字雙鳳紋大盤欣賞
2020:雙喜字雙鳳紋大盤欣賞
2017:台灣早期雙鳳呈祥紋大盤
2017:台灣早期雙鳳呈祥紋大盤
2013:雙鳳紋雙喜大盤
2013:雙鳳紋雙喜大盤
2012:哈爾濱之旅3黑龍江省博物館
2012:哈爾濱之旅3黑龍江省博物館
2006:認識臺灣化石
▲top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
站方公告
[公告]2022/09/02相簿、部落格功能維護公告[公告]2022/08/22、08/23應用市集部分功能維護公告[公告]痞客邦APP全新服務上線-美食優惠券
活動快報
投票全能花美抽禮券
投票選出心中的全能花美男!即有機會獲得冉冉飾品禮券
看更多活動好康
我的好友
熱門文章
文章分類
斗六市雲林溪(34)奇木(2)玉石之美(1)旅遊(27)花與鳥(28)臺灣碗盤(58)雅石(54)考古文物(13)Uncategoried(969)未分類資料夾(36)民俗文物(256)遺址搶救(21)化石(20)化石.雅石(178)國內外旅遊記錄(255)斗六市雲林溪(69)奇木(2)玉石之美(1)民俗文物(217)遺址搶救(21)國內外旅遊記錄(255)臺灣碗盤(48)化石.雅石(178)未分類資料夾(36)花與鳥(32)臺灣碗盤(42)旅遊(27)化石(22)雅石(73)考古文物(14)考古文物(4)民俗文物(53)未分類文章(1308)
最新文章
最新留言
動態訂閱
文章精選
文章精選
2022九月(35)
2022八月(89)
2022七月(105)
2022六月(74)
2022五月(59)
2022四月(77)
2022三月(175)
2022二月(162)
2022一月(110)
2021十二月(36)
2021十一月(96)
2021十月(52)
2021九月(48)
2021八月(114)
2021七月(82)
2021六月(126)
2021五月(156)
2021四月(16)
2020十一月(2)
2020十月(38)
2020九月(22)
2020八月(28)
2020七月(44)
2020六月(24)
2020四月(6)
2020三月(14)
2019五月(2)
2019三月(4)
2019二月(4)
2019一月(4)
2018十一月(2)
2018十月(2)
2018八月(6)
2018七月(6)
2018四月(4)
2018三月(30)
2018二月(26)
2018一月(12)
2017十一月(48)
2017十月(22)
2017九月(4)
2017八月(38)
2017七月(40)
2017五月(4)
2017四月(30)
2017三月(24)
2017二月(40)
2017一月(22)
2016十二月(14)
2016十一月(10)
2016十月(10)
2016九月(10)
2016八月(4)
2016三月(4)
2016一月(2)
2015十二月(2)
2015十月(2)
2015八月(2)
2015七月(8)
2015六月(4)
2015五月(2)
2015四月(8)
2015三月(26)
2015二月(28)
2015一月(20)
2014十二月(66)
2014十一月(48)
2014十月(32)
2014九月(20)
2014八月(16)
2014七月(36)
2014六月(32)
2014五月(16)
2014四月(26)
2014三月(70)
2014二月(54)
2014一月(8)
2013十二月(22)
2013十一月(36)
2013十月(28)
2013九月(6)
2013八月(34)
2013七月(50)
2013六月(26)
2013五月(52)
2013四月(22)
2013三月(48)
2013二月(20)
2013一月(20)
2012十二月(22)
2012十一月(50)
2012十月(32)
2012九月(76)
2012八月(22)
2012七月(32)
2012六月(8)
2012五月(4)
2012四月(24)
2012三月(14)
2012二月(8)
2012一月(20)
2011十二月(14)
2011十一月(10)
2011十月(14)
2011九月(10)
2011八月(8)
2011七月(6)
2011六月(10)
2011五月(10)
2011四月(8)
2011三月(6)
2011二月(10)
2011一月(22)
2010十二月(6)
2010十一月(6)
2010十月(16)
2010九月(24)
2010八月(4)
2010七月(26)
2010六月(14)
2010五月(24)
2010四月(16)
2010三月(14)
2010二月(20)
2010一月(22)
2009十二月(16)
2009十一月(18)
2009十月(16)
2009九月(26)
2009八月(4)
2009七月(10)
2009六月(24)
2009五月(16)
2009四月(20)
2009三月(6)
2009二月(20)
2009一月(26)
2008十二月(30)
2008十一月(20)
2008十月(22)
2008八月(24)
2008七月(24)
2008六月(16)
2008五月(8)
2008四月(14)
2008三月(12)
2008二月(16)
2008一月(12)
2007十二月(14)
2007十一月(10)
2007十月(14)
2007九月(20)
2007八月(6)
2007七月(8)
2007六月(4)
2007五月(12)
2007四月(4)
2007三月(18)
2007二月(10)
2007一月(10)
2006十二月(6)
2006十一月(8)
2006十月(8)
2006九月(14)
2006八月(20)
2006七月(28)
所有文章列表
文章搜尋
新聞交換(RSS)
誰來我家
參觀人氣
本日人氣:
累積人氣:
QRCode
POWEREDBY
(登入)
回到頁首
回到主文
免費註冊
客服中心
痞客邦首頁
©2003-2022PIXNET
關閉視窗
延伸文章資訊
- 1贝壳化石的年代有多远? - 百度知道
- 2苗栗縣後龍過港貝化石層幾乎被挖光- 地方 - 自由時報
苗栗縣海岸環境發展協會理事長翁坤章表示,裸露的山壁,挾雜著無數的淺海貝殼化石,其中以海扇貝最多,而從貝化石層的形成年代,顯示當時這塊山丘位於淺海 ...
- 3認識臺灣化石 - 臺灣雅石文史工作室
化石英文叫做Fossil,是從拉丁語Fossilis而來,意思是地下古生物被挖出。 · 根據地質資料記載:地球大約於四十六億年前誕生,臺灣最古老的地層大約兩億八千 ...
- 4過港貝化石層(苗栗縣) - 自然保育網- 林務局
本區貝化石之出土最早可追溯至日治時期,因日本人建立縱貫鐵路海線路經此地,進行隧道挖掘工程時意外發現本地地層含有大量貝類化石,包括貝殼、海膽、 ...
- 5請問這個貝殼化石有多少年了?它是什麼時代的產物?
該文獻報道瓣鰓類貝殼化石的年代為距今28000年(c14法測定)。因此說明,20000~30000年完全可以產生貝類化石。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