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資料數位典藏創新計畫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近代考古學與古器物學全不同,而發掘之方法,尤與採礦大相逕庭。
── 傅斯年 ... 目前考古發掘法大致上可以分為「人工層位」與「自然層位」兩種。
Togglenavigation
數位典藏
資料庫
臺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
臺灣近海區域貝類資料庫
考古資料數位典藏資料庫
太平洋史前Lapita陶器線上數位資料庫
典藏選粹
3D考古文物櫥窗
殷墟出土器物選粹
殷墟發掘照片選輯1928-1937
樂學考古
科普好讀
數位解古
商代車馬大觀(動畫/Flash)
考古大菩薩遊台灣(動畫/Flash)
史前澎湖玄武岩石器製造場
前進莫高窟
動物考古實驗室(動畫/Flash)
我家後院有遺址
樂活山居歲月—濁水溪上游的高山古墟
樂活山居歲月—誰吃了櫻花鉤吻鮭
遊戲特區
阿文的冒險
阿文的冒險—魔王版
小蓉的挑戰書(Flash)
我的剪貼簿
秘境歷險記
重返史前
教師專區
教案素材秘笈(動畫/Flash)
教案精選
關於本計畫
楔子
目標
典藏成果
產出文件
後設資料
數位化工作流程
論文
關於我們
網路資源
史語所網路資源
友善連結
網站地圖
語言
繁體中文
英文
Togglenavigation
數位典藏
資料庫
臺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
臺灣近海區域貝類資料庫
考古資料數位典藏資料庫
太平洋史前Lapita陶器線上數位資料庫
典藏選粹
3D考古文物櫥窗
殷墟出土器物選粹
殷墟發掘照片選輯1928-1937
樂學考古
科普好讀
數位解古
商代車馬大觀(動畫/Flash)
考古大菩薩遊台灣(動畫/Flash)
史前澎湖玄武岩石器製造場
前進莫高窟
動物考古實驗室(動畫/Flash)
我家後院有遺址
樂活山居歲月—濁水溪上游的高山古墟
樂活山居歲月—誰吃了櫻花鉤吻鮭
遊戲特區
阿文的冒險
阿文的冒險—魔王版
小蓉的挑戰書(Flash)
我的剪貼簿
秘境歷險記
重返史前
教師專區
教案素材秘笈(動畫/Flash)
教案精選
關於本計畫
楔子
目標
典藏成果
產出文件
後設資料
數位化工作流程
論文
關於我們
網路資源
史語所網路資源
友善連結
網站地圖
語言
繁體中文
英文
考古發掘絕不只是挖土!──文化層的形成與發掘
撰文/吳巧文(2019/03/07)
近代考古學與古器物學全不同,而發掘之方法,尤與採礦大相逕庭。
── 傅斯年
如同傅斯年先生所說,考古並非如採礦一般只是單純的向下挖掘,每一次的發掘,對遺址都是不可逆的破壞,但若不發掘,我們將無從得知這片土地曾經發生的故事,因此完整且正確的做紀錄對於考古發掘來說是絕對必要的,一旦紀錄錯誤,將無從查證,甚至可能造成誤判,而形成錯誤的認知。
因此在開始發掘之前,要先了解,地層是怎麼形成的呢?除了墓葬及窖藏等人們有意識地埋葬,其他遺址為什麼會存在於地下呢?
地層的形成可以分為「自然堆積」及「人文堆積」兩種方式,自然堆積最鮮明的例子如義大利的龐貝遺址,它因為維蘇威火山爆發,而被大量的火山灰掩埋,除了火山爆發,洪水、地震自然災害也都會使地表被掩埋。
若有幸沒遇上這些自然災害,一塊曾經被人類使用過的土地被廢棄後,會因為地表自然的下沉及沙塵的累積而漸漸沒入,此類型的下沉速度很慢。
而人文堆積指過去人類之生活面因人為廢棄或自然因素遭掩埋,爾後人類在其上建立新聚落,成為新生活面之過程。
在一片土地上人文與自然堆積反覆疊加,經地層壓縮,代表各時期人類生活的文化層便逐漸形成。
在正常的狀況下,越靠近地表的地層與現代越接近,較深的地層會比較淺的地層時間上更為古老,由此便可推算出土文物的「相對年代」。
但其中有許多變數,例如以前的地貌未必與現在相同。
或是先民向下挖了一口井,這口井一路挖到了下面好幾個文化層,便形成了考古地層學中的「打破關係」。
Howdoweknowaboutthepast?
也就是說,地表曾經發生過的事都會影響文化層的樣貌,因此考古學家在發掘遺址時,事先了解當時的環境、地貌、土質、可能出現的遺跡等前置研究是很重要的。
然而如何以保存最多資訊的方法進行發掘呢?
目前考古發掘法大致上可以分為「人工層位」與「自然層位」兩種。
以「人工層位」發掘時,探坑每一層以人工擬定的深度水平向下發掘,並逐層作紀錄。
「自然層位」發掘是以文化層為單位進行發掘,基本復原了古人活動時的地貌,較能呈現遺物遺跡在平面上的相對關係,但由於判斷遺跡位置及大小,是以土質、土色的變化為依據,若經驗不足時容易誤判。
現今較為普遍的做法是結合兩種不同的發掘方法,先以「人工層位」進行發掘,直到確定有現象時,改以「自然層位」發掘。
這樣的發掘方式可以免除以「自然層位」發掘時,僅由土色辨識遺跡容易造成的誤判,也可補足以「人工層位」發掘時難以一窺遺跡貌的狀況。
發掘法並沒有誰優誰劣,應該考慮的是何種發掘方法最適合遺址本身,能在不可逆的發掘中,保存最多的資訊提供後續研究。
參考資料:
林壹,〈舊石器考古發掘方法再思考〉,《考古》,第3期(2016年),頁68-73。
前耀鵬主編,《考古學概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臧振華、李匡悌,《南科的古文明》,臺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2013年。
劉益昌、趙金勇,《花崗國中校舍新建工程遺址搶救發掘計畫‧成果報告書第一冊‧總論(田野考古發掘)》,2010年,頁38-40。
延伸文章資訊
- 1考古地層學_百度百科
- 2考古地層學究竟是啥意思?進來了解一下? - 每日頭條
考古地層學,或稱為層位學,它是從地質學中引入的要領和原理,並逐漸加以 ... 「考古學不是地質學那樣一門僅僅涉及人類化石的學科,而是要研究極其 ...
- 3考古層位學之「層位關係」 - 壹讀
考古層位學脫胎於地質學中的地層學,是經由考古地層學發展而來的考古學研究的理論與方法。層位關係是考古層位學中非常重要的基礎概念,主要是指單位在 ...
- 4什麼是考古層位學?什麼是考古型別學? - 劇多
它是確定相對年代的最直接證據及科學地獲取考古資料的基礎。其原理來自地質學中的層位學。即因人類活動(如居住)而形成的不同時期的文化層和遺蹟單位(如 ...
- 5考古學的基本概念
考古學的前身是研究古老物品的「古物學」(或稱「古器物學」),早期古. 物學者及博物學者對於古物的興趣隨著時間逐漸演變 ... 依照沉積學的層位堆積原理,透過出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