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衛之戰-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威海衛之戰(日語:威海衛の戦い),又稱威海衛海戰,是1895年日本帝國軍隊為了殲滅清朝北洋水師而進行的戰役。

此戰為中日甲午戰爭之關鍵, 結果日軍攻占威海衛,清朝 ... 威海衛之戰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威海衛之戰中日甲午戰爭的一部分威海衛之戰形勢圖日期1895年1月20日-1895年2月12日地點 大清山東威海結果 清軍戰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

日軍占領山東半島,威脅京畿地區。

參戰方  大清  大日本帝國指揮官與領導者 李鴻章丁汝昌 †劉步蟾 † 大山岩伊東祐亨大寺安純(英語:ŌderaYasuzumi) †兵力 約30,000人大清淮軍北洋水師 約25,000人日本陸軍第2軍聯合艦隊傷亡與損失 傷亡超過4,000人定遠、靖遠、來遠等艦沉沒鎮遠、濟遠、平遠等艦被俘 陸軍:74人陣亡,214人受傷。

[1]:73海軍:軍官2人陣亡,4人受傷;水手27人陣亡,32人受傷。

[2]閱論編中日甲午戰爭 豐島海戰 成歡之戰 平壤之戰 黃海海戰 九連城之戰 旅順口之戰 威海衛之戰 營口之戰 澎湖之役 馬關條約 威海衛之戰(日語:威海衛の戦い),又稱威海衛海戰,是1895年日本帝國軍隊為了殲滅清朝北洋水師而進行的戰役。

此戰為中日甲午戰爭之關鍵,結果日軍攻占威海衛,清朝北洋水師全軍覆沒。

日軍完全控制渤海灣,嚴重威脅京畿。

目次 1戰鬥序列 1.1日本 1.1.1陸軍 1.1.2聯合艦隊 1.2大清 1.2.1陸軍 1.2.2北洋水師 2戰役過程 3參考資料 4外部連結 戰鬥序列[編輯] 日本[編輯] 陸軍[編輯] 第2軍[1]:52 第2師團 第6師團 聯合艦隊[編輯] 本隊[1]:53 防護巡洋艦:松島、嚴島、橋立、千代田 第一游擊隊 防護巡洋艦:吉野、浪速、高千穂、秋津洲 第二分隊 鐵甲艦:扶桑、比叡(日語:比叡(コルベット))、金剛 無防護巡洋艦:高雄(英語:JapanesecruiserTakao(1888)) 第三分隊 無防護巡洋艦:筑紫 風帆戰船:葛城(英語:JapanesecorvetteKatsuragi)、大和、武藏(英語:JapanesecorvetteMusashi)、天龍(英語:JapanesecorvetteTenryū) 第四分隊 砲艇:赤城(日語:赤城(砲艦))、摩耶(英語:JapanesegunboatMaya)、大島(英語:JapanesegunboatŌshima)、鳥海(英語:JapanesegunboatChōkai)、愛宕(英語:JapanesegunboatAtago) 未編隊:四艘小型風帆戰船 魚雷艇: 第一中隊:小鷹(英語:JapanesetorpedoboatKotaka),第7(日語:第五号型水雷艇)、11、13、23號(日語:第二十二号型水雷艇) 第二中隊:第8(日語:第五号型水雷艇)、9、14、18、19、21號(日語:第二十一号型水雷艇) 第三中隊:第5(日語:第五号型水雷艇)、6、10、22號(日語:第二十二号型水雷艇) 大清[編輯] 陸軍[編輯] 劉公島、日島:1,500人 威海衛西北砲台:3,000人 威海衛東南砲台:3,000人 北洋水師[編輯] 戰役過程[編輯] 威海衛劉公島為北洋水師提督衙門所在,被視為海軍根本。

周邊築有炮台多座,甚為堅固。

日軍攻占旅順之後,成立由約二萬五千人組成的山東作戰軍,即第二軍,由大山巖指揮。

日軍先發動佯攻,於1月18、19日砲擊威海衛以西的登州[3]。

1月19日,第二軍從大連乘船出發,由八重山號巡洋艦(英語:JapanesecruiserYaeyama)帶頭,聯合艦隊的本隊、第二分隊與第一魚雷艇中隊於20日抵達威海衛以東50公里的榮成灣龍鬚島,掩護運兵船上的日軍登陸,300名清軍以四門砲迎戰,但在八重山號砲擊後潰散,日軍順利登陸,之後兵分兩路,第6師團為右路,沿海前進,第2師團為左路,沿離海4英里的道路前進,包抄威海衛後路。

聯合艦隊的第一游擊隊與第二、第三魚雷艇中隊則監視威海衛北洋水師的動靜。

[1]:53-54[4]同日伊東祐亨修書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勸降,由英國的中國艦隊總司令埃德蒙·佛萊曼特(英語:EdmundFremantle)上將轉交,丁未作答覆。

[5]日軍於1月30日分三路進攻,南岸炮台失守。

2月1日,北岸炮台失守;守將戴宗騫退至劉公島上後自盡。

2月2日,威海衛城陷落。

自此,威海陸地盡失。

[3]日軍少將大寺安純(英語:ŌderaYasuzumi)於此役被大砲擊斃,是日軍在甲午戰爭中軍階最高的陣亡者。

[4] 「威海衝陥落北洋艦隊提督丁汝昌降伏ノ図」右田年英(日語:右田年英)畫 之後日軍對依託劉公島的北洋水師進行水陸夾攻。

日陸軍修復七門原南岸炮台的克虜伯炮,並對港內北洋軍艦轟擊。

日海軍魚雷艇多次夜襲。

2月5日,定遠中雷擱淺。

提督旗移於靖遠。

6日,來遠被擊沉。

鎮遠戰前背傷以至不能出海。

北洋水師已名存實亡。

7日,日本海軍發動總攻,後北洋魚雷艇管帶王平率魚雷艇隊出逃,多被擊沉。

9日,南岸炮彈命中靖遠;靖遠擱淺後被丁汝昌下令擊沉。

清軍由於遭到水陸夾擊,援軍不至,表示不想繼續戰鬥。

瑞乃爾(TheodoreH.Schnell)、戴樂爾、克爾克(W.Kirk)醫生與牛昶昞、馬復恆兩位道台商量,同意投降是防止士兵譁變的最好方法。

瑞乃爾與戴樂爾到旗艦上去見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與馬格祿(英語:JohnMcClure(admiral)),表示應該盡量戰鬥,但如果士兵不願作戰,投降是正當的。

丁說:「我當然會救兵勇們的性命,我也認為你們建議的是唯一可行之途,但在我實行這一步驟前我必須得先死。

」[6][7]11日,丁汝昌服鴉片自殺,至次日死亡。

威海衛水陸營務處候選道牛昶眪把丁汝昌大印交給了美籍洋員浩威(GeorgeHowie),假借丁汝昌的名義投降,浩威親自起草降書。

14日,牛昶昞簽訂《威海降約》。

北洋水師鎮遠、濟遠、平遠、廣丙、鎮東、鎮西、鎮南、鎮北、鎮中、鎮邊等10艘艦船皆被編入日本海軍。

僅練習艦康濟號由薩鎮冰駕駛,載丁汝昌、劉步蟾、楊用霖、張文宣等人靈柩返回煙臺。

至此,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威海衛之戰結束。

參考資料[編輯] ^1.01.11.21.3AnEpitomeoftheChino-JapaneseWar,1894-95.H.M.StationeryOffice.1896年[2020-02-10].(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30).  ^HerbertWringleyWilson.PortArthurandWei-hai-wei.Ironcladsinaction:asketchofnavalwarfarefrom1855to1895,withsomeaccountofthedevelopmentofthebattleshipinEnglandbyH.W.Wilson.ASIN B00MXF8W3W.  ^3.03.1S.C.M.Paine.TheSino-JapaneseWarof1894-1895:Perceptions,Power,andPrimacy.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1April2005:226–227.ISBN 978-0-521-61745-1.  ^4.04.1威海衛之戰(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劉公島管理委員會 ^S.Lone.Japan'sFirstModernWar:ArmyandSocietyintheConflictwithChina,1894-5.PalgraveMacmillanUK.30August1994:166.ISBN 978-0-230-38975-5. (英文) ^TheodoreH.Schnell.TheSiegeofWei-hai-wei[瑞乃爾關於威海衛投降的報告].《京津泰晤士報》.張黎源譯.1896年2月29日[2019-03-0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1).  ^WilliamFerdinandTyler.PullingStringsinChina.Constable&Company,Limited.1929年:77–79[2019-03-0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05)(英語).  外部連結[編輯] 威海衛之戰地圖。

取材自HerbertWringleyWilson.Ironcladsinaction:asketchofnavalwarfarefrom1855to1895,withsomeaccountofthedevelopmentofthebattleshipinEnglandbyH.W.Wilson.1897.ASIN B00MXF8W3W.  洋員戴樂爾親身經歷WilliamFerdinandTyler.PullingStringsinChina.Constable&Company,Limited.1929年(英語).  閱論編甲午戰爭(1894年-1895年)背景 中國洋務運動 明治維新 江華島事件 江華條約 壬午兵變 濟物浦條約 甲申政變 中日天津會議專條 漢城條約 巨文島事件 長崎事件 金玉均暗殺事件 東學黨起義 戰事 豐島海戰 成歡之戰 平壤之戰 黃海海戰 九連城之戰 旅順口之戰 旅順大屠殺 威海衛之戰 營口之戰 田莊台之戰 澎湖之役 主要艦艇聯合艦隊 松島號防護巡洋艦 嚴島號防護巡洋艦 吉野號防護巡洋艦 北洋艦隊 定遠號戰艦 鎮遠號戰艦 經遠級巡洋艦 來遠 致遠 靖遠 濟遠艦 主要人物大日本帝國 明治天皇 伊藤博文 陸奧宗光 伊東祐亨 山縣有朋 大山巖 大清帝國 慈禧太后 光緒帝 李鴻章 丁汝昌 袁世凱 林泰曾 劉步蟾 後續 甲午更張 馬關條約 三國干涉還遼 遼南條約 公車上書 乙未事變 臺灣民主國 乙未戰爭 乙未廣州起義 乙未改革 俄館播遷 中俄密約 大韓帝國建立 日俄戰爭 日韓合併 朝鮮日治時期 台灣日治時期 台灣抗日運動 戊戌變法 伊藤博文遇刺 紀念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威海衛之戰&oldid=73254640」 分類:​甲午戰爭戰役清代山東軍事山東歷次戰爭與戰役威海軍事史隱藏分類:​CS1英語來源(en)含有日語的條目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DeutschEnglishSuomiFrançaisעבריתItaliano日本語한국어PolskiРусскийУкраїнськаTiếngViệt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