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C吳潁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最欣賞的歷史人物是越王勾踐,而他也是成語故事《卧薪嘗膽》的主角。

在春秋時期,吳國和越國是敵對的國家。

其時,越王勾踐即位,吳國君主闔閭趁機攻打越國。

  5C吳潁鈺 我最欣賞的歷史人物──曹劌     我最欣賞的歷史人物是曹劌,而他也是成語故事《一鼓作氣》中的主角。

  根據《左傳.莊公十年》記載,在春秋時代,齊國的軍隊違背了盟約,出兵攻打魯國。

他們與魯國的軍隊交戰於長勺。

在兩軍對戰時,魯莊公決定擊鼓指揮軍隊進擊,但參謀曹劌阻止了他,並勸說莊公要按兵不動,不要進攻。

等到齊軍敲過了三通鼓後,曹劌才叫莊公可以擊鼓進攻了。

鼓聲一響,激起了魯國士兵們的高昂士氣,大家的攻勢都銳不可擋,結果齊軍大敗,狼狼而逃。

魯莊公想乘勝追擊,又被曹劌阻止了。

他觀察齊軍兵車留下的軌跡,確定地敵軍並無使詐或堙伏,才派兵追擊。

  後來,莊公向曹劌了解他阻止先擊鼓的原因。

而曹劌解釋說:「齊軍在擊鼓三次後,士氣已經衰竭,而在這時,我們才能借着第一次擊鼓的銳氣來進攻,所以能取得勝利。

」   在這個成語故事中,我最敬佩的是曹劌,他善於利用士兵作戰的心理狀態,並以提高士氣來,以戰勝敵軍。

我由此得到做事時要趁著初起時的勇氣去完成,勇往直前,才能一舉成事。

  5C陳泳之 我最欣賞的歷史人物──勾踐     我最欣賞的歷史人物是越王勾踐,而他也是成語故事《卧薪嘗膽》的主角。

  在春秋時期,吳國和越國是敵對的國家。

其時,越王勾踐即位,吳國君主闔閭趁機攻打越國。

可是,吳國被越國打敗了,吳國君主闔閭反而在戰中身亡,而他兒子夫差即位成為吳王。

  夫差即位後,決定為父報仇。

他操練士卒,三年後再率大軍。

越國的謀士范蠡對越王勾踐說,吳軍來勢兇猛,他將不能戰勝吳國的,建議他守城,但勾踐不相信他,結果,越軍大敗,勾踐向吳王求和,吳王就叫越王投降,並把他俘虜回國為奴,勾踐只好忍辱負重,表面不叛變。

  兩年之後,吳王認為勾踐已不會叛變,便放他回越國去,回去後,他決心報仇,每天把掛在牆上的苦膽嚐一口,並以柴枝作褥子,以示不忘在吳國的屈辱日子。

勾踐重振軍隊,趁夫差荒政務時,起兵把吳王夫差殺了,成為霸主。

  《卧薪嘗膽》這個成語的寓言是只要不斷努力,最終也會取得好成績。

我最欣賞勾踐刻苦自勵的精神。

他每天嚐一口苦膽和睡在柴枝上,以鼓勵自己不忘艱苦。

  我從中弓解到做事要刻苦自勵,就像勺勾踐一樣。

  5C陳在田 我最欣賞的歷史人物──越王勾踐(成語故事《臥身嘗膽》)     我最敬佩的歷史人物是越王勾踐,而他也是成語中《臥身嘗膽》的主角。

越王勾踐是春秋時期越國的君主。

  在春秋末年時,吳王闔閭派兵攻打越國,但是失敗了,反被越國打敗,而他自己也傷身亡。

在兩年後,吳王的兒子夫差率領大軍為父報仇,打敗了越國,而越王勾踐被人押送到吳國做了三年的奴隸,才遺回到越國。

勾踐回到越國後,充滿復仇之心。

他致力訓練精兵,而又在睡覺時,不用蓋被褥而睡在柴草上,還有在屋裏掛了一個苦膽,常常嘗它的味道,為的是不忘過去的恥辱。

  二十年後,越王找準時機,待吳國夫差鬆懈下來,只顧玩樂時,領軍消滅了吳國。

  成語《臥身嘗膽》的寓言是比喻用刻苦生活來自我勉勵,發憤圖強。

  我十分欣賞越王這種不己不撓的精神。

我以後一定會學習他的這種精神。

  5C林千巧 我最欣賞的歷史人物──孔子(成語故事《不恥下問》)     我最敬佩的歷史人物是孔子。

他是《不恥下問》這個成語故事的主人翁。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是魯國陬邑(現今中國山東省曲阜巿南辛鎮)人。

他是中國春秋時代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教育家,也是儒家學說的創始人。

  有一次,孔子去魯國國君的祖廟參加祭祖典禮。

在那裏,他向別人詢問有關祭祀的儀式和事物,差不多全部事都問個清楚。

有人覺得他很煩厭,有人在背後嘲笑他,說他不懂禮儀,什麼都要問。

孔子聽到這些議論後說:「對於不懂,問個明白,這正是我要求知禮的表現。

」   我最敬佩孔子的虛心好學的態度,因為他常常請教人們自己不懂的事。

我以後也要像他一樣,遇到不明白的事,就問其他人。

  最後,我覺得孔子真是值得大家學習的對象。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