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涼樂- 教育百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名詞解釋: 西涼樂是南北朝時期興起於甘肅黃河以西涼州地區的音樂。

因地域比較接近漢族地區,所以促成中原漢族音樂與西域外族音樂多種成分的融合,其中最主要是龜茲 ... 跳到主要內容 ::: 西涼樂-教育百科 詞條檢索 全文檢索 音讀檢索 切換漢語拼音鍵盤 切換注音小鍵盤 關閉 小提醒:請務必輸入聲調做結束 輸入完畢後請點選 音讀檢索 進行搜尋 聲母 韻母 × 上傳圖片 分析結果: 取消 確定 × 錄製聲音  開始錄製  停止錄製 分析結果: 取消 確定 西 涼 樂 字體放大 切換辭典 ToggleDropdown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陳章錫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西涼樂是南北朝時期興起於甘肅黃河以西涼州地區的音樂。

因地域比較接近漢族地區,所以促成中原漢族音樂與西域外族音樂多種成分的融合,其中最主要是龜茲音樂融合之西涼樂,其後傳入中原。

自東漢以後,許多少數民陸續內遷,與漢族雜居,各族的音樂也互相吸收融合,而涼州地區,漢族與羌族雜居,故西涼樂是以漢族舊樂雜以羌胡之聲。

北魏時曹婆羅門從商人學得龜茲琵琶和樂曲,並世傳其業;前涼國張重華時,得天竺樂,後天竺國王子游前涼國,又傳授其國音樂;是西涼樂的融匯過程。

  據〔舊唐書.音樂志〕記載:「其樂具有鐘、磬,蓋西涼所傳中國舊樂,而雜以羌胡之聲也。

」故西涼樂在北涼時號「秦漢伎」,北魏太武帝平河西,秦漢樂輾轉傳入中原,因為久在洛陽傳習,後被稱為「洛陽舊樂」,東魏、西魏、北周時號「西涼伎」,至隋文帝時,在七部樂中稱為「國伎」,隋煬帝時九部樂中改稱「西涼樂」,唐代十部樂沿襲此一稱謂。

〔舊唐書.音樂志〕云:「自周、隋以來,管弦雜曲將四百曲,多用西涼樂;鼓舞曲多用龜茲樂。

其曲度皆時俗所知也。

」又記載所用樂器有鐘、磬、彈箏、箜篌、琵琶、笙、簫、篳篥、笛、腰鼓等。

另在提及「立部伎」八部時說:「自破陣樂以下,皆擂大鼓,雜以龜茲之樂,聲震百里,動蕩山谷;大定樂加金鉦,唯慶善樂獨用西涼樂,最為閑雅。

」西涼樂在唐代時因保有較多漢族音樂特性,故風格閑雅,甚為通行。

  西涼樂是南北朝時期興起於甘肅黃河以西涼州地區的音樂。

因地域比較接近漢族地區,所以促成中原漢族音樂與西域外族音樂多種成分的融合,其中最主要是龜茲音樂融合之西涼樂,其後傳入中原。

自東漢以後,許多少數民陸續內遷,與漢族雜居,各族的音樂也互相吸收融合,而涼州地區,漢族與羌族雜居,故西涼樂是以漢族舊樂雜以羌胡之聲。

北魏時曹婆羅門從商人學得龜茲琵琶和樂曲,並世傳其業;前涼國張重華時,得天竺樂,後天竺國王子游前涼國,又傳授其國音樂;是西涼樂的融匯過程。

  據〔舊唐書.音樂志〕記載:「其樂具有鐘、磬,蓋西涼所傳中國舊樂,而雜以羌胡之聲也。

」故西涼樂在北涼時號「秦漢伎」,北魏太武帝平河西,秦漢樂輾轉傳入中原,因為久在洛陽傳習,後被稱為「洛陽舊樂」,東魏、西魏、北周時號「西涼伎」,至隋文帝時,在七部樂中稱為「國伎」,隋煬帝時九部樂中改稱「西涼樂」,唐代十部樂沿襲此一稱謂。

〔舊唐書.音樂志〕云:「自周、隋以來,管弦雜曲將四百曲,多用西涼樂;鼓舞曲多用龜茲樂。

其曲度皆時俗所知也。

」又記載所用樂器有鐘、磬、彈箏、箜篌、琵琶、笙、簫、篳篥、笛、腰鼓等。

另在提及「立部伎」八部時說:「自破陣樂以下,皆擂大鼓,雜以龜茲之樂,聲震百里,動蕩山谷;大定樂加金鉦,唯慶善樂獨用西涼樂,最為閑雅。

」西涼樂在唐代時因保有較多漢族音樂特性,故風格閑雅,甚為通行。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西涼樂 授權資訊: 資料採「創用CC-姓名標示-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詞條功能 轉寄詞條 錯誤通報 友善列印 推薦關聯詞 × 轉寄詞條 請輸入您想要寄送的對象Email,如果1人以上,請使用,分隔 取消 送出 × 錯誤通報 請輸入錯誤原因,我們會送相關人士審核,感謝您的參與 取消 送出 × 推薦關聯詞 請推薦與本項詞條之意義相同但名稱有差異的詞條 取消 送出 關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