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佛像- 大殿三寶佛- 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寶佛包括本師釋迦牟尼佛、西方阿彌陀佛和東方藥師佛,供奉於法鼓山第一大樓六樓的大殿。

大殿是法鼓山的精神中心,正門上方掛有聖嚴法師親題的「本來 ... 園區介紹 首頁 園區簡介園區介紹室內佛像-大殿三寶佛 回上一頁 友善列印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分享: 分享到我的Facebook 分享到我的Twitter 分享到Line 分享到我的Plurk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Telegram 複製 室內佛像-大殿三寶佛 佛像 位置 三寶佛包括本師釋迦牟尼佛、西方阿彌陀佛和東方藥師佛,供奉於法鼓山第一大樓六樓的大殿。

大殿是法鼓山的精神中心,正門上方掛有聖嚴法師親題的「本來面目」匾,指出法鼓山傳承的基本精神。

造像緣起 三寶佛的塑造從1996年開始,歷經十年、四任雕塑家,最後才由具有雕塑佛像近二十年經驗的謝毓文居士挑大樑。

在塑像過程中,聖嚴法師指出大殿佛像,是以「融合隋唐恢弘的佛像風格及當代臺灣的本地特色」為目標。

經過佛像專案小組成員多方努力,後恰逢法鼓山將流失在外的阿閦佛佛首送回中國大陸山東神通寺四門塔的因緣,讓聖嚴法師興起以此為模本的靈感,於是便在法師的指示下,以四門塔阿閦佛為基準,再增加其他創意,終於塑出獨具法鼓山特色的三寶佛。

造像特色 位於大殿中心的三寶佛,以青銅雕塑,中央是釋迦牟尼佛,右尊為東方藥師佛,左尊則為西方阿彌陀佛,下坐正方型須彌座,後襯舟形背光,整體造型質樸莊嚴,極具視覺震撼力,令人目不暫捨,十分攝受。

三尊法相雖然相同,但所持手印不同:釋迦牟尼佛右手結說法印,左手則是持定印;藥師佛右手為與願印,左手則是持定印;阿彌陀佛則是雙手結法界定印;表現出三尊佛不同的悲願和德行。

而佛像最值一書的,即巧妙融合隋、唐佛像風格及臺灣本地特色。

前者展現在佛像的面容、姿態、衣袍紋飾上,譬如肉髻高突、髻上布滿螺狀髮紋,袈裟與內袍以繩結相繫;還有佛面圓滿、額頭寬廣、五官適中,以及寬廣的雙肩、結實的胸膛、結跏趺坐的穩重,這都是唐朝佛像藝術的造像特色,因此烘托出佛像恢弘的氣勢與流暢的美感。

而臺灣的本地特色則表現在須彌座上的浮雕。

每一尊佛像的須彌座各有四方浮雕,三尊共有十二幅,這十二幅全是以山水、生態為主題,但是分布其間、徜徉其中的,如寬尾鳳蝶、藍腹鵰、梅花鹿、水筆仔等,全是臺灣原生的保育類動、植物。

藉此祈願臺灣能成為各種生物和平共處的人間淨土,而每一位眾生都能在此聆聽佛法。

這不但極具意義,栩栩如生的生態圖也非常具有藝術的價值。

此外,在三尊佛像的佛身中,還裝藏了由知名書法家及信眾發心手鈔的大乘經典。

這是在安座前發起的鈔經活動,經過一年的時間,終於由五十位發心菩薩分別完成了七十七卷手鈔經本,今全數置於佛身中。

這不但讓每一位有心人都能參與法鼓山的建設,也使大殿除了三寶佛外,也具足了佛、法、僧三寶。

(摘錄自《祈願.發願.還願》) 更新日期:2022-01-29 瀏覽人次:4000 TOP 關鍵字 首頁 創辦人聖嚴法師 關於法鼓山 園區簡介開山因緣 園區介紹 交通資訊 預約參訪 常見問題 活動查詢法鼓山傳燈院 法鼓山關懷院 法鼓山僧伽大學 法鼓文理學院 今日行事曆 義工招募義工招募 義工室 香積室 環境維護室 活動室 參學室 全球事業體 法鼓文理學院 法鼓新聞 網站導覽 Language简体中文 English Spanish 社群Facebook Instagram Line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