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王爺出巡去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但是,遺忘自己曾經是「國王的子民」,又何嘗不是更大的哀愁呢﹖ 王爺信仰 ... 但是在彰化平原上,卻都稱為「漳泉拚」,即使是客家人與泉州人之間械鬥,也是如此說法。
跟著王爺出巡去
:找尋失落的客家子民
江亮漳
也許,「械鬥」是悲哀而不堪回首的。
但是,遺忘自己曾經是「國王的子民」,又何嘗不是更大的哀愁呢﹖
王爺信仰
「進喔-進喔-進喔-」
在眾人一陣「進喔」的聲音中,負責此次遶境出巡的三位王爺,一一被信徒請入神轎中安座。
「王爺信仰」,在台灣西部沿海以及台南、屏東一帶頗為盛行。
主要是以南鯤鯓的五府千歲,和十二年一輪值的五年千歲以及台南屏東的「王船信仰」所建構而成的。
然而此次出巡的三位王爺,卻是不同於前述的王爺,而是屬於家鄉的守護神,如漳州人拜「開漳聖王」,泉州人拜「廣澤尊王」,而此次的三位王爺,則是潮州客家人的守護神-「三山國王」。
三山國王的信仰
三山國王是山神,是由自然神所演化成人格神的信仰。
所謂山神是由廣東潮州境內的三座山而來的,分別是巾山、明山和獨山。
本來是自然山神的信仰,後來經過神話的傳說,而演變成有姓氏、出身由來和保駕有功的人格神信仰。
「肇跡於隋、顯靈於唐、受封於宋」是三山國王人格化的過程。
「肇跡於隋」,說明了三山國王是隋朝人;「顯靈於唐」,則是由唐韓愈因諫迎佛骨,而被貶至潮州,為了潮州連綿淫雨,乃上(祭界石神文),祈求於三山神,於是三山神大顯神威雨過天晴;「受封於宋」,乃是助宋太宗奠定北宋大業有功,而被詔封為「三山國王」,賜廟額「明貺」。
(以上是明貺廟記的記載。
)
隨著潮州客家人的移民,台灣的三山國王更加的人格化。
三山國王乃是三位義結金蘭的兄弟,不但結拜過程肖似「桃園三結義」,連神像外貌也頗為相似。
┌巾山大王:連傑,白臉,農曆二月廿五日為聖誕日。
三山國王├明山二王:趙軒,紅臉,農曆六月廿五日為聖誕日。
└獨山三王:喬俊,花臉,農曆九月廿五日為聖誕日。
其中,巾山大王有黑臉者,乃是由於長久受到香火薰黑而成的,至於獨山三王的花臉,則是黑臉加上救駕受傷的刀痕而來的。
「三山國王在彰化」
「逢山必有客,無客不住山」。
這句話說明了客家人在中國大陸的生活環境。
而到了台灣之後,這句話仍然適用於大部份的客家移民,如桃園、新竹、苗栗一帶的丘陵地,台中神岡、東勢一帶以及高雄屏東的「六堆」地帶。
然而卻不適用於古稱「半線」的彰化。
也許,有人會質疑彰化有客家人的分布嗎﹖這個疑問不僅是外人所懷疑,連居住在彰化的客家人,也是無法相信苟同,甚至是忘了自己曾經是「國王的子民」,而身上的脈動,卻依然流著客家人的聯繫。
在彰化的平原上,總共有三十四間的三山國王廟,是以三山國王為主祀神或是主要陪祀神。
在宗教信仰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之下,無疑地,這是一個奇特的現象。
在客家人的集中地,與三山國王廟的分布對照下,日據時代由桃竹苗移來彰化二林、竹塘、溪州一帶的客家人,除了知道自己是來自桃竹苗的客家人之外,他們還會說客家話。
可是,他們的宗教信仰是關公,而不是三山國王,由此可知,他們與原居彰化的客家人是來自不同的支脈。
至於有三山國王廟的地區(如鹿港、埔鹽),則為泉州人的居住地,這又代表著另外一段械鬥歷史,証明了客家人遷離了,但是由於民間信仰的多元化與包容性,使得王爺廟能夠在泉州人的香火延續下,見証了客家人曾經在此地遺留的足跡。
最後,是客家人與三山國王廟的重疊區,在古地名上稱為大武郡社,分別是由武東堡與武西堡所組成的,即現今員林、社頭、田中、田尾、埔心、永靖一帶,除了大部份為客家人之外,亦有漳州人的分布。
在過去的械鬥歷史上,記載的都是「閩粵械鬥」,但是在彰化平原上,卻都稱為「漳泉拚」,即使是客家人與泉州人之間械鬥,也是如此說法。
原因在於客家人有粵客和漳客之分,然而一般都誤將漳客歸為漳州人,久而久之漳客也自以為是漳州人,而被同化了。
在武東堡和武西堡境內,除了漳州人和客家人一起聯合抵抗泉州人之外,漳州人和客家人還一起在社頭建了「枋橋頭天門宮」(媽祖廟),形成一股「七十二庄」聯防和宗教信仰。
整體而言,七十二庄的共同信仰是媽姐,但是,三山國王在七十二庄卻無特定統一的信仰,雖然如此,當眾多的王爺廟在舉辦活動之時,仍然互稱為「七十二庄」。
如此次荷婆崙三山國王的出巡遶境。
荷婆崙霖肇宮──三山國王的歷史
荷婆崙霖肇宮的信仰國,遍及四鄉鎮廿一村里,為七十二庄轄區最大的王爺廟,不但建立了五座角頭大廟,更從角頭廟分靈眾多的其他廟宇在彰化平原上,最後,更以「三山國王開台祖廟」之名,一躍成為台灣三山國王的信仰重鎮。
談到荷婆崙的歷史,便要追溯到明神宗年代,「廣東潮州府揭陽縣,有馬義雄與周榆桑二人以採藥草為業,聞台灣有甚多蓮子芡實,二人拾裝恭帶三山國王香火,揚帆指向台灣航行。
馬、周二人自鹿仔港登台之後,行至「荷婆崙」,見該地池沼縱橫成理,佈滿蓮花芡實,於是二人乃將國王香火解下,安奉於沼澤大樹下,開始採蓮子芡實,到了隔日兩人採畢蓮子、芡實整裝欲返之時,乃不見國王香火,二人無奈之下,只好啟程返家。
從此荷婆崙夜晚金光燦爛,於是當地居民循光找到國王香火,乃奉三山國王神像於荷婆崙,並集資建廟,取廟名為「荷婆崙霖肇宮」,以示三山國王霖田祖廟肇基於荷婆崙。
」(以上節錄自荷婆崙霖肇宮沿革志)
荷婆崙霖肇宮之所以稱為「開台祖廟」,除了建廟年代悠久之外,最主要的是分靈廟多以及信徒遍及全台。
但是,史料記載的遺闕,卻是讓荷婆崙無法提出強而有力的證據,來直接證明開台祖廟的地位。
這其中所牽涉到的一段械鬥歷史,就讓我們隨著王爺出巡的腳步,一起去探訪王爺的子民。
跟著王爺出巡去
「咻-碰、碰、碰」,就在三響起馬砲之後,三位王爺就要展開二天一夜,四鄉鎮廿一村里的出巡遶境了。
此次出巡的目的,是為了號召轄域內的信徒,一起來為荷婆崙的重建新廟作準備。
跟著王爺的神轎,首站來到了距離荷婆崙不遠處的三塊厝。
三塊厝的澤民宮,是屬於荷婆崙的配神-神農大帝的角頭廟。
這是近來所增加的第五角頭,不但把舊有的神農大帝神像,給了三塊厝澤民宮,而且三塊厝的居民是清一色的泉州人,這是異於四鄉鎮廿村里,全部是客家人的現象。
而根據老一輩三塊厝的居民說法,則是因為昔日荷婆崙到三塊厝一帶,為客家人的居住地,後來發生了械鬥,泉州人佔領了此地帶,雖然客家人遷離了,但是基於地理因素,三塊厝的泉州人,仍舊參與了荷婆崙的祭祀圈。
由於百年來的心結逐漸解開,再加上三塊厝的泉州人,十幾年來一直熱心參與荷婆崙的祭祀活動,於是荷婆崙便把三塊厝列為神農大帝角頭廟,並且把開基神農大帝神像,給了澤民宮作為副神,主神為蕭府千歲。
將開基神像分給角頭廟,而祖廟另以新雕神像奉為主神,這種奇特現象,恐怕是全台首見的吧!不僅副神-神農大帝如此,連主神三山國王開基神像,甚至是敕封三國王祖牌,也一併分到了各個角頭廟去鎮殿,是什麼樣的原因所造成的呢?就在了解以下角頭廟的分布情形之後,讓我們再度跟著王爺去探訪祂的角頭廟。
荷婆崙角頭廟:
角頭名
角頭廟
巾山大王角
霖興宮、朝南宮、同霖宮
明山二王角
肇霖宮、霖震宮、舜天宮
獨山三王角
沛霖宮、霖濟宮
祖牌角
霖鳳宮
神農大帝角
澤民宮
離開了三塊厝,王爺神轎來到巫厝庄的明山二王角頭廟-肇霖宮。
巫厝庄位於員林交流道下,在這個只有七鄰的小村庄裏,它不但是溪湖唯一的客家庄,更是當年「漳泉拚」,客家人撤退後的最前線。
在巫厝庄的土地公廟前有一對石鵝,相傳是客家人,為了報復泉州人佔領土地,而埋在地底下,要來敗壞泉州人所住的四塊厝風水,因為四塊厝為蛇穴,鵝糞可以使蛇腐爛死掉,使得泉州人的地理敗壞。
不管,泉州人的地理是否有因此而被破壞,但是,我們可以得知客家人,當時對於家園被佔領,是有多麼地不捨和無奈。
過了員林交流道,向東來到了埔心的芎蕉腳。
芎蕉腳是祖牌角霖鳳宮的所在地。
早期芎蕉腳、巫厝庄和楊厝庄,全部是屬於二王的角頭,後來因為芎蕉腳人,認為自己有足夠的人力和財力,於是便自行成立祖牌角,獨立於巫厝庄和楊厝庄之外。
祖牌角的成立,不但使得芎蕉腳霖鳳宮的地位,凌駕於各角頭之上,卻也讓二王的角頭少了強而有力的一角。
舊館霖興宮,是巾山大王的角頭廟。
早期在荷婆崙淪為泉州人的地盤時,霖興宮便扮演起龍頭廟的角色,不但讓無法回荷婆崙祖廟進香的分靈廟,得以到霖興宮謁祖進香之外,同時還在民國十三年,舉辦了四天三夜,規模比此次更盛大的王爺出巡,因此,使得王爺的神威,不致於因荷婆崙的淪陷而中斷。
其實,最讓舊館人所驕傲的,是「抱得」大王到舊館建廟的過程。
在清朝中業,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一次「漳泉拚」。
不但使得客家人失守撤離家園,連帶著王爺也一起離開了荷婆崙,只留下了三位王爺夫人留守廟宇。
在客家人安定於新環境之後,便協議將三位王爺分奉到各個角頭,於是便決定以越過圍牆的先後,來決定三位王爺的分奉。
由於舊館人事先打聽到巾山大王的神像,雕刻的最細緻,在快速越過圍牆之後,便一把抱住大王神像,因此,舊館便成為大王角,巫厝庄和楊厝庄是二王角,海豐崙和竹子腳為三王角。
這次的分奉,也使得開基的祖牌、神農大帝,甚至是留守的王爺夫人,也一併到了各個角頭。
到了民國六十年,「漳泉」關係逐漸緩和平淡之後,荷婆崙決定以新雕的神像來鎮殿,以因應各地回來謁祖進香的分靈廟。
來到獨鰲的舜天宮,已經是夕陽西下的傍晚時分。
一路上獨鰲庄民展現熱情的一面,不但煙火沖天,而且砲聲隆隆,王爺的轎伕,幾乎是抬著神轎,踩著砲屑而過。
能夠獲得王爺的青睞「夜宿獨鰲」,這對獨鰲庄民來說,莫不是無上的榮耀,全庄大大小小、老老少少一起動員,合力辦了二百桌,宴請王爺及其信徒人員,使得獨鰲一夕之間,在荷婆崙的看重之下,成為二王角頭的主力。
其實,獨鰲舜天宮的主神是媽祖,而明山二王只是舜天宮的陪祀神,並非主神。
由於明山二王曾在獨鰲大顯神威,救人無數,使獨鰲庄與巫厝庄,為了迎奉荷婆崙開基二王,而發生了神像搶奪戰。
在搶奪過程中,巫厝庄搶得二王神像,而獨鰲只搶到二王腳下所踏的一對石獅。
最後,二王降旨要獨鰲人另外再雕獨鰲二王,不要再與巫厝人爭二王神像,「明山二王願永保獨鰲平安。
」後來,巫厝庄不管如何再為開基二王重裝石獅,卻一直都是大小不合,因此,也使得「神像歸巫厝,二王在獨鰲」的傳說,一直為獨鰲庄民所津津樂道。
在夜宿獨鰲之後,王爺再度起駕,朝著海豐崙沛霖宮和竹子腳霖濟宮-三王的角頭廟前進。
獨山三王的英勇神蹟,一直是三王角頭信徒,最引以為傲,也是對三王信仰虔誠的主要力量。
當年,王爺起乩警告有關泉州人即將來攻的消息,以及化兵將鎮守前線,使得泉州人知難而退,最後,更以大雨淋溼泉州人的火藥槍,和平地化解此次的械鬥。
此後,不管荷婆崙有任何活動,三王角頭總是全庄出動參與,展現三王角頭團結一致的場面。
遺忘的子民
結束了三王角頭的遶境之後,也等於完成了此次二天一夜的出巡。
跟著王爺的出巡,讓我們重新看到了過去「漳泉拚」的械鬥歷史,也讓我們因為荷婆崙的歷史,再次見證了客家人強韌的生命力。
可是,隨著時間的消逝,我們也同時看到了客家人對於自己的「遺忘」。
也許,「械鬥」是悲哀而不堪回首的。
但是,遺忘自己曾經是「國王的子民」,又何嘗不是更大的哀愁呢?
三山國王對於七十二庄的客家人而言,不應該只是侷限於「神蹟佑民」的宗教信仰。
相對地,祂更應該是七十二庄客家人,凝聚再生的一股力量,以及客家人的象徵。
盼,「喚醒七十二庄的記憶,找回三山國王的子民」。
感想:
感謝,「彰化縣三山國王廟」的作者-曾慶國先生,提供資料和協助,同時,也對於提供「口述歷史」的老先生們,致上深深的謝意和敬意。
寫自己的家鄉,並不容易,因為「近鄉情更怯」,尤其是歷史的傷口,更是難以碰觸。
也許,時間的不足和寫作技巧的不成熟,讓這篇作品有許多的缺憾,但是,很高興自己能夠完成內容,畢竟,他們是我最愛的家鄉裏的人事物。
《第一代毛毛蟲》
98'靜宜大學中文系報導文學班作品
輯二:山中的天使
○
初入生死關頭:急診室
○
月在梧桐缺處明:月亮族的心聲
○
沒有書桌的小孩:訪十方啟能中心
○
手持無蕊蠟燭的孩子:台中啟明學校訪談
○
夢停駐的小天堂
○
星子
○
跟著王爺出巡去:找尋失落的客家子民
○
裁剪心情起嫁衣:高雄桃源布農婚禮記事
○
山中的天使:桃園上巴陵部落教學記
○
站在死亡與重生的線上:拜訪久美
○
尋找三十三艘雅美小船
○
故鄉的味道:樂群新村的饅頭香
○
四大家族:網路世界中的四大族群
‧Copyright2009
向陽工坊
All
RightsReserved‧
向陽網聯站台
向陽工坊
向陽詩房
向陽文苑
經緯向陽
向陽英文網
向陽詩部落
向陽看台部落格
文學傳播研究室
網路詩實驗室
台灣民俗圖繪
延伸文章資訊
- 1我所略知一二的台灣民間信仰
- 2第69期頁93-106 民國79年春季- 族群關係與文化分立
這三個族群中,漳. 泉由於勢均力敵,在歷史的過程中,常處於競爭不友好的關係,故當漳州籍民以彰化. 南瑤宮之媽祖爲中心發展信仰圈的組織時,雖然吸納了一些福佬化的客家人地區 ...
- 3彰化城裡的移民廟宇散步(漳、泉、潮、福、汀洲原鄉信仰故事)
像是同鄉會館、信仰儀式、以及早期的市集街區等等,這些廟宇也正式彰化最早期街區的模樣。 走訪五間移民的廟宇(漳、泉、潮、福、汀洲),瞭解原鄉信仰 ...
- 4台灣人_是漳州或泉州你可能不知道@ 這是我的部落格 - 隨意窩
漳泉二州共同的宗教信仰是媽祖 漳州人拜開漳聖王 泉州人拜保生大帝俗稱大道公. 台灣早期的重要港口例如艋舺鹿港安平等都是泉州人佔據的地方唯獨基隆港是漳州人佔據的 ...
- 5信仰觀念
「台灣原名埋冤,為漳泉人所號,明代漳泉人入台者,每為天氣所虐,居者輒病死,不得歸,故以埋冤名之,至慘也」. 除了環境、氣候非常惡劣外,再加上族群之間利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