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紀初至二十世紀中德國史學裡亞歷山大大帝形象的轉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本文探討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在德國史學中的形象轉變,研究時段為十九世紀初至二十世紀中葉。

在德意志歷史上,這段時間涵蓋了反拿破崙戰爭、德意志帝國建立、兩次世界 ...   繁體中文 English 2018NewHistory 115臺北市南港郵政1-44號信箱 02-2782-9555#226 十九世紀初至二十世紀中德國史學裡亞歷山大大帝形象的轉變 陳致宏 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學術交流組編輯   本文探討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在德國史學中的形象轉變,研究時段為十九世紀初至二十世紀中葉。

在德意志歷史上,這段時間涵蓋了反拿破崙戰爭、德意志帝國建立、兩次世界大戰,以及納粹政權的興衰,可說是一段德意志民族主義起落的關鍵歷史,也就是從民族意識的萌芽茁壯,到建國目標實現,以至於民族主義過度高漲而引發衝突,終究陷入災難毀滅的過程。

同時,歷史學的專業化也發生在這段期間的德意志地區。

相應地,對於「國家」的執念以及對於偉大人物推動歷史發展的觀念成為許多德國歷史著作中的主調。

在這樣的政治、思想與學術背景下,亞歷山大的形象隨著時代氣氛的轉變而展現出多種不同面貌,包括躁進的暴君、開創希臘化時代的世界偉人、眼光長遠的政治家、被權力所腐蝕的天才等。

這些相互衝突的亞歷山大形象不僅反映了多種研究歷史人物的切入角度,吾人也可藉此看出,當德國史家面對時局轉變的衝擊時,如何處理歷史意識與現實意識之間的相互關係。

    關鍵詞:歷史意識、現實意識、歷史評價、亞歷山大形象、德國史學     關於新史學 總目索引 各期摘要 目錄檢索 格式下載 訂閱新史學 連絡我們 新史學雜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