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越南語:Mèo;泰語 - 華人百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苗族(越南語:Mèo;泰語:Maew / Mong 英語也稱Hmong),是一個發源于中國的國際性民族,主要聚居于中國華南及東南亞。
在中國,苗族約為894萬人(2000年),為中國人口 ...
苗族苗族(越南語:Mèo;泰語:Maew / Mong 英語也稱Hmong),是一個發源于中國的國際性民族,主要聚居于中國華南及東南亞。
在中國,苗族約為894萬人(2000年),為中國人口佔第4位的民族。
分布苗族苗族發源于中國,約有8成的苗族人口聚居于中國南方省份,而在東南亞的越南、泰國、寮國、緬甸也有相當規模的苗族。
1975年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成立後,數萬苗族人成為難民,部分移居到美國和法國。
人口942.6萬(2010年)中文名苗族外文名Hmong主要分布區貴州、湖南、雲南、重慶、廣西等語言苗語基本介紹苗族苗族的歷史悠久,南越族原住居民與其有淵源,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早就有關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記載,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時代活躍于中原地區的蚩尤部落。
商周時期,苗族先民便開始在長江中下遊建立“三苗國”,從事農業稻作。
苗族在歷史上多次遷徙,大致路線是由黃河流域至湘(湖南)、至黔(貴州)、至滇(雲南)。
苗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
苗族原先苗族有自己民族文字,《苗族古歌》記載了苗族先民因逃避戰爭和朝廷的追殺與民族文化遷徙秘密等易暴露于敵人,不得不將文字焚燒,抹去,當僅有的那些為數不多的知識分子去世後,文字也隨之丟失,留下的隻有那寫在衣服上的文字。
後20世紀50年代後期苗族又開始創製拉丁化拼音文字。
現今大部分人通用漢文。
苗族的音樂舞蹈歷史悠久,民眾喜愛的蘆笙舞,技藝很高。
苗族的挑花、刺綉、織錦、蠟染、銀飾製作等工藝美術,瑰麗多彩,在國際上享有盛名。
苗族節日較多,較隆重的貴州六盤水的大花苗族節日有過“召龍節”、“苗年節”、“牯藏節”等。
苗族曾經自稱Hmub(諧音:牡)、Hmongb(諧音:蒙)、Hmaob(諧音:摸)、maob(諧音:毛),有的地區自稱“ghabnus(諧音:嘎腦)、ghabXongb(諧音:仡熊)、debsongb(諧音:帶叟)等。
他稱“長裙苗”、“短裙苗”、“紅苗”、“白苗”、“青苗”、“花苗”等等,新中國成立後統稱為苗族,英文寫作:MIAO或HMONG。
苗族人民善于歌舞,歌舞形式豐富多彩,苗族舞蹈、鼓舞、蘆笙舞令人嘆為觀止,因此,苗族被稱為“歌舞的民族”。
苗族人也精通葯草,善于運用草葯治病救人。
族稱起源苗族族稱古老,最早見于甲骨文中。
唐宋以前,曾有“三苗”、“南蠻”、“荊蠻”、“五陵蠻”等稱呼。
這些稱呼把苗和其他族稱混同在一起。
宋以後,苗才從若幹混稱的“蠻”中脫離出來,作為單一的民族名稱。
苗族苗族的自稱,在湘西地區的苗族稱“仡熊”(果熊),而在其它地區稱“卯”、“猛”或“蒙”等。
“猛”或“蒙”,黔東南苗意涵為“樹心”,傳說楓樹心生“妹榜妹留”(蝴蝶媽媽),“妹榜妹留”才生苗族遠祖“姜央”,故把“猛”或“蒙”作族稱。
局部地區稱為“嘎鬧”,意為烏,或許是古代烏氏族圖騰的遺跡。
歷史上,曾按其服飾、居地等方面的不同,在“苗”字前面冠以不同的名稱。
1949年以後,統稱為苗族。
關于苗族族源,與早在四千多年前,生活在黃河流域到長江流域以及長江中下遊以南地區的被史籍稱為“南蠻”的氏族或部落有聯系。
有人認為古史傳說時代的蚩尤為今日苗族所尊奉的始祖,與苗族有親緣關系。
有人認為古代三苗與苗族有淵源關系。
有人則認為今日之“苗”可追溯到古代的“髳”人。
此外,還有驩兜說、夜郎說、巴郡南郡蠻說、盤瓠蠻說、武陵蠻說等。
近年來,有人提出傳說時代的蚩尤、唐虞夏時代的三苗、殷周時代的髳[meng第二聲]、春秋戰國時代的荊蠻、秦漢時代的黔中蠻或武陵蠻,都包括有苗族先民在內,是苗族先民在歷史上不同時代的不同名稱。
總之,根據史籍記載和傳說,苗族先民殷周時代已在今湖北清江流域和湖南洞庭湖一帶生息。
約在春秋戰國時期,在巴蜀、夜郎以及荊州都有苗族先民活動。
秦漢時,大部分苗族先民在武陵郡、牂柯郡、越巂郡、巴郡、南郡等地區定居,小部分繼續遷徙到黔東南的都柳江流域。
嗣後,由于戰爭、飢饉、疾病流行、生育頻繁、農田荒蕪等原因而不斷遷徙。
人口分布全國苗族人口(2010年人口普查數)省區市苗族人口排名貴州39684001湖南20604262雲南12027053重慶4827144廣西4754925浙江3090646廣東2519707湖北1774908四川1646429福建8801710海南7448211上海3135113安徽1385614北京1295715河北970316江西912517山東841418新疆762619河南432120遼寧395221天津375122內蒙古334923陝西278724黑龍江257525山西220526吉林144627甘肅121228寧夏111329青海91130西藏41631合計9426007——宗教習俗宗教信仰苗族過去信仰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祀奉祖先。
“牯藏節”是苗族民間最大的祭祀活動。
一般是七年一小祭,十三年一大祭。
于農歷十月至十一月的乙亥日進行,屆時要殺一頭牯子牛,跳蘆笙舞,祭祀先人。
食時邀親朋共聚一堂,以求增進感情,家庭和睦。
苗族苗族的主要信仰有自然崇拜、圖騰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形式,苗族傳統社會迷信鬼神、盛行巫術。
也有一些苗族信仰基督教、天主教。
苗族信仰佛教、道教的主要是東部方言苗族,苗語稱"Baddeibzhal"(芭代周)。
自近代以來,隨著西方傳教士深入我國內地傳教,在滇黔川交界地區、貴州凱裏、湖南沅陵等地區有一些苗族民眾皈依了基督教,在滇東南有少數苗族信仰天主教。
尤其是滇東北、黔西北一帶的基督教信仰曾經勢頭強盛,影響極大。
外國傳教使團或者傳教士們在苗族地區開設了許多的中國小校、醫療機構、甚至實施了一些貴州凱裏苗族經濟發展項目,對于苗族社會的進步、政治地位的改善起到了不可抹滅的作用。
著名的牧師有安順的黨居仁、柏格理、張道慧、王樹德等,前二者均殉職苗區。
國外的苗族,在越南、寮國有少數苗族信仰天主教。
美國、法國等西方國家的苗族也有信仰基督教、天主教的。
寮國、泰國的苗族也受佛教文化的影響。
盡管如此,在他們的社會中,傳統的祖先崇拜、靈魂觀念等仍在很大程度上的保留。
萬物有靈傳統地講,苗族對一些巨形或奇形的自然物,往往認為是一種靈性的體現,因而對其頂禮膜拜,酒肉祭供。
其中比較典型的自然崇拜物有巨石(怪石)、岩洞、大樹、山林等。
此外,苗族認為一些自然現象或自然物具有神性或鬼性,苗族語言往往鬼神不分,或者兩詞並用。
多數情況下,鬼被認為是被遺棄或受委屈的靈魂和工具所變成的,常給人類帶來災難、病痛、瘟疫或其他不幸,比如所謂東方鬼、西方鬼、母豬鬼、吊死鬼、老虎鬼等,被稱為惡鬼。
而有靈性的自然現象常被認為是善鬼,具有一定的神性,如山神、谷魂、棉神、風神、雷神、雨神、太陽神、月亮神等。
對于善鬼、惡鬼,苗族人的祭祀之法亦不同。
對善鬼有送有迎,祭祀較真誠,對惡鬼則須賄賂哄騙直至驅趕使之遠離。
雲南的大花苗族苗族在許多地區,苗族還認為自然界存在許多精怪。
比如牛在廄內以糞便蓋身或在廄內打轉、將糞踩成圓圈,豬吃豬仔或躺在食槽裏,鴨吃鴨蛋,老虎進田,遇到兩蛇交尾,母雞發出公雞的鳴叫等均屬出現了相應的精怪。
在一些苗族地區,人造物崇拜有土地菩薩、土地奶、家神、祭橋、水井等。
土地菩薩苗語叫土地鬼,一般由幾塊石頭壘成,土地屋多為木製或用三塊石板搭成,極為簡陋,設于寨旁路口處或大路邊行人休息處。
家神信仰存在于川黔滇方言的部分苗族中,即在家中設立“家神”偶像。
祭橋流行于黔東南大部分地區。
龍也是各地苗族的崇拜和祭祀對象。
因此,龍變成了苗族心目中的“神”。
圖騰崇拜圖騰崇拜方面。
苗族東部地區許多苗族與瑤族共同崇拜盤瓠(一種神犬)。
他們世代傳說著“神母犬父”的故事,把盤瓠視為自己的始祖。
中部地區一些苗族認為他們的始祖姜央起源于楓木樹心,因而把楓樹視為圖騰。
另有一些地區的苗族以水牛、竹子等為自己的圖騰崇拜對象。
普遍地,祖先崇拜在苗族社會中佔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他們認為祖先雖然死去,其靈魂卻永遠與子孫同在,逢年過節必以酒肉供奉,甚至日常飲食也要隨時敬奉祖先。
許多地區定期或不定期地舉行祭祖盛典,在湘西有“敲棒棒豬”、“椎牛祭祖”,黔東南有“吃牯髒”,黔中地區叫“敲巴郎”,黔西北、滇東北有打老牛習俗。
其中,黔東南的吃牯髒至今盛行不衰,最為典型。
吃牯髒亦稱祭鼓節、鼓社節、鼓藏(牯髒)節,以宗族(鼓社)為單位,每七年或十三年舉行一次。
他們認為祖先的靈魂寄居中在木鼓裏,祭鼓就是敲擊木鼓召喚祖先的靈魂來享用兒孫的供品。
主祭者稱為牯髒頭,祭品牯髒牛是專門為此而飼養的。
每屆祭祀活動前後延續三年之久。
大多數苗族人虔信巫術。
主要的巫術活動有過陰、佔卜、神明裁判、祭鬼等,此外還有蠱術等。
巫術活動由巫師主持。
巫師大多是非職業化的。
他們在前述各種原生性崇拜和巫術活動中起著主持者的角色,有的地方巫師還兼任寨老。
巫師除了熟悉祭祀方法外,大多還能講述本宗支的譜系、本民族重大歷史事件和遷徙來源的路線,熟悉各種神話傳說、古歌古詞和民間故事,有的巫師還兼有歌師和舞師的職能。
所以說,巫師是苗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的傳承人,在苗族社會中充任知識分子的角色。
此外,巫師還掌握一定的醫術,懂得一些草葯,在為人驅鬼的同時,輔以科學的醫葯手段。
苗族服飾特色貴州,湖南苗族服飾不下200種,是我國和世界上苗族服飾種類最多、儲存最好的區域,被稱為“苗族服飾博物館”。
苗族服飾從整體來看,保持著中國民間的織、綉、挑、染的傳統工藝技法,往往在運用一種主要的工藝手法的同時,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藝手法,或者挑中帶綉,或者染中帶綉,或者織綉結合,從而使這些服飾圖案花團錦簇,溢彩流光,顯示出鮮明的民族藝術特色。
苗族服飾從內容上看,服飾圖案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各種活生生的物象,有表意和識別族類、支系及語言的重要作用,這些形象記錄被專家學者稱為“穿在身上的史詩”。
從造型上看,採用中國傳統的線描式或近乎線描式的、以單線為紋樣輪廓的造型手法。
從製作技藝看,服飾發展史上的五種形製,即編製型、織製型、縫製型、拼合型和剪裁型,在黔東南苗族服飾中均有範例,歷史層級關系清晰,堪稱服飾製作史陳列館。
從用色上看,她們善于選用多種強烈的對比色彩,努力追求顏色的濃鬱和厚重的艷麗感,一般均為紅、黑、白、黃、藍五種。
從構圖上看,它並不強調突出主題,隻註重適應服裝的整體感的要求。
從形式上看,分為盛裝和便裝。
盛裝,為節日禮賓和婚嫁時穿著的服裝,繁復華麗,集中體現苗族服飾的藝術水準。
便裝,樣式比盛裝樣式素靜、簡潔,用料少,費工少,供日常穿著之用。
除盛裝與便裝之分外,苗族服飾還有年齡和地區差別。
苗族這也是苗族服飾是穿在身上的史詩的原因。
苗家的姑娘最愛穿百褶裙,一條裙子上的褶有500多個,而且層數很多,有的多達三四十層。
這些裙子從紡織布到漂染縫製,一直到最後繪圖綉花,都是姑娘們自己獨立完成,再加上親手刺綉的花腰帶,花胸兜,真是異彩紛呈,美不勝收。
說到“服”,不得不想到“飾”。
頭飾包括銀角、銀扇、銀帽、銀圍帕、銀飄頭排、銀發簪、銀插針、銀頂花、銀網鏈、銀花梳、銀耳環、銀童帽飾。
假若盛裝的苗族姑娘匯聚在一起,那一定會變成一個美麗的銀色世界。
喜戴銀飾是苗族姑娘的天性,她們挽發髻于頭頂,戴上高約20公分左右,製做精美的銀花冠,花冠前方插有6根高低不齊的銀翹翅,上面大都打製著二龍戲珠、蝴蝶探花、丹鳳朝陽、百鳥朝鳳、遊魚戲水圖案。
有的地區,銀冠上除插銀片外,還插高約1公尺的銀牛角,角尖系彩飄,更顯的高貴富麗。
銀冠下沿,圈掛銀花帶,下垂一排小銀花墜,脖子上戴的銀項圈有好幾層,多以銀片打製花和小銀環連套而成。
前胸戴銀鎖和銀壓領,胸前、背後戴的是銀披風,下垂許多小銀鈴。
耳環、手鐲都是銀製品。
隻有兩隻衣袖才呈現出以火紅色為主基調的刺綉,但袖口還鑲嵌著一圈較寬的銀飾。
苗家姑娘盛裝的服飾常常有數公斤重,有的是幾代人積累繼承下來的,素有“花衣銀裝賽天仙”的美稱。
苗家銀飾的工藝華麗考究、巧奪天工,充分顯示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在距西江千戶苗寨不足10公裏的麻料,控拜,烏高。
是苗族遠近聞名的銀飾之鄉,其中以麻料最為專業,其百分之85的苗人都是銀匠,傳說,其寨的李姓家族便是唐朝時期的苗族國家“南紹王國”的王室銀器局之後。
苗族禁忌產忌:產婦生育,忌外人入室。
不慎誤入者,出門時須洗腳,並喝下一碗冷水,以防將產婦的奶水"踩幹"。
產婦忌吃老母黃牛肉、母豬肉、公雞肉、小魚、蔬菜、辣椒等。
有些苗族地區,忌孕婦與孕婦會面,亦忌去別的產婦家,否則被會認為延長產期。
農事禁忌:苗族人每年第一次往田裏送糞歸來時忌見外人,若遇之,忌打招呼。
栽秧時若見秧田有魚時忌說魚,否則魚會吃秧根。
有些村寨,收獲小米時留下穗小的不收,若孩子問及,忌說"不要了",要說"它們未長大",否則以後小米因傷心而拒絕再長。
在田中忌提及老鼠,惟恐其聽到前來糟蹋庄稼,隻能以"他們父子"來代稱之。
忌戊日,正月立春後,凡遇戊日忌動土挑水。
苗族喪葬禁忌:有些苗族地區,忌男性死于白天,女性死于夜晚,認為時辰不對,死者須再要一異性死者相伴。
故死時不適,喪家常請巫師念咒"改",同時做一手掌大小的木棺同葬,示已有伴。
忌棺內放鐵、銅等非銀金屬及棉花和塗有桐油之物,以為如果死者在回東方的路上買不了水喝,鐵、銅還會折騰死者。
在些苗族地區,村寨死人當天,可上勞動,但忌下田。
是日,同村人忌挑柴回家,否則挑柴者會有災難。
停柩期間,家屬忌吃蔬菜。
入葬後1月內,家中任何東西不得出賣或借人。
生活習俗禁忌:有些苗族地區,忌隨時洗刷飲甑、飯包、飯盆,隻能在吃新米時洗,以示去舊米迎新米。
隨時洗刷會洗去家財,飯不夠吃。
在山上飲生水忌直接飲用,須先打草標,以示殺死病鬼。
忌動他人放于路邊的衣物,以免傳染麻瘋病。
忌孩子在家中亂耍小弓箭,恐射中祖先。
忌摸,拍小孩頭頂,否則孩子長不高。
禁忌婦女與長輩同坐一條長凳。
苗族的禁忌,據不同的支系各有不同。
民族歷法苗族古歷遠古時期,苗族文化科技十分發達,從近期發掘的苗族古歷足見一斑。
苗族古歷,豐富了中國與世界歷法體系。
足見一斑。
苗族據中國著名天文學專家陳久金教授考證:苗族有古歷體系。
迄今為止,還沒人能夠推算、編寫出苗族古歷,筆者欲予嘗試。
據考證:中國苗族古歷體系屬陰陽歷,以太陽歷為主。
苗族古歷以十二生肖記時、日、月、歲,一歲365.25日,陽歷平歲365日,閏歲366日。
每歲分為動月、偏月、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其中1、3、5、7、9月5個月為月長日,每月31日;動月、偏月、2、4、6、8、10月等7個月為月短日,每月30日。
以“冬至”為歲首、年首、節首、氣首,屬中國歷法“子正人統”。
一歲分“冬至”(陽旦)、“夏至”(陰旦)兩個年節,“冬至”前一日為苗歷大年。
一歲分冷季、溫季、熱季三季,分上半歲和下半歲,每半歲中冷季、溫季、熱季各佔兩個月,一歲中冷季、溫季、熱季各佔4個月。
上半歲由“冷漸熱”,下半歲由“熱漸冷”,歲歲迴圈往復。
4歲1閏,附加值為1日,閏在動月,亦即歲首,閏月31日。
苗歷10月的最後一日為除夕夜(“冬至”前一日)。
動月的第一個子日、醜日、寅日分別為天歲節、地歲節、人歲節。
因此,有“歲首初日不出門”的苗習。
苗歷除使用十二生肖記時、日、月歲外,還用1、2、3、4、5、6、7、8、9、10、自然數相輔助記時、日、月、歲,為老人祝壽:“祝120歲高壽”。
十二生肖來源,與中國遠古十二個氏族有關。
用十二生肖記時、日、月、歲,一歲分12個月,一日分12個時辰,歲、月、日、時固定不變,日按十二生肖相記,迴圈使用。
建製以“建”作日首,固定迴圈使用。
二十七宿與苗族九卦有關。
苗族先民還用所住房屋的相應方位與十二生肖輔助記時、日、月、歲,將一日分為夜、晨、晝、昏4個時段,與十二生肖相配記為“大門口、堂屋、左屋、屋後、右屋、屋頂”,觀測日出日落。
陰歷從月圓到下一輪月圓為1個月,每月分27宿。
陰歷平歲358日,閏歲357日。
動月、偏月為月短日;1—10月為月長日。
月長日30日,月短日29日,閏月29日。
苗族古歷不論陽歷或陰歷均在歲鼠、歲辰、歲申置閏,每四歲一閏,閏動月。
苗族古歷體現了“一分為三、三位一體”的苗族生成哲學觀和“九卦”立體思維觀(即前後、左右、上下、表裏、中或東、南、西、北、中、東南、西南、西北、東北)。
苗族先民崇拜“日、月、星”,視三光為純潔之至。
苗族先民認為組成宇宙萬物的原生物質為雷、龍、夔三種(意譯為水、火、氣),記為“三專”;“五行”分別依次為光、氣、水、土、石。
大堯(亦稱鬼谷先生)歸順黃帝(自稱天子),大夔妹嫘祖(雷祖)嫁給黃帝為妻後,大堯為討黃帝之好改九卦為八卦(漢書稱伏羲製八卦,有誤),改一分為三(陽、陰、不陽不陰)為一分為二(陽、陰),改立體思維為平面思維。
將十幹支與十二生肖結合創天幹、地支、六十甲子(漢書有此記載)。
改27宿為二十八宿。
將五行按平面方位及所產之物改為金、水、木、火、土(西、北、東、南、中),同時與金、水、木、火、土星、日、月相配創七曜歷。
《七曜歷日》乃我國現存最早的歷書。
中國苗族古歷與古埃及歷同屬太陽歷,但比距今6200年的埃及歷還要早3800多年,每歲365日,4年一閏;不同的是古埃及歷閏年的附加日為6天,苗族古歷閏歲的附加值為1日。
苗族古歷與太陽回歸年長度365.25日一致,天狗周期為1460歲,準確率高。
中國苗族古歷對遠古苗民從事農業生產(主要是水稻生產)具有巨大的指導作用,民間亦曾套用于擇吉。
(詳見石啓貴的《湘西苗族實地考察報告》)。
中國苗族古歷的使用時限,上溯至少可達一萬年,下限是光緒三十三年(即公元1907年)。
據《永綏直隸志》記載:“父子遞傳,以鼠牛虎馬記年月,暗與歷書合。
”(清o楊瑞珍撰,同治七年刻本)清o董鴻勛撰,光緒三十三年鉛印本《古丈坪廳志》也有同樣的記載。
根據珍藏于北京博物館《乾隆六十年苗匪檔》內的原始奏折和被捕苗族首領的“供單”以及當年參予鎮壓起義的人士編著的史書或地方志記載:商定鳳凰、乾州、永綏、松桃四廳起義日期為乾隆六十年二月初六(農歷)。
據吳添半在“供單”中解釋說,這一日是苗年的正月初一(苗歷陰歷年),把起義日子定為這一日,取去舊還新之意。
後因泄密,提前于正月十八日(農歷)起義。
這是史書記載與苗族古歷有關的重大歷史事件。
中國苗族古歷與聯合國公布的“未來日歷方案”(詳見于《資料卡片》1988年第二期《未來的日歷》,新華社內蒙古分社主辦)有異曲同工之妙合。
苗族古歷比現行公歷、陰歷每月的日數單一,且閏法簡單,易于掌握和運用。
苗歷的月份與節氣對應見下表:苗歷十二月與二十四節氣表月份生肖建製節氣季節11月鼠子冬至、小寒冷季12月牛醜大寒、立春冷季1月虎寅雨水、驚蟄溫季2月兔卯春分、清明溫季3月龍辰谷雨、立夏熱季4月蛇巳小滿、芒種熱季5月馬午夏至、小暑熱季6月羊未大暑、立秋熱季7月猴申處暑、白露溫季8月雞酉秋分、寒露溫季9月狗戌霜降、立冬冷季10月民族節日苗族是一個富有古老文明、講究禮儀的民族,歲時節慶獨特鮮明。
苗族傳統節慶按功能含義分為:⒈農事活動節慶;⒉物質交流節慶;⒊男女社交、戀愛、擇偶節慶;⒋祭祀性節慶;⒌紀念性、慶賀性節慶。
按時序分,一歲分十二個月,每月都有一個以上的節慶日。
動月(鼠或子月)1—15日(第一個子日至第二個寅日)為玩年節,其中第1個子日為天歲節,苗人不出門(遠門);第1個醜日是地歲節,第1個醜日至第2個醜日(2—14日)期間,人們紛紛走親訪友、互賀新歲、男女對歌、玩龍燈、獅子等;第2個寅日(15日)為尾巴年(燒龍燈)。
偏月(牛月或醜月)第一個醜日為社日,亦稱龍頭節,苗人祭土地神,接龍、安龍(苗語染戎)。
苗族1月(虎月或寅月)的第一個寅日為物質交流、男女社交節(漢籍稱為三月三街節)。
2月(兔月或卯月)的第一個未日為牛王節(漢籍稱四月八日)、男女社交櫻桃會、佛生日。
3月(龍月或辰月)的第一個辰日、第二個寅日分別為小端午節和大端午節,其中小端午節後來為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羋姓),亦稱屈原節、歌師節。
4月(蛇月或巳月)的第1個巳日為降龍節(漢籍稱為六月六、六月場)、吃新節(大麥熟)。
5月(馬月或午月)的第1個子日是小年節(苗語稱七姊妹,即北鬥七星)。
6月(羊月或未月)的第2個寅日為鴨節,第2個辰日為趕秋節。
7月(猴月或申月)的第1個申日為酒節(糯稻收割釀製甜酒、米酒)。
8月(雞月或酉月)為祭祀節(主要進行椎牛、吃豬、跳香、還儺願、安龍等祭祖祀魂活動)。
9月(狗月或戌月)狩獵節,擇日祭梅山三神,開始狩獵。
10月(豬月或亥月)卯日、午日為吃豬泡湯節(殺年豬),灶神節(祭灶神),除夕夜(大年夜,漢籍稱苗人十月過年)。
四月八“四月八”是貴州、湘西、桂北等地的苗、布依、侗、瑤、壯、彝、土家、仡佬等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
各地節日內容不盡相同,其中,規模最為宏大、場面最為隆重、影響最為深遠者,當首推貴陽市苗族的“四月八”慶祝活動。
每年農歷四月初八這天,貴陽市及鄰縣的苗族民眾都要身著民族盛裝,雲集貴陽市中心噴水池一帶。
他們吹響蘆笙、簫笛,唱著山歌,跳著苗家舞蹈,歡度自己的傳統節日。
“四月八”的由來傳說甚多,主要是為憑吊“四月八”葬于今噴水池一帶的古代苗族英雄,輩輩相傳,而成習俗。
傳說古代有一個名叫“亞努”的苗族首領,領導苗民向統治者進行鬥爭。
他曾組織各寨苗族頭人在“喝血坳”地主喝雞血,發誓共同聯合,戰鬥到底。
並約定四月八日在某山聚眾起義。
起義後,義車連連獲勝,一直打到了四川、貴州。
第二年的四月八日,亞努不幸戰死在貴陽市的噴水池附近。
苗族人民為了紀念這位民族英雄,便于每年的四月八這一天,舉行紀念活動,追思亞宜的業績,為戰死者掃墓。
清代乾嘉苗民起義後,統治者禁止湘西苗族人民舉行這一活動,致使苗族人民失去了一個極其有意義的傳統節日。
解放後經國家民委批準,將“四月八”定為苗族統一的節日。
每年的農歷四月初八是貴州省的貴陽、黃平、松桃和湖南湘西等地的苗族的傳統節日。
該節是由紀念苗族英雄亞努發展而來的。
每逢節期,苗族同胞要蒸製花糍米飯,聚集到固定的地方吹笙,跳舞或對唱情歌。
在北京的苗族也過四月八節。
每逢陰歷四月初八這一天,苗族人民披戴銀飾,穿戴新衣,從山頂、山腰、平壩向四月八節日活動場地聚集,這一天要舉行儺戲、上刀梯、下火海、獅子舞、打花鼓、賽歌、吹嗩吶、吹木葉、打秋躚、請求接求、武術、茶燈等優秀的民族民間文藝表演。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紀念活動又增加了經貿洽談、藝術文化研討、旅遊觀光等新內容,今天的苗族傳統節日四月八已成為了苗族人民展現民族文化,加強民族團結,招商引資,促進經濟發展,建設精神文明的綜合性盛會,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學者、遊客和商人。
活動的內容也逐年增多。
苗族村寨西江千戶苗寨西江千戶苗寨位于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東北部的雷公山麓,距離縣城36km,距離黔東南州州府凱裏35km,距離省會貴陽市約260km。
由十餘個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連成片,是目前中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
據統計,在清朝鹹豐年間(1729年)西江千戶苗寨有600多戶,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為1040戶,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增至1227戶,1997年為1115戶。
據2005年的最新統計,西江千戶苗寨現共有住戶1258戶,人口5326人,其中苗族人口佔99.5%。
西江千戶苗寨西江千戶苗寨所在地形為典型河流谷地,清澈見底的白水河穿寨而過,苗寨的主體位于河流東北側的河谷坡地上。
千百年來,勤勞勇敢的苗族同胞在這裏日出而作,日落而歸,在苗寨上遊地區開闢出了大片的梯田,形成了濃鬱的農耕文化與優美的田園風光。
由于受耕地資源的限製,生活在這裏的苗族居民充分利用這裏的地形特點,在半山建造獨具特色的吊腳樓,上千戶吊腳樓隨著地形的起伏變化,層巒疊嶂,鱗次櫛比,蔚為壯觀。
這裏的苗族居民根據自己的信仰和習俗,在每個村寨的坡頭都種植了成片的楓樹林作為護寨樹,成為當地重要的自然景觀之一。
西江苗族是黔東南苗族的重要組成部分,現主要居住的是苗族的“西”氏族。
作為全世界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戶苗寨擁有深厚的苗族文化積淀,這裏的苗族建築、服飾、銀飾、語言、飲食、傳統習俗不但典型,而且儲存較好。
西江苗族過去穿長袍,包頭巾頭帕,顏色都是黑色的,故稱“黑苗”,也稱“長裙苗”。
西江苗族的語言屬于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中部方言的北部次方言,這裏現使用的文字是通用的漢語言文字,盡管漢語言是西江苗族與外界交流的必備語言工具,但苗族人之間的交流仍然使用苗語。
在清雍正開闢“新疆六廳”以前,西江基本處于化外之地,地方事務多由自然領袖管理,與漢族地區有顯著差別,實行自主管理內部事務。
西江苗族的自然領袖主要包括“方老”、“寨老”、“族老”、“理老”、“榔頭”、“鼓藏頭”、“活路頭”等,不同性質的自然領袖其職責也不同,相互之間具有分工協作的性質,共同維護苗寨的安全與利益。
“方老”是自然地方的最高領袖,每個自然地方下轄若幹相互有密切聯系的村寨,“寨老”是每個苗寨的最高領袖,“族老”則是某一家族的領袖,清政府在苗疆實施“改土歸流”後,西江苗寨接受中央政府的管轄,方老、寨老等自然領袖已基本不存在了,但負責祭祀和生產的鼓藏頭與活路頭仍得以世襲保留。
南花苗寨南花苗寨位于貴州凱裏市三棵樹鎮,地處美麗的巴拉河畔。
村寨依山而建,吊腳樓層層疊疊,鱗次櫛比,掩映在蒼翠茂密的林木之中。
以秀麗的自然風光、濃鬱的民族風情而聞名。
南花,苗語稱NANGLHFIB,意為歐花河下方。
苗語稱烏燒河為歐花,南花因處于烏燒河下遊,即歐花河下遊右岸山塝而得名南花,距凱裏市18公裏的巴拉河畔苗族村寨南花,為巴拉河鄉村旅遊八個村寨之一。
南花苗寨山寨東依山,西與老鴉寨隔河相望,南距展遠1.3公裏,北為巴拉河,可謂依山塝水,山水人家。
寨中古木參天,木房瓦頂,分上下兩點聚落呈點狀,寨前有爐(山)榕(江)公路沿河右岸隔河而過。
昔日靠劃船度河入寨,近年新修南花大橋跨河入寨,實際上成了一座嶄新的苗族花橋,從寨前南北跨河入寨,將順巴拉河而來的“金銀財寶”、沿爐榕公路運至的“金銀財寶”,均“載入”苗寨,使苗寨“富上加富”的民間傳統習俗再現。
更為苗寨風光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也為苗族傳統文化增添了新的一頁,更為遊客到南花觀光提供了方便。
獨南苗寨獨南苗寨,官方名字為獨南村,原名叫同南,而在神話傳說和古歌兀術中的名字為野河略,黔東南州雷山縣第一任縣長楊昌倫(並連任六屆)就出生于此。
短裙苗族聚居村寨,位于貴州省雷山縣西南邊緣,地處牛欄、烏的、也耶、烏傑等四個村寨交界處,與丹寨縣接壤,全村轄黨古、作谷、同南三個自然寨,共九個村民組,現有279戶,總人口1122人,全系苗族中的短裙苗。
獨南苗寨每年農歷五月的粽粑節是方圓幾百裏苗族村寨最神秘的民族節日,也是獨南苗寨最獨特的民族節日,而且是唯有獨南苗寨的短裙苗族兒女才能過的節日,有相當的規矩,區別與任何地方的苗族村寨。
獨南苗寨民風淳樸,外界人士涉足較少,是黔東南儲存最完好的一塊未受污染的生態文化凈地,是人類返璞歸真、回歸大自然的理想王國。
苗族青年詩人南往耶就出生在這片土地,現在,因為南往耶,獨南苗寨名聲在外。
麻鳥苗寨麻鳥苗寨,位于黔東南州丹寨縣境內;麻鳥二字有時也作麻略。
這是短裙苗蘆笙的發源地,他們製作的蘆笙一流,享譽整個苗疆;也是苗族錦雞舞最有名堂的苗寨。
錦雞是短裙苗的圖騰,為了祭祀這隻上天派來的神鳥,聰慧的苗家少女用巧手編織出一條條像錦雞羽毛一樣美麗的花帶,模仿錦雞的長尾巴把花帶一條一條纏在腰間,頭上插上銀飾,模仿錦雞的動作在場壩上翩翩起舞。
就這樣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神秘而精彩的錦雞舞便在苗鄉逐漸傳開,成為苗家祭祀,節慶必不可少的內容。
今天,錦雞舞不但飛出了苗嶺大地,也飛出了多彩的貴州,並舞動在中華大地上。
2009年夏天它還飛到了歐洲,它的神奇驚煞了金發碧眼的老外,它的魅力傾倒了歐羅巴大地,人們把它稱為“東方的神鳥”,“最原生態的芭蕾”。
麻鳥苗寨大簸箕苗寨大簸箕苗寨位于貴州省丹寨縣南皋鄉境內,因為形狀像半邊的簸箕而得名。
寨子裏居住著九十二戶人家,世世代代都居住在這個簸箕寨裏。
紡車悠悠,歲月悠悠,古老的山歌在這裏傳唱了幾百年,無論現代文明如何點綴這個古老的村寨,這裏依然上演著,男耕女織安詳平靜的田園生活。
大簸箕苗寨吊腳樓是苗家人的傑作,在大簸箕寨一棟棟桿欄式的吊腳樓依山而建,一層使用來圈養牲畜的,二層是用來生活起居的,三層是用來儲存糧食的。
有些地方建在用鵝卵石壘砌的石基上,寨子裏青石板鋪的小路也因山勢的起伏而起伏。
平時寨子裏顯得很寧靜,隻有在節日或有客人到來的時候,小板凳一敲,整個山寨就沸騰起來了。
板凳舞過去是在生孩子的時候跳的,生了小孩以後婆家要挑著谷子、酒,去女婿家跳板凳舞,一般是在滿月酒的時候。
每當這個時候,婆家挨家挨戶地請寨子裏的人吃飯喝酒,當酒喝得高興後就會跳起板凳舞。
格多苗寨格多苗寨,從貴州黔南州府所在地都勻往東四十公裏的路程,就到達一座依山傍水的苗族自然村寨-——格多苗寨。
該苗寨現有230多戶人家,總人口1200人。
格多寨祖先原為江西朱家巷,後遷徙入貴州,先居住在清水江和都江沿岸.此後部分苗族又沿江而上來到了王司格多寨定居下來。
至明朝洪武初年,苗寨開始建立,以後雖歷經滄桑,但村民的住房仍然是獨特的木質結構吊腳樓。
現寨子日常交流語言還是苗語。
寨子裏是單一的姓氏--盧姓,這與別的苗寨比很有個性。
民居多為吊腳樓,從山腳修到山腰,鱗次櫛比,具有典型的苗寨風格。
寨頂有兩棵六個成年人才能合抱的“保寨樹”,鬱鬱蔥蔥,氣概不凡。
格多苗寨格多寨有一個最有個性的苗族活動:“祭天神”。
格多寨“祭天神”有三個特征:一是程式性特征:事前一個月請祭師,關田魚,烤酒封壇;事前準備各種祭品、食品及長壽竹;祭器在室內、室外放置;祭祀開始,祭祀按程式進行,結束後主人忌三天錢、米、物不要外借,所借用的器具三天後歸還。
二是傳承性特征:祭師為世代相傳.程式為世代流傳;咒語(祭語)全部先人編寫,至今沿用。
三是唯一性特征:貴州其他苗族聚居的地方沒有祭天神活動,僅在都勻王司格多苗寨這一支苗族有。
格多苗族“祭天神”程式嚴整、過程完整、行為規範、氣氛庄重、色彩神秘、內容豐富,具有重要的民族學、民俗學、原始宗教學等研究價值和觀賞價值。
坡腳苗寨坡腳苗寨位于都勻市東部壩固鎮境內,距市區36公裏,全寨300多戶1000多人均為苗族。
坡腳寨因位于坡腳而得名,全寨民居一律採用“平欄式”建築——吊腳樓樣式,房屋沿著山坡地勢自下而上排列,層層迭迭,鱗次櫛比,錯落有致。
坡腳寨仍保留古樸濃鬱的苗族風情。
熱情好客的苗家人以18響鐵炮迎賓,用自家釀造的米酒敬攔門酒,奉送迎賓彩蛋和花帶,客人進寨前,有三道“攔門酒”迎客;進寨後,可領略蘆笙舞、銅鼓舞、情侶對歌等民族歌舞,其間穿插充滿情趣的打花臉遊戲。
可品嘗原法原味的苗族農家飯菜,還可購買“連心帶”、背帶、圍腰、鞋墊、毪子、銀飾等做工精美、風格獨特的苗族工藝品。
都勻市壩固鎮坡腳寨自1995年定為黔南州民族旅遊村以來,已接待了不少慕名而來的中外來客和中央電視台各欄目組、香港鳳凰電視台等多家新聞媒體,在國內外廣為傳播。
坡腳苗寨苗王城苗王城地處貴州省松桃苗族自治縣正大鄉境內,距銅仁機場十公裏;距銅仁火車站25公裏,距主景區鳳凰古城39公裏。
苗王城,建于明洪武初年,最早是答意苗民長官司駐地。
宣德至嘉靖年間經苗王石各野、龍達哥、吳不爾、龍西波、吳黑苗等長期經營逐步成為臘爾山區南長城外圍的“王者之城”。
苗王城,國家AAAA級景區,是西南地區苗族留存至今唯一一座儲存得較好的集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和建築為一體的古苗寨。
它佔地面積10平方公裏,依據山形水勢,前後築有六個古兵寨。
古寨內有11條巷道,巷道內有11道寨門,巷道以石牆作為屏障並跟各家的院牆連成一體,而且有專門迷惑敵人的“直角巷道”,可以引誘敵人進入死胡同而殲滅。
形成了有效的軍事防御系統。
古寨外牆高3米,寬80釐米,士兵可在城牆上來回巡邏。
寨內的吊腳樓為典型苗家特色,歪門邪道是古寨獨樹一幟的建築風格。
通過幾十代苗王的經營,苗王城在明朝時期就有一定規模。
苗王城佔地面積約4平方公裏,分為東城和西城。
原有城牆2000餘米,頂寬四尺,底寬六尺,高九尺。
有4個城門,城內有11條巷道,巷道內有11道寨門。
鱗次櫛比的吊腳樓、“歪門邪道”的建築風格等等不僅具有一定的戰爭防御能力,而且體現了較高的建築水準。
是湘、黔、渝邊界上至今儲存較好的集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和建築為一體的苗疆古城,具有很高的歷史研究價值和旅遊開發價值。
苗王城是一本厚重的歷史文化史書,一座逝去的古戰場。
撲朔迷離的“八封迷宮”地形地貌、神秘陰森的苗王大峽谷、已變成化石的苗王城地下兵工廠、遮天蔽日的竹海、陡峭隱蔽的苗王秘道、富有傳奇色彩的考將橋、定奪生死的雙關橋等,讓您在領略大自然風光的同時,也穿梭時空的隧道,進入了苗王城的歷史。
不僅如此,這裏還有濃鬱的苗族風情:情歌、木葉歌、敬酒歌;神秘莫測的絕技上刀山、下火海、撈油鍋、鋼針穿喉、仙人合竹、秤桿提米等;驚險絕倫的高空飛人、熱情奔放的四面花鼓舞,還有奇特的婚嫁習俗“打花貓”、“揪耳朵”、八人轉轉秋等等。
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一個神秘的地方,她的每條巷道、每個門、每棵樹都是苗族厚重歷史的一頁,從這裏開始,您會讀懂苗王城,同時也會感受到苗族文化的古樸、神奇、博大、精深。
良好交通區位:距銅仁機場十公裏(目前己開通北京、廣州、深圳、貴陽、重慶、桂林、長沙;預計將開通上海、西安、成都、南京、昆明、武漢、南寧);距銅仁火車站25公裏,距杭瑞旅遊高速出口數公裏,距主景區鳳凰古城39公裏,距主景區梵凈山110公裏(如東梵凈山開發僅70公裏),且在兩個景區之間。
五年後通過高速可半小時內到達鳳凰古城、銅仁市,一小時內到達梵凈山、吉首市、懷化市,三小時內到達遵義市、常德市、張家界市,五小時內到達重慶市、長沙市、貴陽市。
銅仁機場、苗王城、寨英古鎮、東梵凈山的旅遊公路正在緊張施工中,鳳大高速公路預計2013年可以通車。
民族音樂苗族音樂格調古樸,內容豐富。
主要有飛歌、酒歌、遊方歌(又叫馬郎歌)、理俗歌、祭祀歌、兒歌等歌聲。
歌聲高亢嘹亮,熱情奔放。
其音樂既有剛毅、率直、粗狂、豪放的一類(以飛歌為代表),又有柔情、委婉、細膩、深沉的一類(以遊方歌為代表)。
聲樂有酒歌、情歌、嘎百福歌等。
樂器有木鼓、銅鼓、蘆笙等。
酒歌苗語HXatJiud,包括大歌、開歌、祭祖歌等。
巴拉河流域的酒歌,多帶朗誦風格,一般為一個樂句反復。
如|1·1|5·6|311-|3653|165|5-|為抒發感情,有時也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樂句反映。
凱棠、地午、翁項一帶的酒歌,肅穆、渾沉、庄重。
如|266-|2--|2263|3663|322-|3600|(開歌曲)。
清水江以北的灣水、萬潮、爐山一帶,多帶朗誦風格,其大歌渾厚、粗獷奔放。
情歌苗語HXakYexFangb(遊方歌),有掛丁、凱棠、灣水、舟溪四個片區四種曲調。
掛丁情歌屬四聲音階微低式,終止音拖腔,強弱起伏,低回婉轉,抒情揉合。
凱棠、灣水、舟溪片區情歌,一般都屬微調式,多數是獨唱和二人合唱,少數為對唱。
飛歌苗語HXakYangl,是青年男女在隔山隔水的情況下,為互表誠意,邀約遊方而放聲抒情的一種情歌。
在迎賓送客和宴酣時,有時也用飛歌。
飛歌曲調有掛丁、凱棠、灣水三種。
掛丁飛歌流行于巴拉河流域地區,系5613,四聲微調式民歌,性格剛健、爽朗、熱情、奔放。
灣水飛歌,流行于清水江以北的灣水、萬潮、爐山一帶,屬1256四音階宮調式民歌。
旋律進行連續四度、五度大跳,265252音型貫穿全曲。
樂曲終止音為1,肯定其宮調式的明朗性格。
嘎百福歌旋律起伏小,帶朗誦風格,一個樂句無限反復,也有兩個樂句以上的。
木鼓系苗族祖鼓,祭祖活動無法器。
情郎村李氏至今沿襲一年一次祭祖活動,尚存一對,其餘地區因大型祭祖活動失傳而消失。
木鼓,長約150釐米,直徑約30釐米,將圓木鑿成空筒,兩閒綳上牛皮而成。
用時置于木架,鼓棒打擊,隨聲舞蹈,活動結束,置于山洞或鼓房。
苗族飛歌是一種最有代表性的典型苗歌,苗語稱為HXakYangt,又稱之為吼歌、喊歌、山歌,是青年男女隔山隔水的情況下,為互表誠意,邀約遊方而放聲抒懷的一種情歌。
在迎送客人和宴酣時,有時也用飛歌。
飛歌曲調有掛丁、凱棠、灣水三種。
樂曲終止音低。
苗族情歌,苗語稱HXakYexFangb,四聲音階微低式,終止音拖腔,強弱起伏,低回婉轉,抒情揉合。
多數為獨唱和二人合唱,少數為對唱。
苗族民間舞蹈有蘆笙舞、錦雞舞、銅鼓舞、木鼓舞、湘西鼓舞。
凳舞和古瓢舞等。
尤以蘆笙舞流傳最廣。
貴州的丹寨、台江、黃平、雷山、凱裏、大方、水城,以及廣西融水等地,在每年正月十五、三月三、九月九等傳統節日,和過年、祭祖、造房、豐收、迎親、嫁娶。
其他資料三葉蟲茶湖南城步縣的苗族族民眾都會製作一種似茶非茶的“茶精”------三葉蟲茶,據明代醫葯學家李時珍《本草綱目》載:“此茶裝籠內,蛀蟲也,取其屎用。
”說明三葉蟲茶最早出現在明代初期。
清光緒《城步鄉土志》載:“茶有八峒茶,略可採用。
亦有茶雖粗惡,置之舊籠,一二年或數年,茶悉化為蟲,餘名為蟲茶,收藏耐久,大能消痰順氣。
”城步三葉蟲茶作為貢品進京前後長達170年。
五次大遷徙根據專家的研究,苗族歷史上五次大遷徙的情況如下:第一次大遷徙,是苗族先民以其發源地今四川的雅磐江、岷江、巴江、嘉陵江四水的上中流域地帶,沿長江向東遷徙到長江中遊的南北兩岸:南岸的達到洞庭、彭蠡之間定居下來;北岸的達到江漢平原。
在這裏居住了很多年,隨著生產的發展,生活改善,人口增多,科技文化水準也日益提高。
這是苗族首次由西向東的大遷徙,大遷徙的原因是遠古羌人南下,迫使苗族先民向東遷徙,時間約在若幹萬年以前(原始初民社會)。
第二次大遷徙,是苗族先人在長江中遊居住很久之後,人多勢大,號稱“九黎”,與南方的炎帝族發生矛盾,打敗了炎帝族,一部分追逐炎帝族直達黃河北岸。
在這裏又經過了很多年,九黎族的勢力越來越強大。
這時誕生的蚩尤,聰明好學,勇敢善戰,後來成了九黎族的首領,製造多種兵器,軍事力量強大,與來其黃河上遊的黃帝族發生武裝沖突。
起初黃帝九戰九敗,後來聯合炎帝族等,與蚩尤大戰于涿鹿之野,結果蚩尤戰敗被殺,身首異冢。
從此九黎族的各部雖與黃帝族鬥爭了很長時期,但終因群龍無首屢戰屢敗。
這次由南向北的遷徙,時間約在4300—4600年之前(遠古到黃帝)。
第三次大遷徙,蚩尤戰鬥失敗很久以後,九黎族的各部屬,大部分經過長途跋涉,退回到南方。
在江南的洞庭、彭蠡之間,建立起三苗部落聯盟。
這是由北向南的遷徙,時間約4200—4100年之前(黃帝到唐堯)。
第四次大遷徙,苗族先人在洞庭、彭蠡之間辛勤耕耘,建立起三苗部落聯盟,又經過了長時間的休養生息,漸漸強大起來。
唐堯很懼怕三苗、共工、歡兜(即“驩兜”)等,故到舜即位,馬上“分北三苗”,流共工于幽州;放歡兜于崇山;竄三苗于三危;殛鯀于羽山,強大的三苗部落聯盟從此分化瓦解。
有部分人還逃到了東海,這支苗族的先人也儲存了一個獨立的群體。
隻有被流竄到三危的一支,鬥爭不止,直到夏禹時期才初步歸順,在三危山一帶居住下來。
這次是分途遷徙,遷徙的方向各不相同,如三苗是由南向西北遷徙;其中部分是向東遷徙;歡兜是基本未動,即從洞庭、彭蠡之間轉移到今湖南西部。
時間大約在4100年之前(虞舜——夏禹時期)。
第五次大遷徙,這次遷徙是分途回歸。
如:被逐到三危的一支(三苗),是原來力量最強的一支。
他們整體逃遷中屢遭武裝掠奪,一次次抵抗,一次次戰敗,一次次逃遷,從三危山出來,經過大雪山、渡過渾水河(黃河),朝著南風吹來的方向一步步遷移,過甘肅、青海,經產氂牛、駱駝的“藏彝走廊”,沿金沙江到川南、滇東北和黔西北這支苗人的遷徙方向是由北向南。
被放逐到崇山的一支(歡兜),都是近距離的遷移,即由崇山往東,曾達到今湖南常德一帶,又沿水達到洞庭、彭蠡之間,後來周王朝視為隱患,宣王“乃命方叔南伐蠻方”。
到戰國時吳起發武力“南並蠻、越”,佔有洞庭、蒼梧等蠻、越之地。
這支苗人被迫逃進武陵山區,剛發展強大一點,又遭到東漢王朝的一再進剿,又被迫“朝著太陽落坡的地方”逃遷,最後達到今湘西、黔東北、川東南和鄂西南一帶。
這支苗人遷徙的方向是先向東、後向西。
往東逃遷的一支(三苗中的部分有苗),也沒有在東海岸邊長久定居,而是慢慢離開海邊,逐步往西歸遷。
他們中間有的人(約在四千年前後)可能渡海去了日本。
今天日本有的地方有許多與中國黔東苗族相似,甚至相同的文化現象。
從黔東苗族《跋山涉水》的遷徙歌中可以看出,這支苗人的遷徙是沒有械鬥的和平轉移,他們從“就在海邊邊”的地方,由東向西,逐步回到原三苗部落聯盟的住地,經過一段時間,為了“尋找好地方”,又由洞庭湖溯沅水遷移到五溪地區,再沿巫水進入南嶺走廊,經越城嶺北麓到今廣西融水(大苗山),再往北達到今黔東南地區。
這支苗人的遷徙方向,大體是由東向西。
上述三支苗人的這次遷徙時間,大約在1200年以前(約從周到宋時期)。
除以上幾次大遷徙外,還有很多小遷徙,但宋代前後,絕大部分苗人都先後到現在的居住地域定居。
但元、明、清各代的統治者仍不斷“進剿”,湘西、黔東南等地的苗民四處遷逃,但都不離開湘西、黔東南和川黔滇地域。
總之,歷史上苗族的遷徙,經歷了很多地方,歷盡了千辛萬苦,直到十九世紀(近百年)才定居下來。
特別是近幾十年來,實行了民族區域自治,才過上民族平等、安居樂業的生活。
苗族建築苗族由于特有的遷徙歷史,在建築選材和房屋構建形成自己特有的建築風格。
苗家人喜歡木製建築,一般為三層構建,第一層一般為了解決斜坡地勢不平的問題,所以一般為半邊屋,堆放雜物或者圈養牲畜,第二層為正房,第三層為糧倉,有的人家專門在第三層設定“美人靠”供青年姑娘瞭望及展示美麗,以便和苗家阿哥建立初步關系。
苗家整個村寨都使用木材作為建築材料,被現代建築學家們譽為最具生態的建築方式,木製桿欄式建築既解決了山地建築平地少的問題,也解決了農家雜物堆放及牲畜的圈養問題。
相關詞條壯族土家族彝族瑤族布依族白族滿族黎族蒙古族漢人獨龍族怒族水族土族毛南族普米族景頗族俄羅斯族高山族仫佬族拉祜族赫哲族基諾族烏孜別克族傈僳族哈薩克族保全族門巴族納西族畲族柯爾克孜族裕固族鄂溫克族塔吉克族相關搜尋苗族服飾苗族節日苗族銀飾苗族鬥牛節苗族舞蹈苗族吊腳樓苗族偷菜節苗族民居苗族花山節苗族踩花山節其它詞條stepupUNO牌不錯公共工程關西劉秀萍南智賢台灣古蹟夫妻財產制就業中心希惠山古鎮護照套夢幻植草磚淮海戰役神漢流氓羽絨被辰東鹿港牛舌餅苗族@華人百科苗族
延伸文章資訊
- 1苗族-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美國的苗族來源於中國南方或者東南亞國家,主要分布於加利福尼亞州、明尼蘇達州、威斯康星州和北卡羅來納州,總數約27萬,美國苗族以白苗居多,常用語言有英語、漢語、羅馬 ...
- 2苗族_百度百科
他称“长裙苗”、“短裙苗”、“红苗”、“白苗”、“青苗”、“花苗”等等,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苗族,英文写作:MIAO或HMONG。 苗族在上古时代有“荆楚”、“荆蛮”、“南蛮”等的得名, ...
- 3苗族的英文名有两种:“MIAO和HMONG”,你知道那种更准确吗?
苗族的英文名有两种:“MIAO和HMONG”,你知道那种更准确吗? · 苗族的英语名字有两种,一种简称叫“MIAO”,一种简称叫“HMONG”,你知道那种更准确吗? · 今天九妹 ...
- 4苗族英文怎麼說 - 英語翻譯
苗族英文翻譯: the miao nationality, distribu…,點擊查查綫上辭典詳細解釋苗族英文發音,英文單字,怎麽用英語翻譯苗族,苗族的英語例句用法和解釋。
- 5苗族(越南文:Mèo)是一個發源於中國的國際性的民族
他稱“長裙苗”、“短裙苗”、“紅苗”、“白苗”、“青苗”、“花苗”等等,新中國成立後統稱為苗族,英文寫作:MIAO或HMONG。 苗族在上古時代有“荊楚”、“荊蠻”、“南蠻”等的得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