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力歐陪你喝一杯》 說一個台灣Podcast開拓者的故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專訪超過一百位職人,主持人楊士範(英文名Mario)是資深Podcast聽眾,也是網路原生媒體《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內容總監與共同 ...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網站導覽 簡介緣起 臺北青年職涯發展中心 台北人力銀行 本處所屬就業服務站資訊 Taipei55↑銀髮職務新創中心 優良廠商 違法廠商 職場體驗實習職場體驗實習平台 成功案例 職涯地圖預約職涯發展評估職涯發展評估介紹 我要預約 查詢及取消諮詢列表 諮詢歷程 預約就業諮詢就業諮詢介紹 我要預約 查詢及取消諮詢列表 諮詢歷程 職訓課程 創業顧問諮詢 就業秘笈職場新鮮誌 職場寶典 Dr.履歷 職務分析產業職務分析 台北就業大補帖 職覺世代 職場影音 職人之路Taipei55↑銀髮職務新創中心 招募活動 市府職缺甄選定期甄選 專案甄選 定期甄選考畢試題 專案甄選考畢試題或題庫 職涯成長活動 育嬰留停短期職代專區 就業+創業研習班 穩定就業補助 缺工就業獎勵津貼 二度就業婦女專區 求職求才專區 照顧服務員專區雇主聘僱本國籍照顧服務員補助辦法 照顧服務就業獎勵津貼 新住民就業服務新住民就業服務 新住民人才資料庫 影音專區 活動花絮 台北青年職涯儲值護照申請 人資必看資遣通報 就業資源說明會 中高齡職務再設計 職場學習再適應 僱用獎助津貼 失業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僱獎申請) 失業給付 移工事務雇主聘前講習及移工承接轉換 雇主聘僱移工前辦理國內招募 失業給付離職證明書 安穩僱用計畫2.0 報名招募活動 市府職缺甄選甄試簡介 定期甄選 專案甄選 定期甄選考畢試題 專案甄選考畢試題或題庫 就業+創業研習班 職涯成長活動 市府暑期工讀 場地申請使用 就業資源說明會 機關參訪 訊息發布最新消息 新聞稿 補助、試辦計畫及方案 就業環境統計數據 就業與僱用意向調查 育嬰留職停薪復職關懷結果 搜尋 關鍵字 登入/註冊   網站導覽 簡介緣起 臺北青年職涯發展中心 台北人力銀行 本處所屬就業服務站資訊 Taipei55↑銀髮職務新創中心 優良廠商 違法廠商 職場體驗實習職場體驗實習平台 成功案例 職涯地圖預約職涯發展評估職涯發展評估介紹 我要預約 查詢及取消諮詢列表 諮詢歷程 預約就業諮詢就業諮詢介紹 我要預約 查詢及取消諮詢列表 諮詢歷程 職訓課程 創業顧問諮詢 就業秘笈職場新鮮誌 職場寶典 Dr.履歷 職務分析產業職務分析 台北就業大補帖 職覺世代 職場影音 職人之路Taipei55↑銀髮職務新創中心 招募活動 市府職缺甄選定期甄選 專案甄選 定期甄選考畢試題 專案甄選考畢試題或題庫 職涯成長活動 育嬰留停短期職代專區 就業+創業研習班 穩定就業補助 缺工就業獎勵津貼 二度就業婦女專區 求職求才專區 照顧服務員專區雇主聘僱本國籍照顧服務員補助辦法 照顧服務就業獎勵津貼 新住民就業服務新住民就業服務 新住民人才資料庫 影音專區 活動花絮 台北青年職涯儲值護照申請 人資必看資遣通報 就業資源說明會 中高齡職務再設計 職場學習再適應 僱用獎助津貼 失業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僱獎申請) 失業給付 移工事務雇主聘前講習及移工承接轉換 雇主聘僱移工前辦理國內招募 失業給付離職證明書 安穩僱用計畫2.0 報名招募活動 市府職缺甄選甄試簡介 定期甄選 專案甄選 定期甄選考畢試題 專案甄選考畢試題或題庫 就業+創業研習班 職涯成長活動 市府暑期工讀 場地申請使用 就業資源說明會 機關參訪 訊息發布最新消息 新聞稿 補助、試辦計畫及方案 就業環境統計數據 就業與僱用意向調查 育嬰留職停薪復職關懷結果 登入/註冊 臺北市就業服務處 就業秘笈 職場新鮮誌 職場寶典 Dr.履歷 職務分析產業職務分析 台北就業大補帖 職覺世代 職場影音 首頁 就業秘笈 職場新鮮誌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說一個台灣Podcast開拓者的故事 職場新鮮誌 ::: 回上一頁 友善列印 轉寄好友 語音撥放 圖標由免費圖片製作,來自www.flaticon.com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分享: 分享到我的Facebook 分享到我的Twitter 分享到我的Plurk 焦點人物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說一個台灣Podcast開拓者的故事 2020-11-02 文章標籤 管理 、 行銷 、 創意 、 看雜誌 文章出處 看雜誌(另開新視窗) 文:曾允盈《關鍵評論網》共同創辦人楊士範長年關注全球媒體趨勢,2017年開始推出《馬力歐陪你喝一杯》,深度專訪各行各業的職人和創業家,分享人生故事,是台灣Podcast先鋒。

Podcast市場有多大?有待更多好的內容、聽眾、廣告主共同成就。

錄音室裡亮著「DrinkwithMARIO」霓虹燈管,Podcast節目《馬力歐陪你喝一杯》在2020年來到第四季,錄音現場從第三季的酒吧移回錄音室,從一對一訪談到找來兩性作家大A雙主持,不斷有新的變化與嘗試。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專訪超過一百位職人,主持人楊士範(英文名Mario)是資深Podcast聽眾,也是網路原生媒體《TheNewsLens關鍵評論網》內容總監與共同創辦人。

「確實遇過先認識《馬力歐陪你喝一杯》,才知道《關鍵評論網》的聽眾。

」楊士範笑著說。

楊士範位於《馬力歐陪你喝一杯》錄音室。

吳長益攝影 觀察1:要做Podcast,先回答三個問題2015年底,主持人和來賓冷靜對談政策的網路直播政論節目《政問》,讓楊士範興起了製作聲音節目的念頭。

不僅成本較影像更低,他也發現在視覺之外,聽覺可以長時間抓住人的注意力,「加上我自己小時候就很喜歡聽廣播,有當DJ的夢想。

」他說。

「我做媒體,所以會持續大量看美國的媒體動態,陸陸續續看到很多人在討論Podcast,在談Podcast的文藝復興。

不過當時中文資源很少,也沒有後來《關鍵評論網》成立的PodcastClub臉書社團。

」2016年他摸索先錄了幾集,2017年《馬力歐陪你喝一杯》正式上線。

就跟所有的內容一樣,確立架構很重要。

楊士範給對Podcast好奇的人建議,他說,美國公共廣播交流機構PRX和Google合作的《Podcasting101》系列影片的第一集就談到,如果你要做Podcast,一定要思考為什麼,以及你要做給誰聽。

簡單來說要回答以下三個問題:我的節目是關於什麼?在這裡你會聽到?為什麼你應該要聽我的節目?在這樣的框架下,楊士範定調《馬力歐陪你喝一杯》是一個不同於《康熙來了》類型的深度訪談的節目,在這裡你可以聽到60至80分鐘各行各業、不同領域的達人和創業家,深入分享人生故事,「如果你喜歡透過這樣的媒介去吸收不同的觀點和刺激,那你應該收聽。

」 觀察2:有待開發的「好的內容形式」作為投入Podcast的開拓者,曾有人問楊士範Podcast的市場有多大,當時他有點無奈表示,看《馬力歐陪你喝一杯》拿到多少就知道,言下之意可見規模低於預期。

「好的內容就是根本。

」楊士範深諳不同媒介的影響力,他曾在兩、三年前就談到Podcast在台灣還沒有掀起熱潮的原因,「有人說沒有人在聽,但你問聽眾為什麼不聽?他會說因為沒有我想聽的,這不就變成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所以我一定要做Podcast,也是因為不可能在沒有內容的情況下告訴大家你來聽。

」爾後《百靈果News》、《股癌》、《台灣通勤第一品牌》出現,填補不同內容的需求,楊士範說:「這是天時地利,能突破的東西就是好內容。

」就像美國出現《Serial》這個節目──由SarahKoenig主持的調查性新聞Podcast,講述非小說類故事。

該系列由SarahKoenig和JulieSnyder共同創建和製作,並由電台節目《ThisAmericanLife》開發。

在技術、工具允許的情況下,《Serial》帶領Podcast出現爆炸性的成長,大家才發現原來Podcast還活著。

楊士範也談到,「台灣這兩年出現大家足以關心的節目內容,所以掀起熱潮,但是遠遠不夠。

」Podcast其實有非常多呈現的形式,例如傳統的廣播電台會做調查報導或專題報導,但是台灣Podcast還沒有。

就如同《Serial》是用聲音去規劃呈現真實的新聞類型,而不是做完一篇報導之後,再用Podcast去報導。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第三季和第四季之間,楊士範做了「春日迷你季」,找來不同的同事講不同的故事,例如找Podcast《運動視界啪》主持人同事講東京奧運主題;找跟朋友一起搭上寶瓶星號的同事TJ,聊2月4日從基隆港口出發,到2月8日下船之前發生的事情;找《INSIDE》主編李柏鋒講投資和4月原油跌到負值的新聞,「我非常有意識要做新的嘗試,就是講一個完整的故事,不要太長,要有頭有尾,要有脈絡。

雖然成本比較高,也較花時間。

」除了單主持人、多主持人,還有非虛構報導、廣播劇等,Podcast內容形式絕不只是現在這樣單一。

觀察3:Podcast可否凝聚忠誠粉絲?楊士範提到,不管是自己做的問卷調查或是國外的分析調查都顯示,Podcast聽眾的完聽率,可以說是不可思議的高。

「我們調查有50%聽眾每一集都會聽完,31%的人會聽完75%;美國市調機構EdisonResearch2019年的調查顯示,(2018年的情況)52%的聽眾會聽完整集,41%會聽完大部分。

」雖然Podcast看似與聽眾互動性不高,卻也能從其他社群媒介去互補,一樣能夠凝聚受眾。

以《百靈果News》為例,2019年底收到全國廣播電台不再續約的通知後,主持人凱莉與Ken開始大開政治議題玩笑,節目內容百無禁忌、歡笑戲謔,打造一個自由表達意見、談論敏感議題的空間。

除了Podcast,他們還有YouTube頻道,2020年2月28日也在台北美堤河濱公園舉辦第一場實體活動「百靈果佈道大會」,來了不少忠實聽眾,可說是第一次凝結到台灣Podcaster的號召力。

「我不太確定他們的模式能不能複製,或大家聽這些內容在意的是什麼,但當最後成為一種社群的凝結,就很有力量了。

」楊士範樂見市場的不斷成長。

《關鍵評論網》共同創辦人楊士範。

吳長益攝影範。

觀察4:《馬力歐陪你喝一杯》快速成長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2017年第一季的第一集,因為有《關鍵評論網》宣傳的優勢,首集就有3,000次的播放,後來約在2,000次左右。

第二季平均有1,000至2,000多次的播放,2018年1月開始的第三季,不管是哪一個領域的專業人士,都有更多聽眾收聽,平均有4,000多次播放。

直到2018年7月,ApplePodcast突然推薦了《馬力歐陪你喝一杯》,更帶起一波聽眾的加入,收聽次數達到1萬多。

也因為第三季去了非常多酒吧,最後甚至在網站上做了「馬力歐酒吧地圖」的頁面。

第四季每一集平均約有3萬次播放,《馬力歐陪你喝一杯》所有影片累積總共超過335萬次播放。

「最有感的應該就是今年6、7月,平均每個月有25萬、26萬次播放,月月都在成長。

」Podcast聽眾多是主動接收資訊的人,內容產製者應該積極拓展影響力。

不過,台灣Podcast發展目前還有很多限制,包括廣告投放風氣未成熟,商業模式不夠健全、廣告價格混亂,還有因為「下載收聽」的「離線」本質,讓收聽平台很難提供聽眾的精準數據,究竟要算播放次數還是下載次數,下載到電腦裡之後,也不能保證聽眾會聽。

美國互動廣告協會(InteractiveAdvertisingBureau,簡稱IAB)推出的數據分析標準是,只要加入該會就可以協助認證,美國的廣告客戶可以依循標準去下廣告,「但不是每個平台都會加入認證,客戶也都對Podcast如何計算效益很陌生。

」楊士範提及:「但是能確定Podcast廣告的CPM(CostPer1000impression,每千次曝光成本)比影像廣告更高,因為Podcast的親密感,加上收聽的情境,讓聽眾不容易略過廣告。

」作為《關鍵評論網》不同形式的新嘗試,楊士範在《馬力歐陪你喝一杯》也展現自己的個性,問出強烈的好奇心,「對我自己而言,樂趣是很多重的。

超過五成以上的受訪者,我本來根本不知道這個人,或對這個領域不熟悉。

」和大A搭檔主持,在第四季產生不同的火花,《馬力歐陪你喝一杯》節目也更活潑熱鬧。

楊士範也期待未來有更多內容產製者、聽眾和廣告主加入Podcast,共同打入更大宗的收聽市場。

已選取職缺: 已申請實習: 已收藏實習: TOP 您的畫面閒置過久 30分0秒後,將自動登出 是否要延長操作時間? 延長     登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