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伊戰爭-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兩伊戰爭(阿拉伯語:الحرب العراقية الإيرانية),伊拉克方面稱為薩達姆的卡迪 ... 商討美國對伊拉克援助、在靈敏弓箭手行動 中被美國海軍攻擊後的伊朗石油平台 ...
兩伊戰爭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兩伊戰爭自上方順時針:佩戴防毒面具以應對伊拉克化學武器的伊朗士兵、在霍拉姆沙赫爾解放後歡慶的伊朗士兵、唐納德·拉姆斯菲爾德與薩達姆·海珊在巴格達商討美國對伊拉克援助、在靈敏弓箭手行動中被美國海軍攻擊後的伊朗石油平台日期1980年9月22日-1988年8月20日地點伊朗、伊拉克及波斯灣結果
雙方陷入僵局、雙方皆宣布勝利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第598號決議(英語:UnitedNationsSecurityCouncilResolution598)通過,雙方接受協議停火領土變更
回到戰前狀態
聯合國依據安全理事會第619號決議派遣軍事觀察團(英語:UnitedNationsIran–IraqMilitaryObserverGroup)監督參戰方
伊朗
庫德斯坦民主黨庫德斯坦愛國聯盟伊拉克伊斯蘭最高委員會(英語:IslamicSupremeCouncilofIraq)伊斯蘭達瓦黨
支援:
敘利亞
南葉門
利比亞
以色列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
日本
美國
法國
英國
西德
伊拉克
伊朗人民聖戰者組織阿拉伯斯坦民主革命解放陣線(英語:DemocraticRevolutionaryFrontfortheLiberationofArabistan) 阿拉伯國家聯盟:
約旦
北葉門
埃及
蘇丹
摩洛哥
突尼西亞
支援:
蘇聯
沙烏地阿拉伯
科威特
中華人民共和國
美國
英國
法國
西德
義大利
西班牙指揮官與領導者
魯霍拉·穆薩維·何梅尼阿布-哈桑·巴尼薩德爾(1980-1981)穆罕默德·阿里·拉賈伊(1981)阿里·哈梅內伊(1981-1988)
薩達姆·海珊阿里·哈桑·馬吉德兵力
開戰時:305,000名正規軍士兵500,000名伊斯蘭革命衛隊和巴斯基民兵900輛戰車1,000輛裝甲車3,000門火炮470架戰機500架直升機[1]
開戰時:190,000名士兵2,200輛戰車1,000輛裝甲車3000門火炮450+架戰機100+架直升機[2]傷亡與損失
估計多於500,000名士兵/軍人/平民死傷
估計多於375,000名士兵/軍人/平民死傷
閱論編波斯灣地區戰爭
兩伊戰爭(1980年-1988年)
海灣戰爭(1990年-1991年)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1990年)
伊拉克什葉派與庫爾徳民眾起事(1991年)(英語:1991Iraqiuprisings)
伊拉克禁飛區衝突(1991年-2003年)
美國對伊拉克導彈襲擊(1993年)(英語:1993cruisemissilestrikesonIraq)
美國對伊拉克導彈襲擊(1996年)
美英對伊轟炸(1998年)
伊拉克什葉派起事(1999年)(英語:1999ShiauprisinginIraq)
伊拉克衝突(2003年至今)(英語:Iraqconflict(2003–present))
伊拉克戰爭(2003年-2011年)
伊拉克動亂(2003年-2011年)(英語:Iraqiinsurgency(2003–2011))
伊拉克動亂(2003年-2006年)(英語:Iraqiinsurgency(2003–2006))
伊拉克內戰(2006年-2008年)(英語:IraqiCivilWar(2006–2008))
伊拉克動亂(2011年-2013年)(英語:Iraqiinsurgency(2011–13))
伊拉克內戰(2014年-2017年)
伊拉克伊斯蘭國動亂(2017年至今)(英語:IslamicStateinsurgencyinIraq(2017–present))
2019年-2022年波斯灣危機
閱論編兩伊戰爭伊拉克入侵伊朗(1980年)(英語:IraqiinvasionofIran)
復仇行動(英語:OperationRevenge)
卡曼99行動
第一次霍拉姆沙赫爾(英語:BattleofKhorramshahr(1980))
蘇丹10號行動
焦劍行動
阿巴丹(英語:SiegeofAbadan)
卡夫卡行動
阿殊汗行動
珍珠行動(英語:OperationMorvarid)
迪茲富勒行動(英語:OperationDezful)
相持階段(1981年)
塔瓦科爾行動
勝利行動(英語:OperationNasr)
H-3號(英語:H-3airstrike)
伊朗收復失地的攻勢(1981年-1982年)
第八伊瑪目行動(英語:OperationSamen-ol-A'emeh)
通往聖城之路行動(英語:OperationTariqal-Qods)
彰顯勝利行動(英語:OperationFathol-Mobin)
貝特·奧爾-莫卡達斯行動(英語:OperationBeitol-Moqaddas)
第二次霍拉姆沙赫爾(英語:BattleofKhorramshahr(1982))
伊朗在伊拉克的攻勢(1982年-1984年)
齋戒月行動(第一次巴斯拉)
穆斯林·伊本-阿基爾行動(英語:OperationMuslimibnAqil)
穆哈蘭姆·奧爾-哈拉姆行動(英語:OperationMuharram)
黎明前夕行動(英語:OperationBeforetheDawn)
黎明1號行動(英語:OperationDawn(1983))
黎明2號行動(英語:OperationDawn2)
黎明3號行動(英語:OperationDawn3)
黎明4號行動(英語:OperationDawn-4)
黎明5號行動(第二次巴斯拉)(英語:OperationDawn5)
赫比爾行動(第三次巴斯拉)(英語:OperationKheibar)
1983年-1986年庫德叛亂(英語:1983–1986KurdishrebellionsinIraq)
黎明6號行動(英語:OperationDawn6)
黎明7號行動(英語:OperationDawn7)
河流濕地(英語:BattleoftheMarshes)
伊朗在伊拉克的攻勢(1985年-1987年)
巴德爾行動(第四次巴斯拉)(英語:OperationBadr(1985))
黎明8號行動(英語:OperationDawn8)
第一次法奧半島(英語:FirstBattleofal-Faw)
黎明9號行動(英語:OperationDawn9)
卡爾巴拉1號行動(梅赫蘭)(英語:BattleofMehran)
卡爾巴拉2號行動(英語:OperationKarbala-2)
卡爾巴拉3號行動(英語:OperationKarbala-3)
征服1號行動(英語:OperationFath1)
卡爾巴拉4號行動(第五次巴斯拉)(英語:OperationKarbala-4)
卡爾巴拉5號行動(第六次巴斯拉)(英語:SiegeofBasra)
卡爾巴拉6號行動(英語:OperationKarbala-6)
卡爾巴拉7號行動(英語:OperationKarbala-7)
卡爾巴拉8號行動(第七次巴斯拉)(英語:OperationKarbala-8)
卡爾巴拉9號行動(英語:OperationKarbala-9)
卡爾巴拉10號行動(英語:OperationKarbala10)
勝利4號行動(英語:OperationNasr4)
山桅行動
最後階段(1988年)
貝特·奧爾-莫卡達斯2號行動(英語:OperationBeitol-Moqaddas2)
安法爾
哈拉卜賈化學武器襲擊
貝特·奧爾-莫卡達斯3號行動(英語:OperationBeitol-Moqaddas3)
黎明10號行動(英語:OperationDawn10)
勝利7號行動(英語:OperationZafar7)
我們信仰真主行動(英語:TawakalnaalaAllahOperations)
第二次法奧半島(英語:SecondBattleofal-Faw)
陽光燦爛行動
四十顆星行動(英語:OperationFortyStars)
永恆之光行動(英語:OperationMersad)
米沙特行動(英語:OperationMersad)
襲船戰(英語:TankerWar)
1984年6月5日行動(英語:ActionofJune5,1984)
摯誠意志行動(英語:OperationEarnestWill)
布里奇頓號事件(英語:Bridgetonincident)
良機行動(英語:OperationPrimeChance)
渴望冰川行動(英語:OperationEagerGlacier)
靈敏射手行動
螳螂行動
襲城戰(英語:WaroftheCities)
國際事件
伊拉克駐貝魯特大使館炸彈襲擊(英語:IraqiembassybombinginBeirut)
史塔克號事件(英語:USSStarkincident)
伊朗航空655號班機空難
兩伊戰爭(阿拉伯語:الحربالعراقيةالإيرانية),伊拉克方面稱為薩達姆的卡迪西亞(阿拉伯語:قادسيّةصدّام),伊朗方面則稱為被迫之戰(波斯語:جنگتحمیلی)、神聖抗戰(波斯語:دفاعمقدس)、伊拉克入侵戰爭或伊朗革命戰爭,是伊拉克和伊朗之間一場長達8年的邊境戰爭。
戰事於1980年9月22日爆發,1987年7月23日和1988年7月18日,伊拉克和伊朗各自接受了聯合國的停火決議,但雙方直至1988年8月20日才正式停止戰鬥。
伊拉克和伊朗均在戰爭中受到嚴重損失,除常規戰爭外,戰爭過程中亦採取襲城戰、襲船戰、襲擊油田等破壞敵方後勤、經濟設施等戰術。
伊拉克還對伊朗軍隊、平民使用化學武器。
[3]作為軍事實力相對發達的開發中國家,兩國在戰爭中曾使用蘇式米格-25戰機、美式F-14戰機、法式飛魚反艦飛彈等當時最先進武器,但和已開發國家主導戰爭相比,這場戰爭的形式仍有不少差別。
例如,在戰爭中鮮少集群化戰車長距離突擊作戰,而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壕溝戰、人海攻擊卻較為常見,甚至出現手無寸鐵的平民(包括兒童老人)在狂熱宗教信仰支撐下集體衝鋒,最終命喪地雷的場面。
[4]這與士兵在緊急徵召之下入伍、缺乏現代設備操作訓練、領導人指揮不當、武器裝備配件不足且難以維護有一定關係。
[5]另一方面,在戰爭中也出現用直升機打直升機、用防空飛彈打小艇的新戰術,在襲船戰和襲城戰中雙方大量使用先進反艦飛彈與地對地飛彈,這場戰爭也顯示戰爭動員在現代戰爭的重要。
目次
1戰爭起因
1.1邊境糾紛
1.2宗教矛盾
1.3民族仇恨
2戰爭進程
2.1力量對比
2.2戰爭爆發
2.3戰爭第一階段
2.3.1伊拉克入侵
2.3.2伊朗反擊
2.4戰爭第二階段
2.5戰爭第三階段
2.5.1襲船戰
2.5.2飛彈襲城戰
2.5.3戰爭結束
3停火努力
4國際支持
4.1支持伊拉克
4.2支持伊朗
4.3武器支援
5戰爭結果
5.1人員傷亡和戰俘處理
6戰爭影響
6.1經濟損失
6.1.1賠償和債務
6.2政治
6.3重建
7參見
8參考文獻
戰爭起因[編輯]
兩伊戰爭的起因紛繁複雜,既有長期積累的歷史原因,也有愈演愈烈的邊境糾紛;既有兩伊之間的內部矛盾,也有國際影響的推動作用;既有兩國人民之間的民族仇恨,也和兩國領導人之間的個人問題有關。
但總的來說最重要的三個因素是:邊境糾紛、宗教矛盾、民族仇恨。
其中,最主要和直接的原因為邊境糾紛。
[6]
邊境糾紛[編輯]
兩伊邊界長1200多公里,領土爭端是兩國由來已久的歷史問題。
兩伊戰爭爆發前的阿拉伯河界線問題是戰爭的主要導火索。
[7]阿拉伯河由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在伊拉克境內匯合而成,下游約100公里長的一段為伊朗伊拉克兩國界河。
1847年,當時統治伊拉克的鄂圖曼帝國和當時的波斯王國簽訂的協議中,阿拉伯河以波斯一側的淺水區域為界,也就是鄂圖曼帝國掌握著大部分的水域。
1913年,雙方計劃重新劃分國界,但因一次世界大戰而取消。
至1937年,已脫離鄂圖曼帝國獨立的伊拉克與伊朗巴勒維王朝簽訂的協議,又將國界畫到了河面上主要航線的中間位置,也就是兩國各分一半。
[8]1975年3月15日,在阿爾及利亞總統的斡旋之下,雙方簽訂了《阿爾及爾協議》,協議將國界確定為阿拉伯河中央。
[9]由於阿拉伯河是伊拉克唯一進出波斯灣的出海通道,對伊拉克十分重要。
伊拉克認為,要將阿拉伯河水道與伊朗平分是對伊拉克大大不利,更認為阿爾及爾條約為不平等條約,並於開戰前的9月17日撕毀條約。
此外,波斯灣上的阿布穆薩島、大通布島和小通布島也是兩國爭執的對象。
這些島嶼原本歸英國所有,1960年代之後英國將其控制權交給沙迦,但沙迦與其他國家組成的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尚未獨立,不能在這些區域建立實際的控制。
1971年11月英軍撤走後,伊朗便出兵占領了這些地區。
[10]這些島嶼靠近荷姆茲海峽,伊朗占領這些島嶼後擴大了其在海峽地區的控制能力,引發了伊拉克的擔憂。
伊拉克認為伊朗應將這些島嶼歸還給阿聯。
[5]
宗教矛盾[編輯]
伊朗和伊拉克都為伊斯蘭國家,信奉伊斯蘭教。
伊朗的伊斯蘭教徒以什葉派為主,伊拉克雖然也是什葉派穆斯林占多數,但掌握國家政權的卻是遜尼派。
伊朗革命勝利後,其伊斯蘭宗教領袖何梅尼試圖將他領導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運動推廣到整個中東地區[11],號召伊拉克民眾推翻薩達姆政權。
由於何梅尼曾被流放在伊拉克,在當地什葉派穆斯林中有不小威望,他的號召對薩達姆統治構成一些麻煩。
什葉派穆斯林聚集的伊拉克南部爆發反政府武裝騷亂事件。
這增添薩達姆對他的個人仇恨。
而歷史上,伊拉克為什葉派發源地[12],掌握了國家政權的伊朗什葉派不滿伊拉克遜尼派大權在握,同樣令他們不滿意的還有伊拉克並非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伊斯蘭教在國家事務中的地位並不像伊朗那樣重要。
其他阿拉伯國家還擔心伊朗1979年二月革命產生的武裝政權向周邊地區擴散,暗中支持伊拉克,間接加強了薩達姆入侵伊朗的信心。
[13]
民族仇恨[編輯]
伊朗人口主要由波斯人組成,而伊拉克及大多數阿拉伯國家為阿拉伯人占多數。
兩族人民在歷史上有過多次大大小小的衝突,積累了不小的宿怨。
而兩個民族在對方國內則互為少數民族,利益得不到足夠保障。
例如伊朗西部的胡齊斯坦省,是伊朗境內阿拉伯人的主要聚集區。
歷史上,該省曾歸屬於鄂圖曼帝國的伊拉克行省。
這一地區的阿拉伯人也曾多次反抗伊朗統治,追求民族獨立。
[14]而這一地區也是伊朗主要的石油和糧食產地,具有重要戰略地位。
此外,伊朗和伊拉克國內均存在作為少數民族的庫德人[15],兩國也都支持著對方的庫德人取得民族獨立以造成國家分裂[5]。
另一方面,伊朗的伊斯蘭革命後,許多原先效忠王室的優秀軍官被清洗,軍隊整體素質大幅下降。
軍隊內部整肅和美制裝備零件嚴重缺乏都很大地影響了伊朗曾經強大的軍力[16]。
而伊斯蘭革命的去西方化也使得西方世界對新興的伊朗政權沒有好感[17]。
對薩達姆而言,他掌權時間不長,正試圖使伊拉克獲得地區霸權地位。
如果能夠占領阿拉伯河下游地區,進而打擊尚不穩定的伊朗政權便可能使得伊拉克成為海灣地區的霸主並控制石油貿易[18]。
於是在1980年9月22日,與伊朗存在諸多歷史矛盾的伊拉克趁伊朗在何梅尼上台後政局動盪,經濟惡化,軍心不穩,與美國斷交的時機,選擇了阿拉伯居民聚集、具有重要經濟地位的胡齊斯坦省,對伊朗發動了旨在收復失地、打擊何梅尼輸出革命、爭奪海灣霸權的戰爭[19]。
戰爭進程[編輯]
兩伊戰爭地面戰爭可以大致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1980年9月戰爭爆發後開始到1981年9月伊朗展開阿巴丹反擊戰為止,這一階段伊拉克陸軍入侵伊朗,戰爭多在伊朗境內進行。
第二階段,從1981年9月到1984年3月伊朗數次攻擊結束為止,這一階段伊朗掌握了戰爭主動權,完成了從戰略防禦到戰略進攻的轉變,將戰役從伊朗境內轉移到伊拉克境內,一度威脅到了伊拉克首都巴格達。
第三階段從1984年4月直到戰爭結束,雙方互有攻守,地面戰場基本保持僵持,戰爭成為了消耗戰。
[20]
力量對比[編輯]
開戰前的軍事力量對比
國家
伊拉克
伊朗
陸軍
19萬人預備役25萬人戰車2200輛火炮3000門
正規軍30萬人伊斯蘭革命衛隊9萬人預備役30萬人戰車1700輛大炮1000門以上
海軍
4千人船隻40多艘
2萬人船隻80多艘
空軍
2.8萬人450多架飛機100架直升機
7萬人450多架戰機500架直升機
伊朗的國土面積為160萬平方公里,1979年時人口為3600萬[21],GDP為860億美元。
伊拉克國土面積則為43萬平方公里,1979年時人口為1300多萬,[22]GDP為390億美元。
[23]伊朗的戰爭潛力要強於伊拉克,但因為經歷了伊斯蘭革命,軍隊力量遭到清洗,特別是有經驗的軍官損失嚴重。
同時,由於兩國之間不斷的邊境摩擦和長久以來的矛盾,雙方都預見到了遲早會爆發戰爭,進行了戰爭準備[20]。
將其部分飛機轉移到鄰國境內,對軍用機場加以偽裝和隱藏。
除了軍事力量調動外,伊拉克還在8、9月間進行了一系列的外交訪問,同周邊的阿拉伯國家溝通以取得他們的支持,還和蘇聯進行了聯繫以期獲得其支援。
另一方面卻向國際社會宣稱不願發生戰爭,麻痹伊朗。
伊朗也同蘇聯進行了溝通,緩和雙方關係,用石油換取武器。
此外,伊朗還將飛機轉移至國內的縱深機場,對破損飛機進行了緊急搶修。
[5]
戰爭爆發[編輯]
雖然普遍認為伊拉克在1980年9月22日發動戰爭,但實際上4月開始,兩伊之間邊境衝突就未曾平息。
[24]4月5日,因伊拉克副總理、外交部長阿齊茲被一名伊朗籍人炸傷,薩達姆·海珊總統指責伊朗策劃一系列襲擊事件。
[19]隨後,雙方互相指控、驅逐對方外交官並驅趕僑民,兩國關係趨於緊張。
[19]4月7日,兩國邊界衝突,雙方軍隊處於戒備。
[19]4月8日,薩達姆表示誰企圖打伊拉克,就「砍斷他的胳膊」。
[19]4月9日,何梅尼表示決心推翻伊拉克現政權,將其領導人拋進「歷史垃圾堆」。
雙方出動空軍、地面部隊在席林堡等處互有攻守。
[19]在為襲擊事件遇難者舉行儀式中又發生手榴彈襲擊。
伊拉克將境內伊朗人驅逐出境。
[25]9月,雙方邊境衝突已經上升到相互炮擊階段。
[26]9月17日,薩達姆正式宣布廢除《阿爾及爾協議》,阿拉伯河歸伊拉克所有。
之後,伊拉克便對阿拉伯河上航行船隻嚴加檢查,同伊朗衝突加劇。
[24]9月22日中午,薩達姆下令對伊朗發動威懾性進攻,試圖將伊朗空軍在地面上摧毀。
約80架米格-21、米格-23及蘇-22從伊拉克向伊朗境內襲去,他們的目標為伊朗境內十餘個空軍基地。
[27]以此為開端,持續8年的兩伊戰爭正式開始。
戰爭第一階段[編輯]
兩伊戰爭-1980年9月22日-德黑蘭
一架塗裝成伊朗空軍外觀的F-14,在戰爭初期,伊朗尚存的F-14是能壓制伊拉克空軍的少數有力武器
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向伊朗發動空襲,並沒有對伊朗空軍造成實質打擊。
伊拉克空軍所制定首要攻擊目標為飛機場、油庫及彈藥庫,加上出動空軍數量不足,由於伊朗飛行員經清洗後餘下的都缺乏經驗,飛機亦因美國停供零件導致攻擊地面飛機時幾乎無法升空亦無彈藥可用。
同時,伊拉克飛機採取打了就跑的戰術,沒有對目標實施輪番多次攻擊。
[19]所以只有少量的伊朗戰機被摧毀。
基本上直到多月後由於得到第三方援助,實行拆機修機,才有伊朗戰機升空攔截返航的伊拉克飛機。
也間中有伊朗空軍還派遣飛機進入伊拉克境內進行了還擊。
[27]
伊拉克入侵[編輯]
空襲完成之後,伊拉克在第二天(1980年9月23日)凌晨2時出動地面部隊5個師又2個旅,1200餘輛戰車,分北、中、南三路向伊朗進攻。
北路一個師目標為克爾曼沙汗省的席林堡及巴格達至德黑蘭的高速公路;中路目標為梅赫蘭;南路為攻擊重點,伊拉克在這裡集結4個師,越過阿拉伯河攻入胡齊斯坦省內的阿巴丹和石油重鎮霍拉姆沙赫爾等地[26]。
其中港口城市霍拉姆沙赫爾戰事最為激烈,最初在此進攻的為伊拉克第6裝甲旅、第26裝甲旅和31裝甲旅一個營。
伊朗民兵和伊斯蘭革命衛隊用反戰車火箭筒和105毫米榴彈炮暫時阻擋住伊拉克的戰車攻勢。
然而他們缺乏彈藥,有時只能以反戰車手榴彈和自製莫洛托夫燃燒瓶來對付伊拉克戰車。
[19]9月24日,雙方互攻石油設施。
[19]9月26日,伊拉克軍隊攻佔席林堡。
雙方在霍拉姆沙赫爾激戰。
兩國海軍還在荷姆茲海峽海戰。
[19]9月27日,雙方軍隊激戰,當晚伊拉克軍隊開進伊朗最大石油產區阿瓦士。
[19]10月14日,伊拉克陸軍攻入霍拉姆沙赫爾城內,戰鬥轉入巷戰階段。
10月26日早晨,伊拉克人基本占領這座城市。
[28]之後,伊拉克開始鞏固北方被占領地區防守力量,調集力量包圍阿巴丹,準備拿下這個重要石油城市。
此時伊拉克陸軍深入伊朗境內達80、90公里,占領近2萬平方公里伊朗領土。
伊拉克的攻勢使伊朗意識到局勢緊急,在前線指揮的總統阿伯爾哈桑·巴尼薩德爾下令將一些效忠國王的軍官釋放出來支援戰鬥。
11月3日,伊拉克戰車部隊抵達阿巴丹,但是伊斯蘭革命衛隊在空軍支援幫助下將他們阻擋在城外,霍拉姆沙赫爾慘烈的巷戰使得伊拉克軍隊不敢輕易進入市區。
他們選擇包圍城市,切斷其供給以迫使守軍投降,而伊朗則在夜間通過小船向城中軍民運送支援。
[29]
霍拉姆沙赫爾城附近所遺留的伊拉克廢棄戰車
伊朗反擊[編輯]
同時,伊朗方面成立了最高防務委員會,徵召志願者走上戰場。
胡齊斯坦省內的阿拉伯人也並未像原先預料的那樣積極支持伊拉克部隊。
進入伊朗國內的伊拉克軍隊供給吃緊、進攻勢頭受阻,除南線外其他地區都處於防禦狀態。
而在空中,伊朗飛機時常進入伊拉克境內空襲城市和空軍基地。
[26]1981年1月之後,伊朗以毛拉、伊斯蘭衛隊和正規軍組成的混合軍隊向伊拉克軍隊實施局部反攻,雖然未取得很大進展,但鼓舞了士氣。
9月,伊朗在阿巴丹附近聚集了近10萬人的部隊,發動阿巴丹反擊戰,解除了伊拉克對該城的包圍。
之後,伊朗在各條陣線上發動進攻,戰場局勢逐漸被伊朗人取得。
[5]1982年3月,伊朗在精心準備之後發動了勝利行動攻勢,集中革命衛隊和正規軍,在戰場中部攻擊了舒什特爾的伊拉克軍隊,切斷了南北兩路伊拉克軍隊之間的聯繫,並在一周的時間內重創了2個伊拉克師,收復許多失地。
[30]4月20日,伊朗又發動了一系列相互呼應,以奪回霍拉姆沙赫爾城為目標的攻勢。
5月末,伊朗收復了霍拉姆沙赫爾城。
6月10日,伊拉克單方面停火併提出停戰建議,但遭到伊朗拒絕。
6月20日,伊朗境內的伊拉克軍隊開始向國內撤退。
1982年6月29日,伊拉克宣布已將其軍隊撤出所佔伊朗領土,兩國邊界大致恢復戰前狀態。
戰爭第二階段[編輯]
兩伊戰爭中的娃娃軍
伊拉克求和後,伊朗提出了苛刻的停戰條件,實際上等於想將戰爭繼續下去。
[31]1982年7月13日,伊朗展開齋月攻勢,發動第77步兵師、第82裝甲師一部、革命衛隊第7師以及巴斯基民兵等。
集中10萬各種軍事力量,兵分兩路,向伊拉克南部重鎮巴斯拉發動猛烈進攻。
在進攻巴斯拉的戰役中,伊朗曾利用包括兒童在內的無武裝群眾發動人海衝鋒,為裝甲部隊清空雷區。
[30]而退守國內的伊拉克軍隊由於收縮了陣線,供給有了保障,同時正確估計了伊朗軍隊的攻擊方向,組織了有效的阻擊和穩固的立體防線。
因此伊朗軍隊的進攻並未取得多少進展。
[32]經過多次拉鋸戰,至9月底伊朗軍隊控制了伊拉克境內面積約200多平方公里的狹長地帶,但未能攻下巴斯拉。
在1982年中,雙方的空軍力量發生了變化。
伊朗空軍的美式戰機由於得不到零件維修,數量開始減少。
而伊拉克不僅重新打開了和蘇聯的交往擴充了自己的蘇式戰機,還從法國得到了幻象F1式戰鬥機和直升飛機。
[33]因而在兩伊的地面戰中,伊朗部隊開始逐漸體會到缺乏空軍支援的苦果。
1982年秋天,伊拉克國內的什葉派穆斯林受伊朗進攻的鼓動,在德黑蘭成立伊拉克伊斯蘭革命最高委員會,但卻沒有支援攻入伊拉克境內的伊朗部隊。
[34]
從10月開始,伊朗又出動5萬軍隊向伊拉克北部曼達利地區發起進攻,深入伊拉克境內,對巴格達造成威脅。
伊拉克軍隊前後組織7次反擊,將伊朗軍隊阻擋在邊界一帶。
除了戰車之外,伊拉克還出動了米-24等武裝直升機攻擊伊朗軍隊。
伊拉克方面還聲稱曾在10月27日用米-24擊落過伊朗空軍的F-4戰機。
[35]伊拉克的米-24還數次同伊朗的AH-1武裝直升機交火,創造了用直升機打直升機的戰例。
[36]1983年2月以後,伊朗在中線和北線再次發動了以曙光、曙光一號至六號命名的一系列小規模攻勢。
伊拉克基本守住了防線。
但其南部的石油產區馬季農島和一些邊境地區被伊朗占領。
其中,在曙光二號攻勢期間,伊拉克首次大規模使用包括氯氣、芥子氣在內的多種神經毒氣。
事實上在戰爭初期,伊拉克就曾小規模的使用過催淚瓦斯等毒氣。
[37]伊拉克釋放毒氣的方式主要為毒氣炮彈和空投毒氣炸彈。
曙光五號戰役中伊拉克還利用直升機將毒氣撒布在沼澤地中,使數千名伊朗士兵中毒。
聯合國隨後的調查證實伊拉克使用了化學武器。
[38]至1984年3月底,伊朗的攻勢基本停止。
戰爭第三階段[編輯]
在波斯灣執行任務的美軍A6飛機
從1984年3月開始的,雙方在邊境地區互有攻守,戰爭轉入長期消耗戰,地面戰線基本僵持不動。
為了打破僵局,更為了打擊伊朗經濟力量,伊拉克開始利用其逐漸強大的空軍力量發動襲船戰。
襲船戰是主動攻擊對方油輪和貨輪,以打擊對方經濟力量的戰爭形式。
包括世界上最大船隻諾克·耐維斯號在內的許多艦船都在兩伊所進行的襲船戰中受損。
末期,襲船戰還使得美國為保護石油運輸而介入了戰爭。
[39]
在波斯灣執行任務的美軍艦艇
襲船戰[編輯]
美軍中途島號及其戰鬥群正為科威特的油船護航,避免遭伊朗海軍襲擊
1984年3月27日,伊拉克空軍使用飛魚飛彈攻擊了哈爾克島附近的一艘巴拿馬油輪。
而伊朗空軍在第二天就予以報復,襲擊了一艘科威特油輪。
[40]此後,兩國之間展開了以襲擊對方及進出對方港口的中立國油輪為目標,從而削弱對方經濟實力的油輪戰。
雙方主要使用飛機攜帶反艦飛彈攻擊對方油輪。
伊拉克空軍主要使用幻象、超黃蜂直升機搭載飛魚飛彈,後期還使用過轟-6搭載C601反艦飛彈。
伊朗則主要用F4戰機搭載小牛飛彈。
雙方也都零星使用過火箭彈及炸彈攻擊。
[41]但所有的這些攻擊效果都並不理想,大多數船隻只是被擊傷或擱淺。
1985年2月14日,首次有船隻在襲船戰中被擊沉,這是一艘被伊拉克空軍擊沉的賴比瑞亞油輪。
[42]因為伊拉克的石油輸出大多依靠管道,加之伊拉克空軍在戰爭中後期的力量強於伊朗空軍,因而損失小於伊朗。
伊朗便將其襲擊目標升級為支持伊拉克的其他海灣國家。
襲船戰升級之後,石油輸出大國科威特損失嚴重,於是便向聯合國安理會成員申請護航保護。
1987年6月之後,美國海軍以為科威特油輪護航為由介入兩伊戰爭,蘇聯也向海灣地區派遣了艦隊。
之後伊朗開始用小艇攻擊美國護航船隻並在波斯灣布設水雷以阻撓美軍護航。
為報復伊朗布雷和襲擊油輪的行動,美軍曾發動過多次軍事行動攻擊伊朗布雷艇和具有軍事意義的海上石油平台。
[43]其中,在祈求螳螂行動(OperationPrayingMantis)中,美國海軍使用標準型防空飛彈成功攻擊了伊朗海軍的快艇。
[44]在兩伊戰爭將要結束前的1988年7月3日,還發生了美國海軍巡洋艦文森斯號擊落伊朗民航客機的事件。
[45]至戰爭結束,共有約400艘船隻在襲船戰中被襲擊。
[46]除了襲擊油輪外,伊拉克還曾在1985年8月15日襲擊了伊朗的哈爾克島,該島為伊朗原油加工、儲存基地。
這次進攻的目的同樣為打擊伊朗石油加工能力,削弱其經濟實力。
伊朗方面則以空襲伊拉克的基爾庫克和摩蘇爾油田作為報復。
[27]
伊拉克空軍使用飛魚反艦飛彈重創美軍佩里級護衛艦斯塔克號
1985年,伊拉克空軍除了襲擊伊朗石油設施外,還展開了空襲對方城市,動搖伊朗民眾戰爭意志的行動。
3月初,伊拉克出動百餘架飛機,對伊朗境內三十多個城市予以空襲。
3月4日,伊朗便出動飛機空襲了巴格達。
[47]1986年2月,地面戰場終於又出現了新的動向。
由於伊朗方面感到獲得了國際援助的伊拉克實力開始增長,而自身經濟力量經受不住長期戰爭的消耗,於是便蓄積力量,打算發動大規模攻勢迅速結束戰爭。
9日,為紀念伊斯蘭革命勝利7周年,伊朗組織3萬多士兵,發動曙光八號攻勢,強渡阿拉伯河,占領了伊拉克南部的石油產區法奧半島。
[30]由於時值雨季,道路泥濘交通不便,雖然伊拉克大規模使用了化學武器,向占領法奧半島的伊朗軍隊空投了芥子氣和神經毒氣彈。
但伊朗軍隊較之前相比有更充分的對付化學武器的經驗。
[37]而伊拉克裝甲部隊調動受阻,未能及時組織防禦。
24日,伊朗又向伊拉克北部庫德人聚集的馬里萬區發動曙光九號攻勢,一旦該地區被攻克,伊拉克僅存的石油產區基爾庫克油田就將受到威脅。
[5]及時組織力量守住這一地區後,伊拉克軍隊在5月中攻占了伊朗中部的梅赫蘭,試圖用該地區同伊朗交換法奧半島。
伊朗方面則在7月發動了卡爾巴拉1號攻勢,奪回了梅赫蘭。
1987年1月9日,伊朗發動了一次經過精心準備的大規模行動,近20萬人參戰的卡爾巴拉5號攻勢。
[48]雖然薩達姆親臨前線指揮,伊朗軍隊還是突破了伊拉克苦心經營的巴斯拉外層防禦圈,接近了巴斯拉城。
伊朗的炮兵用重炮轟擊巴斯拉城,伊拉克則派飛機轟炸伊朗的德黑蘭及聖城庫姆等地作為報復。
2月26日,在付出近10萬人傷亡的代價後,仍未攻下巴斯拉的伊朗軍隊結束了卡爾巴拉5號攻勢。
[49]在1987年剩下時間中,伊朗還在北部和中部戰線發動了一系列未見成效的攻勢。
伊拉克宣稱伊朗在戰鬥中使用了化學武器作為報復,但這一方面的證據並不充分。
[50]
飛彈襲城戰[編輯]
為了促成伊朗談判,伊拉克在1988年中發動了飛彈襲城戰。
1988年2月27日,伊拉克飛機轟炸了德黑蘭南郊的煉油廠和發電廠。
伊朗軍隊則在第二天向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發射了飛毛腿彈道飛彈。
早有準備的伊拉克方面宣稱,伊拉克將會用更多的飛彈對伊朗予以回擊。
3月2日,伊拉克便向伊朗發射了在飛毛腿飛彈基礎上改裝的海珊彈道飛彈。
[51]從這一天至4月5日,伊拉克的主要目標為德黑蘭,攻擊強度也很高,最多的時候一天之內就發射了11枚飛彈。
而伊朗方面則較為被動,目標多選擇巴格達和巴斯拉。
之後伊拉克攻擊勢頭放緩,每天象徵性地發射一兩枚飛彈,目標也多選擇德黑蘭周邊的城市。
飛彈襲城戰在4月21日結束,伊拉克發射了近200枚飛彈,伊朗也發射了七十餘枚,雙方的飛彈戰使得許多建築物被毀,大量百姓流離失所。
[52]
戰爭結束[編輯]
1988年3月13日開始,伊朗又在伊拉克北部的蘇萊曼尼亞省首府蘇萊曼尼亞城聯合當地庫德反政府武裝,發動了一系列攻勢,占領數座伊拉克邊境城市。
為了根除庫德武裝力量,伊拉克在3月16日派遣了14架米格和幻象飛機,對庫德人聚集的哈萊卜傑發動了化學武器攻擊。
這場化學攻擊導致了3000名以上平民死亡,近萬人受到傷害。
[53]1988年4月17日,伊拉克陸軍聯合共和國衛隊,發動了旨在收復法奧地區的齋月攻勢。
由於伊朗準備不充分,防禦薄弱,伊拉克在兩天內就拿下了這一地區。
這之後的伊拉克軍隊乘勝追擊,在5月和7月又發動了一系列攻勢,收復大片失地,並攻下了伊朗中部城市代赫洛蘭。
7月16日,伊拉克主動撤出這一地區,並在第二天向伊朗表示了停戰的願望。
[54]第二天,伊朗總統哈梅內伊宣布接受聯合國598號決議。
8月8日,聯合國秘書長佩雷斯·德奎利亞爾宣布兩伊將於8月20日開始全面停火。
至此,兩伊戰爭宣告結束。
[24]
停火努力[編輯]
在兩伊戰爭初始階段,聯合國就為調停戰爭而做出了努力。
1980年9月26日聯合國就召開了會議並通過了促使兩國停戰的決議。
1982年伊拉克單方面停火併撤軍後,聯合國在7月12日通過了514號決議要求雙方停火。
聯合國秘書長還曾派遣特使先後5次在兩伊之間進行停火協調。
[55]但伊朗方面認為聯合國沒有懲罰戰爭發動者伊拉克,應該由其向國際承認侵略罪行並向伊朗支付戰爭賠償,因而拒絕接受這一決議。
除了聯合國外,伊斯蘭會議組織、不結盟運動也就兩伊之間的停火做出過努力,伊斯蘭會議組織成立了以幾內亞總統塞古·杜爾為主席的調解委員會。
伊拉克在82年3月進攻受挫後,向調解委員會表達了同意阿爾及爾協議,願意就阿拉伯領土權問題重新談判而後進行撤軍的意向,但伊朗不同意這一建議,同時堅持先撤軍後談判的原則。
6月,由塞內加爾外長和幾內亞外長各率領一個代表團分赴伊拉克和伊朗邀請兩國領導人至麥加談判但未得到答覆。
伊斯蘭會議組織甚至還建議成立伊斯蘭團結基金會為雙方重建家園,而伊朗方面則認為應該由伊拉克支付賠償。
[56]在戰爭中表現出中立的土耳其以及曾為兩伊做出過調解的阿爾及利亞也希望能促進雙方談判,也未產生實質結果。
阿爾及利亞外交部長還在赴伊朗調解途中因飛機失事不幸身亡,這架飛機很有可能是被伊拉克空軍的米格25擊落的。
[57]1984年3月聯合國還就伊拉克對伊朗所進行的化學攻擊做過調查,調查證實了伊拉克使用了芥子氣和塔崩等化學武器。
為使兩伊戰爭儘快結束,聯合國安理會於1987年7月20日通過了要求兩伊立即停火的第598號決議(英語:UnitedNationsSecurityCouncilResolution598)。
次日,伊拉克表示歡迎聯合國決議,並決定暫停襲擊伊朗海上目標,以示誠意。
1988年5月9日,聯合國又通過了希望戰爭雙方停止使用化學武器的第612號決議。
[58]但伊朗沒有表態,直到1988年7月18日才宣布接受第598號決議。
雙方雖然停止了戰爭,但在阿拉伯河分界等諸多問題上仍然存在著爭議。
從兩伊戰爭停火後的第5天即8月25日開始,在聯合國秘書長主持下,兩伊外長舉行了多次會談,但談判毫無結果。
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海灣危機爆發後,伊朗利用危機逼使伊拉克最終接受了伊朗的和平條件──承認伊朗對阿拉伯河的一半主權,並從伊朗領土撤出了軍隊。
[59]
國際支持[編輯]
雖然有許多愛好和平的國際組織或國家參與調解兩伊之間的戰爭,但也有一些國家或明或暗地在戰爭中給予一方乃至雙方支援,從而間接促成戰爭傷害增大。
支持伊拉克[編輯]
總體上說,西方各國和阿拉伯國家由於擔心伊朗的伊斯蘭革命擴張,大多在政治和經濟上支持伊拉克,如埃及、約旦、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後兩國在戰爭期間向伊拉克貸款數百億美元,以供其購買武器裝備。
[60]雖然未向伊拉克提供軍隊、武器,但是伊拉克所購買的蘇式武器大多是經阿拉伯國家中轉的,伊拉克在戰爭初期也曾為躲避伊朗空襲將國內的飛機轉移至臨近阿拉伯國家的機場。
[61]
支持伊朗[編輯]
但也有阿拉伯國家如敘利亞和利比亞支持伊朗。
前者是出於對伊拉克的仇恨與矛盾[62]。
敘利亞的執政黨與伊拉克的執政黨同為阿拉伯復興社會黨,但兩黨自1968年在諸多問題上出現分歧,敘利亞還擔心伊拉克影響其在海灣地區的威望。
同時,兩國還在幼發拉底河水權、伊拉克石油管道過境費等經濟問題上產生了糾紛。
[63]
利比亞因穆安瑪爾·格達費和薩達姆的私怨,在1980-1987年支持伊朗,但1987年秋,格達費不滿伊朗在當年挑起麥加騷亂事件,轉而支持伊拉克。
以色列同樣因為敵視伊拉克而支援伊朗,同時也希望伊朗能因此對居住在伊朗的眾多猶太人加以保護。
[64]在兩伊戰爭期間,以色列還趁亂發動了巴比倫行動,轟炸了由法國援建的伊拉克核反應爐。
另外一些在外交上相對比較孤單的國家,如阿根廷、南非、北韓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等支持其外交夥伴伊朗。
武器支援[編輯]
這兩個開發中國家自身軍工實力欠缺,使用重型武器主要來自其他國家。
比如五個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在戰爭中出於多方原因均向雙方出售了武器[65]。
蘇聯:出於削弱美國在中東地區影響力的目的,支持反美的伊朗;同時伊拉克也是蘇聯武器的老主顧,蘇聯向雙方出售的武器包括戰車、飛機、輕兵器。
在戰爭後期,雙方在襲城戰中使用的地對地飛彈,都是從蘇聯方面經第三國轉運至兩伊[52]。
蘇聯是兩國最大的武器供貨商[66]。
除了直接出售武器外,蘇聯還幫助訓練伊拉克飛行員。
並派遣一批顧問團駐紮在伊拉克,在戰爭初期伊拉克空軍的米格25戰機基本全部由蘇聯顧問駕駛。
[61]
美國:在初期表現出明顯支持伊拉克的姿態,但是到了戰爭後期,由於擔心伊拉克力量膨脹和其他諸多原因,美國暗中向伊朗出售武器,並爆發了與之相關的伊朗門事件。
中國、 英國、 法國:中國同時向伊朗和伊拉克出售了包括戰車[67]、反艦飛彈、戰鬥機在內的許多武器裝備[68]。
法國為了保證能從伊拉克獲取石油和同海灣地區維持良好的關係,向其出售了反艦飛彈、戰機、武裝直升機。
[69]英國也通過第三方國家如新加坡、南非等向戰爭雙方輸出了武器彈藥。
[70]
伊拉克和伊朗這兩個開發中國家的邊境戰爭拖了8年之久,和世界強國的支持操縱有不小聯繫。
[來源請求]
戰爭結果[編輯]
歷時8年的兩伊戰爭,結果是兩敗俱傷。
兩國的分界線恢復到了戰前狀態。
事實上戰爭的結果是兩國戰平,但雙方都宣稱自己獲得了勝利。
伊拉克建造了包括勝利之手在內的一系列紀念碑。
伊朗常在兩伊戰爭爆發日舉行閱兵儀式,紀念自己抵擋了侵略者並展示武裝力量。
[71]
人員傷亡和戰俘處理[編輯]
兩國具體的傷殘人數難以統計。
伊拉克承認傷亡人數為35萬人,另有6萬人被伊朗俘虜。
損失作戰飛機250架,戰車2000多輛,火炮1500門,艦艇15艘;伊朗宣稱死亡30萬人,損失作戰飛機150架,戰車1500輛,火炮1200門,艦艇16艘。
[72]然而外界估計因兩伊戰爭而產生的傷亡可能接近了100萬。
兩國之間的戰俘交換問題也久拖不決,還有許多戰死的伊拉克及伊朗士兵的遺體無法辨認,或是不能被運回國內。
數以萬計的戰鬥人員和平民不知去向。
[73]
戰爭影響[編輯]
經濟損失[編輯]
這次戰爭令兩國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軍費開支接近2千億美元。
不僅花光其原有的外匯儲備,還欠下了許多外債。
戰爭破壞造成的經濟損失超過5千億美元,在襲船戰中雙方的經濟設施都遭受破壞,特別是油輪、石油加工廠、石油運輸管道和油田,嚴重打擊兩個依賴石油的海灣國家在戰時的外匯收入。
其戰前石油產量,伊拉克1979年中平均每天出口約350萬桶原油,到襲船戰開始後,幾乎只能依靠北部一條穿過土耳其的石油管道每天出口60萬桶。
至1987年,這條管道的出口量提升到90萬桶,總出口量大約在每天一百多萬桶。
至1990年6月,石油生產恢復至戰前水平。
[74]伊朗1979年每天可出口石油380萬桶,戰爭期間平均每天出口200萬桶,至1989年出口能力提升到每天400萬桶。
[75]不僅原油輸出受到影響,雙方煉油廠也在空襲中遭到破壞,成品油生產減少。
飛彈襲城戰破壞了雙方的城市,雙方重建費用將會達到上千億美元。
[76]
賠償和債務[編輯]
除了建設基礎設施外,對傷亡軍人的賠償、安撫也是個不少的開支。
[77]伊拉克因此也背負了大量的債務,拖欠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阿聯近800億美元債務,僅欠科威特的債務即達140億美元。
這也是後來薩達姆·海珊入侵科威特的原因之一。
伊拉克還向巴黎俱樂部中許多成員借了債,不過數額相對較少。
因為伊朗的收入較伊拉克為多,伊朗能夠獲得的武器來源少,同時還常常依靠其人數優勢而非裝備數量取勝,因此花在購買武器上的錢比伊拉克少。
伊拉克受到的經濟損失要比伊朗大,戰後的1989年伊朗全年GDP為1140億美元,伊拉克則為480億美元,兩者差距比開戰前又拉大了一些。
[78]
政治[編輯]
伊拉克正規軍隊由戰前的24萬人發展到戰後的120萬人,退伍軍人或面對失業問題。
在美伊戰爭中,伊拉克軍隊受到重大打擊,或影響兩國關係。
對伊朗而言,兩伊戰爭加強了民族凝聚力,提高了何梅尼政府的威望。
由伊朗伊斯蘭革命所引發的若干問題,在伊拉克入侵時已得到緩解,政府能夠加強對軍隊的控制。
[18]
重建[編輯]
聯合國認定在海灣戰爭中戰敗的伊拉克,是戰爭發動方。
伊拉克對科威特付出的代價,多過賠償給伊朗。
直到2010年伊朗還在要求伊拉克賠償兩伊戰爭時期的損失。
[79]因此,伊拉克的重建工作顯得遙遙無期。
1988年8月,伊朗成立重建政策委員會,修訂了從1989年開始的5年發展計劃。
重振經濟、工業,修復阿巴丹等地的煉油廠,加緊胡齊斯坦省和近海地區的石油勘探開採,建設更多的油氣加工廠。
另外就外交政策方面,調整了何梅尼所採取的「不要西方也不要東方」的思想,緩和了和西方國家的關係。
盡管如此,伊朗依舊遇到糧食缺乏、通貨膨脹、物價上漲等經濟問題。
[80]
參見[編輯]
中東地區衝突
蘇聯對阿富汗戰爭
伊拉克戰爭
波灣戰爭
冷戰
參考文獻[編輯]
^CountryStudies-FederalResearchDivision,LibraryofCongress.[2007-07-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26).
^Iran-IraqWar(1980-1988).globalsecurity.(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2-28)(英語).
^伊朗公布两伊战争间萨达姆批准用化武新文件.中國甘肅網.2007-07-01[2009-12-1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9)(中文).
^HumanWaveAttacksintheIran-IraqWar.derkeiler.2005-08-08[2009-12-0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6-17)(英語).
^5.05.15.25.35.45.5两伊战争.中國長城網際網路.2005-08-31[2009-12-0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2-17)(英語).
^两伊战争的起因.新華網.[2009-12-1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4).
^两伊战争背景资料.歷史上的今天.[2009-12-1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10)(中文).
^Near&MiddleEastTitles:Iran–IraqBorder1840–1958(近东及中东:伊朗-伊拉克边境问题1840-1958).archiveeditions.[2009-12-1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1-14)(英語).
^AlgiersAccord-1975(阿尔及尔协议-1975年).mideastweb.[2009-12-15].(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2-15)(英語).
^阿总统:必须从伊朗手里收回领土.中國經濟網.2007年12月2日[2009-12-1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07)(中文).
^輸出革命之內涵.宗教研究網站.[2009-12-14](中文). [永久失效連結]
^什叶派:牵动两伊和美国.新浪網.2003年9月29日[2009-12-1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4)(中文).
^累次战败让阿拉伯国家走向谈判桌.鳳凰資訊.2009年1月6日[2009-12-1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26)(中文).
^王菊如.伊朗的民族与民族问题.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2009-12-15](中文). [永久失效連結]
^库尔德问题的历史、现状及前景.中文伊斯蘭學術城.2006-04-01[2009-12-15].(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19)(中文).
^伊朗军力有多强.新華網.2005-04-07[2009-12-1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4)(中文).
^伊斯兰革命30年伊朗艰难前行.文匯報.2009-02-10[2009-12-1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18)(中文).
^18.018.1BBC中文網|國際新聞|分析:兩伊戰爭爆發25周年.BBC.[2010-02-0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7)(中文).
^19.0019.0119.0219.0319.0419.0519.0619.0719.0819.0919.10《世界知識》半月刊,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一九八〇年第二十期,1980年10月16日,第13頁
^20.020.1两伊战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2009-07-20[2009-12-1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16)(中文).
^伊朗人口突破7000万.中國人口信息.2006-11-24[2010-01-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中文).
^NationMaster-TimeSeries>People>Population>Iraq.nationmaster.[2010-05-09].(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5-12)(英語).
^GDP(1979)bycountry(1979年GDP,按国家分类).nationmaster.[2010-01-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8-17)(英語).
^24.024.124.2两伊战争爆发和停火、谈判时间.新華網.[2009-12-15].(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4-15)(中文).
^劉國柱.《风雨中东》.時事出版社.1998:431.ISBN 7-80009-521-5.
^26.026.126.2Iran-IraqWar1980-1988(伊朗-伊拉克战争1980-1988).iranchamber.[2009-12-1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15)(英語).
^27.027.127.2吳健.被遗忘的战斗——两伊空战实录.空軍之翼.[2009-12-17].(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2-09)(中文).
^Khorramshahr(霍拉姆沙赫尔).www.sajed.ir.[2009-12-21].(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8-08)(英語).
^abadan(阿巴丹).www.sajed.ir.[2009-12-2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22)(英語).
^30.030.130.2Iran-IraqWar1980-1988(2).iranchamber.[2009-12-2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15)(英語).
^劉國柱.《风雨中东》.時事出版社.1998:437.ISBN 7-80009-521-5.
^山区战火:1982年两伊秋季战役(1).空軍之翼.[2009-12-2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13)(中文).
^“幻影”F1战斗机.南方網.2003-02-20[2009-12-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4-22)(中文).
^黃民興.什叶派:历史、现状与伊拉克重建.中文伊斯蘭學術城.2004年3月[2010-02-0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21)(中文).
^晨楓.长满獠牙的母鹿——米-24战斗直升机.空軍之翼.[2009-12-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12)(中文).
^山区战火:1982年两伊秋季战役(7).空軍之翼.[2009-12-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14).
^37.037.1javedali.NPR81:ChemicalWeaponsandtheIran-IraqWar:ACaseStudyinnoncompliance(PDF).CNS.[2009-12-25].(原始內容存檔(PDF)於2009-10-07)(英語).
^两伊战争:二战后最惨烈的化学战.[2010-02-0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24)(中文).
^Dugdale-Pointon.TankerWar1984-1988(油轮战1984-1988).historyofwar.org.[2009-12-2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24)(英語).
^劉國柱.《风雨中东》.時事出版社.1998:441.ISBN 7-80009-521-5.
^两伊袭船战.空軍之翼.[2009-1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05)(中文(簡體)).
^TankerWar(油轮战).robertstrausscenter.org.[2009-12-2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4-20)(英語).
^TheU.S.MilitaryinthePersianGulf1987-88(美国军在海湾地区的行动1987-1988)..insidethedangerzone.[2009-12-26].(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8-29)(英語).
^王漢威.“鱼叉”和“鱼叉”的对战记两伊袭船战中的“螳螂行动”.兵器知識.[2009-12-26].(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7).
^伊朗A300客机被美军舰击落.中國科普網.[2009-12-26].(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1-21)(中文).
^两伊的“袭船战”.新華網.[2009-12-26](中文).
^劉國柱.《风雨中东》.時事出版社.1998:446.ISBN 7-80009-521-5.
^弘杉.《向山姆大叔叫板的人--萨达姆》.中國電影出版社.1998:236.ISBN 7-106-01309-9.
^两伊战争时期的“巴士拉之战”.中國網.[2009-12-2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07)(中文).
^JoostR.Hiltermann.Iran’sNuclearPostureandtheScarsofWar.middleeastdesk.2005-01-18[2010-02-0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4)(英語).
^“飞毛腿”B/C型地对地导弹.南方網.[2009-12-2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5)(中文).
^52.052.1两伊战争中的导弹袭城战.中國長城網際網路.2006-02-14[2009-12-27](中文). [永久失效連結]
^1988:ThousandsdieinHalabjagasattack(1988年:数千人在阿莱卜杰的毒气攻击中丧生).BBC.[2009-12-2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3-31)(英語).
^劉國柱.《风雨中东》.時事出版社.1998:448.ISBN 7-80009-521-5.
^弘杉.《向山姆大叔叫板的人--萨达姆》.中國電影出版社.1998:231.ISBN 7-106-01309-9.
^1.有關各方的調解活動.[2009-12-30]. [永久失效連結]
^伊拉克空军米格-25“狐蝠”战史(组图)(6).鳳凰資訊.2009年2月24日[2010-01-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8-17)(中文).
^第五章安全理事会的附属机构(PDF).UN.[2009-12-30].(原始內容存檔(PDF)於2012-01-26)(中文).
^伊朗与伊拉克的冲突.UN.[2009-12-30].(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4-03)(中文).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2010-01-19].(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20)(中文).
^61.061.1海湾上空的鹰群:两伊战争制空权争夺(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2009-07-20[2010-01-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30)(中文).
^孫德剛.试析叙利亚—伊朗准联盟关系的形成原因.決策研究.[2010-01-18].(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8)(中文).
^伊拉克与周边国家关系之四:伊拉克与叙利亚.新華網.2003年4月5日[2010-01-2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5)(中文).
^TheIran-IraqWar(两伊战争).jewishvirtuallibrary.[2010-01-19].(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6-25)(英語).
^FirstGulfWar(第一次海湾战争).[2010-01-19].(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4-13)(英語).
^IraqMilitaryTiesPriortotheIran-IraqWar.[2010-01-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1-06)(英語).
^Type69.army-guide.[2010-01-19].(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07)(英語).
^中国军火出售不完全记录.uasp.net.2005-01-15[2010-01-19].(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5-24)(中文).
^小羚羊法国SA341/342轻型反坦克直升机——解放军陆航武装直升机的起点.空軍世界.[2010-01-19].(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02)(中文).
^GOVERNMENTPOLICYONTHECONTROLOFEXPORTSTOIRANANDIRAQ1980TO1990-THEFACTS.FAS.1996-02-15[2010-01-2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7-19)(英語).
^伊朗举行阅兵式纪念两伊战争[组图].新華網.2008年9月21日[2010-02-07].(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1-02)(中文).
^Iran-IraqWar1980-1988(3).iranchamber.[2010-01-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25)(英語).
^伊拉克和伊朗再次交换两伊战争期间阵亡军人遗骸.百靈新聞.2002-09-18[2010-01-28](中文). [永久失效連結]
^Iraq’sUncertainOilAndPoliticalProspects(Part1Of2).MiddleEastEconomicSurvey.2007-11-26[2010-01-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年5月11日)(英語).
^Iran’sOilCentury–ReviewingOilAndGasOperations.MiddleEastEconomicSurvey.2009-01-05[2010-01-28](英語). [永久失效連結]
^吳偉.第六课:两伊战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09-08[2010-01-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24)(中文).
^两伊战争创伤仍在折磨伊拉克.文摘報.[2010-01-28](中文).
^GDP(1989)bycountry..nationmaster.[2010-02-06].(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1-05)(英語).
^IraqshouldpaywarreparationstoIranfromjointoilfieldprofits.tehrantimes.2010-01-10[2010-02-0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6)(英語).
^馬秀卿.伊朗油气工业的重建和发展战略.中國社會科學院.[2010-02-0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26)(中文).
閱論編冷戰
美國
蘇聯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華沙條約組織
太平洋安全保障條約
東南亞條約組織
中部公約組織
不結盟運動
第二次冷戰
1940年代
摩根索計劃
虎克軍反叛
牙買加政治衝突(英語:Jamaicanpoliticalconflict)
希臘十二月衝突(英語:Dekemvriana)
英蘇百分比協定
雅爾達會議
波羅的海三國遊擊戰
森林兄弟
衝浪行動
叢林行動(英語:OperationJungle)
蘇聯佔領波羅的海三國
被詛咒的士兵
不可思議行動
沒落行動
波茨坦會議
古琴科事件
北韓半島南北分治
支配行動
圍困行動(英語:OperationBeleaguer)
四十黑名單行動(英語:OperationBlacklistForty)
伊朗危機
希臘內戰
巴魯克計畫
科孚海峽事件
土耳其海峽危機
對德政策的重述
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
杜魯門主義
亞洲關係會議
1947年5月危機(英語:May1947crises)
馬歇爾計劃
莫洛托夫計劃
經濟互助委員會
捷克斯洛伐克1948年二月事件
阿爾瓦思巴起義(英語:Al-Wathbahuprising)
第一次中東戰爭
1947-1948年巴勒斯坦託管地內戰
1948年以色列-阿拉伯戰爭
1948年巴勒斯坦人大流亡
蘇南衝突
柏林封鎖
西方盟國的背叛
鐵幕
南非種族隔離
東方集團
西方集團
國共內戰
臺灣戒嚴
台灣海峽兩岸分裂
馬來亞緊急狀態
緬甸共產黨叛亂(英語:CommunistinsurgencyinBurma)
1949年3月敘利亞政變(英語:March1949Syriancoupd'état)
阿爾巴尼亞政變(英語:AlbanianSubversion)
1950年代
竹幕
韓戰
麥卡錫主義
茅茅起義
阿爾及利亞戰爭
埃及七月革命
1953年伊朗政變
東德六一七事件
羅森堡夫婦案
馬德里條約(英語:PactofMadrid)
布里克爾修正案(英語:BrickerAmendment)
1954年瓜地馬拉政變
1954年日內瓦會議
綠山戰爭
越南戰爭
第一次台灣海峽危機
賽普勒斯緊急狀態
黃金行動
1955年日內瓦高峰會
萬隆會議
波茲南事件
1956年匈牙利革命
第二次中東戰爭
「我們要埋葬你們」
伊夫尼戰爭
格拉迪奧行動
阿拉伯冷戰
1957年敘利亞危機(英語:SyrianCrisisof1957)
1958年黎巴嫩危機
1958年伊拉克革命
史普尼克危機
第二次台灣海峽危機
1959年藏區騷亂
1959年摩蘇爾起義(英語:1959Mosuluprising)
古巴革命
古巴革命的影響(英語:AftermathoftheCubanRevolution)
赫魯雪夫解凍
廚房辯論
中蘇交惡
1960年代
剛果危機
辛巴叛亂(英語:Simbarebellion)
1960年U-2擊墜事件
豬灣事件
1960年土耳其政變
蘇阿決裂
伊拉克–庫德衝突(英語:Iraqi–Kurdishconflict)
第一次伊拉克–庫德戰爭(英語:FirstIraqi–KurdishWar)
1961年柏林危機
柏林圍牆
巴布亞衝突
沙漠戰爭(英語:SandWar)
葡萄牙殖民地戰爭
安哥拉獨立戰爭
幾內亞比索獨立戰爭
莫三比克獨立戰爭
古巴飛彈危機
埃爾·波特納佐(英語:ElPorteñazo)
中印邊境戰爭
砂拉越共產黨叛亂
齋月革命
厄利垂亞獨立戰爭
北葉門內戰
1963年敘利亞政變(英語:1963Syriancoupd'état)
約翰·F·甘迺迪遇刺案
亞丁緊急狀態(英語:AdenEmergency)
1963年賽普勒斯危機(英語:Cypruscrisisof1963–64)
越南戰爭
叛亂戰爭(英語:ShiftaWar)
墨西哥骯髒戰爭(英語:MexicanDirtyWar)
特拉特洛爾科事件
瓜地馬拉內戰
哥倫比亞內戰
1964年巴西政變
多米尼加內戰
羅德西亞叢林戰爭
南非邊境戰爭
印度尼西亞過渡期(英語:TransitiontotheNewOrder)
多米諾骨牌理論
東協宣言
寮國內戰
1966年敘利亞政變(英語:1966Syriancoupd'état)
阿根廷革命(英語:ArgentineRevolution)
朝韓非軍事區衝突
希臘軍政府時期
鉛彈歲月
普韋布洛號危機
第三次中東戰爭
埃以消耗戰爭
佐法爾叛亂
南葉門戰爭(英語:Al-WadiahWar)
奈及利亞內戰
六八運動
五月風暴
文化大革命
布拉格之春
1968年波蘭政治危機(英語:1968Polishpoliticalcrisis)
馬來亞共產黨叛亂
華約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正常化
7月17日革命
中蘇邊界衝突
珍寶島事件
鐵列克提事件
利比亞綠色革命
足球戰爭
古拉什共產主義
菲律賓共產主義叛亂
校正運動(英語:CorrectiveMove)
1970年代
緩和政策
不擴散核武器條約
1970年約旦內戰
阿爾科拉演習(英語:AlcoraExercise)
敘利亞校正運動(英語:CorrectiveMovement(Syria))
西撒哈拉衝突(英語:WesternSaharaconflict)
1970年波蘭抗議事件
柬埔寨內戰
越南戰爭
胡差暴動
現實政治
桌球外交
埃及校正運動(英語:CorrectiveRevolution(Egypt))
1971年土耳其備忘錄政變(英語:1971Turkishmilitarymemorandum)
1971年蘇丹政變(英語:1971Sudanesecoupd'état)
柏林四強協定
孟加拉國解放戰爭
1972年尼克森訪華
南北葉門1972年邊境衝突
第一次葉門戰爭(英語:YemeniteWarof1972)
慕尼黑慘案
孟加拉國共產主義騷亂(英語:1972–1975Bangladeshinsurgency)
第一次厄利垂亞內戰(英語:EritreanCivilWars)
1973年烏拉圭政變(英語:1973Uruguayancoupd'état)
1973年阿富汗政變(英語:1973Afghancoupd'état)
1973年智利政變
贖罪日戰爭
1973年石油危機
康乃馨革命
蘇聯繞飛日本常規化
西班牙民主轉型
印度尼西亞占領東帝汶
希臘民主轉型(英語:Metapolitefsi)
戰略武器限制談判
第二次伊拉克–庫德戰爭(英語:SecondIraqi–KurdishWar)
土耳其入侵賽普勒斯
安哥拉內戰
赫爾辛基協議
莫三比克內戰
奧羅莫衝突(英語:Oromoconflict)
歐加登戰爭
1978年索馬利亞政變(英語:1978Somalicoupd'étatattempt)
西撒哈拉戰爭
衣索比亞內戰
黎巴嫩內戰
中阿決裂
柬越戰爭
兀鷹行動
阿根廷骯髒戰爭
1976年阿根廷政變(英語:1976Argentinecoupd'état)
利比亞–埃及戰爭(英語:Libyan–EgyptianWar)
德意志之秋
南黎巴嫩衝突
大韓航空902號班機空難
尼加拉瓜革命
烏坦戰爭
改革開放
NDF叛亂(英語:NDFRebellion)
查德-利比亞衝突
1979年葉門戰爭(英語:YemeniteWarof1979)
麥加禁寺圍困事件
伊朗伊斯蘭革命
沙爾革命
中越戰爭
中越邊境衝突
新寶石運動
1979年赫拉特起義
七日抵達萊茵河演習
反對蘇聯政治精神迫害鬥爭(英語:StruggleagainstpoliticalabuseofpsychiatryintheSovietUnion)
1980年代
薩爾瓦多內戰
阿富汗戰爭
聯合抵制1980年夏季奧運會
秘魯內部衝突
第二次厄利垂亞內戰(英語:EritreanCivilWars)
1980年土耳其政變(英語:1980Turkishcoupd'état)
兩伊戰爭
烏干達叢林戰爭(英語:UgandanBushWar)
錫德拉灣事件
西方-81演習
卡薩芒斯衝突(英語:Casamanceconflict)
馬島戰爭
第五次中東戰爭
1982年衣索比亞–索馬利亞邊界戰爭(英語:1982Ethiopian–SomaliBorderWar)
1983年蘇聯核警報誤報事件
入侵格瑞那達
仰光爆炸事件
1983年優秀射手演習
戰略防禦計畫
聯合抵制1984年夏季奧運會
東芝事件
1986年黑海事件(英語:1986BlackSeaincident)
南葉門內戰(英語:SouthYemenCivilWar)
豐田戰爭
聖靈抵抗軍叛亂
臺灣戒嚴令解除
1988年黑海撞船事件(英語:1988BlackSeabumpingincident)
布干維爾內戰
伊朗航空655號班機空難
8888民主運動
團結工聯
蘇聯對團結工聯的應對(英語:SovietreactiontothePolishcrisisof1980–1981)
康特拉
中美洲危機
大韓航空007號班機空難
人民力量革命
納戈爾諾-卡拉巴赫戰爭
阿富汗內戰(英語:AfghanCivilWar(1989–1992))
1988年波蘭罷工
六四天安門事件
新思維
經濟改革
開放政策
東歐劇變
波羅的海之路
柏林圍牆倒塌
德國國內邊界的撤除
天鵝絨革命
1989年羅馬尼亞革命
東德轉型與和平革命
美國入侵巴拿馬
1990年代
1990年蒙古革命
海灣戰爭
兩德統一
葉門統一
阿爾巴尼亞共產主義政權的垮台
南斯拉夫解體
天鵝絨分離
蘇聯解體
八一九事件
冷衝突(英語:Frozenconflict)
阿布哈茲(英語:Abkhaz–Georgianconflict)
臺灣
北韓半島
波多黎各(英語:PoliticalstatusofPuertoRico)
科索沃(英語:PoliticalstatusofKosovo)
南奧塞梯
聶斯特河沿岸
中印邊界
北婆羅洲(英語:NorthBorneodispute)
情報組織
中央情報局
聯邦調查局
美國國家安全局
秘密情報局
克格勃
史塔西
摩薩德
對外安全總局
技術競賽
軍備競賽
核軍備競賽
太空競賽
外交政策
杜魯門主義
圍堵
艾森豪主義
多米諾骨牌理論
三個世界
哈爾斯坦學說
甘迺迪主義(英語:KennedyDoctrine)
三和路線
東方政策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詹森主義
勃列日涅夫學說
尼克森主義
烏布利希學說
卡特主義
里根主義
推回
意識形態資本主義
反共主義
麥卡錫主義
凱因斯主義
貨幣主義
新古典經濟學派
芝加哥經濟學派
雷根經濟學
供應面經濟學
柴契爾主義
基督教民主主義
新保守主義
社會主義
共產主義
馬克思列寧主義
史達林主義
托洛茨基主義
左翼共產主義
毛澤東思想
胡志明思想
赫魯曉夫主義
狄托主義
霍查主義
卡斯楚主義
格瓦拉主義
古拉什共產主義
胡薩克主義
納薩爾主義
歐洲共產主義
其他
不結盟主義
民族主義
極端民族主義
白人民族主義
沙文主義
帝國主義
族裔民族主義
白人優越主義
錫安主義
種族主義
法西斯主義
新納粹主義
極權主義
威權主義
獨裁
泛伊斯蘭主義
伊斯蘭社會主義
解放神學
新左翼
主體思想
自由民主制
不自由的民主
指導式民主
社會民主主義
三民主義
第三世界主義
組織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東南亞條約組織
中部公約組織
歐洲經濟共同體
華沙條約組織
經濟互助委員會
不結盟運動
東南亞國家協會
南亞區域合作聯盟
狩獵俱樂部(英語:SafariClub)
宣傳
積極策略(英語:Activemeasures)
《消息報》
《真理報》
《美利堅報(英語:Amerika(magazine))》
《俄羅斯生活報(英語:RussianLife)》
自由十字軍(英語:CrusadeforFreedom)
自由歐洲電台
自由亞洲電台
紅色恐慌
塔斯社
美國之音
莫斯科廣播電台
參見
冰幕
仙人掌幕
朝韓關係
末日之鐘
富爾達缺口
桑地諾民族解放陣線
中東戰爭
邊緣政策
北約與俄羅斯的關係
蘇聯與俄羅斯於美國的間諜活動史(英語:RussianespionageintheUnitedStates)
美蘇關係
美蘇首腦會議
第二次冷戰
1917年俄國革命
閱論編現代中東衝突列表1910年代
意土戰爭
第一次世界大戰
中東戰場
阿拉伯起義
亞美尼亞種族滅絕
亞述人種族大屠殺
黎巴嫩山大饑荒(英語:GreatFamineofMountLebanon)
沙烏地阿拉伯統一
西姆科·希卡克起義(英語:SimkoShikakrevolt(1918–1922))
1919年埃及革命
土耳其獨立戰爭
第二次希土戰爭
土耳其-亞美尼亞戰爭
法土戰爭
土耳其獨立戰爭期間的起義(英語:RevoltsduringtheTurkishWarofIndependence)
馬哈茂德·巴爾贊吉起義(英語:MahmudBarzanjirevolts)
1920年代
法敘戰爭(英語:Franco-SyrianWar)
1920年伊拉克起義(英語:Iraqirevoltof1920)
巴勒斯坦託管地種族衝突(英語:IntercommunalconflictinMandatoryPalestine)
阿德萬叛亂(英語:AdwanRebellion)
胡齊斯坦衝突(英語:ArabseparatisminKhuzestan)
敘利亞大起義(英語:GreatSyrianRevolt)
謝赫賽義德叛亂(英語:SheikhSaidrebellion)
1930年代
亞拉臘叛亂(英語:Araratrebellion)
艾哈邁德巴爾扎尼起義(英語:AhmedBarzanirevolt)
西梅勒大屠殺(英語:Simelemassacre)
1934年沙特-葉門戰爭(英語:Saudi–YemeniWar(1934))
戈哈沙德清真寺起義(英語:GoharshadMosquerebellion)
1935年伊拉克什葉派起義(英語:1935–1936IraqiShiarevolts)
1935年雅茲迪起義(英語:1935Yazidirevolt)
德西姆叛亂(英語:Dersimrebellion)
1940年代
第二次世界大戰
義大利轟炸巴勒斯坦(英語:ItalianbombingofMandatoryPalestineinWorldWarII)
英國伊拉克戰爭
敘利亞-黎巴嫩戰場
英蘇入侵伊朗
1943年巴爾扎尼起義(英語:1943Barzanirevolt)
阿爾瓦齊里政變(英語:Alwaziricoup)
瓦特巴起義(英語:Al-Wathbahuprising)
伊朗的庫德分離主義(英語:KurdishseparatisminIran)
伊朗危機
阿以衝突
第一次中東戰爭
第二次中東戰爭
第三次中東戰爭
第四次中東戰爭
第五次中東戰爭
1950年代
7月23日革命
1953年伊朗政變
綠山戰爭
賽普勒斯緊急狀態
蘇伊士運河危機
亞丁部落暴力衝突(英語:Yemeni–Adeneseclanviolence)
1958年黎巴嫩危機
7月14日革命
1959年摩蘇爾起義(英語:1959Mosuluprising)
1960年代
賽普勒斯族群間暴力(英語:Cypriotintercommunalviolence#Crisisof1963–1964)
伊拉克庫德人衝突(英語:Iraqi–Kurdishconflict)
第一次庫德伊拉克戰爭(英語:FirstIraqi–KurdishWar)
佐法爾叛亂
北葉門內戰
齋月革命
1963年敘利亞政變(英語:1963Syriancoupd'état)
1963年11月伊拉克政變(英語:November1963Iraqicoupd'état)
亞丁緊急情況(英語:AdenEmergency)
1964年哈馬暴動(英語:1964Hamariot)
以巴衝突
第一次中東戰爭
第一次巴勒斯坦大起義
第二次巴勒斯坦大起義
1966年敘利亞政變(英語:1966Syriancoupd'état)
1970年代
1970年約旦內戰
1972年葉門戰爭(英語:YemeniteWarof1972)
土耳其入侵賽普勒斯
1974年兩伊戰爭(英語:1974–75Shattal-Arabconflict)
黎巴嫩內戰
土耳其的政治暴力(英語:PoliticalviolenceinTurkey(1976–1980))
敘利亞伊斯蘭起義(英語:IslamistuprisinginSyria)
1977年伊拉克什葉派起義(英語:1977ShiauprisinginIraq)
NDF叛亂(英語:NDFRebellion)
1979年葉門戰爭(英語:YemeniteWarof1979)
伊朗革命
鞏固革命成果(英語:ConsolidationoftheIranianRevolution)
1979年卡提夫起義(英語:1979QatifUprising)
麥加禁寺圍困事件
1979年伊拉克什葉派起義(英語:1979–1980ShiauprisinginIraq)
1980年代
蘇阿戰爭
兩伊戰爭
1980年土耳其政變(英語:1980Turkishcoupd'état)
土耳其的庫德分離主義(英語:KurdishrebellionsinTurkey)
土耳其-庫德衝突
南葉門內戰(英語:SouthYemenCivilWar)
1986年埃及徵兵暴動(英語:1986Egyptianconscriptsriot)
1986年大馬士革爆炸案(英語:1986Damascusbombings)
1987年麥加事件(英語:1987Meccaincident)
阿布尼達爾組織內部清洗(英語:AbuNidalOrganizationinternalexecutions)
1990年代
海灣戰爭
1991年伊拉克起義(英語:1991Iraqiuprisings)
埃及恐怖主義(英語:TerrorisminEgypt)
1994年葉門內戰
伊拉克庫德戰爭(英語:IraqiKurdishCivilWar)
沙烏地阿拉伯恐怖主義(英語:TerrorisminSaudiArabia)
沙漠之狐行動
葉門蓋達組織叛亂(英語:Al-QaedainsurgencyinYemen)
2000年代
伊拉克戰爭
錫斯坦和俾路支斯坦叛亂(英語:SistanandBaluchestaninsurgency)
2004年卡米什利暴動(英語:2004Qamishliriots)
葉門胡塞叛亂
伊以代理人戰爭(英語:Iran–Israelproxyconflict)
2006年黎巴嫩戰爭
巴勒斯坦內戰
南葉門叛亂(英語:SouthYemeninsurgency)
2010年代
2011年巴林反政府示威
埃及危機(英語:EgyptianCrisis(2011–2014))
西奈半島動亂
埃及恐怖主義時間線(英語:TimelineofterrorisminEgypt(2013–present))
敘利亞內戰
土耳其介入(英語:TurkishinvolvementintheSyriancivilwar)
敘利亞內戰對黎巴嫩的影響
伊拉克內戰
伊拉克內戰(2014年–2017年)
伊拉克境內的伊斯蘭國叛亂(英語:IslamicStateinsurgencyinIraq(2017–present))
葉門危機(英語:YemeniCrisis(2011–present))
葉門內戰
2019年-2022年波斯灣危機
2020年代
2021年貝魯特衝突
本清單列舉出第一次世界大戰及以後死傷超過100人的衝突正在進行的衝突用斜體標記,死傷100,000人以上的衝突用粗體標記。
規範控制
BNE:XX531584
BNF:cb119596628(data)
GND:4132471-7
LCCN:sh85067954
NARA:10639243
NDL:00576148
NKC:ph170411
伊拉克主題伊拉克軍事主題伊朗主題伊朗軍事主題軍事主題歷史主題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两伊战争&oldid=73769921」
分類:兩伊戰爭1980年代亞洲隱藏分類:CS1英語來源(en)自2017年11月帶有失效連結的條目條目有永久失效的外部連結自2018年2月帶有失效連結的條目優良條目含有阿拉伯語的條目含有波斯語的條目有未列明來源語句的條目包含BNE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BN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GND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LCC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AR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DL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KC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AfrikaansالعربيةمصرىAsturianuAzərbaycancaتۆرکجهБашҡортсаBikolCentralБеларускаяБългарскиবাংলাBosanskiCatalàکوردیČeštinaCymraegDanskDeutschދިވެހިބަސް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EuskaraفارسیSuomiFøroysktFrançaisGaeilgeעבריתहिन्दीHrvatskiMagyarՀայերենBahasaIndonesiaIdoÍslenskaItaliano日本語ქართული한국어KurdîКыргызчаLatinaLietuviųLatviešuമലയാളംМонголमराठीBahasaMelayuမြန်မာဘာသာनेपालीNederlandsNorsknynorskNorskbokmålOccitanਪੰਜਾਬੀPolskiپنجابیPortuguêsRomânăРусскийScots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SimpleEnglishSlovenčinaSlovenščinaSoomaaligaСрпски/srpskiSvenskaKiswahiliதமிழ்ТоҷикӣไทยTürkmençeTürkçeУкраїнськаاردوVènetoTiếngViệt吴语ייִדיש粵語
編輯連結
延伸文章資訊
- 1第四章1990 年中東油源爭奪與「波斯灣戰爭」
1980 年代中期以後,石油每桶. 18 美元幾乎是產油國和石油消費國兩方都可以接受的價位。 貳、伊拉克和科威特的衝突與波斯灣情勢. 兩伊戰爭在雙方接受聯合國第598 號決議案 ...
- 2原油出口限制下的伊朗
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機:伊朗發生伊斯蘭革命,而後又跟伊拉克發生兩伊. 戰爭,使得波斯灣國家石油出口銳減。 1990年第三次石油危機:伊拉克對外發動戰爭後遭到國際經濟制裁 ...
- 3试论两伊战争及其遗产
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也为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 埋下了祸根。 一、两伊战争的源起. 两伊交战的原因相当复杂,涉及领土、石油. 争端,民族、宗教、文化冲突,地区霸权 ...
- 4石油危機
世界各國因石油價格暴漲而引發的物價飆漲、經濟成長大幅衰退或萎縮的經濟危機。 ... 其後伊朗與伊拉克兩大產油國在1980年9月爆發「兩伊戰爭」,石油生產、輸出大受 ...
- 5兩伊戰爭-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兩伊戰爭(阿拉伯語:الحرب العراقية الإيرانية),伊拉克方面稱為薩達姆的卡迪 ... 商討美國對伊拉克援助、在靈敏弓箭手行動 中被美國海軍攻擊後的伊朗石油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