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當氣候變遷是謊言?二氧化碳濃度已跨過警戒線! - 泛科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全球暖化是在北極上演的事,離我們尚遠; · 只會影響海平面和海岸線,不是鋪天蓋地、每個地方和地球上所有生命都會被徹底改變的全面性危機; ...
0
0
0
文字
分享
友善列印
繁|
简
0
0
0
地球脈動
好書搶先看
文明足跡
活得科學
環境生態
科技能源
自然生態
還當氣候變遷是謊言?二氧化碳濃度已跨過警戒線!——《氣候緊急時代來了》
天下雜誌出版
・2020/07/02
・3048字
・閱讀時間約6分鐘
・SR值556
・八年級
+追蹤
相關標籤:
SDGs目標13|氣候行動(33)
二氧化碳(50)
大滅絕(11)
巴黎協定(3)
暖化(55)
氣候(38)
氣候緊急時代來了(3)
氣候變遷(109)
溫室地球(1)
溫度(42)
碳濃度(1)
熱門標籤:
量子力學(46)
CT值(8)
後遺症(3)
快篩(7)
時間(37)
宇宙(81)
作者/大衛‧華勒斯—威爾斯(DavidWallace-Wells);譯者/張靖之
實際情況比你以為的還要糟,而且糟很多。
有人主張氣候變遷是個緩慢的過程,這是個美麗的謊言!就和氣候變遷不存在的論調一樣害人不淺,因為這個主張還造成了幾種錯覺,讓我們以為可以安心。
這些錯覺包括
全球暖化是在北極上演的事,離我們尚遠;
只會影響海平面和海岸線,不是鋪天蓋地、每個地方和地球上所有生命都會被徹底改變的全面性危機;
這是自然界災難,不是人類社會的災難,我們今天已經不再倚賴自然界存活,或者說已超越自然界,至少具備抵禦自然力量的能力,不可能無處可逃、毫無招架之力,更何況我們有雄厚財力可以抵禦暖化的破壞;
燃燒化石燃料是維持經濟成長之必要,而伴隨經濟成長而來的科技進步可以拯救環境災難;
在人類漫長的發展史上,絕對找得到同等規模的威脅,我們有信心克服挑戰⋯⋯
這些認知實在錯得離譜,就讓我們先從變遷的速度說起。
氣候變遷的速度有多快?
在我們正身歷其中的這次大滅絕之前,地球曾發生過五次大滅絕,每次都把生命的紀錄抹得幾乎一乾二淨,就像演化上的歸零重來。
冰層在幾個月之間快速融化。
圖/giphy(NASA製)
地球的種系發生樹像一顆肺,一下膨脹、一下塌縮,每隔一段時間重來一次:距今四億五千萬年前,有86%的物種滅絕;那之後的七千萬年,有75%的物種滅絕;再過一億年後,96%的物種滅絕;再過五千萬年,80%的物種滅絕;再過一億五千萬年,75%的物種滅絕。
事實上,除了恐龍滅絕那一次,其他四次大滅絕都直接和溫室氣體導致的氣候變遷有關。
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二億五千萬年前,一開始,地球因為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增加,溫度上升了攝氏5度,而氣溫上升又導致另一種溫室氣體甲烷大量排放,進一步加速暖化,最後地球上的生命消失殆盡。
現在,我們正以更快的速度排放二氧化碳到大氣中。
根據大多數預測,現今的碳排速度至少是地球史上最嚴重大滅絕時期的10倍,也是人類史上工業化之前的100倍。
目前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已升破411ppm,比1958年首次觀測到的大氣二氧化碳濃度316ppm整整高出30%以上,也創下八十萬年來新高,甚至有研究指出,上次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和現在一樣高可能是一千五百萬年前,當時地球還沒有人類,海平面比現在高30公尺以上。
全球暖化警戒線失守
到了2016年,聯合國因氣候進入緊急狀態,終於簽署了巴黎協定。
此時,地球的氣候系統已經走向崩壞,大氣的二氧化碳濃度跨過警戒線400ppm。
這是多年來環境科學家在我們只顧往前衝的現代工業社會面前,拉起的最後一道防線,上面醒目的紅字寫著:禁止跨越。
但我們卻繼續往前衝。
二氧化碳仍持續排放。
圖/giphy
短短兩年後,2018年6月的大氣碳濃度月平均升到411ppm,地球空氣中瀰漫著人類的罪孽,和二氧化碳一樣濃,只是我們選擇相信沒有聞到。
長久以來,科學家把比起工業化時代升溫攝氏2度,當作地球從宜居走向氣候大災難的臨界點。
如今我們正邁向那個臨界點。
科學家預估在2100年之前,地球溫度將上升超過攝氏4度。
根據一些預測,這表示整個非洲、澳洲和美國,加上巴塔哥尼亞以北的南美洲地區,以及西伯利亞以南的亞洲地區,都會因為高溫、沙漠化和淹水變得不再適合居住。
其實,不管是這些地區,還是其他許多地區,環境都會變得十分惡劣。
這就是我們正在前進的道路,也是人類未來的底線。
假如地球是在一代人的有生之年被帶到了氣候災難的邊緣,那麼要力挽狂瀾,也要靠一代人來扛起責任。
你我對這一代人的有生之年也不陌生,那就是我們自己的有生之年。
人類準備進入「地獄世紀」?
大崩壞的臨界點是升溫2度,最近幾項研究結果都顯示,就算我們即刻停止排放二氧化碳,地球仍會在本世紀末達到這個升溫幅度。
不用下地獄也可能體會到下油鍋的熱了QAQ圖/giphy
有些研究全球暖化的專家,把接下來的一百年稱為「地獄世紀」。
氣候變遷發生得很快,快到我們來不及發現和承認,但其影響也極深遠,遠遠超乎我們能夠想像的。
特別令人擔心的是,最近一項針對地球遠古歷史的研究顯示,目前氣候模型針對2100年地球升溫幅度的預測,可能低估了一大半。
換句話說,最終的升溫幅度可能比聯合國IPCC的預測值高,就算真能如期達到巴黎協定的減排目標,我們仍然要面對4度的升溫,這代表撒哈拉沙漠會經常下雨而變得一片蔥綠,熱帶森林則變成野火肆虐的乾草原。
近期一份研究報告中,學者也認為暖化幅度會比原來預期的更劇烈。
就算大幅減排,地球溫度仍會上升4到5度,整個地球的居住環境都將變得非常險惡,學者形容為「溫室地球」。
不過就升溫幾度,對人類真會有影響?
升高的溫度,手指頭都數得出來,真的有這麼嚴重嗎?圖/giphy
不管是1度、2度、4度、5度,這些數字聽起來好像都差不多,讓人很容易忽略之間的差別。
畢竟人類的經驗和記憶裡,沒有類似的參考時點,讓我們知道該如何去看待這些臨界點。
但就如同世界大戰或癌症復發,你一次都不希望它發生。
升溫2度:
冰層就開始崩解,面臨水資源缺乏的人口將多出4億。
赤道上的主要城市變得無法住人,即使是接近赤道、緯度較高的地方,每年夏天的熱浪也會導致成千上萬人死亡。
印度的極端熱浪次數會是現在的32倍,每次持續時間是目前的5倍,波及人數是93倍。
這還是對未來最好的預測狀況。
升溫3度:
南歐會處於永久乾旱,中美洲的旱季會增加19個月、加勒比海地區增加21個月,北非地區更增加60個月,也就是足足五年之久。
每年野火成災的地區,在地中海將是現在的兩倍,美國則是6倍以上。
升溫4度:
登革熱病例光是在拉丁美洲地區每年就會增加800萬例;
全球每年都會發生幾近糧荒的危機,因過熱致死的案例也將增加9%。
河水暴漲造成的損害,在孟加拉是現在的30倍、印度是20倍,在英國最糟糕的情況下甚至到60倍。
在某些地區,會同時遭遇熱浪、野火、暴洪、颶風、乾旱、海平面上升等六種氣候災難,全球損失可能超過600兆美元(目前全球財富總額的兩倍以上),各種衝突和戰爭將更頻繁。
地球正在變得「不宜居」
如果把時間跨度拉更長來看,結果可能更令人絕望:宜居的那一半地球環境愈來愈惡化,人類的時代步入尾聲。
人類在地球上毀滅的場景已經被我們召喚出來,我們應該面對這個問題!圖/giphy
除非一連串錯誤選擇和各種霉運湊在一起,地球應該不至於在我們的有生之年變得不宜居,但卻是我們讓這個惡夢出現在未來的可能之中。
這一點大概是近代社會最重要的史實和文化特性,未來的歷史學家會以此檢視與定義我們,這也是我們希望上一代人有多一點遠見去處理的問題。
不管我們怎麼防止氣候繼續惡化下去,無論我們如何積極作為,減少暖化的損害,都無法改變人類在地球上毀滅的場景已經被我們召喚出來的事實。
我們如今已夠接近,可以清楚看見將會是怎樣一幅情景,也知道我們的後代子孫會如何受罪。
事實上,只要願意正視的人,就會發現這場景已經近得讓我們開始感受到它的威力了。
——本文摘自《氣候緊急時代來了》,2020年4月,天下雜誌
發表意見
文章難易度
剛好
太難
所有討論
0
登入與大家一起討論
天下雜誌出版
21篇文章
・
17位粉絲
+追蹤
天下雜誌出版持續製作與出版國內外好書,引進新趨勢、新做法,期盼能透過閱讀與活動實做,分享創新觀點、開拓視野、促進管理、領導、職場能力、教養教育、同時促進身心靈的美好生活。
TRENDING
熱門討論
即時
熱門
【2022年搞笑諾貝爾醫學獎】吃冰淇淋對抗化療後口腔黏膜破損、潰瘍的副作用
1
17小時前
從打掃方式看出你是哪種人?
25
1天前
【2022年搞笑諾貝爾藝術史獎】浣腸也搞儀式感!藥理學家的馬雅考古
1
2天前
同志的比例到底有多少?
1
2天前
鑑識故事系列:被植入的性侵記憶
5
7天前
全球熱浪災情頻傳!臺灣熱成這樣,竟然不符合「熱浪」的定義?
3
2022/09/16
熱帶雨林如何自食其力?——《熱帶雨林:多樣、美麗而稀少的熱帶生命》
2
5天前
只是買了標示不清的商品而已,會付上多大的代價?「資訊揭露」的必要與兩難——《資訊超載的幸福與詛咒》
1
2022/08/29
RELATED
相關文章
氣候變遷下,熱帶雨林該如何及時自我更新?——《熱帶雨林:多樣、美麗而稀少的熱帶生命》
每年有一千萬公頃的森林消失!把樹種回去,就可以解決問題了嗎?──《牛津通識課|再生能源:尋找未來新動能》
搭建氣候變遷研究與實踐應用之間的橋梁——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專訪
CO2不是廢物!以嶄新材料推進人造光合作用——林麗瓊專訪
IPCC最新氣候變遷報告說了什麼?更熱的地球與更脆弱的人類
0
1
0
文字
分享
友善列印
0
1
0
烘焙東西軍,有添加麵包vs.無添加麵包,今天想吃哪一道?
鳥苷三磷酸(PanSciPromo)
・2022/09/20
・2178字
・閱讀時間約4分鐘
+追蹤
相關標籤:
家樂福(2)
烘焙(4)
裸麵包(1)
食品添加物(16)
麵包(3)
熱門標籤:
量子力學(46)
CT值(8)
後遺症(3)
快篩(7)
時間(37)
宇宙(81)
國小高年級科普文,素養閱讀就從今天就開始!!
本文由家樂福食物轉型計畫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文/陳彥諺
《烘焙東西軍》熱映開播啦!這一集真的很「熱」,因為節目邀請到了兩位烘焙達人來到現場熱烘烘的烤!麵!包!
第一位華麗登場的,是有著亮麗小鬍子、動作咻咻咻超有效率的「有添加師傅」,另外一位古意老實、動作慢條斯理的,則是近年來越來越被看重的「無添加師傅」——這是一場「有添加」與「無添加」的世紀大對決!
《烘焙東西軍》這次邀請了「有添加師傅」和「無添加師傅」來烤麵包。
圖/家樂福提供
「有添加」與「無添加」的世紀大對決
外表亮麗的有添加師傅,其實早已憑著「三好」稱霸市場多年。
所謂的三好,是好快、好吃、好美!為何會這麼說呢?
食品添加物存在於食品中許久,早期因為食物加工技術不夠精良,為了食品安全無虞,便添加可以讓食物安定的添加物,延長保存期限。
又因為食品添加物可以改變食品的外觀、口感、縮短製作時程等,因此,長期以來受到業者及消費者的偏愛。
有添加師傅憑著「好快、好吃、好美」稱霸市場多年。
圖/家樂福提供
不過,近來由於食安事件頻繁,食品添加物早已偏離了原先讓食物安全的初衷,在追求好吃、好快、好美的背後,卻可能造成身體上的負擔與健康風險!製造過程是否安全合理?乾淨衛生?也是打了許多問號。
再加上現在因健康養生的意識抬頭,消費者們越來越注重吃下肚子的食物成份,開始努力追求簡單無添加。
也因為隨著食品加工技術越來越棒,能夠透過改善製程,有效減少添加物的必要性。
終於,在消費者意識抬頭、技術成熟等各方條件皆備下,古意老實、耗費工時的無添加師傅,多年以後,開始受到矚目啦!
在這場世紀對決中,有添加師傅在民眾都還來不及反應時,就已經做好了熱騰騰的麵包,每一個麵包都飽滿好看、香氣濃郁,簡直是施了魔法一樣!但見到這麼多食品化工添加物做出來的麵包,難道就不能有更健康的材料選擇或做法嗎?
反觀無添加師傅,他按部就班的從麵粉開始精心挑選,接著再逐一加入可以溯源的材料,接下來,順應麵包的特性自然發酵。
即使有添加師傅已經端出熱騰騰的麵包了,無添加師傅仍然不為所動,他循序漸進,寧可耗時製作,堅持做自己的無添加麵包。
無添加師傅之所以堅持,那是因為他秉持著麵包不用任何添加物,不講求快速便利,用純淨的原料配方、遵循傳統法國工法,做出來的麵包也可以照樣香氣四溢、美味好吃,更重要的是每一口都吃的健康又安心!
無添加師傅堅持不用任何添加物,不講求快速便利,用純淨的原料配方、遵循傳統工法。
圖/家樂福提供
當兩位師傅的麵包端上評審桌⋯⋯
有添加師傅的麵包外表金黃澎潤漂亮,無添加師傅的則是外表非常質樸。
不過,當評審們吃下麵包後,外表質樸的無添加師傅,竟然擄獲了評審們的心!
怎麼辦到的呢?這是因為花了較多時間製作的無添加麵包,保濕度較佳,口感也較有層次。
當評審一口接著一口品嚐,會發現吃的都是食物的鮮甜原味—無添加麵包是名為「裸麵包」的寶藏男孩啊!他不同於外表上看起來質樸敦厚,只要用心切開,裏頭包裹著滿滿新鮮在地的果乾和堅果,是誠心誠意的美味。
烘焙界的寶藏男孩「裸麵包」,是怎麼來的?
堪稱烘焙界的寶藏男孩「裸麵包」,是來自於家樂福自製的烘焙產品。
長期關注食物真實性與為顧客把關健康的家樂福,2014年就開始著手了「無添加驗證計畫」,也在2019年取得了「A.A.無添加驗證標章」,更透過第三方專業機構親赴產線檢驗、不定期抽查等層層審核程序,取得了嚴謹認可。
要打造寶藏男孩般的「裸麵包」,並不是容易的事。
許多標榜安心安全的麵包,都只能做到製程及配料上的無添加;而追求極致的家樂福,自製白吐司則從特製100%的無添加麵粉開始,掌握源頭,做最純淨、最真實且赤裸的麵包。
這是一款依循歐盟規範,取得A.A.無添加標章,第三方驗證後可信賴的麵包。
這是關注在地的暖心麵包,嚴選在地好食材、講求動物福利,選用當季水果、非籠飼雞蛋、透明鮮奶、以安佳奶油取代人造奶油⋯⋯。
這是減塑又減廢,以醜蔬果製作配料,減少食材浪費,更導入環保包材,友善環境的麵包。
烘焙東西軍「有添加師傅」與「無添加師傅」的對決,我們看到了,天公疼憨人,穩扎穩打、工法較繁複的無添加製程,受到消費者的青睞——這一場對決,由純粹、誠實、充滿善意的裸麵包,「無添加師傅」獲勝。
【家樂福食物轉型計畫】烘焙東西軍「有添加麵包」v.s.「無添加麵包」的世紀對決,今天你選哪一邊?影/YouTube
發表意見
文章難易度
剛好
太難
所有討論
0
登入與大家一起討論
鳥苷三磷酸(PanSciPromo)
146篇文章
・
268位粉絲
+追蹤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email protected]
TRENDING
熱門討論
即時
熱門
【2022年搞笑諾貝爾醫學獎】吃冰淇淋對抗化療後口腔黏膜破損、潰瘍的副作用
1
17小時前
從打掃方式看出你是哪種人?
25
1天前
【2022年搞笑諾貝爾藝術史獎】浣腸也搞儀式感!藥理學家的馬雅考古
1
2天前
同志的比例到底有多少?
1
2天前
鑑識故事系列:被植入的性侵記憶
5
7天前
全球熱浪災情頻傳!臺灣熱成這樣,竟然不符合「熱浪」的定義?
3
2022/09/16
熱帶雨林如何自食其力?——《熱帶雨林:多樣、美麗而稀少的熱帶生命》
2
5天前
只是買了標示不清的商品而已,會付上多大的代價?「資訊揭露」的必要與兩難——《資訊超載的幸福與詛咒》
1
2022/08/29
RELATED
相關文章
來趟蕉心之旅?購買有產地履歷的香蕉好安心
烘焙系動畫利用米做麵包——淺談米的科學與應用
三餐與消夜之料理東西軍二選一,營養師教你健康選擇心法——《帶你爽吃美食又能瘦,才是營養師!》
熷烏龍茶:以科學為本,解茶湯千年奧秘,創茶農百年志業
糖會改變質地和甜度-《料理的科學》
0
1
0
文字
分享
友善列印
0
1
0
氣候變遷下,熱帶雨林該如何及時自我更新?——《熱帶雨林:多樣、美麗而稀少的熱帶生命》
日出出版
・2022/09/17
・3308字
・閱讀時間約6分鐘
+追蹤
相關標籤:
原始森林(1)
氣候變遷(109)
熱帶雨林(9)
熱門標籤:
量子力學(46)
CT值(8)
後遺症(3)
快篩(7)
時間(37)
宇宙(81)
沒有森林能「永遠」存在,但我們總覺得森林特別穩定不變,至少如果它是自然形成的。
森林給人穩定不變的感覺。
圖/Pexels
可是眾所皆知,當前氣候變遷的趨勢給了所有林主一項大任務:他們得及時改造自己的森林,使它能應付更熱、更乾、更多風暴且更有利昆蟲大量繁殖的氣候。
而「原始森林」被認為是最佳模範,因為它兼具抵抗力(即復原力)與持久性(即穩定性)。
不過,真的是這樣嗎?
「原始森林」不等於「非常古老」
提出這個批判性問題是必然的,因為有關地表森林(不論是非熱帶或熱帶)在後冰期是如何形成或擴張,有著各種不同的論點。
這些森林其實大多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老,只有真正位在熱帶最深處的某幾個地方,還可能有冰河時期開始前就存在的雨林——儘管如今的物種組成已不同。
以我們的時間概念來說,它們確實非常老。
不過它們也最穩定嗎?這點我們不得而知。
因為找得到這種森林的地方,雨經常下得特別多,而這對想改變森林利用形式以帶來收益的人來說,並不特別具有吸引力。
某些熱帶地區以外的雨林,例如北美西海岸附近以及智利最南方,也都基於非常類似的因素,得以保留至今。
但是我們所說的「穩定性」究竟是什麼?我們對它又有何期待?當一個棲息空間在我們眼前幾乎沒有發生任何改變,一直保有它原本的樣子,那就是穩定。
這種說法非常易懂,但它其實含有一個潛在的重大錯覺。
因為「在我們眼前」意謂著,這種持久性是以人類的生命為標準來界定。
如果把人的壽命大致設定為七十五年,那我們的一生,其實最多只能經歷到大部分樹種自然壽命的五分之一,以橡樹來說,甚至大概只有十分之一;不過反過來說,人的一生也相當於連續五代以上的「狗」生,或上百代的老鼠、各種各樣的昆蟲及無數開花植物。
簡而言之,我們判斷的依據是人類的時間,而不是各種生命自己的時間。
大象的平均壽命與人類大致相當,所以如果年紀已達人類耆老標準,我們就會把牠當人瑞一樣來照顧。
然而一座同樣歲數的森林其實還很年輕,或頂多剛成熟到可以砍伐的狀態——如果那是一座中歐平原上的人工雲杉林。
再舉個更極端的例子,我們的湖泊很年輕(非常!),它們幾乎全都形成於末次冰期結束之後,與人類移入過去滿是巨大冰層與凍原的土地並開始擴散的時間相當。
然而像多瑙河或萊茵河這樣的河流則非常古老,至少要比那些湖泊老上好幾百倍。
至於亞馬遜河,如前面所說,從今天的非洲西流並注入太平洋的時間,更長達數百萬年之久。
因此一座森林究竟有多老,應該得參照它樹木的平均自然壽命,這才是它自己的時間尺度。
這樣一座在河流動力作用下已呈穩定狀態的歐洲河岸森林,才能與熱帶河岸低地的雨林進行比較對照。
所以「原始森林」不該與「非常古老」畫上等號。
「原始森林」不該與「非常古老」畫上等號。
圖/Pexels
發現於婆羅洲與亞馬遜許多地方的那種驚人的樹種多樣性,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是後冰期的變動作用還在進行,尚未找到它的終點;另一種可能性則是它的森林發展演替已達最終狀態,即所謂的頂極群落(KlimaxGesellschaft),理由是熱帶雨林的生長完全不受季節限制,不像熱帶以外的地區有冬天,或某些熱帶、副熱帶地區有長短不一的乾季。
所以要回答有關穩定性的問題,其實並不容易。
維持雨林氣候兩大要素——雨與火
熱帶雨林裡大部分的樹種都長得很慢,並製造出質地非常堅硬的木材(有些在水中甚至浮不起來!),就這點而言,把熱帶雨林歸為「強韌且耐久」還算合理,至少跟橡樹天然林一樣強韌。
但是它為何得如此強韌?撇開人類之外,還有什麼會危及森林?
雨與火這兩個最重要的環境因素,雨林早就已經處理得宜,就這兩個自然因素來說,熱帶雨林確實相當強韌穩定。
它能維持自己的雨林氣候,就像在亞馬遜地區所運作的那樣。
透過水分的蒸散作用,它製造了自己的水循環系統,此系統一年當中所產生的降雨量,數倍於來自海洋的水氣。
不過要製造自己的氣候,前提是雨林的面積得夠大。
每年數千公釐的驚人雨量,也保護它免於被火神侵擾。
雨林成功地讓自己避開了林火,即使林火是森林的自然本質之一,且影響著森林的「生命週期」,就這層意義來說,雨林確實可被視為(非常)穩定。
只有長期的且嚴重偏離每年或每十年平均雨量變動率的降雨變化,才能自然而然地改變它,就像過去冰河世紀冷、暖期交替時所發生的那樣。
從現在人類的觀點來看,那些時期也都是穩定且漫長。
林火是森林的自然本質之一,且影響著森林的「生命週期」。
圖/Pixabay
與穩定性密不可分的另一個問題是復原力,也就是森林對抗影響較短暫且較局部的變動之能力。
風暴、洪水或面積大小不一的人類開發利用,都屬於這類變動。
那些高聳的雨林樹種因為根系很少深扎,只能擴展在接近表層的土壤裡,在風暴來襲時通常尤其脆弱。
一場普通的雷雨風暴,就足以讓它連根拔起,可是在面積廣大的雨林裡,又幾乎天天有劇烈雷雨,因此這類風暴倒木已屬尋常事件,也是雨林自我更新的方法——正如沿河兩側經常持久不退的氾濫。
這裡在主要雨季時,洪水可能會上升十~二十公尺,淹沒兩岸面積驚人的森林區。
有時這些樹從樹冠以下,得泡在水中長達數星期之久。
高聳的雨林樹種因根系很少深扎,一場雷雨,就足以連根拔起。
圖/Pixabay
然而水這個要素,雖然在這裡的樹底下經常多到氾濫,對樹頂經常曝露在風吹日曬中的葉子來說,卻因高溫酷熱反而有短缺的問題。
熱帶地區一年到頭太陽總高掛天空,日照強度幾乎沒什麼變動,而這迫使樹木的葉子變得像皮革一樣厚,葉面不僅硬實,還帶有一層具保護作用的蠟質,類似熱帶乾燥氣候區的植物。
這意謂著雨林的樹木所面對的環境條件,在樹冠層與根部之間簡直有著天壤之別,幾乎是從副熱帶半乾燥區到水陸兩棲世界那樣極端。
而歐洲相較之下跟這種處境最像的(儘管程度上差很多),或許是我們河邊常見的細葉柳樹;它們同樣也得忍耐數星期的河水氾濫,與夏季的連日高溫。
強韌且極具抵抗力
就這些環境現實而言,認為熱帶雨林極具抵抗力確實毫無疑問。
它的韌性,是森林與自己所面對的非生物環境間長期交互作用的結果。
而且不僅如此,它對動物與真菌的侵襲也很具抵抗力。
硬木要遠比軟木更不易遭受真菌、白蟻或甲蟲幼蟲的攻擊,而且它的嫩芽與樹皮裡,含有各式各樣且多半具毒性的成分,也保護森林免受一般害蟲的大量侵襲,像中歐地區目前有許多森林正遭到舞毒蛾(Schwammspinner)肆虐那樣。
一地如果絕大部物種的個別數量天生就很稀少,照理說也就不會有大量繁殖的現象。
從這裡我們可以這樣推論(或許完全合理,但不見得普遍適用):高生物多樣性促進了森林的穩定性,反之則會使其變得脆弱且不穩定。
在氣候潮濕的熱帶,那些替代原生雨林的再生林較少是不穩定的,然而開發為林業與農業用地的雨林區卻相反,這裡會因不利的氣候發展、昆蟲與其他生物反常繁殖、以及病原侵襲而極度瀕危。
在大致了解雨林的穩定性與韌性後,我們應該更能完整探討人類對熱帶雨林的利用,與砍伐森林並以農地取代原始森林所導致的後果。
而這些後果,引發全球性的憂慮與關注。
——本文摘自《熱帶雨林:多樣、美麗而稀少的熱帶生命》,2022年 8 月,日出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發表意見
所有討論
0
登入與大家一起討論
日出出版
8篇文章
・
4位粉絲
+追蹤
TRENDING
熱門討論
即時
熱門
【2022年搞笑諾貝爾醫學獎】吃冰淇淋對抗化療後口腔黏膜破損、潰瘍的副作用
1
17小時前
從打掃方式看出你是哪種人?
25
1天前
【2022年搞笑諾貝爾藝術史獎】浣腸也搞儀式感!藥理學家的馬雅考古
1
2天前
同志的比例到底有多少?
1
2天前
鑑識故事系列:被植入的性侵記憶
5
7天前
全球熱浪災情頻傳!臺灣熱成這樣,竟然不符合「熱浪」的定義?
3
2022/09/16
熱帶雨林如何自食其力?——《熱帶雨林:多樣、美麗而稀少的熱帶生命》
2
5天前
只是買了標示不清的商品而已,會付上多大的代價?「資訊揭露」的必要與兩難——《資訊超載的幸福與詛咒》
1
2022/08/29
RELATED
相關文章
熱帶雨林如何自食其力?——《熱帶雨林:多樣、美麗而稀少的熱帶生命》
亞馬遜雨林裡上演著動物生存競賽——《熱帶雨林:多樣、美麗而稀少的熱帶生命》
搭建氣候變遷研究與實踐應用之間的橋梁——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專訪
IPCC最新氣候變遷報告說了什麼?更熱的地球與更脆弱的人類
2021年《Science》年度十大科學突破
0
3
0
文字
分享
友善列印
0
3
0
空虛、寂寞、真的會覺得冷?體溫調節與憂鬱症的關聯──《做個有溫度的人》
時報出版
・2022/09/11
・3423字
・閱讀時間約7分鐘
+追蹤
相關標籤:
下視丘(4)
厭食症(2)
恆定(1)
情緒(98)
憂鬱(28)
溫度(42)
血清素(8)
熱門標籤:
量子力學(46)
CT值(8)
後遺症(3)
快篩(7)
時間(37)
宇宙(81)
憂鬱跟冷的聯想
著名的臨床心理師貝克(AaronBeck)曾寫電子郵件告訴我,他臨床治療的患者常說他們覺得冷。
或許沒有人對這點感到意外,畢竟覺得冷與感到憂鬱似乎「很自然」就湊在一起了。
然而,這並沒有告訴我們,讓兩者如此明顯相連的生理機制是什麼。
如果常常覺得冷的話,記得注意保暖,還要注意你的心情哦!圖/GIPHY
1970年,韋克林(AnthonyWakeling)與羅素(GeraldRussell)做了一項研究,探索十一位罹患神經性厭食症的女性患者的體溫調節。
神經性厭食症是一種可能危及生命的飲食障礙,其特徵是自我限制飲食、過激的減肥欲望、非常害怕體重增加(該研究也找來十一位健康的女性作為對照組)。
雖然多數的厭食症患者體重過輕,但她們還是認為自己太胖。
儘管她們已經吃得很少了,有些人還會催吐或濫用瀉藥。
我們知道神經性厭食症可能導致心臟受損、骨質疏鬆症、不孕,或其他與營養不良有關的疾病。
那十一位患者在住院期間於營養不良狀態下接受檢測,隨後又於進食後再次接受檢測;這些測試包括衡量口腔與皮膚的溫度在接受熱刺激與標準膳食之後的反應。
研究人員發現,這些患者基本上對任何類型的溫度變化都不太敏感。
因此,神經性厭食症似乎與體溫調節能力受損有關。
臨床證據與體溫控制失調是一致的,患者的四肢冰涼發青,組織與微血管床受損,常喊冷。
事實上,一些嚴重營養不良的人會出現體溫過低的現象,甚至可能致命。
研究這些厭食症族群往往很困難,因為大樣本取得不易;樣本小則意味著,目前為止我們的結論大多只是推測。
但我們的理論性推論呼應了一個概念:食物攝取是由下視丘的結構所調節的,下視丘也正是調節溫度的地方。
hypothalamus就是下視丘,主要功能跟人體的恆定有關。
圖/wikipedia
以手術破壞下視丘內的核(名稱是腹內側核〔ventromedialnucleus〕)會導致老鼠暴飲暴食及肥胖;老鼠下視丘的極外側部分(即遠離那個核)雙側受損時,會導致老鼠節食,把自己餓死。
新的研究已把這些結果延伸應用到其他物種上,例如,山羊與老鼠的研究都顯示,腹內側核涉及食物攝取的調節。
注意,人類大腦中的下視丘很小,所以很難研究。
不過,觀察顯示,人類的這個大腦結構出現病變時,可能使人變胖或消瘦。
前面提過,下視丘的一部分在體溫調節中負責扮演主恆溫器的角色;但我們也提過,下視丘不只是恆溫器而已,它也調節多種基本的代謝流程、睡眠、疲勞、晝夜節律與依附行為。
這裡需要再次提醒大家,研究人員必須避免陷入反向推論的陷阱。
下視丘很複雜,一個神經區域不只負責一種行為或機制。
我們知道,身體承受熱壓力時,它的視前區是散熱控制部位。
食物攝取與體溫調節之間的關聯不是偶然的,兩者都攸關新陳代謝,也都參與身體能量平衡的間接控制。
韋克林與羅素研究厭食症患者時,推測食物攝取調節失靈可能與無法調節體溫有關。
早期關於神經性厭食症的病因,理論是強調心理根源,例如童年遭到性侵、在功能失調的家庭成長所造成的情感創傷。
一般認為導致神經性厭食症的其他心理因素,還包括焦慮、孤獨、自卑、憂鬱。
以文化身體理想意象為基礎的社會原因,在過去也是重要因素。
厭食症發生的原因有很多種也很複雜。
圖/Pixabay
厭食症跟憂鬱症的關聯
最近,研究探索了基因因素(這種疾病有很高的遺傳性)以及「下視丘─腦下垂體─腎上腺軸」的過度活躍(導致無法妥善地調節荷爾蒙)。
有些人認為厭食症與憂鬱症之間是因果關係,但兩者的關聯其實沒那麼直接。
早期的憂鬱症理論就像厭食症理論一樣,把憂鬱症視為一種心理失調,但最近的研究是探索身體失調與社交情境的失調。
在這方面,醫學與心理學都穩定地朝著一條漫漫長路發展:持續把神經運作視為身體現象,把大腦、神經系統與其他身體組成視為包含在單一生物的整體內。
以前的理論認為,大腦是所有心理疾病的源頭。
這類理論雖然還沒被完全推翻,但越來越多人認為,把情緒障礙(尤其是憂鬱症)視為涉及中樞神經系統、周圍神經系統以及所有影響中樞神經系統的身心失調,可能比較正確。
這反映了一種仍持續發展的心理健康觀點,不僅源自於大腦,而且源自一個更大、涵蓋更廣的系統,而那個系統會配合實體與社交環境進行調適。
換言之,從身體到中樞神經系統的輸入,在認知與情緒狀態中都扮演關鍵要角。
來自周邊的輸入,其中包括溫度感覺訊號,那些訊號可能對幸福感與憂鬱感有很重要的影響。
傳統上,理論是把焦點放在體溫調節的生理面,也就是達成與維持恆定。
不過,最近的研究以證據顯示,調節體溫所涉及的神經機制與情緒狀態的關聯,遠比傳統理論所想的更密切。
溫度的調節對於身體的影響遠比我們想得重要!恆溫動物是這樣,那變溫動物也一樣嗎?圖/envatoelements
溫暖的好處
我們已經看到,接觸實體冷熱與有關社交冷熱的認知及情感行為相關。
最近,許多對嚙齒動物做的研究顯示,實體溫暖會刺激血清素的分泌;在大眾文化中,這些神經傳遞物質與產生幸福感、快樂感、甚至欣快感有關。
這個觀點確實有些道理,雖然生物化學與生理上的現實複雜得多。
總之,臨床前的嚙齒動物研究顯示,啟動分泌血清素的神經元,身體溫暖後就會產生類似抗憂鬱藥的效果。
因此,我們可以推論,溫度感覺通路與掌控情緒的大腦系統會相互作用,無法妥善調節溫度可能與情感疾病(affectivedisorder)有關。
最耐人尋味的是,研究顯示,提供實體溫暖(即啟動溫暖的溫度感覺神經通路)可能有治療情感疾病(包括憂鬱症)的療效。
我們知道,有情感疾病的人,對溫度有不同的感知,對皮膚溫度變化也有不同的反應,他們不見得能調節體溫。
有些研究人員甚至認為,膚電傳導程度可能是辨識憂鬱症的特徵。
情緒與溫度看似具有許多關聯,不過,根據現有的證據,我認為目前並沒有簡單的生物特徵可以判斷心理症狀。
不管有沒有具體的生物特徵,憂鬱症患者似乎都有調節體溫的問題。
這現象呼應了貝克在電子郵件中的臆測:憂鬱症患者對溫度的反應確實變了。
對無害的溫度刺激產生負面的情緒反應,可能也與憂鬱症有關,因為憂鬱症會弱化一個人對舒適溫暖的感知,但強化一個人對不舒適高溫的感知。
研究也顯示,憂鬱症患者比健康的人更少流汗,可見降溫機制運作不良。
2009年,一項研究綜合分析了三個獨立實驗室的研究結果,總共涉及279位憂鬱症患者與59位健康的參與者。
綜合分析的結果顯示,膚電傳導性較低導致出汗減少,可能是憂鬱症患者自殺風險的一個指標。
研究顯示,傳入的熱感應訊號,會刺激血清素合成系統以及與憂鬱有關的大腦區域。
這表示,憂鬱症患者的體內降溫機制運轉不良。
熱的調節不良常被發生在憂鬱症換著身上,但這似乎跟前面提到的感到溫暖會有比較正面的感覺有衝突。
圖/envatoelements
2007年的一項研究,檢視了非典型憂鬱與自我安慰行為之間的關係(例如想吃巧克力之類的療癒美食、想洗熱水澡)。
研究結果顯示,社交因素、體溫調節、憂鬱症之間可能有關聯。
這些行為是用來對抗皮膚溫度低或社交冷淡嗎?它們可能是為了觸發降溫機制,以降低交感神經與情緒的促發,以及核心體溫嗎?還是這兩種動機都存在呢?
回想一下前面的實驗:社交排擠導致皮膚溫度降低,但拿著熱飲又減少了社交排擠的負面影響。
我相信身體溫暖可以抒解一些憂鬱感,但真正的解方當然複雜得多。
那取決於社交環境、溫度,以及你因應這些因素的方式之間的關係。
在未來幾年裡,我相信會有新的技術讓我們詳細研究這些關聯。
——本文摘自《做個有溫度的人:溫度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行為、健康與人際關係》,2022年9月,時報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發表意見
所有討論
0
登入與大家一起討論
時報出版
148篇文章
・
26位粉絲
+追蹤
出版品包括文學、人文社科、商業、生活、科普、漫畫、趨勢、心理勵志等,活躍於書市中,累積出版品五千多種,獲得國內外專家讀者、各種獎項的肯定,打造出無數的暢銷傳奇及和重量級作者,在台灣引爆一波波的閱讀議題及風潮。
TRENDING
熱門討論
即時
熱門
【2022年搞笑諾貝爾醫學獎】吃冰淇淋對抗化療後口腔黏膜破損、潰瘍的副作用
1
17小時前
從打掃方式看出你是哪種人?
25
1天前
【2022年搞笑諾貝爾藝術史獎】浣腸也搞儀式感!藥理學家的馬雅考古
1
2天前
同志的比例到底有多少?
1
2天前
鑑識故事系列:被植入的性侵記憶
5
7天前
全球熱浪災情頻傳!臺灣熱成這樣,竟然不符合「熱浪」的定義?
3
2022/09/16
熱帶雨林如何自食其力?——《熱帶雨林:多樣、美麗而稀少的熱帶生命》
2
5天前
只是買了標示不清的商品而已,會付上多大的代價?「資訊揭露」的必要與兩難——《資訊超載的幸福與詛咒》
1
2022/08/29
RELATED
相關文章
溫暖的房子更有「家」的感覺?還能讓房子賣更多錢!──《做個有溫度的人》
「溫度」改變別人的看法?拿著一杯熱飲就能讓人覺得自己好相處──《做個有溫度的人》
「澡」點知道有多好:4點冷水澡好處多多的祕密
讓孩子成為冒險王!花更多時間在冒險遊戲,體驗到更少焦慮及憂鬱情緒
「提醒戴口罩」令人芒刺在背——疫情後店員們的焦慮感比常人多2倍!
繁
简
延伸文章資訊
- 1還當氣候變遷是謊言?二氧化碳濃度已跨過警戒線! - 泛科學
全球暖化是在北極上演的事,離我們尚遠; · 只會影響海平面和海岸線,不是鋪天蓋地、每個地方和地球上所有生命都會被徹底改變的全面性危機; ...
- 2COP26:氣候變化從五個方面影響個人和家庭開銷 - BBC
不信,看看你購物單上的日用品價格是不是在上漲,每月的水電煤費是不是在 ... 實際上,氣候變化已經對我們日常生活和收入至少有以下五大直接影響: ...
- 3氣候變遷的影響有哪些?了解氣候變遷的極端風險與臨界點
當氣候變遷的臨界點出現時,將可能帶來全球性的影響。海冰融化、沼氣釋出、雨林消失,這些都不是人類可以拯救和控制的。因此,現在的問題是:我們該 ...
- 411個關於氣候變遷的最常見迷思?一次為你釐清
上述因素讓地球的溫度出現了變化,並在未來持續影響著地球;但目前的狀況卻並非如此。 過去數十年來,地球的溫度快速地上升。藉由縝密的全球溫度模型,並 ...
- 5氣候變遷下的災難須知(一):全球暖化不是你想的那樣 - 泛科學
「全球暖化對全球生態會有很大的影響」又更具爭議性了。當媒體報導溫度增加、海平面上升,往往會選用採訪內容中較聳動的材料報導,例如:「正負二度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