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仔戲的演出型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內台歌仔戲是指在室內戲院、並收取門票的職業性演出。

歌仔戲完成大戲的形式之後,愈來愈受歡迎,1925年左右,進入室內舞台演出,開啟了內台歌仔戲時代。

歌仔戲的演出型態 教學目標 教學素材 教學設計 教學注意事項 教學指引 教學目標 認識歌仔戲各階段演出型態及其特色 教學素材         歌仔戲從本地歌仔發展至今,及因應社會的需求與變遷,並結合當地新興娛樂、傳播媒體,而衍生出許多種演出型態,且每一種演出型態均各具特色。

本地歌仔 野台歌仔戲 內台歌仔戲 廣播歌仔戲 電影歌仔戲 電視歌仔戲 劇場歌仔戲 本地歌仔 本地歌仔屬於歌舞小戲的表演形式,當它在廟會隨著陣頭遊行時稱為「歌仔陣」,若在廟埕廣場就地演出則稱為「落地掃」。

本地歌仔的角色僅生、旦、丑三種,表演的故事情節亦較為簡單,常演的戲齣有「陳三五娘」、「山伯英台」、「呂蒙正」、「什細記」、「臭頭阿祿」等。

本地歌仔的演員多為男性,且多為非職業的表演者,演出時以便裝打扮,旦角則穿上女人的花色衣裙,頭上綁著一條紅色或粉紅色的綢巾,臉上化以濃粧,丑角則在鼻樑上塗一塊「鳥屎白」。

道具大都就地取材,主要角色總是手持一把摺扇,小旦則拿著一條手巾。

表演的身段動作較為簡樸,丑角的動作詼諧逗趣,有時需半蹲走「閹雞行」的步伐。

由於這種演出型態多屬於非營利性質的業餘表演,因此側重的乃是演出的趣味性與娛樂性。

  野台歌仔戲    所謂野台歌仔戲為依附在民間廟會慶典、以酬神祭儀為主要演出目的,是目前歌仔戲最主要的、也是歌仔戲藝人賴以生存的表演型態。

  野台歌仔戲的演出,以「做活戲」的方式。

所謂的做活戲就是演出無固定的劇本,僅由講戲先生或資深演員在演出前臨時決定戲齣、分派角色、講述分場內容,再由演員臨場舖演全劇,這在歌仔戲的行話裡即稱為「做活戲」。

其相對於有固定劇本,並經過排練的「做死戲」的表演方式。

野台歌仔戲一天的演出,由二個部份構成,即為「扮仙戲」和「正戲」。

扮仙戲主要是演給神看的,除了慶賀神誕之外,亦有祈神降福之意,乃是請主請戲班來演出最主要的目的。

通常正戲演出之前需先扮仙,但若遇神祇出巡繞境,亦可先演出正戲,待神祇回廟時才扮仙,扮完仙再繼續演出正戲。

    扮仙多以廟方的所有信徒為祈福對象,個人亦可因還願或祈福,而請求戲班特別為其扮仙一台,這種扮仙的儀式較為簡單,戲金亦較少,有時甚至因為接受太多個人的扮仙,而取消正戲的演出。

   歌仔戲的扮仙戲皆取材自北管,內容由神仙戲和人間戲兩部份所組成。

神仙戲大都描述某神祇壽誕,由三仙、八仙、天官或各星君聯袂前往祝賀的情節。

人間戲則是演出人世間的吉祥故事,多為歷史人物功成名就、封官晉爵的內容。

  神仙戲常演的戲齣是「三仙白」、「三仙會」,其次是「醉八仙」、「蟠桃會」、「富貴長春」…等。

人間戲的戲齣有「加官」、「封王」、「封相」、「卸甲」、「金榜」。

    除了「金榜」是必演的戲齣,其它的則與神仙戲以組合的方式演出;一般而言,「三仙會」、「三仙白」之後接演「加官」再接「金榜」; 「天官賜福」之後 接演「封相」再接「金榜」;「富貴長春」之後接演「卸甲」再接「金榜」。

一場扮仙所需的時間約三十分鐘左右。

內台歌仔戲     內台歌仔戲是指在室內戲院、並收取門票的職業性演出。

歌仔戲完成大戲的形式之後,愈來愈受歡迎,1925年左右,進入室內舞台演出,開啟了內台歌仔戲時代。

  內台歌仔戲以營利為目的,觀眾必須買票方得以入戲院看戲。

演出前通常由演員穿著戲服至街頭綵街,以吸引更多觀眾,增加票房收入。

內台歌仔戲的興衰變遷可分為二個時期: 第一個興盛期(約1925年到1937年左右)   歌仔戲進入內台時代,吸收了大陸來台公演的福州班及京班的舞台技術,在演出中加入了機關佈景和各式的聲光科技,使得演出更加精彩、更具可看性,此時,歌仔戲可謂風靡全台。

但是,到1937年以後,因為日本統治政府推行 皇民化運動,歌仔戲就和其他傳統藝術一樣,受到壓抑而漸漸式微了。

第二個興盛期(約1945年到1961年左右)   1945年台灣光復,日本人退出台灣,歌仔戲再度成為最受歡迎的表演活動;歌仔戲劇團如雨後春筍般地成立起來,並在全省各地的戲院巡迴演出,甚至受邀到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演出。

1955年左右,全台約有三百多個內台戲班,這個時期可說是歌仔戲的黃金時代。

  到了六O年代後期,由於新興影視娛樂的影響,許多劇團紛紛解散,或是轉回野台,從事廟會酬神慶典的演出活動。

廣播歌仔戲    廣播歌仔戲,顧名思義即是在廣播電台播放的歌仔戲節目。

1954、1955年間,廣播電台延覽人才,製作歌仔戲廣播節目,例如:民本、中興、正聲、民聲、國聲及華聲等廣播電台,均有廣播歌仔戲的節目,六O年代達到最高峰。

    新興娛樂的興起亦影響廣播歌仔戲的生存,使得廣播歌仔戲也漸漸式微。

廣播歌仔戲的特色是只能用耳朵聽,不能用眼睛看,所以視覺上的事物,如人物造型、服裝妝扮、身段動作…等,完全靠演員的敘述、音效的輔助,再訴諸觀眾的想像力,方得以具體化。

由於廣播注重聽覺享受,所以這個時期創作了相當多的曲調,諸如:「中廣調」、「更鼓反」、「送蓮花」、「豐原調」等。

亦有從流行歌曲吸收養分而創作的曲調,諸如:「運河悲喜曲」、「母子鳥」、「娼門賢母」、「秋夜曲」、「南風謠」…等。

電影歌仔戲     電影技術開始在台灣流行,成為時髦的娛樂,歌仔戲亦不落人後,興起製作拍攝歌仔戲電影的潮流。

台灣第一部歌仔戲電影片為1955年都馬班拍攝的「六才子西廂記」,該片亦是台灣電影史上的第一部台語片,然而由於品質不佳,上演三天就下片了。

但此舉引起了麥寮「拱樂社」的老闆陳澄三的興趣。

陳澄三鑑於「六才子西廂記」的技術問題,乃製作拍攝「薛平貴與王寶釧」,並於1956年正式上映。

「薛平貴與王寶釧」一推出,便引起轟動,賣座相當好,使得許多劇團也紛紛投入拍攝電影歌仔戲的行列,造成風潮,例如:「日月園」、「新南光」、「美都」、「賽金寶」等歌仔戲團,皆曾拍攝電影歌仔戲節目。

而當時的戲院,除了有舞台上的歌仔戲演出,也開始上映電影歌仔戲。

到1965年左右,電影歌仔戲便逐漸地消聲匿跡了。

   電影歌仔戲最大的特點是,突破舞台空間的限制、場景要求寫實逼真。

歌仔戲在舞台上表演,侷限在一定的舞台規格,身段做表皆較為誇張,背景佈幕、道具取其象徵性的意義;但拍電影則突破舞台限制,場景講究自然、寫實,多到戶外實景拍攝,以求逼真。

另外,歌仔戲在舞台上演出,可能需十天才能看完的戲,電影卻只要一個晚上,在短短2、3個小時即能看完,因此頗受觀眾歡迎。

電視歌仔戲 電視歌仔戲就是指由電視台製播的歌仔戲節目。

  1962年,台灣電視公司製播第一齣電視歌仔戲節目《朱洪武》,由「金鳳凰歌劇團」旗下演員演出,製作人為王明山,由於當時台灣的電視機尚未普及,因此觀眾人口不多。

    1969年中視開播,招募了「中視」、「定峰」、「正聲寶島」以及「拱樂社」等四個劇團,輪流錄製歌仔戲節目,每週播放一齣電視歌仔戲,此時葉青、柳青、小明明與王金櫻等人紛紛加入中視演出。

而當時台視為了提高收視率,乃由楊麗花出任團長,成立「台視歌仔戲劇團」,以連續劇方式播出,楊麗花因而成為發揚電視歌仔戲的重要人物,並且成為家喻戶曉的歌仔戲巨星。

華視則在1971年加入電視歌仔戲的行列。

歌仔戲的開播,使得觀眾在家即可觀賞歌仔戲,加速了其他表演形式的歌仔戲的沒落。

   電視歌仔戲的表現媒體為螢幕,在表演方面有其不同於舞台的需求,必需就電視的特質,大幅度地調整其表演形式與內容。

例如,電視上的場景以寫實的手法,而且鏡頭可以自由伸縮,用特寫的方式強調臉部的表情及細膩的動作,因此虛擬性的身段動作,往往因變得唐突、格格不入,而被大量刪減。

在曲調使用方面,因電視媒體要求節奏快速,許多較長而慢的傳統曲調,便甚少出現,大多使用較短而輕快的曲調,或者直接以唸白來表現,使得電視歌仔戲改變了「歌仔」的特性,而趨近於閩南語古裝連續劇的形式。

   電視歌仔戲也由於社會變遷、人們口味的改變等原因,而漸趨式微。

今日,三家無線電視台每年尚製播一、二齣戲,另外也有一、二個有線電視台以低成本的方式,製播歌仔戲節目、或者重播以往的歌仔戲節目。

劇場歌仔戲    所謂「劇場歌仔戲」是指調適並發揮現代化劇場功能的歌仔戲而言。

  八O年代,台灣文化界吹起本土之風,本土藝術開始受到重視,昔日在台灣盛行一時的傳統藝術再度被挖掘,像是北管、南管、布袋戲、傀儡戲、皮影戲等等,而歌仔戲身為台灣唯一土生土長的劇種,更是受到重視。

  1981年,楊麗花接受新象國際藝術節的邀請,於國父紀念館演出《漁孃》一劇,開啟了歌仔戲進入藝術殿堂演出的先例;1983年,由吳靜吉教授策劃的國家文藝季,邀請明華園在國父紀念館演出《父子情深》,使得歌仔戲的演出場所再度從野台回到室內舞台。

此後,各種藝文活動,例如每年的戲劇季、藝術季、文化季等,漸漸地推舉歌仔戲節目在國家戲劇院、社教館及各縣市的文化中心等,具有現代化設備的劇場內,做不定期的展演。

目前,歌仔戲在具有現代設備的劇場內演出,已漸成為一種趨勢,這也促使歌仔戲的藝術水平日益提昇。

  1990年「河洛歌子戲團」喊出歌仔戲「精緻化」的口號,期在傳統上力求創新,1991年於國家戲劇院推出《曲判記》,獲得各界一致的好評,在精緻歌仔戲的訴求上締造了佳績。

曾永義教授在《海峽兩岸歌仔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灣歌仔戲之近況及其因應之道〉中,對「精緻歌仔戲」提出六項要點,包括:講求深刻不俗的主題思想、情節安排緊湊明快、排場醒目可觀、語言肖似口吻機趣橫生、音樂曲調的多元豐富性、演員技藝的精湛與學養的修為等。

目前在室內的現代劇場、或具現代設備的舞台演出歌仔戲團,皆符合歌仔戲精緻化的訴求。

教學設計 教學活動 分項教學目標 教學策略參考 教學準備 備註 1.認識歌仔戲演出型態名稱及意義 ◎    將各類型演出型態名稱製成卡片(或板書),直接就其名稱簡單介紹意義(如:屬於室內或室外?什麼時間或地點可以觀賞其演出?演員、道具如何…)。

◎    可先讓有觀賞經驗的學生先行發表,再由老師統整重點。

◎    可按順序一一介紹,或隨機揭示(從學生先提出的類型開始介紹,引導學生自行推舉出各種演出類型,最後再由老師補充或是定義正確名稱後再將卡片揭示出來)。

◎七種演出型態名稱製成卡片或板書揭示 活動單一 2.瞭解七種演出型態之發展順序 ◎    將卡片依順序排列後一一介紹彼此演進的關係。

◎    可以經由名稱和介紹過的資料內容,推敲各種演出型態之演進順序,並將卡片依序排列,或在名稱上編序號。

    活動單二 3.瞭解各種演出型態的特色 ◎    鼓勵小朋友將所知的背景資料加以整理,試說出各演出型態與其他型態之差異或特點 ◎    用有獎搶答方式複習重點。

◎    可製成講義或投影片解說 ◎    可設計空白表格,討論後再將結論填入 活動單三         歸納整理 ※歌仔戲※   小戲階段 大戲階段 基本型態 源自福建漳州的「歌仔」說唱式,吸收車鼓小戲表演方式。

以小戲階段為基礎,吸收民間歌謠音樂及大戲劇種表演方式。

演出內容 描述日常生活→說唱民間故事(如:山伯英台、陳三五娘) 不斷吸收台灣當時盛行的各種戲曲表演成份,在服裝、道具、音樂曲調、鑼鼓點、武打、妝扮、器樂…等方面均有許多發揮。

成為內容更加豐富的新劇種。

演出形式 自娛性質→參與廟會活動的「歌仔陣」─踏四門→舞台上表演。

演進 沒有演員、道具的「唸歌仔」→結合車鼓戲的表演,有「生、旦、丑」三種角色→現稱「老歌仔戲」、「本地歌仔」   活動單(word檔) 教學注意事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