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計”的背後細思極恐,羅貫中在《三國演義》裡藏的夠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三國演義》是一部歷史小說,羅貫中以中國最富有盛名的一段歷史時期為背景,創造了這樣一部史詩級的小說。
但既然是歷史小說,大的歷史規律還是要遵循 ...
MdEditor
“空城計”的背後細思極恐,羅貫中在《三國演義》裡藏的夠深
語言:CN/TW/HK
時間 2021-03-2613:54:20
麻花的故事
主題:
文化
前言還記得以前看《三國演義》最喜歡看前半部分,記憶最深刻的也基本上是前半部分,這是為什麼呢?沒真正看懂三國之前我一直以為自己是被那亂世中的各路豪傑以及文臣猛將所吸引。
畢竟三國時期的猛將謀士基本上都是在前半部分就大放光彩,尤其是諸葛亮這個多智近妖的角色,更是給不少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羅貫中真的是在“捧”諸葛亮嗎?《三國演義》是小說,但也要遵循歷史《三國演義》是一部歷史小說,羅貫中以中國最富有盛名的一段歷史時期為背景,創造了這樣一部史詩級的小說。
但既然是歷史小說,大的歷史規律還是要遵循的,就比如“十常侍之亂”,“十八路諸侯討董”,“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三分天下”,“三家歸晉”等等,羅貫中也只能在這些背景下賦予它更多的藝術色彩。
按理來說這本小說的正常寫法應該是以曹魏和司馬一族為主要描寫部分,畢竟它們才是歷史的主角。
但羅貫中卻不按常理出牌,反其道而行之。
這其中有著劉備這部分劇情更加引人入勝,也更符合以儒家思想為根本的中國封建社會形態等原因,但換個角度來看,這或許是羅貫中埋下的一個最大伏筆。
三家分晉是歷史,小說也得遵循歷史諸葛亮出場諸葛亮面子很大,出場就被羅貫中描寫得倍有面子,簡直就把他寫成了中國歷史上最具有智慧的人物,我們的劉皇叔“三顧茅廬”才將這個大牌給請了出來,當然其中還有一個劇情的大高潮,“隆中對”先小小的展示了一下我們這位大天才的戰略眼光。
跟著就讓關羽、張飛等一干小弟看不起這個新來的,這不就是現在小說中最愛用的裝X打臉情節嗎?博望坡一戰,第一次展示了諸葛亮用兵如神的能力,也彰顯了他大度的胸襟。
諸葛亮影視劇形象跟著“舌戰群儒”,憑一己之力和江東一群大儒、大智者辯論,最終促成了孫劉聯盟。
再然後就更誇張了,一番操作猛如虎,又是借箭又是借東風,總之就是神的不行,然後就把號稱百萬雄師的曹操打回了老家。
這就是整個《三國演義》中的高潮部分,“赤壁之戰”之戰後《三國演義》的劇情就急轉直下,在許多人的記憶裡《三國演義》到這裡就結束了。
其實“赤壁之戰”才是羅貫中埋下的一個最大伏筆。
他在這裡把諸葛亮塑造成了一個不可戰勝的形象,後來當諸葛亮再被打敗時,那這個打敗他的人最終成為了唯一的勝利者也就理所當然了。
諸葛亮借東風司馬懿登場這個人自然就是司馬懿,也就是最後那個勝利者司馬炎的爺爺。
在《三國演義》裡司馬懿的出場可謂是被羅貫中一筆帶過,根本沒有太出彩的表現,就是裝病騙曹操。
當時我還不懂三國這段歷史,就納悶了,這個人是誰啊,為什麼一開始也沒啥表現,就被曹操處處提防。
搞得好像他一早就知道司馬懿會叛亂一樣,簡單的用了一個曹操夢見“三馬同槽”就解釋了。
直到司馬懿幫助曹丕上位後才真正站在了歷史的舞臺上,曹睿上臺後司馬懿開始得到重用。
也就是從這裡開始,《三國演義》的劇情開始向這位歷史的勝利者開始轉移了,之前的鋪墊也就是為了在一刻爆發。
司馬懿影視劇形象棋逢對手、真正的知己羅貫中在之前的劇情裡把諸葛亮描寫成了神,而司馬懿現在就是那個弒神者,但由於之前所有的描寫都是在崇劉抑曹,一下子把劇情反轉了,把諸葛亮拉下神壇好像也不太好,那不是打自己臉嘛。
所以羅貫中只能把司馬懿的能力寫在暗處,而且埋的很深。
不管是諸葛亮還是司馬懿,在羅貫中的筆下,他兩都視對方是自己此生最大的對手,但也心心相惜互為知己。
他倆在《三國演義》後面的劇情裡就像兩個奧斯卡影帝一樣相互演著,演給誰看?當然是雙方的老闆。
一生的宿敵按理說他諸葛亮多智近妖,在劉備勢力還很小時就把如日中天的曹老闆虐得體無完膚,為什麼現在手上兵多將廣了反而連大不如前的曹魏都搞不定?雖然大多數時候都還是諸葛亮佔據戰爭的主導權,但司馬懿卻也應對得遊刃有餘,這個時候諸葛亮的各種生氣技能都只是在被司馬懿逼到絕境時才用了,而司馬懿也很會意,屢屢讓諸葛亮得逞。
不得不說二人演技了得,在前線打的激烈異常,關鍵時候卻誰也奈何不了誰,你來我往數個回合之後,司馬懿更勝一籌,他熬死了諸葛亮這個大妖,成為了最後的勝利者。
諸葛亮之殤兩個演員的演技—空城計如題,我們就以“空城計”來說,當時看《三國演義》時只是感覺諸葛亮好厲害,這樣就把司馬懿騙的團團轉,被羅貫中灌輸了劉備才是主角思想的我也跟著拍手叫絕。
有了一定常識和歷史知識後,我回過頭去想“空城計”,這完全就是扯淡嘛。
就像當時司馬昭跟司馬懿說的一樣,我帶小股部隊進城一探,不就可以識破“空城計”了嗎?這個簡單的辦法司馬懿會想不到?空城計司馬懿當然知道,但他還是走了,羅貫中用司馬懿多疑就簡單的解釋了過去,這也太不合常理了吧,其實羅貫中就是想借用這個小故事引大眾來思考背後的真相。
司馬懿是因為什麼才有當時的地位?就是因為諸葛亮,若是諸葛亮沒了,那他也沒有存在的必要了,當時明顯還不是和曹魏撕破臉的時候,所以他只能選擇假裝中了諸葛亮的“空城計”敗走,但做戲要做全套,事後還得回過神來回去追一下。
而諸葛亮呢?他也不傻,這種看上去傻到不行的計謀怎麼可能騙得過司馬懿?他是在賭,或者說讓司馬懿陪自己演這麼一出,只要司馬懿退了,雙方也都有臺階下了。
而且也篤定司馬懿一定會陪他演這麼一出。
只不過諸葛亮一直以來都是英明神武的形象,所以這次也必須要以勝利者的姿態來演。
裝傻的司馬懿所以就有了“空城計”,讓司馬懿不得不再次成為“失敗者”。
但實際上,擺在司馬懿面前的就是諸葛亮給他的一道選擇題,想是要成為一時的勝利者還是成為長遠的“失敗者?你司馬懿是聰明人應該知道怎麼選。
這就是兩個政治家之間的博弈,諸葛亮事後沒有明說,只是說“空城計”是一個只能對司馬懿用的計謀,一開始都以為如羅貫中所說那樣,司馬懿多疑,所以只能對司馬懿用。
事實上是因為只有司馬懿能看清整個局勢。
所以說《三國演義》後面的劇情與其說是三國的故事倒不如說是諸葛亮和司馬懿兩個人政治博弈的故事,雙方看似打的你來我往,但其實都是為了保住各自的地位和權勢從而上演的一出出好戲。
試還是不試?這是個問題時代的弄潮兒事實上,最可憐的莫過於劉禪和曹睿,兩個勢力的大佬被自己手下兩個權臣玩弄在股掌之中,要說他們心裡不清楚?這是不可能的,他們心裡明鏡似的,但卻無可奈何,這是局勢造成的,也是諸葛亮和司馬懿兩人能力造成的。
在當時的情況下,蜀漢和曹魏誰都奈何不了誰,但前提就是有諸葛亮和司馬懿,誰要是缺席了,這種平衡也就被打破了,所以劉禪和曹睿就算知道也只能看著二人演而別無選擇。
這就是歷史局勢造成的兩個政治家共同耍的一個陽謀。
我甚至懷疑此前兩人就見過,從而定下了這個局面,至於誰能成為最後的贏家,就看誰能活得更久了,誰才能成為時代的弄潮兒。
就你倆厲害,整個三國都是你倆的結語不得不說羅貫中寫《三國演義》時佈局之深,讓人很難看透,看似是在讚揚劉備的蜀漢,實則通過不斷的鋪墊和伏筆,將諸葛亮這個勝利者最大的對手描寫得很厲害,最後再讓勝利者將對手拉下神壇,這樣更加彰顯勝利者的高度,只是由於前面用力過猛,最後只能把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深埋在那一個個小故事裡。
順帶也把諸葛亮和司馬懿這對人生中最大的對手描寫成為了一對完全不需要交流就能懂對方的知己。
「文化」
「耒陽故事」賀周才:用心做好每一件嫁衣
「耒水泛舟」百年滄桑韶華不逝———梁家祠堂史話
《蔡倫故里文化耒陽》徵稿啟事
還是你們眼光好!
歷史典故~①
歷史典故~③
歷史典故~④
歷史典故~⑤
盤古開天地
讓一切都隨風而逝
「其他文章」
為逃命躲進茅坑,看著飛來的手榴彈,兩個日本兵萬念俱灰
十七歲女孩第一次外出打工之旅開端
母親的高興竟然如此簡單
“開心麻花臺柱子”沈騰和馬麗越走越遠背後的瓜
你那長長的麻花辮
“紅色特工”系列:深入敵人“心臟”內部的不敗特工吳克堅
賀老總豪爽,認定的事就不會改變,但在加入組織時遇到了一些波折
“紅色特工”系列:北平情報小組遭到破壞,北方情報系統崩潰了?
“紅色特工”系列:不顧自身形象也要將情報遞出去的縣長特工
紅軍時期成立的10個軍團,軍團長分別是誰?最後被授予何軍銜?
揭祕吳法憲及其夫人的晚年生活到底過的怎麼樣?
“冰雕連”未開一槍就全軍覆沒,為何敵人卻向他們致以最高敬意?
朱祁鎮在“土木堡之變”中被擒,主要責任在王振還是另有其人?
他跳進刺骨冰水中救起少女,少女家人上門感謝後卻被他告上法庭
班固含淚留下的“十三將士歸玉門”究竟是一段怎樣壯麗的史詩?
日本戰國名將後裔讓工兵在前面探雷,自己跟在後面還被地雷炸死?
關於“天啟大爆炸”的原因,難道和這個人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空城計”的背後細思極恐,羅貫中在《三國演義》裡藏的夠深
關中自古就是中國主要產糧地之一,抗戰時期日軍為何打不進陝西?
陶勇將軍幹了什麼讓畑俊六有信心向東條英機保證半年內將他活捉?
延伸文章資訊
- 1空城計的真相 - 每日頭條
空城計發生的背景是:諸葛亮出祁山伐魏,錯用參軍馬謖,致使街亭失守,而蜀國的主力都在外面作戰。這時司馬懿率領大軍,直接殺奔諸葛亮的指揮部------ ...
- 2空城計-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空城計是三十六計中的第三十二計,是一種以虛敵實的心理戰術。在緊急關頭,以大膽的冒險行動來造成敵人錯誤判斷,經常能夠達到排難解危的目的。空城計中所含的這種謀略 ...
- 3諸葛亮空城計的背景 - 嘟油儂
諸葛亮空城計的背景,諸葛亮空城計背景,1樓往天國那是作者為了塑造諸葛亮的功而說諸葛亮而寫的2樓西門吹雪街亭失守,繼續進攻是遲早要全軍覆沒, ...
- 4空城計_百度百科
空城計,是漢語的一則成語,典故出自元末明初·羅貫中小説《三國演義》,是小説作者根據《三國志》裴松之注“條亮五事”改編的故事。這則成語指在危急處境下,掩飾空虛, ...
- 5空城計[三十六計之一] - 中文百科知識
民間最有名的空城計故事取自《三國演義》,作者根據三國志裴松之注“郭沖三事”改編的一段故事。 後被用於三十六計,意指虛虛實實,兵無常勢。虛而示虛的疑兵之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