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服飾 - 中文百科知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藏族服飾的最基本特徵是肥腰、長袖、大襟、右衽、長裙、長靴、編髮、金銀珠玉飾品等。

由於長期的封閉性生存,藏族服飾發展的縱向差異並不大,其基調變化亦小。

藏族服飾 藏族服飾的最基本特徵是肥腰、長袖、大襟、右衽、長裙、長靴、編髮、金銀珠玉飾品等。

由於長期的封閉性生存,藏族服飾發展的縱向差異並不大,其基調變化亦小。

藏族服飾的形制與質地較大程度地取決於藏族人民所處生態環境和在此基礎上形成的生產、生活方式。

基本信息中文名:藏族服飾基本特徵:肥腰、長袖、大襟等裝飾:片飾簪、璜、珠等名族:藏族原因:生態環境,生產、生活方式服飾類型:200多種藏族服飾藏族廣布西藏、四川、青海、甘肅、雲南等地,服飾多姿多彩、男裝雄健豪放;女裝典雅瀟灑,尤以珠寶金玉作佩飾,形成高原婦女特有的風格。

藏族服飾藏族的服裝主要是傳統藏服,特點是長袖、寬腰、大襟。

婦女冬穿長袖長袍,夏著無袖長袍,內穿各種顏色與花紋的襯衣,腰前系一塊彩色花紋的圍裙。

藏族同胞特別喜愛“哈達”,把它看作是最珍貴的禮物。

“哈達”是雪白的織品,一般寬約二、三十厘米、長約一至兩米,用紗或絲綢織成,每有喜慶之事,或遠客來臨,或拜會尊長、或遠行送別,都要獻哈達以示敬意。

藏袍是藏族的主要服裝款式,種類很多,從衣服質地上可分錦緞、皮面、氆氌、素布等、藏袍花紋裝飾很講究,過去僧官不同品級,嚴格區分紋飾,用藏袍較長,一般都比身高還長,穿時要把下部上提,下擺離腳面有三、四十公分高、紮上腰帶。

藏袍可分牧區皮袍、色袖袍、農區為氆氌袍,式樣可分長袖皮袍,工布寬肩無袖、無袖女長袍和加珞花領氆氌袍,男女穿的襯衫有大襟和對襟兩種,男襯衫高領女式多翻領,女衫的袖子要比其他衣袖長40公分左右。

跳舞時放下袖子,袖子在空中翩翩起舞,非常優美。

幫典一一即圍裙,是藏族特有的裝束,是已婚婦女必備的裝飾品、裝飾品、幫典顏色相組合,或艷麗強烈,或素雅嫻靜。

藏帽式樣繁多,質地不一。

有金花帽、氆氌帽等一二十種.藏靴是藏族服飾的重要特徵之一,常見的有“松巴拉木”花靴,靴底是棉線皮革做的。

頭飾佩飾在藏裝中佔有重要位置,佩飾以腰部的佩褂最有特色,飾品多與古代生息生產有關。

講究的還鑲以金銀珠寶、頭飾的質地有銅、銀、金質雕鏤器物和玉、珊瑚、珍珠等珍寶。

吐蕃時代目前關於藏族服飾最久遠、現存的實物資料是昌都卡若遺址出土的少量裝飾品,有片飾簪、璜、珠、項飾、牌飾、貝飾等,反映了距今四、五千年前的青藏高原土著居民已有了較高的審美情趣,不僅有了縫織衣物的骨針,還具備了需一定審美意識方能創造出的璜、珠等,這也許是藏族服飾文化的先聲吧!藏族服飾到吐蕃時期,藏族服飾文化有了較大的發展。

"中二丁王"時(相當於中原西漢中期),南方雅隆河谷的吐蕃開始了冶煉鐵、銅、銀等礦產,為金屬飾品的出現創造了條件。

藏史記載,公元三世紀的拉妥妥日年贊時,吐蕃贊普的服飾巳與眾不同,出現了服飾等級的差異。

史載松贊乾布時期,吐蕃的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吐蕃文化得到迅速的發展,其服飾文化日漸發達。

吐蕃奴隸制王朝等級森嚴,在服飾上的表現也日臻完備。

從反映吐蕃盛時的敦煌壁畫可看出,君臣服飾的等級差異,藏王一般只有贊普才能使用的三瓣寶冠箍住的有凹槽裝飾的無沿帽,呈紅色,通常高於一般人的帽子;藏王的侍從或臣下往往戴平頂無沿帽。

衣袍的式樣也各有不同,官吏的章飾規定有一等瑟瑟,二等金,三等金包銀,四等銀,五等銅,六等鐵等大小兩類,共十二級,裝在方園三寸的盒子裡掛在胸前,以區別職位的高低。

武將的頭盔有形如塔的裝飾,戰士頭盔上有三隻彩旗以表示出生的年月,隨著"惟以淬礪為業"的吐蕃冶煉業的發展,軍隊的鎧胄日趨精良,有的周身僅露兩個眼窩,勁弓利刃常不能破,其威嚴、勇猛之氣在今天大昭寺壁畫的吐蕃武士像中尚歷歷在目。

為培養效國盡忠的風氣,還把狐尾垂在臨陣畏縮之士的頭上,作為恥辱標記,這是後來藏族男子狐皮帽飾的來源。

吐蕃貴族不僅本人穿著華貴,還在聚會宴客時,把傭人裝飾起來。

而作為贊普的松贊乾布則用一種紅帶子包頭,身著長袍,足穿腳尖朝上的靴子,據《紅史》載,這種王服是受波斯王朝的影響,反映了文化交往已影響到了服飾文化層次,而從松贊乾布伊始的吐蕃與中原的密切交往,兩種民族文化的長期接觸更為藏族服飾的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

史載文成公主進藏時,帶入諸種花緞、錦、綾羅與諸色衣料二萬匹,還有大量的金玉器具。

松贊乾布及吐蕃大臣紛紛自行去掉氈裘,改穿絹綺。

近代西藏的高級官吏,頭髮綰成一髻,戴金翅白紗帽,這是唐代進士的服飾。

此外,還採納文成公主建議,令國人禁止"赭面"(用油塗面),文成公主進藏還帶來了種植蠶桑和紡織技術,"植桑織絲兮"大大的促進了吐蕃服飾技藝的發展,青海海西州都蘭出土的大批吐蕃服飾文物,真實、生動地反映了吐蕃服飾的工藝水平。

服裝的織物紋樣多為聯珠動物紋,裝飾品的金質首飾、佩飾的精美使人嘆為觀止。

今天藏族婦女飾品的鑲嵌形制,可以從這些文物中找到原型。

斯坦因的《古代中亞文化遺蹟》一書也曾提到:"在吐蕃發現的遺物中,有很多具有花紋的絲織物,花紋中有些是印的,有些是織的,花紋圖象的變化很多,這一點很可以表示吐蕃商業的地位,……大概是中國與西亞之間的貿易重點。

"頻繁的交往促進了吐蕃經濟的發展,也促進了服飾文化的發展。

藏族服飾吐蕃是一個軍事帝國,在它的發展過程中征服融合了青藏高原及其邊緣地區的許多其他民族,這是造成今天各地區藏族之間文化差異的重要原因。

在服飾的表現上也是如此。

吐蕃時代這種差異主要表現為東女、附國、党項等部落服飾的不同,東女部落住在康延川(今昌都),處於母系氏族社會發展階段,其女王穿青毛綾(氆氌)裙,上披青袍,袖長到地,冬穿用文錦裝飾的羔裘。

發作鬟髻狀,兩耳垂璫(耳環)。

足穿革素(皮靴)。

一般男子披髮,婦女辨發,男女都用彩色塗面。

王死居喪三年,不易服,不梳洗。

附國是以今四川甘孜為中心,包括今四川阿壩一帶的嘉絨藏人的藏羌融合體。

他們頭戴圓形皮帽,或帶幕離佳(即面罩一類飾物,為婦女所帶)。

身披毛曷毛(氆氌一類)、皮裘,穿牛皮鞋。

頸系鐵索,手貫鐵釧。

王與酋長以金為首飾,胸前掛著三寸長的金花。

党項則是純遊牧部落,"服氈襲褐,披氈以為上飾",早在北周時巳能製造精美的犀甲、鐵鎧。

四川西北部還有屬党項部落聯盟的鄧至、武興國和宕昌等,服飾習俗為頭藏烏皂突騎帽,身穿長袍,下著小口褲、足穿皮靴,與今四川牧區藏族服飾相似。

此外青海地區有吐谷渾,貴婦人披錦袍,戴金花冠。

如女髮型為辨發披於後,後飾珠貝,以繁多為高貴,這一服飾與今青海藏族婦女大致相同。

這些地區服飾特徵是今天各地不同藏族服飾的母型。

中世紀後的西藏藏族服飾吐蕃王朝崩潰後,從九世紀中期到第十一世紀的二百餘年間,西藏社會一直處於分裂割據的混亂狀況。

這一時期戰亂不堪,服飾藝術的發展也難免厄運,停滯不前,而與戰爭有關的武士服飾卻濟時發展。

在西藏阿里古格王國的遺址中,發掘有大量古代武士的盔甲和武器。

其鎧甲多為鋼片甲,是用細皮條串結鋼片而成,串結方法頗為複雜,武器中的盾牌,系用藤條編織為圓形,直徑八十厘米,正面鑲有銅質加固件,銅件上雕刻有細密的紋飾,故亦可謂是銅飾件,背面有四個銅環,環間可用皮條相連,作握柄之用,無論這些服飾和兵器,是西藏本地生產,還是外來流入,都說明其時西藏的武士服飾已具鮮明的本土特徵與個性。

這一時期的服飾發展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佛教僧侶服飾的興起。

公元八世紀,西藏出現了第一批僧人,服飾由贊普府庫供給,後由百姓、政府共同供養。

佛教服飾亦形成等級區別,並有節日與平時的不同裝束,自成體系。

不少上層僧侶生活奢侈,衣著華麗,"下坐重裀,上張傘蓋,身衣錦緞……"。

早期西藏僧侶服飾受印度影響甚大。

據傳說貝霞帽最早則是由印度國王贈給寧瑪法王蓮花生而流傳下來,成為西藏僧帽中的一種,但後來西藏僧服衍變發展較快,極具地方色彩。

朗達瑪滅佛後二百餘年,佛教重新興起,並且形成眾多的派別,各派不僅在佛經教義的詮釋上不同,而且在服飾穿著上也不相同。

古老的寧瑪派僧侶著紅色袈裟,故又被稱為紅教。

而噶舉派則以戴紅帽或黑帽以示各支派的區別。

這種以服飾表征身份、信仰的現象正是西藏服飾文化的重要功能之一,也是西藏服飾史上頗具特色之處。

元代,西藏隸屬於中央王朝,因而在文化的各個方面都與元王朝發生了密切的交往,服飾上所受的影響也較前朝為大。

元王朝在西藏分封安撫使、招討使、萬戶等各級官吏,不同品級穿著不同花飾的藏袍,戴不同的頂冠,以至民主改革前噶廈政府的四品官的一種官服名稱還保留著元朝的叫法"寸扎花爾白瑪"(藏語意為蓮花紋樣的蒙古袍)。

官品的主要標誌也表現為蒙古式的"江達"(即圓冠)上的頂飾的差異。

官吏貴族的管家、隨從、傭人的帽子也有一定的形式,大管家在舉行儀禮時要戴"索夏"(即平頂圍穗蒙古帽)等等。

還有一種貴族平時戴用的"夏木包多"的餅形帽,管家或根布(鄉官)等也常戴,這個時期薩迦上層官吏、貴族的服飾或仿效蒙古貴族,或直接為元王朝贈賜,穿用十分普遍。

西藏北部牧區與蒙古族交往較多,至今尚保有一定蒙古服飾習俗。

元朝藏族服飾的另一特點是宗教信仰對服飾的影響增大。

隨著佛教的中興,嚴格的僧侶等級趨形成,使得宗教文化以多種形式與手段滲透於服裝、鞋帽,而且以特定的圖紋或符號來表達一種特定的意思。

這種現象還影響到民間裝束,如出現仿袈裟色澤的藏袍和印有宗教符號及佛教法寶的裝飾品等等。

到了明代,中央與西藏地方的聯繫進一步加強。

明王朝設烏斯藏行都指揮使司和朵甘行都指揮使司,管轄今西藏、甘肅、青海和四川西部的藏區,並常賞賜給藏區上層貴族以大量的錦帛、裀褥。

而從藏區進貢的物品中看,氆氌、毛纓、足力麻、鐵力麻等紡織物品占了貢物的大部分。

說明當時藏區的紡織業也有了很大的發展。

而紡織業正是服飾發展的基礎。

為明代藏族服飾業發展提供的另一個優良條件是中原與西藏官方民間的大量的茶馬貿易,為西藏輸入了大量的布帛、緞綢和紡織成品,這些貿易是以前任何時代都難以企及的。

此外,明代西藏的藏戲藝術有了很大的發展,與藏戲藝術密不可分的服飾藝術也自然迅速興起。

藏戲服飾除了歷史上貴族們的日常服飾外,還發展出了另一類高度誇張的服飾以及大量的面具。

並且這些服飾和面具都是嚴格按照戲劇角色的地位身份配置,並為其性格特徵服務的。

這類服飾艷麗、誇張,重在表現力與強烈的裝飾效果,成功地將西藏服飾經過藝術處理後搬上了戲劇舞台,為西藏服飾文化增添了新的血液。

同時又大大促進了西藏戲劇、舞蹈、美術等藝術的發展。

清朝是中國歷史前所未有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這一時期,中國各民族文化大都得到了巨大的發展並日趨定型。

與今天的聯繫最為密切。

藏族的服飾文化亦不例外,所以我們將以清代藏族的服飾文化為主,對藏族服飾文化的結構、藝術特色、審美特徵、製作工藝做進一步的探索,以利於加深藏族服飾文化的特色。

文化結構日漸完善的藏族服飾文化內涵豐富,層次多樣,既有一定的結構特徵,又有許多等級和地域性的差別,還有一些特定的服飾制度。

藏族服飾藏族服飾的最基本特徵是肥腰、長袖、大襟、右衽、長裙、長靴、編髮、金銀珠玉飾品等。

由於長期的封閉性生存,藏族服飾發展的縱向差異並不大,其基調變化亦小。

藏族服飾的形制與質地較大程度地取決於藏族人民所處生態環境和在此基礎上形成的生產、生活方式。

藏族是青藏高原的土著居民與古羌人的一部分融合而成的,這幾乎已是史學界的共識,而無論是古羌人中的發羌,還是卡若、曲貢等文化的創造者,他們都生活在地勢高,氣候寒冷,自然條件惡劣的世界屋脊上,以牧業、農業為主,這就決定了藏族先民們服裝基本特徵是厚重保溫,寬大暖和的肥腰、長袖長裙。

為了適應逐水草而居的牧業生產的流動性,逐漸形成了大襟、束腰,在胸前留一個突出的空隙(酷似袋子),這樣外出時可存放酥油、糌粑、茶葉、飯碗,甚至可以放幼兒,天熱或勞作時,根據需要可袒露右臂或雙臂,將袖繫於腰間,調節體溫,需要時再穿上,不必全部脫穿,非常便當,夜晚睡覺,解開腰帶,脫下雙袖,鋪一半蓋一半,成了一個暖和的大睡袋,可謂一物多用,當然,這些穿著方式和使用功能不可能一日俱備,也不必詳考。

然而藏族的這種基調形成久遠卻是不難想像的。

有人曾研究過西漢前後的青銅器圖像及古代壁畫,發現古羌人與今天的藏族服飾極其相近,都是肥腰、長袖、大襟、右衽、長裙、束腰、露臂、以毛皮製衣等,驚人的相似,說明藏族服飾有著很強的穩定性,這正是生態環境與生活方式決定服裝形制的最好說明。

在等級差異方面,貴族藏袍與民間藏抱的結構並沒有根本區別。

差異主要表現在質地和花紋上。

貴族服飾質地精細,花紋講究。

一般有蟒緞袍,由黃、紅、藍、綠、白、紫等色作基調,上面有"間希"紋祥(龍、水、魚、雲等紋)。

此袍常是四品以上的官員朝見達賴喇嘛,或重大節日舉行禮儀時穿用。

"寸扎白瑪加加"袍(蓮鳳錦緞袍)是一種有蓮花、鳳凰紋祥的緞袍,它和"寸扎花爾白瑪"(蓮花緞蒙古袍),是四品以上官員過年過節的普通藏袍。

另外還有團花錦緞袍,"曲巾"袍等等,都是拉薩日喀則等城市高級貴族的珍貴藏袍。

史籍對十八世紀的噶倫頗羅鼐的服飾記載,為我們提供了當時上層貴族及地方政府辦事官員服飾的珍貴材料。

從該書反映的情況來看,當時貴族的上裝,平時穿五色錦緞質地的大領無衩小袖衣,以皮為里。

重大的節慶日,則穿蟒紋袍,披貂皮披肩,下穿大褂,腰束金絲緞腰帶,上別小刀荷包等裝飾品,足穿牛皮靴,頭蓄髮,左耳帶珠墜等耳飾。

冬天戴狐皮帽,夏戴高六七寸、卷邊寬二寸、邊鑲水獺皮的綿帽。

其下屬官吏、辦事人員除頭髮披垂肩後,戴平頂帽外,其餘裝束與頗羅鼐大致相同。

此外還手帶骨板指,拿念珠,識字者腰間多插一個像刀鞘一樣的鐵簡,內裝竹籤筆、藏式墨水瓶等文具。

節慶時,這些下屬官吏把頭髮綰成一髻或兩髻,戴無翅白紗帽(唐代進士帽),左耳戴金鑲綠松石耳墜,右耳墜珊瑚,身穿獺皮鑲邊的大領窄袖短錦衣,袖口由五種顏色的錦緞相接,下穿黑曷毛百摺裙,腰束大紅花緞帶。

上述這些貴族服飾,除無翅白紗帽和裝文具的鐵筒外,其他服飾今天仍然普遍流行。

從《西藏志》的記載看,當時的平民男子服飾是著大領無衩藏袍。

質地有氆氌、綢緞等不拘顏色,都戴平頂帽,手上有骨板招,腰束皮帶或毛曷毛帶,手拿念珠,也戴小刀等飾物。

在著裝方式上,貴族與平民有些差異,貴族男子衣袍長墜至腳背,而且緊身;而一般老百姓的長袍一般上提至膝,上身寬鬆,便於盛物與活動。

勞動時則將大袍兩袖脫下,結於腰上。

這一時期,貴族的婦女的盛裝服飾較為華麗,成書於1733年的《頗羅鼐傳》曾記載頗羅鼐之妻婚禮上的服飾是:貼身穿著光滑柔軟的玄青色裙子,外面罩上帝青色的外袍,藍色的波紋皺褶上綴著孔雀領花朵。

腳上穿著縷花織錦的筒靴,腰間繫著寶石鑲嵌、絲穗婆娑的腰帶,手臂帶金釧和海螺鐲。

中指和無名指套寶石鑲嵌戒指,頸上佩紅色的琥珀項飾,胸前懸著層次分明的珊瑚、瑰玉、琥珀的短項圈和珠玉穿成瓔珞的長項鍊。

頭髮是對半分開,梳在兩旁,當中是珠瓔頂髻,披散在身後的一股股小辮,綴滿金銀、珠玉、珊瑚、寶石。

此外,還帶著三角形的巴珠頭飾,頂髻上有一顆碩大的松耳石,真可謂滿頭的珠光寶氣,燦爛奪目。

這類服飾在衛藏的貴婦節日盛裝中是具有代表性的。

此外,其時婦女的平時著裝一般是:頭戴帽頂有紅綠色絨飾的尖頂小帽,下穿黑紅色相間的十字花紋毛裙,著邦墊。

上衣是齊腰間的小袖短衣,質地有毛、緞、布等。

披方形綴絨披肩,手帶銀鑲珊瑚戒指,左手戴銀釧,右手戴寬二寸的硨磲圈,據說此圈是從小就必須帶的,以使死後魂不迷路。

耳環多是金銀鑲綠松石質地,耳環上有鉤。

以上連珍珠珊瑚串掛在發上,下接珍珠珊瑚串垂於兩肩,與今天衛藏婦女頭飾基本相似。

另外,無論貧富,都要戴兩串念珠,富者戴大蜜蠟珠,胸前除掛銀鑲珠石胸飾外,必戴佛盒,富者還頭戴"巴珠",價值千金。

藏族服飾從上述服飾狀況看,衛藏地區的階層性服飾差別的表現已逐漸由等級性差異向貧富差別方向轉化。

這種趨勢到了十八世紀中葉又有了進一步的發展,《頗羅鼐傳》記載十七世紀末、十八世紀初日喀則地區貴族和平民的服飾時說:"當時,西藏百姓安居樂業,保持了古時的風尚……循規蹈矩,日喀則的官員,頭戴迦屍迦織巾帽,耳墜美得像蓮花池中的回影……平民們則打著頂髻,或者是散披髮辮,衣服的下擺滿是皺褶,"而接下來作者又說"如今卻不是這樣了,服飾上爭奇鬥豔,競相仿效。

正如清水一旦遭到污染,馬上就失去原有的光澤。

"作者對這些所謂"禮崩樂壞"狀況的憂慮正說明了當時各階層間的服飾差異正在日趨縮小。

所以,上述頗羅鼐新婦的華麗服飾在今天藏區婦女服飾中屢見不鮮,俯首皆是。

特別如"巴珠"這樣豪華的頭飾也成為現代藏族婦女的常見服裝之一。

這種風尚一直持續下來,而近現代日漸發展的服飾的商業化更加強了這種趨勢。

西藏解放前,德國人海因德里希曾記載拉薩街上服飾商業的繁榮"(拉薩城裡)商品種類繁多,從針線到膠線都能買到……氈帽式祥很像歐洲人戴的寬沿禮帽。

……民族形式的鴨舌帽同他們的民族服裝穿戴在一起倒挺自然和諧。

"這種服飾商業化的狀況無疑也是與服飾等級差異的日漸縮小互為因果的。

除階層性、節常性和時令性差異外,近現代藏族服飾還存在著極大的區域性差異,而又特別表現在婦女服飾上。

同世界上許多民族一樣,藏族女子的服飾較男子複雜得多,也許各民族人們都把對美的喜好,甚至家庭的富有與驕傲皆體現在婦女的服飾上。

使婦女的服飾成為民族服飾特色與差異的主要表征之一。

服飾制度藏族服飾衛藏地區藏族婦女服飾除上文述及的日喀則、拉薩的服飾外,較主要的尚有工布地區類型和阿里地區類型等。

工布地區服裝的最典型特徵是男女皆穿"谷休",即寬肩無袖袍。

男子的"谷休"從腰部束扎,下擺不過膝,女裝谷休卻不垂至腳面。

此外,女子頭飾多椎髻。

阿里普蘭地區盛行羔皮袍,製做精細、裝飾典雅,羔皮袍的加面料以毛呢為主,領、袖、襟底鑲水獺皮,外套綢緞,這在整個藏區都是較具特色的,然而普蘭服裝的最精美、最獨特的卻是婦女的"孔雀"服飾,它與阿里孔雀河的美名緊緊聯繫在一起,孔雀河源頭似孔雀,它是美麗和吉祥的象徵,為了使孔雀般的美麗和吉祥永生永世地存在於這塊土地上,婦女們的裝飾便模仿孔雀而流俗於今。

婦女戴的帽子叫"町瑪",是棕藍色彩線氆氌製做的圓簡帽,帽的底邊截一段為留辮子處。

婦女的耳墜以珊瑚及珍珠連串而成,長約15厘米。

獨特的帽子及耳墜象徵孔雀的頭冠,婦女背部系"改巴",即背部圍裙,"改巴"用毛色純白光滑的山羊皮製作,正中部鑲嵌帶有圓形花紋的氆氌粗條線,顯示出孔雀的背部,周邊鑲嵌帶有圓形花紋的棕藍彩色氆氌,是婀娜多姿的孔雀翅膀,底部開的三道叉口便是孔雀的尾羽。

有的"改巴"皮面夾有色彩絢麗的綢緞,更具有非凡的風姿,猶如開屏孔雀光臨眼前,美麗多姿。

四川阿壩、甘南夏河和青海等地的藏族婦女頭飾多為"碎辮子",將頭髮梳辮成數十根細辮,下接黑絲線或咖啡色絲線,直墜至腳踝。

自頭部起墜一寬寸許的硬布塊,上綴真假琥珀、瑪瑙或銀碗形飾物。

自臂部起有一尺許的硬布塊,垂及踝部,綴有碗形銀質飾物或銀元、銅元數行,多至數十枚。

未婚女子,梳兩根辮子,辮子上綴有紅布塊,上排綴紅珊瑚數行。

部分婦女在頂腦門處飾以較大的綠松耳石串。

腰帶上掛一銀鉤或鐵、銅鉤,叫"雪吉",原是擠奶時掛奶桶之用,後遂變為裝飾品。

腰帶兩側旁又有一個叫"隆果"的圓形或桃形銀飾,下部有一長孔,縛一紅綢綠帶,頗為雅致。

藏北婦女的藏袍用許多條寬大的色帶飾邊,並排飾於後面。

一般是黑、紅、綠、紫色等,數量大多為五至七條,也有的把皮面飾滿,黃南藏族婦女多穿圓領長袍。

袍長垂至腳面,腰系綢或布料彩色腰帶。

甘南卓尼、洮河沿岸婦女多戴石榴帽子(圓頂,後部有一個石榴形的頭)和"煙筒帽"(頂部似煙筒,帽沿分兩瓣,能遮風雨。

)著裝似滿族的旗袍,外穿一件馬夾,腰帶上復系一條自織的幾何圖紋青白花腰帶。

而最突出的是用珊瑚結成帽子狀戴在頭上的珊瑚斑瑪,頗具特色。

甘肅舟曲地區因氣候較暖,婦女常著薄而寬大的黑長袍,上穿一短上衣,腰束黑色或藍色寬幅長腰帶,長袍下擺挽在腰帶里,褲子很寬,褲口束起,有些還紮裹腿布,大都頭纏摺疊成二寸寬的頭帕,胸前及上腰部飾以串連的整塊珊瑚,胸前戴一個很大的圓形銀盤子,繪飾民族圖案。

有些地區的服飾有明顯的歷史遺蹟,如四川阿壩州農區的嘉絨藏族,因長期與羌族毗鄰生活,互相交往,今天的婦女服飾也保留了一些羌族服飾特色。

如普遍穿長衫,並以藍黑色為主,下身系圍腰,腰間扎絲織花帶,冬天穿羊皮褂子或羊毛織成的無領短褂等。

藏族服飾約略而言,由於自然條件,生產方式、歷史的不同,藏族服飾異常豐富多彩,差異頗多,不勝枚舉,有些地區,縣與縣、鄉與鄉之間都有較大區別。

目前已發現的服飾類型已有200多種,居中國少數民族之首。

此外,藏族的服飾制度除了前述的等級差異外,還主要表現在婦女服飾在節慶、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儀禮時的服飾變化上。

節日服飾都較平時著裝富麗、盛重。

這一點眾所周知,而成人儀禮和結婚前後婦女的服飾有較大差別卻是藏族服飾制度的一大特色。

青海農區藏族姑娘到十五、十七歲時,要把童年型的辮套改為成年型辮套。

並要選擇吉日進行,稱"戴天頭"(即姑娘成人禮),要請僧侶先舉行宗教儀式,再由成年婦女為姑娘更新裝,拜佛、祖先和父母,這時女眷們唱《跪拜天·祖歌》。

海西藏族姑娘在十五歲要佩掛"馬爾頓"(發套)它用布或綢緞製成,上面飾以許多銀盾、珊瑚。

果洛藏族新婚女子要穿大袖大褂和華麗的背心,大褂袖口鑲有一圈彩虹式貼邊。

同樣,天祝藏族未婚女子的發套比已婚婦女發套短得多,而阿壩州藏族女子十六歲後才開始蓄髮結辮。

甘肅卓尼未婚少女把三根辮梳編起來,已婚婦女則中間編著,兩邊不編,但從腰以下又都編串起來。

有些成年服飾還保留有古風,如阿壩州松藩農區藏族婦女成婚後,頭上要盤鑲有琥珀的小管粗布袋,這類頭飾據說是西藏阿里地區古代婦女才有的頭飾,在今天整個藏區已少見。

另外在喪葬方面,也有一些特殊的制度。

如四川阿壩州的喪偶之妻,要將身上所有的飾物取下以守孝,要把飾物藏於箱內一至二年。

並且這段時間,忌穿鮮艷華麗的衣裳,以表示對死者的懷念。

不同的自然環境、民風民俗、生產、生活方式決定了與此協調的各類區域服飾、季節服飾、民俗服飾;歷史、政治、宗教、經濟的發展與變革決定了西藏服飾文化的縱向發展和各類等級服飾、職業服飾的千差萬別。

所以藏族服飾文化內涵豐富、結構複雜、層次多樣、特點鮮明。

藏族服飾的地域性藏族服飾,農區、牧區因勞動特點的差異而有所區別:農區男子穿一種大領開右襟的氆氌長袍。

穿時將衣服頂在頭上,腰系一條帶子,垂下去的部分使其略過膝蓋,伸出頭後,腰部就自然形成一個囊袋,可以放進隨身帶的物品。

腳穿皮靴或“松巴鞋”,赤腳的也有。

過去的俗人男子都留髮辮,有時為了便於操作,就把辮子盤在頭上。

一般都穿兩耳,左耳帶一個大耳環,藏語叫“納龍”。

喇嘛則一律穿紫紅的裙子,長齊腳面;上身穿一件背心,外披一張有身長兩倍半的紫紅色的披單,稱為“袈裟”;腳穿特製的喇嘛靴,普通喇嘛打赤腳的也不少;按規定應戴的帽子,多半在念經時才戴,平時出寺廟一般不戴帽;僧官和活佛有規定的帽子,出門則要戴上。

喇嘛和尼姑的服裝有等級界線,無論式樣、顏色或質量,均要根據地位決定,地位較高的,他(她)們的坎肩上均鑲有緞子,長裙和披單則為毛料,鞋上也鑲有一塊緞子表示其地位。

農區和城鎮的婦女,冬季穿長袖長袍,夏天穿無袖長袍,內著各種顏色和花紋的襯衣,腰前系一塊有彩色橫條的“邦墊”(圍裙),但姑娘一般不準系。

由於西藏各地的自然條件、氣候不同,服裝的樣式也有差別,如工布、昌都、山南、日喀則和拉薩等地,有明顯的地區特色。

裝飾方面,地區特色更為明顯。

一般說來,少女時梳一條髮辮,成年後分成兩條,另在頭頂分出一小撮以供掛“巴珠”。

“巴珠”是一種三角形的頭飾,普通以布紮成一個三角形的架子,上面綴以珊瑚、松耳石,胸前照例戴一個“嘎烏”(佛盒)。

兩耳前面掛一雙魚形飾物(耳掛)。

牧區西藏牧民大都生活在遼闊無垠的藏北草原,那裡海拔高,風沙大,氣候酷寒,他們的服裝首先以擋風禦寒為目的,當然也注重實用和美觀,藏北草原盛產的羊皮是製作服裝的主要材料。

藏北牧人平日都穿寬大、厚重的羊皮袍,坦露右臂,亮出古銅色的胸膛。

袍子大都是光皮的,有的在袖口、衣襟、下擺用15厘米左右的黑平絨鑲邊。

白天穿在身上,晚上可當被蓋。

他們愛蓄長發,摻入紅色絲線編成髮辮盤於頭上,頗為壯觀,故稱“英雄發”。

夏日戴紅纓氈帽,這種帽子非常古老,很多壁畫裡的山神都戴這種帽子。

冬日戴毛絨或狐狸皮帽。

在吐蕃時期,甚至以後的一些年代,狐皮是作為怯弱的象徵,對臨陣逃脫的膽小鬼才強迫其披戴狐尾以示羞辱,吐蕃和帕竹法律中都有“懦夫狐狸律”的條文。

但近代牧區甚至城鎮和農村盛行戴狐狸皮帽,講究頭腳齊全並用綢段幫襯。

牧人在節日或盛大慶典上多穿羊羔皮袍,用毛料或緞子做面料,領口、袖口和下擺鑲水獺皮或豹皮。

他們腰系製作精美的火鐮石盒、子彈盒、鼻煙盒等,胸前或右側掛座鐘形的護身符。

牧區男子還離不開腰刀、短刀和火槍。

這些過去是防身的法寶,現在逐漸成為一種裝飾或財富的顯示。

牧區婦女平日也穿羊皮袍,領口、袖口和下擺先用黑平絨鑲邊,再以紅、藍、綠三色平絨條作裝飾。

貴族不少貴族穿的是綾羅綢緞及水獺、猞猁、狐皮和一些進口的毛絨嗶嘰。

官員服式還有嚴格的等級界限,服裝的樣式或顏色,均按品級決定。

據統計,光是官員的帽子,就有許多種。

坐墊、馬具等,也有嚴格區別。

貴婦人的穿戴,更為講究。

一般按其丈夫的品級而定。

如她們戴的“巴珠”。

有兩種:一是珍珠“巴珠”,另一種是珊瑚“巴珠”。

珍珠“巴珠”只有四品以上官員家中的婦人們才能配戴,一般官員家中的貴婦只能戴珊瑚“巴珠”。

在允許範圍以內,每逢過節、慶典、宴客之日,貴婦們總要儘量在自己身上堆滿各種珍珠、鑽石、翡翠等各種金銀珠寶,有些貴婦人的一套裝飾品價值數萬元,以顯其闊綽豪華,但它不知要花費多少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和血汗。

拉薩貴族服飾可以追溯到1300年前的吐蕃時期。

據記載,藏王松贊乾布遷都邏娑之初,他和他的大臣仍然以氈和毛皮擋風禦寒,臉塗赭色面膏。

唐貞觀十五年(641),贊普迎娶大唐文成公主,文成公主入藏,將諸種花緞、錦、綾羅與諸色衣料2萬餘匹,分別饋贈吐蕃王臣貴族使他們的服飾變得豐富多彩。

17世紀中葉,甘丹頗章政權建立,拉薩再次成為西藏地區的首府。

當時貴族官員衣著比較混亂,各級官吏隨意穿著藏式、蒙式、漢式服裝,有的人還穿起不倫不類的袍服。

五世達賴喇嘛阿旺羅桑嘉措責成第司·洛桑圖道收集西藏古代王臣的各種服飾,特別是吐蕃時期的服飾和帕竹時期的服飾,重新制定了一整套貴族官員的禮服。

其中傳襲最久的是寶飾裝和王子裝。

寶飾裝為布達拉宮藏曆新年宴會上典禮官的穿著,主要服裝是蓮紋雙袖緞袍,水獺皮鑲邊;頭髮用辮子摻絲或編成假辮,上戴尖形帽,右耳戴松耳石,左耳垂長耳墜,右側從頭髮上垂下一根松耳石寶串,要隨時托於手中;胸配兩拳大小的金佛盒,並掛巨大的珊瑚項鍊,還有雞蛋大小的琥珀珠串垂至腹部;腰插寶飾配刀,腳蹬彩靴等等。

王子裝也是隆重典禮上的穿著,下穿黑氆氌或嗶嘰面料的多褶褲,配上彩緞或金絲緞製成的長袖上衣、彩緞披單,頭戴頭巾或黃色碗形氈帽,腰配荷包、飄帶、碗套、純金筆筒,穿單底皮靴等等。

從18世紀前半期開始,清朝政府對西藏的管理日臻完善,規定西藏地方政府的重要官員必須經過中央任命,並賜給相應的花翎頂戴和符合品級的服飾。

據記載,第一位獲花翎頂戴的是著名貴族仁·朗傑次丹,頒賜一品本色珊瑚頂子並賞戴花翎。

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他的嗣子多仁班智達剿平三岩匪患後,乾隆皇帝賞賜其紅寶石頂子和孔雀花翎。

民主改革以前西藏地方政府貴族官員服飾,大都以袍服的顏色、花紋、髮髻上的頂戴來區別級別高低。

例如三品噶倫穿黃色彩雲騰龍緞子袍服,髮髻簪紅寶石或珊瑚頂飾,代本、孜本等四品官員穿黃藍四相(山、水、雲、龍)緞子袍服,髮髻簪松耳石。

小四品穿紫紅緞袍,五品穿紫色或棕色緞袍,七品只能穿紫紅呢袍。

四品以上的蹬紅雲繡靴,五品以下穿藍雲繡靴。

冬日戴“哇格”皮帽,夏天戴“江達”涼帽,左耳戴寶石耳墜,右耳簪松耳石一枚,腰系漢刀碗套。

工布服裝與衛藏服裝有較大不同,男子不穿“曲巴”,而穿一種無袖套袍,藏語稱“谷秀”。

上方開一圓洞,腦袋從這裡伸出,腰間緊系腰帶,兩手從左右伸展。

“谷秀”多用黑、棕色氆氌縫製,也有用羊皮、獸皮縫製的。

有一種名叫“甲果納”的喜馬拉雅山牛,其皮毛帶著火紅的顏色,是縫製“谷秀”的上品。

此外,熊皮、狼皮、猴皮也常被採用。

工布男人戴的帽子有點像士兵的“船形帽”,它用氆氌縫製,帽檐鑲有錦緞。

工布男子節日的穿著也是很講究的,“谷秀”用銀色緞子滾邊,領口、腰身鑲上金絲緞圖案。

腳蹬皮底氆氌幫的“嘎羅”靴,色彩鮮艷。

腰系銀片裝飾的腰帶,前面斜插腰刀,左側插箭,右側掛弓,既是砍柴、狩獵的需要,也是一種表現男子孔武有力的配飾。

工布女子也穿“谷秀”,下擺拖到腳邊,“谷秀”邊上往往鑲金絲花邊,或者鑲上一寸左右寬的水獺皮或猴子皮。

她們的帽子也形似船形帽,不過帽沿剪成燕尾形,既美觀又別具一格。

圖書介紹出版信息作者:強桑著藏族服飾藏族服飾出版社:西藏人民出版社ISBN:9787223025751出版時間:2009-04-01版 次:1頁 數:121裝 幀:平裝開 本:16開內容簡介藏民族生活勞作的高原地區,自然條件差異很大,這勢必要求不同地理條件下的人們必須穿戴不同的服飾以適應不同的自然環境。

所以,日漸完善的藏族服飾文化內涵非富層次多樣。

前言服飾是人類特有的勞動成果,其作用不僅在遮身暖體,更具有美化的功能;它既是物質文明的結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義.幾乎是從服飾起源的那天起,人們就已將其生活習俗、審美情趣、色彩愛好以及種種文化心態、宗教觀念、都沉澱於服飾之中,構築了服飾文化的深刻內涵。

藏族服飾就充分體現了這一點,它是中國民族服飾中最講究、最美觀的服飾之一。

藏民族是勤勞智慧、善良勇敢的民族,很早以前他們就對服飾有了一定的認識和較高的要求。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對生活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其服飾在結構式樣,花紋飾品等方面也逐步改進,形成了今天豐富多彩的藏族服飾。

目錄前言拉薩地區服飾林芝地區服飾山南地區服飾日喀則地區服飾昌都地區服飾那曲地區服飾阿里地區服飾四川藏族服飾青海藏族服飾甘南藏族服飾雲南藏族服飾藏戲服飾舊西藏貴族服飾僧人服飾藏族頭飾相關詞條 中國藏族服飾 《中國藏族服飾》是北京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一本圖書。

目錄 西藏藏族服飾 《西藏藏族服飾》是2001年五洲傳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安旭、李泳。

內容提要 藏族文化藝術 《藏族文化藝術》是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7年7月1日出版的書籍。

作者:嘉雍群培。

主要講述了藏族藝術欣賞和藏族藝術史,全書運用現代藝術理論對藏族藝術的發... 內容提要   作者簡介   目錄 雪域彩虹——藏族服飾 第一章第六章第八章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目錄 藏族舞 藏族舞蹈是藏族民族舞蹈的總括名稱。

藏族舞蹈文化源遠流長並與漢族舞蹈文化相互交流,也與周邊民族和國家的舞蹈文化相互影響,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國西藏高原地區的... 望果節   諧與卓   基本動作 藏族 藏族(藏文:བོད་པ་)是中國的56個民族之一,是青藏高原的原住民。

在中國境內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區、青海省和四川省西部,雲南迪慶、甘肅甘南等地區,此... 名稱   歷史   人口   經濟   文化 藏族音樂 藏族主要居住在中國青藏高原上的西藏以及青海、甘肅、四川、雲南等省、區,人口為3870068人(1982年統計)。

信奉嘛教(屬大乘佛教)。

藏語屬漢藏語系藏... 概述   山歌   舞歌   發展情況   配圖 西藏藏族服飾(英文) 西藏藏族服飾(英文)-作者:安旭,李泳 內容提要   編輯推薦   目錄 相關搜尋光棍節給力《紅樓夢》第五回聖誕節《紅樓夢》第一百零三回感恩節東巴文《紅樓夢》第二回2010年上海世博會頤和園藏袍西藏藏族服飾文化研究張議潮藏族服飾漢服《道韓陵》蒙古袍喜饒嘉措(1884~1968)藏族古格王國遺址松贊乾布熱門詞條DowntoearthLED燈具《歌舞青春》史玉柱和成衛浴國家女子籃球聯盟姜文工藤美紗春嬌與志明桌面模型槍波爺澳門銀河酒店相反詞秋成勳聖喬治酒莊花開半夏蓮因寺西爾維斯特·史泰龍西遊記之大鬧天宮跨性別陳奕迅演唱會領導理論鼓譜CanExtensionnasty三寸金蓮名媛望族單身派對彈彈島ONLINE抽風機旗山天后宮最終幻想3月光族杜林標正向心理學毅光年瑞虎聚陽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腮腺炎車在囧途韓愈師說韓江T8led燈管UfunvevoWired健美小姐孤島危機紅樓夢霍尼韋爾藏族服飾@百科知識中文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