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服飾展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每十三年舉行一次的牯臟節又稱「吃牯臟」或「鼓社祭」,是苗族人以)血緣氏族為單位,共同祭祀祖靈的宗教祭典。

祭祖用的牲禮水牯牛不耕田,有專人餵養照顧,所以長得膘肥體 ... 您想找什麼資訊? × 搜尋 熱門關鍵字 徵才 恐龍卡 雨林溫室 科學攝影 北極熊 微真菌 分享大師視野 編鐘 恐龍 實習 展覽與劇場 當期展覽 展廳介紹 劇場資訊 巡迴展 展覽回顧 ::: 目前位於: 首頁〉 展覽與劇場〉歷史展覽〉苗族服飾展 ::: 苗族服飾展   特展簡介   於2008年7月31日起在本館第一特展室推出的《穿在身上的史詩—苗族服飾特展》,展出的是本館所藏的黔東南苗族珍貴衣飾。

  苗族服飾以刺繡、蠟染、紡織等多種傳統手工技術製作而成,工法繁複、外型美觀,不但是苗人特有的文化資產,更被視為世界染織的起源之一。

幾千年來,歷經了歲月的洗禮,受到外界不同程度的影響,也產生與傳統略微不同的風貌。

然而苗族服飾儘管有多變的造型,婦女較典型的裝束仍是短上衣,百褶裙;男裝為大襟短衣,襟向右開,顏色多為藍、黑色。

至於服飾的衣料則以麻織土布為主,裙子以白色、青色居多,服飾的用料、顏色、款式、刺绣等方面,都極具民族風格。

  中國貴州境內的苗族人口約有800萬,其生活環境多為峰巒與峽谷,支系繁複,早在明清就有「百苗」之說。

由於各支系的服飾不論花紋、樣式與製作技法上,都大相逕庭,因而成為區別苗族支系的標誌之一。

當地人只要看見服飾,便可知大概屬於哪個支系,居住地在何處。

由於黔東南的苗族支系複雜,各支系的服飾又以居住地命名,豐富多樣,可以說體現了苗族歷史文化的成熟與極致。

在這項特展中,本館特別挑選出三十個支系的經典服飾,透過這些精美的藏品,我們將帶您走進中國貴州的層巒翠谷中,一窺神秘面紗下的苗家衣飾文化。

  苗族的起源   關於的苗族起源,意見眾多紛紜,有一種說法是,與黃帝大戰於涿鹿的蚩尤,戰敗後退入長江中下游地區,後因漢人的驅迫,逐漸向西遷徙,進入今日的雲貴地區;另一種說法是,苗族為原始南方土著,本生息於南方。

  苗族的居住環境   苗人多數居處在雲貴高原一帶,地形崎嶇多山,平原、盆地稀少,平均海拔高度800-900公尺;因地勢高,距海遠,雖屬亞熱帶,但晝夜溫差大,受季風與地形影響,氣候多變,陰雨不斷,有天無三日晴,地無三里平之說。

因氣候濕潤,適合樹木生長,建材以杉木為主,苗族為因應狹窄陡峭的山坡地形,爭取更多的居住空間,發展出獨特的住屋類型「吊腳樓」。

     苗族的工藝技術   苗族人口約有八百多萬,以貴州省﹝黔﹞為主要居住地,而多數的苗族又集中在黔東南。

苗族支系繁複,早在明清時就有“百苗”之說,服飾不但多樣,且圖案紋樣各具特色,以紡織、染布、刺繡等傳統手工技術製作而成。

   紡織   包括一般的土布、織錦與織花帶。

平日服裝用簡單的織布機,以單色麻線、棉線織成平紋或斜紋的土布來製作。

織錦則是以不同的線材、多種的交錯,編織出富變化的圖案。

花帶是比織錦細長的編帶,不僅是服飾的裝飾品,更是苗族青年男女戀愛的信物。

   染布   苗族染布的染料均取自大自然的植物,如:藍染的馬蘭、木藍、蓼藍、菘藍;黃染的梔仔花;紅染的茜草根。

從植物中萃取染料後,將染布經過浸置、漂洗、晾晒等多道工序重複染色即成。

  染布的技法有紮染、印染與蠟染三種,這些苗族的傳統工藝技術,構圖以幾何圖形與大自然紋樣為主,韻味古樸典雅。

   刺繡   苗族服飾美麗、豐富的裝飾圖案,都是苗族婦女一針一線,運用不同刺繡技法,別具巧心刺繡而成。

設計的構想來自於傳說、大自然、周遭的動植物等,將各式題材,剪成紙花為底稿,貼在繡布上,交錯運用皺繡、堆繡、破線繡、錫繡、辮繡、打子繡、平繡、十字繡……等刺繡技法繡成美麗生動的紋飾。

     苗族支系服裝   苗族因居高原地形、峰巒與峽谷相隔,形成獨具特色的各支系服飾。

尤其黔東南為苗人聚集地,在該區域中,以苗嶺主峰雷公山為界,北部的清水江流域,屬長江水系;南部的都柳江流域為珠江水系;各支系服飾則以苗族所居住的地名命名之。

  苗族服飾依穿著習慣可分為常服和盛裝;平時居家勞動時穿常服,參加節日慶典或婚禮時穿盛裝。

常服與盛裝在材質與款式上大致相同,最大的區別在紋飾,常服的紋飾簡單素淡,盛裝的紋飾色彩豐富,作工精巧,充分運用織繡工藝,爭奇鬥豔,盛裝時會穿戴頭飾、頸飾、胸飾、腕飾等各種銀飾,燦爛奪目,深具獨特風格。

  男子普遍穿著青、黑色短衣寬庫,女子則盤髻插簪,穿繡花衣與百褶裙。

苗族女性的服飾與髮型,依不同年齡而有差別。

一般而言,到十六、七歲方能挽髮成髻,代表已經成年。

服飾上,未成年較為隨意,適婚年齡的女子服裝色彩鮮豔、紋飾精緻,盛裝時配戴大量銀飾,中年婦女穿著素淨,老年則是暗色調服裝。

清水江流域   苗嶺山脈和清水江流域是苗族最大聚居地;苗嶺山脈出產木材,清水江沿岸河谷土地肥沃,盛產稻米,有「苗家的糧倉」之稱。

     1.台江施洞式:     女子盛裝以刺繡、銀飾聞名。

被稱為繡衣或銀衣的外衣,不但在袖口、領襟與肩部繡有精美紋飾,更在後背、前襟、袖口、下擺鑲滿銀片、銀泡、銀響鈴等;加以全身披掛銀飾,可說是苗族最華麗的服飾。

       2.台江台拱式:     女子頭等盛裝適用於適婚年齡,有銀衣、褶裙等,上衣繡有精美的辮繡與縐繡,褶裙以藏青布製成,外搭扣搭的條裙。

婚後女子穿二等盛裝,如角型頭帕、對襟衣、褶裙與圍腰,但裙外不加扣搭。

在走訪親戚與趕集時,穿三等盛裝,最大差別在於衣袖與圍腰的工藝與花紋較為簡單樸素。

       3.台江方召式:     女子常服與盛裝均為藏青色平紋棉布,但盛裝時,習慣疊穿上衣,配合白地挑花袖套,以多為美。

       4.凱里凱棠式:     上穿開領偏紝無扣大繡衣,衣領、襟及肩是刺繡重點裝飾部位,下著青色百褶裙。

刺繡多用紅綠兩色,色彩濃豔,採用織錦、挑花、平繡、疊繡等工藝。

盛裝銀衣上綴滿大小不同的圓形銀片,形成一個日月圖形,頭戴銀帽銀角,華貴非常。

       5.西江式:     女子的盛裝上衣為交襟大領衣,領向後傾,衣袖、襟、衣領、肩為裝飾部位,圖案以雙頭龍、飛鳳、蝴蝶。

下裝為直統百褶裙,裙褶呈凹凸交錯,長及腳踝,穿著時以圍腰或飄帶裙在外。

腳穿圓口繡花鞋,配帶大量銀飾,包括頭飾中的銀角、銀鳳、銀梳,項飾中的麻花項圈、平紋項圈,胸飾中的壓領與銀鍊,手飾中的手鐲、以及衣飾中的銀片、銀墜等。

     都柳江流域   都柳江將村寨接在一起,從中穿行而過,包含了幾个民族文化圈:东南部是侗族、它的北面是以雷公山為標誌的苗族、在它的南面是水族;水族旁是布依族。

而瑶族散聚在這些族群中。

構成了一個多民族的、多樣化的文化生態空間   1.丹寨排調式:     女子上穿對襟緊身短衣,繫挑花帶,著挑花圍腰,背後掛飄帶,下著青布超短百褶裙,繫綁腿。

點蠟衣為年輕女子參與慶典時的穿著,衣背與肩袖佈滿漩渦紋。

       2.擺貝式:     女子盛裝上穿無領無扣長袖對襟繡花衣,腰處外接刺繡飄帶,下端綴白雞毛,人稱百鳥衣。

內穿刺繡或蠟染花圍胸,下穿青布百褶裙,裙外刺繡雞毛飄帶裙。

       3.從江潘里式:     女子盛裝與常服相似,盛裝多用傳統亮布,而常服是藍黑色棉質土布。

盛裝為對襟衣,內著菱形胸兜,刺繡紋飾比常服多。

服飾上使用亮片、塑膠銀箔、空心圓珠為裝飾材料。

       4.黎平滾董式:     上裝為直領對襟衣,前襟敞開露出胸兜上圓的繡花,腰際繫一藍白紋相間的織帶,下裝為褶裙,長僅及膝,裙前繫圍腰,形如開扇狀。

裹腿為統狀,上緣蓋過膝蓋。

女子不同的年齡層服裝不同,十五歲以前花樣簡單樸素,十五歲到二十二歲,繡花最為華麗豐富,結婚後繡花減少,步入中老年,更見儉樸隨意。

       5.丹寨雅灰式:     女子上衣為對襟式,襟上無扣,僅以細帶縛緊。

胸兜的形制似古代的襴裙。

下裝為褶裙,長及小腿間,外繫一件飄帶裙,帶尾以白羽綴飾。

以綠色絲綢為底,以平繡技法施以鮮豔的紋樣。

       新聞稿   你可曾想過衣服也會說故事?甚至可以記錄一個民族的神話傳說與歷史?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從即日起推出的暑假另一波強檔---《穿在身上的史詩—苗族服飾特展》,正可以透過多年來館藏的珍貴苗族衣飾,帶領觀眾走進中國貴州的層巒翠谷中,一窺神秘面紗下的苗家衣飾文化。

  科博館人類學組主任何傳坤博士表示,中國境內的苗族人口約有800萬,以貴州為主要居住地,而多數又集中在黔東南。

由於苗族生活環境多為峰巒與峽谷,支系繁複,早在明清就有「百苗」之說,也因此形成了支系眾多的服飾工藝爭奇鬥艷,且圖案紋樣紛繁多樣的特色,不論花紋、樣式與製作技法上,都大相逕庭,成為區別苗族支系的標誌之一。

當地人只要看見服飾,便可知大概屬於哪個支系,居住地在何處。

  《穿在身上的史詩—苗族服飾特展》當中,主要展出科博館所典藏的黔東南苗族珍貴衣飾。

由於黔東南的苗族支系複雜,各支系的服飾又以居住地命名,豐富多樣,可以說體現了苗族歷史文化的成熟與極致。

在這項特展中,科博館特別挑選出三十個支系的經典服飾,透過精美的藏品和豐富的展示介紹,帶領觀眾認識苗族服飾的各種傳統的「織、染、繡」手工技藝和代表作品,以及銀飾、童衣、童玩和年節習俗等,不但華美繽紛,更充滿了神話的意蘊,令人驚豔與著迷。

  苗族服飾以刺繡、蠟染、紡織等多種傳統手工技術製作而成,工法繁複、外型美觀,不但是苗人特有的文化資產,更被視為世界染織的起源之一。

幾千年來,歷經了歲月的洗禮,受到外界不同程度的影響,也產生與傳統略微不同的風貌。

然而苗族服飾儘管有多變的造型,婦女較典型的裝束仍是短上衣,百褶裙;男裝為大襟短衣,襟向右開,顏色多為藍、黑色。

至於服飾的衣料則以麻織土布為主,裙子以白色、青色居多,服飾的用料、顏色、款式、刺绣等方面,都極具民族風格。

  苗族服飾的織錦技法又稱「夾織」,色彩分為素錦與花錦兩種,常用在背兒帶、頭帕等,在材料與工法上變化多端。

透過不同性質的棉與麻互為經線與緯線,成品的觸感較為細膩,再藉由織布機上經與緯的交錯變化,織就出各種花紋與圖案。

此外,苗家女孩通常從七、八歲開始學習織花帶,到十五、六歲技巧逐漸純熟。

花帶不僅是裝飾品,也是苗族男女青年戀愛的聯繫紐帶。

在展覽當中,觀眾還可以看到由國立臺灣工藝研究所提供難得一見的傳統紡紗機、織布機和織帶機等。

  在染布技法方面,苗族服飾可分為紮染、印染和蠟染,圖案千變萬化。

以革家苗族為例,其服飾構圖以幾何形及自然紋樣為主,多取自陽光、水波、花果、蝙蝠、藤條、魚鳥等物像,加以誇張變形後入圖,且圖案對稱,線條流暢,圖形常以「物套物」、「物連物」方式表現,連空隙處也有物像形態,疏密相間,韻味古雅。

  除了織、染技法,苗族服飾在繡法上的變化更是令人目不暇給,從刺繡、皺繡、堆繡、破線繡、錫繡、辮繡、打子繡、平繡、十字繡、纏繡到鎖邊繡等各種表現,真可謂巧奪天工,令人驚嘆。

  另外,華麗繽紛的配飾,也是苗族的衣飾文化特色,其中又以穿戴於頭、頸、胸及手等部位的銀飾最具特色。

對於苗人來說,銀飾不但可以避邪,帶來吉祥幸福,同時也是財富的象徵。

在游方活動中,也可以作為定情之物,因此通常搭配盛裝。

苗族的祖先崇拜與自然神、圖騰崇拜是銀飾的主要造型與紋樣,最常見的有蝴蝶、水牛、銀燕雀、龍鳳紋和幾何紋等,各有其神話傳說背景,且紋樣細膩,組合繁複。

  在特展一隅,還有一些特別吸引觀眾和小朋友目光的苗族童玩「泥哨」。

泥哨是以黃泥為基本材料,手工搓捏成形,再以木屑鍛燒、上色釉等多道工序製作而成。

其題材相當廣泛,包括飛鳥走獸、蝶蟲蛙魚等,但最著名的為中國民間傳統的十二生肖圖案。

在泥哨下部均留有一個吹氣孔和一個回氣孔,能吹出清脆悅耳的哨音,極具地方民族色彩與收藏價值。

    方紹能苗家攝影展 方紹能攝影師簡介   1958年生於香港銅鑼灣。

  1980年畢業於香港白英奇學院,曾任職於多家報社和出版社之攝影師。

  1983年毅然投入報導攝影的生涯,迄今,足跡除遍及中國大江南北,韓、日等國,也造訪了埃及、中南美洲和法、德、義等歐洲各國,留下不少生動的影像。

  作品除由美國ImageBank公司代理,也刊載於世界地理雜誌等刊物。

  1988年起,作者深入西南山區苗寨,長期觀察當地的自然環境、飲食特色、傳統建築、服飾工藝等物貭文化特色,也記錄了各地苗族的風俗儀禮、傅統節慶和宗教祭典,二十年來累積影像已達十五萬張之多。

  透過一張張生動的畫面,攝影師呈現了這群住在深山老林、與外隔絕的苗人,古老湛深的歷史傅統、文化內蘊和與精神智慧。

本次攝影展所展出的61張影相,這些照片綜合攝影師多年的心血,也是苗族生活文化珍貴的成果展現。

   「吃姊妹飯」節   每年農曆三月十五至十七日春暖花開的時候,貴州台江施洞地區的苗族舉行「吃姊妹飯」,或簡稱姊妹節,是山寨間未婚男女結識對象的節日。

節日前,各村寨的姑娘上山採黃飯花和烏米葉,來染糯米飯以款待來訪親友。

過節時大家穿著盛裝在清水江畔踩鼓跳舞、入夜後男女游方對歌,互訴衷情,分開時姑娘在糯米飯裡包上信物以表達心意。

   龍船節   每年農曆5月24~27日,貴州台江縣和施秉縣交界的清水江兩岸苗族村寨,舉行盛大龍舟競賽。

划船時,船上各有一位「鼓頭」、「鑼手」,以及三十六位戴著斗笠的年輕「水手」。

競渡前,要把親戚們送的鴨、鵝掛在船頭,相互炫燿,炮銃聲響,十幾艘披紅掛彩的龍舟在吆喝聲中破浪前進。

據傳,清水江苗族的龍船節起源於一種祈雨禳災的宗教祭儀,後來才演變成綜合體育競、社會交際、青年游方,走訪親友的民族節日。

   牯臟節   每十三年舉行一次的牯臟節又稱「吃牯臟」或「鼓社祭」,是苗族人以)血緣氏族為單位,共同祭祀祖靈的宗教祭典。

祭祖用的牲禮水牯牛不耕田,有專人餵養照顧,所以長得膘肥體壯可用於角鬥。

   2019/10/18更新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