巋的意思|漢典“巋”字的基本解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拼音 kuī ; 注音 ㄎㄨㄟ ; 部首 · 部外 ; 統一碼 · 筆順 ...
導航
漢典古籍詩詞書法通識
查詢索引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注音部首簡繁異體字
kuīㄎㄨㄟ部首山
部外17
總筆畫20簡體岿
嵬岿𡿢
統一碼
字形分析筆順
基本区U+5DCB
上下结构252325151212151145252
五筆倉頡鄭碼四角
mwnh|mtnhuhmbllwl22127
拼音kuī注音ㄎㄨㄟ部首山部外18總筆劃21統一碼5DCB筆順252325151212151145252
巋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巋kuīㄎㄨㄟˉ ◎見“巋”。
英語grand,stately;secure,lasting德語hügelig,hüglig法語hautetpuissant(montagne),vallonné
©漢典
巋國語辭典
巋ㄎㄨㄟkuī形小山羅列。
《爾雅·釋山》:「小而眾,巋。
」宋·邢昺·疏:「言山小而眾,叢萃羅列者名巋。
」副高大堅固的樣子。
《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序》:「自西京未央建章之殿,皆見隳壞,而靈光巋然獨存。
」宋·張載·注:「巋然,高大堅固貌也。
」
©漢典
【寅集中】【山】
巋·康熙筆画:20 ·部外筆画:17
巋《康熙字典》
【寅集中】【山】
巋·康熙筆画:20 ·部外筆画:17
【廣韻】【集韻】丘追切【韻會】區韋切,𠀤音蘬。
【爾雅·釋山】小而衆,巋。
【疏】言小山而衆叢萃羅列者名巋。
【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巋㠑穹崇。
【註】高大貌。
又上聲。
【廣韻】丘誄切【集韻】【韻會】【正韻】苦軌切,𠀤音樻。
義同。
又去聲。
【集韻】丘愧切,音喟。
巋然,獨貌。
【莊子·天下篇】巋然有餘。
©漢典
【卷九】【嵬】
嵬《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巋”字頭,請參考“嵬”字:)
【卷九】【嵬】
『說文解字』
高不平也。
从山鬼聲。
凡嵬之屬皆从嵬。
五灰切
『說文解字注』
(嵬)山石崔嵬。
高而不平也。
各本作高不平也四字。
今依南都賦李注訂。
有高而上平者。
兀下曰高而上平、爾雅曰夷上洒下曰漘是也。
周南。
陟彼崔嵬。
釋山曰。
石戴土謂之崔嵬。
毛傳曰。
崔嵬、土山之戴石者。
說似互異。
依許云高不平、則毛傳是矣。
惟土山戴石、故高而不平也。
岨下云。
石山戴土。
亦與毛同。
从山。
鬼聲。
此篆可入山部、而必立爲部首者、巍从此也。
五灰切。
十五部。
©漢典
巋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kʰuei˥日语读音TSURANARU韩语罗马KYU现代韩语규 客家话[客英字典]kwui1[台湾四县腔]kui3gui1[海陆腔]kui3gui1粤语kwai1 近代音中古音溪母脂韻平聲巋小韻丘追切三等合口;溪母旨韻上聲巋小韻丘軌切三等合口;上古音黄侃系统:溪母灰部;溪母灰部;王力系统:溪母微部;溪母微部;
吴语
韵书上古音中古音
©漢典
巋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嵬」。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嵬」說文‧嵬部「巋」「岿」「巋」 說文小篆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中国大陆台湾香港
異體字嵬岿𡿢
©漢典
【載入評論】
【論壇討論】
同音字
聧(kui1)窺(kui1)刲(kui1)亏(kui1)窥(kui1)悝(kui1)顝(kui1)盔(kui1)虧(kui1)岿(kui1)闚(kui1)
同部首
崸崔崝崅㟈㞽峳嵁嶸㟇嵛嶽
同筆畫
䥥鷝贐鐱礳鬗蠡罍臟襰镾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