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行書書法欣賞 - iFuun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以其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而傳誦於世,同時也是當代音樂作曲家進行歌曲創作的絕佳題材。

下面小編帶給大家的是水調歌頭行書書法,希望... 當前位置:首頁>書畫>水調歌頭行書書法欣賞 水調歌頭行書書法欣賞 書畫 12-27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以其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而傳誦於世,同時也是當代音樂作曲家進行歌曲創作的絕佳題材。

下面小編帶給大家的是水調歌頭行書書法,希望你們喜歡。

水調歌頭行書書法1水調歌頭行書書法2 水調歌頭行書書法3水調歌頭·丙辰中秋原文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何似一作:何時;又恐一作:惟/唯恐)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長向一作:偏向) 水調歌頭創作背景這首詞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寧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時所作。

詞前的小序交待了寫詞的過程:「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

作此篇,兼懷子由。

」蘇軾因為與當權的變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見不同,自求外放,輾轉在各地為官。

他曾經要求調任到離蘇轍較近的地方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會。

公元1074年(熙寧七年)蘇軾差知密州。

到密州後,這一願望仍無法實現。

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當空,銀輝遍地,詞人與弟弟蘇轍分別之後,已七年未得團聚。

此刻,詞人面對一輪明月,心潮起伏,於是乘酒興正酣,揮筆寫下了這首名篇。

水調歌頭賞析此篇是蘇詞代表作之一。

從藝術成就上看,它構思奇拔,畦徑獨辟,極富浪漫主義色彩,是歷來公認的中秋詞中的絕唱。

從表現方面來說,詞的前半縱寫,後半橫敘。

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迴路轉。

前半是對歷代神話的推陳出新,也是對魏晉六朝仙詩的遞嬗發展。

後半純用白描,人月雙及。

它名為演繹物理,實則闡釋人事。

筆致錯綜迴環,搖曳多姿。

從布局方面來說,上片凌空而起,入處似虛;下片波瀾層疊,返虛轉實。

最後虛實交錯,紆徐作結。

全詞設景清麗雄闊,以詠月為中心表達了遊仙「歸去」與直舞「人間」、離欲與入世的盾和困惑,以及曠達自適,人生長久的樂觀枋度和美好願望,極富哲理與人情。

立意高遠,構思新穎,意境清新如畫。

最後以曠達情懷收束,是詞人情懷的自然流露。

情韻兼勝,境界壯美,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

此詞全篇皆是佳句,典型地體現出蘇詞清雄曠達的風格。

作者既標舉了「絕塵寰的宇宙意識」,又摒棄那種「在神奇的永恆面前的錯愕」情態(聞一多評《春江花月夜》語)。

他並不完全超然地對待自然界的變化發展,而是努力從自然規律中尋求「隨緣自娛」的生活意義。

所以,儘管這首詞基本上是一種情懷寥落的秋的吟詠,讀來卻並不缺乏「觸處生春」、引人向上的韻致。

對於這首《水調歌頭》歷來都是推崇備至。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認為此詞是寫中秋的詞里最好的一首。

這首詞彷彿是與明月的對話,在對話中探討著人生的意義。

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尋味。

因此九百年來傳誦不衰。

吳潛《霜天曉角》:「且唱東坡《水調》,清露下,滿襟雪。

」《水滸傳》第三十回寫八月十五「可唱個中秋對月對景的曲兒」,唱的就是這「一支東坡學士中秋《水調歌》。

」可見宋元時傳唱之盛。

全詞意境豪放而闊大,情懷樂觀而曠達,對明月的嚮往之情,對人間的眷戀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瀟洒的風格和行雲流水一般的語言,至今還能給人們以健康的美學享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書法達人的精彩文章: ※《竹石》楷書書法作品欣賞※硬筆書法隸書欣賞 TAG:書法達人| 全球趣味資訊 iFuun|最新|總覽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