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貨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Wikipedia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清朝貨幣,是指中國清代時的貨幣。

清朝從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到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間的296年裡曾發行了多種貨幣。

... 清朝前期的貨幣制度基本沿襲了明朝幣制,即大額 ... 清朝貨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本頁面包含滿文字母,部分作業系統及瀏覽器需要特殊字母與符號支援才能正確顯示為滿文字母,否則可能出現未成連寫體的字母或其他符號。

清朝貨幣 清朝貨幣,是指中國清代時的貨幣。

清朝從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到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間的296年裡曾發行了多種貨幣。

[1][2]清朝前期的貨幣制度基本沿襲了明朝幣制,即大額用銀兩,小額用銅錢的銀錢複本位,或稱銀錢平行本位,後期為應對外國經濟入侵帶來的幣制混亂,清王朝進行了多次幣制改革。

清朝歷代皇帝均發行有年號錢;從乾隆年間開始,清政府在西藏開始發行銀幣;咸豐年間曾發行戶部官票和大清寶鈔;清朝後期,以制錢為主的中國傳統鑄幣逐漸被機制幣所取代,而銀兩也被銀元所取代。

[3][4] 目次 1歷史 1.1後金貨幣 1.2順治年間 1.3咸豐年間 2參考 3深入閱讀 歷史[編輯] 後金貨幣[編輯] 主條目:天命通寶和天聰汗錢 天聰汗錢 1616年(明萬曆四十四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稱汗建國,建元天命,始鑄錢幣,分老滿文「天命汗錢」及漢文「天命通寶」。

早期天命錢鑄造粗劣,天命六年(1621年,明天啟元年)遷都遼陽,始正式鑄錢。

[5][6]由於當時後金所在的關外商品經濟活動不發達,滿洲人多不用錢,結果所發行的天命錢最後多被用作了裝飾品。

1626年(明天啟六年),皇太極繼位。

次年改元天聰,鑄「天聰汗錢」當十大錢,錢文為老滿文。

1636年皇太極在盛京稱帝,改國號為「大清」。

由於當時東北地區貨幣經濟並不發達,還存在物物交換的原始交易,同時戰爭中掠奪的大量財富減少了對本朝貨幣的需求,因此後金貨幣的鑄行量很少。

[7] 後金政權曾發行的貨幣如下:[8][9] 正面錢文 羅馬化轉寫 幣值 年代 汗 ᠠᠪᡴᠠᡳᡶ᠋ᠣᠯᡳ᠍ᡢᡴᠠᡴᠠᠨᠵᡳᡴᠠ Abkaifulinggahanjiha 1文 1616–1626 努爾哈赤 天命通寳 TiānMìngTōngBǎo 1文 1616–1626 努爾哈赤 ᠰᡡᡵᠠᡴᠠᠨᠨᡳᠵᡳᡴᠠ Surehannijiha 10文 1627–1643 皇太極 順治年間[編輯] 主條目:順治通寶 1643年(崇德八年),皇太極去世,其子福臨繼位,1644年清軍入關,改元順治。

1644年始在北京設局鑄「順治通寶」錢,後隨天下統一,在各地分別設鑄錢局開鑄錢幣。

順治通寶鑄行之初與明錢同時流通,後不久獨行清錢。

該幣為黃銅鑄造,其中銅占七成,鋅占三成。

順治通寶鑄行過程中的錢制形式曾發生多次改變,按照背文可分為五種,即所謂的「順治五式」。

版別 圖例 背文 直徑 重量 鑄造時間 備註 順治一式 光背 24.5mm 3.8g 順治元年至二年(1644年-1645年) 順治二式 有戶、工、陝、臨、宣、薊、延、原、西、雲、同、荊、河、昌、寧、江、浙、東、福、陽、襄局名 25mm-26mm 4g 順治三式 穿右局名,穿左「一厘」二字 26mm 4g 順治十年至十四年(1653年-1657年) 該錢式稱「一厘錢」 順治四式 穿左為滿文「寶」字,穿右為滿文局名 17mm 4.4g 順治十四年至十八年(1657年-1661年) 順治五式 穿左滿文局名,穿右為漢文局名,有陝、臨、宣、薊、原、同、河、昌、寧、江、浙、東 28mm 4g 順治十七年至十八年(1660年-1661年) 咸豐年間[編輯] 主條目:咸豐錢 咸豐朝是中國貨幣史上的一段幣制混亂時期,除了以往各朝發行的小平錢制錢外,咸豐朝還發行了虛值大錢,以及戶部官票和大清寶鈔等紙幣和咸豐寶藏、上海銀餅和銀錠等銀質貨幣。

參考[編輯] ^Chang,MichaelG.,ACourtonHorseback:ImperialTouringandtheConstructionofQingRule,1680–1785,Cambridge(Mass.)andLondon:HarvardUniversityAsiaCenter,2007,ISBN 978-0-674-02454-0 . ^Roy,Denny.Taiwan:APoliticalHistory.Ithaca,NewYork:CornellUniversityPress.2003:55,56.ISBN 0-8014-8805-2.  ^Cribb,Joe:ACatalogueofSyceeintheBritishMuseum.ChineseSilverCurrencyIngotsc.1750–1933.BritishMuseumPress,London,1992. ^Chang,H.:TheSilverDollarsandTaelsofChina.HongKong,1981(158pp.illus.).IncludingSubsidiaryNoteson"TheSilverDollarsandTaelsofChina"HongKong,1982(40pp.illus.). ^吳立國,王玉柱.後金天命錢幣 ^天命汗钱.揚州日報.2007-12-20[2012-06-1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12).  ^皇太极与天聪汗钱.中國藝術報.(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17).  ^ChinaKnowledge.de-AnEncyclopaediaonChineseHistory,LiteratureandArtQingPeriodMone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trieved:03July2017. ^馬飛海,王裕巽,鄒誌諒(ed.2004),中國歷代貨幣大系,Vol.6,清代幣. 深入閱讀[編輯] 郝延平:〈晚清沿海的新貨幣及其影響(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張惠信,1993,〈清代庫銀大集合〉,《中國貨幣傳奇》,台北:貿元。

閱論編清朝貨幣(含外國在華殖民地)各時期的流通貨幣附:後金貨幣 天命通寶 天聰汗錢 清廷發行歷朝制錢 順治 康熙 羅漢錢 雍正 乾隆 嘉慶 道光 咸豐 同治 光緒 宣統 其他貨幣 銀兩 平色 順治鈔貫 龍洋 大清寶鈔 戶部官票 大清戶部銀行兌換券/大清銀行兌換券 銅元 大清銅幣 大清銀幣 大清金幣 地方發行 銀毫 滇藩司鈔 藏幣 寶藏幣 章噶噶布 桑松果木 桑康雪阿 色章果木 卡岡 噶欽 噶窮 噶啟介 雪岡 雪松 雪阿 四川藏洋 普爾錢 其他勢力 港元 南明貨幣 永昌通寶 大西貨幣 興朝通寶 裕民通寶 太平天國貨幣 熱西丁紅錢 流入中國的外國貨幣 尼泊爾銀幣 尼泊爾莫哈爾 多種外國銀元 羌帖 幣值單位 文 貫/吊/串/弔 兩 錢 分 厘 元 角 分 鑄錢局、造幣機構 寶源局 寶泉局 宣府鎮局 密雲鎮局 薊州鎮局 寶直局 寶德局 大同局 寶晉局 陽和錢局 盛京錢局 寶奉局 寶吉局 江寧府局(寶安局) 寶蘇局 寶浙局 福建省局(寶福局) 台灣府局 寶台局 漳州局 寶昌局 臨清鎮局 山東省局(寶濟局) 萊州局 寶河局 寶武局 荊州府局 襄陽錢局 鄖陽錢局 常德府局 寶南局 寶廣局 肇慶府局 寶桂局 寶川局 寧遠府局 寶黔局(貴陽府局) 畢節縣局 大定府局 寶雲局 大理府局 祿豐縣局 蒙自縣局 臨安府局 霑益州局 東川府局 廣西州局 東川府新局 順寧府局 永昌府局 曲靖府局 楚雄錢局 廣南錢局 寧台廠錢局 文山縣局 寶藏局 延綏錢局 寶陝局 寶鞏局 寧夏府局 葉爾羌局 阿克蘇局 烏什局 庫車局 喀什噶爾局 寶迪局(寶新局) 寶伊局 廣東造幣廠 成都造幣廠 江南造幣廠 扎什造幣廠 曾發行貨幣的外國銀行 東藩滙理銀行 渣打銀行 滙豐銀行 有利銀行 上海法蘭西銀行 東方匯理銀行 德華銀行 銀兩票 銀元票 大德國寶 橫濱正金銀行 華俄道勝銀行 制錢票 銀兩票 銀元票 花旗銀行 華比銀行 上海和囒銀行 臺灣銀行 相關歷史 中尼銀錢貿易 廢兩改元 中國貨幣史:先秦 ·秦漢 ·魏晉南北朝 ·隋唐五代十國 ·宋遼金夏 ·元代 ·明代 ·清代 ·民國/共和國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清朝货币&oldid=69579306」 分類:​清代貨幣清朝制度現代過時貨幣隱藏分類:​有藍鏈卻未移除內部連結助手模板的頁面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English日本語МонголTiếngViệt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