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叔·叔》影評:這是近期最好的華語片了 - VITO雜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這部電影值得討論,絕不僅僅是因為它又是一部華語同性題材,更重要的是, ... 電影《叔叔》在金像獎收穫了兩個演員獎:男主角太保憑藉這部電影獲得了 ... 最近有部華語電影熱度非常高,也看到朋友圈不少影迷在討論。

這部電影值得討論,絕不僅僅是因為它又是一部華語同性題材,更重要的是,這還是一部關注華語中老年同性群體的影片。

是的,我們說的,就是去年的港片佳作《叔·叔》這部電影目前評分7.7分,好於79%的同性片,無論作為去年的港片新片,還是東亞同性題材,這個評分,都不低了。

最早關注這部電影,還是因為它的演員表。

電影《叔叔》在金像獎收穫了兩個演員獎:男主角太保憑藉這部電影獲得了金像獎影帝。

太保是1950年生人,今年70歲,十八歲就開始在香港電影業界打拼,但這是他拿到的第一個金像獎。

同樣獲得金像獎的還有最佳女配角區嘉雯。

區嘉雯今年67歲。

她的正職是英語教師,副業是舞臺劇演員,據說是「皇后」級的舞臺劇女演員。

但電影對她來說很陌生,她同時入圍了這一屆的最佳女配角和最佳新演員。

扮演同志另一方的袁富華大家就很熟悉了,他去年曾憑藉《翠絲》獲得了金馬和金像獎的雙料最佳男配角。

袁富華生於1964年,今年56歲;反而還是三人裡最年輕的一位。

是的,三位主角加起來超過了190歲。

這就是一部三位演員總年齡近兩百歲的老年電影。

乍一看,《叔·叔》其實是一部充滿噱頭的電影,有很多可以獵奇的內容。

它將鏡頭對準了香港的「老年同志群體」:一個在各種意義上,往往會被「看不見」的人群。

因為他們總是在習慣性地隱藏自己。

正像我們開頭所說的,也許你看過不少同志電影,但是老年同志電影估計見得不多。

尤其是在東亞電影的範疇裡,那就更少了。

與此同時,這背後還涉及了一個更加辛辣的議題:處在這個年齡的老年同志,多半已經結婚生子。

因此,這不僅是他們的悲劇,也是整個家庭的悲劇——他們的妻子、孩子更加是受害者。

尤其站在妻子的角度來看,這個故事則是非常痛苦的。

這也是整部電影在情感上非常複雜的地方。

拿金像獎的區嘉雯扮演的正是妻子的角色。

她的戲份不多,寥寥幾筆,這背後的負責情緒卻極為傳神。

毫無疑問,這樣的電影,拍出來就是爭議。

但《叔·叔》是如何處理這種爭議的呢?唯一的答案是「真實」。

《叔·叔》的靈感最早來自香港大學社會學系的江紹祺的社會調查《男男正傳:香港年長男同志口述史》。

這讓影片所呈現的質感就與其他電影截然不同;也能從影片中感受到導演對於這個群體所表現出的誠懇態度。

他並不試圖去偏袒任何一方;他只是講出了一個真實的故事。

在這個故事裡,所有人都是受害者;每個人都在獨自舔舐自己的傷口。

在影片一開始,兩位老人在「同志公園」中第一次見面。

見了幾次面後,就去了「同志澡堂」,並且在那裡發生了關係。

太保扮演的阿柏,顯然是首次來到這樣的場合。

他的目光既有吃驚,又有審慎,還飽含著幾分隱晦的羨慕。

而藉由他的眼睛,觀眾們同樣是第一次進入了這個看似「神祕」的場所。

甚至我們可以說,這樣的場景和描述,在華語電影都是很少見的。

這一幕看起來既獵奇,又有種紀錄片般的真實。

這裡陰暗,潮溼,不見天日。

這裡的人垂垂老矣,頂著一身皺巴巴的皮肉,卻肆無忌憚地裸露著自己。

他們袒露的不僅是老去的肉身,同樣是自己的性取向。

這個陰暗的澡堂是他們的「樂園」。

接下來我們也看到了兩位男主角的床戲。

很神奇的是,兩位六七十歲的男演員,竟然確實也將這段情慾戲演出了某種含蓄的美。

事後兩人擁抱在一起,各自講述自己前半生的坎坷經歷。

一方對另一方說:「你的皮膚怎麼怎麼滑?」如此生活化而微妙的臺詞,同樣也令人動容。

繼續將這部電影看下去,你會發現,和想象中不同的是,《叔·叔》並不是一部「獵奇」的電影。

恰恰相反,這部電影甚至可以說是「反獵奇」的。

影片的口吻始終極其生活化、平實和剋制。

這種剋制不僅表現在情慾戲中:尺度基本停留在兩人的手、肩膀及以上。

也表現在了劇情設計和編排之中。

整部電影看下來,拋開最開始幾個稍顯獵奇的意象之外,其實一切觀眾預料中的抓馬劇情都沒有出現。

整個愛情產生的過程,都非常地自然與流暢:兩對老年同志,因為寂寞而漸漸走進彼此的生活;他們的關係也從肉體逐漸步入心臟。

但最終,兩人還是選擇了迴歸家庭。

他們默默地結束了這段關係。

沒有任何「老年電影」中經常出現的橋段:其中一方罹患絕症,或者突然死亡。

也沒有「同志電影」中經常出現的橋段:出櫃,與家庭攤牌,大吵大鬧。

這依然是一個愛情故事。

然而,與大多數的同志電影、甚至於普遍意義上的愛情片不同的是,這部電影裡面沒有俊男靚女,沒有美好的肉體。

或許你要問,觀眾為什麼要看一對老頭子談戀愛?這畫面毫不賞心悅目,我們到底要從中看到些什麼?答案很簡單,我們看到了生活,市井和煙火氣。

當你看到兩個老男人一起去菜市場買菜、一起做飯、一起看電視的時候——很自然地會被這背後溫暖而細膩的情感所打動。

原來我們對於愛情的奢望可以是如此簡單。

正如導演在採訪中所說的:「華人社會,特別是那個時代出生的人,是很不會表達關心和愛的,華人表達愛的方法是透過飲食,媽媽會問你,想吃什麼,愛吃什麼,我做給你吃。

」——這是非常「東亞」式的情感表達方式,或許也只會在一部亞洲電影中看到。

然而悲傷的是,在這部電影裡,這樣溫情的場景,也僅僅只是驚鴻一瞥。

「作為普通人戀愛,特別是兩個不被外界認可的人能有機會吃一頓飯,簡直是夢幻的場景。

」最生活化的,反而是最奢侈的事情。

於是,在接地氣的甜蜜背後,其實隱含著這個老年同志群體最為深沉的不幸。

愛情的另一面是家庭。

而在這部電影裡,「家庭」反而是最為微妙的存在。

對於大多數老年人而言,家庭是他們的保障,是他們的根本。

物質上,他們需要子女的養老;而精神上,他們需要天倫之樂的慰藉。

這部電影裡,「家庭」同樣是溫情的——兩位男主角都是典型的底層港男,奉獻自我,承擔了大部分責任,為家庭、為子女拼搏了大半生。

幸運的是,他們的兒子都還算孝順,願意供養父親,做他們的保障。

不讓他們獨自進入養老院。

但那同樣也變成了枷鎖。

多年以來,為了供養家庭,他們始終在壓抑自我,無法真正去做自己。

而臨到老來,哪怕家庭已經不再需要他們,他們依然因為害怕為子女蒙羞,而選擇了結束這段關係。

毫無疑問的是,如果兩人繼續下去,他們總有一天會引火上身。

但這部電影好就好在這裡——它停在了這一切發生之前。

正是這一刻的「戛然而止」,讓這兩個角色真正立了起來。

他們做出了90%的人會做出的選擇。

這選擇毫無戲劇性可言,但它卻是無比真實的。

讓我印象尤其深刻的是,在他們結束時,阿柏一句話都沒有說,直接轉身離開。

一切都在不言中,那背影道盡了一切。

這種沉默才是最讓人悲慟的。

不知為何,在寫到這裡的時候,我突然想到了去年的另一部電影《熱帶雨》。

《熱帶雨》同樣是講禁忌關係,講述一對完全不可能的師生戀,這樣的關係當然也不可能長久。

但在結束一切時,那個小男生抱著自己的女老師說:「這是我第一次分手,你可以讓他memorable點嗎?」這是少年人面對愛情消逝時的反應:他們覺得這是一種體驗,一段珍貴的回憶。

他們依然試圖在其中尋求一種儀式感。

但在《叔·叔》裡,阿柏的離去是沉默的。

這一刻沒有任何memorable可言。

這是老年人的反應:他們不再試圖去浪漫化任何一件事。

他們完全接受了生活的冷酷,並且也失去了表達愛的勇氣與能力。

某種程度上,其實這正是這部電影的功力所在:劇情的走向看似平淡,其實拳拳到肉。

因為這一切都是真實的。

而真實才最能讓人產生共鳴。

雖然影片中鋪陳的往往是細膩而瑣碎的生活細節;不販賣痛苦,更不賣慘。

但兩位老年男主角的處境已經躍然紙上,讓人情不自禁地產生共鳴。

而我們確實能在他們身上,看到一整個時代的縮影。

太保扮演的阿柏,是典型的香港底層男人。

辛苦幾十年,終於將兒女養大,生活雖然仍然不富裕,但總算無憂。

而他身上還有一層隱喻:他是一名來自大陸的偷渡客,最開始是販賣苦力的送米工人,後來變成了相對輕鬆的計程車司機。

這是一個破碎的「香港夢」。

生存壓抑了他作為人的本能。

他又始終是隨波逐流地做著「看似正確」的選擇。

直到結識了袁富華所扮演的阿海,他才終於見到了世界的另一面:這一切對於他都是新的。

這對他來說,不僅是慾望,是愛情,也是「自我」的釋放。

或許這也是為什麼,最終獲得金像獎男主角的人是太保。

看似他扮演的角色是壓抑的,是不容易出彩的;但實際上「戲眼」始終在他身上。

他的轉變、成長與選擇,才是這部電影真正的表達。

不得不說,太保演得確實很好。

雖然他看起來表情沒什麼變化,總是愁眉不展;但這種苦悶卻完全貼合了人物的內心狀態,並且還充滿了層次感。

你能從他的眼神裡感受到這個人物的多面。

當他在看著愛人時,他的眼中有隱秘的溫情、得意與不安。

你在那雙渾濁的眼裡看到了愛意。

當他在面對家庭時,他又變成了最初的樣子:一個被生活壓彎了腰的老年男人。

那些壓抑的、小心翼翼藏起來的快樂;與日常生活的波瀾不驚,都掩藏在了同一雙眼睛裡。

而另一方面,袁富華所扮演的角色阿海,則補全了故事的另一面。

阿海很早就與妻子離異,獨自將兒子拉扯大;多年來他保持單身,在兒子面前是「半出櫃」狀態,也更多地接觸到了老年同志群體,找到了自己的「同類」。

他看起來比阿柏要自由許多。

但果然是如此嗎?並沒有,他看似灑脫,但心中還是充滿了矛盾和顧慮。

哪怕自己的性取向早已是家庭裡公開的祕密,他依然害怕捅破那層窗戶紙。

更糟糕的是:他同樣也害怕其他人,鄰居、熟人乃至於社會的指指點點。

在一個正常的社會里做一個「不正常」的人,無論何年何月,這都是一件令人痛苦的事情。

這裡恰好可以做一個有趣的對比。

LGBT電影裡總是不乏辛辣的政治表達。

對於創作者而言,這樣的作品常常是他們發聲的工具,它意味著:少數派在捍衛自己的權利。

遠的不談,同題材裡,2018年,講述跨性別者的香港電影《翠絲》裡,就有一名政治立場非常激進的角色。

《叔·叔》中也有一條更「政治」的隱線:一群老年同志們被年輕的議員召集起來,後者希望能為他們發聲,能建立一個「同志養老院」。

但一直到電影結束時,問題依然沒有得到解決。

甚至於借袁富華扮演的阿海之口,他還講出了老年同志的擔憂:「我寧願住在正常的養老院裡,也不想要為兒子蒙羞。

」顯然,這部電影對於政治和抗爭都只是淺嘗輒止。

甚至於,「抗爭」也是一種反襯,更多地描繪出了老年同志的悲傷與無力:他們無力抗爭。

歸根結底,「老年同志」的痛到底在哪裡呢?在於他們既是老年人,又是同志。

同志本身是少數派,是被社會歧視和非議的群體;而另一方面,老年人又充滿了對死亡的恐懼。

這樣的雙重打擊,使得他們的處境更加岌岌可危,也讓這樣一部電影的底色,註定是悲涼的。

這不僅是一部同志電影,還是一部關於老年人的電影。

因此這部電影能講述的,也只有妥協和放棄。

他們的人生已經被剝脫了其他可能性。

這是時代之觴,也是生而為人,必然的結局。

問題不僅僅在於他們有沒有「權利」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同樣在於他們有沒有能力。

然而身處於如此的夾縫之中,他們所能做的實在是太少了。

這樣的苦澀與留白,同樣也是這部電影真正試圖去表達的。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相關文章剛剛,第四十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了。

3年之後,金像獎終於可以線下頒獎了。

無論如何,還是走出了第一步。

疫情這兩年,一切都變得失去了實感,包括這些頒獎禮,也總讓...賀歲檔說了這麼久的「重磅炸彈」,終於炸出一個真的。

今年唯一一顆,貨真價實——核彈。

Sir沒誇張。

就憑預告片裡的3秒鐘,腎上腺素瞬間拉滿。

–...和今天一上映就狠狠捱罵的大多數愛情片不一樣。

真正優秀的愛情片,經得起反覆回味。

從一段臺詞開始,內裡含著百轉千回。

「我從來沒有想過,婚姻會這麼複雜,還以為一...最近,一起案件刷新了魚叔三觀。

中國甘肅一名21歲的男子,被八人毆打併活埋。

作案者都是14歲左右的未成年人。

警方通報已出,案情屬實,幷包含更多資訊量。

起因是該...最好的香港電影在哪裡?當然沒有標準答案。

星爺的玩味、墨鏡王的神秘、吳宇森的豪情、徐克的邪魅、林嶺東的冷峻、許鞍華的細膩……各花入各眼。

比起這些常會提起的「港...台灣新片《本日公休》日前宣佈殺青,片方公佈的開鏡照,驚見已經息影超過20年的影后陸小芬!下圖左四為陸小芬,右二為本片導演傅天餘。

《本日公休》的導演是女導演傅...據台灣媒體報道,台灣資深演員常楓於正月初六在睡夢中離世,享壽98歲。

正如常楓最後的遺作,短片《月亮樹》的導演蔡明亮在社交媒體所說,「震驚,不捨,常爸(大家對...之前頒佈的金馬獎入圍名單裡,有部低調的港片,默默斬獲了12項最佳提名。

這部片子自展映就橫掃亞洲各大電影獎,FIRST電影展上還拿到了評委會最高榮譽獎。

《濁水...婚姻、房子、金錢、自由……每一個話題,都是在大都市打拼的未婚青年,最直擊內心的痛點。

當這些話題被彙集在一起,會打造出怎樣的一部電影?這部新出的華語好片,告...這幾年,港片,越來越憤怒了。

從劉德華的《拆彈專家2》到甄子丹謝霆鋒的《怒火重案》,再到林家棟的《智齒》。

一部比一部生猛。

而今年,還有一部不能被忽視的港片,...很久沒推薦港片了。

大家的期待影單裡肯定有陳木勝導演遺作《怒火·重案》和港片的「科幻第一步」《明日戰紀》。

今天,君君給大家帶來一部生猛的港片,風格迥異,暗黑大...港片黃金時期,出了不少經典警匪片,《英雄本色》《縱橫四海》《無間道》等等,每一部都產出了大量名場面和經典臺詞,成為無數觀眾心目中警匪片標杆式的存在。

這麼多警匪...上週,我們給大家推薦了今年港片的口碑力作《濁水漂流》。

電影真實呈現了香港底層民眾無房可住的眾生相,而住房問題也一直是寸土寸金的香港老生常談的弊病。

眾所周知,...你的生活裡,是不是總有這樣的時刻?明明工作忙碌到團團轉,腦子裡卻只有一個想法:想!吃!東!西!理智告訴你,是睡覺的時候了。

感性細胞卻一刻不停地在大腦裡上...最近,浪姐的一位選手頻繁登上熱搜。

不是王心凌。

而是被稱為「史上最愛炒作的姐姐」——趙櫻子。

雖然話題不斷,但每一次熱搜都被批「尷尬」。

比如把阿Sa認成了阿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