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名論和實在論的分歧主要有哪些@ 上善若水 - 隨意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唯名論和實在論(nominalism and realism) 是中世紀經院哲學中關於共相和個別事物的關係而形成的兩個對立學派。
唯名論否認共相的客觀實在性,主張只有個別事物是真實 ...
上善若水「你只要嘗試過飛,日後走路時也會仰望天空,因為你是你曾經到過,並渴望回去的地方」 -李奧納多.達文西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
200709160221唯名論和實在論的分歧主要有哪些?未分類唯名論和實在論(nominalismandrealism)是中世紀經院哲學中關於共相和個別事物的關係而形成的兩個對立學派。
唯名論否認共相的客觀實在性,主張只有個別事物是真實存在的,一般共相只是一個名稱或思維中心的抽象概念。
實在論認為共相是真實存在的。
它是關於個別事物而存在,個別事物是共相的幻影或摹本。
兩派分歧的焦點就是共相是名稱還是實在。
主張共相是個名稱的故稱唯名論,主張共相是實在的,故稱實在論。
唯名論與實在論的分歧,實質上是古希臘哲學中一般與個別關係問題的特殊表現。
蘇格拉底、柏拉圖、柏羅丁都是主張一般先於個別,一般理念是實在本體。
而亞里斯多德關於「種」和「屬」是第二實體的思想則是唯名論思想的來源。
唯名論的主要代表有洛色林,阿伯拉爾、羅吉爾、培根、鄧斯.司各脫、威廉、奧康等。
實在論的主要代表有安瑟倫、多瑪斯.阿奎那等。
唯名論與實在論的鬥爭從十二世紀中葉始到十四世紀末,共持續三百多年,分前後兩個階段。
早期階段,阿柏拉爾的唯名論與安瑟爾謨和奧康的威廉所代表的實在論的爭論。
晚期階段羅吉爾、培根和威廉.奧康的唯名論與托馬斯.阿奎那實在論的爭論。
唯名論和實在論都有極端和溫和之分。
極端唯名論的代表是洛色林,極端實在論的代表是安瑟爾謨。
溫和唯名論的代表是阿伯拉爾,溫和實在論的代表是托馬斯.阿奎那。
唯名論和實在論問題的產生可以追溯到西元三世紀腓尼基學者波菲利(Porphyry,約234~約305),他在給亞里斯多德《範疇篇》所寫的《引論》中提出三個問題:第一,種和屬是獨立存在呢?還是僅是純粹理智的產物?第二,它們是有形體的呢?還是無形體的?第三,它們存在於感性事物之外,還是寓於感性事物之內。
中世紀哲學家波埃修斯(Boethius,480~1524)追隨亞里斯多德的思想,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探討,他把共相分成本體論與認識論兩個意義上的存在。
他認為作為本體論意義上的共相是沒有的,但作為認識論意義上的共相是存在的。
它不僅存在於人們的理智中,也存在於感性事物中。
在感性事物中它是作為相似性可以被感知,但在理智中它作為共相可以被認知到。
這種解釋成為引起唯名論與實在論大辯論的發端。
唯名論思想首先由貝倫加里(Berenger,約1000~1088)表達出來。
他反對聖餐中的實體轉化說,他認為聖餐中除了感官所感知的東西以外;沒有任何更真實的東西。
人們所吃的只是餅和酒,沒有什麼抽象的實體存在。
這就是說個體事物是真實的,而「共相」的實體是不存在的。
洛色林是極端唯名論的代表。
他認為存在的都是個別的人,個別的馬,而人的「一般」共相,只是一個名稱或記號而已。
一般共相沒有客觀的實在性,他甚至認為「一般」、「共相只是一陣風,是聲音,是空氣的振動而已」。
由此,他反對「三位一體」教義。
他認為聖父、聖子、聖靈按其本性說只是三個個別的神,不可能是一個統一的神,「三位一體」的上帝只是個名稱,並沒有這樣一個真神的存在。
阿伯拉爾是溫和唯名論的代表。
他並不認為共相只是一個空洞的名稱或記號,而是為它是一個有意義的概念。
它是從個別事物的相似性中抽象出來的,只存在在人的理智中。
因此,他認為共相沒有客觀實在性,客觀存在的都是個別,但它可以在人的思維中存在,以概念的形式存在。
這種觀點既不同於實在論的觀點,認為共相,一般是客觀實在的,也不同於極端唯名論的觀點,認為它僅是一個無意義的名或記號。
而是認為它是有意義的概念,是個別事物中相似性的抽象概括,是在人的思想中存在的概念。
所以這樣的唯名論叫做概念論,是溫和的唯名論。
極端的實在論的代表是安瑟爾謨。
他在柏拉圖理念論和奧古兮丁主義的基礎上,認為「共相」、「一般」是真實的存在。
它獨立於個體事物之外,是個體事物的根源和模型。
他從這一立場出發提出上帝有在的本體論證明。
他說上帝的觀念是一個無與倫比的宏偉存在物的觀念:即是一個至高無上的完善存在物的觀念。
這個觀念必然包含存在。
因為如果它不存在,完善觀念就不成為完善觀念了。
這是從共相的實在性必然得出的結果,所以稱之為極端實在論。
托馬斯.阿奎那是溫和實在論的代表,也是經院哲學最大的代表。
他同樣認為共相是實在的,感性事物是派生的。
但他利用亞里斯多德形式與質料說,對極端實在論進行了修改和補充。
他認為共相有三種存在方式:(一)共相作為上帝創造世界萬物的原型或原始形式存在萬物之前,存在在上帝的理智中;(二)共相作為個別事物的形式,本質,存在於個別事物之中;(三)共相作為人們對個別事物的認識所形成的概念或思想存在於人們的理智中。
因此,共相,一般有三種形式:理念、形式和概念。
它們存在於個別事物之前,或個別事物之中,或個別事物之後,存在於人們的思想中。
他還認為,共相作為事物中的形式並不是同個別事物真正結合著的,而是標誌事物特性的「特殊實體」。
它隱藏在事物裏面,成為決定事物的根本的質。
如黃金之所以有展延性,是因為黃金的形式,氧氣之所以能燃燒,是因為有燃燒的形式。
這種「隱藏的質」的學說嚴重阻礙了中世紀自然科學的發展。
十三世紀後期,英國實驗自然科學興起,唯名論思想在自然科學基礎上得到復興,羅吉爾、培根,首先起來反對托馬斯的實在論。
他認為只有個別事物才是真實存在的。
宇宙是由千差萬別的個別事物組成的,他並不否認共相存在,作為相似性,它存在於個別事物之前。
鄧斯.司各脫進一步發展唯名論觀點,認為世界本質是物質,物質與形式相比,物質在先,是獨立的實體,它在理智之外存在。
他把形式區分為單一形式和一般形式兩種。
單一形式代表事物的個性,一般形式是同類事物的共同性和同一性。
他認為一般式共相在理智之外並不存在。
威廉.奧康把唯名論思想徹底化了。
他明確肯定個別事物的客觀實在性,認為只有個別事物是存在的。
共相不是實體,而是人們關於事物的認識。
共相作為概念只能存在於人心之中。
共相反映事物的相似性。
唯名論與實在論的爭論,實際上跟政權與教權、個人信仰與教會中介,現實生活與禁慾主義的矛盾相聯繫。
唯名論往往成為「異教」運動的理論基礎,唯名論又是英國經驗論的先驅。
陳志良主編,《西洋哲學三百題》,台北:建宏,2003,頁110-113Jack/Xuite日誌/回應(0)/引用(0)沒有上一則|日誌首頁|沒有下一則回應
加我為好友日誌相簿影音
我的相簿
liuty1976's新文章6大鐵則,阻毒、解毒、排毒你知道嗎?【Jolin的20大不敗瘦身秘訣】碩博士論文可不用中文寫血癌突破療法T細胞殺癌細胞基因治療治癒末期血癌有望研究補助縮減大學恐剩教書匠蘋論:「必選」四書的鴨霸政治蘋論:自殺怎麼防王家衛的電影酷格言剛打字摘自《誰要嫁?億萬富豪》一個「看三小?!」的代價
全部展開|全部收合
關鍵字
liuty1976's新回應沒有新回應!
個人知識庫
延伸文章資訊
- 1唯名論與實在論 - 中文百科知識
以羅瑟林、培根、司各特、奧康的威廉為代表的唯名論者,反對共相具有客觀實在性,否認共相為獨立存在的精神實體。主張唯有個別事物才具有客觀實在性,認為共相後於事物,共相 ...
- 2唯名論和實在論的分歧主要有哪些@ 上善若水 - 隨意窩
唯名論和實在論(nominalism and realism) 是中世紀經院哲學中關於共相和個別事物的關係而形成的兩個對立學派。唯名論否認共相的客觀實在性,主張只有個別事物是真實 ...
- 3唯名論與實在論_百度百科
中世紀經院哲學圍繞個別與共相的關係之爭形成的兩個對立派別。共相是中世紀經院哲學術語,指普遍、一般。唯名論否認共相具有客觀實在性,認為共相後於事物, ...
- 4Realism - 實在主義 - 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
名詞解釋: 實在主義在哲學中或譯為實在論或唯實論,文藝領域中則譯為寫實主義。 ... 事物才是真實的存在,故而將此論戰中的realism,譯為「唯實論」,以與唯名論相對。
- 5唯名論和實在論,哪個更為先進?代表了時代前進的方向?
唯名論否認共相具有客觀實在性,認為共相後於事物,只有個別的感性事物才是真實的存在。實在論則斷言共相本身具有客觀實在性,共相是先於事物而獨立存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