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瑶族(或称为徭族、傜族、猺族),是亚洲的一个民族,其历史比较悠久。

有研究认为:瑶族起源于古代东夷部落,与九黎族关系密切,尊奉先祖蚩尤、盘瓠。

瑶族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本條目存在隱藏的内容,在一些情况下可能损害讀者的閱覽体验。

請協助改善條目,以符合维基百科的标准。

(2015年4月9日)一般應該僅由特定標準化模板提供摺疊資料表格,勿因故事劇情或項目混雜而隱藏;內容應該考慮其他方式呈現。

重複記載、過度細節與無助了解主題的堆砌內容等需要考慮除去。

瑶族身着民族服装的红瑶妇女總人口310万分佈地區 中國 老挝 泰國 越南語言瑶语(勉语、布努语、巴哼语、优诺语、炯奈语、唔奈语、拉珈语);汉语、老挝语宗教信仰传统信仰(如祖先信仰、盘瓠信仰,蚩尤信仰,万物有灵),道教,佛教或基督宗教相关族群畲族、苗族 瑶族(或称为徭族、傜族、猺族),是亚洲的一个民族,其历史比较悠久。

有研究认为:瑶族起源于古代东夷部落[1],与九黎族关系密切[2],尊奉先祖蚩尤[3]、盘瓠。

中国的瑶族人口為285.3萬(2010年),62.1%在廣西(147萬),21.5%在湖南(70萬),8%在廣東(20萬),8%在雲南(19萬),1.5%在貴州。

瑶族跨境而居,在越南、老挝、泰国北部也分布一些。

是越南的54个民族之一。

越南瑶族人口超过62万,是越南第9大民族。

东南亚国家排华年代里,部分瑶族人还飘洋过海移民到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法国等地。

瑶族民风比较淳朴而强悍。

由于常受历代统治者的驱除和歧视,一般在山区居住,因此有“无山不成瑶”之说,而「南嶺無山不有瑤」更是明確地指出其為中國南方典型的山地民族。

由於分支众多,语言差异大,有勉语、布努语、拉珈语等多种。

80年代创制了瑶文,用拉丁字母拼写勉语优勉土语。

通用汉语。

很多人能同时說壮语、苗语等语言。

目录 1分布 1.1瑶族的几大支系 2风俗活动 3學術研究 4在中国的分布 5中國的瑤族自治地方 6輋族、瑤族與畲族 7瑤族文學 7.1神話 7.2傳說 7.3民間歌謠 8瑶族名人 9參見 10参考文献 11延伸阅读 12外部链接 分布[编辑] 瑶族的几大支系[编辑] 越南老街省的紅頭瑤 蓝靛瑶——广泛分布于云南、广西,及越南、老挝等国,穿着用蓝靛染的衣物。

红瑶——主要居住在广西龙胜县,穿着红色衣物。

盘瑶——主要居住在广西桂平。

尊崇盘王。

“盘王节”是该分支的重要节日。

山子瑶 顶板瑶 花篮瑶 过山瑶——因受统治者的驱除和歧视,垦荒种植两至三年即离开,重觅垦荒地的瑶民。

因总是翻山越岭寻觅垦荒地,无法定居,故称“过山瑶”。

居住在湖南新宁县的“八峒瑶”即属此。

白裤瑶——主要居住在广西河池南丹。

喜穿白裤,故得名。

八排瑶——主要居住在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

平地瑶 坳瑶 茶山瑶——主要居住在广西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

背篓瑶——主要居住在广西百色凌云。

风俗活动[编辑] 瑶族度戒仪式 學術研究[编辑] 第一部官修史書《瑤族通史》(2007) 在中国的分布[编辑]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各省瑶族人口列表(普查时点人口,单位:人) 位次 地区 总人口 瑶族人口 占瑶族人口比重(%) 占地区少数民族人口比重(%) 占地区人口比重(%) 合计 1,245,110,826 2,638,878 100 2.51 0.212 31省份合计 1,242,612,226 2,637,421 99.94 2.51 0.212 G1 中南地区 350,658,477 2,388,138 90.50 8.08 0.68 G2 西南地区 193,085,172 236,244 8.95 0.66 0.12 G3 华东地区 358,849,244 7,183 0.27 0.29 0.002 G4 华北地区 145,896,933 3,381 0.13 0.04 0.002 G5 西北地区 89,258,221 1,392 0.05 0.01 0.002 G6 东北地区 104,864,179 1,083 0.04 0.01 0.001 1 广西 43,854,538 1,471,946 55.78 8.75 3.36 2 湖南 63,274,173 704,564 26.70 10.99 1.11 3 广东 85,225,007 202,667 7.68 15.97 0.24 4 云南 42,360,089 190,610 7.22 1.35 0.45 5 贵州 35,247,695 44,392 1.68 0.33 0.13 6 海南 7,559,035 6,984 0.26 0.53 0.09 7 浙江 45,930,651 1,928 0.073 0.488 0.004 8 湖北 59,508,870 1,569 0.059 0.060 0.003 9 河北 66,684,419 1,491 0.057 0.051 0.002 10 福建 34,097,947 1,226 0.046 0.210 0.004 11 江西 40,397,598 1,198 0.045 0.953 0.003 12 江苏 73,043,577 1,159 0.044 0.446 0.002 13 北京 13,569,194 1,112 0.042 0.190 0.008 14 上海 16,407,734 798 0.030 0.768 0.005 15 四川 82,348,296 742 0.028 0.018 0.001 16 新疆 18,459,511 723 0.027 0.007 0.004 17 辽宁 41,824,412 505 0.019 0.008 0.001 18 重庆 30,512,763 474 0.018 0.024 0.002 19 山东 89,971,789 468 0.018 0.074 0.001 20 河南 91,236,854 408 0.015 0.036 0.0005 21 安徽 58,999,948 406 0.015 0.102 0.001 22 黑龙江 36,237,576 358 0.014 0.020 0.001 23 天津 9,848,731 345 0.013 0.129 0.004 24 陕西 35,365,072 273 0.010 0.155 0.001 25 内蒙 23,323,347 231 0.009 0.005 0.001 26 甘肃 25,124,282 228 0.009 0.010 0.001 27 吉林 26,802,191 220 0.008 0.009 0.001 28 山西 32,471,242 202 0.008 0.196 0.001 29 青海 4,822,963 105 0.004 0.005 0.002 30 宁夏 5,486,393 63 0.002 0.003 0.001 31 西藏 2,616,329 26 0.001 0.001 0.001 现役军人 2,498,600 1,457 0.055 1.304 0.058 中國的瑤族自治地方[编辑] 1964年连南瑶族自治县的瑶族姑娘采摘茶叶 行政区分 地域名 雲南省 河口瑤族自治縣 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 湖南省 江華瑤族自治縣 廣西壯族自治區 恭城瑤族自治縣 富川瑤族自治縣 巴馬瑤族自治縣 都安瑤族自治縣 大化瑤族自治縣 金秀瑤族自治縣 龍勝各族自治縣 廣東省 乳源瑤族自治縣 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 連南瑤族自治縣 輋族、瑤族與畲族[编辑] 《說蠻》載:「輋,巢居也」,「輋人亦徭種也」。

《南越筆記》說:「賦以刀為準者曰徭,徭所止曰輋,亦曰輋,是為畬蠻之類。

」。

《嶺表紀蠻》說:「畬與輋同音,蓋以同一種族,故音同字異」。

顧炎武在《天下郡國利病書》又說:「粵人以山林中結竹木障覆居息為輋,故稱徭所止曰輋。

自信為狗王後。

家有畫像,犬首人服,歲時祝祭。

」如此說明了明代時廣東一帶輋族的生活、習俗、信仰與及姓氏,均與現代的畬族相若,可証畬族與輋族、瑤族三者之間的密切關係。

《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第七十六》載: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不克。

乃訪募天下,有能得犬戎之將吳將軍頭者,購黃金千鎰,邑萬家,又妻以少女。

時帝有畜狗,其毛五采,名曰盤瓠。

下令之後,盤瓠遂銜人頭造闕下,腢臣怪而診之,乃吳將軍首也。

帝大喜,而計盤瓠不可妻之以女,又無封爵之道,議欲有報而未知所宜。

女聞之,以為帝皇下令,不可違信,因請行。

帝不得已,乃以女配盤瓠。

盤瓠得女,負而走入南山,止石室中。

所處險絕,人跡不至。

於是女解去衣裳,為僕鑒之結,著獨力之衣。

帝悲思之,遣使尋求,輒遇風雨震晦,使者不得進。

經三年,生子一十二人,六男六女。

盤瓠死後,因自相夫妻。

由15-19世纪开始向泰北与老挝遷移,以种罂粟为生。

瑤族文學[编辑] 瑤族文學主要是以民間文學為大宗,因為多以口頭流傳為主,所以並無文字記載,僅有部份是以漢文傳鈔,至20世紀五六十年代,瑤族民間文學的采風工作才有組織地開展,其最終成果匯成了23本《瑤族民間文學資料》。

[4] 神話[编辑] 瑤族神話大致上可分為「人類起源」、「宇宙起源」與「族源起源」等,像是〈密洛陀〉描述一位名叫密洛陀的女神,除了幫忙創造宇宙的山川河流外,也命其九位兒子透過「蜂仔」(蜂蛹)做人身來造人類的故事;〈盤瓠神話〉則是說明瑤族最早的十二姓是怎樣產生以及瑤族人民敬「盤王」、舉辦「盤王節」的由來。

傳說[编辑] 瑤族傳說故事反映著不同時期瑤族人民所面臨的現況或與政治局勢有所關聯,早期出現了一些從圖騰神話演化而來的傳說故事,如:雲南的〈竹笛〉[5],之後也有針對中原王朝的反抗,如:〈大藤峽的傳說〉、〈豆腐八王〉,以及與太平天國起事有關的傳說故事,如:〈太平軍過瑤寨〉如實地記錄太平軍曾行經瑤族聚居地且與瑤民的融洽相處過程。

民間歌謠[编辑] 瑤族喜歡歌唱[來源請求],其歌謠也多反映現實生活與政治現況,且發展出不少具有特色的歌謠體裁,如信歌,其主题有訴苦、訴情、查親、溯源等,另有民族歷史歌反映瑤族人民漫長的遷徙歷程以及革命歌謠如〈呼王恩情厚〉等。

瑶族名人[编辑] 2020年9月21日湖南江华举行瑶族集体婚礼 蔡结:民族英雄,唐朝末年湖南瑶族地区起义军首领。

李唐妹:明孝宗生母(姓紀,但因瑶话纪李不分,故稱其為李唐妹)。

汪直:明朝宦官。

參見[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瑶族 盘王 中国少数民族列表 畲族 輋族 参考文献[编辑] ^盘瓠出世:瑶族起源于豫东鲁西——盘瓠部族兴起和迁徙系列研究之一-中国知网.kns.cnki.net.[2017-10-24].(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4).  ^瑶族族源研究述论-中国知网.kns.cnki.net.[2017-10-24].(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4).  ^瑶族蚩尤舞体育文化研究-中国知网.kns.cnki.net.[2017-10-24].(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4).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中國簡況‧瑤族.2006-04-14[2019-01-14].  ^黃書光、劉保元、農學冠、盤承乾、袁廣達、吳盛枝編著.瑤族文學史.南寧.1988:33(中文).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帮助) 延伸阅读[编辑] [在维基数据编辑]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廣東猺獞蠻獠部》,出自蒋廷锡《古今圖書集成》 外部链接[编辑] 瑶族网 新华网-瑶族(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瑶族网(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田海:〈瑤牒新釋(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查论编瑶族支系(依照语言分类)勉瑶勉语支盘瑶过山瑶 ‧ 盘古瑶 ‧ 红头瑶 ‧ 顶板瑶 ‧ 大板瑶 ‧ 土瑶 ‧ 本地瑶 ‧ 坳瑶 ‧ 小板瑶蓝靛瑶蓝靛瑶 ‧ 山子瑶 ‧ 平头瑶 ‧ 沙瑶 ‧ 坝子瑶 ‧ 贺瑶 ‧ 黑瑶 ‧ 白裤瑶 ‧ 青衣瑶 ‧ 长衣瑶 ‧ 民瑶其他族群排瑶 ‧ 东山瑶 ‧ 交公瑶布努瑶苗语支布努瑶背篓瑶 ‧ 山瑶 ‧ 背陇瑶 ‧ 白裤瑶 ‧ 黑裤瑶 ‧ 长衫瑶其他族群花篮瑶 ‧ 八姓瑶 ‧ 花衣瑶 ‧ 山话红瑶茶山瑶侗台语系茶山瑶茶山瑶其他族群𦰡溪瑶 ‧ 布央人平地瑶汉语族平地瑶 ‧ 平话红瑶 ‧ 山仔瑶 ‧ 瑶家 ‧ 乐舞人 ‧ 八峒瑶 ‧ 山由 查论编中國境內的民族和族群(按語系分類)汉藏语系漢白語族汉族(汉族民系)·回族·白族·瓦乡人·穿青人·蔡家人·羿人·勒墨人·平地瑶藏緬語族藏语支藏族·门巴族·夏尔巴人·白馬人羌语支羌族·纳西族·土家族·普米族·普米藏族·黑水藏族·嘉絨人·木雅人·尔苏人·纳木依人侬语支独龙族·阿侬人缅彝语支彝族·哈尼族·傈僳族·拉祜族·基诺族·怒族·阿昌族·載瓦人·毕苏人景颇语支景颇族其它珞巴族·僜人壯侗語系壮傣语支壮族·傣族(含傣那、傣端等)·布依族·掸族侗水语支侗族·水族·仫佬族·毛南族·莫家人·标人·茶洞人仡央语支仡佬族·拉基族·布标族·木佬人·布央人其他黎族·臨高人·仡隆人·茶山瑶苗瑶语系苗族·瑶族·畲族·巴天族·绕家人·布努人·包瑙人蒙古语系蒙古族·东乡族·土族·达斡尔族·保安族·裕固族(東部)·蒙古回回(蒙古族穆斯林·托茂人)·康家人满-通古斯语系北通古斯語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翁闊人南通古斯語族满族·锡伯族·赫哲族·巴拉人突厥語系葛逻禄语支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艾努人·克里雅人·土尔克人西伯利亞語支裕固族(西部)·圖瓦人·富裕柯尔克孜人(哈卡斯人)钦察语支哈薩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烏古斯語支撒拉族南亞語系佤族·布朗族·京族·德昂族·俫人·布甘人·克木族·莽族·曼咪人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俄羅斯族印度-伊朗语族塔吉克族(色勒库尔人·瓦罕人)·达曼人·在华印度人(英语:IndiansinChina)(中印混血儿)罗曼语族土生葡人日耳曼語族德意志人南島語系台灣南島語族高山族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馬來-松巴哇語群占族(回輝人)·馬來人(英语:Category:ChinesepeopleofMalaydescent)·印尼人(英语:Category:ChinesepeopleofIndonesiandescent)(在港)菲律賓語族菲律宾人·伊萬特人(達悟人)其他朝鮮族·和族(遗华日侨)·犹太人·未识别民族粗體字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認定的56民族,其中高山族和臺灣原住民族有分類部分重疊、爭議處。

參見:中华民族·中国各民族生育率表·中國境內的民族和族群(按區域分類)·中国古代民族··中华民族分类索引 查论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瑶族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县广西壮族自治区 巴马瑶族自治县 大化瑶族自治县 都安瑶族自治县 富川瑶族自治县 恭城瑶族自治县 金秀瑶族自治县 龙胜各族自治县(侗族、瑶族和苗族) 广东省 连南瑶族自治县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瑶族和壮族) 乳源瑶族自治县 云南省 河口瑶族自治县 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瑶族、苗族和傣族) 湖南省 江华瑶族自治县 民族自治地方 侗族 回族 朝鲜族 满族 苗族 蒙古族 藏族 土家族 维吾尔族 瑶族 彝族 壮族 其他 查论编越南境內的民族和族群(按語言系屬分類)南亞語系越芒語支1哲族(氻人(英语:Rụcpeople))·芒族·越族·土族2·源族· 阿森人(越南语:NgườiArem)·丹来人(越南语:NgườiĐanLai)壯侗語系布依族·热依族(普那人(越南语:Các_dân_tộc_tại_Việt_Nam#Người_Pú_Nả))·佬族(越南佬族(越南语:NgườiLào(ViệtNam)))·卢族·侬族(𣗼人(越南语:Các_dân_tộc_tại_Việt_Nam#Người_En))·山泽族(高栏人)·岱依族(土僚人(越南语:TiếngThuLao)(文麻壯族)、帕迪人(越南语:NgườiPaDí))·泰族(傣担、傣端、傣登)·仡佬族·拉基族·拉哈族·布标族·康族(侗族)苗瑤語系瑤族·赫蒙族(苗族、麻標人(越南语:Các_dân_tộc_tại_Việt_Nam#NgườiMơPiu))·巴天族·山瑶族·水族南亞語系其它語支巴拿族·布娄族·布鲁-云乔族·遮罗族·戈族·格贺族·戈都族·叶坚族·赫耶族·抗族·高棉族·克木族·麻族·莽族·墨侬族·俄都族·勒曼族·达渥族(普农族(英语:Pnongpeople))·欣门族·色当族·斯丁族·帕古人(越南语:NgườiPaKô)·塔门人(越南语:TàMun)漢藏語系漢語族華族(胡志明市華人、藩切市華人(越南语:Người_Hoa_ở_Phan_Thiết)、臺灣人、明鄉人、潮汕人(越南语:Người_Tiều_(Việt_Nam)))·艾族(客家人(𠊎人)、艾族儂人、疍家人(在越南(越南语:Các_dân_tộc_tại_Việt_Nam#NgườiĐản))、畲人(越南语:Các_dân_tộc_tại_Việt_Nam#Người_Ngái)、黎人)·山由族·下方人南岛语系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占族·朱鲁族·埃地族·嘉莱族·拉格莱族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贡族·哈尼族·拉祜族(苦聪人)·倮倮族(彝族)·夫拉族·西拉族其他尼日利亚人·越南印度人(英语:IndiansinVietnam)·越南泰米爾人(泰米尔语:வியட்நாமியத்_தமிழர்)·越南法国人(英语:FrenchVietnamese)(亚欧混血儿)·越南朝鮮人(越南语:NgườiTriềuTiêntạiViệtNam)(越战韩越混血儿)·越南日本人·美亞人(越战战后美越混血儿(英语:Bụiđời))·越南犹太人(越南语:NgườiDoTháitạiViệtNam)註1:語言歸屬有爭議註2:與中國的少數民族之一土族并無關聯。

越南有两个自称为土的族群,一个说与岱-侬语相近的土语,风俗上也十分相似,目前已归为岱依族。

另一个自称为土的族群,其语言与越族、芒族相近,目前越南将其划分为单一民族。

註3:一些高棉語族戈都語支(越南语:NgữchiCơTu),巴拿語支和南岛语系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占語支及壮侗语族的民族,如嘉莱族、埃地族、巴拿族、格贺族、墨侬族、斯丁族等民族,也被统称為高地族。

註4:粗体字为越南为官方识别的54民族 查论编 老挝族群壯傣語支 佬族 傣仂 潘人 PhuThai Saekpeople(英语:Saekpeople) 泰赬(紅泰) 泰黮(黑泰) 泰皓(白泰) TaiMaen TaiNüa(英语:TaiNuapeople) 越語支 Bo 哲族 京族 Krih Liha Maleng Phong PhonSung(Aheu) Thavung Tum 南亞語系 阿拉克人 比蒂人 布娄族 布鲁族 戈都族 Doi Htin Jeng Kaleung 卡坦人 Keu 抗族 克木族 Kuy 拉密特人 Laven Lavy Makong 米拉比里人 Nghe Nyaheun 俄都族 Oy Pacoh Samtao(Kiorr) 色当族 Sou Talieng 達渥族 XinhMun(Puoc) Yae(Jeh) 苗瑤語系 白苗 青苗 Lanten 瑶族 藏緬語族 阿卡人 哈尼族 Kado Kaduo 拉祜族 Phana' 貢族 西拉族 漢語族 華族 广府人、广西人、潮州人、閩南人、客家人、云南人、四川人 查论编貴州族群(按語言系屬分類)漢族客家 –穿青人(里民子) –屯堡人 –喇叭人 –六甲人 –辰州人苗瑤族群苗族 –瑤族 –巴哼人 –東家人 –革家人 –西家人 –繞家人壯侗族群布依族 –侗族 –仡佬族 –水族 –木佬人 –羿人 –壯族 –佯僙人 –莫人藏緬族群彝族 –白族 –土家族 –羌族其他回族 –蒙古族 –盧人 –蔡家人 –菜族人 –龍家人歷史族群冉家蠻 –楊保苗 查论编广东族群漢族粤语分支注1 廣府(四邑、圍頭) 疍家 閩语分支 閩南 潮州 海陸豐 雷州(粤西) 客话分支 客家(粤东北) 水源(东江中上游) 𠊎(艾)(粤西) 外省移民 北方民系注3 其他民族 瑶族注4 壮族 畲族注2 其他注5 注1.以古廣信即現廣西梧州為中心的原粵語民系,較少受後期各省移民影響,語言一致度遠高於珠三角,都接近現今的廣州話。

注2.畲族一般使用客家话,仅極少量畲族人使用畲族本民族语言“活聂”,潮州地区畲族则逐渐使用潮州话。

注3.在改革開放以後,从广东省以外移居到广东的漢族人群(操湘语、赣语、官话等广东不分布或几乎没有分布的方言,在与广东原居民交流中较多使用普通话),统称北方人,主要集中分布在珠三角地区。

注4.瑶族拥有自己的语言,粤北瑶族还兼通客家话等;粤西一带瑶族则通常将粤语视为母语,基本同化为汉文化。

注5.除广东漢族三大民系及瑶族、壮族外,广东还存有其他无法归入瑶族或壮族的族群。

查论编泰國族群泰語系中部泰語 中部暹羅 傣崩 潮州裔 ·泉漳裔 ·客家裔 ·海南裔 ·廣府裔 印度斯坦裔(英语:IndiansinThailand) 旁遮普裔(英语:SikhisminThailand) 波斯裔(英语:IraniansinThailand) 帕坦裔(英语:PakistanisinThailand) 越南裔(泰语:ไทยเชื้อสายญวน) 占裔(泰语:ไทยเชื้อสายจาม) 爪哇裔(泰语:ไทยเชื้อสายชวา) 葡萄牙裔(泰语:ไทยเชื้อสายโปรตุเกส) 高棉裔 孟裔 南部泰語 南部暹羅 普吉峇峇 福州裔 塞鈽哩馬來裔(英语:SatunProvince) 寮語 依善人 傣黎(英语:LaoLom) 甲莱温人(英语:Kaleunpeople) 老迪人(英语:LaoTi) 老克朗人(英语:LaoKrang) 普泰人 清盛支 沅族 傣担 傣多 傣登 傣仂 潘人 西北支 大泰人 傣坎迪 傣昆(泰语:ชาวเขิน) 傣哪 傣雅(泰语:ไทหย่า) 老龙族 老纽人(英语:LaoNgaew) 老宋人 老韦恩人(英语:LaoWieng) 尼翁人(英语:Nyongpeople) 锐人(英语:Yoypeople) 石族(英语:Saekpeople) 裕人(英语:Nyawpeople) 其他南島語系 北大年馬來人 莫克伦人(英语:Moklen) 奥朗劳特人(英语:UrakLawoi’people) 莫肯人 克木语族(英语:Khmuiclanguages) 拜人(英语:Praypeople) 克木人 卢瓦人(英语:Luapeople) 马布里人 派人(英语:Phaipeople) 听人(英语:Malpeople) 苗瑶语系 蒙人(苗族) 瑶人 南亚语系 布鲁人 肯休人 桂人(英语:Kuypeople) 金塔克人 尼亚库人(英语:NyahKurpeople)(操本人) 纽人(英语:Nyeu) 马尼人(矮黑人) 皮尔人(英语:Pearpeople) 萨奥芝人(英语:Sa'ochpeople) 塞芒人 沙盖人 梭人(英语:Aheulanguage) 佤德昂 巴朗人(德昂人) 布朗人 拉篾人 拉威人 莫克人 漢藏語系 阿卡人 毕苏人 波克伦人(缅甸语:ပိုးကရင်လူမျိုး) 勃欧人 贡人 克伦人 克严人 克耶人(红克伦人) 拉祜人 傈僳人 倮倮人(彝人) 姆比人(英语:Mpipeople) 斯高克伦人(英语:S'gawpeople) 土瓦人(缅甸语:ထားဝယ်လူမျိုး) 乌功人(英语:Ugongpeople) 秦和人 僑民 缅人 高麗人(英语:KoreansinThailand) 罗兴亚人 尼泊尔人(英语:NepalisinThailand) 日本人 法郎(白人新郎) 菲律宾人(英语:FilipinosinThailand) 查论编柬埔寨境內的民族和族群(按語系分類)南亞語系孟-高棉语族高棉族(中央高棉人·下高棉人·北高棉人·高棉穆斯林·高地高棉人1)·布鲁族·比尔族(英语:Pearpeople)·Kachok·Kavet·Kreung·桂族(英语:Kuypeople)(歸族)·萨奥基族(泰语:สะโอจ)·绥族(英语:Suoylanguage)越芒語支2京族巴拿语支(越南语:NgữchiBahnar)坦普安族(英语:Tampuanpeople)·斯丁族·墨侬族(普农族(英语:Pnongpeople))漢藏語系漢語族华族(潮汕人·广府人·福建泉漳人·海南人·客家人·越南華人)壮侗语族佬族·傣族(裕人(英语:Nyawpeople)·潘人)·掸族(库拉人(英语:Kulapeople(Asia)))·泰族藏缅语族缅族苗瑶语族赫蒙族(苗族)·瑶族南岛语系马来多岛语族占族·嘉莱族·埃地族其他柬埔寨印度人·柬埔寨法国人(英语:FrenchlanguageinCambodia)·柬埔寨日本人(英语:Ethnic_groups_in_Cambodia#Ethnic_Groups_of_Cambodia)·柬埔寨朝鲜人(英语:Ethnic_groups_in_Cambodia#Ethnic_Groups_of_Cambodia)註1:指墨侬族·桂族·坦普安族·嘉莱族·皮尔族·斯丁族·布鲁族·埃地族等山地民族的统称。

註2:語言歸屬有爭議 查论编云南主题省会:昆明市历史 名称 古人类 石器时代 青铜时代 滇国 西南夷 寧州 南宁州 南诏 大理国 云南行省(元) 云南布政司(明) 云南省(清) 雲南省(中華民國) 地理 地貌 地质 河流 湖泊 山脉与山峰 气候 植物 动物 矿产 自然灾害 政治 省委 政府 人大 政协 行政长官 县市列表 乡镇列表 行政区划史 友好城市 经济 经济史 金融史 货币史 GDP 农业 工业 第三产业 旅游 文化 宗教 语言 文学 艺术 体育 节庆 石屏話 建水話 社会 人口 民族 教育 医疗 媒体 邮政 电信 交通 公路史 省道 高速公路 机场 铁路 水运 分类 共享资源 规范控制 BNF:cb11962613k(data) LCCN:sh85149005 NDL:00574383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瑶族&oldid=71402125” 分类:​瑶族中国族群广西族群广东族群云南族群湘西族群湘南族群越南族群寮國族群泰國族群柬埔寨族群隐藏分类:​含有访问日期但无网址的引用的页面自2015年4月不當隱藏內容的條目使用过时图像语法的页面有未列明来源语句的条目包含BNF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LCCN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NDL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没有登录讨论贡献创建账号登录 命名空间 条目讨论 不转换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阅读编辑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分类索引特色内容新闻动态最近更改随机条目资助维基百科 帮助 帮助维基社群方针与指引互助客栈知识问答字词转换IRC即时聊天联络我们关于维基百科 工具 链入页面相关更改上传文件特殊页面固定链接页面信息引用本页维基数据项目 打印/导出 下载为PDF打印页面 在其他项目中 维基共享资源 其他语言 Afrikaansالعربيةمصرىབོད་ཡིགCatalàMìng-dĕ̤ng-ngṳ̄ČeštinaDanskDeutschEnglishEspañolEuskaraSuomiFrançaisGalego客家語/Hak-kâ-ngîBahasaIndonesiaItaliano日本語한국어Lietuviųမြန်မာဘာသာNederlandsNorskbokmålPolskiپنجابیPortuguêsРусский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Српски/srpskiSvenskaไทยTürkçeئۇيغۇرچە/UyghurcheУкраїнськаOʻzbekcha/ўзбекчаTiếngViệt吴语VahcuenghBân-lâm-gú粵語 编辑链接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