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恨情愁紀錄片: 臺灣中生代紀錄片導演訪談錄| 誠品線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所以它跟劇情片在某種程度一樣,你還是在掌控某種東西,身為觀影者必須意識必須清楚的是:那個掌控背後的力量是什麼。

有態度的攪和──吳耀東拍那種紀錄片是整個人撩下去 ... 誠品線上 中文出版 藝術設計 電影 愛恨情愁紀錄片:臺灣中生代紀錄片導演訪談錄 愛恨情愁紀錄片:臺灣中生代紀錄片導演訪談錄 作者 臺北市紀錄片從業人員職業工會 出版社 同喜文化出版工作室 商品描述 愛恨情愁紀錄片:臺灣中生代紀錄片導演訪談錄:本書共訪談了馬躍比吼、朱賢哲、吳米森、吳耀東、李中旺、周美玲、林泰州、柯金源、陳俊志、黃庭輔、楊力州、蔡崇隆共12位導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本書共訪談了馬躍比吼、朱賢哲、吳米森、吳耀東、李中旺、周美玲、林泰州、柯金源、陳俊志、黃庭輔、楊力州、蔡崇隆共12位導演,台南藝術大學音像藝術學院院長井迎瑞、台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學系系主任李道明、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副教授郭力昕序文推薦。

2014年好評再版!主編蔡崇隆導演再撰新序!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臺北市紀錄片從業人員職業工會為台灣第一個由紀錄片工作者發起的自主工會,於2006年9月9日正式成立。

會員囊括老中青三代的紀錄片編導、攝影、剪接、配樂、策展等專業人員,成立宗旨在於保障紀錄片工作者基本勞動權利、提升紀錄片工作專業水平,以及促進紀錄片產業發展為目標。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再版序──蔡崇隆出版序──蔡崇隆序言井迎瑞序李道明序郭力昕序溫柔的武器──馬躍.比吼(MayawBiho)如果用漢人所學的知識去作原住民的東西會蠻危險的,因為漢人所念的課本蠻多都是刻板重複的複製。

如果帶那樣的心情,既使你擁有愛心、你很有熱忱,都還是很容易作錯的事情!紀錄片是個好演員──朱賢哲紀錄片的肢體語言跟內在可以很貼近,幾乎沒有距離,所以他才有辦法這麼有魅力;他可以一直講話,人家願意一直聽下去,他的內在跟他的外在可以幾乎沒有距離,這是劇情片做不到的。

謙虛的橋樑──李中旺紀錄片是個橋樑,跟社會、人們溝通的橋樑。

……我覺得這就是紀錄片的目的,至少我認為紀錄片是要達成這樣的目的,他是有個社會的功能性的,而不只是藝術作品。

政治無所不在──吳米森你決定要剪的那句話,其實就是代表你的意識形態。

所以它跟劇情片在某種程度一樣,你還是在掌控某種東西,身為觀影者必須意識必須清楚的是:那個掌控背後的力量是什麼。

有態度的攪和──吳耀東拍那種紀錄片是整個人撩下去,對方不真誠你難免會有情緒,就像談戀愛被劈腿那種感覺。

可是你憑什麼要求人家?你只是個拍片的而已。

攜酒江湖無界限──周美玲大家都在這個江湖上面這樣子載浮載沉;大家載浮載沉的方式不一樣,可是裡頭都有一些令我看重的光芒,使得我想要去拍下那些東西。

老師的叛逆與真誠──林泰州我覺得最重要的,是你拿著攝影機,或者你面對攝影機的時候,都要真誠以對。

拍劇情片也是要,真誠可以超越這兩者之間模糊的界線。

所以不管真實或虛構、紀錄片或劇情片,其實沒有不同,他要面對的是藝術創作最真誠的那個東西。

天大地大的實踐者──柯金源為了實踐個人的生命價值與意義,我選擇能為生長的土地盡一份心力的工作:就是以自己的專長,紀錄環境的變遷與人類利用自然資源之後的問題。

敘事女巫VS.同運大姐大──陳俊志我和我的同志好友們,就像江湖裡的古惑仔和洪興十三妹,用共同的性身份,共享的命運與壓迫搏感情,一年一年累積出我們的同志三部曲。

視野的高度──黃庭輔很多人把焦點太集中在臺灣,希望臺灣可以給我什麼、或我在臺灣可以受到什麼肯定,其實這都太小了──根本就不要把臺灣看在眼裡。

應該希望是更大的:在亞洲、在世界上,你可以讓人家看到什麼。

感動、認同、改變──楊力州我現在有發言權,我擁有資源、我擁有機會,我就這麼做──明白確認我的目的是讓更多人不至於討厭他所接觸到的第一部紀錄片,迅速的讓紀錄片觀眾增加,這是我認為我該負的責任。

我不是正義使者──蔡崇隆如果說紀錄片有什麼一定不能的話,就是一定不能為了自己的目的去傷害被攝者;對我來講這是最最重要的!如果這一點做不到的話,就不要拍紀錄片! 商品規格 書名/ 愛恨情愁紀錄片:臺灣中生代紀錄片導演訪談錄 作者/ 臺北市紀錄片從業人員職業工會 簡介/ 愛恨情愁紀錄片:臺灣中生代紀錄片導演訪談錄:本書共訪談了馬躍比吼、朱賢哲、吳米森、吳耀東、李中旺、周美玲、林泰州、柯金源、陳俊志、黃庭輔、楊力州、蔡崇隆共12位導 出版社/ 同喜文化出版工作室 ISBN13/ 9789868584341 ISBN10/ 9868584345 EAN/ 9789868584341 誠品26碼/ 2680920357002 尺寸/ 14.8X21X2CM 裝訂/ 平裝 頁數/ 448 語言/ 中文繁體 級別/ 無 試閱文字 內文:紀工的選擇——再版序2014年八月,臺灣正值多事之秋。

復興航空高雄飛澎湖班機,在颱風尚未遠離之際,降落失敗墜毀馬公機場,四十八人死亡,究竟是天災還是人禍,尚在調查。

不到一週,高雄前鎮區深夜發生乙烯管線大爆炸,已知二十九人死亡,近三百人受傷,到底這些地下危險氣體的權責單位是誰,各方仍在互踢皮球。

如果有出國經驗的人,或許都會有一個感覺,臺灣其實是一個美麗進步的島國,相較於世界多數國家毫不遜色,而這樣的成就絕非偶然,是前人流血流汗澆灌的成果。

但遺憾的是,打破五十年一黨獨大的民進黨,無能在首度執政時落實轉型正義開創新局,反而很快被同化腐化;而再度政黨輪替上台的國民黨,也不知吸取慘痛教訓,驕縱保守更勝當年。

幾年下來累積的民怨,在今年三月引爆了打破社運紀錄的太陽花運動及330反服貿遊行,但臺灣未來的發展方向仍然混沌不明,人民對公權力的信任度日益低落。

雖然股市指數超過九千,社會卻瀰漫著一股焦躁不滿的氣氛,前述兩樁特大的公安事件,再度考驗政府領導力。

可以說,臺灣執政團隊的素質似乎遠不及整體公民的水準,而原本在亞洲尚可自豪的民主發展進程,則是陷入了左支右絀的瓶頸。

如果說,紀錄片是一個國家的家庭相簿,在這樣的政治社會脈絡下,紀錄片工作者可以為臺灣留下什麼樣的影像記憶?在解嚴前後以至於九○年代,我們有綠色小組和全景團隊等紀工們在貧瘠的土壤中孜孜耕耘,在兩千年剛開始的十年,我們陸續看到紀錄片上院線創下票房紀錄。

2014年台北電影節,李惠仁導演的《不能戳的秘密2:國家機器》拿下百萬首獎,代表紀錄片創下了台北電影節百萬首獎五連霸的紀錄。

這也是調查性紀錄片首度得到大型影展的肯定,恰恰反映了前述臺灣社會的集體焦慮,也影響了通常不做政治表態的影展評審。

不同世代的紀錄片工作者,一直努力在為臺灣的時代容顏造像,也從不畏怯站在權力的對立面,挖掘稍縱即逝的真相。

當然,誠如資深記者陳玉慧所言,事件並沒有真相,與人生一樣,有的只是「向真相靠近的態度」。

也因此,在商業媒體被金權操控,公共媒體被政權挾持的現在,獨立媒體及獨立紀錄片工作者的存在便越形重要。

如果說第一代的紀工貢獻是在打破威權,創造多元,那麼第二代紀工的使命就是要防止威權復辟,保住守成不易的民主價值。

318學運捲動了新生代對這塊土地的強烈關懷,也使得原來多半單兵作戰的紀工首次集結,希望為這個二十幾年來規模最大的公民運動留下比較完整的紀錄。

當紀錄片工會在集資平台提出太陽花影像計劃時,沒想到在短期內就募到了五百萬元的經費,這是紀工們第一次接到來自人民的紀錄片「委製案」,團隊成員倍感振奮,也倍覺壓力。

但這何嘗不是臺灣民眾對紀錄片的一次信任投票,除了珍惜這樣的付託,也應感謝多年來每位紀錄片工作者的用心播種,當然也包括「愛恨情愁紀錄片」這本書所訪談的中生代導演們。

2009年出版本書時,因為紀錄片工會草創未久,一度籌不到足夠經費,沒想到出書後廣受好評,為工會累積了一筆出版基金。

五年後重新再版,我對臺灣紀錄片前景與憂慮並沒有太大改變。

因為商業票房的誘惑,紀錄片媚俗傾向有增無減,有時看不出創作者的初衷和劇情片有何差別;各種徵件及競賽的獎金一再飆高,卻沒有看到更多的紀錄片新秀出頭,反而經常聽聞主辦單位剝削參賽者的著作權益;公部門與大型影展逐漸對紀錄片青睞有加,但也傳出有評審被指控受賄或不當操控評選結果的憾事。

我一向主張,紀工不是公益志工,外界應該正視紀錄片工作者的專業尊嚴與應有權益,也請不要把它當成一個有利可圖的門路。

因為一來有太多容易賺錢的行業超越紀錄片,二來金權是一體的兩面,想要監督權力的紀工不可能坐收厚利而又不會同流合污。

而這樣的生涯選擇,不等於紀工只能整天哭窮或任人宰割,紀工的權利意識與團結組織至關重要,因為不論是創作自由、版權保障、播放管道……等項目,沒有透過覺醒的紀工集體爭取,都是很難成功的。

有沒有發現,這個過程和臺灣人民爭取民主自由的邏輯並無不同。

所以,和人民站在一起,也算是紀錄片工作者的必然宿命吧。

但是,有多少認同或投入紀錄片的朋友意識到這一點呢?也許可以翻翻這本書,看看這些溫柔又強悍的紀工們,如何摸索自己的創作之路,如何在體制內外尋求生存之道,又如何站在人民這邊挑戰權力。

他們的故事就和臺灣的民主未來一樣,都還沒有結束。

蔡崇隆2014 活動 【買書送米】圖書滿千贈米一包(海外訂單恕不參加) 【限時加碼】中文書滿$799折$80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