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發展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其修史工程為中華民國近年來規模最大,係由國立政治大學整合臺灣學術界149位學者以近2年時間編纂,記錄一百年來的發展歷程,包括日本統治下的臺灣、政府遷臺後及中國大陸的 ... 中華民國發展史 語言 監視 編輯 《中華民國發展史》是一套在中華民國一百年(2011年)推出的12冊「非官方修纂」的歷史叢書。

其修史工程為中華民國近年來規模最大,係由國立政治大學整合臺灣學術界149位學者以近2年時間編纂,記錄一百年來的發展歷程,包括日本統治下的臺灣、政府遷臺後及中國大陸的發展,概分〈學術發展〉、〈政治與法制〉、〈經濟發展〉、〈社會發展〉、〈文學與藝術〉與〈教育與文化〉六大類,總計將近350萬字,圖表與照片650張。

設定為「全民詮釋歷史」,以「中華民國在地化」的轉型史觀,以表現「中華民國在台灣」為中心理念[1]。

中華民國發展史(12冊叢書)書籍封面作者王汎森、趙永茂、劉翠溶、周濟、章英華、陳芳明、林惺嶽、漢寶德、呂芳上等類型史書語言中文主題歷史發行情況出版機構國立政治大學出版時間2011年出版地 中華民國媒介紙本 目次 1非官修·全民詮釋歷史 2史觀 2.1Y字型史軸 3編纂團隊 4參考文獻 5外部連結 6參見 非官修·全民詮釋歷史編輯 這項修史工程是中華民國政府慶祝建國一百年的項目之一,該部史書被定位為「非官修歷史」,異於中國傳統上撰修前朝歷史之方式。

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強調是「真正由全民來詮釋歷史」,政治力不能干預介入學術,修史經費雖為政府出資,但政治力在過程中從未影響撰寫者的歷史觀點。

[2][3] 史觀編輯  臺灣歷史、臺灣歷史年表 史前時期 荷治1624-1662 西治1626-1642 原住民政權及部落~1933 明鄭時期1661-1683 清治時期1683-1895 日治時期1895-1945 戰後時期1945迄今 其他政權 宋治澎湖 ·元治澎湖 ·明治澎湖 ·法佔澎湖淡水國 ·雞籠國 ·荷治雞籠 '蛤仔蘭'卑馬巴大肚王國中部  ·大龜文 ·加祿堂 ·崩山八社 ·普卡爾 ·斯卡羅酋邦 ·魍港十寨(諸羅外九莊) ·大明永和 ·林氏天運順天 ·陳氏天運 ·鎮海光明 ·張氏天運 ·戴潮春政權 ·大南澳政權 ·臺灣民主國 ·鐵國山 ·大靖政權 ·大明慈悲國 ·臺中地區治安委員會 臺灣專題史 政治史(憲法史-外交史-軍事史-戰爭史)經濟史(貨幣史-鹽業史-糖業史-農業史-漁業史-林業史-建築史(百大建設-十大土木史蹟)-工業史-礦業史-煤礦史-茶業史-彩券史)文化史(文學史-藝術史-電影史-攝影史-漫畫史-動畫史-臺語文史)媒體史(報業史-電視史)交通史(鐵路史-航空史-公路史-古道史-郵政史-通訊史)體育史(棒球史-賽馬史)教育史社會史(人口史-猶太人史)科學史(地質史-地圖史-氣象史-天文史-鳥類學史-昆蟲學史) 臺灣地方史 臺北史(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宜蘭史-桃園史新竹史-苗栗史-臺中史彰化史-南投史-雲林史嘉義史-臺南史澎湖史-高雄史-屏東史花蓮史-臺東史-小琉球史綠島史-蘭嶼史-龜山島史 歷史列表 臺灣歷史年表臺灣古蹟列表-臺灣遺址列表臺灣第一列表臺灣舊地名列表臺灣城市歷史人口列表臺灣行政中心列表臺灣歷代行政機關職稱列表臺灣社會運動(黨外-臺獨-學運-環保-勞工運動)臺灣統治者(總統)史前臺灣歷史年表荷治臺灣歷史年表西治臺灣歷史年表明鄭臺灣歷史年表清治臺灣歷史年表日治臺灣歷史年表戰後臺灣歷史年表中華民國總統直選列表 其他史料 臺灣史-東亞史-世界史新帝國主義-臺灣抗日運動太平洋戰爭-國共內戰二二八事件-臺灣白色恐怖美麗島事件-本土化運動臺灣問題-臺海現狀 其他臺灣系列 人口-族群-經濟-交通地理-文化-教育-法律政治-政府-軍事-外交  臺灣主題首頁 閱論編 轉型史觀 「中華民國在地化」 中心理念 「中華民國在台灣」 三大主軸[4]過去 由全民詮釋歷史 現在 讓世界看見台灣 未來 共同攜手邁向未來 Y字型史軸編輯 修史團隊設定「Y字型」歷史發展主軸:以民國34年(1945年)、38年(1949年)為兩大重要分野。

政治上,臺灣在民國34年由中華民國接管後納入中華民國版圖,中華民國中央政府又於民國38年播遷到臺灣,於是民國38年以後,「台灣」及「中華民國」兩條發展路線合而為一,匯為「中華民國在臺灣」一條主軸。

撰述比例,比重約為二比三。

[1]內容深入淺出,針對高中以上讀者撰寫,讓更多人都能親近中華民國的歷史[5]。

總統馬英九則認為,這是一套具有「台灣特色中華文化的歷史」,很多事物來自中國大陸,但在台灣土地找到特殊養分,發展出與大陸迥然不同的情勢,活潑、多元、創新、進取而不掠奪,這與傳統中華文化「王道」的觀念是一致的。

此外,歷史可能需要不斷改寫,加入現代人的史觀與詮釋,才能與生活真正連結在一起[6]。

從辛亥革命、軍閥割據、共黨崛起到中央政府退守臺灣,整部中華民國發展史可說是驚心動魄、高潮迭起。

1949年底,中華民國政府播遷來臺,開啟這婆娑之洋,美麗之島另一頁新的歷史。

看退守臺灣的中華民國如何從經濟、政治崩潰的困境,邁向驚人的成功;如何從專制封建的社會,完成民主的轉型。

但也因為民粹主義的興起,造成內部族群的衝突與國家認同的分裂,是今日中華民國發展的最大隱憂。

本書以翔實的史料,剖析當代中國自辛亥革命以迄今日的變遷,並論及兩岸現今的互動與衝突,尤其對1950年以後在臺灣的政治菁英多所著墨,是所有關心中華民國發展及兩岸互動關係人士的最佳參考資訊。

目次 第一章走向共和 第二章革命再起 第三章艱苦建國(1928~1937年) 第四章八年抗戰 第五章內戰再起 第六章臺海風雲 第七章日本殖臺(1895~1945年) 第八章國府遷臺 第九章開明專制 第十章今日兩岸 第十一章明天過後 編纂團隊編輯 編纂歷時將近兩年的時間。

編纂團隊包括學者及民間參與:先由諮詢委員會(于宗先、孫震、李亦園、張玉法、胡佛)共商編纂宗旨及內容綱要,彙整「六大主軸」。

六大主軸召集人,再擬定130個議題,分由149位學者撰寫,撰寫者分別任職行政院、考試院、中央研究院、國立故宮博物院、國史館,以及國內外35所大學、14所學術研究機構[1];並動用四百多位研究人才。

[5] 領域 主筆/負責人 百年學術發展[7] 王汎森(中研院院士) 政治與法制[8] 胡佛(中研院院士)趙永茂(台大社科院院長) 經濟發展[9] 劉翠溶(中研院院士)周濟(世新大學經濟系主任) 社會發展[10] 李亦園(中研院院士)章英華(中研院人社中心主任) 文學與藝術[11] 陳芳明(政大台灣文學研究所)林惺嶽(畫家) 教育與文化[12] 漢寶德(建築學者)呂芳上(國史館館長) 參考文獻編輯 ^1.01.11.2政大整合全國學界《中華民國發展史》出版.政治大學人文中心.2011-11-11[2012-11-2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21).  ^中華民國發展史出版馬英九力薦.(台灣)民視新聞.2011-11-11[2012-11-2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10).  ^魏紜鈴.編中華百年史曾志朗力挺.(台灣)中央通訊社.2011-01-28[2012-11-2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馬英九總統出席《中華民國發展史》新書發表會(新聞稿).中華民國總統府.2011-11-11.  ^5.05.1《中華民國發展史》出版總統盼全民掌握歷史詮釋權.政治大學人文中心.2011-11-11[2012-11-2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14).  ^葉素萍.總統:全民詮釋中華民國發展史.(台灣)中央通訊社.2011-11-11[2012-11-2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14).  ^《中華民國發展史‧學術發展》目次_撰寫人(PDF).政治大學.2011-11-11[2012-11-23].(原始內容存檔(PDF)於2019-02-21).  ^《中華民國發展史‧政治與法制》目次_撰寫人(PDF).政治大學.2011-11-11[2012-11-23].(原始內容存檔(PDF)於2016-04-17).  ^《中華民國發展史‧經濟發展》目次_撰寫人(PDF).政治大學.2011-11-11[2012-11-23].(原始內容存檔(PDF)於2019-02-21).  ^《中華民國發展史‧社會發展》目次_撰寫人(PDF).政治大學.2011-11-11[2012-11-23].(原始內容存檔(PDF)於2016-03-04).  ^《中華民國發展史‧文學與藝術》目次_撰寫人(PDF).政治大學.2011-11-11[2012-11-23].(原始內容存檔(PDF)於2019-02-21).  ^《中華民國發展史‧教育與文化》目次_撰寫人(PDF).政治大學.2011-11-11[2012-11-23].(原始內容存檔(PDF)於2016-03-04).  外部連結編輯 中華民國發展史撰寫計畫_政治大學專頁(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中華民國發展史_套書介紹影片(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參見編輯 台灣歷史 台灣戰後時期 中華民國歷史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中華民國發展史&oldid=64287989」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