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郡_百度百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漢中郡,戰國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前312年)置,治西城(今陝西安康市)。

因在漢水中游得名。

轄境相當今陝西省秦嶺以南,留壩縣、勉縣以東,乾佑河流域以西和湖北省鄖 ... 反饋 分享 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https://baike.baidu.hk/item/漢中郡/3397547 複製 複製成功 漢中郡 編輯 鎖定 漢中郡,戰國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前312年)置,治西城(今陝西安康市)。

因在漢水中游得名。

轄境相當今陝西省秦嶺以南,留壩縣、勉縣以東,乾佑河流域以西和湖北省鄖縣、保康縣以西,粉青河、珍珠嶺以北地。

西城(今陝西安康市漢濱區漢江北岸中渡台)。

東漢26年漢中郡治所遷移南鄭。

東漢末改名漢寧郡。

建安二十年(215年)複名漢中郡。

建安後轄境屢縮,北周時只有今陝西省漢中、南鄭、城固等市縣。

魏、晉、南北朝時為梁州、北梁州治所。

東晉、南朝時,曾僑治秦州及其所屬郡縣於此。

隋開皇三年(583年)廢。

唐天寶、至德時,曾改梁州為漢中郡。

中文名 漢中郡 郡    守 任鄙(前294年─前288年 領    縣 12 人口數量 26.74萬(東漢) 目錄 1 歷史沿革 ▪ 秦朝 ▪ 西漢 ▪ 東漢 ▪ 蜀漢 2 以後各代演變 漢中郡歷史沿革 編輯 各朝代的行政區劃及郡守 漢中郡秦朝 據王蘧常先生的考證,秦漢中郡轄縣可考者有:褒中縣、房陵縣、上庸縣、新城縣。

漢中郡西漢 據《漢書》記載,漢平帝元始二年(2年)時,有户101570,人口300614。

領縣12:西城縣、旬陽縣、南鄭縣、褒中縣、房陵縣、安陽縣、成固縣、沔陽縣、鍚縣、武陵縣、上庸縣、長利縣。

郡守田叔,漢高祖末年始任,至漢文帝初。

張昂,漢武帝元狩、元鼎時任。

王賞(?─前27年),遷右扶風太守。

漢中郡東漢 據《後漢書》記載,漢順帝永和五年(140年),有户57344,人口267402。

領縣9:南鄭縣、成固縣、西城縣、褒中縣、沔陽縣、安陽縣、鍚縣、上庸縣、房陵縣。

郡守丁邯,漢光武帝建武年時。

鄐□,漢明帝永平六年(63年)見在任。

王□,漢章帝、和帝時。

常豐,漢和帝永元四年(92年)、五年(93年)見在任。

董炳(?─108年),為羌人所殺。

鄭勤(?─110年),為羌人所殺。

陳禪(110年─?)鄧成,漢安帝時繼陳禪後任。

郭芝,東漢中葉。

王升,漢桓帝二年見在任。

單颺,漢靈帝時。

蘇固,漢靈帝末為劉焉所逐。

樊敏,東漢建安中為劉焉所表任。

張魯,東漢建安中為劉焉所任命。

薛惇,不知何時。

抗喜,不知何時。

高延,東漢末。

吉恪,不知何時。

漢中郡蜀漢 綜合錢儀吉及楊晨《三國會要》的記載,領縣實際有7:南鄭縣、成固縣、褒中縣、沔陽縣、南鄉縣,蜀漢分成固縣置。

黃金縣,曹魏分安陽縣置,後屬蜀漢。

興勢縣,蜀漢分成固縣置。

郡守魏延(219年─227年),後遷丞相司馬、涼州刺史。

呂乂(231年─234年),由巴西太守轉任,後改任廣漢太守。

王平(234年─?)常閎,後主時,不知何時。

漢中郡以後各代演變 編輯 後魏曰梁州漢中郡,隋時郡皆廢,唐復曰梁州,改曰褒州,尋曰漢中郡,後復為梁州,升興元府,宋曰興元府漢中郡,元為興元路,明改為漢中府。

圖集 漢中郡的概述圖(1張)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編輯次數:39次歷史版本 最近更新: 爱吃猪脚饭的我 (2022-05-01) 1 歷史沿革 1.1 秦朝 1.2 西漢 1.3 東漢 1.4 蜀漢 2 以後各代演變 百科協議    隱私協議    意見反饋 Beta 進入詞條 清除歷史記錄關閉 編輯 反饋 登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