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目標 - 電子工程學系- 聯合大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國立聯合大學電子工程學系. ... 學生英語基本能力,以強化其升學與就業之競爭力,規定凡九十六學年起入學的學士班學生,畢業前都需要通過本校制訂的英文能力畢業門檻。

國立聯合大學NationalUnitedUniversity --> 最新消息系所介紹系所簡介發展方向位置暨空間配置圖大事紀要歷屆系主任系所成員教職人員行政人員教師OfficeHour業務手冊修業資訊研究概況研究實驗室貴重教學設備各項辦法優良事蹟資料下載一般下載座談會資料系上通報維修通報訊息通報活動集錦研究計劃(GRB) 帳號: 密碼:             教育目標 教育目標 |  教學卓越計畫專區 |  系所生涯進路圖 |  多媒體通訊學程 |  系友會 |  系學會 |  系徽下載 |  教育目標 本系教育目標與學校及電資學院教育目標的關聯性 達成系教育目標之課程設計方式 驗證系教育目標達成之評量方法   教育目標   本系強調理論與實務並重,提供紮實的理論基礎、豐富的實驗課程與多元的通識課程,以培育國家未來經建及社會發展所需之兼具理論基礎、實作能力、人文素養、工程倫理、創新觀念及國際視野的高級人才。

本系具體的教育目標如下: 1.培養學生具備紮實的理論基礎   能運用數學、科學及工程專業知識來發掘、分析與解決電子工程相關問題,   以發展其研發與設計的能力。

2.培養學生具備專精的實作能力   能整合執行電子工程實務所需之技術及工具來設計與執行實驗及分析與解釋數據,   以發展其製造與測試的能力。

3.培養學生具備廣博的人文素養   能發揮有效溝通與團隊合作的精神來規劃與執行電子工程相關專案計畫,   以發展其行銷與管理的能力。

4.培養學生具備務實的工程倫理   能理解專業倫理與社會責任,以啟發其實踐尊重與負責的觀念。

5.培養學生具備求知的創新觀念   能養成持續學習的習慣,以啟發其追求進步與創意的理念。

6.培養學生具備開闊的國際視野   能適應全球化競爭的環境,以啟發其開展前瞻與宏觀的思維。

※本「教育目標」經95年11月22日九十五學年第一學期第二次系務會議通過   [BacktoTop] 本系教育目標與學校及電資學院教育目標的關聯性     系教育目標 理論基礎實作能力人文素養工程倫理創新觀念國際視野 學  校 教育目標 敬業樂群 VVVV   創新精進 VV  VV 領導與管理   VVVV 電資學院 教育目標 創新電資學以致用 VV  VV 國際接軌品質保證 VVVVVV 卓越發展切合需求 VVVVVV 術德兼修精粹人文   VV     [BacktoTop] 達成系教育目標之課程設計方式   本系課程設計之原則,除了配合國家的科技發展政策及國內外高科技產業之需求,依照教師之專長與研究方向,規劃了微電子、通訊及資訊三大專長領域,並分別設計各領域相關技術與應用之核心選修課程,俾利學生能循專精方向發展,更考慮如何達成本系所訂定之教育目標。

為達成本系教育目標,本系之課程設計方式如下:   一、強調理論基礎 本系之課程設計注重基礎理論課程之充實,數理基礎理論課程如微積分(一、二)、普通物理(一、二)、普通化學;專業基礎理論課程如工程數學(一、二)、線性代數、計算機概論、程式設計、數位邏輯設計、電子學(一、二、三)、電路學(一)、電磁學、信號與系統,均列為本系必修課程;以及各專業領域之核心選修課程如近代物理、機率與統計、電路學(二)、複變函數、電磁波、資料結構、離散數學等,均嚴格要求學生須充分理解課程內容,以提升學生基礎能力。

同時,本系也相當重視將相關理論技術應用於實際系統、電路或元件之開發與設計,如超大型積體電路設計概論、數位積體電路設計概論、類比電路設計、ASIC設計、數位信號處理概論、數位影像處理概論、射頻電路設計(一)、天線工程概論、組合語言、系統程式、資料庫系統概論等,均列為本系各專業領域之核心選修課程。

此一課程設計對於本系教育目標之一「培養學生具備紮實的理論基礎」有重要影響。

  二、注重實作能力 本系之課程設計強調實務訓練,並能解決實務問題或有具體的作品產出,以合乎就業市場之需求。

為提昇學生興趣,實驗課程如普通物理實驗(一、二)及普通化學實驗,乃為配合數理基礎理論課程之授課而開設;而程式設計實驗、數位邏輯設計實驗、電子電路實驗(一、二)等,則為配合專業基礎理論課程之授課而開設,以加強學生操作實驗之能力。

同時,本系各專業領域之核心選修課程如電子電路設計模擬、硬體描述語言與FPGA系統應用、積體電路設計實驗(一)、通訊系統實驗、通訊系統模擬、微處理機、微電腦介面技術等,均設計適當之實作教材並提供各類型軟、硬體設備,使學生充份有效地從實作中學習,並可將理論與實用作一印證。

另外,本系所規劃之實務專題(一、二)課程,為使學生有機會統合所學之知識,以將理論與實務融會貫通;而校外實習課程,則為使學生能在畢業之前有機會實地體驗產業之運作,以作為將就業之重要參考。

此一課程設計對於本系教育目標之二「培養學生專精的實作能力」有重要影響。

  三、充實人文素養 本校通識課程規劃為基礎核心通識、聯大創意講座、及多元智能通識三類。

基礎核心通識為必修強調培養基本語文、數理、資訊素養等基礎能力。

聯大創意講座包括校核心講座及聯合核心講座,單週邀請校外各領域學者專家進行演講,與學生分享該領域的知識與思維;雙週安排討論導師與學生進行延伸討論,提供學生多元學習之機會,以擴大學生學習的深度與廣度。

多元智能通識(通識選修課程)依科目內容或性質分別歸入三個學群內,分別為人文學群:文史哲學、美術音樂、各國語文及其他;社會學群:政軍法律、經濟管理、教育社會及其他;及自然學群:工程數理、電機資訊、醫學農業及其他,本系學生至少應於人文學群及社會學群中各選修四學分(二門課),以擴大學生學習的深度與廣度並平衡其多元智能之發展。

此一課程設計對於本系教育目標之三「培養學生具廣博的人文素養」有重要影響。

  四、重視工程倫理 本校為建立學生健全人格及正確的價格觀,並培養「誠、敬、勤、新」校風及勤勞服務之生活態度與涵養,發楊愛校精神,以達全人教育之目標,特實施勞作與倫理教育課程。

其課程除勞作教育及生活禮儀外,尚包括基本倫理學、專業倫理、資訊倫理、智慧財產權、個案討論(道德兩難)等內容。

同時,本系專業必修之電機資訊工程概論和書報討論等課程亦廣邀產官學研各界專家提供專題演講,探討電子相關產業技術的發展及其對社會、經濟、與環境之影響等各類議題。

另外,本系所規劃之校外實習課程,則可使學生在畢業之前能有機會實地體驗產業之運作,了解工程倫理實務。

此一課程設計對於本系教育目標之四「培養學生具備務實的工程倫理」有重要影響。

  五、激發創新觀念 利用通識必修課程聯大創意講座之校核心講座及聯合核心講座與本系專業必修課程之電機資訊工程概論和書報討論等課程,廣邀產官學研各界專家提供專題演講,介紹發明創新方法與專利觀念,以激發學生創新與發明的潛能。

另外,本系所規劃之實務專題(一、二)課程,為使學生有機會統合所學之知識,以將理論與實務融會貫通,並實現其創意。

此一課程設計對於本系教育目標之五「培養學生具備求知的創新觀念」有重要影響。

  六、擴展國際視野 本校為提升學生英語基本能力,以強化其升學與就業之競爭力,規定凡九十六學年起入學的學士班學生,畢業前都需要通過本校制訂的英文能力畢業門檻。

為提升學生基本英文能力,語言中心所規劃之措施包括大一英語採能力分班授課、開授補救教學課程、開授進階英語或英檢特訓課程、舉辦多元化的英語學習活動等。

同時,本系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國際性電子領域相關之學術活動,並將全球性電子科技發展之議題融入教材內容。

此外,本系也廣招外國學生及僑生,藉由國際化環境的建立及多元文化的交流,以擴展學生的國際視野。

此一課程設計對於本系教育目標之六「培養學生具備開闊的國際視野」有重要影響。

  [BacktoTop] 驗證系教育目標達成之評量方法   為驗證本系教育目標之達成,本系採用下圖所示之ABET雙迴圈課程評估改進機制。

本系將會收集各界的意見,藉以了解本系學生是否確實達成預期之教育目標,如有部分教育目標未能如預期達成,本系將於相關會議中充分討論以尋求解決之道並調整相關課程。

本系教育目標的評量方法主要以問卷調查為依據,問卷調查主要對象為畢業生、系友及企業主。

在大四學生畢業前,由畢業生就其所學自行評量是否達成本系預期之教育目標。

系友開始工作後,由工作經驗實際回顧本系的課程是否足以達到本系預期之教育目標。

同時,也由企業主考核本系學生的工作能力和態度,藉由企業主的回應及意見來了解本系學生是否達成本系預期之教育目標。

此外,本系也鼓勵學生繼續深造,藉由研究所的錄取率及就讀學校,以了解本系學生之電子專業教育是否紮實。

另外,各研究所在甄試時會審查學生的專題成果,故可由甄試錄取情形,了解本系學生的專題實作的品質。

人總是會成長的,更何況是走在科技前端的電子系呢? 聯合電子三十多年奮鬥所累積的成果,緊跟著世界的脈動而前進,也因此,領導潮流成了我們聯合電子的目標。

「今天你停滯一步,明天就差人千里!」這是我們銘記在心,也是我們向前邁進的最大指標。

      36003苗栗市南勢里聯大二號 TEL:886-37-382501 FAX:886-37-382498 No.2,Lienda,NanShihLi,MiaoliCity,Taiwan36003,R.O.C. Copyright©DepartmentofElectronicEngineering,NUU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