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年最新→社會學 - 考前命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一)涂爾幹強調社會存在著一種「集體意識」,是社會成員凝聚的基礎。

... 的角度,則是討論教育作為一種社會制度的功能,主要是結構功能論和衝突論的辯論和比較。

考前命題 Home 107年最新→社會學   1-1社會學3787-01  1-2社會學3787-02  1-3社會學3787-03 七、社會學是一門有系統地研究社會關係與社會現象的科學,它與時俱進。

傳統社會隨著十九世紀資本主義工業化與都市化的開展,產生了新的風貌,請先以涂爾幹(ÉmileDurkheim)的機械連帶(mechanicalsolidarity)與有機連帶(organicsolidarity)解釋社會變化的意涵;進入二十世紀後,資訊技術革命造成網絡社會的崛起,再次改變了人類社會面貌,請以當代社會學家紀登斯(AnthonyGiddens)的結構化理論(structurationtheory)說明科技對社會與人的行動所帶來的影響。

【擬答】:   (一)涂爾幹強調社會存在著一種「集體意識」,是社會成員凝聚的基礎。

以機械連帶與有機連帶來說明社會凝聚的轉變:即從簡單結構向複雜結構的社會演化。

社會愈分化、個人主義愈益興盛,導致機械連帶的式微,社會凝聚的維持便有賴功能的專門化,亦即有機連帶的增長。

現代社會的有機連帶受到工業危機、勞資對立等因素的威脅,導致社會的脫序或無規律狀態,這是因為舊有的道德衰退,但新的道德尚未形成之故,解決之道是加強調節社會功能的中介或專業團體。

涂爾幹眼中的適當團體是同業工會。

  (二)結構化理論是探究個人的社會行動及其能動性與社會結構之間的關係的理論。

他反對社會學理論傳統上的將巨集觀與微觀、個人與社會、行動與結構、主觀與客觀視為彼此獨立存在的兩極,要麼強調社會結構的物化觀,將社會結構視為獨立於個人行動的「物」,一樣外在於個人的實踐的東西,要麼強調微觀的個人行動、人與人之間的面對面互動和個人的意義建構,將巨集觀現象還原為微觀現象來解釋的二元論觀點,認為巨集觀與微觀、個人與社會、行動與結構、主觀與客觀雙方都是相互包含的,並不構成各自分立的客觀現實。

  (三)在全球的效應上,有人認為資訊科技和網際網路的全球性擴張,已將全球人口連結起來,形成世界村。

網際網路將世界每個地區納入系統,使得資訊科技大量改變了人們的時間空間觀念和世界觀。

在資訊世界裡是一個地球村的世界,透過網際網路的傳輸,距離不再重要,人們可以在瞬間與世界各地聯繫溝通和買賣,過去那種三個世界的區分已無意義。

人們也不再被工業社會的絕對空間和時間所拘束。

但是也有人反對這種地球村的提法,因為資訊科技的發展,使得世界的兩極化更為嚴重。

  (四)依英國社會學家紀登斯的看法如下: 1.探討當代社會變遷,不可忽視的基本現象就是「全球化」,也就是世界上各個不同的社會逐漸納入單一秩序結構,彼此間互賴程度不斷升高的過程。

2.思考人類社會生活課題,已經不可不具備全球視野。

由於根源於西方科技優勢,加上貨幣系統和專業體制的發展,使全球各種層次的社會互動,大大擺脫時空及文化隔閡的限制,使相隔遙遠的兩地也能進行直接有效的溝通,使各種不同時空條件下的互動關係都能高度延展開來。

3.社會變遷速率超快、社會變遷範圍超廣,人們生活中的時空感,社會事件的脈絡感,和以往的經驗將越離越遠。

  八、試述教育的功能之功能論與衝突論的辯論? 【擬答】: 社會學理論對教育功能的解釋,如果從微觀或「個體」(micro)的角度出發,立論最多的是互動論(InteractionTheory),多用以討論校園及教室內的個人互動的現象,例如學生之間、師生之間,乃至教師和教育行政人員如校長之間的互動,藉以了解教育過程對個人的影響。

如果從鉅觀(macro)的角度,則是討論教育作為一種社會制度的功能,主要是結構功能論和衝突論的辯論和比較。

(一)社會化(socialization)或社會控制(socialcontrol): 1.我們無須找出嚴肅的學術理論,就從一般人的觀察和親身體驗中也可知道,受教育的主要目的在於學習知識技能、「學做人」等等,即所謂的「社會化」。

如前所言,廣義的教育從出生時即開始,有些人認為「教育」和「社會化」之間可以畫上等號。

狹義的學校教育則只是人生的社會化過程的其中一個階段。

2.傳統功能論的解釋,教育不只是教導讀寫算等基本能力,還包括團體生活的規範和社會共同的價值觀,使每一個體從原始的「生物人」狀態走向適應群居生活的「社會人」。

學生不只是從正式的課程和課本裡學到知識、技能、態度,也從學校生活中的同儕相處、師生互動、教室文化、校內儀式(如上下課敬禮、升旗早操等)等經驗中學習。

後者這種「非正式課程」的教育效應,稱為「隱性課程」(hiddencurriculum)。

所以學校不只是透過上課科目來教導知識,並且對個人的人格及行為養成皆有重要作用。

3.從階級關係而言,衝突論者也將教育視為一種階級宰制的工具,課程內容、考試科目、教室氣氛都在發揮這種作用。

例如台灣過去的聯考制度,以少數主流知識的科目來考試,決定誰有資格升學,也決定誰應該被淘汰。

讓我們來想像一下:假設台灣的升學考試普遍增加了「體育」為基本科目,也許有些過去認定的「好學生」就會過不了關;而所謂「頭腦簡單四肢發達」者,也許就可以提高升學的機會。

但為什麼入學標準注重學科,不注重體育?衝突論者認為,社會上的強勢階級決定了什麼是重要的人才「標準」,並且貶抑弱勢階級的長處;也就是用「階級控制」的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

(二)人才的培育選拔或人才的配置理論(AllocationTheory): 1.從結構功能的角度來看,受教育不只是發生「為知識而知識」的作用,教育也是現代社會培育和選拔人才的重要工具。

尤其在制度化、進階式的教育體制下,文憑或學歷具體地標明個人的知識水準,成為重要的擇才標準。

從個體的層面而言,多數人接受教育,是對個人的生涯發展有「更上一層樓」的期望。

從總體的層面而言,現代社會對個人身分地位的界定,多由「後天成就地位」(achievedstatus)而來,其中教育程度是決定成就地位的重要指標之一。

(1)人力資本理論(humancapitaltheory): 最初由得到諾貝爾經濟獎的TheodoreSchultz提出,認為人力可視為一種「資本」,和土地、金錢一樣可投注於經濟生產;而教育具有提高人力素質的功能,故可視為一種投資,可以使「人力資本」的效能增加,導致對經濟生產的貢獻也增加。

(2)配置理論(allocationtheory): 衝突論者強調,現代化社會的個人,根據他所受的教育的年限和種類,而被分配於某種成人角色,這個過程和他真正在學校裡學到什麼並無關連。

因此,教育真正具有的是選擇、分類、配置的功能。

2.根據衝突論者的解釋,運用教育來培育或挑選人才,只不過是藉著教育形式上的作用(以文憑作為一種標籤),將社會上個別的公民分配或「配置」到特定位置。

在此配置的過程中,並不考慮外在學歷是否真正反映個人的內在能力或需求,也不考慮特定職位為何需要以特定學歷作為要件。

教育在其中純粹擔任「發配」的功能,此之謂「配置理論」。

3.就功能理論而言,這說明教育發揮培育社會所需人才的功能。

從衝突理論而言,這正顯示:教育的主要作用並未能激發個人潛能或尊重個人意志,而是將個人「配置」到某種社會所需要、所指定的角色。

(三)文化傳遞或文化複製: 1.「文化傳遞」意指:透過教育的作用,將社會的文化代代相傳下去。

功能理論者認為,學校應傳遞社會文化中足以幫助學生擔負成人角色的那些知識、技能、態度。

一般學校的基本科目,不管是語文、歷史、地理、道德教育、科學教育等,都有這個目的;所「傳遞」的則不只是知識,也包括價值觀和共同的社會規範。

2.在衝突論者的眼中,由於「文化傳遞」是傳遞了原本即隱藏著宰制作用的意識型態,使不公平的社會結構得以維繫運作下去,被壓迫者更加難以翻身。

因此,對於教育造成文化「代代相傳」的功能,衝突論者將之稱為「文化複製」;其含意當然是批判既有體制的不正義,也批判教育作為「幫兇」而複製這種不正義。

3.弱勢團體經過教育體系的「擇優汰劣」作用,可能因而心甘情願地認為,自己的教育成就低,故不能得到較好的職業或較高的待遇。

也就是說,因為教育,使每個人各得其所而安於其位,並使既有的社會秩序被承認為正當合法的。

這稱為教育的「正當性理論」(legitimationtheory)。

舉例而言,受過正統的醫學院教育的畢業生,再經過國家考試取得醫師執照,便被社會接受為具有醫學權威和行醫資格(即教育的「正當性效果」);如果不是經由這種正式管道而得來的醫學知識(例如在台灣所謂的「民俗療法」),便不受體制的承認。

4.正當性理論(legitimationtheory): 教育體系因具有社會統治階層所強調的「擇優汰劣」作用,在學校中位於不利地位者受到淘汰,卻心甘情願地接受這種安排,認可自己是因為教育成就低而受到這種待遇。

也就是說,透過教育制度的安排,使每個人各得其所而安於其位,並使既有的社會秩序被承認為正當合法的。

  九、何謂社會醫療化現象? 【擬答】: (一)社會的醫療化(medicalization)現象是指從健康和疾病的角度界定人類的某些行為和狀態,以醫療意義詮釋行為主體,即個人身體狀態的過程,以病痛來說,是最具代表性的病文化觀之思考,有非常明顯的族群差異性。

(二)健康或是生病,需要由社會共同認可的標籤來認定,故而,健康和疾病的界定必需從相對的概念來考察。

不僅個人如何判定自己是否生病了,真是生病了,去那裡看病,往往因人而異;而且,性別、年齡、族群以及社會經濟地位上的差異,也相當明顯。

(三)一度被視為違反社會規範的行為,近些年都被冠以「生病了」的解釋標籤,認可為醫療問題。

甚至一些人生經驗,需要請教醫師專家,出現了「社會的醫療化」的現象。

1-2社會學3787-02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