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度單位 - 中文百科知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國際單位 長度單位 長度單位是指丈量空間距離上的基本單元,是人類為了規範長度而制定的基本單位。

其國際單位是“米”(符號“m”),常用單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千米(km)、米(m)、微米(μm)、納米(nm)等等。

長度單位在各個領域都有重要的作用。

基本信息中文名:長度單位屬於:度量單位分類: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國際單位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標準單位是“米”,用符號“m”表示。

1960年第十一屆國際計量大會:“米的長度等於氪-86原子的2P和5d能級之間躍遷的輻射在真空中波長的1650763.73倍”。

通常,“米”一般的定義為:光在真空中於1/299792458s的時間間隔內所經歷路程的長度。

我國採用的長度單位與國際單位制是一致的,即以“米”作為我國法定的長度計量單位。

分類及介紹常用單位常用的長度單位有:公里{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納米(nm)、皮米(pm)、飛米(fm)。

(1)公里公里又稱千米,是個長度單位,縮寫為“km”,通常用於衡量兩地之間的距離。

其常用換算關係如下:1千米(公里)=1,000米(公尺)=100,000厘米(公分)=1,000,000毫米(公厘);1.61公里=1英里。

(2)米國際單位制的長度單位“米”(meter,metre)起源於法國。

1790年5月由法國科學家組成的特別委員會,建議以通過巴黎的地球子午線全長的四千萬分之一作為長度單位—米,1791年獲法國國會批准。

為了製造出表征米的量值的基準器,在法國天文學家捷梁布爾和密伸的領導下,於1792~1799年,對法國敦克爾克至西班牙的巴塞隆納進行了測量。

1799年根據測量結果製成一根3.5毫米×25毫米短形截面的鉑桿(platinummetrebar),以此桿兩端之間的距離定為1米,並交法國檔案局保管,所以也稱為“檔案米”。

這就是最早的米定義。

由於檔案米的變形情況嚴重,於是,1872年放棄了“檔案米”的米定義,而以鉑依合金(90%的鉑和10%的銥)製造的米原器作為長度的單位。

米原器是根據“檔案米”的長度製造的,當時共制出了31隻,截面近似呈X形,把檔案米的長度以兩條寬度為6~8微米的刻線刻在尺子的凹槽(中性面)上。

1889年在第一次國際計量大會上,把經國際計量局鑑定的第6號米原器(31隻米原器中在0℃時最接近檔案米的長度的一隻)選作國際米原器,並作為長度基準器保存在巴黎國際計量局的地下室中,其餘的尺子作為副尺分發給與會各國。

規定在周圍空氣溫度為0℃時,米原器兩端中間刻線之間的距離為1米。

1927年第七屆國際計量大會又對米定義作了嚴格的規定,除溫度要求外,還提出了米原器須保存在1標準大氣壓下,並對其放置方法作出了具體規定。

但是使用米原器作為米的客觀標準也存在很多缺點,如材料變形測量精度不高(只能達0.1μm),很難滿足計量學和其他精密測量的需要。

另外,萬一米原器損壞,複製將無所依據,特別是複製品很難保證與原器完全一致,給各國使用帶來了困難。

因此,採用自然量值作為單位基準器的構想一直為人們所嚮往。

20世紀50年代,隨著同位素光譜光源的發展。

發現了寬度很窄的氪-86同位素譜線,加上干涉技術的成功,人們終於找到了一種不易毀壞的自然標準,即以光波波長作為長度單位的自然基準。

這一自然基準,性能穩定,沒有變形問題,容易復現,而且具有很高的復現精度。

中國於1963年也建立了氪-86同位素長度基準。

米的定義更改後,國際米原器仍按原規定保存在國際計量局。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70年代以來,對時間和光速的測定,都達到了很高的精確度。

因此,1983年10月在巴黎召開的第十七屆國際計量大會上又通過了米的新定義:“米是1/299792458秒的時間間隔內光在真空中行程的長度”。

這樣,基於光譜線波長的米的定義就被新的米定義所替代了。

(3)分米分米(decimeter或dm)是長度的公制單位之一,1分米相當於1米的十分之一。

其常用換算關係如下:1分米=0.0001千米(km)=0.1米(m)=10厘米(cm)=100毫米(mm)。

(4)厘米厘米,長度單位;英文:centimetre(s),簡寫(符號)為:cm。

有關厘米的單位轉換如下:1厘米=10毫米=0.1分米=0.01米=0.00001千米。

(5)毫米毫米,又稱公厘(或公釐),是長度單位和降雨量單位,符號㎜。

1毫米相當於1米的一千分之一(此即為“毫”的字義)。

進制關係如下:1毫米=0.1厘米=0.01分米=0.001米=0.000001千米。

(6)微米微米是長度單位,符號[micron],讀作[miú]。

1微米相當於1米的一百萬分之一(此即為“微”的字義)(7)納米納米(符號為nm)是長度單位,原稱毫微米,就是10米(10億分之一米)。

如同厘米、分米和米一樣,是長度的度量單位。

相當於4倍原子大小,比單個細菌的長度還要小。

單個細菌微生物用肉眼是根本看不到的,用顯微鏡測直徑大約是五微米,也就是五千納米。

舉個例子來說,假設一根頭髮的直徑是0.05毫米,把它徑向平均剖成5萬根,每根的厚度大約就是一納米。

也就是說,一納米大約就是0.000001毫米,納米科學與技術,有時簡稱為納米技術,是研究結構尺寸在1至100納米範圍內材料的性質和套用。

(8)皮米(pm)皮米(picometer或pm)是長度單位,1皮米相當於1米的一萬億分之一。

有時在原子物理學中稱為微微米(micromicron)。

換算關係如下:1皮米=10米=0.001納米(nm)=0.000001微米(μm)。

天文單位(1)光年在天文學中常用“光年”來做長度單位,它是真空狀態下光1年所走過的距離,也因此被稱為光年。

1ly=9.46x10m,但習慣上說光年是距離單位。

另一個常用的長度單位是“秒差距”,它是指周年視差為1秒的距離。

1秒差距=3.26164光年,此外還有“天文單位”這個常用的長度單位。

1天文單位≈1.496億千米,還有諸如千秒差距、兆秒差距這樣的天文單位,也常用到。

(2)秒差距秒差距(英文Parsec,縮寫pc)是天文學上的一種長度單位。

秒差距是一種最古老的,同時也是最標準的測量恆星距離的方法。

它是建立在三角視差的基礎上的。

從地球公轉軌道的平均半徑(一個天文單位,AU)為底邊所對應的三角形內角稱為視差。

當這個角的大小為1秒時,這個三角形(由於1秒的角的所對應的兩條邊的長度差異完全可以忽略,因此,這個三角形可以想像成直角三角形,也可以想像成等腰三角形)的一條邊的長度(地球到這個恆星的距離)就稱為1秒差距。

秒差距主要用於量度太陽系外天體的距離。

1秒差距等於3.26164光年,或206265天文單位,或30.8568萬億千米。

在測量遙遠星系時,秒差距單位太小,常用千秒差距(Kpc)和百萬秒差距(Mpc)為單位。

千秒差距:天文長度單位,縮寫為Kpc,常用。

1千秒差距(Kpc)=1000秒差距。

百萬秒差距:天文長度單位,縮寫為Mpc,常用。

吉秒差距:吉秒差距比Mpc還大的單位,天文長度單位,縮寫為Gpc。

但較不常用。

(3)天文單位天文單位(英文:AstronomicalUnit,簡寫AU、au或ua.)是一個長度的單位,約等於地球跟太陽的平均距離。

天文常數之一。

天文學中測量距離,特別是測量太陽系內天體之間的距離的基本單位,地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為一個天文單位。

一天文單位約等於1.496億千米。

1976年,國際天文學聯會把一天文單位定義為一顆質量可忽略、公轉軌道不受干擾而且公轉周期為365.2568983日(即一高斯年)的粒子與一個質量相等約一個太陽的物體的距離。

當前被接受的天文單位是149,597,870,691±30米(約一億五千萬公里或9300萬英里)。

一個天文單位的距離,相當於地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約1.496×10km。

(4)月距LD≈384402千米,指地球中心與月亮中心之間的平均距離。

(5)地徑R⊕≈6371千米,指地球半徑的距離。

(6)太米太米(Terametre,符號Tm,大陸稱太米,台灣稱兆米,又稱垓米)是一個極其罕用的長度單位,1Tm=10米=6.7天文單位,在這個數量級的長度,通常使用科學計數法或者其他單位如天文單位來表示。

(7)光分指光在真空中行走的距離,它是由時間和速度計算出來的,光行走一分鐘的時間叫“一光分”。

因為真空中的光速是每秒299,792,458米,所以一光分就等於17987547.5公里。

(8)光秒光秒,長度單位,指光在真空中行走的距離,它是由時間和速度計算出來的,光行走一秒鐘的距離叫“一光秒”。

一光秒接近30萬公里,即3.0×10⁸米。

更正式的定義為:在一秒鐘的時間裡,在自由空間以及距離任何引力場或磁場無限遠的地方,一光子所行走的距離。

光秒的英文原名lightsecond,來自於中國天文學會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的天文學專有名詞中文譯名,是天文學專有名詞。

(9)京米京米,又稱吉米,是公制的長度單位之一。

為10的9次方米,這個單位對於地理學來說太大,但在天文學上偶爾與天文單位一起被用作表示諸如行星及其恆星的距離。

特殊單位(1)埃格斯特朗在實際中還經常使用到的一種單位埃格斯特朗(簡稱埃,符號Å)是一個長度單位。

埃格斯特朗這個單位是為了紀念瑞典科學家安德斯·埃格斯特朗而命名的。

埃格斯特朗是光譜學的創始人之一,他為太陽光譜的輻射波長製作了譜圖,以10米為單位。

它不是國際制單位,但是可與國際制單位進行換算,即1Å=10米=0.1納米。

它一般用於原子半徑、鍵長和可見光的波長。

譬如,原子的平均直徑(由經驗上的半徑計算得)在0.5埃(氫)和3.8埃(鈾,最重的天然元素)之間。

它還被廣泛套用於結構生物學。

(2)普朗克長度(Pl)有意義的最小可測長度。

普朗克長度由引力常數、光速和普朗克常數的相對數值決定,它大致等於1.6x10的-35次方米,即1.6x10厘米,是一個質子直徑的10分之一。

(3)絲米絲米,一種用於計算長度、容量和重量的微小單。

十忽為一絲,十絲為一毫。

其縮寫為:dmm。

1絲米=1/10000米。

(4)忽米忽米,長度單位,縮寫為:cmm。

1忽米=1/100,000米=10微米=0.1絲米=0.01毫米。

(5)飛米飛米(femtometer或fm)是長度單位,1飛米相當於10的負15次冪米。

1飛米-質子(也可能是中子)的細部大約是一個原子核的大小。

其常用換算關係如下:1飛米=0.001皮米(pm)=0.000001納米(nm)(6)阿米阿米(attometer或am)是長度單位,1阿米相當於10米。

換算關係如下:1阿米=0.001飛米(fm)=0.000001皮米(pm)=0.000000001納米(nm)。

(7)仄米仄([zè])米(zepto,音譯“介米”)是一個不常用的單位,1仄米相當於10米。

(8)麼米麼米,英文符號ym,也稱為攸米,是公認的最小的長度單位。

1麼米為1ym=10m=1.0570x10光年=0.001仄米。

換算關係即換算表中國單位中國傳統的長度單位有里、丈、尺、寸、尋、仞、扶、咫、跬、步、常、矢、筵、幾、軌、雉、毫、厘、分,等。

其基本換算關係如下: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分=10厘;1丈≈3.33米;1尺≈3.33分米;1寸≈3.33厘米;1千米(km)=1000米;1米(m)=100厘米;1厘米(cm)=10毫米1里=150丈=500米;2里=1公里(1000米)。

英制單位以英國和美國為主的少數歐美國家使用英制單位,因此他們使用的長度單位也就與眾不同,主要有英里、碼、英尺、英寸。

英里(mile):1英里=1760碼=5280英尺=1.609344公里;碼(yard,yd):1碼=3英尺=0.9144米;英尋(f,fath,Fa):1英尋=2碼=1.8288米;浪(furlong):1浪=220碼=201.17米;英尺(foot,ft,複數為feet):1英尺=12英寸=30.48厘米;英寸(inch,in):1英寸=2.54厘米。

表1常見的公制、英制長度單位換算表公里km.米m.厘米cm.英里mi.海里kt.碼yd.英尺ft.英寸in.公里km.110001000000.6213820.5396111093.633280.8939370.7米m.0.00111000.0006210.0005391.093633.2808939.3707厘米cm.0.000010.0110.0000060.0000050.01093630.0328080.393707英里mi.1.609311609.3116093110.8689611760528063360海里kt.1.85318531853181.150812025.416076.2172914.6碼yd.0.0009143830.91438391.43830.0005680.0004941336英尺ft.0.0003040.30479430.47940.0001890.0001640.333333112英寸in.0.0000250.0253992.539950.0000150.0000130.0277770.0883331表2用於構成十進倍數和分數單位的詞頭表示因數中文詞頭英文前綴詞頭符號表示因數中文詞頭英文前綴詞頭符號10^24堯[它]yottaY10^-1分decid10^21澤[它]zettaZ10^-2厘centic10^18艾[可薩]exaE10^-3毫millim10^15拍[它]petaP10^-6微microμ10^12太[拉]teraT10^-9納[諾]nanon10^9吉[咖]gigaG10^-12皮[可]picop10^6兆megaM10^-15飛[母托]femtof10^3千kilok10^-18阿[托]attoa10^2百hectoh10^-21仄[普托]zeptoz10^1十decada10^-24麼[科托]yoctoy相關詞條 光年[長度單位] 光年是計量天體間時空距離的單位,一般被用於衡量天體間的時空距離,其字面意思是指光在真空中沿直線傳播一年的距離,約為94605億千米,是由時間和光速計算出... 定義   原理   實例   換算   作用 微米[長度單位] 微米是長度單位,符號[micron],讀作[miu]。

1微米相當於1米的一百萬分之一(此即為「微」的字義)。

術語概念   換算 尺[一種長度單位] 尺,chǐ、chě。

從屍從乙。

乙,所識也。

尺骨,以人體小臂長為尺。

尺,十寸也。

人手卻十分動脈為寸口。

十寸為尺。

尺,所以指規矩事也。

周制,寸、尺、咫... 詳細釋義   相關詞組   度量之一   發展簡介   尺的詩詞 弗隆[英制長度單位] 名稱U.S.CUSTOMARYSYSTEM美國慣例制度長度單位:弗隆220碼或1/8英里... 名稱   長度單位: 單位長度 單位長度,物理名詞,解釋為一個單位的長度 基本內容 長度單位換算 長度單位是指丈量空間距離上的基本單元,是人類為了規範長度而制定的基本計量單位。

長度單位換算是長度換算的一種方式。

目前國際上的長度單位換算方式有多種類型,... 基本介紹   長度單位換算 米[長度單位] “米”(meter),國際單位制基本長度單位,符號為m。

可用來衡量長、寬、高。

“米”的定義起源於法國。

1米的長度最初定義為通過巴黎的子午線上從地球赤... 定義   發展歷程   單位換算 km[長度單位] 千米俗稱公里,英文用km(kilometer)表示。

1790年5月由法國科學家組成的特別委員會,建議以通過巴黎的地球子午線全長的四千萬分之一作為長度單位... 介紹   單位交換 相關搜尋銀河半人馬座黑洞英語速記物理量單位制銀河系琥珀南船座表面粗糙度《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星座天蠍座巴蜀符號獅子座甘油計算機長度單位換算金牛座考古天文學象徵符視頻長度單位熱門詞條compensateCPUIDjordan1不抱怨的世界來自星星的男人俠盜獵車手3品生活埃及神仙宋智恩愛到無命不知驚手工蛋卷故宮滑板鞋滷豆乾畢格斯真三國無雙4肝血管瘤自動化控制航空城觀音蓮詹天佑譁眾取寵阿衰黃豆芽CASADEIglasslockKumamonPDDPerformXpadder初家晴好想對你說小魔女蒙娜山東大學彭麗媛洗澡歌猩球崛起百度網盤竹圍漁港筆電蛾辜戰開口笑香菇雞湯hoganVANS國立板橋高級中學我的公主熱乾麵玉澤米力生活雜貨鋪風鈴草長度單位@百科知識中文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