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創造好運氣?那你得做對的事——《幸運的科學》中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本文接續上一篇:想要擁有好運氣?那你需要創造它——《幸運的科學》上來創造自己的運氣吧! 「除了理論之外,重要的是要了解必須採取正確的行動, ...
010文字分享友善列印010好書搶先看科學傳播想要創造好運氣?那你得做對的事——《幸運的科學》中PanSci・2019/05/10・2610字・閱讀時間約5分鐘・SR值435・四年級+追蹤本文接續上一篇:想要擁有好運氣?那你需要創造它——《幸運的科學》上來創造自己的運氣吧!「除了理論之外,重要的是要了解必須採取正確的行動,才能把你自己放在製造運氣的路徑上,創造你想要的命運。
」巴納比說。
我們談得太入神,沒有注意到腳下泥濘的地面,直到我一個不小心腳下一滑,滑到路邊(真的路)。
結果我的帆布鞋不但濕透了,而且沾滿了泥巴。
圖/pxhere「運氣也許就像感恩一樣,很多地方取決於你的觀點。
」我們走出樹林時我對巴納比說,「我認為這是一次非常幸運的散步,我們有了一些有趣的構想和一個很好的計畫,但換了別人也許會認為運氣不好,因為我必須把我這雙鞋子扔了。
」他微笑。
「犧牲總是假借科學的名義。
」我低頭看我的泥巴腳,運氣的一部分是尋找新的機會,相較之下,尋找一雙新鞋應該不會很難。
我們從普林斯敦回來後過了幾天,巴納比提議我嘗試一下,看我們的基本理論如何在實踐中發揮作用。
如果這個「你能創造自己的運氣」的理論是正確的,我能不能特別找一天試試看能否得到好運。
對於這個實驗,我不需要一個寫滿方程式的黑板,我直接去試自己的運氣就是了。
挑戰能獲得意外的幸運嗎?我的這一天看起來不會非常刺激。
我打算早上先去辦幾件事,然後去賓夕法尼亞車站搭火車,探望我可愛的婆婆。
「你認為這聽起來會有什麼好運嗎?」我問巴納比。
這天剛好是五月十三日星期五──顯然不是一個天上會掉下美好機會的日子。
但巴納比要我用一種和平常不太一樣的觀點去過這一天。
他給我一些有關運氣的基本指導──我應該留意各種機會,做好一切準備,並嘗試去做意想不到的事。
「這樣運氣就會大量降在我身上?」我懷疑地問。
圖/pxhere由於外面風雨大作,最好還是期待有點陽光出現。
但挑戰歸挑戰,我還是有點好奇。
我的這一天從去郵局和藥局這些平常的雜事開始,然後我直奔賓夕法尼亞車站。
我事先預留了充裕的時間,所以提早抵達車站(提早太多),打算搭上午十點十五分的火車。
賓夕法尼亞車站裡面陰森森的有點可怕,待在裡面似乎不太吉利。
但因被告知要先做好準備,所以我事先研究過班次,知道有一班早一點的九點四十六分出發。
我想我可能趕不上──但何妨一試?我奔向閘口,但電扶梯是從鐵軌方向上來的,不是下去。
我立刻衝向站在附近的一名警衛問他怎麼辦。
「妳必須繞到另一頭走樓梯下去。
」他說。
圖/pxhere我有一種被擊敗的感覺──一分鐘內火車就要離開了,通往另一頭樓梯口的甬道看起來很長,但我想到中學時有個教練常鼓勵我們:「去吧!抓住機會!」於是我往樓梯口衝過去,快速奔下樓梯,就在車門即將關上的那一剎那跳上火車。
運氣真好!我的內心湧現勝利的感覺,雖是一次小小的勝利,卻是我讓它發生的。
且慢,這就是秘訣嗎?我可以控制的比我能意識到的多更多?一週前,我也曾遇到幾乎一模一樣的情況,但那次我的動作不夠快,車門硬是在我面前砰的一聲關上。
那種感覺就像一個倒楣的日子,但這一次忽然覺得正向多了。
正確的行為讓你獲得好運懷著順利上車的成就感,我忽然充滿信心。
我比預定時間提早抵達目的地,所以我沒有搭計程車,而是安步當車地走到婆婆居住的公寓(雨已經停了)。
我們一起出去吃午飯,和餐館的女服務生愉快地聊天,謝謝她為我做了一道菜單上沒有的沙拉,並告訴她我正嘗試讓這一整天都很幸運。
上甜點時,那位女服務生送來一客巧克力杯子蛋糕,蛋糕上插著一根蠟燭。
「這是店裡請客的,幸運的一天值得慶賀。
」她說。
及時趕上早一班火車與獲贈一份免費的杯子蛋糕不是什麼天大的事,但在十三日星期五這天,它們絕對是幸運的。
第二天我向巴納比報告這件事時,內心仍有些驚訝與困惑。
我開始同意運氣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一種神奇與神秘的力量──它是我們可以(至少一部分)為自己創造的。
這是令人相當震驚的認識,因為我們大部分人都只是坐在那裡等運氣降臨,但事實上我們應該採取正確的行動使它發生。
文筆犀利的澳洲小說家克莉絲汀娜.史戴德(ChristinaStead)在一九三八年指出,「一個靠自己努力而成功的人,是相信運氣並把他的孩子送進牛津的人。
」換句話說,機會在人的一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但不是全部。
運氣的基礎靠我們自己的行動去奠定──我們嘗試什麼,我們跟誰說話,以及我們如何迅速決定衝上火車。
如果運氣就在我們身邊等著被發現,我們就不能只是從它旁邊擦身而過,或開著我們的休旅車咻的一聲飛過去。
幸運事件通常不像它們乍看之下那麼偶然。
確實,財富分配是不公平的,而且有些選擇也不是你能控制的。
我出生在美國,我的中產階級父母希望我能更上一層樓,在世界歷史上,這是一個巨大的、令人難以想像的特權,但無論你是如何開始的,或你希望降落在什麼地方,你都應該知道機會改變的動力是……好吧,是你的機會。
圖/flickr「你可以找出機會,自己抓住它,然後和朋友分享!」巴納比告訴我。
想要有好運,你需要正確的資訊才能為正確的行動做準備。
了解正確的步驟可以使你避免被無法控制的力量所打擊,讓你有更多力量去面對人生中的各方面。
我們往往比我們能意識到的更能控制我們的未來。
想到我不必苦苦等待幸運的日子,我可以創造它們,這是多麼令人興奮的事。
巴納比和我決定展開我們的計畫,發起一項全國性的運氣調查──而且我們審慎策劃,確保它的範圍更廣泛並具有統計意義。
當調查結果開始出現時,我們很驚訝──同時也很高興。
有百分之八十二的人相信,他們對生命中的運氣有一些或極大的影響力。
只有百分之五認為,無論他們做什麼都無法改變他們的運氣。
因此我們相信,你可以使運氣發生符合美國人的整體態度──隨機事件有可能發生,但那不表示你無法控制人生,你只要學會正確的方法就行了。
本文接續下一篇:怎樣獲得機緣?機會、才能、努力!——《幸運的科學》下 ——本文摘自《幸運的科學:為什麼有些人的運氣總是特別好?普林斯敦高等研究院「運氣實驗室」為你解開「幸運」的秘密》,2019年1月,平安文化出版。
數感宇宙探索課程,現正募資中!相關標籤:信心幸運成就挑戰機會理論科學運氣熱門標籤:大麻NASA女科學家量子力學CT值文章難易度剛好太難所有討論
0登入與大家一起討論PanSci989篇文章・
731位粉絲+追蹤PanSci的編輯部帳號,會發自產內容跟各種消息喔。
RELATED相關文章核物理學家看核能議題:理性判斷、不要盲目──《林清凉回憶錄》回歸起點:物理學是什麼?──《林清凉回憶錄》自尊、自主、自信:台灣首位女性核子物理學家──《林清凉回憶錄》做好準備,因應不斷突變的病毒——《光速計畫》TRENDING熱門討論即時熱門原為攻克癌症的mRNA技術,如何成為Covid大功臣?──《光速計畫》書評13小時前品種狗狗的行為,有關遺傳,非關品種13小時前時間是甚麼?國內物理學家與哲學家怎麼看?421小時前陰莖,是社交安全的重要指標?!22天前思考別人沒有想到的東西——誰發現量子力學?56天前時間是甚麼?國內物理學家與哲學家怎麼看?421小時前控制進食時間與熱量,小鼠可以更長命?32022/05/23一生可以聆聽的聲音總量是註定的?戴上你的聽力計算機!32022/05/21261文字分享友善列印261來自台灣文明足跡活得科學社會群體「俗又何妨?我想為庶民大眾寫歷史!」歌手到臺語歌研究者——專訪陳培豐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2022/02/25・5201字・閱讀時間約10分鐘+追蹤本文轉載自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泛科學為宣傳推廣執行單位。
採訪撰文|陳子萱美術設計|林洵安𨑨迌人、歹命人、艱苦人的歌唱史聯考失利、碩博士各考了兩次才上,還曾是發過國語專輯的「一片歌手」!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陳培豐研究員因著非典型的學術養成,讓他對臺語老歌裡滄桑而壓抑的底層群像格外動容,以《歌唱臺灣》書寫庶民大眾的歌唱歷史,如今也著手「續集」。
「研之有物」專訪陳培豐,循著他的蜿蜒人生路,一窺臺語歌對庶民大眾的意義流變。
庶民百姓的集體記憶「你著忍耐⋯⋯踏出社會為著將來,離開故鄉走天涯⋯⋯」這是近年爆紅的Podcast節目「臺灣通勤第一品牌」每集片頭的開場音樂〈你著忍耐〉。
這首由江蕙演唱的經典臺語歌,也出現在臺劇《天橋上的魔術師》裡,道出1980年代臺灣底層庶民為生活打拚吞忍的辛酸。
「聽江蕙、陳一郎的歌,就是很痛快!對我來說,有一種解放的感覺,這些臺語音樂是臺灣人的集體記憶。
」中研院研究員陳培豐說。
解放的,是早期臺灣人困頓、卻無以言說的壓抑情懷,而歌曲所抒發的茫茫與人生挫敗感,陳培豐也很是明白。
他成長於萬華,在經濟起飛的年代,那裡聚集的多是進城打拚的艱苦人。
每天遙望著苦力、酒家女、小攤販的勞碌身影,流入耳裡的,則盡是社會邊緣人依偎取暖的臺語歌謠。
「這讓我不只從族群,也從階級的角度,分析臺語流行歌曲的發展。
」在費時六年完成的著作《歌唱臺灣》裡,他透過臺語流行音樂的厚實研究,娓娓道出中下階層、庶民百姓的生命之歌。
1983年江蕙以〈你著忍耐〉唱出八零年代底層庶民與女性為生活打拼的辛酸。
2021年新冠疫情爆發之時,饒舌歌手大支也重新改編,在社群上演唱〈咱著忍耐〉鼓勵大眾,足可見原曲已為經典的時代記憶。
為了躲避唱片約遠走日本──非典型的學者之路除了兒時記憶,陳培豐格外關注臺語歌裡的底層群像,也與他的人生軌跡有關。
回望他的學者之路,確實走得「歪斜」。
初中聯考沒考好,他跑去讀五專;因為曠課太多、操行不及格,五專差點念到六年。
出社會後,他曾踏進建築業,還在唱片圈打滾5年,企劃、宣傳什麼都作。
甚至,他還從幕後走到幕前。
1983年,陳培豐發了一張國語專輯,成為「鉅聲唱片」簽下的第一位男歌手。
「那時被勸說歌喉、外型都不錯,就傻傻的簽約了,」講起這段人生插曲,陳培豐時而爆笑、時而搖頭,因為如今回顧似乎還是荒唐的一段奇幻旅程。
「簽約後才發現,你要扮演『不是自己的自己』,對我來說很痛苦。
」跑宣傳、形象包裝,都讓他渾身不自在。
為了逃避唱片合約,陳培豐「逃」到日本去。
機緣下,這位「一片歌手」留在日本升學,以32歲高齡成為早稻田大學的大學生。
但留日之路走得崎嶇。
他說自己「逢考必敗」,渾渾噩噩念到大四,日文能力增長,終於有點「開竅」。
在出版社上司的鼓勵下,他決定繼續深造。
考了兩次,才進入早稻田大學日本文化研究所;碩論題目作臺灣研究,結果一度找不到指導教授。
博士班轉學面試時,因為答不出任何問題,他又考了第二次。
曲曲折折,最終他以40歲中年之姿,進入東京大學總合文化研究科博士班,成為「非典型」的學者。
轉了大彎,崎嶇地繞進學術殿堂,但陳培豐也因此深入學院觸及不到的社會世界,更貼近庶民百姓的生命經驗。
他笑說,「這也是讓我看見『俗』民生活的另一個契機。
」研究臺灣史多年,陳培豐直言,如何填補庶民史的議題空白、改變問題意識,是臺灣史發展至今亟待接續努力的方向,而這部為庶民書寫的《歌唱臺灣》即是他的嘗試性實踐。
原本只是唱片公司的企劃,卻意外簽下合約,發行第一張國語唱片。
「非典型」的學術路,讓陳培豐比一般學者多了社會歷練,對各種社會與大眾文化,建立起強烈的知識好奇心與獨立思考力。
圖/鉅聲傳播網頁:為什麼會研究臺語流行歌曲,耗費六年寫書?:我的童年適逢臺灣經濟起飛,我們住在萬華,那裡聚集了離鄉背井的艱苦人。
清晨天未光,黝黑壯碩的日僱型勞工已蹲坐在公園被「待價而沽」。
夜晚華燈初上,酒家女、流鶯現身接客。
路旁有揹著嬰兒、蹲在地上洗碗盤,連汗水都油膩不堪的小吃攤販;說書人在廟前講古,密醫穿梭街坊看診;還有無家可歸、到處行乞的遊民。
我家也是。
戰前開彈子房(撞球間),後來經營起小百貨店,因為夜生活人多,我母親得顧店到三更半夜。
我所生長的萬華就像電影《艋舺》的場景,龍蛇雜處,但也生命力十足。
這些人、這些音樂,都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他們也是許多臺語歌曲(港歌、望鄉演歌)裡,那些在大城市討生活的主角。
從庶民、農工階級的角度看臺語歌曲發展,不只是因為我的生命經驗,更是因為我想寫一部屬於庶民的歷史。
歷史研究看的經常是統治者、偉人、仕紳,忽視𨑨迌人(江湖人)、歹命人(命運坎坷的人)、艱苦人(窮人)。
但庶民百姓是真正的多數,他們在社會各個角落默默耕耘,對臺灣貢獻匪淺,他們的故事不值得被書寫嗎?《歌唱臺灣》就是一部屬於他們的歷史。
:過去臺語歌經常被貼上「俗」、「悲情」的標籤,背後有哪些社會文化意義?:我讀書以後,和許多人一樣開始聽西洋歌曲、校園民歌,那時也認為臺語歌很「俗」。
年輕時我在唱片公司工作,校園民歌手常會覺得,臺語歌有必要唱得那麼誇張嗎?我甚至當過唱片歌手,唱的也是國語歌曲。
一直到我開始作研究,才慢慢了解臺語歌曲背後的社會意義,看見歌曲背後的歷史語境和面貌。
這些「低俗」的臺語歌曲,是臺灣中下階級壓抑掙扎的自我書寫,在孤苦無依、無奈不安的時候,陪伴他們抒發情緒的所在。
那股悲情、「低俗」的臺味,唱出了島嶼上的滄桑命運——殖民、黨國的政治壓迫,底層生活的困頓不安;但同時,又是對他們強韌生命力的歌頌。
臺語歌的「俗」其實恰如其分——越俗,越是強韌、越有故事。
排斥臺語歌的聽眾,或許跟以前的我很像,我們只是沒有機會去理解,那些歌唱的是什麼?歌曲裡外的他們,曾經遭遇了什麼?但如果你根本就不懂它在唱什麼、為什麼要那樣唱,怎麼知道那是低俗的呢。
:〈賣肉粽〉、〈酒後的心聲〉、〈媽媽請你也保重〉,這些經典臺語歌曲唱出了勞苦庶民說不出口的苦,臺語歌可以被視為反抗威權的象徵嗎?:美國政治學家JamesScott在《弱者的武器》曾說,弱者會用唱歌、打混、不合作這些小動作來進行反抗。
在臺灣特殊的歷史情境下,我們確實可以發現,臺語歌曲具有對峙、抵抗的色彩。
但把大眾文化直接詮釋為抵抗,必須很小心。
不管戰前或戰後,臺語歌曲都處在邊緣的位置,在政權或知識份子的藐視、污名、誤解之下掙扎而生。
以1970年代為例,創作、傳播上都非常草根。
許多臺語歌曲本身就是由計程車司機、理髮師、賣唱者、行船人創作,很少有專業的詞曲人或製作人。
也因為不能進入政府控制的電視,夜市一直是當時宣傳的重鎮,〈心事誰人知〉就是從夜市傳唱,紅遍大街小巷。
臺語歌在歷史脈絡、歌曲創作與傳播上,都跟國語歌曲相差甚遠。
它是一種「社會音樂」,由社會底層的這群人創造,他們用歌曲講自己的故事,也還原到底層階級。
在這種意義下,臺語歌曲所背負的歷史滄桑,甚至比文學或戲劇來得多。
臺語歌曲最初的創作動機,並非出於反抗。
但是,當臺語歌曲為那些長期被邊緣化的底層庶民唱出生命經驗,它的存續,本身就具有反叛的意義。
:除了傳統的省籍觀點,研究視角也放入農工階級處境。
階級和族群,如何影響臺語歌?:原先書寫的視角放在「族群」,後來我注意到戰後臺語歌曲的發展,與工業化、再殖民化所引發的社會變遷,特別是人口移動有密切關係,書寫方向才調整轉向「階級」。
過去的年代,臺語歌曲的聽眾以本省籍為主。
但是戰後初期,臺灣在族群、階級、官民上有很明顯的交疊連貫性,因此我希望跳脫一般左派觀點,族群和階級都是重要的分析框架,兩者間的交疊、演繹也不斷有變化。
對流行音樂或大眾音樂而言,階級比族群來得重要。
包括世界其他地方,我們很少看到同一個階級會並存許多異種音樂。
即便是有多樣變化,也多半是以族群或民族的方式交融。
:如今的臺語歌已越來越多元,和過往的悲情演歌很不同,當代有哪些發展樣貌?:1980年代以後,臺語歌面臨的是「雙重解殖」。
一方面臺灣正式解嚴,什麼話都可以說、什麼歌都可以唱;但同時著作權法規確立,民間無法再任意翻唱日本歌曲。
結果是,臺語歌被迫快速去日本化,進入一個「無歌可唱」的時代。
也在這之後,臺語歌曲逐漸分流,突顯出世代和階級差異,不能單從族群角度理解。
新型態的臺語樂手,像是黒名單工作室、林強、伍佰、濁水溪公社、滅火器樂團,他們承襲西方搖滾音樂的反叛精神,談環保、政治、勞工、性別。
各個議題在新派臺語歌中百花齊放,呈顯濃厚的社會關懷。
另一支「老派」的臺語歌曲,好比江蕙、陳小雲、葉啟田、詹雅雯,以中下階層或年紀較大的本省族群為主要聽眾。
有些歌曲仍保留日式演歌風格,帶有淡淡的鄉愁和「低俗」臺灣味。
六零年代「老派」的臺語歌曲,其詞、曲、編曲大都挪用日本。
但過度依頼前殖民者的代價,讓臺語歌失去累積健全創作環境的機會。
因此當八零年代的臺語歌曲必須以「純臺灣製」的方式登場時,才發現該有的詞曲創作人才都没有養成或獲得傳襲;詞曲為此經常顯得空洞而直白。
解殖前的臺語歌有訴不盡的怨念和故事,歌詞通常有三段,但解殖後便往往只有一段。
而不管歌詞如何,節奏上變得輕快進取也少了日本味。
臺語歌沒有中國市場,但大量融入漢人音樂要素,它「俗」得本土、「俗」得理直氣壯,也以這樣的「俗」證明自己受創後的存在。
陳培豐回憶,一場新書講座意外與補班日撞期,沒想到當天整場滿座。
聽眾不是學術研究者或文青,眾多中老年聽眾全程哼場,講座最後還全場合唱〈快樂的出航〉。
諸如種種的回饋讓他無比感動,也是研究最大的療癒和動力。
圖/研之有物:書寫過程最困難的是什麼?:《歌唱臺灣》是我最辛苦、最挫折的一本著作。
聲音是無形的,需要蒐集的無形史料太多了,難度很高。
另外,我分析的是臺語歌如何走向演歌化的「唱腔」,但如何定義演歌唱腔?用文字怎麼形容出唱腔特色?這些都非常挑戰,我甚至一度想放棄。
因為牽涉的人事物太龐雜,我重寫了好幾次,花很多心力思考佈局,把戰前、戰後的臺語歌曲脈絡化,希望能講出一個動人的故事。
因為我期待這不只是一本學術書,而是能讓大眾讀者一起閱讀。
因為臺語歌的故事,原本就是為庶民大眾寫的一部歷史。
:研究多年,臺語歌對你有什麼特別的意義?聽臺語歌或唱臺語歌曲,對我是一種階級形象的解放。
好像參加完一場嚴肅的研討會,回到家裡,脫下西裝領帶、躺在沙發,很自在、無拘無束,是喚回我本質的一種方式。
對我們這個年代的人,唱那些所謂「低俗」的臺語歌特別療癒痛快。
臺語歌讓我褪去不必要的社會形象,我可以跟工人、麵攤老闆、家庭婦女…….一起唱,大家不用掩飾或裝扮,像同甘共苦的好朋友。
所以俗又何仿?大眾文化本來就是要俗,不俗又如何大眾呢?我也是世俗社會下的產物,有時候外在的框架反而多餘。
尊重生命差異便沒有雅俗之分,臺語歌對我來說,就是能夠脫掉那些包袱,回到真正的自我。
延伸閱讀:老派「氣口」之必要!臺語歌的悲涼唱腔如何煉成?,研之有物陳培豐,2020,《歌唱臺灣:連續殖民下臺語歌曲的變遷》,衛城出版陳培豐個人網頁數感宇宙探索課程,現正募資中!相關標籤:庶民文化歌曲經典臺語音樂熱門標籤:大麻NASA女科學家量子力學CT值文章難易度剛好太難所有討論
2登入與大家一起討論#1fierycloud2022/02/25回覆之前才突然覺得,其實閩粵語跟日韓西葡荷語印度阿拉伯語,甚或南島語,在東南亞交會的人潮與物流的體量,可能都比在臺灣島或閩粵日韓原鄉更大更久後?感覺這類的,其實也可以是一種延續各國各地個群體通常多有的形塑多難興邦市場的感覺?#2狐禪2022/02/26回覆傳遞情緒、引起共鳴的是曲調還是字詞,這倒是個有意思的問題。
應該可以從認知神經科學入手。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40篇文章・
320位粉絲+追蹤研之有物,取諧音自「言之有物」,出處為《周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
探索具體研究案例、直擊研究員生活,成為串聯您與中研院的橋梁,通往博大精深的知識世界。
網頁:研之有物臉書:研之有物@FacebookRELATED相關文章就是想知道十萬個植物的為什麼!解開植物生長之謎的駭客兼翻譯——蔡宜芳專訪大黃魚和海鯰,古代台南人愛吃什麼魚?2022第十五屆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得主揭曉CO2不是廢物!以嶄新材料推進人造光合作用——林麗瓊專訪TRENDING熱門討論即時熱門原為攻克癌症的mRNA技術,如何成為Covid大功臣?──《光速計畫》書評13小時前品種狗狗的行為,有關遺傳,非關品種13小時前時間是甚麼?國內物理學家與哲學家怎麼看?421小時前陰莖,是社交安全的重要指標?!22天前思考別人沒有想到的東西——誰發現量子力學?56天前時間是甚麼?國內物理學家與哲學家怎麼看?421小時前控制進食時間與熱量,小鼠可以更長命?32022/05/23一生可以聆聽的聲音總量是註定的?戴上你的聽力計算機!32022/05/21
延伸文章資訊
- 1幸運的科學:為什麼有些人的運氣總是特別好?普林斯 ... - 金石堂
書名:幸運的科學:為什麼有些人的運氣總是特別好?普林斯敦高等研究院「運氣實驗室」為你解開「幸運」的秘密,語言:中文繁體,ISBN:9789869704694,出版社:平安文化 ...
- 2幸運之神不公平但科學地改變運勢是可能的 - BBC
幸運兒容易遭人嫉羨,可為什麼有些人就是比你我運氣好?讓心理學家來回答這個問題。
- 3幸運的科學: 為什麼有些人的運氣總是特別好? 普林斯敦高等 ...
幸運的科學: 為什麼有些人的運氣總是特別好? 普林斯敦高等研究院運氣實驗室為你解開幸運的秘密:華頓商學院教授亞當‧格蘭特強力推薦!一本將徹底翻轉你人生的幸運啟示 ...
- 4幸運的科學:為什麼有些人的運氣總是特別好?普 ... - MoMo購物
她與知名學者巴納比合作,由巴納比在普林斯敦高等研究院的「運氣實驗室」中,運用心理學、行為經濟學、數學、腦神經科學等理論,試圖找出機會、天分、 ...
- 5幸運的科學(為什麼有些人的運氣總是特別好.普林斯敦高等研究 ...
幸運的科學(為什麼有些人的運氣總是特別好.普林斯敦高等研究院運氣實驗室為你解開幸運的秘密). 市價$380 /入. 促銷低至. $300/入. 1入大省方案. 立即搶購. review-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