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評論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關鍵評論網(英語:The News Lens,簡稱:TNL)是創立於臺灣的中英文雙語網路媒體,於2013年8月正式上線,創辦人為鍾子偉、楊士範。

關鍵評論網以「獨立評論媒體」作為 ... 關鍵評論網 台湾新闻网站网路媒体 語言 監視 編輯 關鍵評論網(英語:TheNewsLens,簡稱:TNL)是創立於臺灣的中英文雙語網路媒體,於2013年8月正式上線[1],創辦人為鍾子偉、楊士範。

關鍵評論網以「獨立評論媒體」作為定位[2],內容針對關注亞洲訊息的海外華僑、在台外籍人士等[1][3][4]。

關鍵評論網TheNewsLens網站類型網路媒體語言中文、英語總部臺灣持有者關鍵評論網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鍾子偉、楊士範網址www.thenewslens.com商業性質是註冊是推出時間2013年8月,​8年前​(2013-08)現狀線上TheNewsLens關鍵評論網YouTube資料創辦人關鍵評論網TheNewsLens活躍年代2014年2月24日至今(8年140天)類型新聞訂閱量31萬人(截至2021年8月22日)總點閱數45,325,437次更新於2021年8月22日 目次 1特點 2團隊 3網站內容 4沿革 5參考文獻 6外部連結 特點編輯 關鍵評論網以「編輯」為主要特點,亦即適合於資訊爆炸時代的「策展」(Curation)概念。

共同創辦人楊士範表示,關鍵評論網的編輯們為讀者從資訊海裡撈出重點,並進行選文、下標。

影音小組每日為通勤的上班族帶來七十七秒的新聞摘要,用搭乘一站捷運的時間就能看完,該小組也與計程車合作,不錯過任何接觸閱聽眾的機會,但也並非漫無標的,共同創辦人鍾子偉對此表示,「這個時代,所有媒體行為都要以數據資料做基礎。

」[4] 團隊編輯 主要團隊如下:[5] 執行長:鍾子偉。

前三麗鷗中國總經理,美國三麗鷗企業開發部經理。

哈佛商學院2009年畢業生。

曾任職於美國紐約RalphLauren,瑞士銀行證券研究部,《商業周刊》專欄作家,台灣模擬聯合國推展協會創會理事長。

產品暨內容總監:楊士範。

曾任職CNETTaiwan執行主編、《商業周刊》數位內容編輯部資深編輯。

董事:馬可斯·布勞奇利(英語:MarcusBrauchli)。

前《華盛頓郵報》總編輯,前《華爾街日報》執行副總編輯。

[4] 董事:陳浩。

政治大學政治系畢。

現為博理基金會執行長、雲廣科技總經理。

曾任《中時晚報》副總編輯、東森電視新聞事業總部執行副總經理、中天電視執行副總經理、TVBS協理級新聞部總監、傳訊電視台北新聞中心負責人,目前主持未來媒體計畫。

早期投身中國時報集團,採訪政治、兩岸關係、國際情勢,曾獲哈佛大學國際發展學人、美國國務院傑出新聞學者、布魯金斯學會訪問學者等多項獎項。

監事(英語:supervisor):薩夏·武齊尼奇(英語:SašaVučinić),媒體發展貸款基金(英語:Media_development#Media_Development_Investment_Fund)創辦人暨前執行長。

[4]網站內容編輯 主要網站內容如下: 新聞 News 評論 Opinion 影音 Videos 書摘 BookDigest 插畫 Illustrations 圖輯 PhotoFeatures 特別報導 FeatureStory 品牌聯名頻道 CorporateBlogs並涵蓋以下領域: 藝文 Arts&Culture 職場 Career 教育 Education 環境 Environment 健康 Health 生活 Lifestyle 政治 Politics 科學 Science 社會 Society 運動 Sports 國際 World 性別 Gender 中國 China 原民 Indigenous 人文 Humanity 勞工 Labour 財經 Economy 城鄉 Urban 科技 Tech 動物 Animal沿革編輯 主要沿革如下: 2013年6月成立,最初僅在臉書發表文章。

[1] 2013年8月網站正式上線。

2013年12月首輪投資案成功。

2014年8月成立影音部門,推出77秒新聞影音和90秒深度報導、專題採訪等。

2014年11月成立香港辦公室。

2015年5月22日宣布完成A輪融資,融資金額不公開。

[6] 2017年1月推出「人物深度專訪」的網路廣播節目「馬力歐陪你喝一杯(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主持人為楊士範。

2017年3月23日宣佈完成了B輪募資,金額大約在200萬至300萬美元之間(約6100萬至9100萬新台幣)。

[7] 2018年1月併購台灣科技媒體「INSIDE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8] 2018年3月併購台灣運動媒體「運動視界SportsVis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9] 2018年3月推出國際新聞影音節目「國際大風吹」,主持人為李漢威,該節目並於同年12月獲選為「Google新聞倡議(GoogleNewsInitiative,GNI)」創新基金得主[10]。

2018年6月20日宣布獲C輪增資,將用以尋找國際拓展機會、整合集團的品牌優勢,並積極投入新技術研發。

[11] 2019年4月併購癮科技[12][13]。

2020年7月開啟D輪募資,由紐約創投PalmDriveCapital領投。

[14] 2020年9月宣布與日本公司ZAIKO合作,跨足票券、直播售票服務。

[15]參考文獻編輯 ^1.01.11.2朱正庭.關鍵評論網國際版上線 拚年底損益兩平.台灣蘋果日報(臺北市).2015-09-08[2016-06-2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04).  ^任珮雲.關鍵評論網,中英雙語國際版上線.中時電子報.2015-09-08[2016-06-27].(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4).  ^葉卉軒.關鍵評論網國際版上線給華僑台灣觀點.經濟日報(臺北市).2015-09-09[2016-06-2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31).  ^4.04.14.24.3李又如.關鍵評論網華盛頓郵報前總編也加入.新新聞周刊.No. 1452(臺北市).2014-12-31[2016-06-2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09).  ^關鍵評論網.關於我們.關鍵評論網.[2016-06-27].(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4).  ^關鍵評論網完成A輪融資!釋出股份不多,策略性鎖定投資者.數位時代.2015-05-22[2019-04-22].(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4).  ^「TheNewsLens關鍵評論網」B輪募資超過200萬美元,找主播沈春華和時代集團助拳.數位時代.2017-03-23[2019-04-22].(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5).  ^INSIDE加入關鍵評論網,共同努力成為華文最有影響力的媒體.INSIDE.2018-01-03[2018-01-1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20).  ^歡迎第二位新夥伴:關鍵評論網宣布運動視界加入集團!.INSIDE.2018-03-15[2019-01-16].(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4).  ^TNL編輯.關鍵評論網《國際大風吹》獲Google創新基金青睞.關鍵評論網.[2020-04-06].(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6).  ^YouTube、Twitch創辦人都投資!關鍵評論網獲C輪增資,力拚媒體集團化.數位時代.2018-06-20[2019-04-22].(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4).  ^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購併台灣3C科技網站癮科技.科技新報.2019年4月25日[2019年5月12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4月24日).  ^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再添新力,宣布併購台灣3C科技網站癮科技Cool3C.關鍵評論網.2019-04-25[2019-04-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4).  ^陳君毅.關鍵評論網開啟2.4億元D輪募資,紐約創投PalmDriveCapital已加入領投.數位時代.2020-07-29[2020-11-18].(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2).  ^陳君毅.關鍵評論網跨足票券、直播售票服務!攜手日本公司ZAIKO,讓千萬用戶能跨國看節目.數位時代.2020-09-16[2020-11-18].(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5).  外部連結編輯 關鍵評論網(臺灣)(中文) 關鍵評論網(香港)(中文) 關鍵評論網(東南亞)(中文) TheNewsLen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International)(英文) 關鍵評論網的Facebook專頁 關鍵評論網(香港)的Facebook專頁 關鍵評論網的Twitter帳戶 YouTube上的關鍵評論網頻道 關鍵評論網的Podcast INSIDE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中文)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關鍵評論網&oldid=71223338」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