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佳和/全球化恐怖主義的初試啼聲 1972慕尼黑奧運 - 報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972年9月5日,奧運的第二週開始,當天的《南德日報》(Süddeutsche Zeitung)刊登一則報導:以色列政府公開譴責自家代表團,説25位運動員中,竟然只有5人 ... 贊助深度×開放×非營利贊助訂閱深度×開放×非營利贊助訂閱深度×開放×非營利評論專題攝影多媒體議題2020東京奧運評論【奧運與政治】林佳和/全球化恐怖主義的初試啼聲──1972慕尼黑奧運慕尼黑慘案落幕後,國際奧會降半旗舉行哀悼儀式。

(攝影/DPA)評論8/23/2021文字林佳和體育恐怖攻擊美國以巴衝突德國俄羅斯國際關係奧運籃球評論8/23/2021文字林佳和體育恐怖攻擊美國以巴衝突德國俄羅斯國際關係奧運籃球評論8/23/2021文字林佳和體育恐怖攻擊美國以巴衝突德國俄羅斯國際關係奧運籃球告別1968衝突式的墨西哥奧運,1972年,步入戰後最大政治經濟社會轉折的七〇年代之第一個奧運會,將回到歐洲,德國(西德)的古老城市、文化中心慕尼黑。

處境無疑複雜:面對華沙公約組織威脅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最前線,西德,在奧運前夕,已陷入納粹大屠殺罪行之檢討泥淖中,東歐社會主義國家陣營無不以此聲討,認為西德舉辦奧運所意圖展現之「道德洗白」,令人作嘔,當時西德政壇領袖,特別是總理布蘭德(WillyBrandt)、慕尼黑市長佛格(Hans-JochenVogel),決定要改造國家面貌,向世人展現──開放的、愛好和平的奧林匹克國度。

自然、簡潔、和平⋯⋯亟欲揮別希特勒陰影的西德慕尼黑奧運,決心不要重蹈1960年羅馬與1964年東京的覆轍──前者彷彿不見歷史反省,刻意混淆時代;後者則根本脫離「東京」這個城市,僅剩批評者眼中的「混凝土大集合」。

慕尼黑更要丟棄1936年希特勒陰影下的柏林奧運,「開朗的競技」(heitereSpiele),強調自然、簡潔,帶著人性的意涵,不忘提醒要節約開支,成為本屆奧運之特徵,雖然最後結算時還是超越預算多倍,老實說,是8倍。

話說從頭。

1966年4月,慕尼黑驚險地擊敗其他競爭城市,取得6年後的主辦權。

在連續兩年的經濟衰退後,1972奧運年開始,經濟明顯復甦,作為工業大國的西德出口暢旺,在社民黨布蘭德總理的東進政策下,東西德大和解,所謂關係正常化。

內政上,西德政府剛剛將令人傷透腦筋的恐怖組織「紅軍派」(RoteArmeeFraktion)成功壓制,當局熱烈期待,如同之前的墨西哥一般,先奧運會、再世足賽,藉著賽會主辦,向世人展現現代德國新面貌。

1972年奧運在慕尼黑(雖說其實輕艇項目是在奧古斯堡[Augsburg]、帆船則是遠在北邊的基爾[Kiel]),1974年世足賽決賽也安排在慕尼黑奧運的主競技場,豈不完美。

從許多角度來看,慕尼黑一定是成功的──5億人收看電視轉播、4座衛星、169支攝影團隊、21部轉播車,美國ABC廣播公司付了當時破天荒的1,400萬美元權利金,奧運官方紀錄片則委託給美國製片商,共找了10位導演接力,包括後來拍《飛越杜鵑窩》的米洛斯.福曼(MilošForman),拍《我倆沒有明天》、《小巨人》的亞瑟.佩恩(ArthurPenn),拍過《殉情記》、《茶花女》的法蘭哥.齊費里尼(FrancoZeffirelli),拍過《男歡女愛》、《浮生年華》、《戰火浮生錄》的克勞德.勞路許(ClaudeLelouch)等,皆是後來揚名全球的大導演。

少不了的政治味:羅德西亞與非洲,只能選一個當然,沒有一屆奧運會不是暗潮洶湧的。

30個非洲國家向國際奧會與西德政府發出最後通牒──羅德西亞(Rhodesia)前身為英國在非洲南部的殖民地之一,1965年11月11日單方面宣布獨立,但當時未被國際普遍承認為國家。

該國歷經內戰、改名,於1980年4月18日更名為辛巴威(RepublicofZimbabwe)後,才獲國際普遍承認。

或我們,只能選一個。

1965年11月的羅德西亞獨立宣言中,直接把種族隔離寫進去,1969年的憲法也是,羅德西亞嚴格執行法律,嚴禁黑人越區,只能待在自己落伍又缺乏公共建設的區域,其他國家實在忍無可忍。

慕尼黑奧運前夕,經過長考,國際奧會表明同意讓羅德西亞參賽,一位執委的說法無意中外洩:「羅德西亞應該可以參加啦,因為再怎麼說,他們都是英國人的後裔啊。

」英國媒體大怒,說無恥的國際奧會竟然想把責任推到英國身上,原來重點竟然是英國血統!聯合國安理會隨即敬告西德政府,如果讓羅德西亞代表團入境,形同違反聯合國禁令。

1972年8月22日,國際奧會開會商議,多位代表不斷地援引《奧林匹克憲章》第7條,所謂「競技是在運動員個人之間、不是在國家之間」,然後,36票對31票,最終仍然否決羅德西亞的參賽。

時任國際奧會主席布蘭德治(AveryBrundage)的總結有些好笑,「為何不讓他們參加?」主要理由是無法證明他們擁有英國護照。

當然,他在賽會後期的一些談話,更是令人觸目驚心。

布蘭德治將非洲運動委員會的主張,稱之為對和平的干擾,「在這場對抗政治勒索的競技中,我們失去了羅德西亞。

」法國《世界報》(LeMonde)評論說,國際奧會的幼稚行為,特別是那位主席,只是在告訴我們,這些憤怒於所謂「政治干預運動」的天真無邪之徒,有多麼可笑。

《紐約時報》(NewYorkTimes)也說,我們至少可以確定,如果真有什麼運動精神,也早被國際奧會獨裁式的舉措消磨殆盡,這些傢伙的專長在於,不必聽別人的意見,只有聆聽自己的專斷就好,他們活在真實世界以外的自己天地之中。

好笑的是,面對一些零星的事件,例如一個聲稱「民主奧林匹克行動」(AktiondemokratischesOlympia)的組織,說要引爆炸彈,讓這個生產西德境內最多武器的「暴力之都」,令世人好好瞧瞧,國際奧會也不甘寂寞,以「戰爭與衝突」為題,特地進行人道主義的研討,大家群策群力,看看如何以運動來取代戰爭。

當然,之後我們可以看到,諷刺的,有時正好相反。

回到奧運會本身吧。

類森林公園式的氛圍,集中場館與競技舞台,主競技場上那片令人印象深刻的透明帷幕,連結至其他場館的巧妙點線結構,說著輕鬆語調、嘉年華風、無憂無慮的慕尼黑奧運,企圖制定與1936年軍國主義下柏林奧運迴異之基調,一個述說著「貼近人民、遠離政治權力」的語言,設計師葛雷次玫克(GüntherGrzimek)構思下的丘陵、湖泊、水道、非線性的不規則植栽,組合成慕尼黑奧運最令人難忘的運動公園。

奧運在慕尼黑,這應該是個夏季的節慶饗宴,自由且無拘無束,主場館區會在賽期中建制所謂的「遊樂之街」,主競技場上有個人工彩虹,由設計師皮耶那(OttoPiene)負責,人工湖之上則應該有著白色的雲幕,在馬克(HeinzMack)大師的構思下。

開幕式中,籌劃者希望在點燃聖火、開幕儀式、運動員宣誓之後,迅速降低那種「國家民族」的意味,僅剩和平友好之風;當然,人民沉浸其中,就會忘掉前一晚,在慕尼黑近郊的達豪(Dachau),那個納粹建立第一個集中營所在地,所舉行的紀念與抗議活動。

為了維持這種氛圍,警方所成立之「慕尼黑陣線」(MünchnerLinie),同樣令人印象深刻的調整。

為了不影響節慶基調,警察不佩帶武器,也不在奧運村周圍設置戒備森嚴、難以侵入的安全柵欄,只有簡易的圍籬,「無憂無慮、逍遙自在」(Sorglosigkeit),自由,不但是標語,也成為現實,至少維持了10日的賽期,直到這個安全上的致命缺陷,迎來最後的悲劇。

奧運史上最大爭議:1秒變3秒、投票定勝負的美蘇籃球金牌戰EmbedfromGettyImages慕尼黑奧運的男子籃球決賽,竟以裁判與技術委員的最終投票定勝負:蘇聯得金牌,美國隊落敗。

(取自GettyImages網頁)賽事本身亮點爭點也不少。

最閃亮的自然是泳池畔的美國超級巨星馬克.史畢茲(MarkSpitz),100、200自由式、100蝶式,7面金牌,9個世界紀錄,笑咪咪地穿著有著愛迪達標誌的鞋子走向頒獎台,引起國際泳總大怒,只好命令,今後所有國際賽事,只能光著腳丫進來。

美國黑人運動員贏得男子400公尺金銀牌,但在演奏國歌時,故意轉身背對星條旗、聊起天來。

國際奧會迅速反應、取消資格,也間接使衛冕的美國1,600公尺接力隊無法出賽。

男子曲棍球決賽,巴基斯坦1比0敗給西德,大罵裁判收錢,頒獎時,有人把銀牌直接塞進鞋子裡,有人故意轉身背對,國際奧會立刻將所有球員終身禁賽,直到巴基斯坦總統正式出面道歉,1976年才重新開放。

北韓贏得女子空氣步槍金牌,受訪時表示,偉大的領袖金日成面授機宜,說把目標當作戰爭上的敵人,就會百發百中。

銀牌得主西德表示抗議,拒絕走上頒獎台,北韓教練立即道歉,推說一切都是翻譯錯誤。

當然,沒有人能忘記那個最大的爭議──男子籃球金牌之爭,在國際籃總祕書長威廉瓊斯博士(Dr.WilliamJones)不當的干預下,終場結束時間由剩下1秒變3秒。

結束,美國慶祝;不,沒結束,不准美國離場,再重發;蘇聯進球,蘇聯歡慶離場,美國抗議。

經過冗長的討論,5位裁判與技術委員最終投票,匈牙利、波蘭、古巴籍支持蘇聯,波多黎各與義大利籍則傾向美國,3比2,蘇聯獲得金牌。

《真理報》(Pravda)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的機關報。

説:這場比賽,昭告著世人,一個由社會主義所解放之人們的終局勝利。

美國人拒絕接受銀牌,也沒參加頒獎,國際奧會這次表示尊重,不會有處罰。

10年後國際奧會盛重地希望再頒予美國球員獎牌,仍然遭到拒絕。

慕尼黑奧運結束後甫上任的國際奧會新主席基蘭寧(LordMichaelMorrisKillanin)感歎道,民族主義,在奧林匹克中,實在夠了,現在應該是把競技中的怒氣、高壓稍微放掉,把東西方衝突努力減緩,是否該考慮別再使用國旗、國歌或國族符號,奧運以後應該盡力瘦身、別再耗費鉅資的方向去努力啊。

是否事與願違,以後再行分曉。

恐怖分子槍響,24小時內、11名以色列運動員殞落1972年9月5日,奧運的第二週開始,當天的《南德日報》(SüddeutscheZeitung)刊登一則報導:以色列政府公開譴責自家代表團,説25位運動員中,竟然只有5人去參加在達豪集中營故址所舉行的追思會,殊不知,在幾個小時前,世界已然改變。

當日凌晨4點,有幾個人爬過奧運選手村的圍欄,目擊者說,這些人就像每天都可以看到的、剛剛狂歡結束回來的運動員,不足為奇。

在康諾利街(Connolly)31號前,發了一槍,闖進大門,總共8位巴勒斯坦恐怖分子,直抵以色列代表團住所,挾持11位運動員為人質,其中一人當場被擊斃,另一人則試圖逃走而被殺,其他以色列團員則迅速逃離。

恐怖分子在名為「黑色九月」(BlackSeptember)的巴勒斯坦組織──名稱來自於約旦國王胡笙部隊於1970年9月進攻巴勒斯坦解放組織(PLO)總部──授命下,開始與當局進行談判,那是約凌晨5點半左右,站在二樓陽台的一位先生,操著德語說著:「我們手上有以色列人質,如果我們的要求完全兌現,就可以釋放。

」條件包括「以色列釋放在押之巴勒斯坦人」,一張從二樓陽台飄下之紙上寫著一些姓名。

每天早上9點半例行的奧運記者會,還在大談美國泳將馬克.史畢茲的厲害,雖然早已組成危機處理小組,也成功地透過協商,把恐怖分子的最後通牒往後拖延,但狀況仍然不明。

下午3點半,國際奧會終於決定先中斷所有賽事。

不意外的,以色列總理梅爾夫人(GoldaMeir)嚴詞拒絕恐怖分子所提的條件,所有阿拉伯國家都拒絕西德總理布蘭德之請託,不願居中協助調停;恐怖分子接下來要求帶著人質前往開羅,晚上10點過後,準備前往慕尼黑近郊,福斯登費德布魯克(Fürstenfeldbruck)空軍基地有架「完全沒有加油」的波音727等著。

搭乘巴士,要改乘兩架直升機之際,警方突然攻堅,這顯然是場準備糟糕的災難,誤以為只有5位恐怖分子,所以也只準備了5位狙擊手,沒有配備瞄準器,也沒有事先講好如何區分對象,只是朝著假想目標任意開火,這些人員都沒有應付恐怖行動的特種訓練。

混亂的兩個小時,其間錯誤訊息不斷流出:有人說,以色列人全數逃出,半夜時分,有人說4位恐怖分子死亡,9月6日的早報,充斥著諸多錯誤的報導。

最終,半夜三點,確認全部9位人質、1位警員、5名恐怖分子身亡,另外3人遭警方壓制逮捕。

《法蘭克福大眾報》(FrankfurterAllgemeineZeitung)說:這是慕尼黑災難的一天,還好在最後一秒時,比開始要好一點的結束。

在中斷一天的比賽後,國際奧會主席布蘭德治,這位始終堅信「奧林匹克主義之自主性,遠高於對被害運動員之哀弔」的強人,只用了一句話表達其堅定意志:「比賽必須要繼續。

(Thegamesmustgoon.)」「又是在德國,猶太人的性命被暴力地結束」競技重新展開,獎牌繼續發,觀眾繼續看,電視繼續轉播,但慕尼黑奧運構思中的節慶喜悅之風,早已隨風而逝,主事的政治領袖與籌委會諸公,無不意氣消沉,在這有著似乎永遠揮之不去之納粹陰影的國度與城市,偏偏以來自以色列的猶太人屠殺,作為落幕。

今日,如果談到1972年的奧運會,人們的集體記憶中,浮現的可能不是競技場景,不是馬克.史畢茲,不是西德16歲的跳高金牌甜心美法特(UlrikeMeyfarth)或來自明斯克的麻雀、風靡體操場的白羅斯17歲巨星科布蒂(OlgaKorbut),而毋寧是些晦暗的面貌:陽台上,一些穿著西裝的先生們與一位頂白帽、戴著太陽眼鏡之不知名男子的談判,著火的直升機。

有些評論寫道:「又是在德國,猶太人的性命總是要這麼暴力的被結束。

」在奧林匹克運動場的追悼會上,貝多芬第三號交響曲Eroica,英雄,散發著慢板,黑色取代了原先絢麗的色彩,在包括西德總統在內的多位致詞之後,國際奧會84歲高齡的主宰者布蘭德治,發表他最後一次公開演說:「奧運會愈盛大、愈重要,就必須面對更嚴厲的經濟、政治與犯罪暴行的挑戰。

」以色列代表團團長痛陳:「這是對奧林匹克精神最野蠻的挑釁。

」遙遠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發言人則嗆聲:「運動,只是西方世界的現代宗教,因此,我們決定,一定要利用奧運會,你們這個宗教最神聖的慶典之際,請全世界好好的看穿你們的虛假。

」40年後,檔案解密,我們可以看到更多當年的真實情況:以色列情報單位摩薩德(Mossad),嚴厲批評德國人的做事方式與無能,但以色列外交部強烈建議,「應避免相互指責、也別砲口對內」。

在德方,聯邦政府與巴伐利亞政府,至今仍然不願公開某些檔案,特別是針對謠傳甚廣的說法,事實上,情報單位早已注意到某些「恐怖攻擊的準備動作」,但卻沒有進一步搜集資訊,也未有任何反制預防措施,一切成空。

49yearsaftertheMunichMassacreatthe1972@Olympics,the11IsraeliskilledbyPalestinianterroristswerehonoredattheopeningceremony,forthefirsttime,ofthisyear'sgamesinTokyo.IthanktheIOCforhonoringourheroes.Maytheirmemoriesbeablessing.pic.twitter.com/jAG4K77GuU—AmbassadorGiladErdanגלעדארדן(@giladerdan1)July23,20212020東京奧運開幕式上,特別對1972年慕尼黑奧運的11位遇難以色列運動員默哀致意。

(連結為以色列駐聯合國兼駐美大使爾登[GiladErdan]的Twitter)歷史評價:由企求世界和平、最後卻不幸落敗之國舉辦的那屆奧運慕尼黑,被識者稱之為「全球化的恐怖主義之初試啼聲」。

2001年美國紐約雙子星大廈的911恐怖攻擊,一些當下的反應,常被評價道只是在複製1972年9月的慕尼黑。

會後,西德痛定思痛,成立專門反制恐攻的特種部隊「GSG-9」、所謂「德國聯邦警察第九國境守備隊」,1977年10月13日發生之德航劫機事件,在「魔火行動」(AktionFeuerzauber)下,完美解救86名人質,也算另一種洗刷德國警察在慕尼黑奧運之恥。

原本意圖藉此向世人展現與述說:1972年的德國(西德),已經不再是1936年的那個邪惡國度,慕尼黑奧運卻令人難堪地以此收尾。

雖然說,80%的西德人,仍然認為奧運非常成功,78%則支持奧運不應停賽,許多西德人均表明與受害人站在一起。

在許多運動員眼中,慕尼黑奧運最令人感慨的,應該是奧林匹克理想,已告終結,但不是要刻意美化過去,甚至只是不切實際的懷舊,而是必須真誠面對新的轉變,迎新一個新的時代。

世界如此,奧林匹克也不例外。

一個常見的評價說著:慕尼黑奧運,由一雖企求世界和平,但尚未有與恐怖主義對峙之經驗,最後也倉然無助、不幸落敗之國家所舉辦。

評論8/23/2021文字林佳和體育恐怖攻擊美國以巴衝突德國俄羅斯國際關係奧運籃球用行動支持報導者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

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

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您的支持將有助於《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促進多元進步的社會對話。

請與我們一起前進,共同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贊助我們©2021AllrightsReserved評論林佳和/政治公關和煽動家的夢想舞台──法西斯美學和美蘇冷戰下的羅馬奧運奧運號稱以運動員為主角,卻往往是國際爭霸和政治宣傳的舞台。

1960年羅馬奧運上,法西斯、黑手黨、美蘇情報員無所不在,就連台灣奧運會籍問題也沒缺席。

2021/7/27評論林佳和/政治公關和煽動家的夢想舞台──法西斯美學和美蘇冷戰下的羅馬奧運2021/7/27評論林佳和/那些年,東京申辦過的奧運──柔道、劍道、希特勒和文青紀錄片在背負二戰後國家復興及民族自尊期待的1964東京奧運,柔道從此成為奧運項目、推廣到全球,更造就一部被官員痛批、但被影評盛讚的紀錄片經典。

2021/7/25評論林佳和/那些年,東京申辦過的奧運──柔道、劍道、希特勒和文青紀錄片2021/7/25評論林佳和/「黑權與驚恐」下的墨西哥奧運,閉幕38年後才真正結束60年代,為推廣至第三世界而中選主辦奧運的墨西哥,以屠殺事件難堪地迎接開幕;而賽場上黑人選手爭取平權的撼人場景,在打壓、逐出等事件糾纏下,38年後才真正感傷落幕。

2021/7/27評論林佳和/「黑權與驚恐」下的墨西哥奧運,閉幕38年後才真正結束2021/7/27評論林佳和/美蘇對峙下,莫斯科的「半個世界奧運」蘇聯意圖藉奧運再現偉大的社會主義,卻遭美國發動杯葛,氣得大罵「請政治尊重運動」。

只有81國參加、16國拿奧會旗的莫斯科奧運,竟為東歐與蘇聯解體埋下伏筆。

2021/7/29評論林佳和/美蘇對峙下,莫斯科的「半個世界奧運」2021/7/29評論林佳和/美國贏,就是你贏!1984洛杉磯的「好萊塢式奧運」1984年洛杉磯奧運充分發揮美國資本主義特色,即使有蘇聯集團的杯葛,仍舊辦出一場熱鬧又賺錢的好萊塢大秀,奧運也從此化身各國爭搶的金雞母。

2021/8/3評論林佳和/美國贏,就是你贏!1984洛杉磯的「好萊塢式奧運」2021/8/3評論林佳和/「中華台北」前世今生──那些年,我們告過的國際奧會中華民國被逐出聯合國後,為爭奪奧會與各運動協會誰能代表中國之權利,在已成必然的「中華台北」模式在《洛桑協議》敲定前,還有一場鮮被關注的法律訴訟攻防戰。

2021/8/5評論林佳和/「中華台北」前世今生──那些年,我們告過的國際奧會2021/8/5載入更多文章《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與社會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媒體環境。

關於我們New作者群New聯絡我們New加入我們New常見問題New隱私政策New捐款徵信New許可協議New基金會新聞New影響力報告New訂閱電子報NewPodcast節目列表New報導者開放實驗室New品牌設計規範New贊助我們公益勸募許可字號|衛部救字第1101363853號Copyright©2022TheReporter.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