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據時代臺灣行政區域的演變 -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初期,日本人對臺灣的行政區域劃分,沿襲清朝末年「三府一直隸州」 的基礎(註1),改府為縣,劃分為「三縣一廳」,分別為: 台北縣、臺灣縣、台南縣及澎湖島廳。
縣以下則 ...
日據時代臺灣行政區域的演變(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第0416篇)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0416)
日據時代臺灣行政區域的演變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前言
旅行是一種空間的移動,例如從台北到宜蘭旅行。
台北、宜蘭分屬於不同的縣市行政區域。
我這幾年在北臺灣旅行,往往無意間會接觸到一些舊的行政區域名稱,
例如我在宜蘭旅遊時,發現台北、宜蘭曾經都屬於「台北州」,都可算是「台北」地區。
我探訪桃園神社時,
發現它原來是當年「新竹州」的神社,當時桃園、新竹、苗栗都同屬於「新竹」地區。
我在蒐尋景點資料時,更常會看到一些舊行政區域名稱,例如「基隆廳」、「宜蘭郡」、「七星郡」等,
既讓人好奇,也推翻了既有的縣市刻板印象,原來所謂的「台北」、「基隆」、「宜蘭」、「桃園」、「新竹」等現行的行政區域,
就長時間的歷史來看,都是一個變動的概念。
因為好奇,所以想了解一下臺灣過去行政區域的演變情形,於是蒐集資料,
先整理出日據時期臺灣行政區域演變的情形,並繪製成地圖,寫篇簡介文。
文中所呈的行政區域圖僅為示意圖,並非經緯精確的地圖,敬請讀者諒察。
◎第一次行政區域變革:明治28年6月(1895年)
光緒21年(1895年),也就是日本明治28年,這一年,清廷因甲午戰爭戰敗,與日本簽定「馬關條約」,
割讓臺灣。
同年5月29日,日軍從三貂堡澳底灣鹽寮登陸;6月7日,日軍進入台北城,17日舉行始政儀式,正式展開對臺灣的統治。
初期,日本人對臺灣的行政區域劃分,沿襲清朝末年「三府一直隸州」
的基礎(註1),改府為縣,劃分為「三縣一廳」,分別為:
台北縣、臺灣縣、台南縣及澎湖島廳。
縣以下則設支廳。
以台北縣為例,其下設有:基隆支廳
、宜蘭支廳、淡水支廳(初稱為淡水事務所,於1895年7月19日改稱支廳)、新竹支廳。
日本雖然正式佔領臺灣,但時局並未平靜,臺灣各地紛組義軍蜂起反抗。
因此,臺灣總督府無法如既定的行政區域劃分進行治理,
僅兩個月之後,同年的八月份,便進行第二次的行政區域調整。
◎第二次行政區域變革:明治28年8月(1895年)
第二次的行政區域調整,主要是針對臺灣中、南部,因當時仍處於戰爭狀態,無法順利推動政務,
因此除了保留台北縣及澎湖島廳之外,將「臺灣縣」更名為「臺灣民政支部」,「台南縣」更名為「台南民政支部」,
採取軍管,以軍事行動及掃蕩反抗勢力為主要政務。
於是行政區域變成「一縣二民政支部一廳」的格局。
日軍逐漸向南推進,10月21日進入台南城,臺灣民主國瓦解。
11月底,第一任臺灣總督樺山資紀宣佈「全島完全平定」。
◎第三次行政區域變革:明治29年(1896年)
在軍事鎮壓告一段落後,總督府於明治29年3月撤銷「臺灣民政支部」、「台南民政支部」,
恢復原有的「三縣一廳」,並將「臺灣縣」改名為「台中縣」,台北縣、台南縣及澎湖島廳仍舊。
雖然恢復「三縣一廳」,然而臺灣各地反抗事件仍層出不窮。
明治29年6月接任第二任總督的桂太郎認為「三縣一廳」的格局,
統治不易,主張縮小縣區。
但桂太郎任職僅四個月便下台,改制案胎死腹中。
◎第四次行政區域變革:明治30年(1897年)
同年10月,第三任總督乃木希典上任,承襲桂太郎的規劃,將「三縣一廳」重新劃分為「六縣三廳」,
除原有台北、台中、台南三縣,澎湖一廳外,增設新竹縣、嘉義縣、鳳山縣及宜蘭廳、台東廳。
縣以下不設支廳,改設「辦務署」,以台北縣為例,共設了13個辦務署,分別是:
基隆、金包里(金山)、滬尾(淡水)、
水邊腳(水返腳)、頂雙溪(雙溪)、台北、
士林、景尾(景美)、新庄(新莊)、
樹林口(林口)、三角湧(三峽)、
桃仔園(桃園)、中壢辦務署。
日本統治臺灣還不到兩年,行政區域卻頻繁調整,顯示初期統治的不穩定。
由於反抗事件頻繁,日本軍警忙疲於奔波鎮壓,軍事開銷頗大,造成總督府財政負荷及赤字,
引起日本國內輿論抨擊;甚至有輿論認為,佔領臺灣毫無利益可言,主張將臺灣以一億元賣給法國。
這種「賣台論」,與康熙22年清朝初領台時的「棄台論」頗為相似。
◎第五次行政區域變革:明治31年(1898年)
明治31年2月第四任總督兒玉源太郎上任,又實施行政區域調整,將「六縣三廳」
併回「三縣三廳」,撤銷去年新設的新竹、嘉義、鳳山三縣。
原因是財政困難,
不得不精減組織。
直到明治34年(1901年)5月,才增設恆春廳,變為「三縣四廳」。
臺灣總督府的前三任總督,任期都不長,樺山紀資一年一個月,桂太郎四個月,乃木希典一年四個月,
第四任的兒玉源太郎則任期長達八年。
兒玉源太郎雖然為臺灣總督,
但身兼其它軍職,所以經常不在臺灣,而將實際行政事權交由民政長官後藤新平負責。
在後藤新平積極對反抗軍招降,並大力整治,總督府的財務由虧轉盈,日本在台的統治才逐漸進入穩定時期。
◎第六次行政區域變革:明治34年(1901年)
明治34年11月,在後藤新平主導下,臺灣的行政區域做了一次大幅的翻修,廢縣設廳,將原有的「三縣四廳」重新劃分為「二十廳」,
地方制度由三級制(總督府-縣廳-辨務)改為二級制(總督府-廳),提高總督府中央集權的程度。
臺灣全島共設二十廳,分別為:
宜蘭、基隆、深坑、台北、桃仔園、新竹、苗栗、台中、彰化、南投、斗六、嘉義、
鹽水港(鹽水)、台南、鳳山、蕃薯寮(旗山)、
阿猴廳(屏東)、恆春廳、台東廳、澎湖廳。
第六次行政區域變革,維持8年,較為穩定。
較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殖民政府從明治31年開始全島土地丈量,於明治37年(1904年)完成,
共繪製了四百六十六張地圖,稱為《臺灣堡圖》(註2),就是在「二十廳」
時期完成的,因此臺灣堡圖中的地圖便是以二十廳為架構。
「二十廳」時期,廳以下設「支廳」,以大台北地區為例:
台北廳:下轄士林、錫口(松山)、新庄、
枋橋(板橋)、滬尾、小基隆(三芝)等六個支廳。
深坑廳:下轄景尾、坪林尾(坪林)等二個支廳。
基隆廳:下轄金包里、水返腳、瑞芳、頂雙溪等四個支廳。
宜蘭廳:下轄頭圍(頭城)、羅東、吧哩沙(三星)等三個支廳。
桃仔園廳:下轄大嵙崁、三角湧、大坵園(大園)、
楊梅壢(楊梅)、咸菜硼(關西)、中壢等六個支廳。
◎第七次行政區域變革:明治42年(1909年)
明治39年(1906年)4月,第五任臺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上任後,即計劃改革地方政制;明治42年,
將原有二十廳併合為十二廳,分別為:宜蘭、台北、桃園、新竹、台中、南投、嘉義、台南、阿猴、台東、
花蓮港、澎湖。
「十二廳」時期,共維持了11年,直到大正9年(1920年)時才又進行一次大規模的變革。
「十二廳」時期,台北地區原本的基隆廳、台北廳、深坑廳的一部份合併為台北廳,下轄13個支廳,分別是:
士林、錫口、水返腳、基隆、瑞芳、頂雙溪、枋橋、新庄、深坑、新店、滬尾、小基隆、金包里支廳。
這個時期的「台北廳」來說,幾乎涵蓋了現在的台北市及台北縣的大部份地區。
由此可見,一百年前,台北縣市本是一家。
近年來,每逢選舉時,總有人主張台北縣市合併,政治人物或贊成,或反對,各有利害考量。
不過就歷史而言,
可以發現從1909年日據時代第七次行政區域變革起,一直到1945年日本結束在台統治,台北市、台北縣都是合在一起的。
這個時期,值得一提的是,佐久間左馬太的理蕃政策。
在「二十廳」時期完成的《臺灣堡圖》,大約只測量了全台約62%的土地。
原住民居住的山區,因尚未歸化,所以無法實施土地測量。
佐久間總督的任期長達9年,是任期最長的臺灣總督,擔任總督期間,
主張採取鐵腕政策對付原住民。
其任內實施了「五年理蕃計畫」,以武力征討原住民。
當時最大的軍事行動是對「太魯閣蕃」的戰役,
佐久間總督親自率軍,動員兩萬兵力,經過激烈戰鬥,才使太魯閣族歸順。
經過五年的征討,臺灣的原住民不敵日軍優勢的武力,紛紛投降,總督府的統治力量才正式進入臺灣的山地部落。
◎第八次行政區域變革:大正9年(1920年)
大正8年(1920年),日本統治臺灣25年之後,終於第一次派出文人出身的田健治郎出任第八任臺灣總督。
次年,
田健次郎進行政區域改革,廢廳設州,將「十二廳」改為「五州二廳」。
「五州二廳」分別為:台北州、新竹州、台中州、台南州、高雄州、台東廳及花蓮港廳。
特色是臺灣西部平原設「州」,東部及離島設「廳」。
州下設「郡、市」,郡下設「街、庄」,
為「州-郡市-街庄」的三級制行政區域。
(註:花蓮港與台東兩廳一直要到1937年底其下
級行政區劃才改為與西部一樣的郡與街庄,1940年底才有東部唯一的州轄市-花蓮港市。
)
以台北州為例,下轄台北市及七星、文山、海山、新莊、淡水、基隆、宜蘭、羅東、蘇澳等九個郡。
大正13年(1924年),基隆郡的基隆街,升格為基隆市;昭和15年(1940年)宜蘭郡的宜蘭街,
升格為宜蘭市。
因此後期的台北州擁有3個州轄市(台北市、基隆市、宜蘭市)及上述九個郡。
台北州的州廳(辦公處)就是今天位於台北市中山南路與忠孝東路一段交會口的監察院。
台北州所轄的7個郡,各郡下轄的街庄分別為:
七星郡:汐止街、士林庄、北投庄、內湖庄、松山庄(註3)
新莊郡:新莊街、鷺洲庄、五股庄、林口庄
海山郡:板橋庄、鶯歌庄、三峽庄、中和庄、土城庄(註4)
文山郡:新店庄、深坑庄、石碇庄、坪林庄、蕃地(註5)
淡水郡:淡水街、八里庄、三芝庄、石門庄
基隆郡:瑞芳庄、萬里庄、金山庄、七堵庄、貢寮庄、雙溪庄、平溪庄(註6)
宜蘭郡:頭圍庄、礁溪庄、壯圍庄、員山莊
羅東郡:羅東街、五結庄、三星庄、冬山庄、蕃地
蘇澳郡:蘇澳街(註7)、蕃地
大正9年的行政區域變革,還有一項重大的改變,即是配合新行政區域的劃分,也將一些舊地名更新,
是臺灣歷史上一次著名的地名大變動,變動的地名舉例如下:
台北:錫口改為「松山」,艋舺改為「萬華」,枋橋改為「板橋」,金包里改為「金山」,
三角湧改為「三峽」,坪林尾改為「坪林」,水返腳改為「汐止」。
桃園:大嵙崁改為「大溪」。
新竹:大湖口改為「湖口」,咸菜硼改為「關西」,樹杞林改為「竹東」。
苗栗:崁頭屋改為「頭屋」,銅鑼灣改為「銅鑼」,後壟改為「後龍」,罩蘭改為「卓蘭」。
台中:牛罵頭改為「清水」,葫蘆墩改為「豐原」,茄投改為「龍井」,東勢角改為「東勢」,沙轆改為「沙鹿」,
潭仔墘改為「潭子」,犁頭店改為「南屯」,阿罩霧改為「霧峰」,大里杙改為「大里」,埧雅改為「大雅」。
南投:羌仔寮改為「鹿谷」,林圮埔改為「竹山」,草鞋墩改為「草屯」,湳仔改為「名間」。
彰化:二八水改為「二水」,茄苳腳改為「花壇」,田中央改為「田中」。
雲林:五間厝改為「虎尾」,庵古坑改為「古坑」,莿桐巷改為「莿桐」。
嘉義:樸仔腳改為「朴子」,打貓改為「民雄」,水堀頭改為「水上」,番仔路改為「番路」。
台南:灣裡改為「善化」,埔姜頭改為「永康」,蕭壟改為「佳里」,大目降改為「新化」,店仔口改為「白河」,
鹽水港改為「鹽水」。
高雄:打狗改為「高雄」,瀰濃改為「美濃」,蕃薯寮改為「旗山」,阿公店改為「岡山」,港仔墘改為「小港」,
阿嗹改為「阿蓮」。
屏東:阿猴改為「屏東」,阿里港改為「里港」,林仔邊改為「林邊」。
宜蘭:頭圍改為「頭城」,吧哩沙改為「三星」。
花蓮:璞石閣改為「玉里」
台東:加走灣改為「長濱」,烏雅立改為「鶴岡」,大巴塱改為「富田」,水尾改為「瑞穗」。
澎湖:媽宮改為「馬公」。
(註8)
當時地名變更的原則,一是採取簡化,將三個字的地名改為兩個字,例如大里杙改為「大里」、二八水改為「二水」;一是採用與舊地名日語發音相近的字來替代,
例如用「萬華」取代艋舺、「三峽」取代三角湧、「關西」取代咸菜硼。
花蓮、台東的情況又不同,當時臺灣東部人口稀少,
日本鼓勵內地人民移民前來,在花東建立日本移民村,因而將許多原住民相關的舊地名更改為具有濃厚日本風味的地名。
這次的行政區域變革可說是日據時代最後一次大規模的行政區域調整,之後,在大正15年增設澎湖廳,變為「五州三廳」,
其餘都未再變動。
大正9年這次的行政區域調整,共維持了25年,一直到至昭和20年(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為止。
◎結語
回顧日據時代晚期的臺灣行政區域,對照今日的情況,目前臺灣二直轄市、十六縣與五市的行政區域,反而與日據時代前期的「二十廳」時期較為相似。
臺灣現在的縣市區域,是於臺灣光復後約民國三十九年(1950年)劃分完成的,之後歷經半個世紀,
大致沒有再經過大幅的更動(註9)。
目前臺灣縣市行政區域的規模是否恰當?這問題見仁見智,
學者及政治人物有主張縣市應當合併,以利於施政,但亦有持反對意見者。
客觀而言,行政區域的劃分應以聚落生活圈為考慮,同一聚落的生活圈自當歸於同一縣市較為合理。
古時交通不便,
生活圈的範圍及規模多受限於自然環境,因此高山河流往往構成阻絕,成為聚落之間的邊界,也自然成為縣與縣的行政區域的分野。
時至今日,現代化的交通建設已打破昔日的自然籓籬,使更多的聚落生活圈能緊密結合在一起,行政區域自然須與時調整,以跟得上社會的變遷。
以我登山為例,一條橫越台北縣市的登山步道,步道的路況有時過了縣市界就變為不同,有時登山指標只設置至鞍部縣市分界為止。
這便是行政區域劃分造成的現象,不同縣市的建設局各司其職,不敢越界建設。
一條步道,或一條公路的景觀,分屬不同縣市,
往往因彼此財政資源不等,便會出現不同的風貌。
而開車走高速公路,車流順暢時,有時30分鐘便可跨越一個縣市,
縣市的區域範圍,在現代科技的影響下,版圖似乎相對變得縮小。
以此而言,目前臺灣行政區域的劃分,或許仍有改善及更新之處。
以上是我在整理日據時代臺灣行政區域演變資料時,所引發的一些感想,只是有感而發,順筆寫出,並非褒貶時政。
而古代賢人君子於遊山玩水之際,往往能夠留心考察各地山川形勢及風土民情,將所見所思,書之於書,以供執政當局參考,俾使有助益於國計民生,則古人遊山玩水之意亦不僅在於山水而已。
旅記日期:2004.10.16
【後記】承蒙邱新安地政文教(紀念)基金會邱怡正先生提供一份臺灣地政歷史文獻-《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所轄各州廳郡街庄「大字」一覽表》,
歡迎有興趣的讀者下載閱讀。
---下載地政文獻
【補註】承蒙讀者阿里不達兄(Ashita)兄指正,修正了原先不少疏誤之處,謹此表達感謝之意。
..Tony補註於2009.09.07
註1:清末「三府一直隸州」的組織如下:
台北府:下轄淡水縣、宜蘭縣、新竹縣、基隆廳、南雅廳
臺灣府:下轄臺灣縣、苗栗縣、彰化縣、雲林縣、埔里社廳(1920年底才改為埔里)
台南府:下轄安平縣、嘉義縣、鳳山縣、恆春縣
台東直隸州
註2:
《臺灣堡圖》的繪製是以清代堡圖為準,故稱之為「臺灣堡圖」。
它是世界唯一一套同時結合土地調查、地籍測量與地形測量而製成的
二萬分之一的地形圖,為日本人統治臺灣,擬定建設提供了精確的
依據。
臺灣堡圖影像檢索系統,請參考以下網址:
http://thcts.ascc.net/htwn_ch.htm
註3:士林庄於1933年12月20日改為街,北投庄於1940年6月17日改為街,
松山庄於昭和13年(1938年)併入台北市。
1932年2月1日原台北州七星郡平溪庄改隸基隆郡。
註4:
板橋庄於1929年6月1日改為街,鶯歌庄於1940年6月17日改為街,
三峽庄於1940年6月17日改為街。
另外,
1920年底海山郡管轄的「蕃地」(今三峽山區各里)於1922年1月13日、1924年4月10日及1932年2月1日分三波被併入三峽庄。
註5:新店庄於1943年10月1日改為街。
註6:瑞芳庄於1938年2月11日改為街。
註7:蘇澳庄於1943年10月1日改為街。
註8:補充及更正說明如下:
以下地名並不是在1920年底改的:
艋舺改為「萬華」,僅驛名(火車站名);由艋舺改為「萬華」,地名並未更改。
阿罩霧改為「霧峰」:1900年台中縣台中辦務署管內就有霧峰區了。
頭圍改為「頭城」:1946年9月9日頭圍(鄉)改為頭城(鄉)
樸石閣改為「玉里」:1917年10月1日改的。
加走灣改為「長濱」:1937年10月1日改的。
烏雅立改為「鶴岡」:1937年10月1日改的。
舊名是烏鴉立而非烏雅立。
大巴塱改為「富田」:1937年10月1日改的。
水尾改為「瑞穗」:1917年10月1日改的。
另外,阿猴改為「屏東」,應是阿緱改為屏東才對,而阿緱在1905年4月1日以前是稱作阿猴。
林仔邊改為「林邊」,原阿緱廳東港支廳林仔邊區管轄之港東中里的林仔邊庄改為
高雄州東港郡林邊庄管轄的大字林邊,而原台南廳鳳山支廳林仔邊區管轄之小竹下里林
仔邊庄則演變為高雄州鳳山郡林園庄管轄之大字林仔邊。
註9:
這期間,只有一些城市因人口增加或因為縣政府所在地,而由鄉鎮升格為縣轄市,或由縣市升格為省轄市、院轄市(1994年以後,改稱「直轄市」);
此外,就是臺灣省凍省(廢省),將「中央-省-縣市-鄉鎮」四級制,精減為「中央-縣市-鄉鎮」三級。
縣市的範圍大小則基本維持不變,只有微幅的變動而已。
1967年7月1日台北市由省轄市改制為院轄市,一年後,將原屬陽明山管理局的士林鎮、北投鎮以及原屬台北縣的內湖鄉、南港鎮、
景美鎮與木柵鄉等六鄉鎮正式劃屬台北市,並改為六區,台北市的面積從原本的66.9783平方公里躍增為272.1418平方公里,增幅達四倍,變動幅度相當大。
2010年,臺灣再做行政區域調整,台北縣升格為新北市,台中縣市、台中縣市、高雄縣市合併,與台北市合稱五都。
...Tony補註於2010.07012
(以上感謝Ashita兄提供資料)
[臺灣地圖](可用箭頭上下左右移動及放大縮小)
檢視較大的地圖
【Tony旅記隨選】
註:若您對於我的旅記有任何意見交流,歡迎來信(我的e-mail信箱:[email protected])。
謝謝。
Tony旅記(區域)】
【Tony旅記(列表)】
【Tony已出版電子書】】
【Tony的YouTube頻道】
搜尋Tony的旅記:
延伸文章資訊
- 1日治時期臺灣行政區域沿革 - 中央研究院
日治時期臺灣行政區域沿革, 日治時期 ... 當年陽曆六月二十八日,日人制訂公布「地方官假(即暫行)官制」,參考清代舊制,設三縣一廳。 ...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
- 2臺灣日治時期行政區劃-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各時期行政區劃分
- 3日治時期臺灣行政區域沿革- 資料集 - depositar
日治時期臺灣行政區域沿革 ... 明治三十四年(1901),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以原有總督府、縣廳、辨務署三級制度在行政上有欠靈活,在十一月九日依據日皇敕令第二百零二號「 ...
- 4帝國之守 日治時期臺灣的郡制與地方統治
外,鄭麗玲的〈日治時期台灣戰時體制下(一九三七─一九四五)的保甲制度〉, ... 未有太大變動;儘管日治時期行政區劃歷經多次變遷,基層行政區域尚須牽就其.
- 5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所轄各州廳郡街庄「大字」一覽表 - 現代地政
初期,日本人對台灣的行政區域劃分,沿襲清朝末年「三府一直隸州」的基礎 ,改府為縣,劃分為「三縣一廳」,分別為:台北縣、台灣縣、台南縣及澎湖島廳。縣以下則設支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