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科普類說明文這樣讀~五上第十課海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本課是一篇科學散文,屬於事物類說明文,以「分分總」的方式介紹海豚的種類、 ... (二) 文本用了哪些說明的方法(怎麼說),讀懂為什麼要說,掌握內容主旨(說明文的 ... Togglenavigation 選單 請輸入關鍵字 search 課綱/素養 課綱新知 秒懂新課綱 漫畫說新綱 美感體驗 設計理念 人物介紹 素養學堂 國語 數學 生活 自然 社會 健體 英語 閩客語 教材亮點 國語 數學 生活 自然 社會 健體 藝術 綜合活動 英語 閩客語 研習活動 研習維他命 研習場次 好康下載 最新訊息4 訊息 × 尚未開放 Close 回首頁 素養學堂 素養學堂 【國語】科普類說明文這樣讀~五上第十課海豚 作者:輔仁大學兼任講師陳麗雲老師 分享 分享 教學實務 陳麗雲 素養 本課是一篇科學散文,屬於事物類說明文,以「分分總」的方式介紹海豚的種類、成長、外型、特性與生存方式等知識,也點出海豚目前面對的生存危機,提醒我們要保護海洋,珍惜海洋資源。

疑點澄清:教什麼? 【國語】科普類說明文這樣讀 教這類科普知識的說明文時,教師教完語文課的主要本質內涵,接著想補充海豚的知識或延伸閱讀當然可以,但是如果將上課的重心放在介紹海豚,教學目標就會模糊偏頗,讓語文課成了自然課。

備課怎麼做 一、說明文的教學目標 (一)讀懂文本說了什麼。

(二)文本用了哪些說明的方法(怎麼說),讀懂為什麼要說,掌握內容主旨(說明文的最高境界)。

二、以組塊教學進行課程 (一)目標明確集中(字詞解碼、理解文意、讀出寫法)。

(二)每個組塊可聚焦一個目標,開展多層次、立體式教學設計(時間可調整)。

(三)使教學設計從複雜到簡單。

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讀懂動物類說明文的寫法,進而能夠書寫一篇動物類說明文。

二、教學過程 (一)KWL的學習(二人一組相互說) (二)讀文章,透過所學的閱讀策略梳理字詞,並理解說明文常用的總分句用法與目的。

(三)先圈出文章中有「海豚」的句子,抓住重要詞句,然後圈出關鍵詞,理解文章從哪些面向介紹海豚。

(四)透過圖像化的方式,理解第四段中最難讀懂的「回音定位系統」。

教師提供關鍵詞語,配合圖像解說,理解「回音定位系統」的運作方式,並讓學生從中學習到閱讀的方法。

(五)總結: 1.海豚一課的主要表達方法是什麼?(說明。

) 2.作者從哪些方面介紹海豚?(海豚的種類、外型特徵、活動範圍、生育、生長方式、獨特的叫聲和面對的威脅。

) (六)學習取材與結構:分組繪製心智圖,理解文章從哪些面向介紹海豚。

三、寫作題目 本課可以進行兩種寫作練習,一種是文體或人稱的改寫,另一種則是說明文的仿寫。

例如:海豚一課介紹了海豚的種類、外型特徵、活動範圍、生育、生長方式,還有牠獨特的叫聲和面對的威脅。

讀完本課後,你是否對海豚有更多的認識呢? (一)請以「海豚的自述」或「海豚的真情告白」為題目,寫一篇文章。

可以參考課文中對海豚的說明與介紹,引用相關語句;但記得要以「第一人稱」(我)來寫。

(二)寫一篇動物類說明文:選定一種動物,根據下列提示,蒐集有關的資料。

1.定義: (1)你所選的動物屬於什麼類? (2)牠們屬於瀕危物種嗎? 2.外型特徵:牠們的樣子如何? 3.活動範圍:牠們主要分布在哪裡? 4.生活習性: (1)牠們喜歡吃什麼? (2)牠們喜歡做什麼?有什麼專長? 5.繁殖情形: (1)什麼時候是牠們的繁殖期? (2)牠們是胎生還是卵生? (3)長大成年需要多少時間? 四、延伸閱讀 教師可補充相關文本,當作主題閱讀或群文學習,豐富學生的閱讀量。

例如:可補充鯨這篇文章,並教導說明事物的方法,讓學生理解五年級的說明文,與三年級(新綱康軒國語三下第九課臺灣的山椒魚)、四年級(康軒國語四上第十課建築界的長頸鹿)的差異。

結語 以表達為本位,以閱讀為階梯,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課堂上多關注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在「語言內容」和「語言形式」的練習中,把握口頭表達與書面表達的方法,進而習得有效的閱讀策略。

熱門 校訂課程 共同備課 STEAM 數位教學 教學實務 議題 陳麗雲 楊裕貿 林于弘 素養 鄒敦怜 公開授課 教學實務陳麗雲素養 教學實務 素養 【國語】以國語為中心的跨領域素養導向教案 教育不是後視鏡,它應該是探照燈,為青年照亮未來;不要以為緊盯著後視鏡,我們就能駕馭未來。

—嚴長壽《教育應該不一樣》 教學實務 素養 【數學】不只學知識,更要學素養 嶄新的一年在高空絢爛煙火及熱鬧的倒數中到來,十二年國教所重視的素養導向式教學,也推行了一個學期,率先迎接一○八新課綱的這群小學一年級學生們,適應了幼小銜接,邁入人生正式學習的第一階段。

數位教學 教學實務 【自然】科技導入自然領域自主學習 學生們與生俱來就對世界充滿好奇心,在這個動力驅使下,開始探索周遭的知識。

因此,「自發」成為12年國教課綱中最基礎的出發點。

近幾年數位科技大幅進步,網路及行動載具已成為居家必備的學習工具,學生很早就會利用Google搜尋資料或觀看Youtube影片來獲得資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