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版 - 電子學位論文服務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指導教授- 黃復山 委員- 蔣秋華 委員- 殷善培 · 山海經 山海經圖 郭璞 圖贊 袁珂 馬昌儀 畢沅 郝懿行 吳任臣 · Shan Hai Jing Shan Hai Jing Illustrations Guo Pu Figure ... 繁體中文版 EnglishVersion          首頁 論文提交 論文檢索 管理者登入 學院別 淡江大學 文學院 中國文學學系碩士班 §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進階查詢 下載電子全文    系統識別號 U0002-2007201213425700 論文名稱(中文) 《山海經》圖文及其現代運用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ShanHaiJing"graphicsanditsmodernuseofresearch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文學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ofChines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0 學期 2 出版年 101 研究生(中文) 魏淑雯 研究生(英文) Shu-WenWei 學號 697010493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2-06-06 論文頁數 223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黃復山 委員 - 蔣秋華 委員 - 殷善培 關鍵字(中) 山海經 山海經圖 郭璞 圖贊 袁珂 馬昌儀 畢沅 郝懿行 吳任臣 關鍵字(英) ShanHaiJing ShanHaiJingIllustrations GuoPu Figurepraise YuanKe MaChang-yi BiYuan HauYi-Xing WuRen-chen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山海經》傳承已久,由於其內容廣博龐雜,故學者們對於其性質的定位,迄今依舊沒有定論。

而當中的山川、水脈、礦產、珍禽異獸、神話意味濃厚的事件記錄,自古以來皆引起許多學者、研究者的重視,因而研究不輟。

《山海經》流傳之今,其經文內容以及明、清之時創作的《山海經》圖像,被現今的媒體援引運用,而有了不同的風貌。

這些媒體各有不同的取材著重點,取《山海經》其中一點、部分或是概念,改變、塑造出新的故事、新的形象。

本文將介紹《山海經》的成書及性質,以及古今中外的圖像樣貌。

之後則以現今人們較容易接觸到的媒體,討論《山海經》在其中的運用。

最後在結論處討論《山海經》於其他方面的發展可能。

英文摘要 "ShanHaiJing"Inheritanceisalongtime,duetoitsextensivecontentandnumerousscholarsforthepositioningofitsnatureissofarstillnoconclusion.Amongthemountains,thewaterclock,minerals,rarebirdsandanimals,mythology,meansastrongrecordofevents,sinceancienttimeswerecausedbytheattentionofmanyscholars,researchers,andthusstudystoppedworking. "ShanHaiJing"thespreadofthisscripturecontentandthecreationofthe"BookofMountainsandSeas"intheMingandQingimage,today'smedia,citingtheuseofratherdifferentstyle.Thesemediahavedifferentmaterialfocus,takethe"BookofMountainsandSeas"Foronething,inpartorconcept,change,createanewstory,anewimage. ThisarticledescribestheimageappearanceofMountainsandSeas",andnatureofancientandmodern.Thenwhilethepeoplearemoreeasilycomeintocontactwiththemediatodiscussthe"BookofMountainsandSeas"inwhichtheuseof."ShanHaiJing"inotheraspectsofdevelopmentmaydiscussintheconclusionatlast.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次 第一章緒論…………………………………………………………………P.1 第一節研究動機…………………………………………………………P.1 第二節研究限制與章節架構……………………………………………P.5 一、研究限制……………………………………………………………P.5 二、章節架構……………………………………………………………P.6 第二章《山海經》研究回顧………………………………………………P.7 第一節《山海經》成書概況……………………………………………P.7 一、《山海經》的作者……………………………………………………P.7 二、《山海經》的成書……………………………………………………P.9 第二節《山海經》的性質與價值………………………………………P.11 一、《山海經》的性質……………………………………………………P.11 二、《山海經》的內容及價值……………………………………………P.18 第三章《山海經》圖考……………………………………………………P.23 第一節《山海經》古圖性質辨…………………………………………P.23 一、禹鼎說………………………………………………………………P.26 二、地圖說………………………………………………………………P.28 三、壁畫說………………………………………………………………P.29 四、巫圖說………………………………………………………………P.30 五、職貢圖說……………………………………………………………P.31 第二節《山海經》古今中外圖考………………………………………P.33 一、古代圖版……………………………………………………………P.35 二、現代圖版……………………………………………………………P.53 第三節《山海經》圖與出土文物畫像……………………………………P.59 一、帛畫與帛書上之畏獸畫……………………………………………P.59 二、戰國漆畫上之畏獸圖………………………………………………P.62 三、戰國青銅器上之畏獸圖……………………………………………P.64 第四節《山海經》圖文形象差異論……………………………………P.66 一、經文的記載導致圖像差異…………………………………………P.66 二、圖贊或圖說導致圖像差異…………………………………………P.72 第四章《山海經》圖文之現代運用………………………………………P.83 第一節小說對《山海經》圖文之運用…………………………………P.83 一、臺灣作者之小說系列………………………………………………P.84 二、大陸作者之小說系列………………………………………………P.97 三、日本作者之小說系列………………………………………………P.106 四、其餘小說及漫畫……………………………………………………P.118 第二節影劇對《山海經》圖文之運用…………………………………P.123 一、電視劇………………………………………………………………P.123 二、舞臺劇………………………………………………………………P.128 第三節繪畫攝影對《山海經》圖文之運用………………………………P.139 一、攝影…………………………………………………………………P.139 二、繪畫…………………………………………………………………P.142 第四節電玩對《山海經》圖文之運用…………………………………P.147 一、《山海經》電玩之角色呈現與古圖形象之演變差異……………P.147 二、「軒轅劍伍」所展現之《山海經》風貌………………………P.154 三、《山海經》對電玩之影響…………………………………………P.161 第五章結論…………………………………………………………………P.167 一、總結…………………………………………………………………P.167 二、《山海經》發展的其餘可能………………………………………P.173 參考書目………………………………………………………………………P.176 圖像目次 圖一明‧胡文煥《山海經圖》本例圖……………………………P.35 圖二明‧蔣應鎬《山海經(圖繪全像)》本例圖…………………P.36 圖三明‧王圻,王思義,《三才圖會》例圖…………………………P.37 圖四明‧王崇慶《山海經釋義》圖本例圖…………………………P.38 圖五清‧吳任臣《山海經廣注》圖本例圖…………………………P.39 圖六清‧吳任臣《增補繪像山海經廣注》圖本例圖………………P.40 圖七清‧吳任臣《增補繪像山海經廣注》圖本例圖………………P.41 圖八清‧吳任臣《山海經繪圖廣注》,四川成或因圖本例圖……P.42 圖九清‧畢沅《山海經》圖本例圖…………………………………P.43 圖十清‧郝懿行《山海經箋疏》圖本例圖…………………………P.44 圖十一清‧汪紱《山海經存》圖本例圖………………………………P.45 圖十二清《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禽蟲典》插圖本例圖……P.46 圖十三清《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神異典》插圖本例圖……P.47 圖十四清《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邊裔典》插圖本例圖……P.48 圖十五清‧畢沅《山海經圖說》例圖…………………………………P.49 圖十六清‧畢沅《山海經》,畢氏靈巖山館校本例圖…………………P.50 圖十七明‧《山海經》十八卷,日本刊本例圖…………………………P.51 圖十八日本:《怪奇鳥獸圖卷》例圖…………………………………P.52 圖十九劉兆源、陳棪文繪圖《中國神靈與怪物》例圖……………P.53 圖二十王紅旗撰,孫曉琴繪圖《新繪神異全圖山海經》例圖……P.54 圖二十一王紅旗解說、孫曉琴繪圖:《圖說山海經》例圖……………P.55 圖二十二張華:《五藏山經圖譯》例圖…………………………………P.56 圖二十三施惠淇著、葉乙龍繪圖:《彩繪山海經》例圖………………P.57 圖二十四水木茂著、蘇阿亮譯:《中國妖怪事典》例圖………………P.58 圖二十五馬王堆1號墓T形帛畫(彩色)………………………………P.60 圖二十六馬王堆1號墓T形帛畫(黑白)………………………………P.61 圖二十七曾侯乙墓四層套棺……………………………………………P.62 圖二十八曾侯乙墓內棺…………………………………………………P.63 圖二十九江蘇淮陰高庄戰國墓銅匜鳥獸刻紋圖………………………P.64 圖三十明‧蔣應鎬繪《山海經十八卷》──鬼國……………………P.67 圖三十一清‧吳任臣《山海經繪圖廣注》,四川成或因圖本──鬼 國……………………………………………………………… P.67 圖三十二清《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邊裔典》插圖本──鬼國P.67 圖三十三清‧汪紱《山海經存》──狌狌……………………………P.69 圖三十四清‧吳任臣《山海經繪圖廣注》,四川成或因圖本──狌狌P.69 圖三十五明‧蔣應鎬繪《山海經十八卷》──狌狌…………………P.69 圖三十六明‧胡文煥《山海經圖》本──狌狌………………………P.69 圖三十七明‧蔣應鎬繪《山海經十八卷》──儵魚…………………P.70 圖三十八明‧胡文煥《山海經圖》本──儵魚………………………P.71 圖三十九清‧汪紱《山海經存》──儵魚……………………………P.71 圖四十清‧吳任臣《增補繪像山海經廣注》圖本──儵魚………P.71 圖四十一清‧畢沅《山海經圖說》──儵魚…………………………P.71 圖四十二清‧吳任臣《山海經廣注》圖本──酸與…………………P.74 圖四十三清‧汪紱《山海經存》──酸與……………………………P.74 圖四十四明‧蔣應鎬繪《山海經十八卷》──酸與…………………P.74 圖四十五明‧蔣應鎬繪《山海經十八卷》──奇肱國………………P.75 圖四十六清‧吳任臣《增補繪像山海經廣注》圖本──奇肱國……P.75 圖四十七清‧畢沅《山海經》,畢氏靈巖山館校本──奇肱國………P.75 圖四十八明‧蔣應鎬繪《山海經十八卷》──陸吾…………………P.77 圖四十九清《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神異典》插圖本──陸吾P.77 圖五十清‧吳任臣《山海經繪圖廣注》,四川成或因圖本──陸吾P.77 圖五十一明‧胡文煥《山海經圖》本──陸吾………………………P.77 圖五十二清‧畢沅《山海經》,畢氏靈巖山館校本──陸吾…………P.77 圖五十三日本:《怪奇鳥獸圖卷》──陸吾…………………………P.77 圖五十四明‧蔣應鎬繪《山海經十八卷》──瞿如…………………P.79 圖五十五清‧畢沅《山海經》,畢氏靈巖山館校本──瞿如………P.79 圖五十六明‧胡文煥《山海經圖》本──瞿如………………………P.79 圖五十七日本:《怪奇鳥獸圖卷》──瞿如…………………………P.79 圖五十八明‧蔣應鎬繪《山海經十八卷》──鴸……………………P.80 圖五十九明‧胡文煥《山海經圖》本──鴸…………………………P.80 圖六十清‧畢沅《山海經》,畢氏靈巖山館校本──鴸…………P.80 圖六十一日本:《怪奇鳥獸圖卷》──鴸……………………………P.80 圖六十二清‧汪紱《山海經存》──蠱雕……………………………P.105 圖六十三清‧吳任臣《山海經廣注》圖本──蠱雕…………………P.105 圖六十四夢枕獏原作,岡野玲子繪:《陰陽師○9》──玉勝……P.122 圖六十五仙劍奇俠傳第七集影片截圖──靈兒女媧真身……………P.124 圖六十六明‧蔣應鎬繪《山海經十八卷》──女媧…………………P.125 圖六十七仙劍奇俠傳第三十四集影片截圖──比翼鳥………………P.126 圖六十八清‧畢沅《山海經》,畢氏靈巖山館校本──蠻蠻………P.127 圖六十九日本:《怪奇鳥獸圖卷》──比翼鳥………………………P.127 圖七十「金枝演社」《山海經》──后羿…………………………P.129 圖七十一「金枝演社」《山海經》──后羿服裝設計圖……………P.130 圖七十二「金枝演社」《山海經》──女娃…………………………P.132 圖七十三「金枝演社」《山海經》──刑天…………………………P.133 圖七十四「金枝演社」《山海經》──刑天服裝設計圖……………P.134 圖七十五「金枝演社」《山海經》──刑天…………………………P.135 圖七十六清‧吳任臣《增補繪像山海經廣注》圖本──刑天………P.135 圖七十七「金枝演社」《山海經》──夸父…………………………P.137 圖七十八明‧蔣應鎬繪《山海經十八卷》──相柳…………………P.140 圖七十九汪笙【汪笙的《山海經》】──相柳………………………P.140 圖八十明‧胡文煥《山海經圖》本──顒…………………………P.141 圖八十一汪笙【汪笙的《山海經》】──顒…………………………P.141 圖八十二《山海繪卷》──九尾狐……………………………………P.143 圖八十三清‧吳任臣《山海經廣注》──刑天………………………P.149 圖八十三仙劍奇俠傳三──刑天………………………………………P.149 圖八十五絲路Online──刑天…………………………………………P.149 圖八十六墨湘Online──刑天…………………………………………P.149 圖八十七崑崙Online──刑天…………………………………………P.149 圖八十八清‧汪紱《山海經存》──女魃……………………………P.152 圖八十九墨湘Online──旱魃…………………………………………P.152 圖九十墨湘Online──旱魃側身圖…………………………………P.152 圖九十一誅仙Online──旱魃…………………………………………P.152 圖九十二傾城Online──旱魃…………………………………………P.152 圖九十三幻想三國誌2──女魃………………………………………P.152 圖九十四軒轅劍伍──奇肱民…………………………………………P.156 圖九十五軒轅劍伍──九鳳……………………………………………P.157 圖九十六軒轅劍伍──脩傭……………………………………………P.157 圖九十七清‧吳任臣《山海經廣注》圖本──蠱雕…………………P.163 圖九十八清‧汪紱《山海經存》──蠱雕……………………………P.163 圖九十九軒轅劍伍──蠱雕……………………………………………P.163 圖一百大荒《山海經系列》石刻作品例圖…………………………P.171 圖一百零一張帆《山海經系列》剪紙作品例圖…………………………P.171 附錄 附錄一,筆者整理之馬昌儀《古本山海經圖說》裡一神而有兩種以上形 者………………………………………………………………………………P.196 附錄二,文中引用之遊戲簡介………………………………………………P.207 附錄三,筆者與軒轅劍編劇吳欣叡之MSN對談內容……………………P.211 附錄四,筆者與軒轅劍系列網站「暮雲軒」之站長「暮雲」之MSN對談 內容…………………………………………………………………………… P.216 附錄五,筆者與軒轅劍系列網站「楓舞軒轅」之站長「風城之心」之MSN 對談內容……………………………………………………………………… P.218 參考文獻 一、 古代典籍(依作者時代) 漢‧司馬遷:《史記》,臺北:宏業書局,1972年11月。

東漢‧王充撰、黃暉校釋:《論衡校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12月。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5年11月。

廣文編譯所編撰;郭璞:《諸子薈要‧山海經注十八卷、山海經圖讚、山海經補注》,臺北:廣文書局,1965年8月。

晉‧陶潛著、龔斌校箋:《陶淵明集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

周法高:《顏氏家訓彙注》,臺北:臺聯國風出版社,1975年4月。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等正義:《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6春秋左傳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

唐‧長孫無忌等:《隋書》,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5年11月。

後晉‧劉昫等:《舊唐書》,臺北:臺灣中華書局據武英殿本校,1965年11月。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註》,臺北:鵝湖出版社,2003年9月。

宋‧歐陽修、宋祁:《新唐書》,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5年11月。

元‧脫脫等:《宋史》,臺北:中華書局,1965年11月。

明‧王圻,王思義:《三才圖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明‧胡應麟:《四部正譌》,臺北:臺灣開明書局,1969年4月。

晉‧郭璞傳、明‧蔣應鎬繪:《山海經十八卷》(明治三十五年﹝1902﹞尾陽書肆文光堂本)。

四庫全書薈要編委會編:《四庫全書薈要》,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乾隆御覽本,1997年。

清‧永瑢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3月。

清‧吳任臣:《山海經廣注》(清光緒十年﹝1884﹞吳縣掃葉山房刊本)。

清‧汪紱釋:《山海經存》(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梅立雪齋石印本)。

清‧郝懿行注:《山海經箋疏》(清光緒十二年﹝1886﹞上海還讀樓刊本)。

晉‧郭璞注、清‧郝懿行疏:《山海經箋疏》,成都:巴蜀書社,1985年6月初版。

晉‧郭璞注、清‧郝懿行箋疏:《山海經箋疏》,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9年2月。

清‧畢沅:《山海經新校正》,臺北:新興書局,1962年。

晉‧郭璞注、清‧畢沅校:《山海經》,臺北:啟業書局有限公司,1977年12月(影印畢氏靈巖山館校本)。

清‧郭慶藩編:《莊子集釋》,臺北:國家出版社,1982年7月。

清‧陳夢雷撰、蔣廷錫奉敕纂:《古今圖書集成》,臺北:鼎文書局,1985年。

楊伯峻:《列子集釋》,臺北:明倫出版社,1970年8月。

王國良:《神異經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3月。

何寧:《淮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10月。

袁珂:《山海經校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袁珂:《山海經校注》,臺北:里仁書局,2004年2月。

二、 現代論著專書(以下皆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丁振宗:《破解《山海經》─古中國的X檔案》,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7月。

於德山:《中國圖像敘述傳播》,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08年5月。

王庸:《中國地理學史》,上海:上海書店,1984年7月。

王孝廉:《中國神話世界》,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1月。

王紅旗、孫曉琴:《中國古代神異圖說》,北京:現代出版社,1995年7月。

王紅旗撰,孫曉琴繪圖:《新繪神異全圖山海經》,北京:昆侖出版社,1996年1月。

王紅旗解說,孫曉琴繪圖:《圖說山海經》,臺北:尖端出版,2006年8月。

水木茂著、蘇阿亮譯:《中國妖怪事典》,臺中:晨星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10月。

伊藤清司:《《山海經》中的鬼神世界》,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90年8月。

伊藤清司:《怪奇鳥獸圖卷》,東京:工作舍,2005年7月。

多田克己著;歐凱寧譯:《日本神妖博物志》,臺北:商周出版社,2009年6月。

安京:《山海經新考》,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0年12月。

呂子方:《中國科學技術史論文集(下)‧讀《山海經》雜記》,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年4月。

扶永發:《神州的發現:山海經地理考》,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

杜而未:《山海經神話系統》,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3月。

何新:《諸神的起源》,臺北:木鐸出版社,1987年6月。

李豐楙:《山海經:神話的故鄉》,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4年。

邱宜文:,《山海經中的神話思維》,臺北:文津出版社,2002年。

周蕪:《金陵古版畫》,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1993年6月。

施惠淇著,葉乙龍繪圖:《彩繪山海經》,臺北:佳赫文化行銷有限公司,2011年3月。

亞理斯多德著,羅念生譯/賀拉斯著,楊周翰譯:《詩學‧詩藝》,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8年。

袁珂:《古神話選釋》,臺北:長安出版社,1986年6月。

袁珂:《中國神話傳說辭典》,臺北:華世出版社,1987年5月。

袁珂:《中國神話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8年10月。

袁珂:《中國神話通論》,成都:巴蜀書社,1993年4月。

袁珂:《中國神話傳說》,臺北:里仁書局,1995年7月15日。

袁珂:《袁珂神話論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6年9月。

宮玉海:《山海經與世界文化之謎》,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5年1月。

徐顯之:《山海經探原》,武漢:武漢出版社,1991年3月。

徐志平:《中國古代神話選注》,臺北:裡仁書局,2009年9月30日。

徐客:《圖解山海經》,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7年10月。

馬昌儀:《中國神話學文論選萃(上下編)》,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4年2月。

馬昌儀:《全像山海經圖比較》,北京:學苑出版社,2003年8月。

馬昌儀:《古本山海經圖說》,臺北:蓋亞文化有限公司,2009年5月。

郭郛:《山海經注證》,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5月。

淩純聲等:《山海經新論》,臺北:東方文化供應社,1970年。

陳天水:《中國古代神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12月。

張岩:《山海經與古代社會》,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6年6月。

張春生:《山海經研究》,少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7年10月。

張華繪著:《山海經‧五藏山經圖譯》,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8年10月。

傅錫壬:《白話山海經》,臺北:智揚出版社,1984年。

傅錫壬:《中國神話與類神話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5年11月。

湖南省博物館、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著:《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上、下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73年10月。

葉舒憲、蕭兵、鄭在書:《山海經的文化尋蹤─「想像地理學」與東西文化碰觸》,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

蒙文通:《巴蜀古史論述‧略論《山海經》的寫作時代及其產生地域》,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8月。

廖群:《神話尋蹤》,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8月。

趙俊波、趙小山:《翫‧山海─69個你所不知道的山海經之謎》,臺北:咖啡田文化館,2006年5月。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上冊》,臺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2006年8月。

赫子東:《山海經圖文百科1000問》,西安:陜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6月。

潛明茲:《中國古代神話與傳說》,北京:天津教育出版社,1991年11月。

魯迅;周錫山評注:《中國小說史略》,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3月。

譚維四:《曾侯乙墓》,臺北:瑞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4月。

饒宗頤:《澄心論萃》,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7年4月。

蘭草搜集整理:《軒轅黃帝傳說故事》,西安:陜西旅遊出版社,1986年1月。

三、 期刊論文 王紅旗:〈讀《山海經校注》劄記〉,《社會科學研究》,1984年,第5期。

王紅旗:〈對《山海經》的新認識〉,《文史雜誌》,1997年,第5期。

王紅旗:〈重新復原山海經地理圖──解讀四千多年前的地理考察報告〉,《地圖鑒賞》,1998年,第1期。

王紅旗:〈再現《山海經》人文地理景觀〉,《文史雜誌》,1998年,第6期。

王紅旗:〈《五藏山經》時代的預測活動〉,《文史雜誌》,2000年,第1期。

4王紅旗:〈恢復《山海經》十八卷《大荒四經》的原排序位置〉,《福建師大福清分校學報》,2010年,第4期。

王紅旗:〈郭璞版《山海經》中次一經是從北次二經脫落下來的〉,《福建師大福清分校學報》,2011年,第1期。

王猛:〈論神話與神魔小說之關係〉,《青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3期。

王園園:〈淺論上古神話對中國古典小說的影響〉,《大眾文藝》,2009年,第22期。

古原:〈《山海經》與中國古小說的萌生〉,《贛南師範學院學報》,1992年,第3期。

任乃強:〈《山海經》釋名〉,《文史雜誌》,1987年,第3期。

伊藤清司:〈《山海經》圖像的真正研究─評《古本山海經圖說》〉,《民俗研究》,2002年,第3期。

沙嘉孫:〈《山海經》中所見我國古民俗〉,《民俗研究》,1986年,第1期。

沈光海:〈《山海經》中之同物異名──讀《山海經箋疏》、《山海經校注》劄記之一〉,《河池學院學報》,1988年,第4期。

沈海波:〈略論《山海經圖》〉的流傳情況〉,《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7卷第5期,(2000年10月)。

沈海波:〈論《山海經》的篇目問題〉,《福建師大福清分校學報》,2010年,第4期。

沈海波:〈論《山海圖》產生的時代〉,《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1期。

汪俊:〈《山海經》無「古圖」說〉,《徐州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3期,(2002年9月)。

李行之:〈《山海經》作者考〉,《求索》,1989年,第6期。

李增華:〈《山海經》神話思維的演變和特徵〉,《邊疆經濟與文化》,2008年,第3期。

李小光:〈「絕地天通」:論中國古代宗教多神性格之源〉,《宗教學研究》,2008年,第4期。

金容權:〈《山海經》的流傳與重要古本考評〉,《安慶師院社會科學學報》,1996年,第4期。

邱海珍:〈《鏡花緣》對《山海經》的發展〉,《中州大學學報》,第25卷第5期,(2008年10月)。

岳峰、王懷義:〈論中國史前神話的圖像傳承〉,《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第31卷第6期,(2010年)。

段渝:〈中國《山海經》學術討論會上的一些新觀點和爭議問題〉,《大自然探索》,1984年,第4期。

胡仲實:〈圖騰、神、神話──讀《山海經》,《廣西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7年,第1期。

胡遠鵬:〈《山海經》研究的意義〉,《齊齊哈爾師範學院學報》,1994年,第4期。

胡遠鵬:〈論《山海經》是一部信史〉,《中國文化研究》,1995年,第10期。

胡遠鵬、楊卓:〈《山海經》研究的新突破〉,《長沙水電師院社會科學學報》,1995年,第2期。

胡遠鵬:〈論現階段《山海經》〉,《淮陽師專學報》,第19卷第2期,(1997年)。

胡遠鵬:〈奇書《山海經》的真面目〉,《文化透視》,1999年,第1期。

胡遠鵬:〈《山海經》研究50年〉,《青海師專學報(社會科學)》,2000年,第5期。

胡遠鵬:〈《山海經》與〈天問〉〉,《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學報》,2008年,第3期。

袁珂:〈關於《山海經》校譯的幾個問題〉,《思想戰線》,1983年,第5期。

袁珂:〈論《山海經》的神話性質──兼與羅永麟教授商榷〉,《思想戰線》,1989年,第5期。

馬昌儀:〈明刻山海經圖探析〉,《文藝研究》,2001年,第3期。

馬昌儀:〈山海經圖:尋找《山海經》的另一半〉,《文學遺產》,2000年,第6期。

馬昌儀:〈山海經圖:中國古文化珍品〉,《民俗研究》,2000年,第3期。

馬昌儀:〈〈山經〉古圖的山神與祠禮〉,《藝術探索》,2001年,第4期。

馬昌儀:〈明代中日山海經圖比較——對日本《怪奇鳥獸圖卷》的初步考察〉,《中國歷史文物》,2002年,第2期。

馬昌儀:〈山海經圖的傳承與流播〉,《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2期。

馬昌儀:〈從戰國圖畫中尋找失落了的山海經古圖〉,《藝術探索》,2003年,第4期。

馬昌儀:〈遙祭伊藤清司教授〉,《民俗研究》,2007年,第3期。

馬力:〈我國最古老的一部志書——《山海經》導讀〉,《黑龍江史志》,2006年,第4期。

唐世貴:〈《山海經》作者及時地再探討〉,《江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第22卷第5期,(2003年10月)。

唐明邦:〈從《山海經》看我國原始宗教與巫術科學的特點〉,《大自然探索》,1982年,第2期。

孫佩霞:〈中日古代神話女性形象比較〉,《日本研究》,2008年,第4期。

孫國霞:〈漫談古籍文學作品藝術插圖及其特點和價值〉,《圖書館建設》,2003年。

孫致中:〈《山海經》的性質〉,《貴州文史叢刊》,1985年,第3期。

孫致中:〈《山海經》的作者及著作時代〉,《貴州文史叢刊》,1986年,第1期。

孫致中:〈《山海經》與《山海圖》〉,《河北學刊》,1987年,第1期。

孫致中:〈《山海經》怪物試解〉,《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7年,第2期。

翁銀陶:〈《山海經》性質考〉,《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年,第4期。

徐潔:〈談談中國古籍插圖的幾種類型〉,《圖書館建設》,2001年,第1期。

常征:〈《山海經》及其史料價值〉,《北京社會科學》,1988年,第3期。

常過寶:〈論上古動物圖畫及其相關文獻〉,《文藝研究》,2007年,第6期。

章行:〈異獸圖考《山海經》〉,《東方藝術經典》,2007年,第8期。

陳富元:〈試論《山海經》二元對應神話思維模式與明清神魔小說〉,《青海師範大學民族師範學院學報》,2009年,第1期。

陳天俊:〈《山海經》與先秦時期的南方民族〉,《貴州社會科學》,1984年,第4期。

閆德亮:〈中國古代神話的宇宙觀〉,《中州學刊》,2008年,第5期。

張紫晨:〈《山海經》的民俗學價值,《思想戰線》,1984年,第4期。

張志堯:〈人首蛇身的伏羲、女媧與蛇圖騰崇拜──兼論《山海經》中人首蛇身之神的由來〉,《西北民族研究》,1990年,第1期。

張箭:〈從自然地理學辨《山海經》的地域範圍〉,《大自然探索》,第15卷第3期,1996年。

張春生:〈《山海經》釋名〉,《學術月刊》,2000年,第11期。

張建:〈《山海經》──中國最早的地理志〉,《嶽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21卷第1期,(2006年2月)。

張祝平:〈《山海經》圖、圖贊、圖詩〉,《古典文學知識》,2001年,第5期。

張步天:〈20世紀《山海經》研究回顧〉,《青海師專學報(社會科學),1998年,第3期。

張步天:〈《山海經》研究史初論〉,《益陽師專學報》,1998年,第2期。

張步天:〈《山海經》與圖騰崇拜〉,《青海師專學報(社會科學)》,1999年,第3期。

張步天:〈《山海經》遠古時代史內涵〉,《益陽師專學報》,1999年,第3期。

張步天:〈20世紀《山海經》性質的討論〉,《益陽師專學報》,2000年,第3期。

張步天:〈20世紀《山海經》作者和成書經過的討論〉,《益陽師專學報》,2001年,第1期。

張步天:〈《山海經》性質志書說芻議〉,《益陽師專學報》,2001年,第4期。

張步天:〈《山海經》地圖的性質與內涵〉,《湖南城市學院學報》,2006年,第2期。

張步天:〈古代《山海經》研究史略〉,《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學報》,2008年,第1期。

張步天:〈薪火相傳山海圖——張華《山海經•五藏山經圖譯》評介〉,《福建師大福清分校學報》,2009年,第4期。

趙建軍:〈《山海經》的神話思維結構〉,《淮陰師專學報》,第19卷第2期,(1997年)。

葉舒憲:〈《山海經》神話政治地理觀〉,《中文自學指導》,1999年,第3期。

葉舒憲:〈《山海經》神話政治地理學(續完)〉,《中文自學指導》,1999年,第4期。

葉舒憲:〈《山海經》:從單純考據到文化詮釋〉,《淮陰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2期。

葉舒憲:〈漫話《山海經》〉,《中文自學指導》,2000年,第5期。

葉舒憲:〈神話的意蘊與神話學的方法〉,《淮陰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2期。

楊義:〈《山海經》的神話思維〉,《海南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6卷第1期,(1993年)。

楊利慧:〈「讀圖時代」裡「山海經圖」的開拓性研究——談馬昌儀的兩部山海經圖研究近著〉,《民族文學研究》,2005年,第1期。

劉守華:〈千古奇書重放異彩──讀馬昌儀著《古本山海經圖說》〉,《民俗研究》,2001年4月。

劉青:〈略論《山海經》的古史研究價值〉,《學習月刊》,2009年,第5期。

劉麗芳:〈淺論上古神話的精神特質與價值〉,《西安社會科學》,2010年,第5期。

劉琴:〈《山海經》對《鏡花緣》的影響〉,《許昌學院學報》,第24卷第1期,(2005年)。

趙沛霖:〈中國神話的分類與『山海經』的文獻價值〉,《文藝研究》,1997年,第1期。

廖群:〈《山海經》中的原始徵兆信仰及其民俗學價值〉,《民俗研究》,2006年,第2期。

蔡萍:〈論《山海經》中上古神話思維的特徵〉,《長城》,2009年,第4期。

歐陽健:〈從《山海經》看神怪觀念的起源〉,《上海師範大學學報》,1997年,第1期。

顧豔秋:〈探究插圖在古籍設計中的運用〉,《藝術與設計》,2009年,第1期。

靈華:〈《山海經》概說〉,《貴州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2期。

四、學位論文 王亭文:〈明、清《山海經》神怪造形差異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6月。

王韶薇:〈《山海驚奇》─《山海經》圖像之裝飾帶創作〉,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李仁澤:〈山海經神話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5月。

陳逸根:〈《山海經》中之原始信仰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7月。

陳春玉:〈《山海經》蛇類之寓意與象徵的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6月。

郭書欽:〈運用Maya軟體於3D動畫之創作研究-以《夢遊山海經》為例〉,國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7月。

張化興:〈《山海經》中的神話與宗教初探〉,靜宜大學中國文學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1月。

康柏楷:〈運用符號學觀點分析《山海經》神怪造形之創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6月。

黃明麒:〈現代山海經圖本設計〉,中原大學商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7月。

蕭智文:〈膻海經─以山海經故事改編之插畫創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6月。

蕭睿君:〈妖怪設計:如何為兒童設計妖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7月。

蘇家蓁:〈解構《山海經》部份角色造形再創新境圖像之研究〉,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6月。

五、小說 Div:《地獄系列第一部,地獄列車》,臺北:春天出版國際文化有限公司,2005年12月14日。

Div:《地獄系列第二部,地獄遊戲》,臺北:春天出版國際文化有限公司,2006年2月13日。

Div:《地獄系列第三部,地獄戰役》,臺北:春天出版國際文化有限公司,2006年5月5日。

Div:《地獄系列第四部,地獄殺陣》,臺北:春天出版國際文化有限公司,2006年10月3日。

Div:《地獄系列第五部,地獄浩劫》,臺北:春天出版國際文化有限公司,2007年5月。

Div:《地獄系列第六部,地獄烽火》,臺北:春天出版國際文化有限公司,2008年2月。

Div:《地獄系列第七部,地獄禪滅》,臺北:春天出版國際文化有限公司,2008年10月2日。

Div:《地獄系列第八部,地獄獨行》,臺北:春天出版國際文化有限公司,2009年12月24日。

Div:《地獄系列第九部,地獄迴歸》,臺北:春天出版國際文化有限公司,2011年5月19日。

Div:《地獄系列第十部,地獄法則》,臺北:春天出版國際文化有限公司,2012年2月7日。

小野不由美:《十二國記─月之影‧影之海(上)》,臺北:尖端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3月。

小野不由美:《十二國記─月之影‧影之海(下)》,臺北:尖端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3月。

小野不由美:《十二國記─風之海‧迷宮之岸(上)》,臺北:尖端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5月。

小野不由美:《十二國記─風之海‧迷宮之岸(下)》,臺北:尖端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5月。

小野不由美:《十二國記─東之海神‧西之滄海》,臺北:尖端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7月。

小野不由美:《十二國記─風之萬里‧黎明之空(上)》,臺北:尖端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9月。

小野不由美:《十二國記─風之萬里‧黎明之空(下)》,臺北:尖端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9月。

小野不由美:《十二國記─圖南之翼》,臺北:尖端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1月。

小野不由美:《十二國記─黃昏之岸‧曉之天(上)》,臺北:尖端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2月。

小野不由美:《十二國記─黃昏之岸‧曉之天(下)》,臺北:尖端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2月。

小野不由美:《十二國記─華胥之幽夢》,臺北:尖端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3月。

小野不由美:《十二國記前傳─魔性之子》,臺北:尖端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3月。

可蕊:《都市妖1給妖怪們的安全手冊》,臺北:蓋亞文化有限公司,2008年5月。

可蕊:《都市妖2過去我是貓》,臺北:蓋亞文化有限公司,2007年6月。

可蕊:《都市妖3是誰在唱歌》,臺北:蓋亞文化有限公司,2007年11月。

可蕊:《都市妖4死者的舞蹈》,臺北:蓋亞文化有限公司,2008年12月。

可蕊:《都市妖5木魚和尚》,臺北:蓋亞文化有限公司,2008年5月。

可蕊:《都市妖6假如生活騙了你》,臺北:蓋亞文化有限公司,2005年11月。

可蕊:《都市妖7可曾記得愛》,臺北:蓋亞文化有限公司,2008年6月。

可蕊:《都市妖8胡不歸》,臺北:蓋亞文化有限公司,2008年6月。

可蕊:《都市妖9妖‧獸都市》,臺北:蓋亞文化有限公司,2008年5月。

可蕊:《都市妖10妖怪幫幫忙》,臺北:蓋亞文化有限公司,2008年6月。

可蕊:《都市妖11形與影》,臺北:蓋亞文化有限公司,2007年2月。

可蕊:《都市妖12小小的全家福》,臺北:蓋亞文化有限公司,2007年4月。

可蕊:《都市妖13圈套》,臺北:蓋亞文化有限公司,2007年12月。

可蕊:《都市妖14白鶴與蒼猿》,臺北:蓋亞文化有限公司,2008年5月。

可蕊:《都市妖奇談卷1》,臺北:蓋亞文化有限公司,2007年11月。

可蕊:《都市妖奇談卷2》,臺北:蓋亞文化有限公司,2007年12月。

可蕊:《都市妖奇談卷3》,臺北:蓋亞文化有限公司,2007年12月。

可蕊:《青丘之國》,臺北:蓋亞文化有限公司,2006年1月。

阿菩:《山海經密碼1魔獸屠城》,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11月。

阿菩:《山海經密碼2決戰滇池》,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12月。

阿菩:《山海經密碼3水漫大陸》,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1月。

阿菩:《山海經密碼4血宗祕謀》,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2月。

阿菩:《山海經密碼5應龍現世》,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3月。

阿菩:《山海經密碼6夏商開戰》,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4月。

阿菩:《山海經密碼7崑崙玄戰》,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5月。

阿菩:《山海經密碼8宇空滅世》,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6月。

結城光流:《少年陰陽師壹──異邦的妖影》,臺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12月。

結城光流:《少年陰陽師貳──黑暗的呪縛》,臺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10年11月。

結城光流:《少年陰陽師叁──鏡子的牢籠》,臺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11年1月。

結城光流:《少年陰陽師肆──災禍之鎖》,臺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8月。

結城光流:《少年陰陽師伍──雪花之夢》,臺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10年8月。

結城光流:《少年陰陽師陸──黃泉之風》,臺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12月。

結城光流:《少年陰陽師柒──火焰之刃》,臺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6月。

結城光流:《少年陰陽師捌──夢的鎮魂歌》,臺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7月。

結城光流:《少年陰陽師玖──真紅之空》,臺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9月。

結城光流:《少年陰陽師拾──光之導引》,臺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11年5月。

結城光流:《少年陰陽師拾壹──冥夜之帳》,臺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1月。

結城光流:《少年陰陽師拾貳──羅剎之腕》,臺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3月。

結城光流:《少年陰陽師拾叁──虛無之命》,臺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11年3月。

結城光流:《少年陰陽師拾肆──竹姬綺緣》,臺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7月。

結城光流:《少年陰陽師拾伍──蒼古之魂》,臺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9月。

結城光流:《少年陰陽師拾陸──玄妙之絆》,臺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11月。

結城光流:《少年陰陽師拾柒──真相之聲》,臺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12月。

結城光流:《少年陰陽師拾捌──嘆息之雨》,臺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10年3月。

結城光流:《少年陰陽師拾玖──歸天之翼》,臺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10年5月。

結城光流:《少年陰陽師貳拾──無盡之誓》,臺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10年7月。

結城光流:《少年陰陽師貳拾壹──幽幽玄情》,臺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10年9月。

結城光流:《少年陰陽師貳拾貳──無懼之心》,臺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10年11月。

結城光流:《少年陰陽師貳拾叁──憂愁之波》,臺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11年1月。

結城光流:《少年陰陽師貳拾肆──寂靜之瞬》,臺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11年3月。

結城光流:《少年陰陽師貳拾伍──失迷之途》,臺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11年7月。

結城光流:《少年陰陽師貳拾陸──彼方之敵》,臺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11年11月。

結城光流:《少年陰陽師貳拾柒──狂風之劍》,臺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12年3月。

結城光流:《少年陰陽師貳拾捌──真心之願》,臺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12年7月。

蝴蝶:《幻影都城I初相遇》,臺北:春光出版,2005年12月。

蝴蝶:《幻影都城II再相逢》,臺北:春光出版,2008年1月。

蝴蝶:《幻影都城III歸隱》,臺北:春光出版,2008年3月。

蝴蝶:《幻影都城IV千年微塵》,臺北:春光出版,2007年1月。

蝴蝶:《幻影都城V初萌》,臺北:春光出版,2007年9月。

蝴蝶:《幻影都城VI追尋》,臺北:春光出版,2008年3月。

蝴蝶:《幻影都城VII歿日》,臺北:春光出版,2008年7月。

蝴蝶:《禁咒師I》,臺北:雅書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7年5月。

蝴蝶:《禁咒師II》,臺北:雅書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8年2月。

蝴蝶:《禁咒師III》,臺北:雅書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9年2月。

蝴蝶:《禁咒師IV》,臺北:雅書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7年8月。

蝴蝶:《禁咒師V》,臺北:雅書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7年10月。

蝴蝶:《禁咒師VI》,臺北:雅書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9年2月。

蝴蝶:《禁咒師VII》,臺北:雅書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8年2月。

六、漫畫 夢枕獏小說原作;岡野玲子:《陰陽師○9》,臺北:東立出版社有限公司,2006年9月。

藤田和日郎作;劉錦秀譯:《魔力小馬○12》,臺北:大然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5月。

七、報紙 廈門晚報,藝術版,2009年6月7日。

八、網路 山海繪卷http://www.wretch.cc/blog/jeff19840319/13823144 幻想三國誌二官網http://www.uj.com.tw/game/FS2/a1.htm 幻想三國誌二開頭動畫http://hk.video.yahoo.com/video/video.html?id=620375 仙劍奇俠傳三官網http://pal.joypark.com.tw/PAL3/info_note.asp 金枝演社http://www.goldenbough.com.tw/2006/new.htm 金枝演社《山海經》預告片http://mymedia.yam.com/m/1985581 軒轅劍伍官網http://swd.joypark.com.tw/SWD5/StoryInfo/StoryInfo01.aspx 張帆《山海經系列》剪紙http://www.china56n.com/papercut/images/show_2.php?c_id=D02 崑崙online官網http://kl.lager.com.tw/main.php 絲路online官網http://www.sro.com.tw/ 傾城online官網http://qc.funmily.com/html/news/index_1.shtml 誅仙online官網http://zx2.gameflier.com/index.asp 墨湘online官網http://ms.runup.com.tw/top.php 九、MSN訪談 吳欣叡:軒轅劍系列編劇,於2010年6月9日至7月7日間,以MSNn對談。

暮雲:軒轅劍系列網站「暮雲軒」站長,於2010年6月16日,以MSN對談。

風城之心:軒轅劍系列網站「楓舞軒轅」站長,於2010年6月20日至7月3日間,以MSN對談。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同意授權校園內公開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資料庫廠商瀏覽/列印電子全文服務,且權利金通知本人領取。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返回頁首 有疑問嗎?歡迎洽詢! 圖書館:(02)2621-5656轉2487或來信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