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口含玉蟬死而不朽"傳聞--文化--人民網 - 人民网文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蔣衛東   古玉品鑒   蔣衛東   198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考古系,曾任浙江省良渚博物院院長,現為中國文物學會玉器專業委員會理事、中華玉文化中心專家委員、浙江省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

  蟬蛹從土中爬出,蛻殼羽化,高棲樹干,鳴唱一夏,流響聲遠的生命歷程,很早便被古人關注和認知,並視為精靈神異,甚至挂鉤聯想到人的生死往復。

於是,早在五千多年前,古人便拿玉來制琢蟬的形象,佩戴身上,期待擁有蟬的靈氣與稟賦。

最早的玉蟬,出於良渚文化,形象朴拙,背面鑽有牛鼻孔,縫綴在衣物上,可強化巫覡上天入地、事神求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