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大巨蛋案最新進度柯文哲:堅持公安、務實解決問題是不變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柯文哲指出,2015年5月14日市府發現大巨蛋未按圖施工,依法勒命停工,這個停工在法院的歷次判決都是支持臺北市政府的,這五年來,整個大巨蛋 ... 至於大巨蛋何時完工?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search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 進階搜尋 分享 分享至Facebook[另開新視窗] 分享至Plurk[另開新視窗] 分享至twitter[另開新視窗] 分享至line[另開新視窗] 分享至email[另開新視窗] 關於大巨蛋 興建緣由 預期效益 組織介紹 大事紀 公告資訊 最新消息 新聞稿 會議紀錄 相關文件 樹木移植作業 公共安全 常見問題 影音專區 上方連結 網站導覽 下方連結 網路安全政策 隱私權政策 政府網站資料開放宣告 本站使用正體字 ::: 上方連結 網站導覽 臺北市政府大巨蛋公開資訊專頁 search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 進階搜尋 字級 小 中 大 分享 分享至Facebook[另開新視窗] 分享至Plurk[另開新視窗] 分享至twitter[另開新視窗] 分享至line[另開新視窗] 分享至email[另開新視窗] 關於大巨蛋 興建緣由 預期效益 組織介紹 大事紀 公告資訊 最新消息 新聞稿 會議紀錄 相關文件 樹木移植作業 公共安全 常見問題 影音專區 首頁 公告資訊 新聞稿 新聞稿 網頁功能 列印內容[另開新視窗] 注音 :::說明大巨蛋案最新進度柯文哲:堅持公安、務實解決問題是不變的信念 臺北市長柯文哲8日上午,在市府親自主持大巨蛋案最新進度的說明記者會,他強調,發現問題、面對問題以及務實的解決問題,是他上任以來沒有改變的信念,對於大巨蛋案,市府的原則就是不刁難、不放水,給市民朋友一個安全、合法合理的大巨蛋,也希望未來的大巨蛋不只是個市民休閒活動的中心,更能代表一個新的城市文化,那就是面對問題、解決問題,而且是務實的解決問題。

柯文哲指出,2015年5月14日市府發現大巨蛋未按圖施工,依法勒命停工,這個停工在法院的歷次判決都是支持臺北市政府的,這五年來,整個大巨蛋園區經過7次都審、2次的環差審議,還有2次防火避難性能審查,單單在內政部的防火避難性能審查就審了3年,而所有臺北市政府舉辦的都審、環評會議,都是秉持公開透明的原則,線上直播,讓所有民眾可以線上監督。

柯文哲表示,這5年來,經過漫長的審議,還是做了一些事情,包括原來的大巨蛋地下室是沒有防火區劃,後來做了14個防火區劃;逃生梯也增加8個,做到每個防火區劃都有逃生梯;最重要是室內容留人數從原來的13萬7,963人,降到5萬9,833人;此外也優化消防救災的動線,增加避難空間。

柯文哲也再次聲明,當年的七項公安標準,從頭到尾都維持不變,讓大巨蛋在軟硬體方面逐漸改善去符合這些標準,包括大巨蛋可能引發的交通擁塞,也讓大巨蛋的基地內縮保留幹道的寬度,避免塞車。

未來臺北市政府還會將過去簽訂的開發權利金零、營運權利金零等種種不合理的條約,會用超額利潤來處理,讓大巨蛋更符合公眾的期待,更符合BOT的精神,更符合公益使用的目的。

柯文哲說,今天的記者會中,會由各局處會報告大巨蛋在這段時間的改變,包括停工期間施工的問題,給大家明確的答案。

他強調,因為市府團隊積極面對問題,大巨蛋才有機會改善,因為市府團隊的勇於承擔,才沒有讓錯誤循環。

他也希望未來的大巨蛋不只是個市民休閒活動的中心,更能代表一個新的城市文化,那就是面對問題、解決問題,而且是務實的解決問題。

出席今日大巨蛋記者會的首長,包括副市長黃珊珊、都發局長黃景茂、交通局長陳學台、臺北市政府參議陳世浩、建管處長張明森、環保局長劉銘龍、消防局長吳俊鴻、體育局長李再立、臺北市政府發言人周台竹,並採全程直播。

黃珊珊副市長也補充表示,有關大巨蛋續約議約的部分,這個案子在民國98年8月31日,監察院糾正臺北市政府跟遠雄合約裡面有39項缺失,那前市府並沒有修約成功,原來簽約版本有很嚴重失衡問題。

首先,就是0權利金,再來就是罰則過低。

108年11月5日開始跟遠雄公司開會有達到5次,監察院糾正39項缺失已經全部議約完成,都有相對的共識。

裡面有兩個比較重要的部分是,履約保證的保證金大約是3億元,原來約定說營運期滿2個月之內就要還給遠雄,現在延長到至少6個月;另外,裁罰額度過低,每天只能罰5萬元修正到10萬元,裁罰額度上限每次違規只能罰到300萬,現在調到900萬。

接下來的議約過程,在建造執照核發以前,其實市府沒有議約的必要,但如果開始核發,就會啟動修約的程序,會在使用執照核發前完成兩件事情。

第一、修訂投資執行的計畫書。

當年投資計畫書已經有很多時空環境的變遷,相關狀況的改變,希望這個部分可以修正,最重要的是市府跟遠雄公司已經達成基本上超額盈餘分配的共識,也就是就遠雄提出的投資計劃,做完整的審閱,除了市府本身的計算之外,也會委託外界的公司研議超額利潤的計算方式,這個部分也會公開透明。

黃珊珊強調,市府也在思考大巨蛋營運後的利潤有沒有回饋市民的機制,另外共識是,營運前3年,不能調升59833的容納人數,希望營運的前3年內先用這樣的方式進行,接下來主要是大巨蛋完成有什麼效益。

臺北市政府是契約當事人,BOT的業主,但是同時也是監督者,剛剛講過公安最重要,希望把市民權益保障住,接下來大巨蛋完成後,可以促進城市發展。

大巨蛋位於北市核心地區,有個新的觀光景點,並擁有優質運動環境,舉辦國際級棒球比賽;另外還可能是多元化展演空間,最重要是串連東西南北,東區商圈到大巨蛋園區到信義商圈,東西區可以結合在一起,南北區是國父紀念館到體育文化園區到鐵道博物館,可以把商業跟文化的軸線東西南北交會,這才是對臺北市最有效益的地方。

會後進行媒體聯訪。

首先,有媒體問到,有關大巨蛋先前消音綿施工以及昨(7)日,工務委員會視察大巨蛋時包含投手丘已挖好,以及先前座椅施作,許多議員質疑有偷施工之疑慮,市長怎麼看?另外市府今日簡報中提及室內容留人數降至為59,833人,與遠雄昨(7)日簡報顯示待商場營運後才會審查容留人數,目前59,833人數是否為市府與遠雄共識之數字?而聯通道疏散部分是否已與文化部溝通,狀態為何?對此,柯文哲表示,有關消音綿施作部分,違法就是就是處罰,目前已拆除及祭出罰款,關於工程部分北市府的態度至始至終一致,一經發現就是處罰,該怎麼罰就怎麼罰!容留人數是相當重要的公安之一,發使用執照前必須確認無疑,原有設定容留人數為13萬7千多人,那人數太可怕為確保公共安全本府要求下修容留人數至59,833人,並規定及限制營運前三年人數不得增加。

另外,有關連通道疏散,柯文哲認為,大巨蛋即使建照過關,還有許多精進空間要讓它更安全,有關地下連通道增加疏散的部分,相信安全會改善與文化部皆已溝通不只前方還包括後方菸廠路行走通道,大巨蛋目前僅是通過一個標準,後續還有許多要做的部分,來讓大巨蛋更安全。

媒體詢問,市長一直強調財政紀律勿債留子孫,大巨蛋是否要拼在市長任內完工?還是會拖到下一任市長來完成?另外市長是否能擔保大巨蛋安全無疑?柯文哲說,大巨蛋對他來說並不是政績而是處理善後。

大巨蛋就是拆與不拆的問題,若不拆那就要做到在安全上是可以使用的程度。

至於大巨蛋何時完工?市府就是依法行政且不放水不刁難,剩下就看遠雄有沒有通過審核,所以這沒有一定的完工日期。

至於大巨蛋的安全問題,柯文哲指出,必須做到最安全的程度。

市府一開始設定開放59,833這個較低的人數來營運,在過程當中再看有哪些地方可以改善,用務實的態度來解決大巨蛋的安全問題媒體詢問,有關建築技術規則第97、127條,目前大巨蛋還是在違規狀態,市長算是替遠雄開先例,在違規狀況下核發建照,臺北市過去有這樣的案例嗎?首先,都發局長黃景茂表示,針對第97條不是違規。

一般在核發建照時,行政與技術分離,目前遠雄的建築師認為大巨蛋在技術方面OK,但建管處認定要符合第97條必須做安全梯的1小時防火區劃牆,至於有無違規僅認知問題。

黃景茂強調,建管處負責行政審查,有關大巨蛋案符合都審、環差,相關程序完備後可核發建照,但會在建照上備註須在取得使用執照前將安全梯防火區劃牆施作完成,而技術部分則交由建築師審查,這樣的程序也是臺北市的通案。

另有關第127條群聚活動,本來就應申請。

建管處長張明森補充說明,一般在核發建照流程,先准照再抽查,抽查時發現缺失則列管,會要求在竣工或核發使用執照前要修正完成。

張明森表示,針對遠雄的執照核發,確實有特別嚴格,在准照前先挑出缺失在執照內列管,並要求在竣工前完成;昨日遠雄強調自己是室外梯不用做防火區劃,但建管處為了安全,堅持要遠雄做防火區劃,張明森再次強調,大巨蛋案沒有放水,會要求所有改善在竣工前完成。

媒體詢問,市長說營運前3年不會調整容留人數先上線,聽起來感覺是在幫遠雄解套,讓市民有先讓大巨蛋營運之後要怎麼改再說的感覺?柯文哲表示,現行在6萬人以下審查應該是沒有問題,至於以後要不要增加人數,這常常是隨著時代,市府現在是採用最嚴格的標準,先給他這樣,至於以後可滾動式修正,以後問題以後再處理。

公開透明,像是97127的這些問題還有室內容留人數的限制,這些事先都講了,大家就知道說以後要注意,但是凡事都要有第一步,不然永遠不能開幕。

媒體接續問到,市長仍以開幕為前提?因為設定的標準,感覺是把大巨蛋留給下一任市長解決?柯文哲回答,他設定條件核准的還是由他負責,但在這個條件下,如果開幕3年後,想要增加人數沒這麼容易,因為還要都審、環評,只是市府先把重點很清楚地把他挑出來,這樣以後暗渡陳倉的機會也少掉。

媒體詢問,前市長郝龍斌2011年時是7天發大巨蛋建照,被質疑圖利,當時柯市長也說覺得毛毛的,現在議員質疑說,柯市長跟郝前市長其實一樣?柯文哲回應,他接手大巨蛋後,經過7次都審、2次環差審議、2次防火避難性能審查,拖了5年,怎麼會說他跟郝龍斌一樣,每一樣市府都公開透明,每一場審查也都線上直播。

由於行政院蘇貞昌院長於昨(7)表示,將利用未來2年的時間,替全臺國中小教室加裝冷氣,費用部分將由中央與各地方政府共同負擔,並將視地方政府的財力調整共同分擔的比例。

媒體也詢問市長是否認為該政策可行?柯文哲指出,今天市長室晨會已經討論過這個政策。

他認為,一個政府應該要能夠走在時代尖端、要聰明,其實加裝冷氣並不是唯一的方法,如果學校在屋頂加裝太陽能板、或是在屋頂及建築物四周牆面加強栽種田園城市的植栽,再加上教室內的窗簾與通風設計,其實都是可以考慮的方法。

,重點是要控制教室空間的溫度與濕度,而不是在於加裝冷氣機。

他以自己先前視察許多學校為例,他就發現有些學校沒有裝設窗簾、但是冷氣溫度開非常低,每個月的電費恐怕十分驚人。

目前北市境內236個學校校舍,在未來15到20年當中,將會有約70%的校舍需要改建。

為此,他已責成市府要成立府層級的專案小組,訂定北市學校綠建築標準。

他強調,重點不僅是在加裝冷氣機,更重要的是要建設整個校園的綠建築,如此一來才有可能省電又環保。

媒體詢問,黨產會酸市長查捷運吃到飽,不如去查(黨產會查的)勞軍捐款,查這個小巫見大巫,還不如去查他們的那件事?另一個問題是,童仲彥之前在議會誹謗郝龍斌的太太,市長覺得這判決是否可以終結議員在言論免責權的亂象?柯文哲回應,第一點,勞軍捐737億當然比捷運重要,所以記者是在指責黨產會這麼多年來都在吃飯不做事?至於言論免責權問題,柯文哲說,每個都計較,自己會先氣死,所以我佛慈悲,阿彌陀佛。

媒體詢問,有關YouBike1.0升級2.0,是不是跟新北市不同調?侯友宜認為臺北市沒有跟新北市討論就逕自汰換,認為新北市合約還沒到期這樣會浪費公帑?柯文哲說明,臺北市在臺灣所有城市走在最前端,內部也有檢討,1.0換2.0難在哪裡,要先找一個地區,市府找臺灣大學為中心,因為原來臺灣大學裡面沒有YouBike,所以要找一個全新的區域設2.0。

1.0要換2.0,單單市長親自主持的會議就不知道多少次了,技術沒有這麼容易,要怎麼過渡、要花多少錢都是問題,自己覺得臺北市政府反而像是捷安特的開放場域,市府開放場域給捷安特做實驗,在過程當中市府也相當配合,也會幫忙規劃路線。

捷安特常常是在臺北試驗成功,在到國外去賣,老實說當在臺北試驗成功,它的價錢跟去其他國內外城市去賣,價格會不一樣,的確是個問題,臺北一定會比較便宜,因為臺北市是研發過程中一個很重要的夥伴,臺北市不只純粹跟捷安特買,還幫忙捷安特研發,捷安特很多過程的設計是臺北市府幫忙研究的。

媒體詢問雙城論壇的籌備進度?是不是要用視訊的方式舉辦?柯文哲強調,坦白講在目前的局面下,特別是在香港這麼嚴峻的狀態下,辦雙城論壇都覺得壓力很大,很怕說又趁機被抹紅。

不過他覺得兩岸之間還是要有交流,因為這對大家還是有好處,而且從統計數字上看起來很明顯,兩岸的經貿往來實在是太密切了,出口占40%、進口占20%,總貿易量30%,2019年大概出超了730億美金。

在經貿往來如此密切的狀態下,政治上採取這麼敵對的態度,還是不太對勁。

當然,臺灣有臺灣的堅持,大陸也有他的堅持,他不認為這是一個短期內可以辦法解決的僵局。

不過大家總是保持交流就會有善意,有善意就能維持交流,雙城論壇已經舉辦10年了,今年也沒有理由說突然停掉,今年因為疫情的關係,會用視訊交流,藉此減少很多的尷尬或是舉辦上的不方便,原則上,辦還是辦,就用視訊的方式。

媒體追問視訊的方式是要用雙方都同意的平臺嗎?柯文哲說,大家要知道,辦一場這種會議,幕後的準備工作比想像中的困難太多了,我們不能用華為、他們不想用Google,這個就要軟硬體一條一條拿出來對。

他常說,一場活動長官上來講話5分鐘,背後的人準備要準備多久。

臺北市政府副發言人黃瀞瑩補充,這個細節之後會再公布。

媒體詢問,今天政院發言人受訪時談到三倍券不會沒有效果,也酸市長沒實際買過東西和繳費?柯文哲反問,如果有效的話,那以前他們罵馬英九是在罵什麼?奇怪。

另外他覺得一般來講,臺北市議員苗博雅講的話,他反而會比較仔細看。

他進一步說,中央政府已經決定了,就決定要這樣做,也決定了4種方法,地方政府比較像捕手,不管投手怎麼丟球,捕手就要想辦法接下來,那中央已經有振興券這個政策,地方政府在這個政策之下,會再思考能不能有更好的振興作用,對北市來講,為什麼一開始只有選擇敬老卡和高中生?因為這是北市的數位基礎建設政策,所以一個政策要有政策引導作用。

他認為這次防疫最成功的不是個案少,大家要知道在整個防疫過程中,全世界只有少數幾個國家的學校是沒有封閉校園的,我們臺灣只是晚兩個禮拜開學,後來都幾乎都是正常,這才是最了不起的,因為讓整個社會的干擾降到最低。

所以像美國直接發放折合臺幣大約3萬6千元的現金,但是臺灣是發放2千元的振興券,這樣差了約18倍。

他認為中央有中央的政策,做了就做了,他的知識是覺得效果不大,但是這是一個收買人心的作用,對他來講,既然中央已經有政策了,那北市就在這基礎上,要想如何做才能讓臺北市更有效率的往前進和更好,就這樣而已。

相關檔案 大巨蛋記者會簡報 pdf(4.71MB) 相關圖片 點閱數:2493 資料更新:109-07-0910:54 資料檢視:109-07-0910:54 資料維護:臺北市政府秘書處媒體事務組 回上一頁 ::: 關於大巨蛋 興建緣由 預期效益 組織介紹 大事紀 公告資訊 最新消息 新聞稿 會議紀錄 相關文件 樹木移植作業 公共安全 常見問題 影音專區 下方連結 網路安全政策 隱私權政策 政府網站資料開放宣告 本站使用正體字 更新日期111-07-03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體育局 協辦單位:臺北市政府都發局、臺北市政府環保局、臺北市政府法務局、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地址:10553臺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4段10號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8:30至下午5:30,例假日及國定假日休息 電話:02-2570-2330或撥臺北市民當家熱1999(外縣市請撥02-27208889)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