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聚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都市聚落. 人口較為稠密、工商業較為發達的地區,一般包括住宅區、工業區和商業區,並具備行政管轄功能,常設有公共行政機關,有樓房、街道和公園等公共設施,為較大的 ... 都市聚落人口較為稠密、工商業較為發達的地區,一般包括住宅區、工業區和商業區,並具備行政管轄功能,常設有公共行政機關,有樓房、街道和公園等公共設施,為較大的聚落。

都市的出現與商業的變革有直接的關係,最初都市中的工業集聚,便是為了使商品交換變得容易。

都市聚落的人口通常較多,居民以第二、三級產業為主,大部分都市的區位特徵是︰地勢較低、沿海地區、交通方便、歷史悠久、資源豐富或有廣闊的腹地,有大、中、小等各種階層。

主要的都市功能包括︰行政、住宅、商業、工業、交通、文化等。

一般來說,大都市均為多功能都市;較小的都市,有可能是單一功能都市。

都市提供的每一項服務,均需要有一個最低的人口數字,以支持它的生存。

都市的人口愈多、面積愈大,都市中心的功能類型及數量愈多。

大型活動或專門服務,由於不是經常性需要,需要較大的人口才能支持;相對而言,這些受活動的服務範圍也較大。

在臺灣,18世紀的「一府二鹿三艋舺」是最早可稱為港口都市的聚落。

日治時期許多開發與建設產生一些新都市,如鐵路興建促使許多沿線都市(如臺中)發展及繁榮,海港建設促使基隆和高雄分別取代淡水及安平。

國民政府遷臺後,中國大陸來臺人數多達200萬人,許多都市人口激增。

1970年代的工業化途徑,使農村人口外流到臺北及高雄兩大都會區,造成都市人口膨脹及郊區衛星城鎮的發展。

臺灣一般以鄉鎮市級的行政區為單位,符合以下三項條件者,即視為都市聚落:(一)行政區內人口數在25,000人以上。

(二)行政區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公里1,000人以上。

(三)行政區內就業人口有60%以上從事工業或服務業。

隨著人口愈來愈多,人們居住的地方會不斷在擴大,向四周及高空發展,當地的設施和服務也會同步不斷增加。

當兩個或更多的市鎮結合,形成一個更大的都市聚落時,便會形成都會區。

例如香港、東京及倫敦等,臺灣也形成臺北、高雄、臺中等三大都會區。

撰稿者:張峻嘉最後修訂日期:98年09月24日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