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讓人有改變可能----荀子:勸學(原文+翻譯) - 樵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本文節選自《荀子》〈勸學〉篇。
勸學,勸勉人向學。
全文旨在勉勵世人努力為學,以累積善行,成為品德高尚的人。
荀子 ...
【忘路之遠近】樵客老師的國文教學網站
跳到主文
歡迎您的到訪。
除了為掌燈引路者致敬,也歡迎您一同悠游於文學、哲學、藝術、教育的海洋
部落格全站分類:圖文創作
相簿
部落格
留言
名片
Sep16Mon201914:48
▲「學習」讓人有改變可能----荀子:勸學(原文+翻譯)
題解
本文節選自《荀子》〈勸學〉篇。
勸學,勸勉人向學。
全文旨在勉勵世人努力為學,以累積善行,成為品德高尚的人。
荀子主張性惡說,認為人皆有欲,欲望若不能節制,便容易流於惡,人們的善良行為都是「人為」的結果。
所謂「人為」,指的就是後天的學習,因此荀子特別重視為學之道,期望透過學習以變化人性。
全文內涵非常豐富,文中對於學習的重要性,以及學習的環境、態度、目標等,皆有精闢的論述。
行文時既能以貼切的譬喻寄託道理,又能以排比的句式增強氣勢,更能以映襯的手法凸顯主旨,使得文章顯得十分酣暢而具有說服力。
上圖:荀子
勸學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
……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檝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南方有鳥焉,名曰蒙鳩,以羽為巢,而編之以髮,繫之葦苕。
風至苕折,卵破子死。
巢非不完也,所繫者然也。
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莖長四寸,生於高山之上,而臨百仞之淵。
木莖非能長也,所立者然也。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其質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
故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物類之起,必有所始;榮辱之來,必象其德。
肉腐出蟲,魚枯生蠹。
怠慢忘身,禍災乃作。
強自取柱,柔自取束。
邪穢在身,怨之所構。
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溼也。
草木疇生,禽獸群焉,物各從其類也。
是故質的張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樹成蔭而眾鳥息焉,醯酸而蜹聚焉。
故言有召禍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
故不積蹞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螾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虵蟺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
是故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
行衢道者不至,事兩君者不容。
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
螣蛇無足而飛,梧鼠五技而窮。
詩曰:「尸鳩在桑,其子七兮。
淑人君子,其儀一兮。
其儀一兮,心如結兮。
」故君子結於一也。
昔者瓠巴鼓瑟,而沉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
故聲無小而不聞,行無隱而不形。
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
為善不積邪,安有不聞者乎?
學惡乎始?惡乎終?曰:其數則始乎誦經,終乎讀禮;其義則始乎為士,終乎為聖人。
真積力久則入,學至乎沒而後止也。
故學數有終,若其義則不可須臾舍也。
為之人也,舍之禽獸也。
君子之學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
端而言,蝡而動,一可以為法則。
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
故不問而告謂之傲,問一而告二謂之囋。
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嚮矣。
【文章出處】
《荀子》
〈勸學〉
原作者:荀況(荀子)
註釋翻譯
(一)
君子(有道德、有學問的人)曰:學不可以已(停止)。
譯文:
一個有道德有學問的人會說:學習,是不可以停下來的。
◎學無止境。
◎活到老,學到老。
青(青色染料),取之於藍(藍草),而青於(勝於)藍;冰,水為(凝固)之,而寒於(勝於)水。
譯文:
青色的染料,從藍草中提取,可是顏色比藍草還要青;冰,由水凝結而成,可是比水還要寒冷。
◎台語:歹竹出好筍。
木直中(音ㄓㄨㄥˋ,符合)繩(繩墨,工匠用來取直的墨線),輮(音ㄖㄡˊ,通「煣」,以木浸水再用火烤,使之彎曲。
)以為輪,其曲(曲度、弧度)中(合於)規(圓規),雖有槁暴(音ㄆㄨˋ,今作「曝」,曬),不復(再)挺(伸直)者,輮使之然(如此)也。
譯文:
木材筆直,符合繩墨取直的標準,把它水浸火烤而彎曲成車輪,使它的曲度合於圓的標準,即使又晒乾它,也不會再挺直,這是水浸火烤使它變成如此的啊!
◎電視劇台詞:再也回不去了。
故木受繩(繩墨)則直,金(金屬製成的刀劍)就(趨近)礪(磨刀石)則利。
君子博學而日參(三)省(省察)乎己,則知(智)明而行(行為)無過矣。
譯文:
所以木材經過繩墨的矯正就變得筆直,刀劍在磨刀石上磨過後就變得鋒利。
君子廣博地學習,每天以三件事省察自己,就能心智清明,而行為沒有過失了。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谿(谷),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流傳後世的話語或教訓),不知學問之大也。
譯文:
所以不爬上高山,就不知道天的高大;不面對深谷,就不知道地的深厚;沒聽過古代聖王遺留的訓言,就不知道學問的廣博。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遠。
干、越、夷、貉(各種不同的種族)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如此)也。
……
譯文:
邗、越、夷、貉的嬰兒,出生時哭聲相同,長大後習俗卻不一樣,這是教育使他們如此的。
……
◎三字經:性相近,習相遠。
上圖:墨斗與墨線
(二)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吾嘗跂(音ㄑㄧˋ,提起腳跟)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譯文:
我曾經整天思考,還不如片刻的學習有益。
我曾經提起腳跟遠看,還不如登上高處看得廣闊。
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喊),聲非加(更)疾(宏亮)也,而聞者彰(清楚)。
譯文:
登上高處向人招手,手臂並沒有加長,可是很遠的人都可以看得見;順著風勢喊叫,聲音並沒有更加宏亮,可是聽的人卻聽得很清楚。
假(借助、利用)輿(車)馬者,非利(善於)足(奔跑)也,而致(到)千里;假(借助、利用)舟檝(音ㄐㄧˊ,同「楫」,船槳)者,非能(善於)水(游泳)也,而絕(渡過)江河。
譯文:
借助車馬的人,並不是善於奔跑,卻能到達千里遠的地方;利用船舶的人,並不是善於游泳,卻能橫渡江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君子生(音ㄒㄧㄥˋ,通「性」,指天性)非異也,善假(借助、利用)於物也。
譯文:
君子的天性與常人沒有不同,只是善於借助外物罷了。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三)
南方有鳥焉,名曰蒙鳩,以羽為巢,而編之以髮(草),繫(綁,此指築巢)之葦苕(音ㄊㄧㄠˊ)。
風至苕折,卵破子死。
巢非不完(堅固完好)也,所繫者然(如此)也。
譯文:
南方有一種鳥,名叫蒙鳩,用羽毛做巢,又用茅草來編結鳥巢,繫在蘆葦的花穗上。
一陣風吹來,蘆葦的花穗折斷,鳥蛋摔破,小鳥也就死了。
窩巢並非不堅固完好,而是所繫的地方使它如此。
◎覆巢之下無完卵。
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音ㄧㄝˋㄍㄢ,植物名),莖長四寸,生於高山之上,而臨百仞之淵。
木莖非能長(很長)也,所立者然(如此)也。
譯文:
西方有一種草木,名叫射干,莖長四寸,生長在高山上,面對百丈深淵。
它的莖並不是能長得很長,而是所處的環境使它如此。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音ㄋㄧㄝˋ,黑泥),與之俱黑。
譯文:
蓬草生長在麻叢中間,不用扶它就自然長得很直;白沙放在黑泥裡,會隨著黑泥一齊變黑。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蘭槐(音ㄏㄨㄞˊ,植物名,有香氣)之根是為芷,其(如果)漸(浸泡)之(於、在)滫(音ㄒㄧㄡˇ,臭水),君子不近,庶人不服(佩戴)。
其質非不美也,所漸(浸泡)者然也。
譯文:
香草蘭槐的根稱為芷,如果浸泡在臭水裡,在位者不願接近它,平民百姓也不會佩戴它。
它的本質不是不美好,而是所泡的臭水使它如此。
◎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知其臭。
故君子居(居家)必擇鄉(鄉里),遊(交遊)必就(親近)士(賢士),所以(為了)防邪僻(邪惡)而近中正也。
譯文:
所以君子居家一定要選擇風俗好的鄉里,交遊一定要接近賢士,是為了防止邪惡的引誘而接近中正之道。
(四)
物類之起,必有所始;榮辱之來,必象(符合)其德。
譯文:
萬物的發生,一定有它的根源;榮譽或恥辱的到來,一定符合他德行的好壞。
◎無風不起浪,事出必有因。
肉腐出蟲,魚枯生蠹(音ㄉㄨˋ,蛀蟲)。
怠慢忘身,禍災乃作。
譯文:
肉腐敗了會生蛆,魚枯乾了會生蛀蟲。
怠惰輕慢,忘了修身,災禍就會產生。
強(剛強)自取(導致)柱(斷折),柔自取束(約束)。
邪穢在身,怨之所構。
譯文:
東西太剛強就會導致斷折,太柔弱就會受到束縛。
身上有邪惡汙穢的行為,怨怒就會集結。
施(堆放、放置)薪(柴草)若一(一樣、相同),火就(親近)燥(乾)也;平(填平)地若一(一樣、相同),水就(親近)溼(低溼)也。
草木疇(音ㄔㄡˊ,同類)生,禽獸群焉,物各從其類也。
譯文:
堆放柴草看來好像一樣,火總是燒向乾燥的地方;整平地面看來好像一樣,水總是流向低溼的地方。
草木叢聚而生,禽獸就會群居在此,萬物都是同類相聚的。
是故質(箭靶)的(音ㄉㄧˋ,靶上的中心)張(掛起)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斧)至焉,樹成蔭而眾鳥息(棲息)焉,醯(音ㄒㄧ,醋)酸而蜹(音ㄖㄨㄟˋ,通「蚋」,蚊蟲)聚焉。
譯文:
所以掛起箭靶,箭就射過來了,林木茂盛,斧頭就來砍伐了,樹木長成綠蔭,鳥群就飛來棲息,醋酸腐了,蚊蟲就聚集而生了。
故言有召禍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所學)乎!
譯文:
所以說話有時會招來災禍,行為有時會招來恥辱,君子要謹慎自己的所學啊!
(五)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心神清明的境界)自得(自然達到),聖心(聖人心智)備(具備)焉。
譯文:
累積土石成高山,風雨就會從這裡產生;累積水流成深淵,蛟龍就會在這裡生長;累積善行成為美德,心神靈明的境界可以自然達到,聖人的心智也就具備了。
故不積蹞(音ㄎㄨㄟˇ,同「跬」,半步)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譯文:
所以不累積半步的腳程,就無法到達千里之遠;不聚集細小的水流,就無法匯成長江大海。
◎積沙成塔。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馬車走一天的路程為一駕),功在不舍(捨棄)。
譯文:
千里馬向前一跳,不能超過十步的距離;劣馬拉車走上十天也能到達遠地,牠的成功在於不捨棄。
◎龜兔賽跑。
鍥(音ㄑㄧㄝˋ,雕刻)而舍(捨)之,朽木不折;鍥(音ㄑㄧㄝˋ,雕刻)而不舍(捨),金石可鏤(音ㄌㄡˋ,雕刻)。
譯文:
只雕刻一下就放棄,就算是朽木也折不斷;不斷地雕刻,就是金石也可以雕鏤成功。
螾(音ㄧㄣˇ,同「蚓」,即蚯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地下水),用心一(專一)也。
譯文:
蚯蚓沒有銳利的爪牙,強壯的筋骨,卻能向上食用地面的土壤,向下飲用地底的泉水,這是因為心思專一的緣故。
蟹六跪(腳)而二螯,非虵(音ㄕㄜˊ,蛇))蟺(音ㄕㄢˋ,同「鱔」)之穴,無可寄託(寄居)者,用心躁(浮躁)也。
譯文:
螃蟹有六隻腳和兩隻螯,但是如果沒有蛇與鱔魚的洞穴,就沒有寄住的地方,這是因為心思浮躁的緣故。
是故無冥冥(專注)之志者,無昭昭(光明)之明(智慧);無惛惛(專注)之事者,無赫赫之功(功業)。
譯文:
所以沒有專注的心志,就沒有清明的智慧;沒有專一的行為,就沒有顯著的功勞成就。
行衢道(四通八達的道路,此指歧路。
衢,音ㄑㄩˊ)者不至,事兩君者不容。
譯文:
在岔路徘徊的人永遠不能到達目的地,同時事奉兩個國君的人不會被接納。
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
譯文:
眼睛不能同時看兩樣東西而能看得清楚,耳朵不能同時聽兩種聲音而能聽得清楚。
◎心無二用。
螣(音ㄊㄥˊ,龍的一種)蛇無足而飛,梧鼠五技而窮(困窘)。
譯文:
在岔路徘徊的人永遠不能到達目的地,同時事奉兩個國君的人不會被接納。
眼睛不能同時看兩樣東西而能看得清楚,耳朵不能同時聽兩種聲音而能聽得清楚。
螣蛇沒有腳卻會飛行,梧鼠雖有五種技能卻不免於困窘。
◎樣樣通,樣樣鬆。
詩曰:「尸鳩在桑,其子七兮。
淑人(善人)君子,其儀(態度)一兮。
其儀一兮,心如結(繩結,引申為堅固不改變)兮。
」故君子結(集結、集中)於一也。
譯文:
詩經上說:「布穀鳥在桑樹上,很專一的餵養七隻幼鳥。
善人君子的生活態度也要專一。
生活態度專一,心志就如同繩結一般堅固。
」所以君子為學心志要專一。
上圖:家燕
(六)
昔者瓠巴(相傳皆古代善鼓琴瑟的人。
瓠,音ㄏㄨˋ)鼓瑟,而沉魚出聽;伯牙鼓(彈奏)琴,而六(泛指多數)馬仰秣(音ㄇㄛˋ,草料,此處作動詞用,吃草)。
譯文:
從前瓠巴彈瑟,水裡的魚兒都游出來聆聽;伯牙彈琴,正在吃草的馬都抬起頭來傾聽。
故聲無小而不聞,行無隱(隱密)而不形(顯現於外)。
譯文:
所以聲音無論多小,沒有聽不到的,行為無論多隱密,沒有不顯現於外的。
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
為善不積邪,安(哪裡)有不聞者乎?
譯文:
玉石藏在山中,山上草木就長得青翠,珍珠生在深淵中,河岸就不會乾枯。
行善只怕不能累積,哪有不為人知的呢?
◎花若盛開,蝴蝶自來。
(七)
學(求學)惡(音ㄨ,哪裡、如何)乎始?惡(哪裡、如何)乎終?曰:其數(次序步驟,指方法)則始乎誦經,終乎讀禮;其義(意義,目的)則始乎為士,終(最終目的)乎為聖人。
譯文:
做學問要從哪裡開始?到哪裡結束呢?可以說:次序是從誦讀經書開始,最後要研讀禮儀制度;求學的意義是從做士人開始,最後目的要成為聖人。
真(真誠)積(累積)力(力行)久(持久)則入(深入而有所心得),學至乎沒(同「歿」,死亡)而後止也。
譯文:
如果能真誠、累積、努力、持久實踐,自然可以深入而有心得,這樣學習一直到死才停止。
故學數(次序步驟,指方法)有終,若其義(意義,目的)則不可須臾(須臾,片刻。
臾,音ㄩˊ)舍(音ㄕㄜˇ,捨棄)也。
譯文:
所以求學的方法有結束的時候,至於求學的目標,那就片刻都不可放棄!
為(為學)之人也,舍(音ㄕㄜˇ,捨棄)之禽獸也。
(編按:以下省略「故書者,政事之紀也;詩者,中聲之所止也;禮者,法之大分、群類之綱紀也。
故學至乎禮而止矣。
夫是之謂道德之極。
禮之敬文也,樂之中和也,詩書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間者畢矣。
」)
譯文:
能努力學習的,就是人;如果放棄不學習,就和動物沒有區別了。
(八)
君子之學也,入乎耳,著(牢記)乎心,布(分布)乎四體(四肢),形(表現)乎動靜。
端(音ㄔㄨㄢˇ,通「喘」,細微之言)而言,蝡(音ㄖㄨㄢˇ,細微之洞)而動,一(全)可以為法則(榜樣)。
譯文:
君子為學,聽進耳裡,記在心裡,他的學養充滿全身,表現在行為舉止上。
細微的言語,細微的動作,都可以作為榜樣。
◎腹有詩書氣自華。
◎誠於中,形於外。
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何)足以美(美化)七尺之軀哉!
譯文:
而小人之學卻是從耳朵進去,立即從嘴巴說出來;口耳之間只有四寸的距離,那能夠美化七尺的昂然身軀呢?
◎左耳進,右耳出。
◎耳邊風。
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向人炫耀)。
君子之學也,以美(美化)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獵物,見面時向人進獻的禮物,此指獵取功名利祿的工具)。
譯文:
古代求學的人是為了充實修養自己,現代的學者是讀書的目的為了向人炫耀;君子做學問是為了進德修業,小人做學問是當作獵取功名利祿的工具!
故不問而告謂之傲(急躁),問一而告二謂之囋(音ㄗㄢˋ,多言繁碎,即囉嗦)。
傲,非(不對)也,囋,非(不對)也;君子如嚮(音ㄒㄧㄤˇ,通「響」,回響、響應)矣。
譯文:
所以不等別人發問就告訴他,叫做急躁;問一件事卻告訴兩件事,叫做囉嗦;急躁與囉嗦是不對的,君子答問有如回聲恰如其分。
◎《論語.述而》: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禮記.學記》: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後盡其聲,不善答問者,反此。
◎大叩大鳴,小叩小鳴,不叩不鳴。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樵客
【忘路之遠近】樵客老師的國文教學網站
樵客發表在痞客邦留言(4)人氣()
E-mail轉寄
全站分類:藝文評論個人分類:先秦古文此分類上一篇:▲母子兄弟的恩怨情仇----《左傳》:鄭伯克段于鄢(原文+翻譯)
此分類下一篇:△大軍出發前的預言----《左傳》:蹇叔哭師(原文+翻譯)
上一篇:▲蔣勳講〈桃花源記〉:生命裡最美好的事物,常常出現在你茫然不覺的時刻
下一篇:一把空著的椅子在呼痛----陳芳明:晚餐
歷史上的今天
2020:▲盛席華筵終散場----曹雪芹的顯赫家世及淒涼後半生
2020:▲趙聰:紅樓夢的藝術成就
2020:▲紅樓夢的別稱異名
2020:▲《紅樓夢》賈寶玉為何不喊王熙鳳「嫂子」而是叫「鳳姐姐」?
2020:▲舊時王謝堂前燕----紅樓夢人物關係圖
2020:▲閱讀試題:堆肥並不稀奇,但我們的做法相當科技
2020:△用科技和廚餘打造永續的有機農業,清大博士生許又仁:這年頭不缺人在無塵室裡
2017:▲詩人的樹,情人的樹----張曉風:詠物篇.柳
2017:▲一種古樸誠懇的美----張曉風:流蘇與《詩經》
2017:席慕蓉:一棵開花的樹
2017:鄭愁予:如霧起時
2017:▲鄭愁予:小站之站----有贈
▲top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
參觀人氣
本日人氣:
累積人氣:
文章分類
網站導覽(2)
網站導覽(7)網站管理(1)
主編的窩(7)
育我師友(7)塗鴉寫作(21)發言隨筆(4)自我省思(5)教學點滴(19)國文學科中心(4)工作計畫(0)
國文教學(18)
國文教室(30)寫作教室(29)文學意象(10)文法修辭(10)應用文(4)國語文競賽(21)國文題庫(32)大考國文(82)大考國寫(29)大考趨勢(6)國中會考(2)統測國文(14)教甄國文(1)文白之爭(語文改革派)(74)文白之爭(經典傳統派)(32)文白之爭(持平中立派)(15)國文教學省思(36)中國文學系(7)
音樂.電影.多媒體教學(17)
古典音樂(1)英文老歌(3)大音希聲(古代樂曲)(3)民族音樂(2)國語老歌(5)台語老歌(4)影視配樂(9)古典詩詞譜曲(7)現代詩譜曲(5)古典風流行歌曲(8)流行音樂(6)卡通動畫(5)認識電影(1)電影劇本(26)現代舞蹈(1)多媒體教學(64)遠距線上教學(8)
閱讀書房(8)
藏書家(4)圖書館(1)閱讀之旅:經典書單(14)閱讀悅讀(18)研究方法(3)學問人生(4)治學地圖:參考工具書(0)藏書目錄(194)
人物生平(5)
古代作家(51)古代女性(13)現代作家(70)當代學人(28)名人傳記(5)
文學史(4)
文學史方法(1)中國現代文學史(3)中國文學史(1)台灣文學史(1)
神話概論、中國神話傳說(4)
神話概論(3)四靈神獸(7)神話傳說(4)山海經(3)
外國神話傳說(2)
希臘神話(3)印度神話(3)
中國古典小說概論(2)
古典小說(5)魯迅:《中國小說史略》(2)
漢魏六朝筆記小說(3)
六朝志怪(9)列仙傳(3)世說新語(8)
唐代傳奇小說(2)
唐人傳奇(36)太平廣記(1)
宋明筆記小說及話本小說(2)
夷堅志(1)三言二拍(4)
元明清章回小說(9)
水滸傳(8)西遊記(6)三國演義(5)金瓶梅(8)儒林外史(4)紅樓夢(115)蔣勳說紅樓夢(21)老殘遊記(9)章回小說(2)
清代筆記小說(2)
聊齋志異(25)閱微草堂筆記(1)
武俠小說(3)
武俠評論(8)俠的文化(8)武俠小說(3)
小說概論、現代小說(9)
現代小說(18)台灣早期小說(5)小說概論(13)魯迅小說(19)張愛玲小說(14)白先勇小說(23)鍾肇政小說(3)黃春明小說(4)台灣鄉土小說(2)
外國小說(7)
英國小說(1)法國小說(15)美國小說(1)愛爾蘭小說(2)德國小說(2)拉丁美洲小說(8)日本小說(5)
中國古典詩概論、詩經、樂府詩、古詩、近體詩、詩話(20)
古典詩概論(15)詩經(33)歷代詩論詩話(3)樂府民歌(16)文人擬樂府、新樂府(37)漢魏六朝古詩(17)近體詩格律(5)唐代詩歌綜論(6)唐代古詩(22)唐代絕句(18)唐代律詩(21)唐宋詩比較(2)宋代古詩(3)宋代絕句(9)宋代律詩(8)宋代詩歌(10)元明清代詩歌(4)論詩絕句(1)其他詩歌(1)閨怨愛情(3)
外國詩歌及地方詩歌(4)
倉央嘉措(5)紀伯侖(6)泰戈爾(2)西洋詩歌(6)
現代詩學、現代詩(31)
現代詩概論(23)現代詩.方旗(1)現代詩.陳黎(3)現代詩.林泠(2)現代詩.胡適(1)現代詩.余光中(26)現代詩:白萩(4)現代詩.向陽(1)現代詩.吳晟(1)現代詩.蕭蕭(3)現代詩.卞之琳(2)現代詩.杜十三(1)現代詩.非馬(6)現代詩.紀弦(8)現代詩.周夢蝶(14)現代詩.洛夫(12)現代詩.徐志摩(1)現代詩.席慕蓉(7)現代詩.商禽(11)現代詩.張錯(1)現代詩.張默(0)現代詩.覃子豪(1)現代詩.焦桐(1)現代詩.瘂弦(10)現代詩.楊牧(15)現代詩.鄭愁予(11)現代詩.夐虹(2)現代詩.蔣勳(3)現代詩.羅青(1)其他現代詩人(5)新詩賞析(1)
詞、詞話(9)
「詞」綜論(10)晚唐詞(2)五代詞(4)北宋詞(29)南宋詞(11)金元詞(1)明清詞(8)現代詞(2)王國維.人間詞話(8)
曲、曲論(1)
元代散曲(12)
講唱文學(2)
彈詞(1)諸宮調(1)
中國古典戲曲、元雜劇、明清傳奇(4)
京劇(7)雜劇(13)傳奇(戲曲)(23)傳統戲曲概說(5)
戲劇概說、電影劇本、現代戲劇、外國戲劇(3)
外國戲劇(4)希臘悲劇(6)戲劇概說(7)
古文(10)
古文概說(5)先秦古文(31)漢魏古文(15)六朝古文(29)北朝古文(3)唐代古文(39)宋代古文(51)元代古文(3)明代古文(29)清代古文(23)
駢文(1)
歷代駢文(11)
現代散文(24)
親情(21)環保(17)懷舊(3)生活(5)愛情(7)人性(3)散文評論(6)友情(1)性別(1)光陰(5)生老病死(5)自我存在(3)生活隨筆(2)原住民(12)台灣鄉土(2)社會寫實(2)教育(3)飲食(20)青春(4)流浪(3)自然(20)旅行(36)傳記(5)佛教(6)
楚辭(離騷、九歌、天問......)(3)
屈原楚辭(8)楚辭綜論(2)屈原以外楚辭(2)
短賦、漢賦、駢賦、散文賦(3)
漢代大賦(1)六朝駢賦(5)唐宋散文賦(7)
寓言(韓非子、柳宗元、郁離子......)(13)
寓言啟示(7)晏子春秋寓言(2)戰國策寓言(0)列子寓言(3)韓非子寓言(16)說苑新序寓言(3)韓詩外傳寓言(2)柳宗元寓言(6)郁離子寓言(13)其他寓言(3)現代寓言(9)西方寓言(1)幽默小品(2)
生活哲學(6)
生命領悟(32)唐君毅《人生之體驗》(10)格言語錄(20)EQ管理(6)勵志奮進(10)談情說愛(0)
文學理論(4)
文學創作(5)文學批評(9)文學桂冠(4)中國文學概論(1)
藝術、美學(12)
蔣勳談美(17)流商刻羽(10)舞出雲門(2)中國藝術史(8)古蹟風華(2)故宮國寶(12)當代藝術(1)西洋藝術史(1)流行樂壇(1)美的沉思(3)書法之美(30)博物館學(9)
非文學類古代文本(夢溪筆談、天工開物、本草綱目)(3)
夢溪筆談(7)天工開物(4)本草綱目(1)
文字意義(1)
文字意義(5)
史記、二十五史、歷史、史學(14)
史記(107)漢書(6)三國志(5)晉書(2)南史(1)新舊唐書(1)新舊五代史(1)資治通鑑(3)宋史(2)中國歷史(27)黃仁宇《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35)史學史識(4)歷史教學(9)實用歷史(12)
中國思想史(1)
中國思想史(8)
儒家思想、論語、禮記、易經(8)
易經(5)論語(4)生活論語(30)禮記(9)中庸(4)孔門氣象(12)孝道(2)幼學蒙書(4)
孟子(8)
孟子概說(4)孟子.梁惠王(8)孟子.公孫丑(14)孟子.滕文公(3)孟子.離婁(9)孟子.萬章(1)孟子.告子(1)孟子.盡心(1)
道家思想、老子、莊子、列子(4)
道家思想(6)老子(5)莊子(43)列子(3)
先秦諸子、墨家思想、法家思想(4)
先秦諸子(2)墨家思想(7)法家思想(4)呂氏春秋(2)
佛家哲學、禪宗思想(1)
禪宗思想(3)
宋明理學(1)
宋明理學(4)
傳統文化、比較文化學(8)
古人食衣住行生活(15)傳統技藝(6)文化傳統(17)觀人於微(2)晚清民初思潮(5)新儒家(7)比較文化(6)比較文化(1)
鯤島尋源(台灣相關)(9)
台灣歷史(18)近代台灣(3)台灣古文(40)台灣古詩(5)台灣文學(3)台灣新文學(2)民俗信仰(7)地方風土(6)兩岸交流(1)
教育省思(23)
教育省思(55)成長掙扎(1)翻轉教學(17)高等教育(20)兩岸教育(8)教師之路(5)教師甄選(2)教專試題(0)親子教育(27)外國教育(15)教專發展評鑑(10)學子心聲(13)偏鄉教育(5)教師成長(6)學習留白(4)處罰管教(21)教育政策(16)班級經營(6)大學考招(6)性平教育(8)學習熱情(2)教材課本(5)技職教育(3)
哲學概論、知識論、形上學、倫理學、西洋哲學史(10)
思考練功房(19)倫理學(3)知識論(1)西洋哲學史(3)科學哲學(1)印度哲學(1)形上學(5)比較哲學(1)古希臘哲學(1)人生哲學(1)
當代思潮(11)
後現代主義(0)社會主義(1)意識流(1)魔幻寫實主義(1)象徵主義(2)韋伯社會學(3)結構主義與解構主義(5)女權運動(2)人權價值(2)法律公義(1)自由主義(2)
科學、科普閱讀(6)
數學(1)科普教育(6)天文學(1)科普文學(4)心理學(3)生物學(7)
生涯規劃、自傳、面試(6)
面試技巧(3)校系迷思(1)高中生活(1)自傳書寫(5)生涯規劃(5)大學生活(1)
社會觀察、人際職場、組織管理、媒體傳播(8)
性別平等(8)社會評論(10)生活新知(4)職場歷練(16)未來趨勢(13)溝通互動(10)媒體傳播(5)組織管理(3)
宗教、比較宗教學(6)
佛經法句(17)基督宗教(7)佛法如海(8)宗教哲學(2)梵音佛曲(5)佛教史(4)
生死學(3)
死亡省思(3)遺囑墓誌銘(8)敬悼逝者(2)
網海摭拾(2)
網路暫存(15)網站連結(1)
隱藏草稿(0)
西洋文學典故(1)未分類文章(4)
題目內容關鍵字搜尋
喜愛的音樂連結
帕赫貝爾.卡農(鋼琴版)帕赫貝爾.卡農(小提琴版)巴哈.聖母頌(馬友友大提琴)巴哈.耶穌世人仰望的喜悅巴哈.G弦上的詠嘆調巴哈.G大調第一號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前奏曲貝多芬.第六號田園交響曲貝多芬.第九號合唱交響曲聖桑:天鵝(馬友友大提琴)柴可夫斯基.降b小調第一號鋼琴協奏曲第一樂章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柴可夫斯基.第六號悲愴交響曲英國民謠.綠袖子披頭四.LetItBe順其自然(英文)西城男孩.YouRaiseMeUp你鼓舞了我(英文)凱文柯恩.綠鋼琴凱文柯恩.日晷之夢EnnioMorricone.新天堂樂園(電影配樂)電影配樂大師EnnioMorricone唐麥克林.Vincent(英文)席琳狄翁.MyHeartWillGoOn(英文)蔡琴.被遺忘的時光蔡琴.不了情萬芳.新不了情潘越雲.浮生千山路蔡藍欽.這個世界五月天.乾杯周杰倫.青花瓷周杰倫.蘭亭序周杰倫.菊花台(音樂)范逸臣.IBelieve(國語)胡夏.那些年盧廣仲.刻在我心底的名字陳明章.下午的一齣戲(臺語)江蕙.多明哥.雨夜花(臺語)江蕙.家後(臺語)林志炫.家後(臺語)蕭煌奇.阿嬤的話(臺語)齊豫.奇異恩典(國語)基督教聖歌.慈光歌(英文管風琴)懺悔偈懺悔偈(台語)佛教梵唄.叩鐘偈(晨鐘偈)佛教梵唄.叩鐘偈(暮鐘偈)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每月文章統計
每月文章統計
2022四月(27)
2022三月(36)
2022二月(21)
2022一月(35)
2021十二月(58)
2021十一月(82)
2021十月(67)
2021九月(37)
2021八月(31)
2021七月(36)
2021六月(61)
2021五月(41)
2021四月(35)
2021三月(27)
2021二月(18)
2021一月(40)
2020十二月(71)
2020十一月(102)
2020十月(73)
2020九月(44)
2020八月(42)
2020七月(50)
2020六月(73)
2020五月(96)
2020四月(62)
2020三月(89)
2020二月(36)
2020一月(63)
2019十二月(61)
2019十一月(63)
2019十月(52)
2019九月(64)
2019八月(93)
2019七月(80)
2019六月(89)
2019五月(68)
2019四月(90)
2019三月(99)
2019二月(67)
2019一月(59)
2018十二月(67)
2018十一月(37)
2018十月(37)
2018九月(46)
2018八月(59)
2018七月(118)
2018六月(124)
2018五月(140)
2018四月(86)
2018三月(109)
2018二月(48)
2018一月(151)
2017十二月(154)
2017十一月(137)
2017十月(120)
2017九月(120)
所有文章列表
最新留言
月曆
«
四月2022
»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相簿幻燈片
QRCode
POWEREDBY
(登入)
新聞交換(RSS)
回到頁首
回到主文
免費註冊
客服中心
痞客邦首頁
©2003-2022PIXNET
關閉視窗
延伸文章資訊
- 1荀子: 勸學-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勸學: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 ...
- 2勸學_百度百科
《勸學》是戰國時期思想家、文學家荀子創作的一篇論説文,是《荀子》一書的首篇。這篇文章分別從學習的重要性、學習的態度以及學習的內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 ...
- 3古文選【勸學篇】 - 讀書人's 收藏- 痞客邦
- 4勸學- 原文、翻譯及賞析_荀子詩詞
作者:佚名《勸學》作爲《荀子》的開篇之作,是一篇論述學習的重要意義,勸導人們以正確的目的、態度和方法去學習的散文。文章以樸素的唯物主義爲理論基礎,旁徵博引,娓娓 ...
- 5「學習」讓人有改變可能----荀子:勸學(原文+翻譯) - 樵客
本文節選自《荀子》〈勸學〉篇。勸學,勸勉人向學。全文旨在勉勵世人努力為學,以累積善行,成為品德高尚的人。 荀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