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大發現-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地理大發現(英語:Age of Discovery;又名探索時代、海權時代、發現時代、大航海時代)指從15世紀到17世紀時期。

該時期內,歐洲的船隊出現在世界各處的海洋上,尋找著 ... 地理大發現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4年10月17日)請協助補充多方面可靠來源以改善這篇條目,無法查證的內容可能會因為異議提出而移除。

致使用者:請搜尋一下條目的標題(來源搜尋:"地理大發現"—網頁、新聞、書籍、學術、圖像),以檢查網路上是否存在該主題的更多可靠來源(判定指引)。

  「發現新大陸」重新導向至此。

關於哥倫布於1492年10月12日發現美洲大陸這一歷史事件,請見「發現美洲」。

地理學 地理學思想史 希臘—羅馬時期 古代中國 古代伊斯蘭 地理大發現 地圖學發展史 環境決定論 區域地理學 計量革命 批判地理學 威尼斯製圖師弗拉·毛羅繪製的弗拉·毛羅地圖(1459年)。

這幅地圖是第一批繪有歐洲、非洲與亞洲的地圖。

盛行於15世紀的卡拉維爾帆船,在大航海時代常被用作遠洋航行。

地理大發現(英語:AgeofDiscovery;又名探索時代、海權時代、發現時代、大航海時代)指從15世紀到17世紀時期。

該時期內,歐洲的船隊出現在世界各處的海洋上,尋找著新的貿易路線和貿易夥伴,以發展歐洲新生的資本主義。

在這些遠洋探索中,歐洲人發現了許多當時在歐洲不為人知的國家與地區。

與此同時,歐洲湧現出了許多著名的航海家,其中有克里斯多福·哥倫布、瓦斯科·達伽馬、佩德羅·阿爾瓦雷斯·卡布拉爾、胡安·德拉科薩、巴爾托洛梅烏·迪亞士、喬瓦尼·卡波托、胡安·龐塞·德萊昂、斐迪南·麥哲倫與胡安·塞瓦斯蒂安·埃爾卡諾等。

在當時,遠洋航行意味著冒險:他們無法準確測量經度[注1],木製船殼無法抵抗船蛆的侵蝕,儲備的食物不適合長期航行[注2],船上的衛生與生活條件也十分糟糕。

然而,受經濟利益與政治利益的雙重驅使,這些人所進行的探索極大地擴展了已知世界的範圍。

[1] 伴隨著新航路的開闢,東西方在文化、貿易之間的聯繫大大增加,使西方文明擴展至全世界,同時帝國主義、殖民主義與自由貿易也開始出現。

歐洲這個時期的國土擴張及快速發展,奠定了其超過亞洲繁榮的基礎。

新航路的發現,對世界各大洲在數百年後的發展也產生了久遠的影響。

對除歐洲以外的國家和民族而言,地理大發現帶來的影響則是複雜而矛盾的,除了物資交流外,因帶給原住民的常是死亡和佔領,可說是一部大侵略史,直至近年美洲國家才開始關注原住民權益。

對於地球生態的影響的也是極巨大的,例如哥倫布大交換。

目次 1社會環境 2背景 3早期的陸路探索 4鄭和下西洋 5葡萄牙的探索 5.1恩里克王子 5.2迪亞士與達伽馬的探索 6葡萄牙與西班牙劃分勢力範圍 7征服的開始與發現美洲 8資源富饒的美洲 9環球航行 9.1尋找「海峽」的麥哲倫 9.2麥哲倫的艦隊 9.3航程的一部分:兵變 9.4「萬聖海峽」 10葡萄牙壟斷地位的衰落 11新興國家的競爭 11.1英國的探索 11.2法國的探索 11.3荷蘭的探索 12探索的結束與其影響 13名稱爭議 14注釋 15參考文獻 15.1引用 15.2來源 16延伸閱讀 17外部連結 社會環境[編輯] 李奧納多·達文西 15世紀的書籍印刷 法國大革命中,起義的巴黎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獄 15世紀上半葉,約翰內斯·古騰堡整合前人技術發明的鉛字活字印刷術徹底地改變了歐洲乃至世界的歷史進程。

[2]15世紀末到16世紀中期,歐洲爆發了義大利戰爭,這一系列的衝突波及到了法國、西班牙、神聖羅馬帝國、英格蘭、蘇格蘭、威尼斯共和國、教宗國及其他的義大利城邦。

在16世紀,一些宗教學家、哲學家與政治家們試圖從廣度和深度上改變西歐天主教的風俗習慣。

這開始於奧斯定會教士馬丁·路德發動的宗教改革運動。

對此,反宗教改革者們改革了天主教會,但卻沒有進一步地對其教義施行改革。

[3]16世紀下半葉,法國的新教胡格諾派與天主教之間曾爆發過八次戰爭,史稱法國宗教戰爭。

到了16世紀末,與文藝復興息息相關的人文主義,已在歐洲的哲學、語言學、知識、藝術和教育領域中占據了主導地位。

準確地說,標誌著歐洲文化全球擴張開始的這個時期,顛覆了歐洲千百年來以地心說為主的中世紀世界觀。

文藝復興時期出現的重要人物有李奧納多·達文西、米開朗基羅、米格爾·德·塞萬提斯、馬丁·路德、阿爾布雷希特·丟勒、約翰內斯·克卜勒、第谷·布拉赫、若阿基姆·帕蒂尼爾(英語:JoachimPatinir)、康坦·馬賽斯(西班牙語:QuentinMassys)、安東尼斯·莫爾、耶羅尼米斯·博斯、伊拉斯謨與老布呂赫爾等。

在17世紀,發生了西班牙逐出摩爾人事件與三十年戰爭。

16世紀的文藝復興開啟了通往其後一百年的大門,社會得以擺脫教會灌輸的刻板舊習與強加的苛捐雜稅。

到了18世紀,一大顯著的科技成就是蒸汽機的發明。

文化方面出現了百科全書,天文學也得到了長足發展。

在這個世紀裡,爆發的戰爭有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西班牙、波蘭、奧地利三國相繼爆發的王位繼承戰爭,以及七年戰爭。

此外,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在18世紀時還發生過一場巨大的災難,一場破壞性的大地震摧毀了整個城市。

啟蒙運動是這個世紀的文化主流。

背景[編輯] 這幅地圖的左上角為東地中海。

阿拉伯半島位於伊朗和非洲中間,在它的兩側,自古以來便有著兩條天然的航道:分別是西側的紅海和東側的波斯灣。

在新航路發現前,航船只能經由其中一條航道進入阿拉伯海,並在穿越印度洋後抵達東方。

從地中海東岸出發,沿著絲綢之路穿越中亞抵達中國的西安,甚而抵達太平洋西岸。

自古以來,西方便有著兩條通向東方的貿易路線:其一是始於埃及和伊拉克的海上路線,其二則是被稱為「絲綢之路」的陸上路線。

[注3]海上路線利用了季風的特點:在每年的4月到6月之間,船隻從蘇伊士或巴斯拉出發,分別經由紅海或波斯灣進入阿拉伯海,[注4]再順著從海洋吹向大陸的西南季風航往印度洋和中國海。

[注5]大約在6個月後,也就是在10月到12月之間,吹向海洋的東北季風又會將航船帶回其始發地。

[4][5]作為陸上路線的絲綢之路,其貿易路線西起地中海東岸(主要有亞歷山大港、大馬士革與阿勒頗[注6]等城市)[6]與黑海沿岸。

從這些地方出發,經過裏海南部進入亞洲並穿過巴格達,分為幾條支路穿過內陸地區後再匯集於鹹海附近。

在中亞的布哈拉,開始分路前往印度的德里與阿格拉。

經過布哈拉,到達帕米爾北部的撒馬爾罕後,[注7]絲綢之路再次出現分支:往北通向阿拉木圖,往東穿越中亞,並沿崑崙山脈或天山山脈行進抵達中國城市西安。

[注8] 探索時代的開始,是由於商業貿易上急迫需求的刺激。

最初的遠洋航行,是為了尋找從西歐前往亞洲的海路航線,以帶回東方的香料。

[注9]因為,從陸路到達亞洲的路程十分遙遠,商隊必須穿越亞洲的多個地區;而當時歐洲同亞洲的貿易已被威尼斯和熱那亞等地的義大利商人壟斷。

[7]穆斯林在大部分時期裡都控制著通往東方的各條商路。

亞歷山大、阿勒頗與大馬士革被稱為當時的「鐵幕」。

[8]只有在13世紀下半葉到14世紀,當成吉思汗家族的蒙古帝國極盛時,[注10]以馬可·波羅為代表的歐洲人才與「契丹」[注11]取得了聯繫。

已有的貿易路線可以運送寶貴的香料,但卻不得不遭受沿途關卡的層層盤剝,貿易受到了嚴重影響;這還沒有算上多變的政治局勢和盜匪的騷擾。

[9]進入十五世紀,威尼斯受到鄂圖曼土耳其的封鎖與入侵[10],西方人急迫地需要找到一條通往東方的新商路。

在當時,地圖學、航海術與造船術都取得了可觀的進步。

隨著技術的進步,卡瑞克帆船與卡拉維爾帆船相繼在伊比利亞半島出現,遠洋探險成為了可能。

[11]這些融合了傳統阿拉伯船隻與傳統歐洲船隻特點的帆船,首次能離開風平浪靜的地中海,安全地航往大西洋的開放水域進行探索。

伊比利亞半島上的王國的社會結構類似於公司。

世家門閥中施行長子繼承制,家庭中的長子可以繼承家產,次子則可能剃髮出家,成為修士,或在同摩爾人的戰鬥中碰運氣,用努力來贏取榮耀和土地。

當伊比利亞半島的土地都被征服者們瓜分殆盡後,北非的廷吉塔納茅利塔尼亞便成為了征服者們的新目標。

葡萄牙先於卡斯蒂利亞完成失地收復,並已開始在北非建立殖民地。

阿拉貢亦先於卡斯蒂利亞完成失地收復,並已派遣探險隊去尋找直接穿越地中海的新航線。

在卡斯蒂利亞完成收復失地運動後,伊莎貝拉女王下令軍隊繼續征戰非洲。

[12]然而,向西通往印度(實際上是美洲大陸)新航線的發現,改變了她原定的計劃,從而持續了近8個世紀的征服活動也得以在這片未知土地上繼續下去。

早期的陸路探索[編輯] 馬可·波羅(1253年-1324年) 13世紀時蒙古帝國的版圖,地圖制於1923年。

蒙古帝國是歷史上最遼闊的帝國之一,居住在其境內的人口大約占當時全世界人口的一半。

中世紀晚期,有一系列的歐洲探險隊曾跨過歐亞大陸前往亞洲,他們是探索時代的先驅者。

儘管統一了大半個歐亞大陸,將中國到中亞的商路悉數納入囊中的蒙古正對歐洲覬覦萬分;一部分歐洲人還是利用這個機會前往了東方。

隨著歐洲到中亞的商路逐漸為義大利城邦的商人所控制,義大利人成為了前往東方的主要人群。

[7]他們與近東地中海的親密關係,使得他們更願意同這一地區貿易,而不是與更東邊的地區。

教宗國亦派遣了探險隊,希望能夠找到基督教的皈依者,或尋到傳說中祭司王約翰的王國。

在已有的史料中,有記載的第一名前往東方的旅客名叫柏郎嘉賓,他於1245年至1247年間到達了蒙古並返回歐洲。

[13]然而,馬可·波羅在1271年到1295年的旅行才是其中最知名的一次:他穿越了整個歐亞大陸,並抵達了大陸的最東面。

後來,《馬可·波羅遊記》以故事的形式詳細地記錄了他的旅程,這本書在歐洲流傳甚廣。

[14] 這些旅行並沒有發揮立即的作用。

實際上,蒙古帝國在不久後便以其擴張的速度瓦解了。

前往東方的商路變得更加危險,更不容易穿越。

14世紀的黑死病同樣牽制了東西方的旅行和貿易。

此外,通往東方的陸上路線太長,且多被與歐洲作戰了多個世紀的伊斯蘭帝國控制,商隊幾乎無法維持有利可圖的貿易。

隨著熱衷於侵略擴張的鄂圖曼帝國的崛起,歐洲與亞洲的交流變得更加困難。

鄭和下西洋[編輯] 主條目:鄭和和鄭和下西洋 15世紀初朝鮮所制的地圖《混一疆理歷代國都之圖》,顯示了鄭和時代明朝及其藩屬國的世界觀 鄭和(1371年-1433年)是一位回族的探險家和航海家,中國也是歐洲以外少數具有遠洋航行能力的發達文明之一,因此明朝期間明成祖曾多次命其率領船隊遠航至印度洋,[15]這史稱「鄭和下西洋」。

鄭和航行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幾條:一為安撫東南亞諸邦,「宣德化而柔遠人」;[16]二為尋找惠帝允炆,這一點可在《明史》中得到查證;[17]三為同印度諸國建立聯繫,以便從腹背夾擊帖木兒帝國。

[18]此外,現代鄭和研究者亦總結了其他的一些原因,譬如建立從南亞向西航行的中途候風轉航的據點、[19]開闢新航路,使海外遠國「賓服」於中國等等。

[20] 在航行中,鄭和船隊採用了多種導航方式,主要有:被稱為「過洋牽星」的星座觀測方法,與使用羅盤測定針路的指南針方法。

[21]此外,世界上最早的一批海圖亦出自鄭和船隊之手,[22]其中流傳至今的有茅元儀《武備志》中收錄的《鄭和航海圖》。

[23]鄭和探索了東南亞與南亞的大部分地區,如交趾支那、馬六甲、暹羅、爪哇、加爾各答、斯里蘭卡等。

此外,他還到達過波斯灣、東非與埃及。

[15]有少部份學者甚至認為鄭和曾經抵達過美洲大陸,也即是認為他先於哥倫布發現了美洲[24];這批學者中的代表人物當推《1421:中國發現世界》的作者加文·孟席斯。

[25]在途經的國家,鄭和船隊用中國的特產換來了象牙、染料與寶石等商品,並為皇帝帶回了長頸鹿、鴕鳥、金錢豹、獅子等珍奇動物。

[22] 從1405年到1433年,鄭和共計下西洋7次。

在第1、3、4、7次的出航中,艦隊的隨船人員均超過27,000人。

[26]鄭和下西洋的船隊極有可能是當時世界上最龐大的艦隊,其第一次下西洋所攜帶的船隻共計208艘。

[27]鄭和乘坐的寶船長44丈、寬18丈[27],有9條桅杆與12張帆,並由約200名船員操作。

[22] 鄭一鈞認為,鄭和的航海建立了亞非國際間的和平局勢,[28]促進了亞非國際貿易的發展,[29]傳播了中國的文化,並為中國帶來了新的海外知識。

[30]此外,他亦指出了鄭和下西洋的局限,認為鄭和的航海並未帶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31]學者張箭認為,鄭和下西洋並沒有太大的經濟需求,他的七次大規模航海不僅沒有為明朝帶來巨大的利潤,反而令國庫空虛。

[32]但是,鄭一鈞並不同意導致國庫空虛一說,並以鄭和六下西洋所帶回的100多萬兩銀子均被用於修建南京大報恩寺,而未被納入國庫的事例來加以佐證。

[33]廈門大學教授莊國土認為,鄭和下西洋打擊了海外華商和海上遊民,使中國海商無法出洋,就算冒險出洋無利可圖,壓縮了中國海商的活動空間[34]。

葡萄牙的探索[編輯] 主條目:香料貿易 在繞過由其同胞迪亞士發現的好望角後,瓦斯科·達伽馬發現了通往印度的新航線。

在伊比利亞半島發展出卡拉維爾帆船後,歐洲人終於開始將目光瞄向神秘的東方。

探索東方的渴望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去尋找獲取香料的新航線,以取代受政治環境影響而隨時可能停止供應的陸地貿易。

[35]貨幣主義者則認為,開啟探索時代的主要原因是歐洲貴金屬的劇烈流失。

歐洲經濟建立在金、銀貨幣的流通上,通貨的短缺會讓歐洲出現經濟蕭條。

[36]還有一個因素是,在收復失地運動中,伊比利亞半島上的基督教國家已與穆斯林國家作戰經年,半島上的基督教國家極需去尋覓海外盟國來反擊當地的伊斯蘭勢力(例如傳說中的祭司王約翰),從而打破伊斯蘭教的制約力量。

[37]此外,他們也從阿拉伯鄰居那學到了很多東西。

譬如,在卡拉維爾帆船的發展過程中,阿拉伯三角帆技術的引入改進了船隻的機動性。

另外,通過從阿拉伯人手裡重新獲取的古希臘地理文獻,歐洲人首次對非洲和亞洲有了一個大致的印象。

[38] 恩里克王子[編輯] 恩里克王子是葡萄牙國王若昂一世的三子,他曾參與了其父指揮的征服休達的戰役,並在薩格里什(今聖維森特角)開辦了世界上的第一所航海學校。

[39]恩里克的計劃是探索非洲西海岸:在幾個世紀裡,西非與地中海世界的貿易路線都必須跨越撒哈拉大沙漠,而北非的路線則被葡萄牙的宿敵穆斯林國家控制;因此,葡萄牙人希望可以繞開伊斯蘭地區,通過海路直接與西非展開貿易。

1415年與1416年,恩里克曾兩次派人去探索了加那利群島。

1418年,恩里克派貴族若昂·貢薩爾維斯·扎爾科和特里斯唐·瓦斯·特謝拉出航探險,在一場風暴過後,他們意外地發現了馬德拉群島的聖港島。

第二年,恩里克派遣此二人再次出航去建立殖民地,這次他們發現了馬德拉主島。

此後,恩里克曾兩次派人去征服加那利群島,但卻由於當地土著的抵抗與供給不足而不得已而為之中止。

1431年到1432年,恩里克派出的探險隊逐步地發現了尚無人類居住的亞速爾群島,不久後葡萄牙便開始殖民該群島。

[40] 1434年,恩里克派吉爾·埃阿尼什首次越過了博哈多爾角的障礙。

這裡是當時西方人所知道的最南的地點。

1437年,恩里克參與了葡萄牙對北非的戰役,但葡萄牙在這場戰役中遭到慘敗,恩里克的弟弟費爾南多(英語:Fernando,theSaintPrince)亦被俘為人質。

1448年,恩里克下令在北緯20度左右的阿奎姆島建立據點,這成為了歐洲人在西非海岸建立的第一個殖民據點。

在二十年內,葡萄牙用武力取得了撒哈拉地區的控制權,並開始在現今的塞內加爾地區進行黃金與奴隸貿易。

[41] 迪亞士與達伽馬的探索[編輯] 瓦斯科·達伽馬(1469年-1524年) 在不斷發現金礦的同時,1469年-1472年葡萄牙人發現了聖多美普林西比,後來在那裡建立起了世界上的第一個製糖業殖民地。

1482年,迪奧戈·康率領的一支探險隊與剛果王國取得了聯繫。

1487年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迪亞士受葡萄牙國王若昂二世委託出發尋找非洲大陸的最南端,他率三艘船隻從里斯本出發,沿著西非海岸南下,而在南緯29度遭遇暴風漂流十三日,最後在1488年2月3日進入非洲南端的莫塞爾灣。

他並發現了非洲最南端的厄加勒斯角與西南端的風暴角,而後風暴角被若昂二世改名為好望角。

這意味著進入印度洋的航線已被發現。

1498年,瓦斯科·達伽馬藉由一位熟悉西印度洋季風規律的伊斯蘭教徒領航員之助,發現了通往印度的新航線,使得陸上絲綢之路不再是通往東方市場的唯一途徑。

葡萄牙與西班牙劃分勢力範圍[編輯] 主條目:克里斯多福·哥倫布 哥倫布首航艦隊旗艦聖瑪利亞號(根據估計的仿製品) 卡斯蒂利亞王國是葡萄牙的競爭者,但它對大西洋的探索要略晚於葡萄牙:到15世紀末,儘管卡斯蒂利亞的航海者們已開始在大西洋的海面上從事商業貿易與海上劫掠的活動,但還未與這位半島上的鄰居展開直接的競爭。

兩國的第一次對抗發生在加那利群島,卡斯蒂利亞通過阿爾卡蘇瓦什條約確立了對群島的擁有權,在1478年到1496年間通過武力征服了當地的原住民關切人後,卡斯蒂利亞吞併了整個群島。

另一方面,卡斯蒂利亞的海軍則致力於在伊比利亞半島上贏得對伊斯蘭的戰爭。

在完成收復失地運動後,卡斯蒂利亞將海上艦隊悉數派出,去搜尋新的殖民地與海外貿易路線。

1492年,伊莎貝拉女王資助了克里斯多福·哥倫布的探險活動,希望他找到向西航往印度洋的路線,以替代在《阿爾卡蘇瓦什條約》中規定由葡萄牙人保有的南非航線。

哥倫布終究沒有抵達亞洲,但他卻意外地發現了一片新大陸——即美洲大陸。

通往「亞洲大陸」(歐洲人稱之為「印第安」)新航路的發現,讓西班牙帝國與葡萄牙帝國在勢力範圍的劃分上再起糾葛,最後在教宗亞歷山大六世的介入調停下,兩國於1494年簽訂了《托德西利亞斯條約》,這一條約為兩國劃定了歐洲之外的已知世界上的勢力範圍。

維德角群島以西370里格的經線成為了兩國的勢力分界線。

分界線以東歸葡萄牙,即非洲、亞洲與南美洲東部(巴西東北的少部分);分界線以西歸西班牙,即絕大部分的美洲大陸、太平洋的島嶼以及當時尚未發現的陸地。

征服的開始與發現美洲[編輯] 主條目:發現美洲 1499年-1504年間,為西班牙國王效勞的義大利人亞美利哥·韋斯普奇考察了南美洲東北沿海地區,認為這裡不是印度,而是一塊新大陸。

後人將這塊大陸以他的名字命名為亞美利加洲。

在深入探索了美洲大陸後,西班牙發現了兩個大帝國:阿茲特克帝國與印加帝國,這兩個帝國面積的廣袤程度與人口的稠密程度都遠超歐洲任何一個國家。

通過和當地被鎮壓的民族聯合,並在歐洲人無意間帶來的疾病的協助下,西班牙征服者輕而易舉地征服了這兩個帝國。

然而,當地文明的頑強反抗卻成為歐洲人不得不面臨的一個問題,他們必須得進行一場長期的戰爭來鎮壓他們。

1510年時,瓦斯科·努涅斯·德巴爾沃亞在美洲大陸上建立起了第一個殖民城市聖瑪麗亞-拉安蒂瓜德爾達里恩(英語:SantaMaríalaAntiguadelDarién)。

他後來還成為了第一位看見「大南海」(即太平洋)的歐洲人,這是繼馬可波羅觀東海後,歐洲人再次目睹太平洋。

[42] 資源富饒的美洲[編輯] 此章節沒有提供參考來源,內容可能無法查證。

主條目:哥倫布大交換 在發現美洲之初,哥倫布與西他探險家都對這次以經濟為目的的探索的成效感到失望:與非洲和亞洲不同,加勒比群島的居住者們並沒有黃金或者其他西班牙人覺得有價值的財物。

但是,他們在玉米、木薯、棉花、花生、辣椒、菠蘿、甘薯與菸草等作物方面的產量卻十分龐大,而舊大陸對這些作物都一無所知。

不久後,隨著更多的探索者來到這片大陸,歐洲人發現了這些新作物,並意識到了它們的商業價值可以讓西班牙人在歐洲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能與葡萄牙和義大利人從非洲與亞洲帶回的貨物競爭。

因此,除了上述的作物外,西班牙人還將香子蘭、西紅柿、馬鈴薯、可可及其製品巧克力、多香果與製造染料的胭脂蟲引入了歐洲。

當運送胭脂蟲的西班牙商船被英國或德國的海盜劫掠時,不識貨的海盜們往往會把貨物扔進大海。

在哥倫布到達美洲後,許多歐亞非的文明都開始利用和消費這些來自美洲的產品;除了上一段提到的以外,還有橡膠等經濟作物以及鱷梨等舊大陸沒有的水果。

到了16世紀,西班牙的加利西亞與曼切戈斯(英語:LaMancha)兩個地區已開始為「誰的土地上種出來的馬鈴薯品質更好」的問題而發生爭論。

在征服戰爭結束後,歐洲人的興趣依然集中於香料貿易方面。

此外,他們還熱衷於探尋以金銀為主的貴金屬資源:南美洲銀礦的發現、積累[43]和其他貴金屬的積累使得歐洲在18世紀得以進入工業社會。

環球航行[編輯] 參見:斐迪南·麥哲倫 斐迪南·麥哲倫[注12](1480年-1521年) 然而,在歐洲最受歡迎的香料並沒有出現在這片新的大陸上,因此西班牙王室依然對東印度保持著極大的興趣。

1519年,在荷南·科爾蒂斯在墨西哥登陸時,西班牙資助了葡萄牙航海家斐迪南·麥哲倫的探險。

這次遠航的目的,是去尋找向西通往香料群島(亦稱東印度群島)的貿易路線,這可以讓西班牙在不違反《托德西利亞斯條約》的前提下通過香料貿易來獲取利潤。

麥哲倫曾試圖向葡萄牙請求資助,但受條約限制的葡萄牙並沒有同意。

尋找「海峽」的麥哲倫[編輯] 麥哲倫曾積極地參與了葡萄牙對印度和馬六甲的殖民活動,[注13]可他卻沒有達伽馬在曼努埃爾一世前的那份幸運:1513年,他被派往摩洛哥清剿海盜,在一場戰鬥中他的一條腿落下了殘疾。

回到葡萄牙後,他在晉見國王時懇求國王念在多年的功勞上為他增加俸祿,但卻被拒絕了。

[注14]失望至極的麥哲倫離開了自己的職位,在家鄉停整了幾年,接觸到了鄰國西班牙的航海者與國王,[注15]還同製圖師與天文學家魯伊·法萊羅(英語:RuiFaleiro)建立了友情——法萊羅對麥哲倫的未來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注16] 香料群島位於印度尼西亞群島中,東西分別為紐幾內亞與蘇拉威西島,南臨澳大利亞大陸。

這一片群島成為了當時歐洲探險家們競相追逐的目標。

麥哲倫在很早以前便相信有著一條向西穿越「大南海」[注17]通往香料群島的海峽;過去曾經有探險家尋找過這條海峽,但都卻無功而返。

一次又一次的探索都被看似無窮無盡的岩石所阻礙,由此,很大一部分製圖師都設想美洲大陸的土地會一直延伸到地球的南極。

然而,麥哲倫堅信兩大海洋間必有通道相連,並希望得到一支艦隊來證明自己的觀點。

法萊羅支持了麥哲倫的行動。

[注16]1517年10月20日,麥哲倫前往了西班牙南部大港塞維亞,尋求為西班牙王室效勞的機會。

他將自己的計劃呈交給了當地的商局(西班牙語:CasadeContratación),[注18]並在1518年3月22日與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簽訂協議(西班牙語:Capitulación),揭開了大航海時代中最耀眼奪目的一頁。

[注19] 得知這件事的葡萄牙國王曼努埃爾一世,打一開始便打算去破壞麥哲倫的航行。

奪取了馬六甲控制權的葡萄牙,已開始計劃征服其最後的目標——香料群島。

在當時,兩個國家的君王都十分注意自己出現的場合,因為葡萄牙的曼努埃爾一世即將迎娶西班牙國王的姐姐埃萊奧諾。

然而,兩國間私下的角力仍然十分激烈,葡萄牙曾派出大使阿爾瓦羅·德科斯塔(ÁlvarodeCosta)試圖行刺麥哲倫[44],而卡洛斯一世則希望奪取葡萄牙在香料貿易上的優勢地位。

麥哲倫的艦隊[編輯] 維多利亞號是麥哲倫艦隊中唯一一艘成功返回西班牙的船,圖為該船的複製品。

根據與卡洛斯一世簽訂的協議,船隊必須由麥哲倫和法萊羅這兩位擁有平等權力的船長指揮。

[注16]亦是天文學家的法萊羅還負責為這次航海製造必要的航海用具,及解決棘手的經度問題。

[注1]法萊羅為此提出了三個方案:分別是通過月球的緯度、日月的沖合或磁針的偏角來獲取經度。

然而,法萊羅在將各個方案解釋清楚前便離開了船隊,宇宙結構學家(英語:Cosmography)安德烈斯·德聖馬丁(英語:AndrésdeSanMartín)繼承了他的工作,並選擇了在當時可得出較滿意結果的第二種方案作為測量經度的方法。

由於法萊羅的離去,他對船隊的指揮權轉移到了麥哲倫上將手中。

然而,船隊中最大噸位的船聖安東尼奧號的艦長——布爾戈斯城主教的堂兄弟——胡安·德卡塔赫納(英語:JuandeCartagena)得到了另一份令其擁有與麥哲倫平等權力的補充文件,文件委任他「協助」(adjunto)葡萄牙人(指麥哲倫)以確保此次派遣順利,並防止疏忽。

儘管麥哲倫對艦隊擁有絕對指揮權,但卡塔赫納的加入多少帶有些限制其職權的意味;此決定帶有一些政治考慮,但卻是有害,在後來導致兩人極為嚴重地對立。

船隊由5艘卡瑞克帆船共265名船員組成:旗艦為特立尼達號(Trinidad),其餘四艘分別為聖安東尼奧號(SanAntonio)、康塞普西翁號(Concepción)、維多利亞號(Victoria)與聖地牙哥號(Santiago)。

其中最大的船為120噸的聖安東尼奧號,最小的為75噸的聖地牙哥號。

每艘船都裝備了足夠的武器,並為交易和補給準備了豐富的物資:有蛋糕、酒品、醋、魚乾、燻肉、蠶豆、鷹嘴豆、小扁豆、麵粉、大蒜、奶酪、蜂蜜、杏仁、鳳尾魚、沙丁魚、葡萄乾、李子、無花果、食糖、榲桲果、芥末、刺山柑與稻米;船隊甚至還帶上了6頭母牛,以獲取新鮮的牛奶和牛肉。

麥哲倫的整個艦隊共花費了8,751,125西班牙金幣(英語:Spanishmaravedí)。

[45]1519年9月20日,在這個星期二的黎明,麥哲倫率領他的手下從桑盧卡爾-德巴拉梅達出發,開始了人類歷史上首次環球航行。

航程的一部分:兵變[編輯] 安東尼奧·皮加費塔(AntonioPigafetta),該次航行的記錄者 9月26日,向西南航行的艦隊抵達了特內里費島,並在該島補充了飲水、食物和木材。

他們在加那利一直停留到了10月3日;10月3日的午夜,麥哲倫下令艦隊啟航,並航向南方的獅子山方向。

卡塔赫納對艦隊沒有按照既定路線航向巴西感到驚訝,並因此要求麥哲倫海軍上將給出解釋。

但從當時的情況來看,麥哲倫似乎沒有理會他,[注20]並依舊維持著他的航線。

顯然,這次事件並沒有引發任何直接的後果;但在經過14天的逆風航行後,更加不滿的卡塔赫納開始拒絕向麥哲倫上將行問候禮。

[注21]脾氣易受周遭環境影響的麥哲倫,在一開始便要求卡塔赫納必須向他行問候禮,但這一要求沒有得到滿足。

在兩人的一次見面中,卡塔赫納公開違抗了麥哲倫的權威:麥哲倫於是下令解除他的軍職並逮捕他。

路易斯·德門多薩(LuisdeMendoza)自願監管被解職的卡塔赫納,以避免這名西班牙貴族淪為底艙的囚犯。

安東尼奧·德科卡(AntoniodeCoca)則被指派為聖安東尼奧號的船長。

該次事件在後來還導致了更加嚴重的後果。

在穿過大西洋後,艦隊抵達了南緯23度附近[注22]的巴西聖阿戈斯蒂紐角,[注23]他們在這裡得到了肉類、水果和馬鈴薯的補給,並同當地的部落建立了友好的關係。

然而,舒適的幾天很快便過去了。

在到達南緯34度後,他們以為已經抵達了海峽,但那其實只是拉普拉塔河的河口。

他們花費了15天時間去探索這片巨大的河口[注24],哪怕是一條極小的通道也沒有被放過。

2月24日,他們望見了南緯40度附近巨大的聖馬蒂亞斯灣(SanMatías),[注25]在探索過後,他們又一次抱著失望啟航。

3月31日,他們在南緯49度發現了巴塔哥尼亞海岸的一片巨大的海灣,由於當天是聖胡利安日(SanJulián),這片海灣便依此被命名為聖胡利安灣。

[注26]麥哲倫決定將艦隊停泊在該地,直到冬季結束。

第一次環球航行,證明了(從歐洲)向西航行也能到達東方的市場。

由於之前的探索屢遭挫折,人們開始懷疑這次探險是否真能取得成功。

隨著冬季嚴寒的到來,[注27]凜冽的寒風變得愈加頻繁,在這一片荒蕪人煙的地域,一股不滿的情緒在船員裡迅速瀰漫開來。

各船的船長們開始抱怨麥哲倫的緘默:「既不向高級官員徵詢意見,也不給出未來的行程安排」。

[45][注28]另外,艦隊的食物配給也被縮減。

注意到了這些緊張氣氛的麥哲倫,決定在到達聖胡利安港後的1520年4月1日棕枝主日當天,將船員們集中在一起舉行宴會。

然而,只有部分船員參加了這次宴會,維多利亞號的船長路易斯·德門多薩、康塞普西翁號的船長加斯帕爾·克薩達(GasparQuesada)與聖安東尼奧的船長安東尼奧·德科卡都拒絕出席宴會。

到這時,情況變得不可挽回了,由於不能冒失去最大的一艘船聖安東尼奧號的危險,麥哲倫撤下了它的船長科卡,並讓自己的親戚阿爾瓦羅·德梅斯基塔(ÁlvarodeMesquita)取代了他的位置。

當天夜裡,克薩達、科卡與卡塔赫納主動採取了行動:他們的支持者通過小艇登上了聖安東尼奧號。

在登上甲板後,他們直闖梅斯基塔的房間,奪取了該船的控制權。

船上的助理舵手胡安·德埃洛里亞加因為反抗而被克薩達刺傷。

沒過多久,船上的葡萄牙籍船員們便全部遭到囚禁了。

未反對該次兵變的船員被賞以食物和酒品。

這次行動非常迅速,並獲得了成功。

叛變者們回到了自己的船上,並讓胡安·塞瓦斯蒂安·埃爾卡諾[注29]掌管了聖安東尼奧號。

在旗艦特立尼達號上,麥哲倫上將直到第二天天明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他在這次兵變中總共失去了三艘船:康塞普西翁號、維多利亞號與聖安東尼奧號。

麥哲倫看穿了叛變者們的優柔寡斷:他們沒有趁機提出要求,也沒有制定好行動計劃。

於是,麥哲倫派出了一支由特立尼達號的警官貢薩洛·戈麥斯·德埃斯皮諾薩(GonzaloGómezdeEspinosa)率領的5人分隊,乘坐小艇前往維多利亞號向門多薩遞交信件,沒有發現危險的門多薩讓他們上了船。

埃斯皮諾薩在門多薩閱覽信件的時候刺死了他,而杜阿爾特·巴爾博扎(英語:DuarteBarbosa)率領的60人也順利登船,並重新控制了維多利亞號。

至此,維多利亞號上的叛亂已被鎮壓。

「萬聖海峽」[編輯] 圖為麥哲倫海峽。

海峽東起大西洋的比爾赫內斯角,西至太平洋的希望角。

全長570公里,最窄處僅2公里。

麥哲倫的艦隊用了一個月才駛出海峽。

在聖胡利安港停泊的同時,麥哲倫還讓霍安·塞拉諾(JoanSerrano)率領聖地牙哥號朝南探索附近的地區。

聖地牙哥號最遠航行到了由冰川融冰形成的聖克魯斯河入海口。

在這裡,這艘船由於風暴而沉沒。

8月24號,剩下的四艘船從聖胡利安港出發,在航行兩天後抵達了塞拉諾發現的河口,並在這裡停留了近兩個月,以等待夏天的來臨。

然而,麥哲倫並不知道,他們距離那個海峽只有一步之遙了。

10月18日,艦隊啟錨並繼續朝南航行。

在三天後的聖烏蘇拉和11,000位處女日時,艦隊抵達了一處海角(即比爾赫內斯角(Vírgenes))。

在繞過海角向西航行後,他們發現了一片兩側林立著懸崖與雪山的海灣,看上去似乎沒有盡頭。

按例行程序,麥哲倫派聖安東尼奧號與康塞普西翁號深入海灣內部探索,特立尼達號和維多利亞號則負責外海的探索。

聖安東尼奧號的船長埃斯特萬·戈麥斯(英語:EstebanGómez)私自違背了麥哲倫的命令,在其餘人不知情的情況下率船返回了西班牙。

於是,麥哲倫的艦隊裡便又少了一艘船。

在經歷了對聖安東尼奧號「沉沒」的短暫恐懼後,康塞普西翁號帶回了好消息:這條水道裡有著潮汐,而且水也帶有鹹味——也就是說,這條水道並不是河流。

在萬聖節當天,[注30]三艘船進入了海峽內部。

海峽內密布著眾多分支、彎道和海灣,這不僅拖慢了艦隊的行程,還令艦隊面臨危險:除了持續不斷的寒風外,船員們還必須時刻留意著附近的礁石和淺灘。

艦隊在海峽內部發現了一處河口,並將之命名為德拉斯薩爾迪納斯(delasSardinas)。

在該處,麥哲倫派出一艘小船去探索前方的航道,三天後,小船順利返回並帶來了好消息:他們發現了出口:這個出口被命名為希望角(CaboDeseado) CaboDeseado 。

麥哲倫的艦隊不但成功地找到了穿過南美洲通往太平洋的海峽;而且還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的首次環球航行——在經過三年的艱苦航行後,維多利亞號在胡安·塞瓦斯蒂安·埃爾卡諾的率領下重返歐洲。

葡萄牙壟斷地位的衰落[編輯] 儘管西班牙的競爭對葡萄牙的壟斷造成了威脅,但葡萄牙的探索與殖民依然在繼續進行著。

葡萄牙人是第一批抵達日本並與該國展開貿易的歐洲人。

[46]在曼努埃爾一世國王的統治下,葡萄牙王國為繼續控制其宣稱擁有的土地和貿易路線制定了詳細的計劃,他們的策略是在通往東方的主要航道上修建一系列的要塞。

這樣的要塞與殖民地有黃金海岸、羅安達、莫三比克、桑給巴爾、蒙巴薩、索科特拉、荷姆茲、孟買、果阿、加爾各答、馬六甲、澳門與帝汶。

此外,葡萄牙人還統治著巴西,這片土地於1500年由葡萄牙人佩德羅·阿爾瓦雷斯·卡布拉爾發現[47]。

根據1494年的《托德西利亞斯條約》,巴西被「劃分」在了葡萄牙的一側。

葡萄牙的本土位於伊比利亞半島沿海地區,難以向內陸擴張。

隨著時間的過去,過於窄小的本土極大地限制了它的擴張能力,令它無論在財政還是人力上都顯得越來越力不從心。

此外,分布於全世界的葡萄牙要塞長期面臨著人力與裝備缺乏的處境。

因此,葡萄牙無法與其他更加強大的勢力競爭,其殖民地與貿易註定要被他國蠶食,它在東方貿易中的壟斷地位已不再長久。

葡萄牙在東方霸權的衰落肇因於荷蘭、法國和英國的探索的展開:這三個國家在《在其他之中(英語:Intercaetera)》的時候並未參與其中,因此它們沒有遵守葡西間條約的必要。

1580年,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以葡萄牙前國王塞巴斯蒂昂的合法繼承人的身份兼任了葡萄牙的國王(腓力二世是葡萄牙國王曼努埃爾一世的外孫)。

合併後的帝國又因為過於龐大而失掉了它的絕對優勢,無法應對來自新興勢力的競爭。

在西非、中東與遠東地區,英國與荷蘭逐漸蠶食掉了葡萄牙的一部分殖民地。

孟買在後來被作為結婚禮物贈送給了英國。

只有澳門、東帝汶、果阿、安哥拉、莫三比克與巴西還在葡萄牙的實際控制之下。

荷蘭人曾經奪取了巴西將近一半的土地,但最終還是被葡萄牙人奪回了。

[48] 新興國家的競爭[編輯] 非伊比利亞半島的國家並不認同《托德西利亞斯條約》。

法國、荷蘭(從西班牙取得獨立後)與英國均有著航海的傳統;而儘管伊比利亞國家對它們嚴加防範,但法、荷、英三國最終還是得到了伊比利亞的新技術與新海圖。

曾為西班牙人工作的義大利航海家喬瓦尼·卡博托率領了法、荷、英三國派出的第一支探險船隊。

受英國資助的卡博托率領他的船隊開啟了英法共同探索北美洲的時代。

大部分西班牙人都忽視了遼闊的美洲大陸北部,認為那裡遍布游牧民族且未建立龐大帝國,較之中美更難以控制。

卡博托、雅克·卡蒂亞和其他航海者希望在北方找到通往富庶東方的水道,但他們都沒有成功。

水道並沒有找到,然而這些探索卻展示了別的可能性:17世紀初,來自中歐與北歐的殖民者登上了北美洲東岸,建立起了最早的一批北美殖民地。

法、荷、英三國還在非洲與印度洋與葡萄牙展開了競爭。

荷蘭、法國與英國的船隊活躍於這些地區,對葡萄牙的壟斷地位造成了極大的威脅。

隨著貿易的展開,西歐三國的貿易份額一步步地上升,而葡西的則不斷下降。

除了貿易競爭外,法、荷、英三國還在當地成立了自己的軍隊,在葡西舊殖民地的附近建立起了自己的新殖民地。

此外,他們還帶頭對《托德西利亞斯條約》中西班牙一側的太平洋與北美洲未知之地進行了探索:荷蘭探險家威廉·揚松和阿貝爾·塔斯曼發現了澳大利亞的海岸,詹姆斯·庫克船長對太平洋沿岸進行了測繪,維他斯·白令發現了以他姓氏命名的白令海峽。

[49] 英國的探索[編輯] 大英帝國國旗 1577年到1580年,英國的法蘭西斯·德瑞克爵士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二次環球航行。

[50]另一位著名的英國航海家是亨利·哈德遜(1565年-1611年),他在北美洲的探險主要有,在1609年對喬瓦尼·達韋拉扎諾於1524年所發現的哈德遜河流域進行探查,之後在1610年到達哈德遜灣,使得此兩處地點冠其姓氏命名。

[51] 英國航海家詹姆斯·庫克(1728年-1779年)曾三度遠征太平洋。

在航行中,他對太平洋的海岸線以及大洋中的眾多島嶼進行了精確的測繪,令它們首次出現在歐洲的地圖中。

庫克發現了澳大利亞東岸,並聲稱其為大英帝國的領土;他完成環球航行,發現了紐西蘭與紐芬蘭;此外,他還是最早發現夏威夷群島的歐洲人。

[52] 法國的探索[編輯] 卡弗利耶·德拉薩勒 勒內-羅貝爾·卡弗利耶·德·拉薩勒(1643年-1687年)是一位著名的法國探險家,他對北美大陸進行了深入的探索。

他曾橫渡五大湖與密西西比河,並對魁北克與密西西比河河口之間的地區進行了探索。

[53] 第一位完成環球航行的法國人是路易·安托萬·德布干維爾(1729年-1811年),他探索了馬維娜斯群島、大溪地、薩摩亞群島、索羅門群島與新赫布里底群島。

[54] 另一位著名的法國航海家是讓-弗朗索瓦·德拉彼魯茲(英語:Jean-FrançoisdeGalaup,comtedeLaPérouse)(1741年-1788年)。

拉彼魯茲繼承了布干維爾與庫克探索太平洋的未竟之業。

他探索了菲律賓群島與澳門,並發現了以他姓氏為名的拉彼魯茲海峽。

1788年,他來到了所羅門聖克魯斯群島的瓦尼科羅島(英語:VanikoloIslands),之後便杳無蹤跡。

1826年,人們才在當地發現了他船隻的遺蹟。

[55] 荷蘭的探索[編輯] 圖中所示為復活節島 第一位完成環球航行的荷蘭人是海盜奧利維爾·范諾爾特(1558年-1627年)。

[56]1596年,威廉·巴倫支(1550年-1597年)發現了斯瓦爾巴群島。

此外,後人為紀念巴倫支,還將新地島與斯瓦爾巴群島之間的陸緣海命名為巴倫支海。

[57]1616年,荷蘭航海家威廉·斯豪滕與雅各布·勒梅爾(英語:JacobLeMaire)在橫渡太平洋的航行中發現了合恩角。

[58] 荷蘭探險家阿貝爾·塔斯曼(1603年-1659年)發現了塔斯馬尼亞島、紐西蘭、湯加群島和斐濟群島。

[59]另一位著名的荷蘭探險家雅各布·羅格溫(1659年-1729年)則發現了復活節島以及薩摩亞群島的一部分島嶼。

[60] 探索的結束與其影響[編輯] 1627年的一幅世界地圖 地理大發現時代結束於17世紀末。

在15世紀中葉,人類知識總合中已知的陸地面積只占全體陸地的2/5,航海區域亦只有全部海域的1/10;但到了17世紀末,人類知識總合中已知的陸地和海域都已達到全體的9/10。

[1]當然,遠洋探索依然繼續著。

直到19世紀,歐洲人才開始探索北冰洋和南冰洋。

過去地理大發現曾被認為是緣於歐洲科技的瞬間躍進,或者少數航海先驅的英雄行徑。

當代史家則逐漸傾向認為,這是從十一世紀以來,歐洲內部經濟、文化與科技逐漸成熟的結果。

[61] 地理大發現對全世界,尤其是歐洲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影響,它讓地中海沿岸的經濟活動進入了數千年來最活躍的時期。

起初,地中海的權力和財富掌握在位於義大利與希臘人手裡;隨著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開始顯赫於地中海;後來,葡萄牙與西班牙進行了收復失地運動,發現了新航路並進行了環球航行,義大利城邦失去了他們對東方貿易的壟斷,歐洲的重心轉移到伊比利亞半島上。

19世紀,西歐的法、英、荷三國開始活躍,他們主導了大西洋的經濟活動,其中一部分國家的影響力延續至今。

隨著遠洋探索的展開,跨洋的商業活動變得越來越頻繁,海外貿易累積的財富激發歐洲人在美洲和亞洲的殖民事業,促使資本主義與工業革命的發展,最終直接、間接地激發了帝國主義。

此外,在歐洲社會結構方面,商人們先後取代了南歐與西歐的封建領主,成為社會中最具權勢的階層。

在英國、法國及其他歐洲國家,資產階級逐步控制了本國的政治和政府。

名稱爭議[編輯] 此章節可能包含原創研究或未查證內容。

地理大發現的稱呼,乃是指西方國家第一次看見美洲大陸的一種說法。

當時的西方人認為他們發現「新大陸」,連上面的原住民也是「新住民」。

但是嚴格來說,美洲大陸上的原住民早就住在那裡上萬年,美洲大陸也是一直存在著,亦有維京人殖民北美,只是歐亞大陸(所謂的舊大陸)的居民在此之前完全不知情。

把「找到」美洲大陸的舉動稱為「發現」,這種歐洲中心論的觀點似乎是說那群人原本不存在、不是人,等到歐洲人來臨才「被發現」及「被賦予存在」的意思。

這樣的說法對於美洲大陸原住民不尊敬,在嚴格的歷史用語上有所斟酌。

注釋[編輯] ^1.01.1在幾個世紀中,這一情況都是數學家和航海者們面臨的難題,亦為當時的帝國崛起製造了障礙。

經度測定已成為了當務之急:遠洋航行缺乏精確測量工具的支持,從而無法準確測定航船的位置。

直接導致了時間和負重量上的浪費,以及頻繁發生的船隻失事事故。

這一問題直到18世紀英國鐘錶匠約翰·哈里森發明航海天文鐘(英語:Marinechronometer)後才得以解決。

自那以後,在任何時刻離港的任何船隻,都可通過比較航船的當地時間與本初子午線的時間,直接計算出航船所在的經度。

^導致壞血病在船員間的傳播。

^「絲綢之路」一名最早出自德國地理學者費迪南·馮·李希霍芬。

「絲綢之路」雖以「絲綢」——當時中國的一大主要出口產品——為名,但這條貿易路線上運送的貨物絕不僅此一種,其他的貨物還包括玻璃、珊瑚、象牙、毛皮、陶瓷、翡翠與香料等。

^位於紅海與波斯灣之間的阿拉伯半島上,劃分有多個國家,其中面積最大的一國為沙烏地阿拉伯。

^更準確地說,應為南中國海。

南中國海與東中國海共同組成了中國海,且都屬於太平洋的一部分。

^敘利亞北部的一城市,於1986年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撒馬爾罕位於烏茲別克斯坦境內。

於2001年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傳統上認為,西安是絲綢之路東段的終點。

^早在古埃及時,亞洲的香料便在西方廣為人知;其時,香料貿易已成為利潤最高的貿易領域。

因此,派遣探險隊去尋求更好的價格,成為了當時歐洲強權們的戰略常態。

^成吉思汗之孫忽必烈汗在位時,蒙古帝國的疆域西起多瑙河、東及黃河、北達西伯利亞、南臨波斯灣,整個絲綢之路都在其控制之下。

^「Cathay」(契丹)是馬可·波羅用來描述中國北方的詞彙。

^在當時,環球航行被視作是莫大的壯舉。

實際上,卡洛斯一世曾將一面刻有地球的盾徽賞賜給胡安·塞瓦斯蒂安·埃爾卡諾,上面還鐫刻著拉丁文「Primuscircumdedistime」(汝為繞我航行之第一人)。

^阿方索·德阿爾布開克對馬六甲港的征服確立了葡萄牙的統治地位。

馬六甲海峽是南中國海與印度洋間的唯一通道,而馬六甲港在扼守海峽的海上交通上發揮著戰略性的作用。

^可能正是這一事件讓他徹底醒悟。

^這些人擁有著航海探索的絕密地圖和文件,那個時代的國王們對這些檔案的保密都特別重視,以防止其他國家搶在自己前面去開闢新殖民地。

^16.016.116.2法萊羅並沒有參加麥哲倫的環球航行,但因為他在天文學和航海學上的知識,而成為了麥哲倫傳奇中的一位極為重要的人物。

他在麥哲倫啟航前離開了船隊,箇中原因至今還沒有一個定論。

InstitutoCamoes.Faleiro,FranciscoeRui(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大南海即太平洋,第一位發現太平洋的歐洲人巴爾沃亞將巴拿馬地峽以南的海洋稱為「大南海」。

^需注意的是,並非只有麥哲倫一人提出過尋找海峽的計劃,但只有他取得了成功。

^這並沒有任何誇大之辭。

麥哲倫在航行中遇到的各種各樣的情況使他成為了當時最偉大的航海家:間諜、宮廷陰謀、風暴、沉船、兵變、大發現、飢餓、眾多船員的疾病和死亡,以及他個人的悲劇性結局。

^實際上,卡塔赫納對艦隊離開加拿利群島後沒有直接航向巴西感到奇怪。

麥哲倫決定這樣做的原因並不清楚,有一部分學者認為這是麥哲倫躲避葡萄牙私掠船的策略。

然而,這一觀點並沒有任何實證支持,但可以肯定的是,科斯塔的刺殺未遂事件讓麥哲倫對自己周圍的人更加不信任。

^在每一天的夜幕即將降臨時,每一艘船都要集中到旗艦的周圍,以通告新的情況和接受新的命令,並按照禮儀規則向麥哲倫敬禮:「上帝保佑你,海軍上將先生、導師與親切的夥伴」(原文:«Diosvossalve,señorcapitángeneralymaestre,ebuenacompañía»)。

^特立尼達號上的水手長法蘭西斯科·德阿爾沃(FranciscodeAlbo)於此開始記錄他的日誌,為後人提供了極具價值的技術、天文和航海上的資料。

^據皮加費塔的記述,聖阿戈斯蒂紐角便是比森特·亞涅斯·平松在1500年1月26日發現的孔索拉西翁角(CabodeConsolación),又名為聖瑪麗亞-德拉孔索拉西翁角(CabodeSantaMaríadelaConsolación)。

但後一說法至今尚存爭議。

^即尼加拉瓜湖,由胡安·迪亞斯·德索利斯發現。

河口由烏拉圭河與巴拉那河共同注入,最寬處達219公里。

^位於阿根廷境內,北臨貝爾梅哈角(PuntaBermeja),南及瓦爾德斯半島的北端,開口處寬達118公里。

^參見當地政府網站(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西班牙文)。

^艦隊所在之處位於南半球:當北半球為春季時,南半球為秋季。

^原文:「Nitomabaconsejodesusoficialesnilesdabaladerrotaquehabíandeseguir」. ^先前是康塞普西翁號上的一名軍官。

^因此,這條海峽被麥哲倫命名為「萬聖海峽」——亦即今日的麥哲倫海峽。

而據皮加費塔記述,這條海峽還被稱為「巴塔哥尼亞海峽」(EstrechoPatagónico)。

參考文獻[編輯] 引用[編輯] ^1.01.1張箭,31-32頁. ^Gutenbergylaimprenta[古騰堡與印刷術].Biografiasyvidas.com.[2008-07-21].(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7-20).  ^德利奧·坎提莫里,〈第八章:義大利與教皇統治〉,《新編劍橋世界近代史(第2卷)》,334頁. ^LosMonzones[季風].[2008-07-22].(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2-02)(西班牙語).  ^VientossuperficialesenelHemisferioNorte[北半球的地表風].[2008-07-22].(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2-04)(西班牙語).  ^ComercioyrutascomercialesdelIslam[伊斯蘭的商業與貿易路線].[2008-07-22].(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31)(西班牙語).  ^7.07.1EuropadelsigloXIalXV[11世紀到15世紀的歐洲].西班牙教育科學部(西班牙語:MinisteriodeEducaciónyCienciadeEspaña).[2008-07-21].(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2-14)(西班牙語).  ^Boorstin,op.cit.原文:「telóndeacero」. ^張箭,42頁. ^參見「威尼斯土耳其戰爭」。

^張箭,63頁. ^JosephPérez.IsabellaCatólica,ÁfricayAmérica[伊莎貝拉一世,非洲與美洲].[2008-07-24].(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3-06)(西班牙語).  ^蒙元军西进与教宗使节的东来.天主教公教網.2005-06-17[2008-09-19]. [永久失效連結] ^張箭,43頁. ^15.015.1ZhengHe[鄭和].Biografiasyvidas.com.[2008-07-24].(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27)(西班牙語).  ^鄭一鈞,219-223頁.引文出自天妃靈應之記碑. ^張廷玉.《明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二·宦官一》.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

 亦參見張箭,153頁. ^鄭一鈞,225頁,亦參見張箭,154頁. ^鄭一鈞,225-226頁. ^鄭一鈞,227頁. ^鄭一鈞,127-145頁. ^22.022.122.2AncientChina.探索頻道.[2008-07-24].(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05)(英語).  ^鄭一鈞,157頁. ^《坤輿萬國全圖解密:明代測繪世界》李兆良著,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2)ISBN9789570839760 ^ColónoZhengHe:¿QuiénllegóprimeroaAmérica?[哥倫布和鄭和:誰先到的美洲?].[2008-07-24].(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14)(西班牙語). 亦參見孟席斯的《1421:中國發現世界》一書。

^鄭一鈞,44-45頁. ^27.027.1鄭一鈞,89頁. ^鄭一鈞,390頁. ^鄭一鈞,400頁. ^鄭一鈞,409頁. ^鄭一鈞,414頁. ^張箭,153-154頁. ^鄭一鈞,416頁. ^论郑和下西洋对中国海外开拓事业的破坏.廈門大學學報.[2021-10-04].(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15)(中文).  ^I.A.麥格雷戈,〈第二十章:歐洲與東方〉,《新編劍橋世界近代史(第2卷)》,780頁. ^張箭,36-37頁. ^張箭,57-58頁;亦參見阿諾德,8頁. ^阿諾德,9-10頁. ^張箭,80-81頁. ^張箭,82頁. ^張箭,83-84頁. ^VascoNúñezdeBalboa[瓦斯科·努涅斯·德巴爾沃亞].Biografiasyvidas.com.[2008-08-20].(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8-20)(西班牙語).  ^Mann,CharlesC.;曼恩(Mann,CharlesC.).1493 :wuzhongdajiaohuanzhangliangdeshijieshi.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Chuban.Xinbeishi:Weichengchuban.2013.ISBN 978-986-88793-8-6.OCLC 852933652.  ^智利大學.AnalesdelaUniversidaddeChile[智利大學編年史].ImprentadelSiglo.1862年[2008-09-1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1)(西班牙語).  ^45.045.1FernándezdeNavarrete,op.cit. ^HistoriadelJapón[日本歷史].[2008-02-13].(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8-19)(西班牙語).  ^PedroÁlvaresCabral[佩德羅·阿爾瓦雷斯·卡布拉爾].Biografiasyvidas.com.[2008-09-10].(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7-14)(西班牙語).  ^ElsigloXVII[十七世紀].JuntadeCastillayLeón.[2008-09-11].(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2-09)(西班牙語).  ^Cronología.Período1728-1730[1728-1730年年表].Biografica.info.[2008-09-11].(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22)(西班牙語).  ^SirFrancisDrake[法蘭西斯·德瑞克爵士].Biografiasyvidas.com.[2008-09-12].(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8-10)(西班牙語).  ^HenryHudson,laconexionentreEuropayAsia[亨利·哈德遜:連接歐亞的橋梁].Sobrehistoria.com.[2008-09-12].(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28)(西班牙語).  ^JamesCook:elexploradordelosmares[詹姆斯·庫克:大洋的探索者].Viajeros.com.[2008-09-13].(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08)(西班牙語).  ^RobertCavelierdelaSalle[羅貝爾·卡弗利耶·德拉薩勒].Encarta.[2008-09-12].(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17)(英語).  ^Louis-AntoineBougainville[路易-安托萬·德布干維爾].Biografiasyvidas.com.[2008-09-12].(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0-07)(西班牙語).  ^Jean-FrançoisdeLaPérouse[讓-弗朗索瓦·德拉彼魯茲].JuntadeCastillayLeón.[2008-09-12].(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3-07)(西班牙語).  ^OliveriovanNoort[奧利維爾·范諾爾特].[2008-09-12].(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8-28)(西班牙語).  ^WillemBarents[威廉·巴倫支].Biografiasyvidas.com.[2008-09-12].(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7-04)(西班牙語).  ^UninfiernollamadoCabodeHornos[地獄合恩角].Elmundo.es.[2008-09-12].(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27)(西班牙語).  ^AbelJanszoonTasman[阿貝爾·塔斯曼].Biografiasyvidas.com.[2008-09-12].(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01)(西班牙語).  ^JacobRoggeveen[雅各布·羅格溫].Biografiasyvidas.com.[2008-09-12].(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0-12)(西班牙語).  ^大衛·阿諾德(DavidArnold)著,王國璋譯,1999,《地理大發現1400-1600》,頁133。

台北:麥田出版。

來源[編輯] Boorstin,DanielJ.LosDescubridores[發現者].EditorialCrítica.1986.ISBN84-7423-296-1,ISBN978-84-7423-296-7(西班牙語).  Cipolla,Carlo.EuropeanCultureandOverseasExpansion. O'Sullivan,Daniel.TheAgeofDiscovery. ParryJ.H.TheDiscoveryoftheSea. BoiesPenrose.TravelandDiscoveryintheRenaissane:1420-1620. FernándezdeNavarrete,Martín.Coleccióndelosviajesydescubrimientos(TomoII)[旅行與發現集(第2卷)].B.A.E.1964(西班牙語).  Zweig,Stefan.Magallanes.Elhombreysugesta.EditorialJuventud,Barcelona1945. C.R.埃爾頓(編).《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組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1月(中文(中國大陸)).  第2卷:ISBN7-5004-2942-8 第3卷:ISBN7-5004-2496-5 (西班牙文)BiografiasyVidas[傳記與生平]:http://www.biografiasyvidas.com(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網際網路網站). 張箭.《地理大发现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年2月.ISBN 7-100-03361-6(中文(中國大陸)).  鄭一鈞.《论郑和下西洋》修訂版.北京:海洋出版社.2005年11月.ISBN 7-5027-6375-9(中文(中國大陸)).  戴維·阿諾德.《地理大发现》.由聞英翻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3年12月.ISBN 7-5327-3227-4(中文(中國大陸)).  延伸閱讀[編輯] Brook,Timothy.Vermeer'sHat:TheSeventeenthCenturyandtheDawnoftheGlobalWorldreissue.BloomsburyPress.2007.ISBN 1-59691-444-0.  Cipolla,Carlo.EuropeanCultureandOverseasExpansion.Pelican,London.1970.  DeVoto,Bernard.TheCourseofEmpire.HoughtonMifflinHarcourt.1998[1952][2011-06-16].ISBN 0-395-92498-7.  Diamond,Jared.Guns,GermsandSteel.Vintage.1998.ISBN 0-09-930278-0.  Hall,RobertL.SavoringAfricaintheNewWorld.InSeedsofChange:FiveHundredYearsSinceColumbus.HermanJ.ViolaandCarolynMargolis,eds.SmithsonianInstitutionPress.1991.ISBN 978-1-56098-036-0.JSTOR 27568307.  Love,RonaldS.MaritimeExplorationintheAgeofDiscovery,1415–1800.GreenwoodPress.2006[2011-06-16].ISBN 0-313-32043-8.  Rice,Eugene,F.,Jr.TheFoundationsofEarlyModernEurope:1460–1559.W.W.Norton&Co.1994[1970].ISBN 0-393-96304-7.  Wright,JohnK.TerraeIncognitae:ThePlaceoftheImaginationinGeography.AnnalsoftheAssociationofAmericanGeographers.March1947,37(1):1–15.doi:10.1080/00045604709351940.  外部連結[編輯]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地理大發現 TheFaustianImpulseandEuropeanExploration,TheFortnightlyReview BillBigelow,"DiscoverColumbus:Re-readingthePas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6-pagelessonplanforhighschoolstudents,1998,ZinnEducationProject/RethinkingSchools 閱論編歐洲歷史史前歐洲 舊石器時代歐洲(英語:PaleolithicEurope) 新石器時代歐洲(英語:NeolithicEurope) 銅器時代歐洲(英語:BronzeAgeEurope) 愛琴文明 鐵器時代歐洲(英語:IronAgeEurope) 古典時代 古希臘 羅馬共和國 希臘化時代 羅馬帝國 古典時代晚期 早期基督教 三世紀危機 羅馬帝國的衰落 中世紀 中世紀前期 民族大遷徙 拜占庭帝國 基督教傳播 維京時代 基輔羅斯 中世紀中期 神聖羅馬帝國 十字軍東征 封建制度 中世紀後期 近代歐洲 文藝復興 百年戰爭 宗教改革 地理大發現 巴洛克藝術 三十年戰爭 君主專制 鄂圖曼帝國 葡萄牙帝國 西班牙帝國 近代法國(英語:EarlymodernFrance) 波蘭-立陶宛聯邦 瑞典帝國 荷蘭共和國 大英帝國 哈布斯堡君主國 俄羅斯帝國 現代史 啟蒙運動 大分流 法國大革命 拿破崙戰爭 民族主義(英語:RiseofnationalisminEurope) 塞爾維亞革命(英語:SerbianRevolution) 1848年革命 工業化 第一次世界大戰 十月革命 戰間期 第二次世界大戰 冷戰 歐洲一體化 參見 歐洲藝術史 歐洲基因史(英語:GenetichistoryofEurope) 地中海地區史(英語:HistoryoftheMediterraneanregion) 歐洲聯盟史 西方文明史(英語:HistoryofWesterncivilization) 歐洲海事史(英語:MaritimehistoryofEurope) 歐洲軍事史(英語:MilitaryhistoryofEurope) 規範控制 NDL:00573075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地理大发现&oldid=73596077」 分類:​地理大發現探險歐洲殖民史海事史地理大發現時代的荷蘭隱藏分類:​CS1西班牙語來源(es)自2017年12月帶有失效連結的條目條目有永久失效的外部連結CS1英語來源(en)使用ISBN魔術連結的頁面自2014年10月需補充來源的條目拒絕當選首頁新條目推薦欄目的條目含有英語的條目有藍鏈卻未移除內部連結助手模板的頁面需補充來源的條目使用小型訊息框的頁面可能帶有原創研究的條目包含NDL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維基教科書 其他語言 العربيةAsturianuAzərbaycancaتۆرکجهБеларускаяБългарскиবাংলাBosanskiCatalàČeštinaCymraegDanskDeutsch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EuskaraفارسیFrançaisGaeilgeKriyòlgwiyannenGalegoעבריתहिन्दीHrvatskiKreyòlayisyenMagyarՀայերենBahasaIndonesiaÍslenskaItaliano日本語PatoisქართულიҚазақша한국어КыргызчаLatinaLadinLietuviųLatviešuМакедонскиമലയാളംМонголमराठीBahasaMelayuNederlandsNorsknynorskNorskbokmålOccitanਪੰਜਾਬੀPicardپنجابیپښتوPortuguêsRomânăРусский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SimpleEnglishSlovenčinaSlovenščinaShqipСрпски/srpskiSvenskaதமிழ்ไทยTürkmençeTagalogTürkçeУкраїнськаاردوOʻzbekcha/ўзбекчаTiếngViệtWinaray吴语Bân-lâm-gú粵語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