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學的文化層與遺址概念 - 原住民族歷史與社會議題教學資源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愈上層的文化層年代較現代靠近,這也是地質學中「層位學」裡的基本概念引用而來。

台灣從日治時期開始發展考古學,建立出台灣的文位層序,表示台灣的史前文化研究已經有 ... 考古學與原住民 考古學的文化層與遺址概念 文化層與層位學 過去人們生活的痕跡,包括遺物(使用的器具、武器等)、遺跡(各種建築或幕葬等)等,在時間作用下,在地層堆積中形成的地層層序,稱為「文化層」。

愈上層的文化層年代較現代靠近,這也是地質學中「層位學」裡的基本概念引用而來。

台灣從日治時期開始發展考古學,建立出台灣的文位層序,表示台灣的史前文化研究已經有了初步的成果。

例如鹿野忠雄在1943年發表〈台灣先史時代の文化層〉,提出台灣有七個文化層序,從上而下(最新到最舊)分別是:菲律賓鐵器文化層、巨石文化層、原東山文化層、有段石斧文化層、黑陶文化層、網紋陶器文化層、繩紋陶器文化層。

接下來,在近代的考古學者不斷的挖掘遺址、調查、整理與分析下,逐漸發現,除了各個地區的文化層會有所不同,地形區隔的文化層也會有所差異。

同一個遺址當中,可能包含了不只一個的文化層,而不同的文化層可能與其他地區的某些文化層有所關連。

而各個文化層的分析也愈來愈細緻,將過去較寬鬆的年代間距認定縮小,例如恆春半島的研究中,過去1000到500年間,就已經有文化相貌的改變。

一直到近代,台灣史前文化層的討論仍然在持續當中,研究者認為,應持續進行小區域的局部文化層序建構。

遺址、遺跡與遺物 古代人類的各種行為、活動,所遺留下來的痕跡,包括遺址、墓葬、灰坑、岩畫/壁畫、窯藏等等,稱為「遺跡」;而遺留下來的各種生產工具、日用器具以及武器和裝飾品等,稱為「遺物」。

這些遺留物出現的地方,就是考古學者通稱的「遺址」。

「遺址」具有時間的深度與空間的範圍,是清楚被界定、有實體存在的;如八仙洞遺址、十三行遺址、卑南遺址等。

考古學者藉者在遺址中所發現的遺跡與遺物,判別此地曾經在什麼樣的時間、有什麼樣的生活樣態。

由於地域、時代及民族的不同,「遺跡」的面貌也各不一樣。

例如新石器時代,各地居室的形式與營建方式各不相同,山區有洞穴居址,沿海可能有貝丘等。

另外,像是墓葬的地點(室內葬、室外葬)、墓葬的方式(如屈肢葬、俯身葬等特殊方式)也都是研究史前文化與當今民族關聯性的重要特點。

而「遺物」,大多都是經過人類有意識的加工和使用的物品,反映出人類活動的特性,如鐵器的出現表示當時的人類掌握了煉鐵的技術;或是藉由遺物推測當時人類生活的樣貌,例如新石器時代卑南一帶的部落掌握玉器的材料與技術,而使部落愈趨強盛,也藉由玉器的飾物樣態,以推測當時的宗教或神靈信仰或文化內涵等。

台灣的文化層與代表性遺址 時代 代表性文化 年代 分佈地點 代表性遺址 舊石器時代晚期 長濱文化 ~B.C5000年 台灣東部及恆春半島海岸 台東縣長濱鄉八仙洞遺址等 新石器時代早期 大坌坑文化 B.C5000~3000年 台灣本島各地與澎湖群島的海岸或大型溪流、河湖下游河岸 新北市八里區大坌坑遺址等 新石器時代中期 由大坌坑文化晚期演變而來的繩紋紅陶文化 B.C2500~1500年 台灣西海岸大甲溪以南、濁水溪以北的中部地區,曾文溪以南至鵝鸞鼻,及東部花蓮台東海岸等 西部:墾丁遺址等;東部:台東縣卑南鄉老番社遺址下層、台東縣東河鄉加路蘭遺址等 新石器時代中晚期 麒麟文化(巨石文化)、卑南文化 B.C3000~A.D500年 麒麟文化:海岸山脈中段的山麓;卑南文化:花東海岸南段、花東縱谷及臺東平原 麒麟文化:台東縣成功鎮麒麟遺址等;卑南文化:台東縣卑南山東南端卑南遺址、富山遺址等 牛稠子文化、牛罵頭文化 B.C3000~1800年 牛稠子文化:多集中在嘉南平原至台南台地、中洲台地頂部;牛罵頭文化:大甲、大肚台地地區 牛稠子文化:台南縣仁德鄉牛稠子遺址;牛罵頭文化:台中市清水區牛罵頭遺址 營埔文化、大湖文化、鳳鼻頭文化 B.C2000~A.D500年 營埔文化:台灣中部濁水溪、大肚溪、大甲溪流域中下游一帶平原、台地;大湖文化:嘉南平原、高雄平原及相鄰丘陵區;鳳鼻頭文化:後勁溪以南到恆春半島南端的海岸 營埔文化:台中市大肚區營埔遺址等;大湖文化:高雄市湖內區大湖遺址等;鳳鼻頭文化:高雄市林園區鳳鼻頭遺址 圓山文化(多有貝塚) B.C3000~A.D500年 淡水河兩岸及新店溪下游的河岸階地、基隆河谷分佈到基隆港口附近的海岸平原。

台北市圓山遺址、芝山岩遺址、關渡遺址等。

鐵器(金屬器)時代 靜浦文化(阿美文化) A.D500~1500年 東海岸中南段的縱谷與海階。

花蓮縣豐濱鄉東海岸秀姑巒溪出海口南岸靜浦大片園遺址等。

蔦松文化 A.D200~1500年 嘉南平原、高雄平原及鄰近丘陵地區 台南市永康區蔦松遺址等,推測台南市新市區看西遺址(距今500-100年前)與西拉雅族相關。

番仔園文化 A.D0~600年 台中縣大肚台地西側緩坡、台中盆地、往南延伸至八卦台地、北至苗栗縣南部海岸丘陵。

台中縣大甲鎮番仔園遺址等,推測台中地區史前時代的番仔園文化就是中部平埔族群祖先的遺留。

十三行文化 B.C300~A.D1600年 台北盆地及其附近、東北海岸及東部的花蓮地區等。

新北市八里區十三行遺址等。

與原住民相關的文化遺址 現今已發現的台灣的史前文化遺址約有一千五百多處,從出土的器物等資訊,推測可能與原住民族有關,或可能演變為原住民族的祖先。

以下為目前已知可能與原住民族相關的遺址,按時代距今遠近排列如下: 時代 遺址 年代 相關族群 文化層 位置 舊石器時代 八仙洞遺址 距今約30,000~5,000年前 泛族群 長濱文化 臺東縣長濱鄉樟原村旁,當地阿美族稱為Loham 新石器時代早期~近代 港口遺址 約有四個不同年代文化,距今5,000~200年前 阿美族 1.大坌坑文化層 2.麒麟文化層 3.靜浦文化層 4.近代文化 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東南側的海階平台 新石器時代中晚期 卑南遺址 距今約4,000~2,000年前左右 泛族群 下層:大坌坑文化晚期、繩紋紅陶文化 上層:史前卑南文化 臺東市西北方約6公里,從臺東新站後方延伸到卑南山的山麓 新石器時代中晚期 東河遺址群 距今約4,500~3,500年前 泛族群 長濱文化、東部繩紋紅陶文化、卑南文化等 馬武窟溪南北兩岸遺址泛稱為「東河遺址群」 新石器時代、鐵器時代、近代 南科國小遺址 最遠可上溯距今5,000年前,下層約1,500~1,200年前,上層約200~300年前 平埔族群 大坌坑文化、蔦松文化 臺南縣善化鎮與臺南縣新市鄉交界 新石器時代中晚期 惠來里遺址 距今約3,690年/1,320年 泛族群 牛罵頭文化/番仔園文化 臺中盆地 新石器時代中期 麒麟遺址 距今3,500年~3,000年前 泛族群 麒麟文化(巨石文化) 臺東縣成功鎮麒麟里,鎮區西南方約3公里處,當地阿美族稱為Chishiyayan的小山坡 新石器時代晚期 支亞干(平林、萬榮)遺址 距今大約3,000年前 太魯閣族 花岡山文化平林類型 壽豐溪(舊稱知亞干溪)南岸,坐落於花蓮縣萬榮鄉西林村落西南方 新石器時代晚期 掃叭石柱 距今大約3,000年前 撒奇萊雅族 卑南文化 花東縱谷中段、接近北回歸線的舞鶴台地 新石器時代晚期、鐵器時代 曲冰遺址(台灣代表性的高山型遺址) 距今約2,700~2,300年前,第二層文化層則距今為1,300年到900年之間 布農族   南投縣仁愛鄉萬豐村曲冰部落北方1.5公里 新石器時代晚期、鐵器時代 舊香蘭遺址 距今約2,310年前 排灣族、魯凱族 卑南文化的三和類型 臺東縣太麻里鄉 新石器時代晚期、鐵器時代 蔦松遺址   平埔族群 南部蔦松文化 臺南市永康鄉蔦松村境內 鐵器時代 富世遺址 距今大約2,000年前 太魯閣族 麒麟文化、卑南文化 立霧溪右岸沖積扇台地 鐵器時代 崇德遺址 距今大約2,000年前 太魯閣族 麒麟文化、卑南文化 立霧溪北河口河階台地 鐵器時代 新社遺址 距今大約2,000年前 噶瑪蘭族 麒麟文化、卑南文化 花蓮縣豐濱鄉新社村 鐵器時代 十三行遺址 距今1,800~500年前 平埔族群 十三行文化 新北市八里區頂罟村 金石並用的時期 龜山遺址 距今1,600~1,300年前 泛族群 鵝鑾鼻第三史前文化相、鵝鑾鼻第四史前文化相以及龜山史前文化相 恆春半島的西北方 鐵器時代 奇美遺址 距今1300年前~400年前 阿美族 靜浦文化 秀姑巒溪曲流北岸的台地 鐵器時代 淇武蘭遺址 距今1,300~800年前和400~100年 平埔族群(噶瑪蘭族)   蘭陽平原北側 鐵器時代 陶塞遺址 距今1,000~800年前 太魯閣族 十三行文化普洛灣文化類型 立霧溪流域陶塞溪上游右岸,在現今陶塞橋以北的上梅園(今稱竹村)村落東北側的河階台地 鐵器時代 南仁山遺址 距今800~700年前 排灣族 排灣文化相 恆春半島東部丘陵、南仁路聚落西北的山坡處 鐵器時代 山里遺址 距今800~700年前 太魯閣族 十三行文化普洛灣文化類型 立霧溪流域支流陶塞溪谷河階台地,屬於花蓮縣秀林鄉富世村 不只上述遺址,其他還有相當多的遺址可能與原住民族文化相關,如南投縣信義鄉的東埔一鄰遺址,可能為鄒族或Mumusu人的祖先,花蓮縣卓溪鄉的黃麻遺址,可能是阿美族靜浦文化富南類型等。

港口遺址與阿美族 港口遺址位於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東南側的海階平台上,秀姑巒溪口北側、港口村活動中心東邊小山以南。

港口遺址有豐富的文化層,目前推測為有四個不同時期的文化,包括:大坌坑文化(距今5000~4000年前)、麒麟文化(距今3500~2000年前)、靜浦文化(距今1500~數百年前)與約200年前的近代文化。

大坌坑文化層,典型器物為橙色系繩紋陶片;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麒麟文化層,典型器物為橙紅色系素面陶片及磨製石器、玉器;鐵器時代的靜浦文化層,典型器物為紅褐色系素面陶片;最上層為近代硬陶片及瓷器殘片、瓷質裝飾品、清朝銅錢等。

此處亦為港口部落的前身──吉普巒部落,其中,靜浦文化與阿美族的文化有關:遺址中挖掘出典型的阿美族器物,年代大約距今700到800年,包括有紅褐色陶器、左右大耳的容器等。

在歷史照片中亦可看到阿美族婦女頭上頂著同樣的容器,因此可以得知此文化層與阿美族相關。

卑南遺址與排灣族群/阿美族 卑南遺址位於台東市南王里,面積有八十萬平方公尺,主要的文化層有史前卑南文化層(距今2000年前)、與大坌坑晚期(距今4000年前)和繩紋紅陶文化。

規模龐大,包括許多墓葬群、陪葬品與建築遺跡,其中已經出土的石板棺已經超過1,600座。

「史前卑南文化層」,與現今的排灣族群或阿美族較為相關。

研究者認為,史前卑南文化到了晚期,有兩個演化方向,一種是往山區移動,適應山地生活方式,成為後來排灣族或排灣群(包括排灣族、卑南族、魯凱族)的祖先。

另一種是留在原來的平原及海岸台地,成為阿美族的祖先。

由於史前卑南文化出土的石板屋、石棺與排灣群非常類似,且都有拔齒、嚼檳榔、獵頭等習俗,加上陶器器形與排灣、魯凱族相當接近,因此推論與排灣族、魯凱族有關。

而遺址中又發現有月形石柱,與阿美族、撒奇萊雅族的掃叭石柱文化可能相關,且相關卑南遺址是過去阿美族的舊部落,因此也有可能與阿美族相關。

富世遺址與平埔族、太魯閣族 富世遺址位於花蓮縣秀林鄉和新城鄉交界處,立霧溪出海口右岸的沖積扇台地上。

在太魯閣族語中,富世村被稱為Bsngan,意指物品交換後回到山上必經的隘口。

由於就在距離太魯閣牌坊不遠處,原本此處被稱為「太魯閣遺址」,後來改稱「富世遺址」。

富世遺址大約是在距今3000~2000年前,有著麒麟文化結束之初、與卑南文化混合的文化層。

遺址有多個單石堆成的石塔,還有一塊石柱頂端有打磨痕跡,因此推測為巨石文化(也就是麒麟文化);單石與石棺兼有,因此推測為不同文化的混合。

此外,還有屈肢葬的埋葬方式,與「十三行文化」的側身屈肢葬型態相似,研究者認為可能是台灣北部東遷的「十三行文化人」因尋找砂金前來所留下的遺跡。

目前此處是太魯閣族人種植農作物的耕作地,屬於原住民保留地。

太魯閣族的耆老口述傳說中,太魯閣群的祖先到達此地之前,富世地區曾經是Makquring人住的地方。

有些學者則認為耆老們所說的Makquring人,可能是屬於平埔族凱達格蘭或噶瑪蘭族的祖先。

曲冰遺址與布農族 曲冰遺址位於南投縣仁愛鄉一帶,曲冰部落的北方約2公里處,濁水溪上游左岸高位河階上,面積大約有一公頃。

根據出土文物碳十四檢測結果可以推測,曲冰遺址包括兩個文化層,第一層文化層距今約2,700至2,300年前,第二層文化層則距今為1,300年到900年之間。

也是目前保存最為完整的板岩遺址,以及代表性的高山型遺址。

曲冰遺跡為一座完善的小型部落,包括48間以上的建築基址,基址內外共有171座墓葬。

不遠處的曲冰部落主要為布農族卓社群(Takitudu)人居住,此處遺址也因為在曲冰部落附近,因而名為曲冰遺址。

過去的布農族生活型態為游耕,因此曲冰遺址被認為是過去布農族人在土地貧瘠之後遷往它處,所留下的聚落遺址。

舊香蘭遺址與排灣族、魯凱族 舊香蘭遺址位於臺東縣太麻里鄉,南太麻里溪右岸出海口,推測為距今2,350年前至1,300年前,研究者認為是連結了新石器時代與鐵器時代的遺址,屬於卑南文化的三和類型。

除了發現鑄造模具、顯示可能不僅是從海外取得青銅器、而是自身鑄造的工藝技術之外,也發現大量與屏東龜山遺址類似的陶器,推測此時期的人們有頻繁的互動與遷徙。

此外,也有各種金屬包括黃金、銅與鐵製的器物。

舊香蘭址所發現最大量出土的是陶器,而陶器、石器與骨器等,被發現有蛇的紋樣,其中有石少及骨角雕件上,有明顯的百步蛇紋樣。

因此推論可能與排灣族、魯凱族相關,而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淇武蘭遺址與噶瑪蘭族 淇武蘭遺址位於蘭陽平原的北側邊緣,宜蘭縣礁溪鄉二龍村及玉田村的交界。

遺址有兩個文化層,上文化層距今約1,300-800年,下文化層距今約600-100年。

是一個介於史前與歷史時代交界的遺址。

從淇武蘭遺址墓葬出土的遺物中,發現長達二、三十公分的新月形金屬編織物;據信是過去噶瑪蘭人所喜愛的寶物。

據清代文獻提到,噶瑪蘭人喜愛一種名為「金鯉魚」的寶物,形狀如魚或如新月,擁有此物者,得以互相誇耀,佩戴方式是懸於額頭或掛於頸項。

不僅是淇武蘭遺址,研究者認為,蘭陽平原多處遺址可能都與噶瑪蘭族相關。

十三行遺址與平埔族群 十三行遺址位於新北市八里區頂罟村,淡水河出海口交界處的南岸。

距今約1,800~500年前,是台灣鐵器時代十三行文化的代表性遺址。

出土兩百多具墓葬和許多器物、建築結構,包括柱洞、水溝、水井、灰坑和煉鐵爐、陶窯等,整個遺址為一聚落。

由於出土煉鐵爐,證明十三行文化人已經具有煉鐵的能力。

十三行遺址中有干欄式建築(將房屋架高以避免潮溼),台灣大部分的原住民族文化中也都有類似的建築,也有嚼食菸草、檳榔的習慣,研究者認為十三行文化人與平埔族群中的北部平埔族群有關。

近年來也有研究者把鐵器時代十三行文化依時空因素分為數個類型,與近代族群相對應,例如埤島橋類型對應凱達格蘭族,舊社類型對應巴賽族與噶瑪蘭族等,尚需進一步研究確認。

蔦松遺址與西拉雅族 蔦松遺址屬於蔦松文化,位於台南市永康區台南平原,遺址距今約1,400-1,000年前。

整個蔦松文化屬於鐵器時代,蔦松文化一直被為與西拉雅族有密切相關,文化層的特色包括使用鐵器、使用特殊的紅褐色素面夾砂陶等。

又因年代與地域不同,分為鞍子期(距今1,800-1,400)、蔦松期(距今1,400-800)、看西期(距今800-500)和西拉雅期/西拉雅文化(距今500-300)。

涵蓋地區包括嘉南平原、高雄平原等地區,包括有鞍子遺址、蔦松遺址、看西遺址等,以及晚近發現的南科考古遺址。

蔦松遺址出土器物中的鳥頭狀器、小黑陶壺均與西拉雅族的宗教信仰相符;晚近發現的南科考古遺址中也將最晚近階段的文化層(距今約500-300年前)為「西拉雅文化」,此一文化層中除了也有蔦松文化時期的紅褐色素面夾砂陶,也有相當多外來的瓷器與陶器。

不過,研究者也認為,是否可以從考古資料中進一步解讀西拉雅族在分類上的複雜性,還需要從更廣大區域的同一階段考古遺址中詳細研究。

參考資料列表 參考資料 陳有貝,2006,《再現台灣–原住民時期–001台灣的史前時代》,台中:莎士比亞。

劉益昌,2016,《臺灣史前史專論》,台北:聯經。

劉益昌,2002,《臺灣原住民史──史前篇》,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劉益昌,2007,〈從考古學看平埔族群研究──以西拉雅族為例〉,西拉雅平埔文化教師研習活動,台南縣政府。

馬耀基朗,2012,〈從考古遺址看西拉雅的歷史──以南科地區為例〉,《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11,頁89-108。

連照美,1991,〈台灣東部新石器時代卑南聚落形態初探〉,《考古與歷史文化--慶祝高去尋先生八十大壽論文集》。

連照美,2000,〈卑南文化的人身裝飾之研究〉,《高宮廣衛先生古稀紀念論集下卷》。

中研院台灣考古數位典藏博物館, http://proj1.sinica.edu.tw/~damta/。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http://www.nmp.gov.tw/。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考古學習網, http://archae.nmp.gov.tw。

臺灣原住民族歷史語言文化大辭典,考古遺址, http://210.240.125.35/citing/citing_show_maintype.asp?maintype=%A6%D2%A5j%BF%F2%A7}。

影音資料 「台灣原住民人群與文化的構成:考古學的觀點-劉益昌01」,2013, https://youtu.be/JIRLsf9Pyug,台灣原住民族CCK文化驛棧。

探索11-7講座:原住民為什麼複雜如此!/劉益昌研究員,2014, https://youtu.be/VAJg9qeQT3U,臺大科學教育發展中心.NTUCASE。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