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旗艦手機上的超長焦都不見了? - 微信上的中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本文來源:愛范兒微信id:ifanr 作者:杜沅儐手機上的長焦鏡頭,腦海裡印象最深的還是華為P30 Pro 發布後朋友圈裏的一則小視頻。

本文來源:愛范兒微信id:ifanr作者:杜沅儐手機上的長焦鏡頭,腦海裡印象最深的還是華為P30Pro發布後朋友圈裏的一則小視頻。

當你穿梭在羅浮宮中,想要一睹「蒙娜麗莎」的真容,奈何畫前人山人海,卻只能看個寂寞。

此時,後排升起了一部華為P30Pro,隨著焦距逐步拉近,2倍、5倍再到10倍,螢幕裏顯現出了「蒙娜麗莎」。

▲年代久遠,找不到P30Pro的小視頻了,就以P40Pro的廣告片替代一下了。

圖片來自:華為這則視頻其實並不算流暢,運鏡也很初級,但卻給人一種真實感。

尤其是最終「蒙娜麗莎」浮現在螢幕時,相當的震撼,超長焦的優勢直戳內心,甚至暗下決心,下一部手機一定要有「超長焦」功能。

在華為P30Pro之後,10倍左右的超長焦鏡頭,和潛望式結構迅速成為Android機皇們的標配,再加上輔以數碼裁切,智能手機一下子擁有了30倍的混合變焦,焦段一下子可以擴展到400mm。

怎麽說,手機有了10倍變焦後,我再也沒正眼看過小黑卡系列了。

但Android機皇們,尤其是國產機皇們的「超長焦」潮流,也就維持了一兩代的時間。

伴隨著高通驍龍888的陸續出貨,今年的新機們,齊刷刷的上了「高像素」或「雙主攝」,而曾經的「潛望式」和超長焦的配置悄悄地不見了。

手機上的超長焦鏡頭到底有沒有用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看下攝影的常用焦距。

說到焦距,雖然沒有明文規定哪個最好用、最為優秀,但從經驗上來說,拍風景用廣角,拍靜物用35mm、50mm,人像用85mm,微距100mm,再遠就是長焦鏡頭了。

其中常用焦段大多集中在小廣角到標準焦距,隨著焦段更廣、更遠,用途更為專一,使用頻率也在降低。

這也就不難看到,不同品牌的相機鏡頭,在常用焦段上通常會有更多的鏡頭給你選擇。

如果想要更好的適用性,相機的鏡頭還有24~70mm這種橫跨多個實用焦段的鏡頭,價位定位也從千元入門到萬元專業等。

把這種攝影焦段的經驗移植到手機這裡也是成立的,我們常用的焦段也集中在24~70mm這個範圍內。

10倍的遠攝鏡頭,焦距大概在250mm開外,這已不算常用的焦距。

除了開頭提到的「小視頻」類似的場景,其實仔細想想,用到十倍超長焦的情況比較有限。

我們用手機拍照更多還是會落在超廣角、一倍或者二倍變焦。

比如說,需要拍下更為廣闊的景色、建築,可以切換到超廣角,而日常記錄或者飯前「驗毒」,用到主攝一倍或者二倍的情況比較多。

拍攝場景有限的同時,手機上的超長焦成像也有著不小的問題。

一是,長焦鏡頭配備的光圈值相對主攝的要小很多,以Mate40Pro為例,主攝的光圈是F1.8,而長焦則是F3.4,這就影響了長焦鏡頭在弱光、暗光環境下的進光量,成像素質下降。

二是,長焦鏡頭會把抖動放大很多倍,再微小的動作,反饋到手機裏就可能是取景畫面的大變。

在調用超長焦後,需要一定的防抖演算法來中和抖動。

長焦鏡頭體積受限,很難引入光學防抖組件,現在手機們的長焦鏡頭還是要靠數碼防抖,成像時會有一定的裁切以及演算法修正。

配合數碼變焦,手機上的超長焦鏡頭能夠觸及400mm、500mm的焦距,屬實震撼。

但在實際中,它有著較窄的適用場景,對光線要求很高,以及需要很好的防抖演算法輔助(往往需要犧牲一定的畫質)。

相關文章為什麼中國手機在日本沒有存在感?有美女、有大腿,中國手機行業的發布會進入看腿時代?華為手機出貨暴跌超40%,已跌出全球前五?小米受益成全球第三高像素的裁切潮流取代了超長焦?前幾年,「高像素」和「10倍超長焦」們還在爭論誰的方向對。

但從去年開始,旗艦們逐漸開始向高像素主攝,或者雙主攝的路子上靠攏。

隨著像素四合一/六合一技術的流行,讓5000萬、6000萬甚至一億的高像素感測器更加實用。

日常狀態下,四合一、六合一像素,既保證了畫面純凈度也降低了超高像素帶來的存儲、計算壓力。

而需要超高像素時,也可以展現出高細節保留的優勢。

在高像素輸出的狀況下,配合相應的演算法,在10倍左右的數碼變焦下,還是可以獲得「堪用」的照片。

而十倍的數碼變焦,雖不及十倍潛望鏡組的成像,但實際中已經可以覆蓋相當多的場合,畢竟超長焦的用武之地確實沒有廣角、超廣角那麽多。

▲潛望鏡長焦的感測器以及潛望鏡組的體積均受限於機身的厚度.另外,移動影像的終極目標,其實還是在一定的空間內,放下最大的感測器,塞入最好的鏡組設計。

但「潛望鏡組」由於結構的問題,很難在感測器尺寸上下功夫,同樣鏡組也同樣受限於體積,發展道路不夠明朗,新鮮感過後,差異化也不太足。

在第一批5G手機上市時,「厚重」算是統一的特性,9mm的厚度和200g的自重幾乎成為一個趨勢。

而機身的現狀,也給了潛望鏡組一定的發展空間。

▲OPPOReno10倍變焦版的三攝模組.隨著5G手機們的革新,逐步回歸「輕薄」,對於機身內部元器件的設計要求更高。

而占據很大一部分空間的潛望鏡組,自然最先收到廠商們的優化。

而優化的結果就是,被曾經的對手「高像素」裁切所取代。

在5000萬、6000萬像素,甚至一億像素唾手可得的時代,一顆高像素主攝,或者高像素雙主攝,可能是權衡產品形態、用戶需求下的一個更好的解決方案。

雙主攝是最優解嗎?雙主攝這個概念,最開始是OPPOFindX2Pro「超大杯」旗艦上推出的。

主要是指超廣角和廣角兩枚鏡頭均採用類似素質的「旗艦」感測器。

後續,vivoX60Pro、OPPOFindX3Pro以及未來的一加9Pro都會用上「雙主攝」。

「雙主攝」聚焦的還是常用焦段,平日使用頻率很高,在提升成像質量之後,會給使用者帶來明顯的體驗升級。

潛望長焦鏡頭可能不會有如此的效果,「新鮮感」過後,可能會被遺忘在「菜單」裏。

通常,配合雙主攝模組的,還會有一些「特色」鏡頭。

為了彌補長焦的弱勢,OPPO、vivo的旗艦產品上會輔以一顆成像較為普通的五倍長焦鏡頭,以備不時之需。

就目前來說,「雙主攝」帶來的拍攝提升很明顯,尤其是超廣角,尤其是在弱光下。

不同於超長焦鏡頭定位的「新奇」,雙主攝是站在了實用的角度,也是目前主流產品影像系統的「最優解」了。

今年的超大杯集體鴿鴿鴿?中杯、大杯、超大杯旗艦的產品序列,主要的還是為了細分市場,讓不同配置的產品適合不同市場人群的需求,增加不同價位段的市場深度。

今年的新機潮,很少見到所謂「超大杯」旗艦的身影,多是「中杯」、「大杯」的定位,攝像頭上,相對以往的瘋狂堆料自然「含蓄」了不少。

藍綠陣營中,vivoX60系列、OPPOFindX3系列以及即將發布的一加9系列,都在主打雙主攝系列,而其中唯一定位超大杯的vivoX60Pro在長焦上也不過是用了一枚800萬像素的5倍長焦。

而小米這邊,新旗艦只有小米11,採用的是高像素主攝,而「真旗艦」紅米K40系列,也只有中杯、大杯的定位,攝像頭的配置方案與小米11類似都採用了高像素主攝。

不過,對於小米後續的升杯旗艦,也有了不少的路邊社消息。

拋開背部模組其他的新特性,10倍往上的超長焦潛望鏡組或許會成為新的「賣點」。

相對來說,超大杯旗艦的價格往往最高,成本自然也會有著更高的操作空間。

超長焦潛望鏡組除了增加了產品的功能性,也間接增加了整機的成本,包括研發、設計以及整個潛望鏡模塊的成本。

相對於現在的5倍長焦鏡頭,超長焦潛望鏡會多出4~6美元的成本,包括棱鏡和鏡片,而隨著對高畫質的需求,這個成本還可能會繼續翻倍。

定位「中杯」、「大杯」的產品們受限於成本控制(對比超大杯),不可能面面俱到,去做到極致。

打個不恰當的比方,中杯旗艦們用80分的產品力去換取90分的消費需求,真的是值到了。

以往,國產Android廠商們會在一場發布會上齊放出三種不同定位的系列旗艦,資訊量相當豐富,別說普通消費者,就算對消費電子十分了解的發燒友也很難在發布會後,一口說出不同產品間的具體差距,中、大、超大杯旗艦們很難不去互相影響。

如今放緩的產品上新節奏,可以讓廠商們去聚焦於一款產品,給到消費者的資訊也更加明確,讓後續的產品布局更加從容一些。

如今旗艦機們消失不見的超長焦鏡頭,用得少、場景有限以及減重的大環境是外因,而高像素攝像頭的裁切能力越來越強,產品的策略,成本的控制則算是內因。

以現在的節點往回看,超長焦潛望鏡確實越來越少出現。

但如果往後去猜想的話,潛望鏡組很有可能隨著新的一波「超大杯」旗艦們再次出現。

相關文章為什麼中國手機在日本沒有存在感?有美女、有大腿,中國手機行業的發布會進入看腿時代?華為手機出貨暴跌超40%,已跌出全球前五?小米受益成全球第三閱讀原文2015中國第一季APP分類排行+三線城市用戶APP使用習慣知乎熱門:你習慣用支付寶還是微信支付?高讚答案一面倒大陸的跨境電商方興未艾,本案例告訴你:境外商品如何賣進大陸。

岳飛之死:1142年的一面照妖鏡中國暫停了兩家加拿大公司豬肉出口許可,加農業部長:原因可能是行政性的故宮國寶遷台66年,看看當年是怎麼搬運的?中國手機產業搜尋關鍵字:Previous胡錫進緩頰:禍首是美國華盛頓,剛開頭而已Next明星單方面與國際品牌解約,需要賠違約金嗎?搜尋關鍵字:返回首頁|聯絡我們|刊登兩岸活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