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數位學習網站評估-以「故宮e學園-青銅器課程」為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本研究主要從使用者角度來評估「故宮e學園-青銅器課程」網站。

首先,從相關文獻整理出數位學習網站設計原則及評估指標,擬定數位學習網站評估表,再對本網站進行檢視 ... 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首頁| 關於本站| 聯絡我們| 國圖首頁| 常見問題| 操作說明 English |FB專頁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註冊 功能切換導覽列 (159.65.11.210)您好!臺灣時間:2022/06/0904:06 字體大小: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1筆/ 共1筆  /1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電子全文 紙本論文 QR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複製永久網址Twitter研究生:蘇金敏研究生(外文):SU,CHINMIN論文名稱:博物館數位學習網站評估-以「故宮e學園-青銅器課程」為例論文名稱(外文):TheEvaluationoftheMuseum'sE-LearningWebsite-ACaseStudyoftheBronzeCourseofNPME-Learning指導教授:葉貴玉指導教授(外文):YEH,KUEE-YU學位類別:碩士校院名稱:臺南藝術學院系所名稱:博物館學研究所學門:傳播學門學類:博物館學類論文種類:學術論文論文出版年:2005畢業學年度:93語文別:中文論文頁數:158中文關鍵詞:數位博物館、線上課程、故宮e學園、數位學習、博物館教育、使用者評估外文關鍵詞:DigitalMuseum、on-linecourse、NPME-learning、e-learning、museum''seducation、users''evaluation相關次數: 被引用:5點閱:980評分:下載:36書目收藏:16 本研究主要從使用者角度來評估「故宮e學園-青銅器課程」網站。

首先,從相關文獻整理出數位學習網站設計原則及評估指標,擬定數位學習網站評估表,再對本網站進行檢視分析。

再依據評估表擬定訪談導引,徵求20位受訪者實際操作本網站後,進行訪談,其中包括相關學科背景與非相關學科背景的受訪者各10位,並將兩組受訪者對本網站的評估意見作一統整分析。

根據對網站的評估與兩組受訪者的研究結果得知,20位受訪者對豐富的課程內容、動畫呈現的效果、深入淺出的講述方式與完備的學習輔助工具表肯定。

但也認為本網站尚有改善空間,依照本系統所擬定的五大評估項目教材設計、互動式學習設計、學習者資料管理、輔助學習工具、以及使用者介面設計等提出下列幾點意見,包括1.缺少內容簡介,未能說明教學對象與學習目標;2.課程播放缺少字幕,容易分心;3.學員間互動缺乏多元的交流管道;4.對於學員的提問未能盡快回覆;5.學員所填寫個人資料的項目繁雜、不夠簡要;6.已上過的章節未能標示,容易重複點選;7.缺乏獎勵措施;8.「青銅辭典」的名詞解釋對初學者來說,艱澀不易理解;9.輔助學習工具的圖片無法放大觀看;10.提供的部分網站無法連結;11.會員入口設計不明顯;12.首頁版面配置不佳、主要功能未能突顯;12.「下載軟體」步驟成為學習阻力;13.「學習走廊」的版面功能繁雜,各項功能層級太多,主畫面版面太小;14.部分介面操作模式不夠親切、活潑;15.課程一小節的點選播放方式中斷學習過程。

本研究依據研究結果提出下列幾點建議:1.加入課程內容簡介並說明12堂課程的內容深淺編排、所設定的教學對象與學習目標;2.參考不同的學習理念,設計具創意的教學方式;3.建立嚴謹的審訂校對程序,以建立故宮的權威性;4.建立學員讀書會加強學員間的交流互動、或將小組合作方式融入教學策略中;5.善用獎勵措施維持學員的學習動機;6.首頁的入口設計要簡單明白;7.設計一個小而美的「試用版」,提供使用者一個快速接近課程內容的管道;8.進入課程的步驟要以簡易為主;9.使用者介面設計要考量大眾網路操作習慣;10.配合不同學習族群建立不同版本的學習輔助工具。

最後,本研究對於一般博物館數位學習網站提出下列幾點建議,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學習環境,以發揮博物館教育功能;並在計畫實行前、進行中及最後完成等各個階段,依序進行網站使用者評估研究,以了解使用者對數位學習網站的需求與意見。

Thisresearchistoevaluatethe“BronzeE-LearningCourseofNPM”onthewebsitefromusers’pointofview.Inthebeginning,thewebsitewassurveyedandanalyzedaccordingtothedesigningprinciplesandevaluationindexmentionedinthepreviousstudy.Secondly,theresearcherinterviewed20studentsfromTNNUA,whoactuallyusedthewebsite.Tenofthemhavestudiedarthistoryconcerningbronze,andtheresthasn’t.Accordingtotheinterviewrecords,usersaffirmtheachievementofthewebsite,especiallyfortheabundantcontents,vividdescriptionsandthoughtfulhelpfunctions.However,thereisstillroomforimprovement.Basedontheevaluationguidelines,whichincludesuchaspectsascontentprojectdesign,interactivemechanism,datamanagementofusers,helpfunctions,anduserinterfacedesign,theopinionsarerearrangedasfollows:1)thewebsitelacksbriefcontentintroduction;2)usersmayeasilygetdistractedifthecourseisplayedwithoutcaptions;3)theinteractivefunctionsareinflexible;4)itcannotanswerthemember’squestionsinstantly;5)itistoocomplicatedtofilltheformofpersonalinformation;6)nospecialmarkismadeinthechapterwhichthememberhasalreadyread;7)thewebsitedoesnotprovidewaystoencouragememberstokeeplearning;8)theexplanationinthebronzedictionarycannotbeeasilyunderstoodbythebeginners;9)thepicturesofhelpfunctionscannotbeenlarged;10)someoftherelatedwebsitescannotbelinked;11)thedesignoftheentranceforthemembersisnotclear;12)thedesignofthehomepagedoesnotfocusonthemainfunctions;13)thelayoutofthe“learninggallery”istoocomplicatedtouse;14)someoftheuserinterfacesarenotfriendly,and15)theshortbroadcastingofthecoursemayinterruptthelearningprocess.Finally,intermsoftheoutcomeofthisstudy,severalsuggestionsweremadeforthee-learningwebsite,whichwere::1)toaddabriefintroductiontothecourse,andtoexplainwhothetargetlearnerisandthegoaloflearning;2)tocreateinterestingteachingmethodsreferringtodifferentlearningtheories;3)tosetupthestrictproceduresfortheexaminingandapprovingofthecourse;4)toenhancethecommunicationbetweenmembers;5)touserewardingwaytoencouragememberstokeeplearning;6)todesignaclearentrance;7)todevelopatestedition;8)tosetasimpleprocedureforuserstogetaccesstothecourse;9)toconsiderhowthemembersusetheinternet;and10)tosatisfydifferentusers’needsbydesigningdifferentlayoutsforthewebsite.Inconclusion,thedesignofthee-learningwebsiteistoprovidearesourcefullearningenvironmentandtoachievetheeducationalgoalofthemuseum.Besides,theevaluationoftheuserscanbecarriedoutinthedifferentstagesoftheplantofindouttheusers’needsandtheiropinionsonthee-learningwebsite. 第一章緒論………………………………………………………11.1研究背景……………………………………………………………11.1.1國內外數位學習政策與趨勢……………………………………21.1.2國外博物館數位化現況…………………………………………41.1.3國內博物館數位化現況…………………………………………61.1.4國內博物館的數位學習與故宮e學園的設置………………….71.2研究動機與目的……………………………………………………81.2.1研究動機…………………………………………………………81.2.2研究目的…………………………………………………………101.3研究範圍與限制……………………………………………………12第二章文獻探討……………………………………………………132.1數位博物館……………………………………………………………132.1.1數位博物館的種類與特性…………………………132.1.2數位博物館使用者需求評估………………………152.2數位學習……………………………………………………172.3學習理論……………………………………………………………….182.3.1建構主義學習理論………………………………….182.3.2自導式學習理論…………………………………….202.4數位學習教材設計……………………………………………………..222.5數位學習網站的設計原則與評指標…………………………………..25第三章研究設計與實施……………………………………………….333.1研究對象………………………………………………………………..333.1.1研究案例-故宮e學園……………………………….333.1.2受訪對象………………………………………………363.2研究工具………………………………………………………………...373.3研究設計…………………………………………………………….....383.4研究方法與流程…………………………………………………….....40第四章研究結果(一):案例評估分析………………………………414.1案例評估…………………………………………………………….414.2研究發現與討論…………………………………………………….48第五章研究結果(二):訪談結果分析………………………………495.1訪談前資料分析……………………………………………….495.2訪談資料分析………………………………………………….525.3研究發現與討論……………………………………………….75第六章結論與建議……………………………………………………….776.1結論…………………………………………………………………......776.2建議與未來期許……………………………………………………......856.3進一步研究方向……………………………………………………......90參考文獻………………………………………………………………………….91附錄Ⅰ故宮e學園學員資料統計……………………………………………….Ⅰ附錄Ⅱ訪談同意書………………………………………………………………Ⅱ附錄Ⅲ訪談前問卷………………………………………………………………Ⅲ附錄Ⅳ研究案例操作介紹………………………………………………………Ⅳ附錄Ⅴ訪談紀錄…………………………………………………………………Ⅴ 中文文獻王秀雄,1993,〈社教機構(美術館)美術鑑賞教育的理論與實務〉,《台灣省加強社會美術欣賞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中市:台灣省立美術館。

王邦珍,2003,《美術館學習單內容設計分析與使用行為之初探》,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政彥,2000,〈開放學習環境中成人自我學習的困境與教學策略的因應〉,《迎接新世紀-開放學習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227-266。

王美音譯,1997,《新‧擁抱未來》,台北:遠流。

左曼熹,2003,〈以展示參觀活動單為媒材的博物館較學活動設計:以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經驗為例〉,《博物館學季刊》,17(2):,111-121。

何祖鳳、陳俊榮、陳銘欽,1998,〈網路教學系統評估準則之研究〉,《遠距教育》,台北縣:中華民國遠距教育學會,第7期:20-29。

余思賢等,2004,〈從線上課程的實施分析學習者的學習需求〉,《視聽教育雙月刊》,45(4):2-11。

吳文琴,1993,〈剖析南非大學部分書面教材:談我國空中大學教科書的編撰趨向〉,《自學式教材之研究與運用》,台北縣:國立空中大學研究處。

吳秉蓁,2002,《數位博物館網路學習環境設計之評估研究-以「蝴蝶生態面面觀」系統為例》,國立中興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秋慧譯,〈數位化資訊與博物館的未來〉,《博物館學季刊》,台中市: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13(1):13-17。

吳美美,1998,〈建構一個終身學習的自學式網路資源知識庫〉,《教學科技與媒體》,台北市,中國視聽教育學會,41:32-42。

吳美美、林珊如、黃慕萱、葉乃靜,1999,〈數位圖書館/博物館評鑑指標建構探討〉,《圖書資訊學刊》,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14:49-70。

李世忠,1999,《教學科技─評鑑與應用》,台北:五南。

李明珊,2004,《數位圖書館學習網站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辛治寧,2002,〈不祇是數位化而已-略談博物館網路(站)行銷〉,《博物館學季刊》,台中市:自然科學博物館,16(2),57。

岳修平,1999,〈從教學設計觀點看美國國會圖書館數位學習網〉,《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台北市:世新大學圖書資訊學系暨圖書館,6(2):63-69。

林育如,1999,〈跨出建築的博物館-談台灣大學「數位博物館專案計畫」〉,《博物館學季刊》,台中市: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13(1):89-95。

林奇賢,1998,〈網路學習環境的設計與應用〉,《資訊與教育》,台中市:國立台中高級家事商業職業學校,67:34-50。

林奇賢,2000,〈網路學習環境設計與虛擬學習社群的營造〉,《迎接新世紀-開放學習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227-266。

林珊如,2002,〈鄉土教育網站使用者研究之應用:以「淡水河溯源」數位博物館為例〉,《大學圖書館》,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6(2):51-64。

林珊如,2002,〈網路使用者特性與資訊行為研究趨勢之探討〉,《圖書資訊學刊》,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第17期:35-47。

林珊如,2003,《本土化數位圖書館與博物館使用者研究-資訊需求、資訊搜尋與使用者行為之探討》,台北:文華圖書館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林國平、盧冠兆,2004,〈博物館自導式數位學習系統成功模式之研究-以故宮e學園為例〉,「2004年第一屆博物館資訊管理學術暨實務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故宮。

林麗娟、張淳淳,2002,〈圖書資訊利用教學網之開發與評鑑〉,《大學圖書館》,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6(2):31-43。

邱玉菁,2004,〈數位學習之學習成果的在思考〉,《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台北,淡江大學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出版社,41(4):,561-581。

邱貴發,1994,〈電腦輔助學習的理念與發展方向〉,《教學科技與媒體》,2:15-22。

施明發,2000,《如何規劃博物館教育活動》,台北:文建會。

孫春在,1995,〈超媒體網路與遠距合作式電腦輔助學習〉,《教學科技與媒體》,21:29-35。

翁福元,1990,〈從成人教育課程設計談遠距教學成效的促進〉,《隔空教育論叢-第三輯》,台北縣:國立空中大學研究處。

國立故宮博物院,2003,《故宮文物數位學習-中程綱要及九十三年度計畫書》。

國立故宮博物院,2004,《故宮文物數位學習-中程綱要及九十四年度計畫書》。

張恬君,2000,〈高度複製化影像時代之美術教育網站發展〉,《藝術教育與視覺文化》,「2000年視覺藝術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市立師範學院。

張家倩、楊國德,1998,〈全球資訊網自學式課程之先導研究〉,《遠距教育》,台北縣,中華民國遠距教育學會,7:49-59。

張真誠、蔡順慈,2003《社會教育與資訊科技的結合-國立故宮博物院文物數位化之發展》,《資訊與教育》,台北市,國立台中高級家事商業職業學校,93:113-128。

張嘉彬,2002,〈運用深度訪談法評估台大電子圖書館與博物館系統〉,《大學圖書館》,6(1):94-118。

郭禎祥,1991,〈追求精緻的藝術教育-DBAE(上)〉,《美育月刊》,12:3-9。

郭禎祥,2001,《藝術教育多媒體教學研究與設計》,台北:田園城市。

陳年興,1998,〈全球資訊網整合式學習環境〉,《資訊與教育》,台北市,國立台中高級家事商業職業學校,64:2-13。

陳年興,2002,〈網路學習之學習行為與學習成效之分析〉,《資訊管理學報》,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8(2):121-133。

陳年興,2003,〈網路教學的課程設計與班級經營〉,《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29(1):05-14。

陳百薰等人,2002,〈數位博物館〉,《博物館學季刊》,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16(3):,15-36。

陳麗如、何榮桂,1998,〈Web-Title之使用者介面設計〉,《資訊與教育雜誌》,64:21-28。

黃光雄主編,2001,《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台北:濤石文化。

黃明月,1997,〈博物館與自我導向學習〉,《博物館學季刊》,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11(4):31-36。

黃政傑,1990,〈自學式教材設計之原理與方法〉,《隔空教育論叢,第三輯》,台北縣:國立空中大學研究處。

黃琇凌,2004,〈建築無圍牆博物館的銅話故事─談博物館數位學習與「故宮e學園」青銅器課程〉,「2004年第一屆博物館資訊管理學術暨實務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故宮。

黃鈺琴,〈教改之下,美術館你的位置在哪裡?〉,《博物館學季刊》,台中市: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18(1):41-53。

楊家興,1998,〈終身學習與教學科技的應用〉,《教學科技與媒體》,台北市:中國視聽教育學會,41:9-14。

楊家興,2000,〈網路上教材的設計〉,《迎接新世紀-開放學習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空中大學編,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2000。

楊國德,1998,〈電腦網路的終身學習環境〉,《教學科技與媒體》,台北市:中國視聽教育學會,41:23-31。

楊蕙如,2003,《博物館展示策略的影響因素探究-以國科會科學週特展為例》,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溫嘉榮、施文玲,2002,〈從網路學習理論觀點談教師在科技變革中的因應之道〉,《資訊與教育雜誌》,91:90-99。

葉宜婷,2003,〈數位博物館的迷思:數位博物館專案計畫成果發表會有感〉,《博物館學季刊》,台中:國立自然科學館,17(3):,133-138。

葉貴玉譯,1988,〈如何為學生設計「自我導覽」手冊〉,《博物館學季刊》,台中市:自然科學博物館,2(4):,29-34。

壽大衛,2001,《資訊網路教學》,台北:師大書苑。

廖峰香等,1990,《自學式教材之研究與運用》,台北縣:國立空中大學研究處。

劉婉珍,2002,《美術館教育理念與實務》,台北:南天出版社。

霍強生,2004,《故宮兒童教育活動評量之個案研究-以陶瓷教學課程為例》,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薛保瑕,2002,《人文及藝術網站教育資源(視覺藝術類)研究結案報告》,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未出版。

羅美蘭,1995,《美術館觀眾特性與美術鑑賞能力關係之研究》,台北市:台北市立美術館。

英文文獻Anderson,D.,1999.ACommonWealth:MuseumontheLearningAge.London:StationeryOffice.Bitgood,S.,1988.AComparisonofFormalandInformalLearning.TechnicalReport,No.88-10.Hooper-Greenhill,E.,1994.Anewcommunicationmodelformuseums.In:Hooper-Greenhill,E.,(ed.),1994.TheEducationalRoleoftheMuseum.LondonandNewYork:LeicesterUniversity,pp.49-61.Hooper-Greenhill,E.1999.Education.communicationandinterpretation:towardsacriticalpedagogyinmuseums.In:Hooper-Greenhill,E.,(ed.).,1999.TheEducationalRoleoftheMuseum.LondonandNewYork:Routledge.Hein,G.E.1999.Theconstructivistmuseum.In:Hooper-Greenhill,E.,(ed.),1999.TheEducationalRoleoftheMuseum.LondonandNewYork:Routledge.Rossett,A.,2002.TheASTDE-LearningHandbook.NewYork:McGraw-Hill,7-9.Rosenberg,J.M.,2001.E-Learning:StrategiesforDeliveringKnowledgeintheDigitalAge.NewYork:McGraw-Hill.網頁資料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05,http://www.epochtimes.com.tw/bt/5/2/2/n801810.htm.,搜尋日期:2005年5月23日。

故宮,2004,〈故宮e學園青銅器課程期末報告〉,http://www.npm.gov.tw/ch/a040401.htm,搜尋日期:2005年3月8日。

故宮e學園,2005,http://elearning.npm.gov.tw/welcome_1024.htm,搜尋日期:2004年11月1日。

美國探索館音樂的科學線上展示,2005,http://www.exploratorium.edu/music/questions/index.html,搜尋日期:2005年5月21日。

美國教育部國家級資訊教育計畫,2000,http://www.ed.gov/about/offices/list/os/technology/reports/e-learning.html,搜尋日期:2005年6月3日。

英國BBC網站語言學習網站,2005,http://www.bbc.co.uk/learning/,搜尋日期:2005年6月11日。

泰德美術館線上課程,2005,http://www.tate.org.uk/ita/,搜尋日期:2005年2月15日。

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中終身學習教材,2005,http://www.nmp.gov.tw/,搜尋日期:2005年6月13日。

黃貞燕,2003,〈教育與公共服務最優先-21世紀博物館、美術館經營理念的世界新趨勢〉,http://www.artouch.com/story.asp?id=2003100951469124,搜尋日期:2005年2月10日。

劉兆漢、黃興燦,2002,《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總體規劃書》,http://elnpweb.ncu.edu.tw/index.htmn.,搜尋日期:2005年1月20日。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2004,〈網路智慧會議-共享數位資源:數位世界的圖書館和博物館會議〉,http://www.ndap.org.tw/1_news/readnews.php?newsid=204,搜尋日期:2005年2月25日。

美國教育部國家級資訊教育計畫,2004,http://www.ed.gov/about/offices/list/os/technology/reports/e-learning.html,搜尋日期:2005年4月15日。

Fathom線上學習網站,2005,http://www.fathom.com/index.html,搜尋日期:2005年3月1日。

EducationGuardian.co.uk,2002,〈BritishMuaeumLaunchesonlinecourses〉,http://education.guardian.co.uk/elearning/story/0,10577,649686,00.html,搜尋日期:2005年2月15日。

DavidT.Schalle,StevenAllison-BunnellandSusanNagel,EducationalWebAdventures,2004,〈DevelopingGoal-BasedScenariosforWebEducation〉http://www.eduweb.com/goalbasedscenarios.html,搜尋日期:2005年1月2日。

 電子全文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網路書籤 推薦 評分 引用網址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文化創意產業網站品質評估之研究 2. 博物館展示策略的影響因素探究-以國科會科學週特展為例 3. 美術館學習單內容設計分析與使用行為之初探 4. 數位博物館網路學習環境設計之評估研究:以「蝴蝶生態面面觀」系統為例 5. 故宮兒童教育活動評量之個案研究-以陶瓷教學課程為例 6. 數位圖書館學習網站之研究 7. 博物館兒童教學活動發展之研究:以臺北故宮「假如我是乾隆皇」為例 8. 愛麗絲夢遊仙境:三位國中視覺藝術教師遊歷故宮數位展覽的經驗探究 9. 博物館兒童教學活動發展之研究:以台北故宮「戰爭與文化交流」為例 10. 情境式兒童數位學習系統之使用性研究─以傳藝王為例 11. 數位博物館之展示與教育─以國科會數位博物館計劃為例 12. 藝術數位圖書館推廣利用之研究─以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圖書館為例 13. 數位博物館內容之學習效益可行性評估 14. 博物館數位學習課程發展現況與策略之探究-以「故宮e學園─青銅器課程」為例 15. 學童知覺偏好於網站介面設計之探究-以「故宮e學園」為例   1. 楊家興,1998,〈終身學習與教學科技的應用〉,《教學科技與媒體》,台北市:中國視聽教育學會,41:9-14。

2. 黃鈺琴,〈教改之下,美術館你的位置在哪裡?〉,《博物館學季刊》,台中市: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18(1):41-53。

3. 孫春在,1995,〈超媒體網路與遠距合作式電腦輔助學習〉,《教學科技與媒體》,21:29-35。

4. [21]茆尚勳、許良伊、蔡明祺,“電腦輔助馬達設計簡介”,機械月刊,第二十八卷,第十一期,pp.98-106,2002年11月。

5. 邱貴發,1994,〈電腦輔助學習的理念與發展方向〉,《教學科技與媒體》,2:15-22。

6. 邱玉菁,2004,〈數位學習之學習成果的在思考〉,《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台北,淡江大學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出版社,41(4):,561-581。

7. 林麗娟、張淳淳,2002,〈圖書資訊利用教學網之開發與評鑑〉,《大學圖書館》,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6(2):31-43。

8. 林珊如,2002,〈網路使用者特性與資訊行為研究趨勢之探討〉,《圖書資訊學刊》,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第17期:35-47。

9. 林珊如,2002,〈鄉土教育網站使用者研究之應用:以「淡水河溯源」數位博物館為例〉,《大學圖書館》,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6(2):51-64。

10. 林奇賢,1998,〈網路學習環境的設計與應用〉,《資訊與教育》,台中市:國立台中高級家事商業職業學校,67:34-50。

11. 林育如,1999,〈跨出建築的博物館-談台灣大學「數位博物館專案計畫」〉,《博物館學季刊》,台中市: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13(1):89-95。

12. 岳修平,1999,〈從教學設計觀點看美國國會圖書館數位學習網〉,《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台北市:世新大學圖書資訊學系暨圖書館,6(2):63-69。

13. 辛治寧,2002,〈不祇是數位化而已-略談博物館網路(站)行銷〉,《博物館學季刊》,台中市:自然科學博物館,16(2),57。

14. 吳美美、林珊如、黃慕萱、葉乃靜,1999,〈數位圖書館/博物館評鑑指標建構探討〉,《圖書資訊學刊》,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14:49-70。

15. 吳美美,1998,〈建構一個終身學習的自學式網路資源知識庫〉,《教學科技與媒體》,台北市,中國視聽教育學會,41:32-42。

  1. 博物館數位學習課程發展現況與策略之探究-以「故宮e學園─青銅器課程」為例 2. 國立歷史博物館數位學習網站觀眾經驗研究-以「唐三彩探險之旅」為例 3. 學童知覺偏好於網站介面設計之探究-以「故宮e學園」為例 4. 博物館低年級兒童藝術鑑賞教學資源之研究:以國立故宮博物院、國立歷史博物館及台北市立美術館為例 5. 博物館兒童教學活動發展之研究:以台北故宮「食遊故宮」為例 6. 數位博物館內容之學習效益可行性評估 7. 美術館網頁設計及使用性之研究 8. 數位博物館之展示與教育─以國科會數位博物館計劃為例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