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_中國政府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陜西省簡稱“陜”或“秦”,位於中國內陸腹地,黃河中游,地處東經105°29′~111°15′,北緯31°42′~39°35′之間。

東鄰山西、河南,西連寧夏、甘肅,南抵四川、重慶、湖北,北接 ... 首頁 > 國情 > 直通地方 陜西 省會:西安 省政府辦公廳地址:陜西省西安市新城區新城院內 郵編:710006 省政府電話:029-87292341,87292357 網址:www.shaanxi.gov.cn    陜西省簡稱“陜”或“秦”,位於中國內陸腹地,黃河中游,地處東經105°29′~111°15′,北緯31°42′~39°35′之間。

東鄰山西、河南,西連寧夏、甘肅,南抵四川、重慶、湖北,北接內蒙,居於連接中國東、中部地區和西北、西南的重要位置。

中國的大地原點被確定在陜西省涇陽縣永樂鎮寺後村境內。

   全省地域南北長、東西窄,南北長約870公里,東西寬約200~500公里。

全省以秦嶺為界南北河流分屬長江水系和黃河水系,主要有渭河、涇河、洛河、無定河和漢江、丹江、嘉陵江等。

  全省土地面積為20.58萬平方公里。

地理和自然狀況 地形      陜西境內山原起伏,地勢南北高,中間低,形成3個自然區:陜北黃土高原區,關中平原區(號稱八百里秦川),陜南秦巴山區。

   陜北黃土高原海拔800~1300米,約佔全省總面積的45%。

   關中平原西起寶雞,東至潼關,平均海拔520米。

   陜南秦巴山區包括秦嶺、巴山和漢江谷地,約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36%。

秦嶺海拔1000~3000米。

巴山位於本省最南部,海拔1500~2000米。

  氣候      陜西橫跨三個氣候帶。

陜南屬北亞熱帶氣候,關中及陜北大部屬暖溫帶氣候,陜北北部長城沿線屬中溫帶氣候。

陜南為濕潤區,關中為半濕潤區,陜北為半乾旱區。

  土地資源        陜西地帶性自然土壤包括粟鈣土、黑壚土、褐土、黃褐土和棕壤等,由於長期耕種和自然力的侵蝕,已演變成複雜多樣的農業土壤。

土地資源主要特點為山地多而川原少,全省海拔800米以下河川、臺原、山前洪積扇等僅佔土地總面積的10%,土地類型主要有山地、丘陵、原、川地、沙地、沼澤等六大類。

  水資源        陜西橫跨黃河、長江兩大流域,全省平均年降水量702.1毫米,水資源總量416.49億立方米。

全省最大年水資源量可達847億立方米,最小年只有168億立方米,豐枯比在3.0以上。

水資源時空分佈嚴重不均,時間分佈上,全省年降雨量的60~70%集中在7~10月份,往往造成汛期洪水成災,春夏兩季旱情多發;地域分佈上,秦嶺以南的長江流域,面積佔全省的36.7%,水資源量佔到全省總量的71%;秦嶺以北的黃河流域,面積佔全省的63.3%,水資源量僅佔全省的29%。

  礦産資源      全省已發現各類礦産138種(含亞礦種),已查明有資源儲量的礦産93種。

儲量在全國居前3位的有鉬、汞、錸、鈦、金、煤、藍石棉、普通石棉、水泥灰岩及化工灰岩、鋁土礦和耐火黏土。

   全省礦産資源分佈特點:陜北及渭北地區以優質煤、石油、天然氣、鋁土礦、水泥灰岩、粘土類及鹽類礦産為主,其中陜北神府煤田是世界上少有的低磷、低硫、低灰、高熱量的優質環保動力煤團;關中地區以金、鉬、建材礦産、地下熱水和礦泉水為主;陜南秦嶺巴山地區以有色金屬、貴金屬、黑色金屬和非金屬礦産為主。

   全省列入礦産資源儲量表的礦産保有資源儲量潛在總值為42.6萬億元,居全國第一位,約佔全國礦産資源潛在總值的三分之一。

  動物      陜西野生陸生脊椎珍貴動物眾多,現有野生動物604種,鳥類380種,哺乳類147種,均佔全國的28.9%;兩棲爬行類動物77種,佔全國的13.0%。

其中珍稀動物69種,大熊貓、金絲猴、羚牛、朱鹮等16種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植物      陜西生態條件多樣,植物資源豐富,種類繁多。

據全國第八次森林資源連續清查成果數據,陜西擁有1226.67萬公頃,森林覆蓋率41.4%;天然林面積549.43萬公頃,主要分佈在秦巴山區、關山、黃龍山和橋山。

秦嶺巴山素有“生物基因庫”之稱,有野生種子植物3300余種,約佔全國的10%。

珍稀植物30種,藥用植物近800種。

中華獼猴桃、沙棘、絞股藍、富硒茶等資源極具開發價值。

生漆産量和質量居全國之冠。

紅棗、核桃、桐油是傳統的出口産品,藥用植物天麻、杜仲、苦杏仁、甘草等在全國具有重要地位。

   省內草原屬溫帶草原,主要分佈在陜北,類型複雜,是發展畜牧業的良好條件。

  旅遊資源      全省現有各類文物點3.58萬處、博物館151座、館藏各類文物90萬件(組),文物點密度、數量、等級均居全國首位。

古代城闕遺址、宮殿遺址、古寺廟、古陵墓、古建築等遍佈省境,僅古代帝王陵墓就有72座,如列為世界文化遺産的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女皇武則天與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墓乾陵。

西安城墻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

宗教建築有佛教名剎法門寺,道教聖地樓觀臺,有唐僧玄奘翻譯佛經和講授經典的大慈恩寺,有安葬玄奘靈骨的興教寺以及西安市化覺巷大清真寺等。

著名的塔院有唐大雁塔、小雁塔、扶風法門寺塔、高陵三陽寺塔等。

高達89米的涇陽崇文寺塔是全國最高的古代磚塔。

石窟主要有彬縣大佛寺石窟、耀縣藥王山摩崖造像、子長縣鍾山石窟以及藍田縣水陸庵雕塑等。

碑石集中于西安碑林、耀縣碑林、略陽碑林,是中國書法藝術的寶庫。

摩岩題刻的代表是陜南的石門棧道題刻。

著名石刻有昭陵六駿、漢茂陵石刻、唐乾陵石刻和唐橋陵石刻等。

其歷史和藝術價值極高。

   陜西省紅色文化旅遊資源分佈廣、影響大,有延安寶塔山、銅川照金等眾多紅色旅遊景區。

   陜西山川秀麗,景色壯觀。

境內有以險峻著稱的西嶽華山、氣勢恢宏的黃河壺口瀑布、古樸渾厚的黃土高原、一望無際的八百里秦川、婀娜清秀的陜南秦巴山地、充滿傳奇色彩的驪山風景區、六月積雪的秦嶺主峰——太白山等。

   2014年全省共接待境內外遊客28514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2.5%。

旅遊總收入2135億元,比上年增長24.6%。

其中,接待入境遊客352.66萬人次,比上年增長5%;旅遊外匯收入16.7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接待國內遊客28161.34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2.8%,國內旅遊收入2031.1億元,比上年增長26.2%。

旅遊業對全省經濟發展的貢獻份額持續提升。

旅遊總收入相當於全省GDP的13.3%,比上年提高1.45個百分點。

  環境狀況和問題      2014年,全省空氣質量明顯好轉。

省會西安市優良天數達到211天,比例為57.8%,比2013年提高20個百分點,PM10、PM2.5平均濃度均下降兩成以上,降幅居全國74個重點城市前列,擺脫“後十”排名。

榆林市和陜南3市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92.1%~99.2%,平均為96.7%;關中各市(區)和延安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57.8%~69.3%,平均為63.1%。

   渭河干流化學需氧量和氨氮平均濃度較2011年分別下降32.9%和45.2%。

漢丹江水質保護良好,流域水質穩定保持在Ⅱ、Ⅲ類。

   全省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別削減2.76%、2.18%、3.13%、7.00%。

  區劃和人口 人口統計        2014年末,全省常住人口3775.12萬人,比上年增加11.42萬人。

其中,男性1948.83萬人,佔51.62%;女性1826.29萬人,佔48.38%。

性別比為106.71(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

城鎮人口1984.58萬人,佔52.57%;鄉村人口1790.54萬人,佔47.43%。

人口年齡構成為0~14歲人口占14.10%,15~64歲人口占75.93%,65歲及以上人口占9.97%。

  人口增長率      2014年出生人口38.18萬人,出生率10.13‰,死亡人口23.60萬人,死亡率6.26‰,自然增長率3.87‰。

  行政區劃      全省設10個省轄市和楊淩農業高新技術産業示範區,107個縣級行政區劃(其中:25個市轄區、3個縣級市、79個縣)。

10個省轄市分別是西安市、寶雞市、咸陽市、銅川市、渭南市、延安市、榆林市、漢中市、安康市和商洛市。

  經濟 陜西生産總值      2014年全省生産總值17689.94億元,比上年增長9.7%。

  人均生産總值      2014年人均生産總值46929元,比上年增長9.4%。

  佔生産總值比重      2014年第一産業增加值1564.94億元,增長5.1%,佔生産總值的比重為8.8%;第二産業增加值9689.78億元,增長11.2%,佔54.8%;第三産業增加值6435.22億元,增長8.4%,佔36.4%。

  工業      2014年實現工業增加值8090.39億元,比上年增長11.0%。

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1.3%。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18313.64億元,比上年增長7.8%;利潤1706.45億元,下降12.4%;稅金總額1600.86億元,增長16.9%。

  農業      2014年糧食播種面積3076.53千公頃,比上年下降0.9%。

其中,夏糧1223.07千公頃,下降1.2%;秋糧1853.47千公頃,下降0.8%。

糧食總産量1197.80萬噸,下降1.5%。

  固定資産投資    2014年全省社會固定資産投資18709.69億元,比上年增長17.4%。

全年民間投資8433.18億元,比上年增長21.1%,高於固定資産投資(不含農戶)增速3.3個百分點,佔固定資産投資(不含農戶)的45.9%,比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

  全省重點推進項目本年完成投資572.93億元,是本年計劃投資的1.3倍。

其中,計劃總投資100億元以上的項目8個,佔全省100億元以上項目總數的17.4%。

全年房地産開發投資2426.49億元,比上年增長8.3%。

外貿狀況      2014年外貿進出口總值1683.53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35.0%。

其中,出口855.54億元,增長34.9%;進口827.99億元,增長35.0%。

在進出口總值中,進料加工貿易935.81億元,增長98.7%。

  外資利用情況      全年新批外商投資項目141個。

合同外資58.5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7.3%;實際利用外資41.76億美元,增長13.5%。

  金融      2014年末,全省金融機構(含外資)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28288.72億元,同比增長9.9%,比年初增加2550.67億元;各項貸款餘額19174.05億元,同比增長15.9%,比年初增加2598.22億元。

  證券      2014年末,全省境內證券公司3家。

各類證券營業部179家(含外地公司在陜西的營業部),比上年增加23家。

期末證券開戶數248.10萬戶,比上年末增加14.32萬戶;證券市場各類證券交易額23096.30億元,比上年增長48.9%。

  保險業      2014年保險業原保險保費收入476.75億元,比上年增長14.2%。

其中,財産險160.00億元,增長16.7%;人身險316.75億元,增長13.0%。

保險業累計賠付支出179.74億元,比上年增長21.7%。

其中,財産險賠付支出85.15億元,增長8.7%;人身險賠付支出94.60億元,增長36.4%。

  人均收入      全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37元,比上年增加1465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5%。

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366元,比上年增加2020元。

全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32元,比上年增加840元。

全省城鄉居民收入比為3.1:1,較上年縮小0.1。

  社會生活 教育      全省共有高等學校96所,其中普通高等學校80所,另有獨立學院12所。

2014年,全年招收普通本、專科學生30.64萬人,在校學生109.96萬人;研究生招生3.22萬人;成人高等教育招生6.24萬人,在校學生17.63萬人。

   全年中等職業院校招生13.53萬人(不含技工學校),在校學生37.71萬人。

   全省共有小學6574所,招生40.50萬人,在校學生226.40萬人;普通中學2220所,招生63.94萬人,在校學生196.82萬人。

小學、初中學齡人口凈入學率分別為99.89%和99.83%。

全省共有幼兒園6970所,在園幼兒(包括學前班)132.76萬人。

有特殊教育學校52所,在校殘疾兒童7582人。

  科技      2014年全省登記的科技成果共2462項,簽訂各類技術合同25963項,合同成交總額639.98億元。

   2014年全省受理專利申請量總計57512件,其中發明專利24399件,實用新型專利16067件,外觀設計專利17046件;專利授權量總計22820件,其中授權發明4885件,實用新型15405件,外觀設計2530件。

  文化      全省共有圖書館114個,文化館122個。

全年出版報紙87種、7.04億份、43.78億印張;出版各類雜誌267種、5636萬冊、4.01億印張;出版圖書9516種、1.84億冊、14.92億印張。

全省擁有國家綜合檔案館119個,館藏710.98萬卷、253.37萬件,其中省檔案館館藏66.36萬卷(冊)、10.51萬件。

全省共有省級廣播電視臺1座,市級廣播電臺10座,電視臺10座(西安、咸陽、延安、榆林、安康、商洛6個市兩台合併),縣級廣播電視臺88座。

   陜西有古樸、獨特的民俗、民風和民間藝術。

陜北的黃土風情,西安、寶雞、渭南的關中文化,漢中、安康的陜南風俗各具特色。

典型的有:秦腔、皮影戲、陜北剪紙和秧歌、安塞腰鼓、鳳翔木板年畫、面花、鳳翔彩繪泥塑等。

  衛生      全省擁有衛生計生機構37247個,其中醫院977家,社區服務中心(站)589家,衛生院1610家,村衛生室25969個。

共有床位19.90萬張,其中醫院病床15.50萬張,衛生院病床3.10萬張。

共有衛生人員33.60萬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25.30萬人。

衛生技術人員中執業(助理)醫師7.60萬人,註冊護士9.70萬人。

  體育      全年我省運動員參加世錦賽、世界盃獲得金牌7枚、銀牌2枚;在全國性大賽中獲得金牌10枚、銀牌10枚,破1項亞洲紀錄;仁川亞運會獲得金牌8枚、銅牌2枚;第二屆夏季青奧會獲得金牌6枚、銀牌1枚。

   全年體彩銷量突破41億元,比上年增長83.5%。

  社會保障      2014年末,全省參加失業保險職工344.27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60萬人;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716.45萬人,其中參加企業基本養老保險職工471.53萬人,離退休人員182.54萬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1246.16萬人,其中參加城鎮職工醫療保險574.23萬人,參加城鎮居民醫療保險671.93萬人;工傷保險參保403.98萬人;生育保險參保250.79萬人。

   全年社會福利收養性單位874個,共有床位10.22萬張,收養7.05萬人。

年末納入城市低保28.20萬戶、57.80萬人,人均月保障標準389元;納入農村低保81.20萬戶、181.60萬人,保障標準每人每年最低2250元。

農村五保對象15.20萬人,其中集中供養5.30萬人,供養標準每人每年最低6000元;分散供養每人每年最低5500元。

共有農村敬老院448所。

   全年累計實施直接醫療救助41.20萬人次,人均救助2471元,實施臨時救助16.40萬戶次,戶均救助1488元。

  郵電 郵政      2014年郵政業務總量45.94億元,增長24.1%,其中快遞業務量1.38億件,增長44.1%。

  電信      2014年電信業務總量520.72億元,增長19.5%。

年末固定電話交換機總容量677.83萬門,比上年減少381.53萬門;移動電話交換機容量達到5136.07萬戶,增加92.97萬戶。

年末固定電話用戶750.79萬戶,其中城市556.61萬戶,農村194.17萬戶;年末移動電話用戶3607.21萬戶,其中3G移動電話用戶1468.33萬戶,4G移動電話用戶355.02萬戶;年末固定及移動電話用戶總數4357.99萬戶,比上年末增加76.24萬戶。

電話普及率115.44部/百人。

互聯網年末用戶3204.09萬戶,比上年末增加308.34萬戶,其中互聯網寬帶用戶數552.44萬戶,增加46.20萬戶。

  交通 鐵路      全省有鄭州至西安和大同至西安客運專線、隴海、寶成、寶中、寧西、西康、襄渝等重要幹線,縱貫南北,橫跨東西,輻射甘肅、寧夏、河南、山西、四川、湖北、重慶等省市部分地區,是承東啟西、連接南北的咽喉要道,是進出川、渝、滇、黔西南地區的運輸通道,是西北乃至全國重要客貨流集散地和轉運樞紐之一,在全國路網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2014年,全年旅客發送量7100萬人,貨物發送量3.75億噸,貨物週轉量160437億噸公里。

公路      全省公路基本形成了以西安為中心,四通八達的骨幹網絡。

   2014年,全年公路旅客發送量6.67億人,貨物發送量11.93億噸,貨物週轉量1956.54億噸公里。

  航空      陜西境內以西安咸陽國際機場為中心,形成了“一主四輔”空中運輸格局。

2014年,西安咸陽國際機場運營國際(地區)航線的中外航空公司達到22家,每天有超過25班次的國際航班、逾3000名旅客從西安前往世界各地。

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國際(地區)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萬人次。

    直通地方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河南 湖北 湖南 廣東 廣西 海南 重慶 四川 貴州 雲南 西藏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香港 澳門 湖南 臺灣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