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移動板塊-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菲律賓移動板塊一般被認為是由一些由不同原因產生的大型岩塊所組成。

... 7個主要的岩塊在呂宋被確定: 東馬德雷、 昂阿特、三描禮士、中呂宋島、比科爾和卡坦端內斯島。

菲律賓移動板塊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菲律賓移動板塊的主要地形組成 菲律賓移動板塊是一塊處在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的複雜地質構造區域。

它包括了菲律賓的大部分區域。

除了菲律賓斷層系統,它還包含兩個隱沒帶:西部的馬尼拉海溝和東部的菲律賓海溝。

在這兩個隱沒帶內,許多對相鄰的主要板塊進行剪力作用的地殼岩塊和微板塊正在發生劇烈的變形。

[1] 菲律賓大部分的區域,包括北部的呂宋,都處在菲律賓移動板塊。

菲律賓移動板塊東至菲律賓海板塊,南至馬魯古海碰撞帶,西南部與巽他板塊連接,西部和西北部與南中國海盆地相鄰。

[2]它的最北端靠近台灣東部。

在那裡,呂宋火山弧的北呂宋海槽和南中國海常發生地質活動。

[3]菲律賓移動板塊也被稱作菲律賓微板塊和台灣-呂宋-民都洛帶。

[4][5] 目次 1巴拉望和蘇祿 2東西邊界 3北部邊界 4南部邊界 5呂宋 617個主要岩塊 7另見 8參考資料 巴拉望和蘇祿[編輯] 儘管是菲律賓的一部分,巴拉望和卡拉棉群島、蘇祿群島、棉蘭老島西部的三寶顏半島都處在巽他板塊向東北伸出的兩個海灣上。

它們並不屬於菲律賓移動板塊。

但是上述的位置都與菲律賓移動板塊發生碰撞。

蘇祿海溝處在蘇祿海盆地蘇祿微板塊和巴拉望微板塊的邊界處。

巴拉望海溝處於巴拉望微板塊和南海盆地南沙群島高地的交界處。

[6]在1981年,巴拉望/卡拉棉海灣又被稱作:巴拉望板塊和巴拉望岩塊。

1989年,巴拉望/卡拉棉海灣還被稱作巴拉望微岩塊。

[7][8] 東西邊界[編輯] 菲律賓移動板塊西至馬尼拉海溝。

它還和內格羅斯海溝和哥打巴托海溝相鄰。

這些海溝吸收了菲律賓移動板塊與巽他板塊之間的摩擦。

菲律賓移動板塊東部的邊界是菲律賓海溝和東呂宋海溝。

這兩個海溝吸收了菲律賓海板塊的地殼摩擦。

[9]菲律賓海溝和東呂宋海溝被位處菲律賓海板塊的本哈姆高地截斷。

[10]本哈姆高地從歷史上至今一直與東呂宋的馬德雷山脈產生著碰撞。

[11] 北部邊界[編輯] 菲律賓移動板北部連接著台灣。

在那裡,呂宋島弧和呂宋前弧的前端分別形成了海岸山脈東部和台灣的花東縱谷。

[12] 南部邊界[編輯] 菲律賓移動板塊南部連接著馬魯古海碰撞帶。

馬魯古海碰撞帶本身向北延伸貫穿菲律賓一直到達台灣。

在馬魯古海碰撞帶,由於東印度尼西亞的哈爾瑪赫拉弧(HalmaheraArc)和桑吉和弧(SangiheArc)的碰撞作用,馬魯古海板塊被兩個板塊所吞沒。

[13] 呂宋[編輯] 呂宋島被南北走向的菲律賓斷層系分為東西兩部分。

[14]但是南北方向仍然連在一起。

Pinet和Stephan在1989年的詳細研究表明,北呂宋島是菲律賓移動板塊的一部分。

[15] 17個主要岩塊[編輯] 菲律賓移動板塊一般被認為是由一些由不同原因產生的大型岩塊所組成。

[16]7個主要的岩塊在呂宋被確定:東馬德雷、昂阿特、三描禮士、中呂宋島、比科爾和卡坦端內斯島。

菲律賓中部有4個主要岩塊:班乃、民都洛、宿霧和保和。

棉蘭老島有6個主要岩塊:太平洋、蘇里高、普哈達半島、棉蘭老島中部山脈、Daguma區和三寶顏。

[17] 另見[編輯] Back-arcbasin 參考資料[編輯] ^ModelingthePhilippineMobileBelt:TectonicblocksinadeformingplateboundaryzoneGalgana,G.A.;Hamburger,M.W.;McCaffrey,R.;Bacolcol,T.C.;Aurelio,M.A.AmericanGeophysicalUnion,FallMeeting2007,abstract#G21C-0670 ^RanginandPubellier(1990)inTectonicsofCircum-PacificContinentalMarginsISBN90-6764-132-4p140ff ^Clift,SchoutenandDraut(2003)inIntra-OceanicSubductionSystems:TectonicandMagmaticProcesses,ISBN1-86239-147-5p84-86 ^Hashimoto,M,ed.,(1981)AccretionTectonicsintheCircum-PacificRegions,ISBN90-277-1561-0p302 ^NicolasPinetandJeanFrancoisStephan(1989)inTectonicsofCircum-PacificContinentalMarginsISBN90-6764-132-4p165 ^RanginandPubellier(1990)inTectonicsofCircum-PacificContinentalMarginsISBN90-6764-132-4p148 ^Hashimoto,M,ed.,(1981)AccretionTectonicsintheCircum-PacificRegions,ISBN90-277-1561-0p303 ^NicolasPinetandJeanFrancoisStephan(1989)inTectonicsofCircum-PacificContinentalMarginsISBN90-6764-132-4p167Fig1,p175,p177 ^Hashimoto,M,ed.,(1981)AccretionTectonicsintheCircum-PacificRegions,ISBN90-277-1561-0p299 ^DeschampsandLallemand(2003)inIntra-OceanicSubductionSystems:TectonicandMagmaticProcessesISBN1-86239-147-5p165 ^RanginandPubellier(1990)inTectonicsofCircum-PacificContinentalMarginsISBN90-6764-132-4,p149 ^Clift,SchoutenandDraut(2003)inIntra-OceanicSubductionSystems:TectonicandMagmaticProcesses,ISBN1-86239-147-5p86 ^Macpherson,Forde,HallandThirlwall(2003)inIntra-OceanicSubductionSystems:TectonicandMagmaticProcesses,ISBN1-86239-147-5p208 ^NicolasPinetandJeanFrancoisStephan(1989)inTectonicsofCircum-PacificContinentalMarginsISBN90-6764-132-4p170 ^NicolasPinetandJeanFrancoisStephan(1989)inTectonicsofCircum-PacificContinentalMarginsISBN90-6764-132-4p167Fig1 ^RanginandPubellier(1990)inTectonicsofCircum-PacificContinentalMarginsISBN90-6764-132-4p149 ^RanginandPubellier(1990)inTectonicsofCircum-PacificContinentalMarginsISBN90-6764-132-4p148fig4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菲律宾移动板块&oldid=69313144」 分類:​火山帶菲律賓地理板塊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EnglishBahasaIndonesiaItaliano한국어PolskiУкраїнська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