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風波一隻病毒肆虐兩樣情掌握風險迎接新亮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而在台灣,根據交通部的資料顯示,這次COVID-19疫情對國際航線的衝擊大於國內 ... 條快速物流通道:一、國際航空貨物到桃園機場經台北港海運到中國大陸的空海聯運。

產業篇掌握風險迎接新亮點產業風波一隻病毒肆虐兩樣情 綜觀來看,COVID-19對產業衝擊之劇烈,已從產業斷鏈、市場需求大幅萎縮,再到全球股市崩跌導致的資金風險,已屆企業生死存亡的態勢。

不過另一方面,也有一些產業基於防疫與人們生活模式的短期改變,湧現需求,相關業者正積極布局。

◎撰文/劉麗惠 圖片提供/法新社、華岡集團、Shutterstock、艾爾科技、商周圖庫 病毒肆虐之下,許多原先要舉辦的會展紛紛喊卡,所有業者暫緩預定進度,嚴重打擊經濟發展。

伴隨著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全球持續升溫,各國旅遊警示提升,多數產業陷入極度嚴峻的驚險局勢,其中又以運輸、會展、汽車與電子製造業的衝擊最大。

不過,基於防疫所需而升溫的生技產品,或是緣於生活及辦公型態改變而掀起的網購快遞、生鮮電商、在線教育、遠程問診、遠程辦公等可零距離接觸的網路應用服務浪潮,相關商機也值得期待。

究竟,COVID-19病毒導致的產業兩樣情,受衝擊的產業廠商如何度過危機?擁有利多的亮點產業廠商又如何掌握商機?這一切,正考驗著台灣企業經營者面對這場疫情的智慧。

衝擊產業1》海空運輸業陷危機 原本中國大陸與世界各國的空運往來全面減班,已對全球運輸產業帶來巨大挑戰,沒想到3月中旬後,COVID-19疫情在全球以驚人速度擴散,數十個國家紛紛祭出限制令,更對運輸產業造成前所未見的衝擊。

先是沙烏地阿拉伯自3月15日起,全面暫停國際航班2週;3月16日加拿大宣布關閉邊境,拒絕加拿大公民或永久居民、美國公民以外的人士入境;台灣宣布從3月19日起,非本國籍人一律限制入境,且所有入境者需居家檢疫14天;俄羅斯也全面禁止外國人入境俄國;北非國家摩洛哥暫停所有國際航班進入或離開境內機場。

另外包括馬來西亞、印度、汶萊、香港、以色列、新加坡等都嚴格管制邊境,世界儼然進入「新鎖國時代」,包括空運、海運、客運、郵輪都遭遇前所未見的衝擊。

面對世界各國陸續上演「全境封鎖」戲碼,運輸產業除仰賴政府協助度過危機,更須從夾縫中找到生存之道。

資料來源:東方線上消費者研究集團/經理人雜誌網路調查 空運:疫情搗亂全面縮減 首先來看空運。

當COVID-19疫情冰封全球,世界各國航空產業陷入前所未見的威脅,並可能引爆倒閉潮,首先義大利私人航空公司「義大利航空」(AirItaly)在2月12日宣布停止運營、進入清算;歐洲最大廉航Flybe也已倒閉,瑞典SAS則暫時大幅裁員,就連美國最大航空公司波音都開始尋求美國白宮的協助,由於波音旗下供應商數萬家,如果經營出現危機,經濟衝擊牽連非常巨大,而台灣產值近千億的航太產業供應鏈,勢必也將受到波及。

面對看不到高峰點的疫情,雪梨諮詢機構「亞太航空中心」(CentreforAsiaPacificAviation,CAPA)在3月中提出的報告預警,全球大多數航空公司恐在5月底前破產。

美國財政部長梅努欽都提出警告,COVID-19對於航空業的威脅程度,將比2001年911恐攻後美國全面關閉領空還要嚴峻。

如今,除了等待疫情過去,世界各國航空公司也只能靠政府支援來度過危機。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表示,面對這波疫情造成的衝擊,全球業者可能需要政府提出高達2,000億美元的資金支援來維持生存,美國航空業者更希望政府提出500億美元資金協助。

而在台灣,根據交通部的資料顯示,這次COVID-19疫情對國際航線的衝擊大於國內航線,光是2月份的運量就減少約50%,對國內業者造成很大的營運挑戰,因此交通部核定通過的「交通部對受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影響發生營運困難產業事業紓困振興辦法」,針對本次受疫情影響頗大的民航業訂有多項優惠補貼措施,期能全力協助國籍航空公司等相關民航業者度過疫情寒冬。

海運:找到新契機不怕衰退 再看海運。

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BalticDryIndex,BDI)目前已來到相對低點,可見海運產業的狀況也不好。

反觀台灣情況,目前海運皆須進行整船消毒,物流海關檢疫嚴苛,運輸時間延長,因此拖累貨物進出口。

華岡集團旗下的「臺北快輪」不受疫情影響,至今每日載貨量都滿載,成為全球貨品運往中國大陸的轉運點。

不過,在疫情衝擊下,國內整合船務、陸運、空運、鐵路三度空間運輸服務的華岡集團,試圖從疫情對航運模式的改變中找到新契機。

華岡集團企劃部總經理葉梅村指出,我國政府因肺炎限制陸客來台,該公司旗下客輪業務只能暫時停止營運,不過,農曆年後中國大陸與世界各國往來航空班機大量減班,進出口中國大陸的貨品只能倚賴海運,因此該公司在2017年投入的高速多用途滾裝船舶「臺北快輪」,異軍突起,每日載貨量都滿載。

葉梅村說明,「臺北快輪」往返台北港及福建平潭單航程只要6小時,並成功打造4條快速物流通道:一、國際航空貨物到桃園機場經台北港海運到中國大陸的空海聯運。

二、中國大陸航空貨物海運到台北港後經桃園機場到世界各國的海空聯運。

三、國際海運貨物到台灣後轉運到中國大陸的海海聯運。

四、中國大陸海運貨物到台灣後轉運到世界各國港口的海海聯運。

以台北港及桃園機場為中心所建立的海空聯運及海海聯運快速通道,已形成一條完整且穩定的國際物流通道。

在如今疫情的衝擊下,由「臺北快輪」為主而構建的空海及海海聯運快速通道更加凸顯台灣地理位置天生具備的物流價值。

衝擊產業2》疫情冰封會展產業 另一個重災產業非會展莫屬。

當疫情從1月開始在中國大陸延燒開來,原本該於2月底登場的2020年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WC)展會,率先開出停辦的第一槍,一直到3月底疫情肆虐,世界儼然進入全境封鎖後,世界各國取消或延後的展會愈來愈多,根據法蘭克福商展專業媒體m+a出版社的統計,截至3月全球共439個商展被迫延期或取消,其中257個在亞洲、131個在歐洲,接續停辦或延期的展會仍增加中。

截至3月全球共439個商展被迫延期或取消,其中257個在亞洲、131個在歐洲,接續停辦或延期的展會仍增加中。

展會全面停辦或延期,總體經濟損失難以估計。

如光以單一展會MWC來計算,1張基本門票要價799歐元、頂級門票要價高達4,999歐元計算,再加上參展廠商投入數萬到百萬美元的行銷預算,估計整場展會將造成超過5億美元的損失,這還不包括展會原預期可為西班牙巴塞隆納創造的旅遊經濟效益。

台灣會展產業同樣遭遇很大的影響。

以中華民國外貿協會為例,該協會原預計在2020年上半年舉辦的會展共20個,其中預定於4月底前舉辦的9個展會全部延期,延後至5月到10月;至於5月到6月間預定舉辦的11個展會,貿協表示將視疫情再決定。

外貿協會指出,協會手上的世貿一館、南港展覽中心一館、二館等3個展覽會場,原本每年合計營收約在新台幣50億到60億元左右,但因疫情影響,估計年度營收將減少1成左右,約為新台幣4到5億元。

衝擊產業3》製造業的三大挑戰 接著來看疫情對製造業的影響,包括缺料與缺工導致的生產斷鏈、企業無法如期出貨履約、市場需求急凍等三大挑戰,已使全球製造業進入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

挑戰1:斷鏈與缺料 「蝴蝶效應」指的是一個初始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系統長期且巨大的連鎖反應,此現象正如COVID-19疫情對全球製造業造成的影響,一個從中國大陸武漢開始出現的病毒COVID-19,讓全球半導體、汽車製造、製藥、化妝品,各領域製造業都正受到嚴峻考驗,無論公司規模大如台積電,小至中小型新創MIT生物科技製造業,都因缺工、缺料而導致斷鏈危機。

以汽車產業為例,COVID-19重災區湖北省占中國大陸汽車產量達8.77%,為中國大陸第四大汽車生產基地,因此武漢長達2個多月的封城,對全球汽車產業的零組件供貨造成負面效益相當明顯。

DIGITIMESResearch指出,湖北省汽車相關供應鏈業者超過千家,當地重要汽車零組件如車身系統、底盤系統亦供予湖北省以外業者,工廠停產殃及周圍省份的汽車供應鏈廠商。

DIGITIMESResearch舉例,中國大陸主要整車廠之一的東風集團總部位於武漢,旗下東風乘用車、東風商用車、東風電動車等自主品牌及東風合資品牌皆分布於湖北主要城市,因此受疫情影響甚鉅。

而外國合資廠中,東風本田半數年產能、共60萬台集中於武漢,該區產能占本田全球總產能15%。

另外,位於湖北省多數汽車零組件業者據點緊臨當地汽車企業,彼此依存度高,其中博世(Bosch)位於武漢廠區主要生產乘用車轉向系統,尚需由上海和山東工廠填補產能空缺。

武漢為全球汽車供應鏈重要據點,汽車產業因此受疫情影響甚鉅。

同為汽車製造重地的德國也在3月17日宣布鎖國,進一步對汽車產業造成衝擊,先是德國汽車製造商福斯汽車(Volkswagen)決議暫時停止旗下產品產製作業,接著大眾、奧迪、戴姆勒、寶馬等汽車品牌大廠相繼宣布暫時停產,上中游供應鏈廠商短期內無訂單,規模與資金不足者恐將出現營運危機。

挑戰2:無法如期履約 生產斷鏈導致出貨不順,將進一步使企業面臨無法履約的狀況,資誠企業管理顧問公司認為,斷鏈與缺料問題短期尚能靠安全庫存及生產基地轉移因應,如果疫情短時間無法控制,無可避免地將連帶影響第二、三季的營運表現,特別是經營體質不佳、營運資金不夠充沛的企業將面臨違約風險,應收帳款無法回收與信用違約事件亦會對資本市場造成影響,假使狀況擴大或期間延長,則可能進一步造成金融業的流動性風險。

挑戰3:市場需求急凍 原本COVID-19疫情以亞洲為主,而亞洲是全球主要製造業生產基地,因此產業焦點放在生產斷鏈的問題上,但隨著疫情延燒到歐美國家,歐美各國是許多商品的主要消費地區,再加上中國大陸消費也尚未恢復,全球終端市場的消費因疫情的瞬間急凍,對製造業更將形成系統性風險。

以電子消費產品為例,TrendForce記憶體儲存研究(DRAMeXchange)表示,隨著疫情蔓延使全球經濟降溫,個人將因所得可分配支出轉為保守延遲購買,個人平均消費金額也將下降,可預期包括筆記型電腦與智慧型手機等電子消費性產品銷售量將減少,尤其智慧型手機會呈現明顯衰退。

TrendForce預期,2020年第一季智慧型手機產量只剩下2.7億支,較2019年同期衰退13.3%,對第二季的市場看法也相對保守,只有約3.18億支,雖優於第一季,但仍較2019年同期衰退約7.4%。

TrendForce預期筆記型電腦、智慧型手機等消費性產品銷售量將大幅減少。

終端產品需求下降,將導致上中游零組件需求減少,衝擊整個產業鏈。

以IC設計產業為例,拓墣產業研究院資深產業分析師姚嘉洋表示,COVID-19疫情擴及全球勢必衝擊終端產品消費需求,若蘋果(Apple)手機銷售減少,將使重回蘋果供應鏈的高通晶片營收受到波及;輝達也確定受到疫情影響下修財會年度2021年第一季的財測。

然而,疫情也創造許多產業發展的可能性。

麥肯錫發布的疫情報告指出,短期消費趨勢有宅經濟市場,如網購、外送與串流影音平台等;長期消費預測則包括抗菌產品、口罩等抗疫必備品。

亮點產業1》食品與生技 製造業領域如生物科技產業相關業者正是防疫之下的亮點產業之一。

勤業眾信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人力資源政策調查》也指出,免疫力強化等相關保健食品具潛在商機,報告亦詢問各產業類別企業對2020年業績指標的調整策略,其中生命科學與醫療行業有69%受訪單位將維持目標值,為所有產業類別最高,顯見食品與生技類別在疫情中反而能一展長才。

而在疫情爆發後,許多國家也紛紛研製解藥與疫苗,生技股也成為盤面上資金追逐的目標,種種跡象皆顯示,與防疫相關的生技產業將逆勢成長,成為疫情之下的經濟關鍵動能。

除了疫苗、藥品等研發,因應防疫需求,也有許多保健食品、符合市場所需商品進行創新,搶攻商機。

抗菌產品近期為必備品,超市常搶購一空,成為相關業者搶占市場的契機。

例如藉由純天然感染防護品「貝寶妮」打開台灣市場,由高醫研發團隊創辦的新創公司詮釋天然生技,推出新產品「剋病毒」,過去2個月快速熱銷。

剋病毒能在1∼3秒後瓦解病毒與細菌,是該公司目前賣得最好的防疫產品。

針對新冠肺炎急需的篩檢需求,也衍生相關商機,如成立於2014年底的醫療互聯網生物科技公司伊勒伯科技,在疫情甫爆發初期主動接洽疾管局,推介該公司的Haiim閤安真空血液收集系統,此系統能搭配COVID-19快篩試劑,在各相關社區搭配流感與COVID-19試紙做快篩,對大爆發社區感染疫區將極有幫助。

亮點產業2》科技服務 當硬體需求大肆減少,軟體科技服務卻趁疫情之勢而起,市場調查機構IDC觀察,包括遠距教學、訂閱服務、視訊會議、遠距醫療等科技服務都浮現新發展機會。

在線上學習平台方面,國內業者如VoiceTube、艾爾科技(MyET)、Hahow好學校等,都在此波疫情中逆勢成長。

VoiceTube就指出,疫情期間App影片觀看時間成長超過2成、每日活躍用戶數也成長逾1成;Hahow好學校則是多元線上課程平台,因防疫需求許多企業內部員工訓練取消,Hahow好學校便接獲國泰金控1.7萬名員工內訓的合作案,目前更有其他大企業紛紛洽談合作機會當中。

數位學習平台在疫情爆發後,全球遠距教學需求皆大幅增加,用戶數明顯攀升,更促進產業未來發展。

但是線上英語學習平台在學校市場也受到不少影響。

艾爾科技(MyET)指出,代理商無法拜訪客戶,各地學校一時也無法進行開標作業。

對此,MyET在台灣及中國大陸都推出與防疫知識相關的線上英語口說比賽,目前已有數萬人次參加;在日本也緊急推出了停課期間的特殊英語課程給10萬名初中學生們免費使用,內容包含在3月及4月這2個月期間的學校英語課程進度。

此外,西班牙出版集團也緊急跟MyET洽談合作,預計在1個月內提供免費線上英語課程給西班牙及中南美洲的2,000多萬名客戶。

全球視訊解決方案業者ViewSonic董事長朱家良表示,有鑒於疫情期間許多學校已建立遠距教學機制,期能透過既有裝置協助學生實行遠距學習,避免因面對面上課造成傳染風險,因此ViewSonic提供台灣中小學以及大專院校免費myViewBoard軟體,協助學生擁有更好的遠距教學模式。

此外,提訂閱式服務的網路平台業者的未來成長走勢也不容小覷。

麥肯錫疫情報告指出,Netflix、愛奇藝、CatchPlay等影音串流平台訂閱率近幾月持續攀升至17%,每6人即有1人使用此訂閱服務。

至於視訊會議也是亮點商機之一。

許多企業因應疫情取消舉行大型會議,增加行動辦公軟體與視訊會議軟硬體需求。

包括宏達電、新創如Tico、凱鈿、一等一科技都瞄準遠距工作市場。

其中凱鈿科技更推出點點簽(DottedSign)電子簽名服務,可支援多人遠端簽署服務,大幅降低紙本簽署的資源浪費與面對面接觸,因此在疫情期間使用率激增200%。

此外,疫情肆虐也讓遠距醫療服務受到矚目,例如產業物聯網解決方案大廠研華已準備積極投入此一領域。

研華董事長劉克振指出,早在多年前,研華就從工業電腦供應商切入IoT平台與應用領域,在各種產業的IoT應用著墨甚深,今年開始將進一步啟動投資遠端醫療,目前硬體部分都已準備好,預計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進行應用服務實驗。

遠距醫療也成為疫情之下的發展重心,可降低醫護人員與患者的感染機率。

亮點產業3》線上購物 當疫情使得人們開始減少出門,包括網購快遞、生鮮電商等迎合龐大商機,電商平台業績一路上衝。

根據財政部電子發票資料顯示,2020年2月我國主要電商平台銷售金額達到138.5億元,較2019年同期成長約4成,包括網路家庭(PChome)與富邦momo業績都大幅成長,其中Momo線上購物2月份單月營收維持高成長,交出年增47.5%的亮眼成績。

不過,疫情之於電商企業(網商)而言,也帶來幾個挑戰。

第一、製造供應鏈斷鏈導致的供貨不足;第二、空運、海運大減班對跨境電商帶來物流成本增加;第三、消費者趨於保守的購物心理,導致需求減少。

但一些網商企業仍採保守經營模式,一家不願具名的兒童服飾電商企業主就說,擔憂未來需求急凍,目前先採取少量進貨的方式,保守因應期能度過疫情衝擊。

一場疫情對地球的全面入侵,冰封全球活動也使得產業陷入前所未見的危機,產業必須看清楚自身所處位置,然後找到正確因應措施,才能度過風險,甚至化危機為轉機,成為疫情過後的存活者,甚或異軍突起,成為新贏家。

延伸閱讀 總論篇 全境封鎖明日經濟的下一步從壞的時代邁向好的可能性 Readmore 因應篇 十大措施超前部署經濟戰略戰勝病毒迎曙光 Readmore 名家專欄 為「後新冠肺炎時代」預作綢繆 Readmore 特別企劃 邁向數位轉型「利基延伸」是關鍵傳產力拚數位行銷燒錢看不到成果? Readmore 產業趨勢 「訂閱制」席捲全球企業經營的明日之星不在乎天長地久 Readmore 創新創業 主攻男性保養品男研堂拓銷亞洲市場MIT優質產品搭電商通路 Readmore 領導心法 謙卑而直言不諱傑米‧戴蒙的金融傳奇懂得承擔責任的摩根大通CEO Readmore 文創藝術 柒木設計讓國際看見台灣設計力用設計拉近夢想生活距離 Readmore 其他精采內容下載本期網路版PDF 訂閱數位版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