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公園 - 公共電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做剪裂帶, 是由於受到強大的外力擠壓作用所造成的, 這代表著當初墾丁層這個地方, 受到板塊擠壓碰撞的力量有多大了! 青蛙石,外來岩塊. 離開了恆春出火,繼續我們的路程 ... 台灣的形成II 前一天晚上在墾丁鎮下榻, 一大早,就趕往恆春東門外著名的出火。

出火是一個地名,很特別吧!? 會有這樣特殊的名字, 是因為當地民眾看到地上竟然冒出火來,才取了這樣的名字。

由於出火屬於墾丁國家公園的管轄地帶, 為了怕遊客發生危險, 就將出火的位置用矮柵欄圍起來, 其他區域用水泥蓋住避免火苗再竄出, 只留下廣場中間一小圈泥土地還可以見到出火的奇觀, 看起來就好像在野外舉辦營火晚會一樣。

原本一整片泥土地零零星星冒出火苗的景觀已經不在, 以前甚至可以看到牛隻就穿梭在火苗之間, 啃食著地上野草的有趣畫面呢! 出火近景 恆春出火 台灣有一種特殊的景觀-泥火山,泥火山的組成要素大概有三種:泥、氣和水。

在烏山頂和養女湖的泥火山景觀,就是具備了這三種條件。

從地底不斷溢出的瓦斯氣 可以引燃 通常地底下有一層泥層,當泥層破裂,地底下的天然氣竄出,就會將泥和地下水的混合物-泥漿, 一起帶出地表,如果泥漿又黏又稠,就會慢慢堆積在冒出 口,愈堆愈高,最後形成像一座小山一樣,因為它的外形像山,又從山頂會持續地冒出泥漿,就好像火山爆發噴出岩漿的情景一樣, 因此才被稱作泥火山。

還有一種泥火山是有氣、有水但是沒有泥,就像台南關子嶺的水火同源。

另一種泥火山是有泥、有氣但是沒有水, 恆春的出火景觀就是這樣的例子,出火當地的地底下有一層地層叫做墾丁層,而墾丁層正是泥岩的性質。

墾丁層 墾丁層中夾雜著外來岩塊 墾丁層是深海泥層,從墾丁層中可以找到一些貝類的化石,除此之外,還可以找到一些外來岩塊(詳見小百科),一些屬 於火成岩的岩塊,代表了墾丁層這個位置當初是兩個板塊的交界處,經過碰種擠壓才將海底的泥刮上地表。

泥岩被剪碎的很厲害 我們可以從墾丁層看到泥岩破碎得非常厲害,有許多彎彎曲曲的裂紋,我們稱這樣的情況叫做剪裂, 被剪裂的地方叫 做剪裂帶,是由於受到強大的外力擠壓作用所造成的,這代表著當初墾丁層這個地方, 受到板塊擠壓碰撞的力量有多大了! 青蛙石,外來岩塊 離開了恆春出火,繼續我們的路程。

突然看到一個突出於地表之上的小山頭, 嗯,或許說是一塊大石頭會比較恰當, 這塊大石頭的形狀就好像一隻青蛙, 蹲在海邊,眼神望向大海, 這塊大石頭人稱青蛙石, 便是屬於外來岩塊。

在要進入南橫之前, 有一個叫做石門的地方, 據說很早以前居民曾經在某個地方發生過械鬥, 因此那裡也稱為石門古戰場, 又因為那邊的地形由於受到河流的切割, 呈現漂亮的V字型, 因此也叫做石門峽谷, 我們在這裡也停留了一會兒。

石門峽谷 在石門峽谷這個地方,我們主要可以看到兩種岩層,一種是砂頁岩互層,一種是礫石層。

砂頁岩互層是一種蠻常見的沉積組成,從名字就可以判斷出,它是由一層砂岩、一層頁岩、一層砂岩、一層頁岩……如此交疊所構成的, 因為砂岩和頁岩不論岩性或是顏色上都不一樣,所以砂頁岩互層看起來就像千層糕一樣顏色分明,砂岩比起頁岩又要來的抗風化,所以砂岩會比較突出,頁岩會比較凹陷。

V字型的石門峽谷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岩層出現呢?頁岩的組成成分是深海泥,顆粒比較細,當海洋環境很穩定時,較細的顆粒慢慢沉積就會變成頁岩。

但是一旦發生了「事件」,例如颱風、地震、大雨等等,將原本穩定的沉積環境給打亂了, 這時候顆粒比較大的砂也會被帶得比較遠,覆蓋在原本的深海泥 黃褐色是砂岩,黑色是頁岩 之上,當事件結束,沉積環境又恢復平靜,深海泥繼續沉積,又覆蓋在砂之上。

這樣的情況一再上演,就形成了頁岩-砂岩-頁岩-砂岩的沉積組成了。

所以我們可以說,砂頁岩互層代表的是過去沉積環境的事件紀錄。

在石門峽谷可以看到的另一種岩層是礫岩,不過這裡的礫岩不同於苗栗火焰山所看到的礫岩,很明顯的,石門峽谷的礫岩顆粒要小的多, 膠結很好,非常堅硬,原因是這裡的礫岩沉積環境是海底,也就是海相的沉積,在這 石門礫岩,顆粒較小 裡的礫岩層中可以找到屬於海洋環境的綠色火成岩體。

海底和陸地上一樣都有河道,砂石被搬運到海底的河道並且堆積下來,顆粒都比陸地上的沉積物小的多。

我們在石門峽谷所看到的岩層, 原本都深藏在海底之下,經過了造山運動的抬升才出露於地表之上。

離開了石門峽谷, 我們一口氣趕到台東, 並且在以溫泉著名的知本停留。

不過,我們可不是停下來泡溫泉的喔! 知本板岩 在知本的道路旁可以看到一整片岩壁有著一片一片的層理,這就是板岩,是頁岩經過變質後形成的。

這裡原本也是深海的沉積環境,經過造山運動強大力量的擠壓,原本的頁 片狀層理的板岩 岩變質成板岩了, 岩石中的礦物重新排列,使得板岩表面有著絹絲般的光澤, 並且出現一片一片的層理。

我們常聽到的原住民石板屋,就是利用這種石材。

小百科 外來岩塊 火成岩崩落海底 在海洋的沉積環境中,偶爾會有從旁邊的火山島崩落下來的火成岩塊,混在海洋沉積物中,一同深藏在海底, 這種岩層稱為混同層。

當造山運動開始了,原本海底的沉積物整 火成岩和海底沉積物形成混同層一起被抬升 個被抬升,露出水面。

地層一旦露出水面就要開始接受風化和侵蝕,原本海底的沉積物比較軟弱, 所以比較容易就被風化侵蝕掉,但是混在其中的火成岩岩性比較堅硬,能夠抗風化,就會比原本的深海沉積物還突出。

所以我們在墾丁才會很容易看到一些獨立的小山頭或大石塊,突出於一整片台地之上,一眼看上去就覺得很醒目很突出,這些火成岩原本不屬於海洋 經過風化侵蝕之後較堅硬的火成岩會露出 的沉積環境的,我們就通稱為外來岩塊。

下次有機會到墾丁,不妨將眼光放遠一點,仔細瞧一瞧是不是真的有很多奇形怪狀的石頭"冒出"於地表之上呢?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版權所有   ©2000 PublicTelevisionServiceFoundation.AllRightsReserved   台北市內湖康寧路3段75巷70號 觀眾服務電話:02-26349122  公共電視網際網路組 製作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