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生物的演化-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大部分化石都晚於5.4億年前,因此科學家以幾次生物大滅絕的年代為依據,將5.4億年之後的地質年代畫分為古生代、中生代與新生代(圖3-11)。

 ​ 首页 站長資訊 3-3合作教學載點 溪湖高中心得 教材分析 課本選材 課程架構 教學目標 課文內容 3-1演化學說 > 3-1觀念釐清 3-1延伸閱讀 3-2演化的證據 > 3-2觀念釐清 3-2延伸閱讀 3-3生物的演化 > 3-3觀念釐清 3-3延伸閱讀 試題錦集 相關連結       在地球的歷史中,每隔一段時間可能出現環境的大變動,造成不能適應的生物大規模滅絕,存活下來的生物則繁衍興盛。

科學家憑著陸續發現的化石,試著勾勒出這場生命舞臺劇的輪廓,未來,隨著新證據的出現,生命的歷史也會不斷修正。

1.前寒武紀  科學家認為最早出現的生命與細菌相似,是一些構造簡單的單細胞生物,直接以海洋中的養分維生,目前所能找到的最古老化石是距今約35億年前的藍綠菌(藍菌)。

大部分化石都晚於5.4億年前,因此科學家以幾次生物大滅絕的年代為依據,將5.4億年之後的地質年代畫分為古生代、中生代與新生代(圖3-11)。

2.生命多樣性的大爆發──古生代  古生代時發生極大的演化多樣性,藻類和各式各樣的無脊椎動物開始大量出現在海洋中,以三葉蟲最具有代表性。

  在海洋一片熱鬧的同時,陸地僅有潮溼處有一些單細胞生物居住。

直到古生代初期,藻類演化而來的蘚苔植物開始登陸後,陸地才漸漸有了生氣。

到了古生代晚期,甚至林立著許多高大的蕨類植物,其根系淺而易傾倒,今日使用的煤炭大多就是其遺體埋於地層內漸漸形成的。

  植物登陸後,原始的昆蟲接著登陸。

海洋中,某些魚類的胸鰭和腹鰭演變成可行走的四肢,進而演化成兩生類(圖3-12),到了古生代末期才演化出爬蟲類。

3.裸子植物與恐龍的時代──中生代  中生代初期,裸子植物相當興盛,後來演化出被子植物。

爬蟲類不僅能完全適應陸地的乾燥環境,也演化出地球史上的巨大動物──恐龍,幾乎主宰了整個中生代。

哺乳類和鳥類的祖先先後由爬蟲類演化而來,但種類和數量仍然不多。

4.哺乳類、鳥類與被子植物的時代──新生代  約6,500萬年前,地球環境出現巨大變動,導致恐龍陸續消失,哺乳類和鳥類大量繁衍,取代恐龍成為新生代的新霸主,同時被子植物也取代裸子植物的地位並大量繁衍。

而人類的袓先在新生代末期出現,靠著發達的大腦及靈巧的雙手創造適合自己生存的環境,並在地球上扮演著重要角色。

首页 站長資訊 3-3合作教學載點 溪湖高中心得 教材分析 課本選材 課程架構 教學目標 課文內容 3-1演化學說 > 3-1觀念釐清 3-1延伸閱讀 3-2演化的證據 > 3-2觀念釐清 3-2延伸閱讀 3-3生物的演化 > 3-3觀念釐清 3-3延伸閱讀 試題錦集 相關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