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你所不知的耶誕傳統:在槲寄生花圈下邂逅 - 關鍵評論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槲寄生(mistletoe)是一種寄生植物,常用於裝飾耶誕樹、製成耶誕花圈 ... 集團資訊關於我們集團介紹我們的團隊旗下媒體關鍵評論網everylittled.INSIDE運動視界Cool3c電影神搜未來大人物歐搜哇商益旗下節目多元服務Ad2Taketla拿票趣關鍵議題研究中心Cr.EDShareParty達思智能科技士奇傳播與我們合作內容行銷與廣告業務異業合作原創內容暨內容媒體業者合作加入我們新聞中心 2016/12/24,生活PhotoCredit:TED-Ed影片截圖影音精選轉載由關鍵評論網影音編輯挑選,每天提供一到兩支最值得分享和了解的影片,類型涵蓋知識性、娛樂性、感性、溫情、驚奇冷知識等等,讓你天天都能把時間花在美好的影片上。

看更多此作者文章...訂閱作者收藏本文每月一杯咖啡的金額,支持優質觀點的誕生,享有更好的閱讀體驗。

立即支持編按: 根據西方的耶誕習俗,只要在槲寄生(槲音同「湖」)花圈下相遇,就算互不相識,任誰都可以正當地親吻彼此。

聽起來既溫馨又有點恐怖,但究竟這項傳統從哪來的?就讓TED-Ed從神話、歷史和生物學的角度出發,為你介紹這迷人的植物「槲寄生」有什麼故事吧。

槲寄生(mistletoe)是一種寄生植物,常用於裝飾耶誕樹、製成耶誕花圈;而古歐洲也留下了許多與它有關的傳說。

根據古羅馬博物學者老普林尼(GaiusPliniusSecundus)的描述,古英格蘭時期的德魯伊(Druid)教士相信「是神從天堂掉下種子,人間才長出了槲寄生」,他們也相信槲寄生具有治癒之力,還能使土地肥沃、家族綿延興旺。

PhotoCredit:TED-Ed影片截圖 而在北歐神話中,槲寄生與一段動人故事有關──神祇巴德爾(Baldur)掌管著愛、婚姻與生育力,他的母親神后弗麗嘉(Frigg)很愛他,時常向世間萬物叮嚀「不能傷害巴德爾」,卻獨獨忘了槲寄生;愛胡鬧的神洛基(Loki)知道這一點後,由於妒忌巴德爾受人歡迎,便拿槲寄生製成的箭射向巴德爾。

PhotoCredit:TED-Ed影片截圖 那一箭直接刺穿巴德爾的心臟。

弗麗嘉捧著愛子遺體傷心不已,流下的滴滴眼淚化為槲寄生枝枒上的純白漿果;眾神見狀都於心不忍,同心協力讓巴德爾復活。

弗麗嘉喜出望外,決定以「和平與愛」取代槲寄生原本的死亡象徵,並希望能將溫暖傳遞給更多的人,就立下了「從槲寄生下走過的人們要擁抱彼此」的規矩──這逐漸演變成後來的「在槲寄生下的人要互相親吻(kissunderthemistletoe)」的傳統。

PhotoCredit:TED-Ed影片截圖 槲寄生的種類繁多,全世界共有超過一千種;而17世紀不列顛的殖民者踏上新大陸後,也在那裡發現不同種類的槲寄生。

出於對家鄉的思念,他們很自然地將之視為愛與豐盛的代表,而在槲寄生下親吻的傳統,也就從歐洲傳播到美洲,成為整個西方世界的習俗。

PhotoCredit:TED-Ed影片截圖 到了18世紀,這項傳統開始成為英國人的耶誕傳統,但這項演變可不只是因為讓佳節氣氛更加濃厚的聖誕花圈,多半以槲寄生製作而成,而與槲寄生本身的生長特性有關。

PhotoCredit:TED-Ed影片截圖 在野外,槲寄生是能聚集生命的重要存在──它的漿果外型小巧、顏色雪白,森林中諸如藍鵲、鹿、與刺蝟等動物都是這項美味的愛好者;而身為寄生植物,槲寄生攀附其他樹木的枝幹生長,也確實擁有極為強韌的生命力。

PhotoCredit:TED-Ed影片截圖 能讓眾人團聚在一起,又擁有生生不息的力量,槲寄生擔當耶誕佳節的象徵植物,也是名副其實。

只是,不願被索吻的男男女女,耶誕期間還是得小心看路喔。

實習編輯:廖芸嫻 核稿編輯:李漢威 猜你喜歡Tags:精選影音影音頻道槲寄生聖誕古羅馬北歐英格蘭神話傳說英國More... Sponsored2022/08/02,生活廣編企劃由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業務團隊》製作,由各品牌單位贊助。

業務與行銷相關合作,歡迎與我們聯繫。

看更多此作者文章...訂閱作者收藏本文每月一杯咖啡的金額,支持優質觀點的誕生,享有更好的閱讀體驗。

立即支持每年近800億元規模的台灣酒類市場中,威士忌最是一大重點。

然而,近年來品醇族群結構的變化,加上酒友們對風味的求新求變,不少品牌開始尋覓下一個令人沈醉的風味。

未來台灣威士忌市場主流,將吹向哪種風味的酒品呢?TNLResearch關鍵議題研究中心針對普羅大眾進行了威士忌的品飲喜好調查。

根據蘇格蘭威士忌協會公佈的2021年國際出口市場表現報告,台灣這個僅2300萬總人口的市場,一年竟進口了將近新台幣85億元的蘇格蘭威士忌,在全球排名第三。

若再加上日本、美國等其他產地的酒品,統計資料也顯示全年威士忌市場消費總金額約550億新台幣,台灣每人一年平均品飲2.3瓶威士忌。

不過,隨著女性愛好者逐年增加、族群年輕化的全球趨勢,威士忌的喜好風向正默默地變化著,更同時影響著國際酒廠推出熱門酒品的未來計劃。

三分之一女性愛好者有力影響威士忌市場風潮根據TNLResearch關鍵議題研究中心於7月11~12日,針對年齡分布於30歲以上ShareParty會員所進行的「威士忌品飲習慣調查」,分析376份有效回收問卷之後發現,40.9%受訪者有品飲威士忌的習慣,且男女比例已達逼近2:1之譜,顯見女性在威士忌同好族群中已成長至三分之一的比例,其風味喜好必將更具市場聲量。

PhotoCredit:TNLBrandStudio然而,再進一步詢問關於威士忌風味的偏好,倒是能從中一窺在男女族群上的異同處。

台灣民眾近年來普遍偏好風味較為甜美、順口易入喉的威士忌,而兼具有果香者獲得最多受訪者的喜愛(57.4%),其次則是帶有蜂蜜風味之酒品(36.3%)。

至於較具獨特個性的煙燻風味,訪問後倒是出現了35.9%男性喜愛,但僅有14.5%女性能夠接受的明顯差異。

提到風味甜美的威士忌,深諳威士忌的酒友們,腦海中必然會浮現百富單一麥芽威士忌的名稱。

百富的傳奇首席調酒師大衛史都華(DavidC.Stewart),運用將近60年的經驗和深厚的製酒工藝,讓標誌性的「香甜蜂蜜」風味在每一款百富威士忌中都有一致但又獨特的展現。

而大衛史都華更令人讚賞不已的,是他於1980年代所發明的「過桶」(CaskFinish)工藝:先將威士忌置於傳統橡木桶中熟成若干年後,再移至另一種橡木桶進行第二次的熟成,而二次熟成的時間並非定數,全靠大衛史都華帶領團隊的耐心定期監控,直到風味達到標準之後方才進行裝瓶。

40年來運用「過桶」工藝,百富將酒廠經典的蜂蜜、香草基調,變幻出多樣的迷人風貌,因而廣受全球消費者歡迎。

私聊聚會最是品飲威士忌的好時機PhotoCredit:百富關於最適合享飲威士忌的生活情境,則有近七成(68.8%)受訪者鍾意於私人會所或家庭聚餐時,與三五好友共享黃金酒液,其次還有「商務應酬場合」(35.9%)及「餐廳等公開場合聚會」(35.6%)成為品飲威士忌的常見場景;也有超過三成(32.8%)受訪者鍾愛與另一伴在家中親密啜飲。

若要在私聚餐會上品飲明顯具有果香風味的威士忌,百富12年雙桶DoubleWood是威士忌愛好者的首選之一。

百富首席調酒師大衛史都華精選首次裝桶之Oloroso雪莉桶,陳放9個月過桶的百富12年雙桶單一麥芽威士忌,從1993年販售迄今已近30年,為百富的最經典酒款。

此外,百富酒廠歷史上推出的第二種過桶酒款:百富21年波特酒桶PortWood威士忌,經長時間窖藏熟成,醞釀極具深度的風味,是百富獲得首獎最多,也是首席調酒師大衛史都華個人最愛的酒款之一。

首創過桶工藝讓百富威士忌在甜美蜂蜜風味上更增添多變的層次PhotoCredit:百富最後,綜合分析威士忌市場的主流風味,果香、蜂蜜、煙燻和花香是台灣民眾鍾愛的四大風味。

然而,想要品飲這四種風味,藉由百富首創的過桶工藝,體驗品牌經典的香甜蜂蜜風味之餘,如果想要體驗熱帶水果的果香,就可選擇百富14年加勒比海蘭姆桶單一麥芽威士忌。

過桶加勒比海蘭姆酒桶(Rum)的金黃酒液,先帶來熱帶水果、熱帶香料及太妃糖的香氣,再引出香草、橡木桶甜味,口感濃厚圓潤,餘韻柔和且綿長。

若是喜歡煙燻泥煤風味,百富故事系列14年泥煤週威士忌是個很好的選擇,溫和的煙燻泥煤融合著細緻奶油蜂蜜氣息與淡雅花香調,品飲時還能感受到些微的柑橘和橡木氣息,猶如天鵝絲絨般的滑順飽滿口感,加上引出水果香氣的尾韻層次變化,怎會不讓人念念難忘。

PhotoCredit:百富近來領先全球、在台首發上市的百富16年法國皮諾甜酒桶單一麥芽威士忌,是百富首席調酒師大衛史都華的最新傑作,先在美國橡木桶陳年16年,再經由法國皮諾甜酒桶二次熟成,讓百富的蜂蜜甜香層疊出更多層次感,不僅讓品飲者能嗅聞到美妙平衡的蓮花與天竺葵花香,更有蜂蜜基調和細緻蜜餞、嫩薑辛香,加上清爽順口的尾韻,豐富感受、很是令人著迷。

一心一藝,百富持續以「過桶工藝」在標誌性的香甜蜂蜜風味之上,尋找新的可能。

相信只要曾感受過桶工藝的魔幻般奧妙,肯定會為台灣日益增長的威士忌愛好者族群,開拓出更為寬廣多元的嗅味覺體驗疆域。

探索更多關於百富一心一藝,歡迎加入[百富TheBalvenie]LINE官方帳號 猜你喜歡Tags:威士忌TheBalvenie雪莉桶市調蜂蜜味威士忌風味TNLR過桶未滿十八歲請勿飲酒百富威士忌More...成為會員,在關鍵評論網暢所欲言成為會員成為會員潘懷宗《勇敢對抗攝護腺癌》:我發現癌細胞的過程相當曲折離奇,小心翼翼仍無法在二期前發現它1則觀點如何超越高智商的對手?你需要的只是比他更「理性」1則觀點【炒幣入門】買賣加密貨幣和進出股市一樣嗎?我的「K線絕活」在幣圈有沒有用?1則觀點「魷魚幣」暴漲2400%又閃崩幾乎歸零,投資機構痛批「根本詐騙」1則觀點美國史上最大「龐氏騙局」主謀馬多夫去世,回顧台版「老鼠會」如何詐騙受害者1則觀點《代幣經濟崛起》:投資ICO代幣前,7招教你如何避開詐騙陷阱1則觀點台灣史上最大詐騙集團「鴻源機構」(下):涉及近20萬人的金錢遊戲,蒸發了無數家庭的保命金1則觀點《金融行為通識課》:詐騙犯慣用的九種認知經驗法則&五種策略和角色1則觀點台灣史上最大詐騙集團「鴻源機構」(上):80年代以每月「四分利」,吸金新台幣近1000億1則觀點投資比特幣之前,你確定你不是被詐騙嗎?虛擬貨幣詐騙的常見套路與迴避策略1則觀點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